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67100000032

第32章 英雄第八(1)

何谓“英”、“雄”?英才偏重于智谋计虑,雄才偏重于勇气胆力。如果要有所成就,必定要具备“英”和“雄”两种素质。有英”而无“雄”,则会有识而无胆;有“雄”而无“英”,则会有胆而无识。“英”、“雄”相比,“英”重于“雄”。切记:“英”、雄”均是偏材,只有兼“英”、“雄”二者才能成为真正的领袖,“乃能役英与雄。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

原文

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若校其分数,则互相须,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后乃成。

译文

草木中精华秀异的叫作“英”,野兽中特别优秀的称作“雄”。文武才能出类拔萃的人,取名“英雄”。因此,人伦中才智出众的称作“英”,胆力过人的称作“雄”。这是称谓上的大致区别。如果比较这两种素质的比重,就要相互配合。“英”与“雄”各有二分,相互各取对方一分作为补充,然后才能各有成就。

原文

何以论其然?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乃可以坐论,而不可以处事。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而勇不能行,可以循常,而不可以虑变。若力能过人,而勇不能行,可以为力人,未可以为先登。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张良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体分不同,以多为目。故英雄异名。然皆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

译文

为什么这么说呢?聪明属于“英”的气质,如果得不到“雄”的胆力,其学说见解就不能够实行。胆力是“雄”的天分,如果得不到“英”的智慧,其事业就没有智慧的保证,就不能够成功。因此,英才出众的人,以他的智慧发现机会,以他的聪明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凭借“雄”的胆力使其主张得以推行。具有雄杰禀赋的人,以他的胆力慑服众人,以他的勇敢排除困难,凭借“英”的智谋获得成功。然后“英”和“雄”的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聪明,就应该在事情的开端就开始谋划,但如果不能够识别时机,那么就只能坐而论道,不能有具体的成就。如果有足够的聪明,既能够在开始时就有谋划,也能够识别时机,但在勇力方面不足以付诸行动,如果是这样,就只能够按常规办事,不能够应付突然出现的局面。如果只是胆力过人,但勇气不能够配套并行,这样只可以成为有力气的人。却不能够成为出类拔萃的领先人物。如果只是力气过人,在勇气方面也能够付诸行动,但在判断事物的智慧方面有所欠缺,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先锋,不足以成为将帅。因此,聪明可以从开始就预知未来,智慧足以识别事物的关键,胆力可以决断定夺,然后才能成为英才,张良正是这样的人。气力过人,勇敢足以行事,智谋也足以判断事由,才可以成为雄才,韩信正是这样的人。英和雄的成分在一个人身上表现不相同,以其所占比重的多少来称作英或雄。但是,无论英还是雄,都是偏至之材,只能够担任人臣。所以英可以为丞相,雄可以为将领。如果一个人身兼英才和雄才,就能够成为领袖人物,刘邦、项羽便是如此。

原文

然英之分以多于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材归之,两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然则英雄多少,能自胜之数也。徒英而不雄,则雄材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英能得英,不能得雄。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

译文

然而,英的气质应该多于雄的气质,英的成分不能少。如果英的气质少,有智谋的人就离去,所以项羽力拔山、气盖世,也有顺应时事的明智,却不能够听取采纳不同的意见,有一个范增不用,因此陈平之类的人物都离他而去。高祖身上英的成分多,所以能够招揽群雄,英才也归附他,两种人材都得其所用,因此刘邦能够最后安定天下。英与雄气质的多和少,是决定胜负的先天因素,只有英而没有雄,雄才就不会服从;徒有雄而没有英,有智谋的人就不会归附。所以,雄才可以得到同样的雄才,不能够得到英才。英才可以得到英才,但不能得到雄才。因此,一个人身上兼有英才和雄才,就能够招揽和驾驭英才与雄才。能够支配英才和雄才的人,就能够成就大的功业。

活学活用

开国雄才与固权英才

正所谓创业容易守业难,能开国并不是一定能固权。而固权往往比开国更难更重要。中国的封建王朝真是怪,要么是宦官专权,要么是外戚执政,政权总是在这两个轮子上转,一姓政权要想天长地久,那真是千难万难。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中国人其实非常解放,无不敢想,无不敢干。西方许多国家的王室维持了四五百年甚至一两千年,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人生来就容易做开天辟地的梦,许多人还真的心想事成,否则,中国历史上哪来的那么多的朝代呢?

