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94800000030

第30章 爱是黑暗的

1

阁中帝子的哀愁在日夜不息的江流下锚,把滕王阁牢牢拴在岸边。月宫女子的孤独与忧伤,倒映在东湖上。

东湖的杏花楼在一片蓝色雾霭中显得很不真实,就像一幅尚未完成只初显轮廓的水墨画,它的白墙灰瓦与琐窗飞檐,以及寄托先人对马崇拜和礼赞的马头墙,把一种神灵与祈愿寓意其间。隔湖相望,虚幻而空灵,走进去简直像是不可能的。当你接近它时,其朦胧便被揭去。从局部开始,一处处变得真实可信起来,直至摸到那个门,你才觉得初始那幅未完成的画的印象,是多么的不可靠。

总是翩跹在一石陈卧的桥头迎接,将我引进杏花楼,它的琐窗、飘檐、月门,逐渐为我所熟悉起来。

娄妃喜欢在闲云馆习画。珠帘一卷,东湖的景观也像一幅画,尽收眼底。夏日的荷香把人都拥裹着,心里便全是香气。这时下笔,纤毫过处,仿佛荷香的绮丽留痕。娄妃的画风也就纤细、瑰奇,水墨渲染的却不是繁艳,而是把心头的美好拿去。这一点,我从她近期所作的画中感觉到一幅比一幅明显。但这不是我指陈的技法范围,而是不能修改的心灵呈示。

画上的每一笔,都是心灵的闪电,谁能修改闪电?

娄妃出示过一幅《寻春图》,并有诗题跋。画中骑在马上的男女出行者,皆面目不清,甚至面孔都是没有表情的空白。马却漂亮,有唐人韩干与张萱的笔意,线条细致,着色讲究。我留意到两匹马的马蹄,男骑者的马蹄上落了很鲜艳的一点红,像踏过落花,又像沾了血。

女骑者的马蹄雪白,像是根本哪儿也没去,立在原地未动。

虽名为《寻春图》,画上竟没有一点春天的内容,是空白,或春天已被男人的马蹄踩碎了。娄妃说,这画是记那次西山之游的,我没吭声。

再看题诗——春时并辔出芳郊,带得诗来马上敲。着意寻芳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娄妃说:画是新墨,诗是旧作。旧到什么时候?哦,已像是上一世了。

我记得那次西山之游中,娄妃是着意参拜了几座庙的,她虔诚的样子,好像整个世界都不存在了,只有她与佛,或她心中有佛,佛心里也有她。当时我便想,她在祈愿什么呢?

另一幅印象很深的画,是娄妃以屈原《九歌·山鬼》诗意所作的《山鬼图》。一女子裸体骑在豹上,孤零而失落。

画中的女子那么美,却只能与一只豹子做伴,为什么?看娄妃题诗,感觉完全是山鬼的。

你骑着花色斑斓的豹子下山,

猕猴桃的乳房 金光闪闪,

我找遍了一处处幽谷与深林,

当年的山盟呀,只遗下时间的伤痕。

——《山鬼·今译》

娄妃是有幽怨的,美丽的娄妃在别人面前,可以把内心藏得很深,但她不会隐瞒自己的笔。因为她是把灵魂在笔上作了抵押的,那抵押在笔上的灵魂,深深触动了我。但我不能说,我是她的画师,只能指陈她的技法,不能指陈她的灵魂。

如果我能说出对这些画的内在感受,就等于是在敲杏花楼里的另一扇看不见的更隐秘的门。

那,也许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最可怕的禁忌。

然而,娄妃在一次习画的间歇,凭栏观湖,水面鱼光一闪,像鸟飞出内心。娄妃凝视着湖水,仿佛在自言自语。

鱼有时会跃出水面,它看看世界又回到水里,人的一生就像鱼跃起的一瞬……

鱼,鱼玄机。她竟说出了一个唐代才女的名字。

或许那是我们早期极为有限的闲谈,也是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相处空间的开始。

她说,看到湖中的鱼,就会想起那个叫鱼玄机的女诗者。她的名字,宛若翩翩惊鸿,从我眼前掠过。

我便吟道:春花秋月入诗篇,白日清霄是散仙。空卷珠帘不曾闲,长移一榻对山眠。

好一个“长移一榻对山眠”呀!娄妃感叹:只是才女不年,古今最痛。

鱼玄机的命运是让人长叹的。

一个女子会吟诗作赋又能怎样,照样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娄妃说。

人虽掌握不了自己命运,却不是不能掌握自己承受命运的内心感觉。

寅从娄妃的感叹中触碰到她低落的地方。他说:所谓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不同的情绪变化,便是人的精神。人强,就可控制。人弱,七情便起波动。医书上称“邪气”,佛教叫“心魔”,所以要除邪气,斩心魔,只有这样,不好的命运到来时,人也能承受得住。

