登陆注册
21393700000034

第34章 缮性

题解所谓“缮性”就是修治生性。庄子提出“以恬养知”的主张,认为遵从世俗必定不能“复其初”,只有自养而又敛藏,方才不“失其性”。在庄子的眼里,解脱苦难的方式是不需要凭借的,不需要通过外在的锻炼以达到内心的宁静。它只需要你把外在的荣华富贵视若浮云,还有把自己的身体当作是自己在尘世间偶然的寓所,这样的一个你,就不会为外物所牵引,从而明心见性。原文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偏行,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己德,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失其性也。

礼乐偏行,则天下乱矣。

译文在世俗的流习范围内修治性情,靠仁义礼智的儒俗学说来期求复归原始的真性;内心欲念早已被习俗所扰乱,还一心希望能达到明彻与通达;这就叫做蔽塞愚昧的人。古时候研究道术的人,总是以恬静来调养心智;心智生成却不用智巧行事,可称它为以心智调养恬静。心智和恬静交相调治,因而谐和顺应之情从本性中表露而出。德,就是谐和;道,就是顺应。德无所不容,就叫做仁;道无所不顺,就叫做义。义理彰明因而物类相亲,就叫做忠;心中纯厚朴实而且返归本真,就叫做乐;诚信著显、容仪得体而且合于一定礼仪的节度和表征,就叫做礼。礼乐偏执一方而又多方有失,那么天下定然大乱了。各人自我端正而且敛藏自己的德行,德行也就不会冒犯他人,德行冒犯他人那么万物必将失却自己的本性。原文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澹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

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淳散朴,离道以为,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

由是观之,世丧道矣,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丧也,道之人何由兴乎世,世亦何由兴乎道哉!道无以兴乎世,世无以兴乎道,虽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

隐,故不自隐。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译文古时候的人,生活在混沌鸿蒙、淳风未散的境况中,跟整个外部世界混为一体而且人们彼此都恬淡无为、互不交往。正是这个时候,阴与阳谐和而又宁静,鬼神也不会干扰,四季的变化顺应时节,万物全不会受伤害,各种有生命的东西都能尽享天年,人们即使内存心智,也没处可用,这就叫做最为完满的浑一状态。正是这个时候,人们不知道需要去做什么而保持着天然。等到后来道德衰退,到了燧人氏、伏羲氏统治天下,世事随顺却已不能浑然为一。道德再度衰退,到了神农氏和黄帝统治天下,世道安定却已不能随顺民心与物情。道德再度衰退,到了唐尧、虞舜统治天下,开启了治理和教化的风气,淳厚质朴之风受到干扰与破坏,背离大道而为,寡有德行而行,这之后也就舍弃了本性而顺从于各自的私心。人们彼此间都相互知道和了解,也就不足以使天下得到安定,然后又贴附上浮华的文饰,增加了众多的俗学。文饰浮华毁坏了质朴之风,广博的俗学掩没了纯真的心灵,然后人民才开始迷惑和纷乱,没有什么办法返归本真而回复原始的情状。

由此观之,世间丧失了自然之道,自然之道丧失了人世。社会和道交相丧失,有道之人怎么能立脚于人世间,人世间又怎么能从自然之道得到振兴呢?道没有办法在人世间兴起,人世间没有办法让道得以振兴,即使圣人不生活在少有人烟的山林之中,他的德行也必将隐没而不为人知。谈到隐没于世,时逢昏暗不必韬光便已自隐。古时候的所谓隐士,并不是为了隐伏身形而不愿显现于世,并不是为了缄默不言而不愿吐露真情,也不是为了深藏才智而不愿有所发挥,是因为时遇和命运乖蹇、背谬啊。当时遇和命运顺应自然而通行于天下,就会返归浑沌纯一之境而不显露踪迹。当时遇不顺、命运乖违而穷困于天下,就固守根本、保有宁寂至极之性而静心等待;这就是保存自身的方法。

原文古之行身者,不以辩饰知,不以知穷天下,不以知穷德,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已又何为哉!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故曰,正己而已矣。乐全之谓得志。

