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05000000016

第16章 笑中含泪的影片

此时,卓别林的个人生活有了变化。他在好莱坞北区地米尔路买了一所住宅2000号,同时头一年10月23日,他获得没经过认真恋爱的爱情,对方是给派拉蒙影片公司拍片的哈里斯小姐。

提到情与性,应该说卓别林在这方面的欲望在事业面前是退居次席的。因为它们大部分都消耗到全力地工作中去了,他总是这样认为“一夜的欢娱,等于损失了电影制片厂整整一天的工作”,他说:“性在我的生活中不是我最感兴趣的,我最感兴趣的仍是创作。”这并不是说卓别林在这方面是个清教徒,相反他有时在这方面倒是十分强烈的。因为搞艺术的多情种子居多,卓别林亦不例外,何况他正值年轻力壮血气旺。他在自传中曾坦白直率地承认,进入青春期时曾也有过荒唐;真正成年后,摆脱了迷茫的生活状态,也曾有过几次艳遇。他还承认与美丽的艾娜·卜雯斯朝夕相处,自己最后当然会动情。但终未成其好事,于是他在美妙的事业和工作中去获得安慰。

他剖析自己第一次婚姻,是由于虚荣心作祟而轻率形成的,那是秘书汤姆无意提到汽车司机小野说,卓别林从米高梅影片公司股东萨姆家回来时,陪了一位从未见过那么美的姑娘。于是这句话打动了卓别林的虚荣心,他29岁了,不到30即立身成名,需要一位美人了。他从此和哈里斯小姐频繁往来、歌舞晚餐、海滨漫步、月夜幽会,终于有天哈里斯告诉他腹中有喜了。于是29岁的卓别林,心事重重地与19岁的哈里斯悄悄成婚。

他有过生活、工作计划,也想好好爱哈里斯,成了家他就想要一个好妻子了。但婚后第二天,真可谓证书墨迹未干,米高梅公司就挟制哈里斯签订一年的拍片合同。卓别林不同意,却劝而无效。1个月后双方即发生纠纷,哈里斯又要丈夫去谈判,解决矛盾。卓别林更不愿这个来干扰他的事业,而哈里斯婚前怀孕纯属子虚乌有,婚后仍想做电影明星。两个人虽在同一个屋檐下,却都忙于拍片,1年中彼此竟难真正会上几面。偶尔在星期天相遇,也是互相敷衍了事。同床异梦,终于导致协议友好分手。可恶的是,有些以捕捉花边新闻为能事的卑劣记者,竟在他俩分居后对哈里斯造谣,然后挑起她在报上攻击卓别林……

于是,众多的清教徒们有了事做,1920年春天,一支支诅咒之箭射向活的目标。第一国家影片公司也乘机发难,试图利用这个离婚事件的影响,扣压卓别林创作的新片。这部故事片《寻子遇仙记》近7本长,第一国家影片公司想把它当作3部各2本的片子,这就可少付9万美元。而卓别林自己付出的是近50万美元和近一年半的时间与精力。片子共耗1. 7万米胶片,共拍了2部底片,其中一部是专给欧洲观众看的。某些场面反复拍了上百次,如夏尔洛盖着一条像睡衣似的开了纽扣洞的被子,从床上爬起来那一场,就拍了2周。

这时,影片尚未剪辑好,哈里斯的律师在报界一边倒的支持下,扬言要没收卓别林的财产。卓别林请律师出面抵挡(1920年11月正式办理离婚手续),自己带着两个工作人员携影片底片,偷偷离开洛杉矶。躲到犹他州的盐湖城,躲进一个旅馆租了几间房子。利用所有的地面、家具,摊开一卷卷的胶片,偷偷冒险进行剪接,因为在旅馆里存放易燃危险物品属违法行为。2000多个镜头虽然都编好号码,但偶尔错一个,就需在卧室、床上、柜上、洗手间四处寻找几小时……终于,他们在缺乏一切应有的设备的情况下,奇迹般地完成了艰巨的剪辑工作。又放映在白色浴巾上,检看明信片那样大的样片。

因为在接片机上已看了无数遍,卓别林觉得样片不及最初看的效果好。就事先不予公布,在当地一家影院试映一次,对影片进行一次严格考验。他自己提心吊胆的坐在观众席中,不是怕哈里斯的律师或洛杉矶、纽约报界的人追到这儿来,而是担心这部喜剧片是否成功?