谈到鱼玄机,我们都有相似的感叹。

鱼玄机出身寒微,16岁嫁给了一个叫李亿的宦官为妾,17岁到长安咸易观做道士,24岁因杀婢女绿翘而被处死。

她的死,与其说是以死抵死,倘不如说是一种思想或爱之死。

据说婢女绿翘夺走了鱼玄机深爱的男人。

那个男人爱鱼玄机的才华,更爱婢女绿翘的身体,灵与肉便不能相合,而鱼玄机站在一个女人的角度,她是对那个男人的灵肉都完全爱的,所以一旦失去,便把她抽空了。

她是因妒而起杀意,还是以杀来捍卫自己的灵肉不让别人侵占。她的错,或许就在于——她不得不错。

因为爱得越深,就离死亡越近。

全身心地爱一个人,就等于把自己装进坟墓——爱即死。在归宿的意义上,是黑暗。

是的,有一种爱便是黑色的,但在情人的瞳孔里却是如此美丽,仿佛碧蓝的湖水。

2

关于美女与才子,世人不乏把好水搅黄的本事,何况是娄妃和寅。后世流传下来的诸多说法,充满了对蛛丝马迹的发掘,扩大与延伸,极尽臆想与猜测之能。流传最广的一种便咬定二者是有私情的,杏花楼是他们幽会之所。另一种说宁王是在察觉娄妃和寅的私情后,专门将杏花楼作为娄妃的幽禁之地。杏花楼三面环水,仅一条青石搭岸,幽禁一个人与世隔绝,那是最好的地方。

事关名节。正史在一个美丽的女子身上,偶尔也会显出些温情脉脉的慎重,但那慎重是可疑的,或许执笔的史官尚年轻,正在沉浸于一场欲罢不能的恋爱中,或许那史官的铁笔本身就想掩遮一些什么。总之历史的真相在所有的文字表述里,都是经过改写的。依据改写历史的文字来考证历史,是多么的可笑。

正史里有关娄妃的点滴文字,都写得清白贞烈,偏偏缺乏生气,仿佛是有意要编一个有大义而又忠君的人,便把娄妃与宁王豪对立起来,但她又是贞节的。于是历史在这一页,也便有了忠贞节烈,在冠冕堂皇的舞台上,让世人来看清。然而民间的传言,也就显然成了一种反动。

人,不是神。宿世的,皆为肉身泥胎。何况娄妃这样美丽的女子,怎样去逃脱情感的发落,或许只有随业沉沦才是真实的。

娄妃仰慕寅的才华,初次见面留下深刻记忆,甚至觉得寅是来自唐朝的诗仙,当宁王豪疏离了她之后,她在沉沦,也在挣扎。

不知从何时起,娄妃会经常梦见一个男人与她默默而又专注地做爱,使她快乐、兴奋。娄妃一直以为是丈夫豪,终于有一次她在梦中看清了那个与她做爱男人的脸,居然是寅。娄妃为自己潜意识的性倾向感到暗自吃惊——沉重、困惑而迷茫。

因为爱,才放不下。杏花楼写有她对宁王豪欲爱不能的痛苦,也有湖上风飞云起的冲动。

闲云馆倚栏,便能看见湖上的灵应桥。水的气息,使人感到一条鱼的生存世界。湖水仿佛永远是静谧的,湖上的灵应桥建于唐代,石头架构、弧状的桥身,有着无与伦比的优美。灵应桥上常常有个吹箫的少年,桥下的桥孔内常泊白色木舟,传说舟上常隐卧一对作爱男女。夏日的正午,艳阳如炽,桥孔格外阴凉,阵阵荷香袭人而来。

东湖闲逸的波光像一层闲撒不匀的银粉,敷在暗绿的绒面上。娄妃有时也幻想着从这里放一叶扁舟,和自己的爱人从此消隐于江湖,把一切烦恼与幽怨都抛在岸上,那该多好。然而,宁王豪舍得下那片岸吗?

他肯与娄妃泛舟江湖,过了无牵挂的日子吗?

他不画山水,怎能寄情于山水。但他惦记着江山。

而那个寄情于山水,也寄情于她的人,是谁?而且又能是谁呢?

别问千年古桥上次箫的少年是谁,那载梦顺流而远的小舟与岸无关——这是后人的诗。

杏花楼是悬置的。

仿佛凌空虚蹈的一个奇观,它的另一个名字又叫水观音亭,这是娄妃在杏花楼出现前后的数百年里被人指称的。

在波平如镜,容纳天空、云朵、鸟和风的幻象之上,它突兀而起,像南都伸向空中的一枝被绿包裹的白色花蕾。一桥如枝,细而古。而有人在这支花蕾里作画、午憩、梳妆、观鱼、惜春、忧郁、遣兴、谈艺、焚香、祷告,大小便或意淫。

这都是与宁王家眷相关的事了。

它凌空虚蹈的创意,使杏花楼成为南都伟大的建构之一。

不少文本好像都存在一个类似的叙述毛病,即在交代某一地点时,总热衷于过去时段的交代而对未来只字不提。其实假如你的故事像本书一样发生在明代,那么作为过去时的宋朝和未来时的清朝是同等重要的,而这对验证一个地点是否具经典性缺一不可。所以在杏花楼发生在明代的故事叙述前后,作者想提及若干年后这里成了水观音画馆。