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也。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寄之,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今寄去则不乐,由是观之,虽乐,未尝不荒也。故曰,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译文古时候善于保存自身的人,不用辩说来巧饰智慧,不用智巧使天下人困窘,不用心智使德行受到困扰,巍然自持地生活在自己所处的环境而返归本性与真情,又何须一定得去做些什么呢!大道广荡本不是小有所成的人能够遵循,大德周遍万物本不是小有所知的人能够鉴识。小有所知会伤害德行,小有所成会伤害大道。所以说,端正自己也就可以了。快意地保持本真就可称作是心意自得而自适。

古时候所说的自得自适的人,不是指高官厚禄、地位尊显,说的是出自本然的快意而没有必要再添加什么罢了。现在人们所说的快意自适,是指高官厚禄、地位显赫。荣华富贵在身,并不出自本然,犹如外物偶然到来,是临时寄托的东西。外物寄托,它们到来不必加以阻挡,它们离去也不必加以劝止。所以不可为了富贵荣华而恣意放纵,不可因为穷困贫乏而趋附流俗,身处富贵荣华与穷困贫乏,其间的快意相同,因而没有忧愁罢了。如今寄托之物离去便觉不能快意,由此观之,即使真正有过快意也未尝不是迷乱了真性。所以说,由于外物而丧失自身,由于流俗而失却本性,就叫做颠倒了本末的人。

活学活用

养神之要,先要净心

一次,一个叫南荣朱的老人,年纪虽然大了但很想学道,就去拜访老子的得意弟子庚桑楚。

南荣朱虔敬地端正而坐,说:“像我这样的人已经年纪大了,将怎样学习才能达到你所说的那种境界呢?”

庚桑楚说:“保全你的身形,护养你的生命,不要使你的思虑为求取私利而奔波劳苦。像这样三年时间,那就可以达到我所说的那种境界了。”

南荣朱说:“盲人的眼睛和普通人的眼睛,彼此的外形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同,而盲人的眼睛却看不见东西;聋子的耳朵和普通人的耳朵,彼此的外形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同,而聋子的耳朵却听不见声音;疯狂人的样子与普遍人的样子,彼此之间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同,而疯狂人却不能把持自己。形体与形体之间本是相通的,但出现不同的感知是外物有什么使之区别吗?还是希望获得却始终未能获得呢?如今先生对我说:‘保全你的身形,护养你的生命,不要使你的思虑为求取私利而奔波劳苦。’我只不过勉强听到耳里罢了!”

庚桑楚说:“我的话说尽了。小土蜂不能孵化出豆叶虫,越鸡不能孵化天鹅蛋,而鲁鸡却能够做到。鸡与鸡,它们的禀赋并没有什么不同,有的能做到有的不能做到,是因为它们的本领原本就有大有小。拿现在说我的才干就很小,不足以使你受到感化,你何不到南方去拜见老子?”

吕岩

吕岩,字洞宾。数举进士不第,向云房先生求度世术。云房用金钱、美女、死亡、灾害等十试洞宾,洞宾皆心无所动,才传他上清秘诀。吕洞宾因此得道。“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这样的人在庄子看来是本末倒置的人。

于是,南荣朱带足干粮,走了七天七夜来到老子的住所。

老子说:“你是从庚桑楚那儿来的吧?”

南荣朱说:“是的。”

老子说:“怎么跟你一块儿来的人如此多呢?”

南荣朱恐惧地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身后。

老子说:“你不知道我所说的意思吗?”

南荣朱低下头来羞惭满面,而后仰面叹息:“现在我已忘记了我应该怎样回答,因为我忘掉了我的提问。”

老子说:“什么意思呢?”

