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98600000007

第7章 1840——专制帝国的末路与转折(1)

继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之后,欧洲又凭借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凝聚起新的能量,持续推动着现代文明的历史车轮,突飞猛进。

在遥远的中国,明朝中后期所显露出的那一丝现代文明之光,随着清兵入关,血溅中原而迅速熄灭。在满清王朝的奴化统治下,中国开始向谷底滑落,并在黑暗的深渊里长期徘徊。

1840年,一场鸦片战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终于将这个专制帝国送上了末路。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容闳、郑观应、唐廷枢、徐润等一代先进的香山人走到了历史舞台中央,承担起了推动民族进步的伟大使命。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农历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克紫禁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煤山。仅隔一个多月,李自成在山海关被吴三桂和满清军队联手击败,溃退北京。四月二十八日,李自成明知大势已去,还是匆匆忙忙地在武英殿即位登基,接受百官朝贺。他刚过了一把短暂的皇帝瘾,即于当夜五鼓时分,仓皇逃离北京。又一出打江山、坐龙廷的闹剧还没真正开场,就草草落幕了。随后,清兵入关,建立起满清王朝,开始了长达二百六十八年的封建统治。

这一连串让人应接不暇的历史变故,为后世中国人留下了两个永远没有结论的悬案:明朝中后期是否已经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又是否曾经出现过一场夭折的思想启蒙?

曾经占据主流的观点认为,鉴于明代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纺织、陶瓷行业较具规模的生产基地都已经隐然成形,它们有力地带动了商业的繁荣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这种工商业的进步,即标志着中国已经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向城市资本主义经济转变。

明朝万历年间做过吏部尚书的张瀚,在其《松窗梦语》中记载了他的先祖以一锭银子购置机织布,从此发家致富的经过。和他同时代的书法家王世懋,在《二酉委谈》中则描写了江西景德镇陶瓷业的繁荣景象:随处可见的瓷窑,火光烛天,四时不息,因而称之“四时雷电镇”。他们留下的这些文字,都成了当代许多学者认定明代工商业兴旺发达的证据。

然而,以著名史学家黄仁宇为代表的另一派学者则“很难同意这样一种看法”。他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组织,一种系统”,“私人资本积累愈多,它操纵公众生活的权力也愈大”,“中国的传统政治既无此组织能力,也决不愿私人财富扩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为王朝的安全之累”。(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自序》,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1版)同时,他也对张瀚自述发家史的可信性提出了质疑,觉得张瀚有大言欺世之嫌。

资本主义与思想启蒙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子。因此,主张明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学者,也大都支持明代曾经有过一次被历史强行中断的思想启蒙。另一位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即持这样的观点:“自1500年开始,中国有过将近三百年的经济繁荣,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不可以比得上的。而这雄厚的经济基础也刺激了前述提到的自由精神。”

许倬云所说的“自由精神”,主要以文学、艺术和宗教三个方面的表现为证明:在文学方面,当时的文学从有规律的、严整的古文体转变到相当自由的小品散文,而且也有一些著名的长篇小说出现(或是母本或是已经完成),例如《金瓶梅》、《西游记》等,这些成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在艺术方面,明朝前期与后期的画家就有很大差异,有些已经非常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抽象画,跳开写实,跳开规律,而能自由发挥自己的灵性;在宗教生活上,佛教、道教在民间已有非常蓬勃的发展,吸引了无数的信徒……

不可否认,《金瓶梅》和《西游记》都是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巨著。然而,如果将它们作为“自由精神”、“思想启蒙”的表现或成果,则恐怕会陷入一种对历史的误读。无论是人物、故事还是思想观念,它们甚至还远远不及两三百年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薄伽丘、彼特拉克、乔叟等人的作品所表现的是人性之美,所呼唤的是从肉体到精神的全面解放,所确立的是人的主体价值,所完成的是生命礼赞。而《金瓶梅》和《西游记》所反映的核心思想却仍然是因果报应、“佛法无边”的陈辞滥调。至于东方的艺术和宗教,与人的精神自由或解放更是相去甚远。

许倬云还认为,明朝末年,江南的一批知识分子已经开始着手研究政治制度,他们发现有些制度不对,甚至开始怀疑孔子学说。许倬云以黄宗羲、顾炎武二人为典型代表,说明当时知识分子思想自由、开放。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由皇室世袭的政治制度是不对的。在那个专制的时代,质疑皇室制度显然是相当大胆的行为。他建议由有知识和品德的人聚集于学校讨论政事,然后交给县令,让县令依讨论结果施政——这当然还不算代议制,而是一种民间如识分子参政。他认为各地的地方官吏不该由皇帝随意任命、更换,而是该常驻当地,且拥有相当的权力,等于独立的诸侯。换句话说,他建议的是一个地方自主、类似联邦的制度;而县以下,应由老百姓间有知识、有品德、有地位的人联合管理。对此,许倬云的评价是,“西欧启蒙运动里所谈到的民主制度的第一步也不过尔尔。”