馆主为一瘸子画家,带两个貌丑女弟子。瘸子只会画一种画,荷梗。一幅六尺宣铺开,他一笔下去,十分生动,且传神的一枝荷梗便跃然纸上,有人说那是金鸡独立,瘸子也不恼。他只指导女弟子把荷叶画出来,肥硕、阔大的那种,反八大山人而行之。女弟子荷叶画茂盛了,头却渐秃。馆主怕传绯闻,聘过一位六指画师。

六指画师删繁就简,三片叶只画两片或一叶半,于是就以画号“一叶半”著名,瘸子只有退养,但仍不放过对女弟子的具体指导,一叶半就气咻咻不已。

期间有个叫朱寒生的人,抱了十几本破旧家谱找到杏花楼有关单位——水观音画馆,自称是娄妃后代,当时尚在位的瘸子馆长问娄妃是谁?女弟子相顾茫然。

恰巧有个小报记者在侧,他为采访瘸子画家(荷梗大师)而来,见娄妃后人眼睛一亮,便转换了采访对象。

次日,“娄妃后代朱寒生”见报,报社老总就接到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电话,说娄妃有后实属荒唐。小报记者便遭老总臭骂,再被解雇。

于是疑点也出来了,娄妃是否有后?

她和宁王豪的****一度很不成功。但民间却流传他和别人——那个“别人”在人们的口头总是语焉不详,但确是她的情人怀过孕。

一说她自王府移居杏花楼,在那里和情人有过暗合,一说宁王豪正是因为发现她外遇有孕,才将她幽禁三面环水、一桥接岸的杏花楼里。

以上说法皆属无稽。

位处外省的南都有一座尊贵王府,王府生活总是引起人们关注的,更何况这王府里还有那么一位美丽的娄妃,就更足以激起人们窥测、好奇的臆想了。

这种臆想充满了****的编排和无端的猜度,照理很难构成真正的欺骗性,但当宁王府这支庞大的势力一旦划为异端,即使再肤浅的编排和谎言,都有可能在一定程度的范围里替代事实的曲直与清白。

一座杏花楼,也便成了一位王府美人的名节之地。

事关名节,许多事在或远或近的时空里,也就变得语焉不详。

3

考察娄妃,可以从她的朋友、熟人和接触到的乃至可能接触到人入手。

处于王府正妃地位那么个层次,真正和她交得上朋友的人不多,她接触范围和层面也同样相对狭窄,所以够得上称之为她的朋友的人极其有限。

她们是:南都知府夏铁一之女雪姬。友竹花园女主人、已故前相国遗孀蕊夫人以及南都学者、才人宋之白、叶知秋和金陵来的画师寅。

她熟人的范围也局限于王府上下,接触到的更以宁王豪身边的人为主,再加上南都部分名流及诗朋画友。还可能接触到的人不详,或只有待考。

娄妃名节上最危险的不可能是别人,而可能是她的闺中密友:蕊。

据说不少自以为优秀的男人都把蕊的身体作为美丽而芬芳的战场,但结果都败得一声不吭。蕊总是边清扫战场,边朝着一个又一个败下阵来的男人不屑地微笑。有时她也公安抚似地用柔软且饱满的手抚摸一下那男人的后脑勺,像是安慰孩子。那男子便更加深了自卑与耻辱感。然而不是随便什么样的男人都能爬上那美丽而激情满怀的战场的,男人在那战场上宁可死,也不能败。

当蕊得知娄妃与豪之间出现了隔阂而处于痛苦中时,专程去杏花楼看望娄妃。

见到娄妃忧郁的神情,蕊第一句话就说:这么美的女人,宁王豪竟不懂得爱她,真是曝殄天物呀!娄妃被她逗笑了,你才是天物呢。

蕊也不客气,说:我是天物,所以我要一刻不停地让人爱。娄妃就啧啧笑道恶心恶心死了。

蕊更不示弱,如果你的美貌不是用来爱的,那请把它给我!娄妃故意瞪大眼睛,给你?继而用不屑的口吻道:那才是曝殄天物呢。

蕊便用拳头捶娄妃肩,两人咯咯笑作一团。

娄妃惟有和蕊在一起才感到特别快乐,她喜欢蕊乐观、豁达的性格,每次在苦恼的时候蕊总能用她乐观的手推开娄妃心头的乌云,而漏下一些难得的光芒。

两人笑了一会儿之后,蕊假装好奇地打听:嘿,问你个事儿,你除了府上那位大大咧咧的王爷之外,有没有过别的男人?她凑近娄妃耳根小声地——有情人没有?