南荣朱说:“不聪明吗?人们说我愚昧无知。聪明吗?反而给身体带来愁苦和危难。不具仁爱之心便会伤害他人,推广仁爱之心反而给自身带来愁苦和危难。不讲信义便会伤害他人,推广信义反而给自己带来愁苦和危难。这三句话所说的情况,正是我忧患的事,希望因为庚桑楚的引介而获得您的赐教。”老子说:“刚来时我察看你眉宇之间,也就借此了解了你的心思。如今你的谈话更证明了我的观察。你失神的样子真像是失去了父母,又好像在举着竹竿探测深深的大海。你确实是一个丧失了真性的人啊,是那么迷惘而又昏昧!你一心想返归你的真情与本性却不知道从哪里做起,实在是值得同情啊!”南荣朱回到寓所,求取自己所喜好的东西,舍弃自己所讨厌的东西,整整十天愁思苦想,再去拜见老子。

老子说:“你作了自我反省。郁郁不安的心情实在是沉重啊!然而你心中那充满外溢的情绪说明还是存有邪念。受到外物的束缚便不可避免繁杂与急促,于是内心世界必将堵塞不通:内心世界受到束缚便不可避除杂乱无绪和急促,于是外部感官必定会闭塞不通。外部感官和内心世界都被束缚缠绕,即使道德高尚也不能持守,何况是初学道的人呢!”

南荣朱说:“像我这样的听闻大道,好比服用了药物反而加重了病情,因而我只希望能听到养护生命的常规罢了。”

老子说:“养护生命的常规,能够使身形与精神浑一谐和吗?能够不失却真性吗?能够不求助于卜筮而知道吉凶吗?能够满足于自己的本分吗?能够对消逝了的东西不作追求吗?能够舍弃仿效他人的心思而寻求自身的完善吗?能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吗?能够心神宁寂无所执著吗?能够像初生的婴儿那样纯真、朴质吗?你看婴儿整天啼哭咽喉却不会嘶哑,这是因为声音谐和自然达到了顶点:婴儿整天握着小手而不松开,这是因为听任小手自然地握着乃是婴儿的天性与常态;婴儿整天瞪着小眼睛一点也不眨眼,这是因为内心世界不会滞留于外界事物。行走起来不知道去哪里,平日居处不知道做什么,接触外物随顺应合,如同随波逐流、听其自然,这就是养护生命的常规了。”

南荣朱:“那么这就是圣人的最高思想境界吗?”

老子回答:“不是的。这仅只是像冰冻消解那样自然消除心中积滞的本能吧?道德修养最高尚的人,跟人们一块儿向大地寻食而又跟人们一块儿向天寻乐,不因外在的人物或利害而扰乱自己,不参与怪异,不参与图谋,不参与尘俗的事务,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走了。又心神宁寂无所执著地到来。这就是所说的养护生命的常规。”

南荣朱说:“那么这就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吗?”

老子说:“没有。我原本就告诉过你:‘能够像初生的婴儿那样纯真、朴质吗?’婴儿活动不知道干什么,行走不知道去哪里,身形像枯槁的树枝而心境像熄尽了死灰。像这样的人,灾祸不会到来,幸福也不会降临。祸福都不存在,哪里还会有人间的灾害呢!”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老子看到南荣朱带了很多人来向他请教问题——老子的意思是说,南荣朱的脑子里面有很多人,他是带着满脑子的想法来向老子请教问题的。这样是很难获得解答的。在接受一个东西的时候,一个比较好的状态是把自己的心空出来。

心空出来才有地方把新的东西接受进来。如果心里充满着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思想不肯放下,心就很乱,不能专一,反以要时时净心,就像打扫灰尘一样。

本末倒置,丧失自我

身处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被太多的物欲所驱使,房子要越大越好,财富要越多越好,职位要越高越好……随波逐流的追逐使我们精疲力竭,太多的追求使我们失去了心灵的自由。我们没有时间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些,还是以世俗的规范为自己幸福的原则?其实这就是在本末倒置了,因为我们的生活其实是简单的,是只需顺其自然就好的,根本用不着把自己淹没在物欲之中而丧失掉自我。

秦朝末年,刘邦斩白蛇起义,节节胜利,最后攻到秦国都城咸阳城下。秦王子婴众叛亲离,只好选择投降,刘邦于是进驻咸阳。

当走进秦王宫殿时,刘邦被这宏伟华丽的建筑惊呆了,他连声赞叹说:“生而为人,就应该住在这里啊!现在这里的一切都归我了,老天爷真是对我格外开恩哪!”后宫里的美人为求自保,都出来迎接奉承刘邦,刘邦在花团锦簇之中眼睛都不够用了,一时心花怒放。

刘邦的大将樊哙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对刘邦说:“你是想夺取天下呢,还是想只为了眼前的富贵?”