电影开映了,银幕上出现了嵌在花边框中的一行字“查理·卓别林最新影片《寻子遇仙记》”,观众惊呼,随着剧情的展开,掌声像热烈的风一阵阵回荡在大厅里……

这部影片是卓别林的第一部长片,它的创作有一定的偶然性。

当时他虽然是联美公司的股东之一,但仍需为第一国家影片公司完成合同规定的影片数。但一有了家,有了哈里斯带来的一些麻烦,影响了他的创作能力。1919年一部三本的《田园诗》花了整整半年的时间,即在联美公司成立两个月后才于6月15日上映发行。1个月后他的第一个孩子“小灰鼠”出生,但巨大的悲哀紧随巨大的幸福而来,3天后婴儿即夭折……

那年秋天,为了排遣愁绪,他有时去戏院看看戏剧、舞蹈演出。有次一个并不出色的舞蹈演员谢完幕后,又带了一个4岁多的男孩贾克·柯根出来,小贾克跟着父亲向观众鞠躬后,突然跳了几个有趣的舞步,懂事地向观众摆摆手,跑进后台,观众们继续喝彩,小贾克只好再上场跳了一个舞。看到这个孩子,卓别林想起自己5岁登台的情景。他慧眼识珠,看到了这个孩子的可爱个性。

一周后,当他与一班演员坐在摄影场上搜索枯肠时,又想起了小贾克·柯根。这是他的一种创作方式,与厂里的演员们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他们的反应与形象常常能触发他某种思路。这时他就谈起了那个小孩谢幕的事,有人说看到当天的晨报,报道贾克·柯根被人邀去签了合同拍片子。卓别林一听就如触了电:“哎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接着他思路豁然开朗:“你们可曾想到小孩和流浪汉在一起生活,小孩在街上到处砸窗户,流浪汉就来配玻璃。那多有趣,可以串出各式各样的离奇事呀!”

他就坐在那儿一天,编排故事、构思剧情、设计动作,厂里的演员和工作人员都觉得奇怪,机会已经错过,这不是白费劲吗。后来他也醒悟过来,一个劲怪自己怎么没早想到呢!翌日,他没精打采,有人提议另外物色一个孩子,或者干脆用个黑孩子,他否定了。

到中午,厂里一个工作人员气吁吁地赶到摄影场,激动地告诉他:“跟别人订合同的不是小贾克·柯根,而是老贾克·柯根。”卓别林高兴地从椅子上跳起来:“快!打电话给他父亲,要他马上到这儿来,这事非常重要!”于是大家都兴奋起来,连办公室里的人也跑到摄影场上来祝贺卓别林。这使他想到信息不能传出去,弄不好别人也会想到用这小孩呢。于是,又叫去通知老贾克·柯根的人,绝口不提小孩的事。

后来,小贾克的老爸带着一副迷惑表情来了,弄了半天才明白:“啊,你尽管把这小坏蛋留下来好啦。”

卓别林非常高兴,有人说幼童和狗是电影里最好的演员,他很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所有的小孩,或多或少都具备一点天才,问题在于导演如何想办法使他们表现出来。他就使小贾克在影片中,很好地表现了他所希望有的效果。

影片的片头字幕是“一部笑中也许含着泪的影片”:一个穷苦的伦敦少妇(艾娜饰)和她情人、一个画家,生下一个私生子。她太穷了,养不了这孩子,想给他找一户有钱人家。她在一座豪宅门口,把婴儿放在一辆轿车里。谁知强盗偷去车,把婴儿扔在垃圾箱边……

穷玻璃匠(卓别林饰)发现了婴儿,捡回到自己住的旧房子顶楼。他用旧麻袋改成婴儿的吊床,在破茶壶壶嘴上套着橡皮奶头,给婴儿喂奶。又捡了一张旧藤椅,在座上挖一个洞,把尿盆放在它底下。就这样,带大了弃儿(贾克·柯根饰)。

