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12700000049

第49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传播思想(8)

马建忠,字眉叔,江苏丹徒人。少好学,通经史。愤外患日深,乃专究西学,派赴西洋各国使馆学习洋务。历上书言借款、造路、创设海军、通商、开矿、兴学、储材,北洋大臣李鸿章颇称赏之,所议多采行。累保道员。光绪七年,鸿章遣建忠赴南洋与英人议鸦片专售事。建忠以鸦片流毒,中外腾谤,当寓禁於徵,不可专重税收。时英人持正议者,亦以强开烟禁责其政府,引以为耻。闻建忠言,虽未能遽许,皆称其公。

马建忠的外文造诣极高,在翻译传播方面自有独特的见解,他曾说:

夫中国于应译之书既未全译,所译一二类又皆驳杂迂讹,而欲求一精通洋语洋文兼善华文而造其堂奥,足当译书之任者,横览中西,同心盖寡。则译书之不容少缓,而译书之才之不得不及时造就也,不待言矣。余生也晚,外患方兴,内讧洊至,东南沦陷,考试无由。于汉文之外,乃肆意于辣丁文字,上及希腊,并英、法语言。盖辣丁乃欧洲语言文字之祖,不知辣丁文字,犹汉文之昧于小学,而字未能尽通。故英、法通儒,日课辣丁古文词,转译为本国之文者此也。少长,又复旁涉万国史事、舆图、政教、历算、度数,与夫水、光、声、电以及昆虫、草木、金石之学,如是者五六年。进读彼所谓性理、格致之书,又一二年。而后于彼国一切书籍,庶几贯穿融派,怡然理顺,涣然冰释,遂与汉文无异。首先他指出,必须是双语兼通的人才,才能承担翻译的任务,从而感叹如此人才在中国的寡少;接着他指出在内讧外患的社会形势下,封死了知识分子通过考试进入仕途的门路,于是盲目地学习外文,往往半窍不通充当翻译,结果该译的没有翻译,已翻译的也错误百出。他认为,从事翻译传播是一项专门性工作,非下七八年苦功夫不可,除外文外还需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并且能融会贯通,必须做得熟练运用外语像运用汉语一样。这一观点,在提倡双语教学的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

马建忠不仅是一位语言传播家,也是洋务思想的传播家,马建忠活动的年代,正值洋务运动的高潮,国人对西方世界的了解、认识进一步加深,人们已经意识到,西方国家的强大,不仅在于其表面的“坚船利炮”,更在于背后的政治、法律、经济等社会制度。1870年代马建忠被李鸿章派往法国学习,以便更多更好地了解西方。他曾一度在驻巴黎的中国公使馆任参赞。1870年代末他回国后不久,李鸿章就在一封信中提到,马建忠正“讲习交涉律例”,并搞翻译,也正在被培养做外交工作。1882年,谈判缔结朝美、朝英和朝德条约时,他还充当了李鸿章的代表。1884年,李鸿章将其转入商界,任命他为轮船招商局会办,他任此职一直到1891年。1895年,他陪李鸿章赴马关谈判,次年又陪李鸿章环游世界。马建忠的出洋经历,使他成为当时提倡“西化”的代表之一。他曾说,西方诸国,“或为君主,或为民主,或为君民共主之国,其定法、执法、审法之权分而任之,不责于一身,权不相侵,故其政事纲举目张,粲然可观。催科不由长官,墨吏无所逞其欲;罪名定于乡老,酷吏无所舞其文。”对于西方政体的三权分立充满激赏,认为只有这样的政体,方可达致“墨吏无所逞其欲”、“酷吏无所舞其文”的效果。

他在介绍西方国家的历史时说:“罗马并始之初,地广人稀,招徕流亡,渐臻蕃庶,然后闭关谢使,禁绝外人。即有至者,不得与本国人民同享权利。”“夫国与国既已犬牙相错,自有唇齿之依,故一国之权利所在,即与国之强弱攸关。”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权利”这一现代化的核心概念,已经出现在马建忠的言辞中,使之成为最早直接使用这一概念的中国人之一。马建忠虽然没有解释“权利”的确切含义,但他在介绍西方三权分立时说:“人人有自立之权,即人人有自爱之意。”表明他已接近“权利”的内涵。马建忠对权利的认识颇为朦胧,也不自觉,远不如后来者对权利的详细梳解,但其对权利的言说正标示着先进的中国人走向现代化的脚步。

马建忠是“西化”论的鼓吹者,他在经济传播方面也曾提出过一些积极的建议,如他是提出征收烟草税的第一人,同时他也看到了中国贫困的经济原因。他曾说:

