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30200000028

第28章 雪域女神——文成公主(附金城公主)(1)

一、藏族的源流传说

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泽当镇的贡布日山,是西藏能够通知世事的“神山”之一。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猴就在这里跟随观音菩萨潜心修行,当神猴修得人身将成正果的时候,罗刹魔女却死心踏地地爱上了他,一定要和他结为夫妻。神猴不情愿,罗刹女便以种种方式相求,甚至以作祸凡间相胁。在观音的点化下,神猴最后终于与罗刹女结为夫妻。婚后,他们生下了六只小猴,并教给他们种种植五谷之法,小猴吃了五谷,便逐渐化身成人,便是藏族的先民。贡布日山下的泽当镇也就因此得名(泽当:猴子玩耍坝)。

此后,藏族先民繁衍生息,渐渐形成了藩邦。又过了很多年,在被沃地方有一位名叫“恰姆增”的妇女生下了她的第九个儿子“乌贝惹”。他相貌英俊才能超众,指间生有蹼,被乡民驱至蕃地,恰在此时逢诸藩邦寻找共主,他遂被奉为吐蕃王,是为“聂墀赞普”,乃第一代藏王,从此开始了悉补野王世系。悉补野王世系传到第三十一代赞普囊日松赞的时候,已经是公元七世纪,虽然大部分藩邦都已归附,但统治仍然未稳。囊日松赞用武力在极快的时间里征服了很多藩邦,但征服民心却遇到了障碍,最后被反抗者毒杀。他死后,他的儿子松赞干布继承了赞普之位。

二、松赞干布其人

松赞干布是囊日松赞和蔡邦氏珠玛脱嘎之子,于公元617(藏历火牛年)诞生在墨竹工卡的强巴敏居宫殿。据说他天生高大洁白,相貌端庄,智勇双全。

从十三岁继承王位开始,松赞干布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气势。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位年青的赞普平叛扩疆、迁都拉萨,展开了他统一吐蕃的雄心画卷。而他也确实成功了,不但统一吐蕃全境,而且建立起了一整套的管理体制和法律条文,被称为“吐蕃基础三十六制”,统一了度量衡,还命吞弥桑布扎在梵文的基础上创制了延用至今的藏文字。

经过一番努力,吐蕃王朝在松赞干布的治理下,已经成为东方仅次于唐王朝的强大军事政权。

三、曲折求婚路

公元633年(唐贞观八年),唐王朝与吐蕃王朝之间开始互相遣使往来。大唐王朝的特使冯德遐来到吐蕃,见到了17岁的松赞干布。言谈中,松赞干布听说突厥和吐谷浑都“尚公主”(太宗时期,),欣慕不已。遂在贞观十年派使者带着大量金银珠宝随冯德遐入朝,向唐太宗请婚。

然而这第一次求婚,唐太宗却没有依允。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政治军事,松赞干布的婚姻状况可能也是其中之一。

做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身边的女人当然不会少,他有三个藏族妻子:芒妃墀嘉、象雄妃勒托曼、木雅茹妃嘉姆增。虽然其中的芒妃墀嘉为他生下了唯一的继承人贡松贡赞,但是这三位藏妃并不曾在结婚的时候立刻得到正式的王妃称号。

出于各种因素考虑,松赞干布将他的王妃之位,优先给了尼泊尔公主墀尊。

墀尊是尼泊尔王阿姆苏瓦尔马的女儿,闺名布里库蒂。这位尼泊尔国王在嫁女儿的同时,将八岁等身释迦不动金刚佛像和弥勒怙主像,度母旃坛像等做了女儿的嫁妆。婚后她在拉萨玛波日山上居住。而墀尊公主将而这桩婚姻,恰恰缔结在向唐太宗请婚的前一年即贞观九年。

当然这只是一种浪漫的猜测。做为帝王,政治联姻的对象是否已有妻妾,几乎是一个不值得考虑的问题。——史籍中记载的理由则说,唐太宗拒婚的原因是因为吐谷浑王挑拨离间。《册府元龟》中记载说,求婚的使者这样回报松赞干布:“初至,大国待我甚厚,许嫁公主。会吐谷浑入朝,有相离间,由是礼薄,遂不许嫁。”远交近攻,吐谷浑当然对吐蕃没什么好感,更不会想让吐蕃也当大唐驸马。

