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10800000018

第18章 行动智慧,成就一生(3)

要想真正成功,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你要提高办事效率,就必须减少干扰。如果你在一个小时内集中精力去办事,这比花2个小时而被打断10分钟或15分钟的效率还要高。当你受到干扰之后,你还得花时间重新启动你的思维机器,尤其当你受到几个小时或几天的干扰之后,就更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加热思维机器。这无疑对效率是有极大损害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整天很忙,却总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

对于很多人来说,集中精力比较难,因为他们容易受到干扰。一切都可能成为干扰:一项体育活动、热点问题、某些生活情形、与同伴的争执甚至天气等等,不一而足。比如有的人在雨天不能有效工作,是因为“阴雨天影响情绪”。如果你将自己的时间主要花在应付干扰和琐碎的事务上,你永远无法真正驾驭自己的生活。

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之中,所以任何人都无法完全避免干扰。有的人也许要说,有很多干扰是我们拿薪水必须做的事情啊,例如和顾客谈话、答复员工的问题、接听老板的电话……这些都是分内的工作,是不能避免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能够尽量减少干扰。

首先,缺乏效率的人应该仔细地打量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精力无法集中的人,自称要消除精神疲劳、改变心情,常常会在写字台周围摆上各种不相干的玩意儿。实际上这些东西无形中也对你形成干扰,尽管是不易察觉的。这时候,办法只有一个,除了达到当前目的所必备的东西之外,不让自己看其他东西。

成功的作家都认识到集中注意的重要性。现代多产小说家之一,法国侦探小说作家乔治·西默农在写一本书的时候,就把自己完全和外界隔绝开来,不接电话,不见来访的客人,不看报纸,不看来信。正如他说的,生活得“像一名苦行僧”。在他完全沉浸于写作大约11天之后,他出来了,并完成了一本最畅销的小说。

俗话说:“一箭双雕。”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同时做两件事情也是可以的。但很多勤奋人狂热地想获得每一分钟的最大效用,时时都想同时去做几件事,这样就不太现实了。

歌德说过:“有一件事是你总能预想到的,那就是不可预见之事。”干扰总会有的,我们应该学习如何对待它。多数干扰初看起来似乎比实际上要重要得多。而实际上很多干扰是我们完全能否认的。

另外一些我们至少在当时可以否认,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将其先搁置一旁,以后再去应付。还有一些则需要我们立即关注并腾出时间来处理。既然你总是不得不面临一些“无法预见”的燃眉之急,你应该立即采取预防措施。

比如,一个出租车司机,每个冬天总会由于还使用着夏季轮胎而有几次在雪天无法出车。你会如何评价他?你会说:“他应该早作打算。”正如某些地区每个冬天都会下雪一样,如果我们能对可预见的情况早作打算,很多干扰就可以避免。

当然,谁也不能预见每个意外。生活不是一个完美计划的机械写照,不会按部就班地运行。有时会出现燃眉之急,要求我们立即处理。紧急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较高以致每周甚至每天都发生。关键在于,我们应该把这些干扰纳入计划,而不是让它们来瓦解计划。要么你围着干扰转,要么让干扰跟着你转。

我们应该懂得在日程表中安排一个专门处理干扰的时间。为此每天至少应该安排两个小时。如果不出现问题,你就赢得了额外的时间。无论如何,你不要让干扰耽误了你所计划的结果。同样,你也可以每14天安排l天专门处理干扰,或是每6个月安排3—5天。如果可能,你可以聘请某人,替你处理那些可由他人代你应付的干扰。这些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总之,我们应时刻记住,花多少时间做事情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做事的质量,也就是做事时集中精力的程度,这是更加重要的。重视时间的长短却不重视利用它的效果是有些人经常走入的一个误区。