然而,开国要有“道”。若回过头来看看,就会发现权力的转换有这样一条重要的“历史规律”:始作俑者未必成功,后继者才能完成大业。

中国历史上,陈胜、吴广首倡起义,但来势虽猛,却很快被秦军镇压下去,陈胜、吴广也随之身亡。在陈胜、吴广起义的旋风里,项羽、刘邦分别拉起了各自的队伍,在抗击秦军的过程当中,“壮大了人民队伍”,最后灭亡了秦朝。后来楚汉相争,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在反隋的农民大起义中,翟让、李密领导了瓦岗军,窦建德曾建夏国,杜伏威等人也领导了一支强大的起义军。这三支义军都未得到天下,倒是后来反隋的关陇贵族李渊、李世民父子既镇压了农民起义军,又推倒了隋朝,建立了唐朝。元朝开国也是如此,成吉思汗虽具雄才大略,也只是统一了蒙古各部落,称为大汗,到了其子孙的手里,才灭了金国和南宋,统一了中国。明朝的建立跟汉朝、唐朝的建立极其相似。韩山童、刘福通首举义旗,创建红巾军,声势浩大,元朝为之震动,但不久便败亡了,倒是其部下朱元璋率领义军一部度过难关,获得了发展,既推翻了元朝,又打败了陈友谅的另一支义军,最后建立了明朝。清朝的建立跟元朝十分相似,清朝的奠基者努尔哈赤,也像成吉思汗一样,只是统一了各个部落,但他虽称清太祖,实未统一全国,真正的清朝的开创者,是他的后代。其实,如果把汉朝看作西汉和东汉两个部分,不仅西汉建国是如此,东汉建国也不例外。西汉末年,绿林、赤眉起义军把王莽的大军打得一败涂地,但最后成功的不是首倡起义的王匡、王凤和樊崇等人,而是随之起义的汉室宗亲、南阳豪强地主刘秀。刘秀后来壮大了自己的势力,攻灭了义军,重建了汉朝,称之为东汉。

如此算来,中国古代竟有一大半王朝是以这种方式建立的,为什么始作俑者很难成功,而后继者却易于成功呢?其实,这并非上天不公,而是改朝换代的一种规律。看透了,其原因也很简单,这就是始作俑者雄气十足。而少英才:一、始作俑者往往只能对旧的王朝作猛然的一击,大多不能持久,起义队伍要经过一个分化重组的过程。二、始作俑者往往不是能够做政治家的人,只能振臂一呼,逞血气之勇,缺少一个淘汰选择的过程,因缺少经验,所以易于败亡。相反后继者有三条优势,其一是旧的王朝已受重创,处于摇摇欲坠的状态,易于将其击垮;其二是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不必再走前人的弯路:其三是领导者多是从艰苦的斗争中磨练筛选而来,具备了英与雄两种品格。因此,也就易于取得成功了。

那么,开国帝王要做的第一件事和最主要的事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固权。所以,固权乃开国帝王第一义也。

开国皇帝何以比其他后继皇帝更需固权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一是开国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各色人等都有混进开国队伍的可能,如不清理,将来会酿成大祸。其二是开国期间有许多人手握重兵而又威望很高,如不诛杀,则功高震主、才大压主和权大欺主三位一体,将来必成后患。

至于第三点,则要计之长远,为子孙谋划了。关于这一点,朱元璋的“棘杖”之喻可谓意味深长。史载朱元璋要赐死开国功臣李善长时,太子朱标曾向朱元璋进谏说:“皇父诛杀的人太多太滥了,恐怕有伤和气。”朱元璋听了,默无一语。第二天,他又把太子叫来,将一根长满刺的荆棍扔在地下,要太子捡起来,太子面有为难之色,朱元璋笑道:“我让你拿着棘杖,你认为棘杖上有刺,怕伤了你的手,若是把棘刺除去,就可以不必担忧了。我现在诛戮功臣,便是替你把刺去掉,你难道还不明白我的用意吗?”谁知太子却是一位饱读圣贤之书的书生,听了父亲这话,大不以为然,反而叩头道:“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这话明摆着说朱元璋是一个昏暴的君主,朱元璋大怒,当即提起身前的几案击打太子。幸亏太子在惊慌中抛出负子图,使朱元璋忆起了与马皇后背负太子同陈友谅作战的艰难岁月,太子才免遭杀戮。

在中国历史上,为巩固权力而杀人最多的开国皇帝,恐怕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了。朱元璋兴蓝党和胡党大狱,杀人数万,开国功臣诛戮殆尽,确实避免了异姓王的造反,但他算尽心机,却无法避免骨肉相残。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终于夺了建文帝的权,对亲族诛戮之残酷,可谓史无前例。

历史不是一匹驯服的马,像朱元璋那样彻底地杀掉功臣,很难维持长久;像东汉光武帝刘秀那样“以柔治国”,未杀一个开国功臣,而是与之结为姻亲,但裙带的柔情终于抵挡不住旺盛的权欲,还是招致了外戚和宦官专权的巨大弊端;那么舍其两极,取其中间,采取又打又拉,拉、打结合的办法是否可以呢?中国的历代王朝中也做过不少这样的尝试,似乎也不太成功,怎样才能避免杀戮和混乱呢?难道历史就是用鲜血和权力的“棘杖”组成的吗?

