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56900000033

第33章 言语论(1)

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的交往活动,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因而言语这种交际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言语对个体及社会都具有特殊意义。通过言语,我们可以接受词的作用,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形成意识与自我意识,并利用内部言语自觉调节自己行为,使行为更具自觉性、目的性、计划性。通过言语,才能实现人际间的沟通、传递丰富、复杂的思想和情感,或影响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影响,改变彼此的行为方式。通过言语,人类所积累的有关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经验才能得以传递与保存,因为就个人而言,出生时其心灵犹如“白板”,此后通过和周围成人的言语交往,借助于词的符号系统,便能逐渐掌握用语言固定下来的人类积累的历史经验,如此代代相传,人类的知识、经验便能积累、传递与保存,否则人类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都将成为不可能。正由于言语是人类最重要最频繁的活动,因而历来受哲学家与理论心理学家所关注。

§§§第一节言语获得的理论探索

言语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这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究竟是怎样获得的?而作为一个个体,他(她)的言语能力又是怎样形成的?不同个体的言语能力有明显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主客观原因究竟有哪些?对诸如此类带有哲学思辨性的论题,不同学者往往会作出不同的解释。

一、人类言语起源之谜

原始条件下发生的许多自然现象,由于时过境迁,其真实过程已无法重演。据此,现代人只能以科学所提供的规律性知识为依据,并借助于正确的理论思维,作合乎逻辑的推理,才能粗略地勾画出这些现象在原始条件下可能的演进历程。人类言语的起源正是如此,目前不少心理哲学家利用科学知识,作了种种推测,已提出不少假说。20世纪5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出现了关于言语起源的“基因突变说”。该假说认为,人类的言语特征与其他生理特征相似,是由于个体的“基因”经不连续的偶然的突变而获得,并通过随机婚配在群体中逐渐固定下来。然而,有关言语的基因突变说似乎很难解释言语的社会性及其交往的群体性特征,因而该假说并未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所以,当前在人类言语起源问题上,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仍是恩格斯提出的“劳动交往说”。

19世纪末,恩格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概括了当时的科学材料,提出了“劳动交往说”,具体表述了人类言语的起源历程。恩格斯认为,劳动为原始人类形成言语既提供了生理条件,同时又提供了人际条件。

就生理条件而言,劳动使原始人类的体形与发音器官得到改造,为形成语言,进而进行言语交往创造了条件。原始人类在长期劳动中,由爬行转为直立行走,声道角由小变大,喉区形成共鸣器,使声音浑厚动听;同时由于直立和头的抬起,部分舌头变为舌根,舌头长度缩短,颏舌肌则由小变大,舌头便变得愈加灵活,发音能力愈来愈强。这样“猿类不发达的喉头”和口部器官逐渐变为比较完善的发音器官,为说出抑扬顿挫的语言创造了生理条件。

就人际条件而言,劳动使正在形成中的人更加社会化。劳动需要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比如,围捕野兽时需要分工合作,制造石器时需要共同出主意、想办法,获得产品后又需要商量如何分配和消费。这样,原始人类借发音反应和动作反应来交换信息已远远不够了,“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于是,在长期的劳动中,在长期努力学说话的过程中,原始人类不发达的喉头和口部器官进一步得到改造。根据“形态和机能相互制约规则”,新的说话机能的出现,又推动了形态的分化。久而久之,原始人类便产生了比较完善的发音器官。随着发音器官的不断完善,发出的有声语言也由简到繁,由元音较多到发辅音,音域由窄到宽,词汇由少到多,语言越来越丰富,逐渐成为社会成员之间交流思想的有效工具。所以,“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种解释是唯一正确的”。

语言在劳动中产生,有了语言。思维获得了它的物质外壳,从而使交流思想更为便利,同时言语能力也随之而不断增强。言语这种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实践活动正是在如此情境中一步一步趋于完善。