昔也,以中国之人,运中国之货,以通中国之财。即上有所需,亦不过求之境内。是无异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循环周复,而财不外散。今也不然,中外通商而后,彼易我银之货岁益增,我易彼银之货岁益减,而各直省之购炮械,购船只,又有加无已。于是进口货之银,浮于出口货之银,岁不下三十万。积三十年输彼之银,奚啻亿万。室藏未开,矿山久闭,如是银曷不罄,民曷不贫也。宇内五大洲国百数,自朝鲜立约,而闭关绝使者无其国矣。若英,若法,若俄,若德,若英属之印度,无不以通商致富。尝居其邦而考求富之源,一以通商为准。他极力主张“通商致富”,成为洋务时期创导“商战”的主将。

三、西方文法移植与《马氏文通》

马建忠在语言传播上除从事翻译外,就是著作了在中国语言学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氏文通》。至于他撰写《马氏文通》的原因,《清史稿》这样说:

建忠博学,善古文辞;尤精欧文,自英、法现行文字以至希腊、拉丁古文,无不兼通。以泰西各国皆有学文程式之书,中文经籍虽皆有规矩隐寓其中,特无有为之比儗而揭示之,遂使学者论文困於句解,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乃发愤创为文通一书,因西文已有之规矩,於经籍中求其所同所不同者,曲征繁引,以确知中文义例之所在,务令学者明所区别,而后施之于文,各得其当,不唯执笔学为古文词有左宜右有之妙,即学泰西古今一切文学,亦不难精求而会通焉。书出,学者皆称其精,推为古今特创之作。又著有適可斋记言、记行等书。

(一)提出句有法、言可传的传播思想

马建忠花了10多年时间,经过深入研究,在汉语和外语对比的基础上,写成《马氏文通》。过去读书人没有意识到语言和文章里也有“法”,只能靠师承和自己从背诵阅读中来领悟文章的意义,马建忠不同意传统读书法所谓“神而明之,未可言传”,他在《前序》中说:

慨夫蒙子入塾,首授以四子书,听其终日伊吾;及少长也,则为之师者,就书衍说,至于逐字之部分类别,与夫字与字相配成句之义,且同一字也,有弁于句首者,有殿于句尾者,以及句读先后参差之所以然,塾师固昧然也。而一二经师自命与攻乎古文词者,语之及此,罔不曰此在神而明之耳,未可言传也。噫戏!此岂非循其当然而不求其所以然之教也哉!后生学者,将何考艺而问道焉!历来学人不悟语言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自小学至经学无不认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马建忠“探夫自有文字以来至今未宣的奥秘,启其缄縢导后人以先路”,成为中国现代语法研究的第一人。

(二)提出学有规矩、学以致其道的传播思想

他将汉语跟外语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西方儿童因有语文规矩,故学习可循序渐进,而中国儿童学习汉语文往往单凭师授或个人直觉经验,所以进展缓慢,而且往往文不从笔,词不达意。他说:

天下无一费道,而文以载之;人心莫不有理,而文以明之。然文以载道而非道,文以明理而非理。文者所以循是而至于所止,而非所止也,故君子学以致其道。余观泰西童子入学,循序而进,未及志学之年,而观书为文,无不明习。而后视其性之所近,肆力于数度、格致、法律、理性诸学而专精焉。故其国无不学之人,而人各学有用之学。……西文本难也,而易学如彼,华文本易也,而难学如此者,则以西文有一定之规矩,学者可循序渐近,而知无止境,华文虽经籍亦有规矩隐寓其中,特无不一一消磨于所以载道所以明理之文,而道无由载,理不暇明。以与夫达明理者之西人相角逐焉,其贤愚优劣,有不待言矣。他把中国的落后于西方归结为语言传播上汉语缺乏语法总结,虽然有失偏颇,但是指出语法是语言的“规矩”,强调语法教学在语言学习和文意理解上的作用,是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的一种涉及语言传播的重要观点。

(三)提出世界语言共通的传播思想

马建忠对欧洲语言所知甚多,并且到过许多国家,对不同语言不仅有感性的经验,也有理性的认识,他发现各国语言虽然在语音、词汇上差异很大,但是语法上有共通处。同时他对汉语也有深刻了解,他的古文根底很好,发现汉语几千年来,语音和词汇有了很大变化,但是语法则“有一成之律贯乎其中,历千古而无或少变”。于是他说:

而亘古今,塞宇宙,其种之或黄、或白、或紫、或黑之钧是人也,天皆赋之此心之所以能意,此意之所以能达之理。在那个时代他能指出人种不同但都是人,凡人都是凭借语言进行交际,而不同语言之间所以能够转译,就是因为人的语言中存在着大家都遵守的“法”,即语法。虽然他的理论从现在看来有明显的缺乏历史主义的缺陷,但是在语言传播上的这一传播理念,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发现。