智慧金言

孟子说:“不嗜杀者能一之。”其意是说以仁行事才能得天下、保天下。但这一万古不变的信条,在历史上实现了多少呢?

进退自如的旷世英才

刘邦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如张良;输粮草、保供给,治国安民,不如萧何;亲临前线,挥兵杀敌,不如韩信。其实,张良的作用远不止此,他决不仅仅是军事家,更重要的是独具慧眼的政治奇才,进退自如的旷世奇才。

曹操曾说:“乱世用其才,治世用其德。”在用人方面,刘邦确有过人之处。开国之初,刘邦曾和韩信等群臣议论过各位将领的才能。刘邦问韩信说:“你看我能不能统率百万大军呢?”韩信说:“不能。”刘邦又问:“能否统率十万军队呢?”韩信说:“不能。”刘邦生气地说:“依你说,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能带一万就不错了!”刘邦反问道:“那么,你能带多少兵呢?”韩信毫不客气地回答说:“至于我么,越多越好。”刘邦既不解又气愤地问:“既然这样,为什么我做皇帝,你只能做将军呢?”韩信回答说:“陛下虽不善将兵,却善将将。”刘邦自己也曾总结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如张良;输粮草、保供给,治国安民,不如萧何;亲临前线,挥兵杀敌,不如韩信:但其长处就在于善于“将将”。

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极其注意收罗人材,能否收罗住人材,在其有无德行,但能否认识人材,却在于其智识了。所以,得人在其德,知人在其智。仅能得人而不能识人,则所得皆庸才;只能识人而不能得人,则人才皆为他人所用。所以,得人与知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在用人上面,却以知人为首。元其才而使当其任,必遭摧折;有其才而不使当其任,则必不能久居。无其德而使居其位,则必败亡;有其德而不使居其位,则必远遁。若在征战之事、权力之争中,一旦知人有误,必有大祸,这样的例子,也就不必再举了。

真正的智者决不是那些拘泥于教条的人,而是那些善于与世推移的人。然而,要想与世推移,又谈何容易,那是必须有才识的。汉朝的张良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曾被困在荥阳,他为了争取各方的支持,让郦食其为他出谋划策,计谋一出,立刻遭到了张良的坚决反对,他就是从社会发展、形势变迁和人事转化三方面来分析和确定当时的策略的。可以说,刘邦之所以能够胜利,全在于张良的这一分析和预测,否则,必败于项羽之手。今天看来,这场在政治预测方面的交战犹自惊心动魄。

张良身体经常有病,从来没有单独带领过军队,而是作为出谋划策的大臣,经常随从汉王。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项王把汉王重重包围在荥阳城里,汉王忧心如焚,与郦食其商议怎样去削弱楚国的力量。

郦食其说:“过去商汤讨伐夏桀时,封夏桀的后代于杞;周武王诛杀殷纣王时,封殷纣王的后代于宋。现今秦朝残虐无道,用杀伐灭亡了六国,使六国后代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陛下您如果重新拥立六国的后代为王,这些人必然会争着拥戴陛下您的大德大义,情愿做为您的臣子和姬妾。大德大义风行于各诸侯王那里,您就可以西南称霸,楚国也必定整肃衣冠,毕恭毕敬来朝谒您。”

汉王说:“很好。赶快催促刻六国王印,先生出发分封时就可以带印前往了。”郦食其的这番话,即使在现代读者看来,似乎也觉得合情合理,但经张良一分析,我们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如果按郦食其的话去做,那就大势去矣!

郦食其还没有走,张良从外边来谒见汉王。汉王正在吃饭,说:“门客中有人给我献上一个削弱楚国力量的计策。”就详细具体地把郦食其的计策告诉了张良,说:“子房,你看怎样?”

张良说:“是谁给陛下出这样的计策?陛下的事业完了。”

张良、韩信、萧何被成为“汉初三杰”。然观张良之智,远在其他“二杰”之上。韩信为吕雉擒杀,自不待言,就是萧何,也是小心翼翼,要不时地想个办法,作点姿态,甚至有些是自污的事情,以去除刘邦的疑心。惟有张良,功盖韩、萧,而从不担心疑忌问题。更有意味的是,张良早年刺杀秦始皇,后来追随刘邦灭秦兴汉,晚年却闭门学道,从赤松子云游天下,实是进退自如的旷世奇材,实是中国历史绝无仅有的一人。

汉王说:“为什么呢?”