二、个体言语形成之争

一个体从出生时的无知无言到掌握语言,形成言语能力,其中究竟由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对此尚有争议。目前有代表性的假说有三种,即“模仿说”、“先天生成说”和“认知加工说”。

(1)“模仿说”

不可否认,子女身上所具有的许多心理特征及行为方式都渊源于父母及成人的示范效应,是长期模仿的结果。既然如此,那么个体借助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来传递信息的言语是否也是在模仿父母中形成的呢?“言语模仿说”对此持肯定观点。该假设认为,父母在与儿童长期的交谈中,会潜移默化地为儿童提供语言句法、语法模式,而儿童通过模仿,能不断掌握新的字、词以及句法、语法等。当儿童对父母的话语作出合适模仿时,父母会给予物质或口头鼓励,于是合适话语在儿童身上就得到泛化或强化,逐渐形成语言的习惯化反应体系。儿童的言语能力因此而不断提高,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儿童模仿父母的言语行为,久而久之学会使用言语,这是无可非议的。因而以“言语模仿说”来解释个体的言语形成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个体言语能力的获得是否仅仅依附于“模仿”,这恐怕要作客观分析。事实上,言语能力的获得至少涉及四个因素,即生理基础、思维能力、语言知识与人际环境。而“模仿说”所强调的主要是语言知识,即通过模仿能掌握语言知识。当然,它也肯定人际环境的作用,但已大大狭窄化了,仅注重父母与儿童交谈这一人际环境。正因为如此,“模仿说”很难说明某些事实。例如,人与人之间的言语能力有显著差别,这种差别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当要求儿童模仿的某种语法结构和儿童已有语法水平距离较大时,儿童即使反复模仿,也总是用自己已有的句法形式去改变示范句的句式,或顽固地坚持自己原有的句型;相反,在没有模仿范式的情况下,某些儿童却能产生和理解许多新句,这种不“仿”而得的语法句式究竟是如何获得的。诸如此类的现象说明,儿童学习言语并非完全依靠模仿。所以,“言语模仿说”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2)“先天生成说”

该假说认为,人原本就有一种先天的特殊语言获得装置,所以人都能很快且有效地掌握语言,并利用语言进行言语活动。格奇温德指出,人脑的某些特殊结构与特殊功能为人类所特有,这决定了只有人类才具有言语能力。威克斯勒和克利考福也认为,如果儿童不能确定那种应当(或不应当)如何操作文字符号的内在假想,他们便不可能学会语言,而这种内在的假想也许是神经系统所固有的。

当然,主张“先天语言生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则是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1959年,他发表了《评斯金纳的语言行为》,对行为主义的语言理论及经验主义的哲学倾向进行了抨击,提出了以唯理论为基础的关于语言能力的“先天生成说”。他认为,人类语言能力是由天赋的语言习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ivid)所决定。这种语言习得装置包含有一套高度限制的适用于一切语法的总原则,即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它是人类语言的本质,是人脑的天然特性。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不过是这种天赋的语法知识在环境的诱发下,以普通语法向具体语法生成的转化过程。即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由遗传天赋所决定的初始状态(So)经一系列中间状态,最后达到一种相对的稳定状态(Sa)的过程,这种稳态可在青春期或更早时候达到。为此,他提出一个“天赋的固有核”的假设,认为语言也就是在这“天赋的固有核”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就乔姆斯基看来,语言只有由不成熟到成熟,而没有由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当然,乔姆斯基并不完全否认环境、经验对语言的作用,但他认为环境和经验犹如“扳机”那样只起诱因作用,语言发展进程中决定的因素则是普遍语法。为此,乔姆斯基强调,要探究个体语言能力的成熟,必须从人的天赋的内因中寻找答案,环境只起辅助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和解释人类语言之间为何有如此之多的相似之点和儿童在习得语言过程中有如此之多的相似之处,才能理解与解释儿童不经过正规训练却能如此轻易而有效地掌握语言。