同类推荐
  • 管思集

    管思集

    这本集子时间跨度很大,缘起一年前,偶而翻阅办公室抽屉中保存的几份自己曾经发表论文的昔年报刊,发现若干旧作,试重读之,自觉尚不无可用之处,且多为我近30年新闻工作实践的理论总结和学习心得,重读每一篇文章,其背后丰富多彩的新闻故事仿佛情景再现。窃以为拙作亦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宁波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宁波报业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尤其是一些新闻采访、编辑实务方面的粗浅研究,对于新近踏入新闻这一行业的年轻同事而言,说不定尚有可借鉴之处。同时对自己来说也是投身新闻事业近30年来辛勤笔耕所洒下的汗水和心血之结晶,于是悉心收集、整理,散见于各种新闻理论报刊的文章,集腋成裘。
  • 母语传播概论

    母语传播概论

    在人类跨文化、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极为普遍的传播形态——母语传播。由关锐和李智主编的《母语传播概论》从国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视角观照母语传播,理论与实践、学理与案例相结合,论述了母语传播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基本模式和作用、语言转换、文化对接及效果评估等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实践为例,介绍了母语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新媒体化趋势和本土化趋势。
  • 西夏地理志

    西夏地理志

    鲁人勇编著的《西夏地理志》是研究西夏地理的学术著作,填补了西夏史籍无地理志的缺憾,对西夏的疆域和边界划分,都城、州县建置,监军司的设置,交通运输,山川河流,在搜集大量文献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予以系统归纳。都城及各州县之下,还列具历史沿革、西夏古迹、物产等与地理相关的内容。尤为可贵的是,对西夏沿边堡寨的具体位置,对照史籍和遗址,参考文物部门和方志界的研究成果,纠正错误,重新予以考订。《西夏地理志》末附录有《北宋沿边军城考》,便于研究人员参考。
  •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国际传播概论

    国际传播概论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尚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分支。稚嫩的优势在于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点的繁多。《国际传播概论》对国际传播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书中章节延承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侧重介绍国际传播本体及其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一些专项问题以及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际传播概论》力图在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的总体观照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全书由刘利群、张毓强统稿。
热门推荐
  • 术界扛把子

    术界扛把子

    一个无所事事的网瘾少年,穿越到术界大陆平行世界以五行力量傲世群雄。
  • 聊斋志异(部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名著书系)

    聊斋志异(部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名著书系)

    《聊斋志异》是一部的奇书,也是一部不可不读的奇书。全书借他人之口,以至神、仙、鬼、魅、狐、兽、精、怪之口,道出一个天经地义,人人应该享有,往往又百般坎坷,千般险阻、万般无奈的“情”来。让人感叹不已。
  • 小城故事多(下集)

    小城故事多(下集)

    工厂改制是一个大问题,六一身在其中,亲身感受到改制出现的官商勾结、自买自卖,揭露工厂厂长趁改制之机大肆侵吞国有资产、工人血汗,这里下岗工人在叙说着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
  • 道教灵验记

    道教灵验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恋雅月

    TFBOYS之恋雅月

    王俊凯下了飞机后,正在等待他的经纪人小沈,雅月却在这个时候与他撞见。后来又会怎样呢?
  • 凋零之界

    凋零之界

    3000年前世界步入科技文明,3000年后世界即将被科技文明终结,3200年莫浪带着终极的恐惧苏醒,发现这个世界变了,变得诡异起来
  • tfboys突遇爱情

    tfboys突遇爱情

    tfboys的爱情故事,这篇小说在红袖添香也有哦。qq2868956926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是我可遇不可求的光

    你是我可遇不可求的光

    听说苏三爷出了个海就捡回了个小媳妇,众名媛听到这个消息不知道咬碎了多少块小手帕。本来吧,她们想轮番上阵,让小姑娘尝受一下社会的毒打.....可是吧,这个小姑娘怎么跟以前那些妖艳贱货不一样嘞?不久后,众名媛开始挖墙角:“小可爱,离开苏三爷那个狗男人,姐姐们养你啊!要什么男人???姐妹她不香嘛?”一旁围观的路人:“???”这怎么跟剧本不一样???不是应该撕起来吗?众名媛表示:“男人嘛,得不到就算了,何必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呢?”苏三爷:有被冒犯到谢谢!某天,一群名媛小姐姐照例在诱拐小可爱回家,就当着苏三爷的面,一旁的苏三爷忍不住了,一把捞住女人堆里的小姑娘:“当着劳资的面前挖劳资墙角?嗯?天凉了...你们该回家了!”苏三爷怀里的小姑娘一把搂住苏三爷的腰:“哎呀,你干嘛那么凶啦,不要吓到小姐姐她们啦!”苏三爷原本凶神恶煞的脸瞬间柔和下来:“嗯,听你的。”旁边的名媛们:哇哦,感觉自己发现了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呢~原来苏三爷是个妻奴呢~~
  • 笑——论滑稽的意义

    笑——论滑稽的意义

    本书是一本关于笑的哲理著作,对笑作为一种心理表象的缘由与各种形式,对笑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现象、作为一种社会姿态所具有的功能效应,都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