至于顾炎武的《日知录》,许倬云说它:“条条都是在驳斥从古至今的制度不对:收税、征兵、取士、任官制度都不合理。这种批判精神,与当时艺术上的精神是一致的,都是在强调自由、开放。”

许倬云分析,这场“思想启蒙”之所以没有持续下去,一是因为清兵入关,一是由于儒家思想方法及中国传统价值观存在着固有局限。所以,他不无惋惜地说:“在世界历史上,欧洲的启蒙走向民主化,而中国的启蒙却走到了尽头,这是中国和欧洲社会发展的分歧点。”

明清之际,的确是中国和欧洲社会发展的又一个分歧点。问题在于,在这个分歧点上,到底是“中国的启蒙走到了尽头”,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制度走到了尽头?

黄仁宇在研究了万历年间的一系列具有典型性的历史人物之后说,当时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他认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法则,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根据不同的思想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历史,人们总会发现不同的景观,得出不同的结论。

无论如何,在1644年那个至关重要的历史瞬间,中华民族正经历着一次惨痛的、影响深远的大溃败。这个曾经以一支庞大的远洋船队四处“扬威耀武”、“大放光明”(利玛窦对“大明”国号的解释)的帝国,既未能抓住机会主动、及时地吸纳西方文明成果,也没有原发性地完成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最后,它连抵御北方原始部旗人侵的自卫能力都彻底丧失了。这无疑是一个民族的悲剧,也是一种文明的悲剧。

如果说,在明朝中后期还曾经显露出一丝通向现代文明的微弱曙光,还有可能在“山穷水尽”之后发现“柳暗花明”的新出路,那么清兵入关、血溅中原,则将这最后一点希望也彻底扼杀了。在满清王朝的奴化统治下,中国开始了走向谷底的路途,并从此在黑暗的深渊里长期徘徊。

就在清兵南下,在华夏土地上大开历史倒车之际,一场真正的思想启蒙运动已经在地球的另一端酝酿成熟了。

继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之后,欧洲不断凝聚起新的能量,持续推动着通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车轮,以其不可阻挡的雷霆万钧之势冲破了重重阻碍,突飞猛进。

文艺复兴时期柏拉图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的复兴,对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这些划时代的关键人物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哥白尼在1543年出版了《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后世把这一事件称为“哥白尼革命”;开普勒提出地球和其他行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旋转,打破了“正圆形的专制”,发现了行星运行的真正规律,抵达了现代科学的门槛;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开启了天文观测的新纪元,令人信服地动摇了旧的宇宙论,被誉为最伟大的实验科学家,1616年,罗马异端裁判所指斥他的日心说“愚蠢、荒谬”,逼迫他公开认错,判他终身监禁。他坚信自己的发现,仍然喃喃自语,“不论发生了什么事,地球仍在旋转。”

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虽然都不是哲学家,但是他们的天才假说和实验成果极大地冲击、拓展了欧洲人的想像空间,并且产生了重要的哲学后果。他们推翻了中世纪的宇宙论以及大部分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曾经让多数人信服,但是科学革命时代的培根和伽利略们已经弃之如敝屣。

科学革命引发了思想革命。弗兰西斯·培根,这位“归纳科学之父”,以一句“知识就是力量”震撼了世界,发出了启蒙运动的先声。他大胆抨击传统思想流派,号召在知识领域实行变革,主张建立新术语、新方法、新机构和新教育。英国皇家学会的建立以及英国科学复兴的出现(产生了波义耳和牛顿),在很大程度上都应该归功于培根的开创性启示。他的名著《新工具》里满篇都是振聋发聩的警句格言,其中最醒目的一句是“抛开种种观念,从头了解事物”,这表明了他所一贯坚持的怀疑主义立场。他要求人们扫除习惯意识中的“假相”,重新检验一切——语言、体系、教条。他不仅警告神学家不要插手科学问题,而且批评人文主义学者,因为他们仅仅专注于文艺风格,越来越流于形式主义。

伴随着这场科学与思想的双重革命,欧洲又迎来了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笛卡儿、霍布斯、斯宾诺沙、帕斯卡、牛顿、洛克等许多科学家、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纷纷投身其中,推波助澜,共同掀起了启蒙运动的新潮。