另外,不管是学得更快,还是干得更快,都是一个效率问题。

如何在你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效率得到充分的显示呢?最实用、最重要的方法是——集中精力、高度投入。三心二意,心猿意马,绝不可能换来高效率,就是天才也不行。反之,有效地把精力、时间集中在当前所做的事情上,就可以产生能量聚焦效应。高度专注、高度投入,这是提高效率最简单最有效的秘诀。

比尔·盖茨从小就精力过人,从小就极爱思考,一迷上某事便能全身心投入。在湖滨中学读书时,他常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安排学习。比尔·盖茨在喜欢的课程上狠下工夫,学得非常棒,如数学和阅读方面。每次父母看到比尔拿回来的成绩单,尽管他们知道比尔在一些课程上会学得更好,但他们并没有拉下脸来责备比尔·盖茨。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才能始终保持那种难得的专注意志,从而有利于将来创造人生的大业。

那些成功的人士,其实没有什么超人的本领,如果说有的话,他们只不过比别人更善于利用时间、管理时间。

珍惜我们的时光吧,别把这宝贵的时光白白浪费,别让我们临江而呼,“逝者如斯夫,不复还!”我们不求长远,只求现在的每一个脚步,一步,两步,步步跨入明天,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充实,生命也才会因此更加绚丽多彩。

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在利用时间方面的本领,你才能从时间里找到自己更多的人生价值。

☆智慧箴言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见到一些人受到别人的称赞,其原因是一心二用,而且能做好。这样的工作方式,不应该得到赞赏,做事情就应该一心一意,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加完美。

摒弃忧虑,立即行动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一些优柔寡断之人,他们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难以作出,决定,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总希望作出正确的选择,他们以为通过推迟选择便可以避免犯错误,从而避免忧虑。

有一位患者去求助心理医生,当医生问他是否很难作出决定,他回答道:“嗯.这很难说。”

你或许觉得自己在很多事情上也难以作出决定,甚至在小事上也是如此,这是习惯于以是非标准衡量事物的直接后果。

如果你在报考大学时竭力要作出正确的选择,则很可能不知所措,即使作出决定后,也还会担心自己的选择可能是错误的。因此,你可以这样改变自己的思维方法:“所谓最好、最合适的大学是不存在的,每一所大学都可能有其利与弊。”这种选择谈不上对与错,仅仅是各有不同而已。

要消除优柔寡断,你不要将各种可能的结果都用对与错.好与坏,甚至最好与最坏来衡量,所有选择的结果只是它们各自不同而已。

例如,你到商店购买了一件衣服,当你穿给父母、朋友或孩子们看看之后,他们会表露出不同的观点,而你无法判断他们哪一个人的观点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

如果采取自我挫败性的是非标准,你就会认识到,每当你作出一项决定时,你只要衡量选择其中的一种结果。倘若你事后对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并且认识不到后悔是浪费时间,下一次你就会作出不同的决定,以达到你的期望。

但是无论如何,你绝不会以“正确”或“错误”来自己作出决定。你可能会认为,错误的思想是不好的,甚至根本不应提出来,应当鼓励正确的思想。

衡量真正生活与否的标准并不在于能否作出正确的选择。你在作出选择之后,控制情感的能力则更为明确地反映出自我抑制的能力,因为一种所谓正确的标准包含着我们前面谈到的框框,而你应当努力打破这些框框。

这里提出的新的思维方法将在两个方面对你有所帮助:一方面,你将完全摆脱那些毫无意义的“应该”标准;另一方面,在消除是非观念误区之后,你便能够更加果断地作出各种决定。

机会流失在反复考虑之间

机会的流失往往在反复考虑之间,所以,机会来时,你便应打开大门迎接,以免稍有迟疑使你丧失即将到手的机会。

每当面临一个新的机会,在斟酌得失之间,恐惧便会在你的内心里悄然出现,阻挠你制胜的决心。这虽然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变化,但若不趁早加以克服,便将慢慢累积扩大,当它占满你的心,进而侵蚀你的骨髓时,就难以救治。

如果你正轻松愉快地抱着维持现状的观念,就应该早日医治,阻止病菌继续蔓延,从而将残留在体内的病源完全根除,以免到头来后悔不已!