同类推荐
  • 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

    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

    每个人的人生除了清晰可见的“路”,还有隐在背后,决定路的方向的“道”。这“路”背后的“道”仅只一句话而已——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只要你有一颗想show的心,加上创意经营,做出和全世界一样好的东西,不管到哪里都会畅行无阻。如果你还年轻,也能悟得明白,这句话将彻底改变你的一生……
  • 不犯怵!说话的分寸

    不犯怵!说话的分寸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动人的故事以及实际有效的例证,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诠释了说话深浅、轻重、曲直、时机、场合以及与不同的交谈对象——爱人、孩子、朋友、上司、下属、客户等说话的分寸。通过阅读本书,你与别人的交谈可以变得更加流畅自如。
  •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

    本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在介绍曾氏家训内容的同时,重点引导今人借鉴吸取有益成分。
  • 做好工作并不难

    做好工作并不难

    本书包括“职场生存之道”、“与上司相处之道”、“职场晋升之道”、“职场人际关系”、“职场心理调节”、“职场仪表与言行举止”、“职场陷阱与潜规则”、“跳槽与维权”等内容,旨在使“职场中人”有所领悟,知所进退,扬长避短,随心如愿,在职场这个“江湖”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一路顺畅,万事亨通。
  • 18岁以后学点心计学

    18岁以后学点心计学

    本书从做人要韬光养晦、藏巧守拙,做人要积极经营人脉,做人要随机应变、灵活处事,做人要施恩于人、储蓄人情等方面阐述了18岁以后的年轻人,步入社会后所应掌握的为人处世的技巧和方法。
热门推荐
  • 遥远的重逢

    遥远的重逢

    她叫安凌薇,是一个有诗意的名字。她为了初恋情人,即使遭遇了一次次的背叛也不断的选择原谅;为了朋友,甘愿失去自我。她来到新的城市,却陷入同一场青春,那些陷阱,或真或假的情话,将她的世界再一次颠覆。世界崩塌了,还可以重筑,可当青春走过了头,再也无法重来。
  • 踏碎天道

    踏碎天道

    美女们,不要总跟着我后面,我是很纯洁的。你说神器?喔,我从来不需要,任何神器我都能伸手就拥有。说了不打,你看你,我用一把小刀把你打败了,你怎么混?什么?这怨我吗?你们想要的东西我一抓一大把,也是我的错?还有,不要得罪我,我不是什么好人。
  • 杂兵X的冒险旅程

    杂兵X的冒险旅程

    2040年,一款全模拟沉浸式游戏<勇者征程>中,主人公被作为最下级属性的侍从被一名玩家召唤出来,还被轻蔑自己的主人称为杂兵X。于是在这个强调真实和生存的冒险世界中,X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冒险旅程。
  • 水浒传

    水浒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现世与冥界的逆转

    现世与冥界的逆转

    由于被十殿阎罗造反地狱陷入混乱,地藏王帮忙阻止事情发生被牵连进去,因此被已经造反的十殿阎罗投入人间道转世投胎,同时地府被十殿阎罗占领出现了新的混乱的世界,酆都大帝被打败,只能逃到轮回转世投胎,由于过程中很痛苦,即便酆都大帝也不得不失去记忆,转生之后的酆都大帝成为了一名学生,十殿阎罗突然发现酆都大帝的踪迹决定派出杀手彻底绝掉后患,地府判官钟馗是酆都大帝一手提拔的,因此感恩的他去帮助转生的酆都大帝渡过难关,帮助酆都大帝恢复地府的统治,因此主角与钟馗还有他的伙伴们走上了恢复人间和地府秩序,重夺帝位的道路...
  • 星空战队

    星空战队

    我们是银河系地球华夏国的141战队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发展到了宇宙故事由此开始!这部作品前面不好看,但后面还行,不过不看前面的看后面的会看不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夺你的卡

    夺你的卡

    穿越到卡片的世界,卡片就是一切,周一表示这里的玩法太低端,我要一个打一兆!
  • 诀斗大陆

    诀斗大陆

    诀斗大陆,是一个充满灵力的世界。在这里,有一群称为灵师的人,他们为了变强,不断的修炼。张小希,自出生起就注定不平凡,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不断的突破自己,最终站在诀斗大陆的顶端!
  • 苍穹弑神

    苍穹弑神

    “魔神现,天下乱”六个血红的大字在天空中浮现。红光闪耀,血耀万里。“唉”远方深山中一个白衣老者叹息,老者身影模糊,融入虚空看不清真容。“他回来了”一座宫殿中一个男子望着远方轻声说道,惊得门下不住战栗,要知道自己的祖师已经入定千年,今天却突然开口。“是魔君?还是神王?”一个疯老道,倚在墙角灌了一口老酒疯癫的说道。惹得身旁叫花大呼疯子“是你么?我知道你会回来找我的。”一个冰洞中一个白衣女子朱唇轻启抚摸着眼前的冰雕忧伤的说道。面容阴在云雾间看不清真容,冰雕中封着一把龙形巨刀刀身之上火光缭绕却与冰雕完美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