启蒙运动是近代人类文明史上至为光彩夺目的一页,它的策源地,就是日后让满清王朝吃尽苦头的大英帝国。

1640年,也就是在清兵入关四年前,英国革命爆发,从此开辟了一个民主政治的新时代,这次革命又称“英国内战”或“清教徒革命”。清教徒,英国新教的一派,只信奉《圣经》,不服从教会,主要由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小土地拥有者、商人和新兴实业家组成,他们是1640年英国革命的主要力量。这场革命不仅使英国开始经历了一波又一波新政治理论的波涛,也开始了替代王权专制主义的各种政治体制实验。

从一开始,这场英国革命就是因限制王权专制而引发的。1628年,英国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英王查理一世断然拒绝了议会的诉求,还下令解散议会。1640年,为了征收钱财惩罚苏格兰人的叛乱,查理一世又被迫重开议会。议会领袖们十分清楚查理一世的窘迫处境,借机通过法案,继续限制王权,强化议会的地位。查理一世干脆动用武力维护自己的特权,率领侍从冲击议会,从而引发了全面内战。当时,议会中一派坚持君主立宪,另一派提出《人权公约》,主张废黜国王,成立共和国。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共和派斩首,不久,英国成立了一个由军政寡头统治的共和国。英国革命的第一阶段至此结束。

围绕着英国革命,各种政治理论纷纷涌现。清教徒革命的代表人物之一亨利·帕克认为,国王不等于王国,如果他没有履行为王国服务的职责,就应该废黜他。

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被马克思称为“我们共同的先驱”的霍布斯重新论证了社会契约论,认为人民通过契约把权力交给政府,换来政府对人民幸福的保障,“人民的福利就是最高法律”。

另一位政治理论家洛克继承和发展霍布斯的理论成果,提出政府分权学说,主张立法机关应当是一个经选举产生的机构,立法权与行政权必须分立(两权分立)。他在《政府论》中明确指出,政府是人民对统治者的一种信任,统治者的权力是有条件的而非绝对的,人民是最终的主权归属;如果政府失去人民的信任,人民有权收回他们的支持,推翻这个政府。人民最初享有自然自由,后来订立契约进入社会,享有社会自由,社会自由必须受法律约束。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洛克雄辩地宣称,造反的危险远远小于暴政的危险。人民不会轻易造反,宁肯忍受冤屈。但如果你告诉当权者无须害怕人民对暴政的反抗,你就会引发更糟的结果。

洛克的一个突出贡献是确立了人民拥有对抗政府、个人拥有对抗国家的自由和权利。他在《政府论》中这样写道:“人天然是自由、平等、独立的;未经本人同意,不能使任何人脱离这种状态而屈从于他人。”政府的权力必须是有限的,政府所应该受到的限制之一便是“未经本人同意,最高权力不能剥夺任何人的任何财产”。

第一阶段的英国革命虽然处决了查理一世,人民却没有得到期盼中的自由。克伦威尔依靠军队建立起了名符其实的独裁统治,比国王更加专制。他率领一队士兵开进国会,驱散议员,声称耶和华不再使用他们了。而当他自任“护国主”,宣称自己的权威来自上帝时,他实际上已经不加掩饰地恢复了君权神授的陈旧思想。

1658年,“护国主”克伦威尔去世。1660年,新近选举产生的国会宣布王子查理继承他父亲的王位,成为查理二世。在经历过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之后,这个复辟的王朝曾经受到了大众的欢呼,人们庆幸,终于摆脱了军人和极端分子的郁闷统治。

然而,热爱自由、珍惜权利、追求进步的英国人很快就意识到,让查理二世复辟,只是“再做了一次旅行”,当初清教徒革命所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君主的权力依然未受到有效制约、议会的权利依然未得到伸张。1685年,查理二世的兄弟詹姆斯二世继承王位,扩大君权,公然采取了一系列蔑视议会的行动,英国人担心被再套上专制和天主教的枷锁,便又展开了一次反对国王的革命。这是一次不流血的革命,对这种革命方式,历史学家们满怀赞美地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1688年,议会迎接詹姆斯二世的女婿、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者威廉来到英国。威廉的军队兵不血刃就占领了伦敦,詹姆斯二世逃往法国避难。议会宣布威廉(和詹姆斯二世的长女玛丽一起)为国王。随后,在1689年这一年国会通过了几个重要法案,保护英国平民和议会的权利不受侵犯。第一个法案规定每年只向国王拨款一次,以限制王室的开销,减轻国民负担;其次通过了《信仰自由法案》,所有基督徒都享有信仰自由;最后,12月16日通过《权利法案》内容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征收赋税,国王不得干预议会事务,议会必须自由选举,议员有充分的言论自由。这个进一步限制王权的法案,成为英国宪法的基本文件之一。从此,英国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君主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实际上则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同类推荐
  • 坐在阳光里