得知唐太宗拒绝许嫁公主,松赞干布非常不满,不但觉得面目无光,更因为这桩求婚还寄托着他的国家大计:他渴望公主能将先进的唐文化带进雪域。完成他武功之后“文治”的梦想。为此他采用了“娶”墀尊公主时用过的老办法。——当初尼王不愿许嫁公主的时候,松赞干布就是用的五万兵马威胁踏平尼国的办法,逼婚成功的。

于是,松赞干布旋即出兵攻打吐谷浑,一方面寻这个自己当上大唐驸马就不让别人当的家伙晦气,一方面展示自己的实力向唐王朝示威,当然另一方面也尝试进一步的开疆拓土。

很快,吐谷浑王就败下阵来,旗开得胜的松赞干布亲率二十万大军攻破白兰羌、丽江等地,一直进入唐朝领地松州,驻扎之后再次派使者带着贡品去长安请婚。这一次态度比较生硬,直统统地宣布请完婚就要立即“迎”公主走。

唐王朝的公主是下嫁可不是抢婚逼婚,唐太宗哪能吃这个瘪,不肯答应,并下令松州都智韩威就地攻打吐蕃军,不料松州兵力实在有点少,被吐蕃给打败了。

消息传出,唐王朝的一些属藩如南诏就成了墙头草,纷纷掉头归附吐蕃。阎州刺史别丛卧施和诺州刺史把利步利也跟着连人带城地投降。

喜欢以少胜多的李世民发觉自己这次确实低估了对手,遂正式下诏发兵,以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执失思力为白兰道、右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左领军将军刘简为洮河道行军总管,领兵5万讨伐20万吐蕃军。这一次兵力战法都很得当,吐蕃兵败而返。

回到拉萨之后,松赞干布派使者向唐王朝上表谢罪,同时仍然不屈不挠地提出请婚。这一次,唐太宗终于点了头,赏识这位年青赞普的性情,并承认吐蕃的实力堪配公主下嫁。

于是,贞观十四年的冬天,雪域使者、松赞干布的重臣大相禄东赞(大相即宰相。禄东赞又称噶尔东赞)率领一百多位大臣骑士,带着“一等金绿绫缎衣服”和“镶嵌着红宝石的琉璃铠甲”等大量黄金宝物来到了长安迎请公主。

有了前面这一系列的风波,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流传“唐太宗六难求婚使”的故事了。

故事说,禄东赞面见唐太宗的时候,前来求婚的有好几国,于是唐太宗给众人出了六道智力题,最后只有禄东赞全部回答出来,这才最后敲定将公主下嫁吐蕃。

终于,禄东赞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贞观十五年的初春正月,唐太宗李世民当着印度、波斯、格萨、鞑靼等多国使臣的面前,公开宣布了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做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王妃的消息。

大概是禄东赞把任务完成得太圆满,智力题回答得太好,本身又是吐蕃国的大伦,唐太宗对他很是赏识,封其为右卫大将军。最后还把自己的外孙女段氏封做公主嫁给了禄东赞。(见于《资治通鉴》,据说赏识的原因是“善应对”,难道说真有智力题?就算没有智力题,两国打开了一仗,贞观群臣对吐蕃使臣的措辞中夹枪带棒也是可以想象的,能应付得了确实要水平。另外还要做一个小小的纠正:太宗不可能有姓段的外孙女。唐朝只有高祖李渊的高密公主嫁给了尚书段纶,假使真有赐婚,段氏也应该是李渊的外孙女)。

四、文成入藏

由于当时的吐蕃文化相对落后,唐太宗为文成公主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其中不但有各种五行经典、工艺技术、纺织农稼,还有医学论著和医疗器械,而最珍贵的一件陪嫁,则是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唐太宗还派自己的族弟、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主婚使节护送公主。(据说文成公主就是李道宗的女儿?)