有哇。娄妃反而很干脆地放大嗓音。

比如游鱼、飞鸟、花草、树影,还有月光以及大地上那些活泼而精致的生命都是我的所爱。她顿了一下,说:只有月亮才有资格做我的情人。

嘻嘻,好一个嫦娥啊,怪不得会遭后羿冷落。蕊故作幸灾乐祸地说。

娄妃耸耸肩,道:可是月亮太高。她看看自己身后,我的情人只能是自己的影子。

在耸肩之际,头上绾着发髻的梳子突然落下来,黑色的发瀑自肩头至背部顷刻奔泻直下。

鸾凤木梳。蕊伸手捡起,拿着端详:好精致的花梨木梳呀。

娄妃从她手上抢过来,这才是我的命呐。

蕊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哦,是了是了……

她不会忘记娄妃曾经忧郁地说:生命这么美好,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爱,但爱对你往往吝啬和不公平,那是因为你对别人的爱太慷慨。

你是将自己作为祭祀,慷慨地奉献在了宁王豪的面前,那是把曾经的爱当做了牺牲——蕊的话像一根细小的针,扎在玉脂般的肌肤上,但没有沁出血珠。

娄妃明丽的眼眸闪动,要把内心闸门打开,但又扣拢,只道:爱如禅,不可说,一说就错。

娄妃梳着自己的长发,像梳着自己的心事。这一捧长发,是她美丽的影子。她突然产生怜爱之意。自梳、自怜。

这头乌黑的长发,如今没有他帮着梳理了,但乌发仍然秀美、温顺而忠诚,丝丝缕缕都与心相连,即便飘荡在风中,也是她的心事在飞扬。

我的情人是我的长发,我的长发是我美丽的影子情人啊!

蕊走后,娄妃边梳着头边喃喃自语。这之前侍女君枝想为她梳发,她打发君枝走开了。

她忽然有了一种悲怆、孤独、自恋、怜惜、落寞与伤情,再加上巨大的忧虑,使她鼻子发酸,她凭栏面对湖水,竟临风掉泪。

我的王,他曾飞马而来,把一个女孩从沉沦中救起,自己却驾着隆隆的马车驶向黑暗,我用什么才能阻挡他向黑暗的挺进?

娄妃边用宁王豪送给她的鸾凤木梳梳着头发,边面对浩茫的湖水——心事同样浩茫。

天上的云和湖上的水,同样具有变幻多姿的丰富表情。风使云动,也令水生姿,风是主宰云水表情的手,云水之姿由风而定。风的心情表现在云水之间。风轻,才会云淡;云重,方显云怒。但谁是风的主宰?

谁令风含愁、生悲、发怒,抑或笑逐颜开,风流云散,乃至云水生寒呢!

4

她叫翩跹,是娄妃的另一个侍女。翩跹做过的事里都会留下细致、温婉的痕迹,总是特别让人舒心,她不随娄妃出行,而侍奉娄妃的起居。在杏花楼里,翩跹是娄妃寂寞的天使。

风把灵魂浮雕在水上。白墙灰瓦的杏花楼静立在东湖之上,如同一座坐看风生水起的观音。波浪是水下沉静处子的面具。

摘下面具就是处子纯美的容颜。

娄妃迷恋于杏花楼的另一个原因是她爱东湖,更爱具有幻象之美,可以随意铺展心境的湖水。她在临水轩赏湖时对翩跹说:我是水命,这一生注定和水有缘。

翩跹也说,水多美呀,你看这湖,都蓝到心里了。还有那湖上飞鸟,一拍翅就把我带到水上,快要沾湿裙子了,又提起来。水里的鱼一定在看它们。

娄妃笑道,不是在看它们,是在看翩跹。

翩跹灵巧地接口说,翩跹有什么呀,王妃您才沉鱼落雁呢。娄妃就故作责怪状:贫嘴的丫头片子。

看着娄妃高兴,翩跹也就欢喜。在娄妃忧郁的时候,翩跹总会借机设法破解她。

在娄妃眼里,翩跹天真烂漫的样子,是世界送给她的最好礼物,所以她每天睡觉和醒来前后第一眼都会格外珍惜地看着她,翩跹也感觉到娄妃对她的特别疼爱,因此她更细心地注意和关心着娄妃。

在杏花楼的日子里,娄妃的嘴里总是不断地呼唤着翩跹,即使翩跹在她旁边,但她只要一听到翩跹答道我在这里,心里就感到安慰和踏实。

对于翩跹,孤独中的娄妃甚至是一种依恋。她就像东湖上的鸟。

鸟的飞翔,使一湖静水复活。

然而某日娄妃在临水轩说:水上的鸟,水下的鱼,鱼在想一次飞翔,鸟在想一回潜游,这样地想是美的,但如果它们两相对换,鱼鸟相得却都会在互换的角色里死亡。

鸟会死于潜游,鱼会死于飞翔。天真的翩跹一下也变得沉默了。

杏花楼是个热闹的名字,看似和市井、行者、酒、江湖、丐帮、甚至狗皮膏药相关,但事实上它很清静。只关系到水和一个女人,一句诗,这后面隐约有几个名字浮在水上,闪烁不定,令杏花楼承受风波。东湖、娄妃、深巷明朝卖杏花。

湖是宁静的,居于湖畔楼中的女人为这份宁静增添的可能是不安,因为她很美。很美的女人不一定会被楼外深巷叫卖杏花的声音牵引,却也难保买杏花的少年不被楼中的美人牵引。

所以,湖离市井近了,也就距江湖不远。

一个美人其实就是住在酒的中心和江湖隔岸。何况她的丈夫是豪杰。

我们允许豪杰犯的错误,就是在美人方面失手或失守,然后让她被别人占了,这意味着豪杰就得打架。但娄妃的丈夫不会失守,他是南都的宁王豪。江湖上一大朋友都帮他,愿意为他出头打架,不惜闹出人命。他们知道豪的妃子漂亮,但他们认为那漂亮的妃子不属于他还属于谁,他是宁王吗?宁王不好逛芙蓉院、兰心坊,只有金屋藏娇。娇气的女人不好弄,不像青楼的****想怎么弄就怎么弄。他们也听说杏花楼除了豪之外,还有个书生出入,一个写诗作画的。豪还宠着他,何况宁王的妃子也不止一个,忙得过来吗?

