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12700000001

第1章 晚清闭关锁国政策与封闭式传播(1)

晚清时期乾嘉学派把中国的“小学”传播推向空前的繁荣,但这只是钻在故纸堆里封闭式的诠释传播。也曾产生直面社会的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的通俗文学传播,但是在末日王朝的封建统治下,真正意义上的文艺传播和民主思想传播始终受到严格的控制。在这時代,西方的学术和文学艺术急速袭击而來。新的传播形式和内容,使早先只埋头于古典书籍的文人头脑清醒。西方文化和学术思潮的传播,对中国传统的、封闭的思想以极大的冲击,促使一批觉悟的文人开始思考,从旧思想范畴的桎梏中挣扎出来,追求更深远的知识。这在当时形成了一股“西学东渐”的强烈浪潮。“西学东渐”对中国来说有过两次:一次在晚明,以天主教耶稣会教士为主来华传播西学;一次在晚清,以基督教(新教)英国伦敦布道会教士为主来华传播西学。一部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教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史。

晚清政治外交传播的新动向

一、新形势下的传播冲突

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变化。

16~18世纪,也就是在我国明朝(1368~1644年)的后期和清朝(1644~1911年)的前期,西欧各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相继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江南地区虽有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由于封建专制政治的压制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束缚,一个站在世界前列的文明古国,到了近代比欧美列强已明显落后几个世纪。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资产阶级的出现,从整个世界来说,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那样,“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资产阶级“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15~18世纪,是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地球重新认识的转折年代,也是世界格局发生空前变化的关键年代。1492年美洲新大陆的发现,1498年达·伽马绕道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新航路的开辟,1522年麦哲伦绕行地球的成功。1581年尼德兰革命成立的荷兰共和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776年美国发生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怀着对财富的贪婪追求和对上帝的虔诚信仰,一批又一批西方殖民者,乘风破浪,驶向非洲,驶向美洲,也驶向亚洲。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兰西、普鲁士、英吉利等国家,在世界各地,为夺占殖民地而争斗、厮杀。从世界范围来说,争夺殖民地的时代拉开序幕:在15、16世纪,为葡萄牙、西班牙时代;17世纪为荷兰时代;18~19世纪,为英吉利时代。

经历了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英国迅速发展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英国的大资产阶级狂热地要求扩大它的殖民地。在开拓殖民地的争斗中,英国的势力超过了衰老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超过了荷兰,也超过了和它同时迅速地发展了资本主义的法兰西。1816年,英国完全统治了印度。1824年,英国又占领了新加坡,部分占领了缅甸,并开始把中国作为侵略的重点。

19世纪20、30年代,中英贸易每年出超多达200~300万两白银。为了扭转这种贸易逆差,英美资产阶级决定向中国输入鸦片进行贸易走私。这样,本来是鸦片贸易的经济传播,迅速转化为通过走私对中国进行掠夺的强盗行为,并转化为对中华民族进行精神腐蚀的侵略性文化传播。沧桑多变,号称东方强国的清王朝在列强面前黯然失色。早在16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揭幕,欧洲的海盗式的殖民者、商人、冒险家纷纷来到了中国。

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是16世纪海上的霸王。1514~1516年,即明朝正德九年到十一年间,葡萄牙海船开始到达广东沿海。1517年有8条带有武装的葡萄牙海船闯入珠江口,并开炮示威。1518年,以西门·安得洛德为首的葡萄牙人又在珠江口的屯门建筑碉堡,作为他们的据点。1521年,明朝政府派兵围困屯门,把西门·安得洛德这伙海盗赶跑了。接着,葡萄牙人又到闽、浙沿海进行同样的海盗活动。1546年和1548年,明朝官军在当地人民的支持下,两次讨伐,把葡萄牙人在浙江盘踞的据点扫荡干净。1549年在福建的葡萄牙人,也受到了一次重创。这样,经过打击,在华的葡萄牙人没能像他们在世界上其他一些地区凭借武力为所欲为。但是他们终于用行贿的办法,在1561年(明朝嘉靖四十年)使明朝地方官员承认澳门作为葡萄牙人的居留地。

1571年,西班牙人占领了菲律宾。在菲律宾的西班牙人帮助明廷夹攻以林风为首的中国海盗,但他们也只能在福建海口通商。

16世纪末,俄国沙皇政府用武力征服了西伯利亚西部的诸民族;17世纪40年代,在黑龙江上游的石勒喀河北岸侵占了尼布楚城,并在黑龙江北岸河曲处建立一个前哨小站雅克萨,阴谋继续向下游发展。1685~1686年,清朝康熙皇帝两次出兵围攻雅克萨,1689年中俄双方订立尼布楚条约,阻遏了沙皇俄国在这一地区的侵略野心。