当一应事宜都准备妥当之后,贞观十五年的正月,宗室之女文成公主便随着吐蕃请婚使节踏上了西去的道路。那尊珍贵的佛像则供奉在一辆木轮车上,由力士嘉嘉拉嘎和鲁嘎牵引,也和她一路同行。而这漫长的路途,成为富于想象和传奇的路,文成公主所到之处,留下了数不尽的瑰丽传说。

最著名的传说莫过于青海湖的由来。高原上的藏族人向往遥远的大海,高原上的湖泊几乎都被他们以“海子”命名。在汉时它被称为“西海”,藏名“措温波”,蒙名“库库诺尔”,也被称为“卑禾羌海”,据说它就是远古的瑶池,也是中国历代帝王公祭的“圣湖”,“青海湖”这个名字就是唐玄宗所封,他同时封青海湖神为“广润公”。

在藏民的传说中,唐太宗为了不让公主过于思念家乡,特赐她一面宝镜,无论她去到哪里,镜中都能显出长安的景象,还给她用黄金各铸了日月之形相伴。

当送亲的车队来到唐蕃分界之地、准备弃轿乘马的时候,文成公主再一次从镜中看了一眼家乡的景象,为了能够专心走好未来的人生,她没有将宝镜带走。

这面留下的宝镜便成了美丽的青海湖,那黄金铸就的日月则成了日月山。她一面走一面流泪,流成了“倒淌河”,所以才会“天下江河皆东去,唯有此水向西流。”

林芝地区的门巴族,有一种女子披羊皮为饰的风俗,少女披羊尾和四条腿俱全的小羊皮、成年女子披牛犊皮或山头皮。这其中的传说也与文成公主有关。据说她入藏时,为了辟邪曾经身披兽皮,后来途经此地,将用过的兽皮赐给了门巴侍女,从此沿袭至今。

当然,文成公主留下的不仅仅是虚构的传说,更多的是沿路留下的礼乐衣冠记忆。据记载,雍正年间果亲王允礼曾经入藏迎送七世达赖喇嘛,就在雍正十三年二月朔日这天,在噶达地方的惠远寺,这位见多识广的皇弟欣赏到了一场令他瞠目结舌的古风舞蹈,并“目为愕眙,心神摇荡”,打听之后才知道,这是唐代公主入藏所留下的舞乐。

经过漫长的旅途,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来到了错那(玛多扎陵湖),松赞干布也从拉萨赶来迎接。为了表示诚意,他穿上唐王朝的衣冠,以唐朝女婿见岳父的礼仪拜见了送婚使李道宗,然后才领着新娘和队伍返回吐蕃国都。

藏传佛教认为,文成公主是天上的度母(菩萨)化身,因此当她带着释迦牟尼像来到的时候,吐蕃臣民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典礼。

传说,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这天,是藏历四月十五日,而这一天也是佛祖得道的日子,是藏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这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据说尼泊尔墀尊公主对文成公主所获得的礼遇非常妒忌,于是设置了种种障碍,使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不能立刻完婚,时间长达将近一个月之久,亏得禄东赞从中周旋两个女人才得以化解。(而另一种说法则是由于联婚过程太曲折,吐蕃的大臣心有不满,编造出种种理由阻挠,使两人的婚礼推迟了一个月。而这位不幸成为反面人物的大臣,竟是请婚使禄东赞。而作梗的理由则是不满唐太宗的智力测验。这就显得更靠不住了。)

说到禄东赞,要单独提出来讲讲。他是松赞干布时期的重臣之一,立下了极大的功劳,而且做了多年的“大伦”(即宰相),两位公主王妃墀尊与文成的求婚和迎请都是他做的使者。然而吐蕃“七贤臣”中却没有他的位置。这也许与他和他的家族过深地卷入吐蕃王朝政治斗争中大有关系。

禄东赞的出生时间不详,传说是加查县安绕镇嘎玉村人。年轻时的禄东赞是个铁匠,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将来会成为吐蕃王朝的权臣,然而他确实做到了。两度为赞普迎娶王妃足以证明他当时得宠的程度。然而有一种说法指迎请文成公主成了他在松赞干布时期所做的最后一件大事,此后不久,禄东赞就在权力斗争中败下阵来。

