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8700000007

第7章 宝洁:百年营销不倒翁(2)

宝洁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引进了众多细分品牌,也推出了一款又一款的新品,确实达到了它所预期的交叉覆盖效果。但其所针对的需求都是质量需求,在价格需求上,由于宝洁采取的是市场撇脂定价策略,对低档价位的消费者需求一直熟视无睹,这也才给了国内众多日化企业以可乘之机。宝洁现在所要调整的,就是其所针对的“需求”,变得更加重视价格因素,“价格是宝洁策略转换的起点”。

而这个针对“需求”的转变,其实就是对宝洁160多年品牌模式的深刻变革。在美容化妆领域,被欧莱雅和宝洁自身所贯彻的以“档次、价位”来分品牌的做法,正在被引入宝洁的大众日化领域,飘柔成为中低档洗护市场的超级品牌。

宝洁还在大众日化领域调整其以功能为区分的多品牌模式。基于宝洁的全球大品牌战略需要,以功能为区分的单一细分品牌难以实现其战略目标。唯一的办法是选择那些强势品牌,让其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突破原先的品牌专业化限制,向别的功能领域延伸,如果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向别的品类延伸。

同时,出于中国美容化妆品市场的无缝隙战略需要,宝洁要寻找合适的品牌来形成完整的品牌金字塔。除了收购其他企业的品牌、引入宝洁在国外的品牌外,飘柔因其在国内洗护市场业已形成的强大品牌影响力,突破其功能性品牌的限制,向外延伸进入这个品牌金字塔,就变得充满可能。

而功能性品牌转变的方向只能是以“价格、档次”作为区分的价位品牌。价位品牌有如下很多好处,比如:所有同一档次的产品共用一个品牌,可以大大节省传播费用,对一个品牌的宣传同时可以惠及所有产品;如果品牌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新产品的推出无需过多宣传便会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众多产品一同出现在货架上,可以彰显品牌形象等等。

由此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宝洁产品的胜利既有着全球战略的一致性,又有着区域市场的个性化,原因就在于宝洁的市场优势建立在消费者价值上,而不是建立在产品上。宝洁推出的大部分新产品,例如“沙宣”,通常是在全球范围推出的。但作为中国消费者,我们却会对这些新产品同样产生归属感。这种能力远远比宝洁针对亚洲或中国这样的区域推出“个性化”的产品(比如“美白润肤霜”)的成功更值得我们学习。因为这背后的机理才是宝洁这类跨国公司上百年持续成功的秘密,也是消费行业的中国公司与跨国公司真正的差距所在。

营销法则:热点事件行销

研究宝洁品牌的经营思路,可以看到宝洁的300多个不同品种的产品品牌都采取了事件营销作为他们的主流经营策略。事件营销,按照国内许多专家给它的定义是:营销者在真实和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行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活动,通过制造有“热点新闻效应”的事件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兴趣和注意,以达到提高社会知名度、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以及最终促进产品和服务的销售的目的。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事件营销的着眼点在于制造或者放大某一具有新闻效应的事件,以期传媒竟相报道进而吸引公众的注意。

法则解析:一切为了品牌

事件营销与其他营销方式相比有以下优势:

首先,消费者的信息接收障碍比较小。事件营销的传播最终体现在新闻上,受众按照对新闻的迷信来接收信息。这种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像广告那样让人本能地排斥、反感、反应冷漠的情况发生,受众对于其中内容的信任程度远远高于广告。

其次,传播深度和层次要高。一个事件如果成了热点,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互相沟通的话题,传播层次不仅仅限于看到这条新闻的读者或观众,可以形成二次传播;而相比之下,广告传播一般说来只是“看见的就看见了,没看见的就没看见”,其传播局限在一个层面上。

再者,成本低。据有关人士统计分析,企业运用事件营销的手段取得的传播投资回报率,约为一般传统广告的3倍,能有效地帮助企业建立品牌形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推动商品的销售。

事件营销的运用并不仅限于小企业,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就是IBM的“人机大战”。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以2.5比3.5的比分败在一台电脑手下,顿时成为世界关注的最热门消息,美国的《时代周刊》、《纽约时报》,英国的《卫报》,中国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不惜篇幅,热情地加以报道,IBM再一次名声大振;第二天,纽约证券交易所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就上扬了3.6个百分点,按照当时价格计算,仅仅股票价格的上涨,就为IBM带来多达2亿美元的收益。IBM是名副其实的大赢家,无论“人机大战”结果如何,IBM公司都将达到商业目的,取得广告效应。对于IBM公司而言,无论卡斯帕罗夫和“深蓝”谁胜谁负,结果并不重要,最终的赢家只有一个,就是IBM。道理非常简单,消费者不会因为卡斯帕罗夫胜了,就认为IBM电脑“弱智”;也不会因为卡斯帕罗夫输了,就把IBM电脑视为“洪水猛兽”,不买电脑了。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IBM真的希望通过让“深蓝”与卡氏这样的象棋绝顶高手对弈以取得人工智能方面的进展,它完全可以请卡氏作为顾问,而不必如此兴师动众。IBM真正的意图是为自己做广告宣传。而据《纽约时报》的报道,这场棋赛是演给全球最大的计算机软件公司Microsoft(微软公司)看的。