荷兰是17世纪的海上霸主。1601年荷兰船只首次到广州,此后,两次强占澎湖列岛,并侵扰厦门沿海的若干地方,把俘虏的华人抓到爪哇做奴隶。1624年,明朝官军夺回澎湖列岛。接着,荷兰人又强占了台湾。1661年,即清朝顺治十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台湾赶跑了荷兰人。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的第一次来华的船只是为葡萄牙人所雇佣的,这是在1635年,即明崇祯八年。1637年(崇祯十年),英国人威代尔率领的舰队(共4只船)闯进珠江口,与虎门炮台相互炮击。炮台被毁,英国舰只也因受到损伤而退出。由于当时英国在东方主要是经营印度,它在中国海口又受到先来的葡萄牙人的排挤,所以直到17世纪末年,英国只有少数船只到广东海口从事贸易。

在这一时期,中西接触频繁,西方知识随着器物传播而纷纷输入,其内涵都是国内朝野人士所未曾见闻,未曾经验的。对这些陌生的新事物、新人群、新思想,不免产生诸多误解或反感。于是,冲突频频发生,战争和交涉,仇视和疑惧,也反映到清政府和社会民众的传播行为中来。这种传播行为和传播观念突出表现在如下几点:

(1)根据历史上对付外民族的经验,用中华文化去同化外来的民族。

(2)坚持以中国为中心的观念,用武力来对抗外来入侵者,使之臣服天朝。

(3)采取自足的经济策略,排斥外国商品,只允许外国商人在有限范围活动。

例如在元、清两代时期,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对外来民族的“华化”,即使他们已经成为中国土地上的统治者也不例外。在汉、唐两代时期,以大量消耗国力民力的方式,进行大规模扩展,迫使周边国家向中国进贡以表示臣服;至于对外域商人,采取不完全摈斥,但决不予以重视的态度。正因为此,所以当晚清面对西方强大的列国时,从不认真了解那些国家的真实面貌,一律斥为“洋夷”,仅仅单方面要求对方朝贡,强调礼仪细节,用封建传统去迫使对方就范。

据清政府官修的对外关系档案资料汇编《筹办夷务始末》(或称《三朝筹办夷务始末》)记载,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8月17日,历任兵部侍郎,理藩院、礼部、工部、吏部、户部尚书,八旗都统,步军统领(又称九门提督)的耆英负责主持和约,他提出要亲自会见英国人谈判,奏云:“如果将来议有成说,奴才等自应会同面见该夷酋,以定大局。”道光朱批:“既有成说,总以不会面方好。”皇帝不赞成跟外国人直接接触。此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5月8日大臣赛尚阿干脆提出说:“惟有豫绝其求见之路,庶足以杜期于觊觎而省枝节。”意思就是要彻底关闭中外接触的门路。在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用大炮打开中国门户之后,清政府竟仍然推行一种自我封闭的外交政策。咸丰即位不久,在一次为禁止天主教传教的对外交涉事件中,便谕令军机大臣称:“惟与外洋交涉事件,自应循守旧章,以杜哓渎,尤须随时应机通变,期于制驭得宜”,“凡事慎之于始,勿自我发端,转启将来饶舌也。”所谓“自应循守旧章”,充分反映了清政府在涉外传播上封闭保守的思想。

二、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明清之交,欧美资本主义兴起,西方资产阶级四处钻营,牟取暴利;与此相反,中国封建主义进入末世,统治者开始采用与世隔绝的办法,以保卫自己的存在。

17世纪40年代,满族贵族统治中国后,由于思想上政治上等方面的原因,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闭关政策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阻碍了中西文化的交流,阻碍了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了解。

(一)清廷闭关政策对外方面的主要措施

1.限制通商口岸

清朝初年,由于南方沿海抗清势力的存在,1656年清签下禁海令,断绝中外联系。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由于台湾抗清势力被镇压,清廷下令开放海禁,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今连云港附近)四地为通商口岸。到了1757年,即清乾隆二十二年,清廷担心洋人日趋宁波,扩大中外接触面,影响民风土俗;担心洋人深入内地,滋长东南沿海人民久已存在的反清情绪。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廷又下令通商口岸只限广州,封闭其余三口岸。

2.设立公行

在明代以前,中国对外贸易都是通过政府特设的市舶司来经营的。随着外贸的发展,由官吏直接与外国交易的市舶司制度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因而由政府指定几个商人,设立“牙行”,称为“官牙”或“洋行”,从事进出口贸易。18世纪初,为避免相互竞争,洋行的商人组成垄断性质的公行,通称十三行。公行具有商务与外交的双重职能。清廷官员和海关人员都不和外商直接接触,外商的大班、二班原则上也不得会见政府官员;一切事务都通过公行居间进行。公行的任务是:划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承销外商进口的货物;代购外商出口的货物;经手外商进出口货物的海关税;照料外商生活并监督其行动;为清政府具体办理一切对外商的外交事宜;向外商传达清廷谕令、公文;为外商传递致清政府的禀帖、意见。