因此,为能获得机会,就必须消除恐惧,完成这个步骤,接下来忙不完的工作会迎面而来,使你不得不从中选择机会,会让你没有时间去考虑害怕的问题。

有时候,机会来得太急,反而使人心生犹豫,不知该不该接受,因此,你平时就应养成主动接受挑战的习惯。

若有在众人面前表演或发表意见的机会,应尽量掌握,一方面克服心理障碍,一方面训练自己的胆识。

当公司委派你担任更重要的职位,负责更艰难的职务时,你应毫不犹豫地一肩扛下。如果该职位是被分配离家300公里的地方,为了它你必须暂时远离妻子、儿女以及熟悉已久的环境,此时,你应毫不犹豫地答应。

☆智慧箴言

要消除优柔寡断,你不要将各种可能的结果都用对与错、好与坏,甚至最好与最坏来衡量,所有选择的结果只是他们各自不同而已。

起身,继续向前

有一个年轻人行走在雨中,路面非常泥泞,便在途中跌倒了,他爬起来继续前行,可不久又跌倒了。如此几次,他终于趴在地上不再起来,还自言自语道:“反正爬起来还会再跌倒,不如趴在地上算了。”

人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如果跌倒了就此趴下,一蹶不振,永远不会到达胜利的巅峰,而跌倒了再爬起来的人,总是会有成功的希望的。

我们来看看一个人的简历。

1818年(9岁),母亲去世。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

同年(23岁),工作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未获入学资格。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

同年年底(24岁),再次破产。接下来,他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这次赢了。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1838年(29岁),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选举人——落选了。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回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遭到拒绝。

1854年(45岁),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内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足100张。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第16届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这个人就是林肯。生下来就一无所有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跌到,他也曾经绝望至极,但他还是一次次地爬了起来。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了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

美国百货大王梅西1882年生于波士顿,年轻时出过海,以后开了一间小杂货铺,卖些针线,铺子很快就倒闭了。一年后他另开了一家小杂货铺,仍以失败告终。

在淘金热席卷美国时,梅西在加利福尼亚开了个小饭馆,本以为供应淘金客膳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岂料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什么也买不起,这样一来,小铺又倒闭了。

回到马萨诸塞州之后,梅西满怀信心地干起了布匹服装生意,可是这一回他不只是倒闭,而简直是彻底破产,赔了个精光。

不死心的梅西又跑到新英格兰做布匹服装生意。这一回他时来运转了,他买卖做得很灵活,甚至把生意做到了街上商店。头一天开张时账面上才收入11. 08美元,而现在位于曼哈顿中心地区的梅西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百货商店之一。

我们大部分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遭受挫折和不幸。但是成功者和失败者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失败者总是把挫折当成失败,从而使每次挫折都能够深深打击他追求胜利的勇气;成功者则在一次又一次挫折面前,总是对自己说:“跌倒了,就再爬起来!”一个暂时失利的人,如果继续努力,打算赢回来,那么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败。相反的,如果他失去了再次战斗的勇气,那就是真的输了!

“如果跌倒了,就再爬起来”,看起来是一句鼓舞失败者最好的话,但是要真正实现起来,需要的是自我鼓励的品质和勇气,需要敢于硬拼和敢于战斗的精神。

有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没有钱继续供他上学,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

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20世纪80年代,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想养鱼。但是乡里的干部告诉他,水田不能养鱼;只能种庄稼,他只好把水塘填平。这件事成了一个笑话,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个想发财但又非常愚蠢的人。

听说养鸡能赚钱,他向亲戚借了500元钱,养起了鸡,但是一场洪水后,鸡得了鸡瘟,几天内全部死光。500元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对一个只靠三亩薄田生活的家庭而言,这是个天文数字。他的母亲受不了这个刺激,竟然忧郁而死。