东湖杏花楼对岸的酒肆里粗糙的议论总是这么刺人,但娄妃听不见。她听到的是水的细微响动,水底下鱼的唼喋。她常常梦见自己住在水下,白衣飘飘。

那些白色的青色的鱼,是些可爱的侍女,才气横溢的书生。他们在水里饮酒对诗。那白色的赤条条的鱼,美得好像没穿衣服。

她吓醒了。哦,还好是个梦。她的衣裙美丽而完整,十分符合王府的规范。

那些可爱的鱼,她们穿着衣裙怎么游啊!

其实,一条鱼的解放,就是它游出了衣服。这就是自由。

娄妃这样想,不觉发笑。

午后的雨,不知不觉小了。只剩下零星的雨点疏散地跌落于湖面。

娄妃在梳妆台梳理午憩后的长发。

东湖的水在阴灰的天空下竟漆黑如墨,水面又像一层浮华的水银,镜子般将湖边的景物映在水上,那水也就呈现出一个倒置的岸边世界。

雨止,灰白的天空竟透出一种晃眼的亮光。娄妃临水梳妆,黑漆漆的长发几如直立起来的一根根湖水。她梳动的手停住,手握心爱的木梳,若有所思,吩咐翩跹去取笔墨来,并交代要大幅的纸和大的砚盘。

她手挽长发出神。

君枝微笑地说:王妃又要做诗了。

梳妆台如圣坛。君枝和翩跹在上面铺好了一幅大纸。

娄妃一身雪白的衣妆,与台上的宣纸和谐相融,只有乌黑的头发披泻着,像宣纸上被浓墨挥洒的一笔。她的脸在黑发中如暗夜里的明月。

娄妃在宣纸上运发而书,长发悠扬地甩起,光芒与墨汁交织于发上在空中划出了弧线,于是那道长发扬起的弧线突然有了灵魂,在宣纸上找到了存在的意义。在字的笔画里,凝成不朽的姿势定格:

屏翰

发书时溅落的墨点,像一只只黑眼珠,在看着舞动乌发的娄妃,她的眼睛在把发上的浓墨转化为书法的时候是微闭的,嘴抿住,细长的颈在动,头发铺张、飞扬,或舞、或旋、或扭、或沉、或收。

是人与墨的一场舞蹈。是一个美人和天地在做爱。

发书完成,她雪白的脸上和身上墨色狼藉,却透出另一番狂乱之美。

只有她自己知道,刚才做了什么。天地对她有什么用,她只为一个男人而舞,而书,而献出自己的绝色与才艺。

王,我只和你做爱。

此后数百年,没有人能真正体会到娄妃发书时的感受,只有一个诗者无意间道出了其中真谛。他说:娄妃的发书是在她自梳之余对宁王豪的美丽意淫之作。

自梳就是失落后的自恋。可能,不会有比这更精彩的对于古典阐释。而东湖岸边的人,数百年来都在闲逛,看钓客垂钓、等鲜鱼佐酒;或把一口浊气在湖面上吐出三米以远,然后收回,打呵欠、吐痰、挥舞两下胳膊、踢踢腿,如此而已。据说发书“屏翰”被画家寅评之:用男人般的大气与豪情,演绎了女人的寂寞与心碎。

娄妃发书“屏翰”后,便请南都最好的工匠,精选两块色质上佳的青石,分别将二字镌于其上,作为礼物送给了宁王豪。豪当然看得出这二字的来历,“屏翰”语出《诗经·大雅》,大宗为翰,大邦为屏,意为国之重臣,理当做帝王的忠心辅佐。

谁知娄妃的一番苦心却愈加刺伤了宁王,他觉得娄妃的心距自己太远太远,根本就不是和自己一条心的女人。以至宁王对他曾推崇的娄妃书法也为之不屑,他甚至对娄妃挖苦了一番,命人将两块青石埋于王府后花园。

这一埋就雪藏多年,至清代才被人发掘出土。

后来有人认为,娄妃发书当时没有刻石,是阳明君破城后在王府发现了娄妃发书,因爱其才和对帝国的忠心,故专门请人仔细镌于石上,立在杏花楼以示纪念和追怀,同时也是对诸王的一种警示。此外,尚有人认为这二字不是娄妃发书,而是西江名士、当时宁王的谋士宋之白的手书,并请名匠刻石,立于王府瑞表楼前,意在以忠君面目掩饰王府内谋叛的真相。更有人考证此碑根本就非是明代之物,是清人为张扬甚或同情娄妃而假托娄妃之名镌刻的石碑。从传说的角度大多数人自然信前一种,从写书的角度便喜欢第二种,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只相信第三种。

屏翰。一部有关娄妃与宁王的小说似乎完全可以从这石碑上的发书开始。

巨大坚硬甚至冰冷的石头里是藏故事最好的地方,让作者一笔一画来钩沉字里的隐秘内情,揣测娄妃的复杂感受,猜度美人的处境,以便丈量出她与王之间的距离、裂痕、抑或生死****。

哑默的石头提供了种种可能。它同时又是每一种可能的旁证。

这悲哀而无奈的石头,如果里面真有一颗娄妃的心,为什么没有碎裂?