3.限制外商在华活动

清廷颁布过《防夷五事》(乾隆二十四年)、《民夷交易章程》(嘉庆十四年)、《防范夷人章程》(道光十一、十五年)等法令,对外商活动作了种种规定。如规定外商不得在广州过冬(每年五、六月进来,九、十月间出去)。外商在广州只能住在行商为之特建的“夷馆”内,其生活、行为由行商负责照管,不得任意外出闲逛,也不许民人出入夷馆。外国妇女,包括外商或大班的眷属不得在夷馆居住,只许停留在船上或留居澳门,禁止外商坐轿,不准中国人向外国人借贷资本,限制外商雇佣民人看货、守门、担水和挑货等等。

4.禁止夷船偷运枪炮到夷馆

夷船停泊之地,拨派兵丁加强巡查。

(二)清廷锁国政策对内方面的主要措施

1.清初实行“海禁”和“迁界”,断绝中外贸易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清廷下令禁止商民船只下海贸易,违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其该管地方文武各官不行盘缉,皆革职从重治罪。地方保甲不行举首,皆处死。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口,一贼登岸,如有疏虞,专讯各官即以军法从事,督抚提镇并议罪。严厉禁海是为了孤立、镇压占据沿海的南明势力,特别是孤立、镇压据有台湾的郑成功势力。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又实行“迁海”令,勒令从山东以南到广东沿海地方,一律后撤30~50里,禁区内的房屋全部拆毁,城堡如数拆除。内地民众有擅入界外者,一律处死,商民一律不准下海。1684年台湾抗清势力被镇压后,清廷才宣布开放海禁。1717年又禁止南洋贸易,目的在于割断国内汉人与海外华侨的联系,预防汉族人民在海外组织反清斗争。

2.严格限制出口货物与制造海船

严禁出口的货物有粮食(包括麦、豆、杂粮)、铁及铁器、硫磺、硝等物。限制出口的货物有丝、丝织品、茶叶、大黄等物。

严格限制中国商人制造海船。海船只许双桅,樑头不得超过1丈8尺,载重不得超过500石,舵水人等不得超过28名。禁止中国商人在国外打造船只带回中国。

禁止中国史书出洋。规定外人来华,不得收买史书;中国人也不得将史书卖给外国人,不让外国人了解中国,隔绝中外文化的交流。

3.行商垄断对外贸易

行商垄断对外贸易,严重阻碍国内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同时,清廷又对行商进行敲诈勒索,使之无法履行应有的职责。

清廷之所以实行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除了封建自然经济的一般原因外,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政治上的需要。由于满族贵族统治多数的汉族人民,除了阶级压迫之外,还有露骨的民族压迫。清廷担心中外接触,可能形成强大的反清力量,危及自己的统治。

(三)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

1.给沿海人民带来了灾难

东南沿海,特别是广东、福建地区,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躬耕,“望海谋坐,十居五六”。“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闽粤洋船不下百十号,每船大者造作万金,小者亦四五千金,一旦禁止,则船皆无用,已弃民间五六十万之业矣。出洋市镇如厦门、广州等处,所积货物不下数百万,一旦禁止,势必亏折耗蚀,又弃民间数百万之积矣。洋船往来,无业贫民仰食于此者,不下千百家,一旦禁止,则以商无赀,以农无产,势将流离失所,又弃民间千百生民之食矣。此其病在目前者也”。“数年之后,其害更甚,闽、广两者所用皆番饯,统计两省岁入内地约近千万,若一概禁绝,东西之地每岁顿少千万之入,不独民生日蹙,而国计亦绌,此重可忧也”。鉴于这种痛陈利害的言论,南洋海禁乃止。

2.严重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同类推荐
  • 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

    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

    本书重点对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基本理论、国内外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发展现状、图书馆联盟建设实践模式与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大学生短期支教效果调查——以西部阳光行动为例、北京市“非典”后遗症患者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以非因工病患为主、5.12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居民生存现状调查——以四川省第一个安置板房社区都江堰“幸福家园”为、北京市汽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查报告、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以朝阳区第一个流动儿童之家光明小学为例、近视手术安全吗?——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安全性调查、“高楼林立,何以为家”——高房价背景下北京无房户住房情况调查……
  • 为了生命的尊严

    为了生命的尊严

    本书作者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新闻事件,解读了中国社会中自毁和毁人的悲剧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指出这种极端行为的根源是生命价值感的缺失。
  • 安全伴你成长——安全教育简明读本