小弃儿跟着玻璃匠如此谋生:他在街上游逛,乘人不注意时扔石头砸人家的窗户,然后飞快地逃跑。玻璃匠则背着玻璃架与工具适时出现,当然就会被倒霉人家叫去。他十分殷勤地配装玻璃窗……当弃儿又举起手准备扔石头时,一个警察发现这孩子有什么鬼名堂,就悄悄地走到他背后。小孩举着石头的手往后碰到了警察的衣服,他抬起头看到背后是警察,便装作没事的样子,扔石头耍着玩。接着,他天真地扔掉石头慢慢走开,突然飞也似地逃跑,警察明白过来,咆哮着去追……

终于,贫民习艺所来人要把弃儿从玻璃匠这儿领走。这一大一小两个相依为命的人,都不愿离开对方。贫民习艺所的工作人员开着汽车把弃儿带走,玻璃匠从顶楼上飞快地翻过许多房子的屋顶,在街道拐角处跳到汽车后车厢,夺回哭泣的弃儿。他不敢再回顶楼,浪迹于鸡毛旅店等处……

后来,弃儿的生母成了歌唱演员,有了钱,悬赏寻子。有人发现了弃儿,就把他从玻璃匠身边抱走。玻璃匠孤独地睡着后,梦中遇到了天使(丽泰·格蕾饰)。他求天使帮他找到幸福,天使让他也长出双翅飞上天堂。但同时天使也让警察、市民、孩子和狗都戴上鹅毛做的翅膀上了天,于是那里跟人间一样,也有很多不公道的事……

当他醒过来后,发现是弃儿摇醒他的。孩子见到他母亲后讲述了一切,母亲让孩子领着前来找玻璃匠。于是,他与弃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把纯闹剧与感情剧相结合的《寻子遇仙记》,是喜剧片的一个创新之举。当初卓别林想这样做时,电影剧作家、小说家古韦曾与他争论了很久,说形式必须是单纯的,要么是闹剧,要么是正剧。二者不能混杂,否则无法演好。拍好后,第一国家影片公司的股东、经理们,也认为他拖得长,卖不到150万。

然而卓别林成功了,他创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儿童形象。他让小贾克穿了一件带洞的毛线衣,一条大人穿的束皮带的裤子,带着一顶鸭舌帽,这个装束似与卓别林年幼时在兰贝斯的打扮差不多。他布置的玻璃匠与弃儿住的顶楼背景,也与他当年住的波纳尔弄的那间顶楼相似。总之,影片的那些生活场景,对于英、法、美、澳的观众来说十分熟悉。

他写的片头字幕,是受了朋友、作家弗兰克所写的《奥斯卡·王尔德传》中引用的一句话的启示“我只赞扬和钦佩那些含着泪谈人世间真理的作家”。影片表现的人道主义精神、浓郁的人情味与乐观主义精神,十分打动人。

《寻子遇仙记》1921年2月公映时,盛况空前。每天都有赞扬它的简报寄到卓别林的制片厂来,大意都是它已经被评为第一流的艺术作品。该片第一年的卖座,就使第一国家影片公司收入250万元。卓别林分得的纯利超过100万。小贾克·柯根如卓别林第一天见到其父时所预言的,一片而红。他成了好莱坞的童星,此后拍电影挣了400多万。

一旦暂时卸下家庭的重担,完成了一件重要工作,卓别林就有时间与精力求知读书了。他逐字逐句阅读了希腊历史学家、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著作,其《传记》为沙士比亚的巨作提供了大量的题材。他认真翻看了德国“批判哲学”始祖康德、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还浏览了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剧本、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英国作家伯顿的《解忧》……

他结交了许多文化、艺术名流,与《幽默的意义》一书作者伊斯曼探讨幽默的意义;与散文集《我们的美国》的作者弗兰克讨论美国的历史;与著名长诗《桥》的作者哈特·克兰讨论写诗的目的,卓别林认为“诗是写给世人的一封情书”;哈特·克兰赠给他的诗集《白房子》扉页上题写着“给查理·卓别林,纪念《寻子遇仙记》”,书中有首诗标题为“卓别林风格”。著名神经外科圣手雷诺兹是戏剧、电影的名票,卓别林常与他争论说行医才是鼓舞人的工作,雷诺兹大夫却说“戏剧、电影能鼓舞人的灵魂”,他后来在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一篇中客串了探监的牧师。作家哈里斯是编期刊的,经济上常有困难,每2周面临一次停刊危险。卓别林施以援手,哈里斯赠书答谢“您是少数与我素昧平生但慨然解囊助我的读者之一,您那罕有的幽默艺术常常使我倾倒,因为我认为,凡是使我们欢笑的人总比那些使我们悲泣的人更应受到尊敬。”