他后来酿过酒,捕过鱼,甚至还在悬崖上帮人打过炮眼,可是都没赚到钱。

35岁的时候,他还没娶到媳妇,即使是离异有孩子的女人也看不上他。因为他只有一间土屋,随时有可能在一场大雨后倒塌。

娶不上老婆的男人,在农村是没有人看得起的。

但是他还想搏一搏,就四处借钱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不料,上路不到半个月,这辆拖拉机就载着他冲入一条河里。他断了一条腿,成了瘸子。而那拖拉机,被人捞起来,已经支离破碎,他只能拆开它,当作废铁卖。

但是后来,他却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总,手中有两亿元的资产。现在,许多人都知道他苦难的过去和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许多媒体采访过他,许多报告文4学描述过他。

曾经有记者问:“在苦难的日子里,你凭什么一次又一次毫不退缩?”

他坐在宽大豪华的老板台后面,喝完手里的一杯水,然后他把玻璃杯子握在手里,反问记者:“如果我松手,这只杯子会怎样?”

记者说:“摔在地上,碎了。”

“那我们试试看。”他说。

他手一松,杯子掉在了地上发出了清脆的声音,但并没有破碎,而是完好无损。他说:“即使有10个人在场,他们都会认为这只杯子必碎无疑。但是,这只杯子不是普通的玻璃杯,而是用玻璃钢制作的。”

同类推荐
  • 马登成功学全集6:你的职业就是你的雕像

    马登成功学全集6:你的职业就是你的雕像

    我们已进入21世纪,我们已处于一个信息化时人,马登所总结的成功规律还能适用吗?是的,信息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它并没有改变基本的人生准则。无论现代技术如何演进,制度和组织方式如何改变。但是人生和改变人性弱点的不法则不变。因此马登总结的第二种人、第三种人失败,以及第一种人成功的定律也未曾改变,他总结出的人的真正自我教育的理念也照样适用。基于此,我们花了近三年时间,从国外收集了马登的英文原著,并在此基础上翻译整理,于2006年新年到来之际,这套《马登成功学全集》诞生了!
  • 创新的思考(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创新的思考(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马斯洛根据对他的研究对象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自我实现者无一例外的共同特点——每个人都在这方面或那方面显示出具有某些独到之处的创造性或独创性。我们的讨论可以使这些独到之处得到较为完整的理解。但有一点要强调,自我实现型的创造力与莫扎特型具有特殊天赋的创造力是不同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所谓的天才们会显示出我们所不能理解的能力。总之,他们似乎被专门赋予了一种冲动和能力,而这些冲动和能力与其人格的其余部分关系甚微,从全部证据来看,是他生来就有的。
  • 女人有钱真幸福

    女人有钱真幸福

    每个女人都在追求幸福,幸福就是畅快的活着。而心态决定了口袋,口袋里的自由,决定了女人的幸福和脸上的笑容,财富就是一把通向幸福的金钥匙,没有属于自己独立的财富,就很难与幸福结缘。本书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如果女人没有钱会面对的种种心酸和无奈,文中我们的笔触可能会显得有些苛刻,但是,这些犀利的语言足以让每一个女人一次深刻的反思,让女人瞬间觉醒,让女人更现实,让女人更理智,让女人更富有,让女人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 活学活用博弈论全集

    活学活用博弈论全集

    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无不在生活中运用博弈的智慧。学习博弈的精髓,让你懂得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变通求胜;在权利的争夺里如何进退自如;在感情的烦恼中如何理清头绪……洞悉人性,智慧博弈,在社会的竞争中游刃有余掌握主动,圆润通达,在人生的磨砺里挥洒自如。
  • 别让观念和习惯误了你