    安全伴你成长——安全教育简明读本

    亲爱的同学们,学校是传播和延续人类文明的神圣殿堂,是大家求学、求职,以及全面发展的广阔天地,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最活跃的推动力的源泉。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为旺盛、思维和社会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校园里随处可见莘莘学子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身影;同时,学生时代也是学生生理与心理、个人与他人、理智与情感、专业学习与素质拓展等各种矛盾最集中的阶段,所以,充满能量的释放、交际的矛盾运动和跌宕情感的起伏也不时冲击着校园生活静静的堤岸。
热门推荐
  • 赛尔号之桃奈与米乌拉的秘密

    赛尔号之桃奈与米乌拉的秘密

    大家好,我是桃奈哟~~~~~~~~~~~~~~~~~~~~~~~~~~~~~~~~~~~~~~~~~
  • 缥缈之语

    缥缈之语

    这是一个无名大陆,没有高科技,却有不可多得的魂术:金木水火土?狐狸老虎猫?这就是魂术的奥妙所在……一个是天才又是废材的男主,一个腹黑萝莉的女主,一场场生死离别,跌倒起伏的故事情形,幽默风趣的腹黑吐槽式对话……“你到底是谁?我的妹妹,你又在哪?”两个明明就在眼前却认不出对方的“笨蛋”啊,你们什么时候才觉悟?!让我们一起,见证,这惊天动地泣鬼神的爱情:爱,不是喜欢!喜欢是你看见一朵花,毫不犹豫地摘走,带在身旁;爱,却是你看见它,为它遮风挡雨,不是伤害!这些,你懂么!
  • 娃娃咒

    娃娃咒

    神秘失踪的两女生再次出现已是零丁尸块,女生宿舍惊现浑身扎满玻璃片的女尸,好友雨荷在负气离开数日后成了电线杆上的死尸……身边的人一个个惨遭毒手,矛头竟都是那个肌肤细嫩如真人的娃娃。囿于父亲二七的奇怪表现,七七将如何行动?一个仿若真人的娃娃,一段连环的神秘校园死亡事件,一个三十年前的疑案,一个近乎荒谬癫狂的冷血报复。是咒?是迷?是神鬼妖魔,还是故弄玄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多让着我点

    多让着我点

    _故事的开始她一身校服_他满身戾气_故事的结束她一身婚纱_他一身西装姜遇的出现惊艳了许乔的余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心灵休闲屋

    心灵休闲屋

    俗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许多不如意。僻如事业不顺心,别人的误会,感情的失败,对理想的困惑,等等,让我们的心灵仿佛蒙上了一层尘埃。人生的目标是由态度来决定的,可以说是心态决定了你的命运,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一切的成功与成就都源自于你积极的心态。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刘云若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刘云若作品集

    在天津租界中一家旅社里,某年的初春,夜里一点多钟,大明旅社里的一家烟馆,正在榻上客满房里烟浓的时节,人多得简直有些旋转不开。烟容满面的烟馆掌柜佟云广,被挤得攒到账桌后面,正办着一手钱来一手烟去的交易。他那鬼脸上的表情,时时的变化不定,这时正向着烟榻上卧着的一个穿着狐腿皮袄,三十多岁大白胖子道:“徐二爷,昨天给你府上送去的八两清水膏子,你尝着怎样?”那徐二爷正喷着一口烟,喷完喝了口茶才答道:“好的很,明天你再给熬十两送去!真个的,那八两该多少钱?”说着从怀里把很大的皮夹拿出放在床上,预备付钱。佟云广笑道:“二爷,你忙甚么?只要你赏脸,我供你抽到民国六十年再算账也不迟!”
  • 腹黑邪王宠妻:倾雪狂倾天下

    腹黑邪王宠妻:倾雪狂倾天下

    她,是二十一世纪现代特工界的王牌特工,一次穿越,穿到天然大陆的将军府同名同姓的嫡出大小姐凤倾雪身上,世人说:“你这废物丑女,活着也是给将军府抹黑还不如死去得了。”面对世人的指责,凤倾雪挑眉:“我是废物?全系灵力是什么?废材吗?丑女?撕开人皮面具下的倾世容颜亮瞎你们的24k纯金狗眼!”他,是人人闻风丧胆的邪王殿下,一次睡梦中,看到一只蝴蝶飞入他的梦中,世间真有此女子?一种强烈的感觉让他来到了将军府、一种奇异的感觉让他来到凤倾雪的院里……从此以后,且看他/她们如何强强联手走上大陆巅峰,龙凤倾天下。此文是宠、爱虐文
  • 苦撑危局——周恩来在1967

    苦撑危局——周恩来在1967

    本书以周恩来在1967年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政治危机中的应对、苦楚及其心路历程,全方位地展现“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周恩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党、国家和民族所作的不朽贡献,揭示出周恩来这位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