女人的心和情感本不该与石头有关,何况她还有着那么柔软飘逸的黑发,纵然可以发书也只写在风上,而不是刻石勒碑般让那婆娑美发的痕迹留在石头里,成为一种大而无当的忠君思想的见证。

那两块石碑太沉重,而对一个女子世人宁可喜爱她的柔弱,即使她发书了屏翰二字,也只是出于不忍眼见自己深爱的男人失去。

很久以后,在水光云影中宁王府瑞表楼前的两块石碑,仍常常出现在我眼前。那上面的所勒的字迹,是从我的发梢、血液、情愫里流出来的,有着我曾经对这座王府的期望、爱及怨恨与忧伤。

屏翰二字的含义,豪是懂得,但却被他所忽略——他以自己的雄心抱负忽略了存在的根本,也忽略了我的存在。

现在说这些都是多余,那两块留有我发书的石头,仍不过是石头,它们本来就是冰冷的,即使有炽热的情感在上面经过,即使有柔软的青丝在上面拂过,它仍是僵硬的,谁寄期望于石头,想把石头变得像布一样柔软,谁必将收获失望。

我的发书本身可能就是一个错误。

我是娄妃,是宁王豪最为看重的女人,但他却不看重我的思想和情感。他喜欢理想化的言论与谈吐,常用宏图、大业之类的大词。这与他的诗句一样,不小心就蹦出了苍龙、天空、雷霆与大地的意象,在我看来却空洞无物。

他的空洞来源于他的幻想。

他的幻想来自于那个端坐于王府中每日如仪式般虚设的华衣丽服里——她是豪的母亲,已故宁王玄之子觐的夫人。

她制造了王府的幻象,她的儿子在这种幻象里天马行空。

5

距杏花楼不远的湖上,无论晴雨皆有一钓者青笠蓑衣孤舟垂钓,他的脸全藏于宽大竹笠的暗影里,身子也被蓑衣严密包裹,他一动不动作为垂钓者的形象留在了东湖的烟波上,映在了杏花楼凭栏观景的美人娄妃的眼帘里。娄妃至少在两首绝句中写到了这个钓者,在四至五幅水墨写意里画到了他。

在他,也就是这个诗中和画里的钓者眼里,鱼,是什么样子,无人得知。

但数月之后,钓者突然从湖面消失了,也就是他孤舟蓑笠的意象突然从风景中挪开,使湖面成为一幅空白的宣纸。

后来有人说,钓鱼人是杏花楼的秘密监视者,但没有人知道是谁派来的。他在湖上垂钓数月,从没有钓起一尾鱼来,却是疑点之一。

因为他眼中的鱼,是娄妃。这尾鱼是宁王豪的美丽女人。

娄妃做梦也不会想到,她诗句里隐士般的蓑笠翁(其实根本看不出其年纪)、画里气定神闲的钓客,竟是对自己实行全天候的秘密监视者。

东湖在她眼里是优雅而宜人的。春有杨柳飞絮,夏有荷香飘逸,秋有朗月映湖,冬有飞白铺雪——她爱这个地方,在南都惟有这里令她迷恋。她不会想到在优美的风景里居然还潜伏着巨大的不测或杀机。

那么,藏在湖中的鱼,就是一把把刀了。

可杏花楼的存在就是要让人吟诗作画的,它即便作为暗藏杀机的湖上幻象,也是因不愿与它对敌的鱼而存在的。

一条鱼有可能像一把刀,但一把刀绝不会是一条鱼,所以像刀的鱼会被刀杀,而刀却不会向鱼放弃杀欲。

然而,鱼,在湖里却是藏有玄机的生命。

钓者消失之后,岸上就一些有关娄妃的不三不四的传言。这些传言,甚至加大了人们对娄妃的绮丽猜想。

我是怎么认识你的?娄妃曾对寅说:哦,是一幅画。我最早从一幅画中见到了你。是《秋风纨扇图》,画中是一个女子,我却看到了一个男人,似被秋风伤害。他在用扇子遮掩自己的伤口。我想,这个男人不一定坚强,但很看重做人的尊严。只是他对女人又有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依赖,所以他画的是一个执扇女子,其实是他自身的假借物。

我是那样吗?寅道,眼里有些迷离的东西在闪烁。他太怕真的被人看到自己的伤口。

——桃花般的伤口,在仕女的扇子后头。

娄妃说:我是先读你的画,你的诗,再听说你,然后才见到你。这中间仿佛有多少不可能,也许我不是个平凡女子,才能见到诗画中的你。也许我是个平凡女子,才能见到真实存在中的你。我第一次见到你时,以为你是青莲再世,有飘然出尘之姿。

我,我可能那样吗?寅笑着问。

我想是的。娄妃说。

我不是你眼里的李青莲。

幸好不是,否则怎么能见到你。寅就笑,那又怎样?