事实上,在迎请文成公主之前,吐蕃王朝上层的权力斗争就已经非常激烈,据说陪同禄东赞前往唐王朝请婚的两位副使吐米桑布扎及止,塞汝恭顿其实就是禄东赞的政敌一派,假如传说属实,那么很明显,这样奇异的组合就代表着背后的权力平衡,以及禄东赞当时已经腹背受敌的政治处境。而他离开吐蕃去遥远的长安完成迎婚任务所花费的两年时间,更是足够他的政敌们在拉萨做好所有的布置,只等他回来发动了。于是他很快就获罪被谴,离开了吐蕃的权力中枢。直到松赞干布去世之后,他才返回宫廷并且重新成为吐蕃国相“大伦”。

但另一些史料却给了我们另一种说法:禄东赞一直平安无事。贞观二十年(公元646),松赞干布曾派禄东赞到长安晋见唐太宗,还献了一只高达七尺、可装酒三斛的金鹅。他的“大伦”之位,从来就没有动摇过。

无论如何,禄东赞于唐高宗乾封二年(公元676)去世。三年后,他的长子赞聂希顿登上了父亲的大伦相位,赞聂希顿死后,这个位置被其弟、禄东赞的次子钦陵继承,父子三人先后执掌王朝实权长达五十年之久。钦陵在大伦相位上时,先后与吐谷浑(唐王朝随之卷入)打了两大仗,都获得了胜利。武则天永昌元年(公元698,藏历土狗年)夏,吐蕃君臣之间再次爆发权力之争,当时的赞普都松芒波杰大获全胜,次年钦陵兵败自杀,其弟赞婆于当年四月率部投唐。

不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婚礼推迟一个月的原因,究竟是不是因为大臣作梗,墀尊公主的醋意仍然不容忽视。在藏族亦真亦假众说纷纭的典籍记载中,就有不少是关于墀尊公主向文成公主争嫡庶名分的内容。

据说,由于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仪式更为隆重,因此墀尊第一次见到文成公主,就在席间迫不及待地说:“汉主文成汝,辛苦婚使迎,虽来此藏地,然我先为大。”而文成则回答:“无心作较量,汝言赛谁强,先越户限大,庙堂建湖上。”

遂以兴建佛寺为比,谁能够建好湖上寺,谁就是嫡妃。

当然,最后那座“湖上寺”是由文成公主所带的唐朝工匠建成了。它就是大昭寺。

五、建寺弘法

文成公主进藏,极大地改变了藏区的各个方面。

起初,藏人习惯以赭色涂面,文成公主对此非常反感,于是松赞干布下令禁止;民众风俗剽悍,遂又遣上层子弟入唐求学。

文成公主带来的嫁妆还改变了藏人的衣着。她带来了诸色锦缎绫罗衣料二万匹和纺织技术。她入藏之前吐蕃上层都穿戴毡料,从此开始改穿绢绮,并仿效唐王朝建立了严格的等级服饰制度。直到近代,西藏的高级官吏仍然戴着源自唐代进士的金翅白纱帽。至于文成公主带进来的天文算术、纺织农牧、医药星相、历法建筑,也都逐步改变了藏区的生活状况。

公元前一世纪时,藏人已经懂得砌造宫殿,文成公主入藏之前,拉萨的红山上已经开始兴建宫室。但由药王洞中的造像以及松赞干布的本尊佛堂来看,最终的完工和扩建,应该在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并且得到了唐朝工匠的大力参与。因此才在民间留下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建布达拉宫的传说。

然而改变宗教信仰,比起改变生活习惯,更具有挑战性。

早在公元纪年之初的藏王布德贡杰时期,藏区雪域就开始出现了“苯教”的传播。苯教的教主辛饶据说本是大食人(伊朗),到六世纪时,苯教在藏区占绝对的上风。松赞干布则希望在吐蕃推行佛教,这也是他请两位公主分别带入释迦等身像和佛家经典的原因。

传说,文成公主所带的那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赤金像是乘着木车来到高原的,当车行至拉萨北边时,轮子陷入地面再也难以拉动。文成公主便决定就地兴建佛寺供奉金像。松赞干布立即答应了她的要求。墀尊公主知道后也要求为自己带来的释迦八岁等身像修建寺庙,谁知屡建屡塌,只得向文成公主认输求助,这才建成大昭寺。