这段时间,卓别林可以平静深入地总结一下自己的编、导、演技艺和创作规律了。他认为“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有许多导演的第一部影片都是新颖独创的。”“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研究者,应当在戏剧效果方面发挥其艺术感。”“对线条、空间、组织、速度等……从简单处入手,永远是最好的办法。”所以,他自己“最不喜欢靠耍花招取得效果”。剧作家马克有次提出作家写剧本,应当以理智为重还是以感情为主来入手?卓别林认为应以感情为主。

他认为导演指导演员拍电影,“运用心理学是很有助益的。”他有时甚至把新来的演员悄悄拉到一边,说自己疲惫烦闷,不知该怎样导演这一场。这竟使演员忘了自己的紧张,反过来帮他想办法,结果是调动了演员的主观能动性,表演往往成功。至于对布景的要求,他说“我喜欢它能增强场面的真实感,但不要它超越了这一限度”。

作为一个天才的演员,他“见过一些聪明人总演不好戏,也见过一些笨人戏倒演得挺好”。他结合自己的体会认为,要成为一个好演员,需要学习。他说“我从来不曾研究过演戏的技巧,然而幸运的是,我从小生活在一个伟大演员辈出的时代,有机会发展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虽然我是有天赋的,然而我没想到,排练的时候会发现,在技巧方面竟有那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初学的人即便是富有才能,也必须学会技巧,因为,不论天资有多么高,他仍需学会了技巧来发挥那些天资。”再,“最重要的是要知道随机应变”。又,“智力与感情获得理想的调和,那样就产生了最好的演员。”“对于一位伟大的演员来说,他的基本特点在于演出时热爱他自己(即自己扮演的角色)”。“但一个演员尤其要能克制自己,能保持一种内在的支配力。一场戏无论演得多么激动,但演员内心的主宰应当是沉着而轻松的,是随时都可以调整和指导自己情绪的起落的。”

同类推荐
  • 尼采大传

    尼采大传

    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于1909年创作出了《尼采大传》一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持重有谋:徐达(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持重有谋:徐达(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徐达“以智勇之资,负柱石之任”,为明王朝的开创立下了盖世之功。明朝建立后,被朱元璋授为太傅、中书右丞相,后封魏国公,并以其长女为燕王妃,次女为代王妃,三女为安置妃。尽管劳苦功高、地位显赫,但涂达依然谦虚处世,从不居功自傲。
  • 刘更新传奇

    刘更新传奇

    他就是村里的首富——东家刘继基。刘继基恪守耕读传家的古训,小时上过私塾,不但背诵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籍,且读过成担子的经史子集,年少时考过两次,未能进学,也就死了读书求仕的心。从此一门心思下田劳作,犁耙锄刨,扬场放磙样样在行。他深谙“创业好比针挑土,败业如同水推沙”的至理名言,节衣缩食,不畏艰辛。家业日盛,仍不丢农事,经常下田劳动。衣着打扮,也和种田人没有两样。他精打细算,辛勤俭朴,不沾吃喝嫖赌抽的恶习,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终于使父辈留下的殷实家业,在他手上日益发达,成为有好田二百亩,房舍数十间,五六头驴骡的大户人家......
  • 品中国文人.3

    品中国文人.3

    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品中国文人3》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品中国文人3》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在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
  • 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不仅于1979年接掌英国大权,而且凭借着一已的神奇魅力和高度胆识,使保守党在背负着300多万失业大军的严峻情况下一举夺得了1983年英国大选的胜利,从而在英国欣起了又一轮“撒切尔式的革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既在一定程度上治理好了这个战后害了二三十年“英国病”的国家,又直接推动了80年代整个西方保守主义势力的抬头——这一切,无疑在英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位“女强人”的政绩不愧为丘吉尔之后的第一人,她名副其实地是本世纪中最杰出的女政治家之一。
热门推荐
  • 少年凌天