现在的企业营销工作应该坚持以事件为核心,然后归纳形成所要传播的品牌形象战略。这就是事件营销的项链理论。如果说企业的每一次事件营销活动如同一颗颗散落的闪亮珍珠,而一致性的品牌形象就是把珍珠串起来的串链。如果没有串链,珍珠再闪光也只能散落在沙滩上,难逃风化成沙的命运;如果没有珍珠只有串链这条线,那么除了自我欣赏之外,同样没有多大的意义。一旦散落的珍珠被一致性的串链连接起来,那就形成了光彩夺目的品牌珍珠项链。

事件营销能在市场和受众中保持生命力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因素。事件营销中事件本身的料儿越猛、强度越高、振幅越大,传播的时间就越长。还有就是事件营销的整体设计本身就应该像一个故事,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等各个阶段都有“包袱”不断地抖搂出来,冲突迭起,一波三折。这样一来,事件营销的生命力能短吗?此外,影响事件营销生命力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传播途径的选择。大海里能有惊涛骇浪,洗脸盆里又能激起多大的水花呢?对于事件营销的传播途径而言,如选择专业、行业媒体,刊发起来可能非常容易,但受众面也非常窄,就那么些专业人士和爱好者;相反,如果把事件做为大众性话题,在大众媒体上传播呢?其结果对比就像大海与洗脸盆一样。

广告与新闻化运作的事件营销相比,广告费钱,事件营销费心。费心是费心,但是节省的大笔广告费就是企业的利润了,因此就算费心也是值得的。据了解,目前海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调整对外宣传预算时,消减部分广告开销,以加大事件营销的投入力度。事件营销的价值在于品牌自发组织并创造的符合各方当事者的利益活动,能够加强和提升品牌在消费世界的深度和亮度。

不同形式的事件营销积聚了一种力量,就是一切为了消费者和他们喜爱的品牌。在宝洁的经营行为中,品牌不是单纯属于企业的知识产权,品牌中凝聚着消费者的一切消费情感和行动以及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而作为经营品牌的规则,始终坚持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对话,始终坚持品牌的利益点,始终坚持创新的整合营销战略,这是体现在品牌经营上的宝洁的公开的秘密。宝洁的事件营销从根本上为树立品牌形象奠定了基础。品牌战略的长期性使得宝洁在中国创造了不同凡响的经营效果。因为事件营销充分贴近消费者进行营销沟通的特点迎合了中国消费者重人情的社会心理,所以在中国比其他促销方式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

众所周知,在消费世界中有无数大大小小各类品牌,而消费者如今已被淹没在品牌的矿区,就像珍贵的宝藏,需要企业把他们挖出来。如果仅仅依靠广告射灯式的去寻找宝藏,往往难上加难,甚至徒劳无功。国内企业很多品牌的经营就是如此。而事件营销却能够深挖到属于品牌自己的专利,也就是在消费世界为消费者们开掘了一条阳光之路,使得这些宝藏重见天日,并且感觉自己获得解放,从而对品牌的回报也将是无穷的。

事件营销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简单委婉的经营手段。就像热恋中的情人间互送的一次次鲜花和小礼物,但是在他们之间却能够产生海誓山盟。锲而不舍地坚持这种营销手段,就会为品牌积累资产,创造品牌的最大市场价值。

事件营销是集新闻效应、广告效应、公共关系、形象传播、客户关系于一体的品牌经营形式,为新产品推介、品牌展示创造了机会,从而建立品牌识别和品牌定位,造就一支高忠诚度的追牌族。

宝洁在使用事件营销的过程中,并不是任意发挥和盲目地为经营品牌投入不相干的资源,而是精确地策划每一个事件并使其产生最大效果,在深挖品牌价值的同时与目标消费者的利益相联系,准确定位,使品牌通过事件营销一步到位,避免了无的放矢。

事件营销的有效运用其实同宝洁的品牌经营管理战略相一致,是在品牌战略的指导下进行的。作为品牌的领导者,宝洁的品牌管理系统萌芽于20年代末。到1931年,公司创立了专门的市场营销机构,由一组专门人员负责某一品牌的管理,而品牌之间存在着竞争。这一系统使每一品牌都具有独立的市场营销策略。

事件营销本身从形式上与品牌的内涵相贴切,在实施活动中更能够完整地贯彻品牌所要表达的主流理念和核心价值。事件营销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实现了品牌的正确策略目标。

同类推荐
  • 总经理公关一本通

    总经理公关一本通

    身为总经理,你可以不是公关专家,也可以不冲在第一线,但是你不能不懂公关,不懂公关,你绝对当不好总经理,尤其是在网络新媒体时代。那如何让自己成为公关达人,用好公关人员和公关公司,实现企业的“无危机”境界呢?你只需要读懂本书,了解总经理必备的公关常识、必解决的六种公共关系、必适应的新媒体公关环境和必知的HACCP解决之道,掌握企业公关危机的应对与处理技巧。你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不再是公关的门外汉。
  • 前沿管理:13位中国商界大师的经营理念