刘邦缓过神来,一时没有说话。樊哙又说:“我军占领咸阳,本来是件好事,但如果你因此不思进取,沉迷声色,那就是天大的坏事了。如今天下未定,项羽还虎视眈眈,我们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你不该感到满足啊。”

刘邦明知道樊哙说得没错,但还是合不得这些美人和豪华的宫殿,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君王的感觉,就说:“我只在这里住一个晚上,不会耽误大事的。”

樊哙又要开口劝阻,刘邦不高兴了,他生气地说:“我征战劳苦,好不容易才盼到这一天,享受一下有什么不可以?事情没有那么严重,你不必多说了。”

刘邦坚持要住在官里,樊哙也无可奈何。

张良听说此事,急忙赶过来,他开口对刘邦说:“我军能打胜仗,你能进入这里,都是因为秦王贪图享乐,不行仁义啊!一旦贪求富贵美人,人的大志就会被消磨掉,可见富贵美人并不是好的东西。现在你刚入咸阳,就想在此快乐,恐怕秦亡之后,便是你的末日了!”

刘邦深受震动,他改变了态度,立刻撤离了秦宫。

刘邦后来能建立汉朝,有很大—个原因就是他能够纳谏,能够听从手下的谏言,不至于偏离自己的既定目标。如果他在取得一点胜利之后就骄傲自满、耽于享乐,那也就是把自己逐鹿中原的理想给放到一边,而让暂时的诱惑支配了自己,那就是本末倒置了。还好,刘邦的头脑还算清醒,没有让自己过于留恋醇酒美人,否则汉家天下恐怕也就不存在了。

现在不少人感到心里浮躁,不能自持,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生活。一个人在宁静平淡的安定环境中,才能发现人生的真正境界;一个人在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中,才能体会到人J陛的真实面目。

了解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才知道自己要向外界获得什么,才不会终日忙忙碌碌结果却是在追求些自己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

同类推荐
  • 小事决定成败

    小事决定成败

    本书主要从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特质:爱岗敬业、忠诚敬业、不推卸责任、慎重地重视小事、工作作风严谨等方面,论述了世界顶级企业最完美的员工行为准则。
  • 给加西亚的信(精)

    给加西亚的信(精)

    898年4月至12月,美国与西班牙之间爆发战争。美国第二十五任总统麦金莱急需以闪电般的速度把一封绝密信件以最安全的方式送到加西亚将军手上。经过推荐,一名叫安德鲁·罗文的年轻中尉担当这一项关系国事的重任。他没有提出任何条件,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信交给加西亚。这个故事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它几乎已被翻译成所有语言,成为有史以来全球最畅销图书第六名,全球累计销售达八亿册。它代表着敬业、忠诚、勤奋、主动、自信,成为一种承诺,一种敬业精神的荣誉象征。有许多军队和企业将这本书发士兵和职员,以示表彰。今天,人们阅读着这本承载百年智慧的小书,强烈地震撼着久已单调枯燥的心弦。
  • 抛开感性保持理性

    抛开感性保持理性

    现代千篇一律的生活让人很难保持自己的个性,唯个性之人才能有大作为。抛开感性,保持理性,才能让人生充满丰富的色彩,才能在芸芸众生之中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继而发展出自己的专长,做与众不同的成功之人!
  • 做个说话有心眼办事有心计的女人