乔姆斯基的语言“先天生成说”提出后,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赞同。生物学家伦纳伯格(E.Leneberg)从分析语言行为具有相应的生理基础与生理行为的基本特征出发,力图证明语言能力具有先天和遗传的成分。而西方的一些进化认识论者则认为,先天的语言知识只是人长期进化所获得的,并通过遗传保留在人脑中的。

“先天语言生成说”显然是一种“内因论”,它所强调的是人类语言的生理基础和天赋的“语言习得装置”,在先天因素的决定下,儿童获得语言,进而形成言语能力似乎是一种必然现象。不可否认,某些事实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先天语言生成说”。例如,未经正规教育的幼儿就能迅速掌握语言,并达到相当水平。但“天赋论”对某些事实则无法解释。例如,世界各地先后发现的狼孩、熊孩、猴孩等,这些儿童具有正常人的遗传基础与先天条件,只是在动物环境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回到人类环境后,最终却无法学会人类语言。如果语言能力是由天赋的“语言习得装置”决定的,那这类儿童何以会无力学会语言呢?可见,人的天赋条件即使在语言能力的形成中起决定作用,但这种决定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有阶段性的。在人生成长的某一阶段,天赋的内因或许能起主导作用,但过了该阶段,天赋的内因或许不起作用了,充其量只能起辅助作用,而环境与经验则可能成了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所以,无论是狼孩、猴孩,还是学龄期儿童,环境与经验对他们语言及其言语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条件。

(3)“认知发展说”

该假说认为,言语所反映的是个体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因而个体言语的形成和发展须以个体的认知发展为基础和前提,思维在认知活动中起关键作用,所以儿童语言的成熟及其言语能力的增强依赖于思维。据皮亚杰研究,个体语言的成熟与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以及语词的理解、积累密切相关。从儿童的认知发展来看,语言的成熟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词与物未分化期。幼儿自出生的第二年有语义记忆起,就能使用语词,但此时的幼儿并不能将词与词的指称物分开,即处于词与物未分化阶段,因此该阶段的幼儿几乎没有抽象能力。第二,词、物分化期。词与指称对象的分化开始是在实物存在的情况下,实现语词与指称对象的时-空定位(如“衣穿在身上”)。到3—4岁时,便逐渐发展到实物不存在的情况下,儿童也能命名语词指称物的性质,从而表明此时的儿童在语义结构上已发生分化。第三,概念形成期。概念形成的基础是能从不同事物中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即所谓具有“异中求同”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反映事物一般属性的抽象的概念。概念形成后,以语词的形式储存于大脑的记忆库中,随时为语言表达所利用。此时,标志儿童普遍的抽象的语义结构已形成,言语能力接近成人水平。

如分析以上三种假说,不难发现,“言语模仿说”所坚持的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成人以示范性语言刺激儿童,儿童则以模仿形式作出反应。当儿童相应的刺激—反应模式得到强化或泛化后,逐渐形成言语行为的习惯化体系。所以,“言语模仿说”关注的是言语行为本身,模仿所得到的是形式化的言语行为模式。这种对个体言语形成的解释直观上具有一定合理性,并能说明言语技能的习得。但其缺陷在于,忽视了作为言语交往工具的语言产生的内在机制。事实上,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儿童语言的形成与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同步的。在探索语言形成的内在机制方面,“先天语言生成说”是作出贡献的。该假说十分强调生理基础、先天因素与语言成熟之间的联系,以种种假定来解释语言形成的内在机制,这种探索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该假说却过分强调语言形成中的天赋因素。客观地说,人在语言方面所具有的天赋因素仅是促成个体语言成熟的潜在条件、一种可能性。要使潜在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状态,须有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配合,其中包括发展思维能力,掌握语词、语法,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等。如果缺少这些条件,语言信息加工的先天潜力就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语言能力。具有语言信息加工先天潜力的狼孩、猴孩由于被剥夺了言语交往环境,结果无法发挥先天赋予的潜在功能,永久地失去了语言成熟的机会及其正常交往的言语能力。反之,正常的儿童如既有语言信息加工的先天潜力,又有发展语言能力的种种主客观条件,那么他们迟早会进入语言成熟期。所以,就语言成熟而言,先天的语言信息加工系统是重要的,而后天的主客观条件同样是重要的,两者缺一不可。此外,乔姆斯基把“普遍语法”看成是人脑的特性这恐怕是错误的。因为,语法是语言的属性,而非大脑的属性,合理的语法类型应由语义决定而非大脑决定,因而应用语法的普遍性来支持天赋论缺乏说服力。相对而言,“言语认知发展说”以发展观点解释语言的成熟,并以实验心理学提供的经验材料为依据,对儿童言语发展作了具体、细致的描述,因而更具科学性与说明力。不过,该假说在言语发展的内在根据方面,尽管承认儿童存在反射活动这样的遗传图式,但对认识结构如何源于本能的遗传图式则缺乏深入的论证。