不怎样,娄妃说,但……又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寅问。比如你不仅是诗者,还是画家。

是的,我画过你,寅的眼里似含有一种深情。

画过。娄妃看着寅眼里的东西。那不是真实的你——是纸上的。

那又怎样呢?娄妃感到距离在缩短。那么多不可能的距离,她预感到会在此刻消失。她们都逃不脱,内心的东西会在距离消失之后——水落石出。

寅轻轻地说:眼前的你,现在的你——比如这只手,寅牵起娄妃的左手:她才是真实的。

噢,天哪。娄妃心里叫了一声。

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对话在娄妃与寅之间永远不会发生,但却发生了,怎么办?

也许与世隔绝的杏花楼就是个要发生些特别情事的地方。这样的事也有理由不可能发生,但发生了,又如何?

没有如何,也没有怎么办。一切都是注定的。娄妃或许这样说:注定的,就会发生。

可那是背叛?你不以为你这是在背叛吗?一个声音质问杏花楼,也质问娄妃。

背叛什么?娄妃反问,我忠实自己,还是忠实别人?

忠实自己永远比忠实别人重要。

同样,当情事在寅与娄妃之间发生后,寅是吃惊的。他甚至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提出了疑问。

你和我,会在一起?这怎么可能……这真实吗?

为什么这么说?娄妃盯着他闪烁不定的眼神,以针一样的目光反诘。因为,因为我们是有距离的,寅喃喃地说:很大的距离。

你是谁,你是天上的人。

你是王妃。寅嚅嚅道:我是布衣。

布衣是天上之人被谪贬到世间的身份,娄妃说:——他一定犯了错。

什么错?是胆大妄为了么。寅觉得他使事情发生得很不合理。

不。娄妃说:是胆小的错误。

你还是在说李青莲吧?寅有些想避开娄妃针尖似的目光。

李青莲现在已经变成你了,娄妃说。

传言娄妃与寅有私情的说法抱定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在一个疯狂而迷乱的时代里什么都可能发生,只有不发生的才不可能发生。会发生的,终究避免不了。人们假设情事发生之后,寅的懦弱性暴露了,在娄妃面前竟也泄露出悔意。他甚至问娄妃:你不怕?

怕什么?

——宁王。

他早已不在意我了。

也许,他是太在意你,才轻视你。

也许罢。我不喜欢得到这种轻视的在意。尽管宁王和我之间有太多的不是,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即使他有最坏的结局,我也会和他一起去承担。

你还是爱他的。寅说。

或者超出了爱的范围,娄妃看着寅起伏的胸口说:很多事发生,都没有理由。

这种事,更没有理由。发生了,就是惟一的理由。

爱,就像死。

他们的做爱如同一首挽歌,仿佛是在和各自的死神做爱。

娄妃的眼里有泪,像是在哀悼她与豪的爱情,又像在接受神的赐予。她在泪水中看清了自己,那是镜子般的水中,一个裸身的女人正在下沉。她的姿态,却像一只在静止中飞翔的鸟。

寅在这一刻,才感到把心里最美好的东西蹂躏了,但很过瘾,也很伤感,更感到一双冰冷的眼睛正在注视他。

杏花楼在几种可能的说法里成了宁王豪的一个错误。是及时修正这个错误,还是消灭这个错误,人们似乎没有看到宁王豪有这样或那样的动作。事实可能是,宁王豪听到了一些令他很不愉快的说法,他为此求证了三个人。一个是他的密友兼谋士宋之白,一个是王府术士修,还有就是他的贴身武士残夕。

宋之白说:这是胡扯!

术士修说:我会注意。

残夕——什么也没有说。

6

柳烟,把岸处理成虚无。一座小小的杏花楼,对应着一座偌大的宁王府。一座宁王府,又试图对应一个巨大的皇廷。在杏花楼与宁王府之间是曲径仄巷,在宁王府与皇廷之间是危途恶旅。前者可能是一番蕴藉风流与愁情忧绪,而后者则无疑是刀枪剑戟、遍野横尸。

一个美丽的女人以自己的美试图阻挡一驾驰向断桥的马车。

驱驰的驭手只顾挥打响鞭催进,全然没有把一个善意的信号看在眼里。那个女人以她的美作为危险的信号高举在头顶,她不忍看到车毁人亡的结局。然而,结局在驭手启动马车时就已注定。

青瓦粉墙的杏花楼,瓦上长满青苔,有一种特别古雅而又清新的感觉。

马头墙的轮廓,将一座参差庭院勾勒出的空灵与虚幻,这处明朝的古典,几百年前就仿佛被轻巧地刺绣在丝绸质地的水上,如一道美人的轻颦。尽管它所在的城市比什么都真实,也比什么都冷酷,但它的女主人只肯在杏花楼里构写故事。只有水懂她。