    做个说话有心眼办事有心计的女人

    本书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结合女性实际情况,用通俗流畅的语言,从爱情、生活、家庭、职场等多个方面为女性揭示了造就幸福人生的全部秘密。只要女性朋友遵循书中简单有效的原则,认真领悟并不断实践,就一定可以成为会说话会做事的女人,从而处处逢源,魅力四射,大受欢迎!
  • 感悟成长(震撼人心灵的成长故事)

    感悟成长(震撼人心灵的成长故事)

    本书是一本关于人生成长哲学的青少年读物,收录了大量的成长感悟的故事。全书以故事的形式,形象生动的阐述了人生成长的感悟。分别从梦想、品性、思维、智慧、勇气、行动。细节、自己、他人、爱心、快乐等不同的角度剖析人生成长中的哲理,给人以安慰和启迪,帮助我们改正错误,启迪心灵,实现转变,抚慰伤痛。本书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每个故事都源于生活的经典,用心体会、品味每一个爱的故事,每一个成长的故事,都会从不同方面滋养您的心灵和智慧,是给我们灵魂的最好礼物。
热门推荐
  • 最牛天道系统

    最牛天道系统

    赵尘对着天空竖了竖中指,一道闪电劈下来,醒来后,发现竟然穿越到了异界,身上还多了一个天道系统,可赵尘了解过系统后……只想大喊,让我回家吧……
  • 生命因相拥而美丽

    生命因相拥而美丽

    本套丛书内所收录的作家大部分是《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国内知名杂志的签约作家或各大报纸的专栏作家,他们的作品清新流畅,言简意赅,取例生动,叙述优美,不但可以陶冶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道德、情操,更能让大家在平静中、平凡中、平常中获得阳光般灿烂的启迪。
  • 久归人

    久归人

    只要是你,我就等,只要你回来,多久我也等,但是我们说好了,不许再一个人离开
  • 废土永生

    废土永生

    万年前,你们放逐了我的废土,封禁了我的神魂。此时此刻,我重新醒来。我既已醒来,那我便要带领我的废土重新走向永生。神来,诛神;魔来,杀魔。废土,将要成为乐园。
  • 世界给我一次机会

    世界给我一次机会

    这是我个人的感想是因为一款游戏,让我明白了很多,也是第一次发请大家请教,不足的地方,都请说出来,我会进一步改进
  • 孤辰破命

    孤辰破命

    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穷困潦倒,到底何人从中作梗?曾经恩爱伴侣,为何梦中恶语相向?神秘空间,神秘人物,到底为何而来?重生异界,又该何去何从?破天改命可否如愿以偿?熟悉的故乡,心爱的女子,我们此生是否还能见面?这未知凝聚而成的蜡烛,还需那转瞬即逝的流星才能点燃。
  • 宋代政治史

    宋代政治史

    本书从赵宋开国,依帝王统治先后为序,以生动简净的文笔,介绍两宋320年间13世18帝在各自秉政期间的内政外交状况,包括科举、铨选、军事、田赋、社会危机及政治改革等。以翔实的文献资料为据,对重大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做了功不饰过、过不掩功的评述,对史家旧有的结论多所驳正,是一部带有突破性的宋史研究新成果。
  • 逆水

    逆水

    我对自己青春的交代,只以懒散的文字。虽轻描淡写,但内心也已饱经风霜。
  • tfboys之泡沫之夏有缘相遇

    tfboys之泡沫之夏有缘相遇

    在泡沫之夏巧遇那时唯美的你,“我叫夏沫,谢谢你帮了我,我欠你一个人情”得知她姐姐的死因“原来是你,我会报仇的”她带泪离去。
  • 公关办事有心计

    公关办事有心计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我们参考了众多有关公关办事的专业书籍,力求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通过简单、客观的表现方式将各种抽象的内容具 体化,真心希望给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实用性内容,为读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本书全方位地介绍了公关办事的方法与技巧,比如:注重形象,别让仪表丢分;好事多磨,心急难成大事;因势利导,找准方法者赢;因人而异,根据性格沟通;打造关系,发挥人脉作用;交际应酬,恰到好处最佳;选择环境,把握办事时机;远离禁忌,坚守办事原则。读者心中的疑惑,几乎都能够在本书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