    别让观念和习惯误了你

    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你清晰地发现身上种种以前视而不见的错误观念和不良习惯,教你跨越人生的障碍,重新定位你的生活,找到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热门推荐
  • 必须犯规的游戏2

    必须犯规的游戏2

    “我终于知道了,只有死人才能离开这里!”这一张血纸,看起来就像是来自地狱的请柬,所有人都因此呆若木鸡,浑身发冷。已经过去六天了。还有八天的时间。我们能解开这所有的谜吗?
  • 有钱人可能是看上我了

    有钱人可能是看上我了

    在遇到知奕之前,平凡绝对没想过自己会被有钱人,高富帅看上!帖子:“遇上一个打游戏的男生技术好,长得帅,还有钱,你会怎么办?”你的男神在我怀里:当然是泡了再说嘛!“背后怎么凉飕飕的?”“说!除了我,你是不是还有别的男人?”男人的眼神里充满了危险。“没有比你更好的了。”一把抱住面前的男人,急忙讨好。“嗯。”男人只说了这么一句话。欧耶,我就知道很好哄!游戏菜鸡x职业选手,超甜带飞!可甜可虐互洁双向喜欢请多关照
  • 谁要入围城

    谁要入围城

    姐妹俩和表弟三个大龄青年从围城外打入围城内的故事。
  • 灵狩大陆

    灵狩大陆

    这是一个拥有灵气、魂气的世界,在这个只有强者才能主宰的世道中,一个少年凭空现世。天生魂根,灵魂同体天地对我不仁,我定要闹它个天翻地覆!六天域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神秘的混沌之地,浩瀚的银河虚空又究竟隐藏着哪些惊天秘密?……尝遍人间冷暖,受遍人间疾寒,方才能领悟至强力量的真谛,看天才少年叶离如何一步登天,踏顶世间顶尖强者的行列。横穿六天域,脚底踏苍穹,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一切的一切尽在灵狩大陆!!!
  • 绝世神医:腹黑大小姐

    绝世神医:腹黑大小姐

    一针在手,天下我有!21世纪女神医穿越成为月国公的嫡孙女,从此渣男退婚,赏你一针。恶女欺辱,让你叫苦。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叫天地风云变色!只是这个邪魅神秘的男人,本小姐不缺跟班也不需要暖床,你可以从本小姐的榻上圆润地滚下来了么?答曰:小颜儿,一起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异界便称皇

    穿越异界便称皇

    21世纪的高中生晓宇偶然穿越到未知的世界但是却是个平凡落魄的“野小子”凭借自己的运气和实力在这片大陆上竟掀起不小的轰动,这里的权力就是修为,修为越高地位越高,境界分为入门武者,化气境化神境化虚境,之后便是脱去凡胎....
  • 九重魂火

    九重魂火

    在一个大陆上,一个平平无奇的孩子走向神邸。
  • 睡前5分钟心经

    睡前5分钟心经

    《睡前五分钟心经》列举了10种“睡前心经”,这10种心经,带给读者10种不同的心境。在不同的心境里,每一个人都会酣畅淋漓般地感悟生活中的得失荣辱和喜怒哀乐。更重要的是,本书在引导着每一位读者领略人间真善美的同时,还激发自己的灵感和斗志,使读者“擦亮自己的心”并尽可能地励志向上,奋斗不已。由此可以说,本书是读者枕边的一位最佳心灵治疗师。
  • 亲亲我的小懒妻

    亲亲我的小懒妻

    "我很懒,懒到懒得动心,有人向让我做他女朋友,我懒得答应,也懒得拒绝…………
  • 米

    民以食为天,本书讲述了主人翁五龙摆脱饥饿贫困的人生历程,伴着一个家族三代人的颓败,乡村与都市的纠缠与冲突,随着食欲的满足而又落入性欲的陷阱。五龙为“米”而来,也终于死于回乡火车的米堆上。有评论家称之为“一半是历史,一半是寓言”,又有称之为一部精致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