    少年凌天

    如果有一天你变成了你曾经讨厌的样子,你会怎样?如果是为了你,我愿意。
  • 奇情杀手

    奇情杀手

    要怎样虔诚地祈祷,神呀,才能够让我的梦,足够的长,长到,我能在梦中看清楚,她的脸庞,一定是前世的相识,你的发梢云一般掠过,我寂寞的眼帘,是何等奇妙的相知,生死间,我们互视的目光里,写满了彼此,永不改变的誓言,你放飞发间的蝴蝶,就像放飞了我的心,你消失于万丈红尘的海,却留下了你的名字,从此我心中每天都,默念你的名字,一刻也不敢停止,只怕你此后,真会如云烟一般消逝,成为一个,遥远的,近乎虚构的故事。
  • 九霄情梦

    九霄情梦

    洪荒的葬神岭,天境的断魂桥,落魂的往生谷,九霄云外,天魔现,是你,将我从冰凌清泽拉入你的繁华世界,自此以后,再也没有苦难和仇恨。可是,为什么离开?是你不再爱我了吗。? 她的心藏在冰封的湖底,将所有人挡在心门外,那里黑暗又孤独,冷寂又凄清,仿佛隔了整个世界,无法触碰到她。你该是九霄尊贵的神,不是这个为爱痴狂,为爱而颓废的疯子。对不起,我知道,这样做太过自私,但我不后悔,梦,只能是梦,是时候,该醒了。浮生若梦,惊醒之后,一场空。
  • 天劫降世

    天劫降世

    这是一个与世隔绝之地,同时也是被上天诅咒之地!在这里,没人可以活过三十三岁这道坎,也没人可以突破淬体桎梏,达到通灵之境!这里没有阳光,只有永恒的黑暗!这里的人有痛苦,有绝望,也有人认命,但更多的则是不甘之人,这些不甘之人,为打破诅咒,便想出一个法子,每十年送出一人,只为寻找那一丝渺茫的生机!而这承载着全族希望的外出者,则被称为逆命者! 白玉城作为其中一个逆命者,且看他在寻生之路上,如何打破诅咒,踏碎凡尘,步步登顶,最终质问诸天神佛!
  • 光耀王

    光耀王

    他,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男孩。可是,暗族入侵,把他的亲人全部推向了死亡的入口。他,励志要成为米利大陆最高荣耀——“光耀骑士”。但这一路上,有不少的历险在等着他。他!就是——伟源·杨!
  • 校草大人有点怪

    校草大人有点怪

    洛煜楚在被拒绝时想,若是再见到姜雪海时,定让她悔。洛煜楚再次见到她时,心中只剩下一个想法,拥她入怀。姜雪海在被表白时想,小白兔变成了大灰狼,匆忙逃脱。姜雪海再次见到他时,大灰狼变得沉默寡言,瑟瑟发抖。
  • 一书一故人

    一书一故人

    他说:“林间的月与山间的风,都比不上九月深秋归来的你。”——殷宇哲她说:“我的一生中有很多个秋冬季,唯独在这年的秋冬季有很多的不同。想念的人和喜欢的人,都在自己身边。”——沈亦涔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勤劳节俭(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勤劳节俭(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国共往事风云录4

    国共往事风云录4

    本书通过国共两党的风云往事,展现中国现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和人物的命运。描述了中国解放、中美建交、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去世等重大事件,展现了国共两党的风雨历程。
  • 庶女倾城,冷王的俏王妃

    庶女倾城,冷王的俏王妃

    她是名震天下的‘第一才女’:一曲‘凤凰吟’能够引来百鸟朝凤,下棋未曾遇到过敌手,诗词歌赋人人传唱,泼墨丹青更是有市无价。可太后一道懿旨将她赐给一个传闻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拈花王爷。虽说婚姻自古以来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她一样有办法退了这个婚。“我生是他的人,死亦是他的鬼,承蒙太后王爷错爱,残破之身怕是无法踏进皇室大门。”“你。”他手指着她,眉头紧蹙,“世人皆言本王不循规蹈矩,没想到你一女子,居然如此不守妇道!”“情之所至,难免犯错,君子爱成人之美,还请王爷成全了小女子。”他捏紧了手里的茶杯,森然吐出一个字,“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