只有湖水中的荷叶能包裹她的心事,并逸出淡淡的香气,成为经年不散的雾。后人只可乘一款桨声去找寻她的故事。

或许她的故事也早已乘着兰舟走远。人们找到的只是虚构在水上的一个神的背影。因为后人早已把她供奉为水观音。

但仔细听听,她的灵魂仍在,呼之欲出,像是前世的追寻,又恍若今生的答案。

同类推荐
  • 姥娘土

    姥娘土

    《姥娘土》这部作品集里,作者采用的是传统的写法、传统的语言、不求表面华美,不求所谓新潮,没有花花梢梢,不慌不忙,娓娓道来,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贯穿于每一篇作品中,显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高远的追求,引人入胜。
  • 纳尼亚传奇(中)

    纳尼亚传奇(中)

    故事的开始讲述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女孩偶然进入了一个异世界,被称为“纳尼亚”,并在那里经历过一连串的冒险,及看到那个世界的创造......,
  • 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

    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

    酗酒的知识分子韦涅季克特要乘坐火车去佩图什基看望他美丽的情人和他的儿子,而这个地方从叙述者的口吻听来却像是一个乌托邦。主人公刚刚从一个通讯技术管理局安装队队长职位上被撤职,原因是他把队员们的喝酒情况用统计图表绘制了出来,惹恼了上级部门。他费尽周折,登上了前往佩图什基的火车,可是,因为他的酗酒,更因为那个目的地的虚构性,他似乎永远都不能到达他梦想中的佩图什基……
  • 变脸师爷

    变脸师爷

    沈白——京城有名的贵公子,却被扔到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汴城做个芝麻县令。为了不让自己的日子太过无聊,故聘了一个引起自己好奇心的奇怪少年——陆元清,做了衙门的师爷。
  • 秘密使命之水落石出

    秘密使命之水落石出

    流失海外的传世国宝,闯王宝藏的千年谜底,中华夺宝奇兵惊险大结局。
热门推荐
  • 灵界之主之双灵

    灵界之主之双灵

    第一本练手,不喜勿喷,先暂停往后在写!!
  • EXO薄荷只是时光它不懂

    EXO薄荷只是时光它不懂

    本文是关于天才少女薄荷与崽子们的种种奇葩事件。前面很欢脱,后面可能有点虐。不喜勿喷!我很努力的。
  • 焚渣

    焚渣

    快穿系统:女主阁欲夏被系统选中成为一名宿主,穿越无数小说中让无辜女配虐渣,逆袭。改变小说内容的发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逆天魔姬:妖妃不可惹

    逆天魔姬:妖妃不可惹

    前世她是魔界之主,地狱的死神。这世她是将门之女,却被人害成废材。前世他是仙界的月焚上仙,不可亵读。这世他是当朝太子却在母胎中被人陷害沦为残废。前世她为他放弃了魔界之主的位置,奈何想到这却是个阴谋为了使魔界分解,最后她被他一剑杀死。前世他被迫与仙皇合作攻打魔界,遇上了魔界之主爱上了她,最后不得不拿起剑把她杀死。“到头来这只是一个梦,至使至终我只是被利用被欺骗。上一世是如此这一世也是如此,无止无休。”“怎么你还妄想得到我的爱吗?我告诉你永远也不可能。”他是妖界王者,为了她宁愿轮回十世保她一命。“我可以为了你付出我的生命,哪怕魂飞魄散。”“你就不能用看那渣男上仙的眼光看一下我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爱太迟了

    我的爱太迟了

    如果算起来啊,这个女人已经很久没对他笑过了,所有都觉得他养了个不爱自己的女人,其实只有他自己清楚,是他自己弄丢了她,把最爱自己的女孩儿弄丢了!以后换我来爱你吧!
  • 全能女大佬

    全能女大佬

    重生的蓝愿在夏南高中,论坛爆[蓝愿是医学界大佬]爆[蓝愿是书法界大佬]爆[蓝愿是天才全球大学的学学校在抢蓝愿]…………众人:大佬呀!DH公司的老板:谁敢欺负我媳妇,我跟你们没完。众人:你眼瞎啊?谁敢欺负你媳妇!!!!
  • 剑祖下山了

    剑祖下山了

    岳剑宗的剑祖李宗然高冷无情、喜怒无常,常年闭死关。活了二百年之久的他,已经看淡了世间,唯一苦恼的是何时才能渡劫飞升…但遇到了他,剑祖的生活中开始了转变…
  • 我在仙界当首富

    我在仙界当首富

    冯文穿越了!而且还是穿越史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双Bug系统的穿越者!冯文泪流满面:“各位穿越界的道友,冯文给大家丢脸了!”别人穿越大鱼大肉,我特么穿越种土豆?“有没有穿越回去的道友顺带捎小弟回去!”就在冯文一步步努力成为仙界首富时,那个一巴掌把冯文呼到仙界的女人出现了!她说她叫青丘女帝!冯文开启了变卖家产请保镖的仙界大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