    前沿管理:13位中国商界大师的经营理念

    本书是继《大败局》之后又一人文管理之作,CEO的圣经,所有梦想成功人士的必读书。13位中国商界大师的经营理念,他们有眼光、胆子大,会做人以及勤奋和执著,当然,运气的因素也不可避免。他们的发展历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也都遇到过挫折,尝过失败的滋味。然而他们却凭着自己的双手,艰苦奋斗,努力打拼,才由昔日的一文不名到今日的商界大师。
  • 学会管理、学会营销-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学会管理、学会营销-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本书是目前针对管理这一主题最综合全面的一本图书,内容涵盖了今天的所有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学习的有关管理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不但有实践的经验,还有日常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雇佣与解聘、员工激励、委派授权、沟通、团队建设与管理、员工发展与训练等在当今商业社会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的知识。
  • 情景规划:为不确定的世界规划未来

    情景规划:为不确定的世界规划未来

    本书诠释了情景规划的思想精髓,详细介绍了情景规划的实施方法,并将未来世界的可能情景作为案例向读者作了介绍。
  • 广告张爱玲:一个作家成长的市场经验

    广告张爱玲:一个作家成长的市场经验

    在众生喧哗的“张爱玲热”中,人们每每用“说不尽的张爱玲”来概括其生平创作。确实,张爱玲富实而孤寂的一生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财富,不仅其荒凉的生存方式、心理征候、艺术性情不断挑逗起人们好奇的探究欲望,其研究极冷极热的发展过程与商业化色彩也给人们持续提供着不竭的时尚话题。张爱玲研究是愈来愈细微化了,也愈来愈泛化了。广告是繁华与奢靡的代名词,它不仅是现代物质生活最形象的展示,也是现代精神生活最直接的注解。簇拥在张爱玲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广告,既是现代都市的某种象征,也是张爱玲作品中的文化代码,或隐或显地透露着一个时代的文化脉象和文化追求。
热门推荐
  • 那个星星的夜晚

    那个星星的夜晚

    她是一个看似活泼开朗内心却多愁善感的女孩。她成绩优异,性格很好,但是,她最在乎最珍贵的“友谊”却在不断地分裂。开学了,她又会遇见什么事?新来的插班生到底是谁?那个星星的夜晚,她与友谊又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敬请期待!
  • 高兴点,别郁闷

    高兴点,别郁闷

    本书探讨了郁闷的本质与造成郁闷的主因,帮助人们找寻快乐的源头,让自在活跃的心灵重现。
  • 相约樱花雨季
  • 师父和道人以及白老头

    师父和道人以及白老头

    一,个,老,人,没有,讲完的,民间往事。
  • 星落凡城

    星落凡城

    天权六年,突生天地异象,天地异象的中心三人屹立,一个小和尚,一个小隐士,一个小乞丐。整个世界将以他们为中心产生巨大变革。谁也不知道,这三个小小的身体中蕴含着怎样的力量,那是,整个世界也无法承受的力量。
  • 开局一只讨饭碗

    开局一只讨饭碗

    徐振祥穿越到元末乱世,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道具只是一只讨饭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凭借着一只讨饭碗,一个逆天改命的男人。一生中23次在生死边缘挣扎,十次来自敌人,十三次来自自家阵营,这个男人被称为历史上运气最好的人。开局一只碗,结局一个国。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大明!吾本淮右一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这是朱元璋,也是徐振祥!
  • 丧尸要生存

    丧尸要生存

    '嗯???我在吃什么'“卧槽,呕~”叶涛,把手里的脑花甩在地上,跪在地上就开吐。“我竟然在吃脑子!我特么的……”!!!完蛋了
  • 独望月

    独望月

    不少人都很好奇我的处女作是怎样的一本书,我至今才有明确的答案。一本书就好比一个女人,读者则似男人。往往女人给男人的第一印象极为重要,所以在男人接触一个女人的前期,一般的女人总是极力保持自己完美的一面,而一旦她吸引住了男人,后期就没必要再去追寻完美。这样的女人断无新鲜可言,男人也会因此失望。《独望月》不同于一般女人,或许她不能很快地俘虏男人的心,但她的魅力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越加独特,男人对她的喜爱也会日久生情。这就是《独望月》,一个特殊的女人。
  • 名厨教你做滋补炖品

    名厨教你做滋补炖品

    《名厨教你做滋补炖品》从关注现代人的健康需求出发,博收约取,严格筛选,精撷中医药膳中的精品——补益汤料。书中所收汤品,多系有滋补作用的药食两用补方,汤品所收内容丰富,涉及鱼、禽、肉、果品、坚果、蔬菜等食品,配方巧妙,制汤方法简便实用,切合民众生活;汤品中的补益药材经文火慢烹久煎,使药效尽出,较易为人体吸收。书中汤品药膳的操作步骤清晰易解,文字通俗易懂。
  • 死神——救赎

    死神——救赎

    只要你想要做,那么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