    坐在阳光里

    记得那天我是星夜五更起床的。如果不是为了赶着上班,谁愿意打断那香甜的美梦呢?浑身萦绕着妻子温暖的芳香,还有三岁小儿留在我唇边的睡梦吻别。我骑上自行车,用力地踩蹬着冲进刚刚眨眼的晨曦里。
  • 奥威尔散杂文全集(套装共6册)

    奥威尔散杂文全集(套装共6册)

    完整收录迄今所能搜集到的奥威尔一生中所创作的全部散杂文作品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传世之作《一九八四》、《动物农场》脍炙人口,历久弥新,被誉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奥威尔可谓是20世纪发人深省且文笔最为生动的随笔作家之一,他以过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协的语言,用笔和纸与其时代的偏见进行抗争,也因此而闻名于世。本书收集了迄今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奥威尔一生中所创作的散杂文作品,囊括了多个脍炙人口的奥威尔名篇。奥威尔散杂文全集由《奥威尔杂文全集(上,下)》《奥威尔书评全集(上,中,下)》《奥威尔战时文集》共六册组成。
  • 鲁迅小全集:朝花夕拾(精装)

    鲁迅小全集:朝花夕拾(精装)

    《朝花夕拾》的风格与同时期许多散文作家的作品明显地区别开来。作者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这几种表现方法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笔底波澜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态势。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鲁迅作为思想解放的先驱和艺术革新的旗手的特色,使《朝花夕拾》成为中国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本书稿是研究鲁迅和现代文学史不能绕过的文本作品。
  • 仟余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仟余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文化生态视镜中的中国报告文学

    文化生态视镜中的中国报告文学

    本书内容包括:近代文化转型与中国报告文学的发生,发生期中国报告文学的基本形态,左联的文化策略与报告文学的崛起,政治文化制导与报告文学的演化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猛婿

    猛婿

    所有人都叫我废物女婿,其实我是豪门继承人……
  • 缘似夜无

    缘似夜无

    若凝夜的(随笔)短篇小说集。爱情+青春+朦胧的好感
  • 无屿

    无屿

    辛偞习惯背对着光,孤独和痛苦吞噬她肉体里的每一个细胞,她即便恣意骄傲,也把自己推下悬崖,化成灰烬。陈冽是山谷里的一阵风,来去匆匆,像玻璃上的水汽,蒸发过后却还留下痕迹,在夜晚霓虹里折射出细碎的光。别来爱我,我是你匆匆人生里最不值得爱的人。
  • 软脚鹞

    软脚鹞

    草琴是个农民。草琴有初恋。她的初恋刻骨铭心,却结束于她父亲的那根扁担之下。草琴离家出走,然而她的出走并没能延续与村上的放羊后生王三娃和自己的初恋,却成就了她和民办教师王友道的姻缘。城市生活让三娃俨然成为了城里人,而草琴并未得到她预想中的幸福生活。三娃的夜总会生涯让他懂得了性和爱的区别,而与夜总会模特丰采菊的相爱让他觉得和草琴的过去原来是如此的可耻和可悲。草琴绝望了,天地间忽然没有了自己的位置。她买了鼠药,本要毒死三娃,却制造了省城当年最大的命案。我想象着草琴,还有更多的来自封姑沟的农民,包括我,就像那只鸟——软脚鹞一样,怀揣理想热爱生活,却在现实的厚雪上永远无法起飞。
  • 骑士奥义

    骑士奥义

    罗伊斯大陆,这是崇尚骑士的大陆,骑士代表着力量和权利。这是一个东方少年和骑士的故事。...........灵魂新书求收藏!求推荐!灵魂完本作品《蛮荒武帝》
  • 寒夜炙爱

    寒夜炙爱

    舒夜浅身着白色的纱裙,飘然穿梭于宴会宾客当中,如同一片轻盈的云朵。银铃般的笑声从金色的面具后面传出来,她飞舞地奔上楼梯,一边朝身后的好友摆手道:“我马上就下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黑化了的精灵女王她A爆了

    黑化了的精灵女王她A爆了

    几经转世沦为爱的囚徒精灵女王她彻底黑化了!爱情,那是什么玩意?重获新生,我只想随心所欲!黑化了的精灵女王她A爆了可是为毛这么喜欢,难道是我病娇啦?系统默默吃瓜,不愧是我选的宿主~成长文,所拥有的一切都靠女主自己摸索强大自己。?(?òωó?)?本文无cp,介意请绕行,欢迎入坑~
  • 寒天飞雨

    寒天飞雨

    上天注定的命运,不可扭转的乾坤,能否被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