同类推荐
  • 学生要懂心理学

    学生要懂心理学

    优秀的同学为什么总是知而不言?为什么学习越努力成绩越差?怎样避免学习中的眉毛胡子一把抓?怎样解决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怎样才能跳出书中的框框?怎样才能克服“马虎”的毛病?如何克服考试怯场心理?如何在考试中超水平发挥?如果落榜应该如何对待?女孩子真的就比男孩子笨吗?……在学生的心里,可能存在着很多这样的问题,因为没有得到合理的解答,他们备感迷茫。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心灵被上了锁。本书列举了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各种典型问题,并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深刻分析,相信可以拉直莘莘学子心中的诸多问号。
  • 弗洛伊德12:文明及其缺憾

    弗洛伊德12:文明及其缺憾

    纪伯伦生命中曾有两位红颜知己,对他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其中这位年长纪伯伦的异国女性,在纪伯伦生命最艰难、最晦暗的时候给了他巨大的帮助,注入给纪伯伦的绝不简简单单是金钱,而是一种高山流水的能量。在所有纪伯伦的通信中,从来没有这样巨大数量的书信写给特定的一个人。纪伯伦蒙受她的照顾,迅速在异国成长。因为命运的安排,这对高尚的精神情侣未能在一起。纪伯伦临终前,把所有的画作全部送给了玛丽。因为这些画全都来自于玛丽的精神指导。本书收入了纪伯伦致玛丽的信179封,玛丽致纪伯伦的信72封,纪伯伦日记3篇,玛丽日记34篇。读者今日有幸一睹他们之间的通信,真是莫大的福气。
  • 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

    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

    童年的回忆总让我们难以释怀,对童年的研究在心理学上有着特殊的价值。为什么人类的童年如此与众不同?很多动物也在“童年”迅速发育。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意义吗?自我、自主、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个体自我和人类自我各是怎样的?人类自我在当前灾难不断的自然威胁面前该如何走向?不仅我们每个人生存的价值在于“当前”,所有生命个体生存的价值皆在于“当前”,这是遗传将生命延续和串联,诠释着生命存在的根本价值。
  • 微表情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

    什么每次谈判,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却仍在不知不觉中被人看穿?为什么每次约会,你都无法走进TA的大脑、弄清TA在想什么,最终不欢而散?为什么你明明很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和回报,而那个比你“懒惰”的人却能步步高升?为什么你总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或者为什么那样?《微表情心理学:读心识人准到骨子里》要告诉你的,就是关于这些“为什么”的真相,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真相,使事业更成功,使人生更幸福。《微表情心理学:读心识人准到骨子里》关键词:微表情。全书由七章组成,作者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咨询经验,从身体和情感的关系角度,全面解析了身体语言背后的微妙心理,让你在商场、职场、情场无往不利!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尽管有诸多的压力,尽管有诸多的苦闷,生命的长河都是无止境的,用你的人生阅历,用你对人生的睿智感悟,来正确面对你处的任何一种困境。本书在于让人们认识抑郁和抑郁症的特质,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学会自我诊断,更重要的是掌握消除它的方法。
热门推荐
  • 校草大人是我哥

    校草大人是我哥

    受全校女生为之疯狂的温柔校草,学生会第一帅比,在全校有最大的权势,名义上是我哥哥,其实并不是亲的,我的爸爸和我妈分手后,我跟随爸爸,而爸爸再婚了,所以对方的儿子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我的哥哥。。。。。。。。。。。。。。
  • 双世妖妃邪尊极致宠

    双世妖妃邪尊极致宠

    本是妖界强者,却不想被自己最亲近之人背叛,和最爱她的闹得不可开交。原本以为就这样魂飞魄散,可老天却跟她开了个玩笑。一朝重生,睁开眼的不是妖界,而是…人界?想她堂堂一介强者竟然重生在人类身上,这也就算了,这人类竟然还是个傻不愣登的废材。最愚蠢的是,竟然被平时自己最信任的妹妹给推进池塘里淹死了。原因竟是为了一个男人,真是搞笑。可当她醒来后被人类母亲疼惜,爱护。让她慢慢的爱上了这样的气氛。原本只想平平淡淡的过日子,可老天却不让她如愿。既然不能平淡的过日子,那么她就轰轰烈烈的过完余生。可谁能告诉她,这个妖孽般的男人是谁,究竟是怎么惹上他的。
  • 赤舞天迹

    赤舞天迹

    没有斗气,没有魔法,只有那悬浮于天空之上的大陆,人人修炼天空的气象一座偏僻的小镇一朵天下为之疯狂的奇花一个讨厌麻烦的少年一双血红的双眼父母神秘失踪从而踏上寻亲之路,体验那爱恨情仇,解密悬浮于天空的大陆之谜
  • 器与灵

    器与灵

    灾难过后无元气的另类修真环境,科技与修真的完美结合,古老家族的天才后代如何改变现状,解决危机。
  • 我的次元男友

    我的次元男友

    清子是一个女生,她爱上了一个次元人物,清子在夜里崩溃,多希望他能出来抱抱自己,怕自己坚持不下去,这时候,清子发现了异常。
  • 宁圆诺之梦

    宁圆诺之梦

    将偶像和魔法少女,Let's搅拌搅拌!会怎么样?(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文中有一些动漫的东东。不喜勿喷)
  • DC英灵殿

    DC英灵殿

    ‘平静安详’的dc世界,某一天,迎来了...一条咸鱼ovo......再然后――“我听说你有‘所罗门的智慧’?”“是啊!连你也知道啊,哈哈哈!对了,你是谁啊?”穿着一身白大褂一样的外套的青年,看着眼前的雷霆沙赞,强行压抑住狂跳的眼角道:“我叫罗玛尼.阿其曼。。。”――某绿发青年:“奶奶好漂酿!”神奇女侠满脸压抑的怒火,朝着眼前的绿发青年喝问道:“你是谁!!”她发誓,不会弄死他!绿发青年很奇怪:“你不是宙斯的女儿吗?”戴安娜:“是又如何?”绿发青年:“那就没错了,我爹是宙斯的孙子!”戴安娜:。。。。。。
  • 我们初见,也是冬天

    我们初见,也是冬天

    蜀国大将军之独女楚天竺为躲避婚嫁逃到齐国与皇子君逸相识后互生情愫,终因异国恋这段恋情被伤害的遍体鳞伤,天竺因一次追杀失去了记忆,君逸为了不让天竺想起那些痛苦的过去将其改名为杨素笺,但终因些许原因天竺恢复了记忆,此后,天竺彻底黑化,誓死要让伤害她的人偿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魇猎杀

    梦魇猎杀

    火山中沸腾着灼热的鲜血,天空飘荡着红色的雨滴。韩辰缓缓的在森白枯骨铺就的地上行走着,看着远处依旧遥远的挂满骷髅的巨树,默默地叹了口气:“这只梦魇胆子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