不过据《大昭寺志》的记载,墀尊公主并不是在文成公主入藏后才发愿为金像造寺的,早在文成来到之前的公元639年,墀尊已经开始选址造寺,只是占卜所选的地方是拉萨的沼泽地,虽然奠了基,但这座寺不是建了倒塌就是怎样也建不起来。——后面的故事脉络就与上一种的说法基本一致了。——文成公主进藏后,墀尊承认能力不够,派婢女带着一升金砂去请求帮忙。于是文成公主经过“博唐”数理推算之后,发现整个西藏的地形宛如女魔仰卧之状,极不利于王朝统治,而墀尊所选的那片沼泽“卧塘湖”,恰恰是魔女的“心血”,旁边有红山与夹波日山则为“心骨”,必须施法镇压才能建寺。

墀尊公主无奈,便将文公主推算的结果禀告于松赞干布,然后在机雪娘颇邦喀岩山之上,熔铁水灌凝砖土,修建九层碉楼,四面拴以铁链,使其牢固。然后修法禳灾。

经过种种波折,墀尊公主终于在文成公主的指导下堵住了泉眼,建成了大昭寺。

在佛传佛教中还有这样的说法:文成公主在察看风水的时候,还发现若要在藏地昌大佛教显密二宗、维护藏王的统治,仅建大小昭寺是不够的。于是她又派人四处查勘地形,兴建了昌珠庙、藏昌庙、噶泽庙、章巴江庙为四镇边之庙;步曲庙、昆庭庙、格吉庙、扎顿孜庙、隆塘卓玛庙、洁曲庙、喜饶卓玛庙、仓巴隆伦庙为镇支之庙,另外又分别建立了佛塔、石狮、大自在神像、大鹏金翅鸟、白海螺等,以更改风脉。此后,这些寺院都如数地兴建了,而佛教也开始在雪域高原上扎根。此后经过历次灭法与复兴,藏传佛教已经蔚为壮观。

记载说,最早的大昭寺有八座殿,小昭寺是三层金顶的唐式寺庙,里面供奉着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十二岁等身像;而墀尊公主带来的释迦八岁等身像供奉在大昭寺。随着光阴的流逝,经过几度兴建的小昭式藏式风格浓郁,已难觅当年的模样。

《教法史》还说,在墀尊公主建大昭寺失败后,大小昭寺都是由文成公主主持修建的,两寺同日开工、同日建成、同日开光。

若干年后,金城公主沿着文成公主走过的路来到了藏地。遵照金城公主的旨意,藏地将大小昭寺内的两尊释迦像进行了对换。

现在,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而小昭寺内供奉的则是墀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

由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墀尊公主在传播佛教方面的成就,在藏传佛教的经典中,他们被称为菩萨转世。松赞干布为护教三大法王之一,文成公主为救助度母、墀尊公主为怒纹度母。(“度母”菩萨)

“救助度母”的称呼,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藏族寻常百姓对文成公主和她所带来的文化的感恩之情。在雪域高原上,文成公主的地位是崇高的,假如有谁被比拟为文成公主,那是最高的赞美。

直到今天,藏族的传统八大藏戏中,第一出就是《文成公主》,对于藏族百姓来说,她就是天女神的化身。

六、身后事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唐王朝派人出使天竺国,正逢天竺戒日王去世,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自立为王。唐朝使者王玄策等人被新天竺王抢掠追杀。松赞干布闻讯后派出军队助王玄策反击,一直攻入中天竺,将天竺王阿伏帝阿罗那顺生擒至长安。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倒霉蛋从此再没能回到天竺去做王。

第二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高宗李治即位,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并赐缎绢二千端。松赞干布遣使来谢,献珍宝十五种以供奉太宗灵位,并上书高宗说:“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赴国除讨。”——对于这封奏章的用意,有说是鉴于头一年的天竺之乱有感而发,也有说是想试试唐朝内部情形的。

不管怎么说吧,至少在表面上,高宗君臣认可了头一种说法,进封了松赞干布的爵位并赐杂彩三千端、蚕种及各类工匠。随后应其所请为松赞干布刻了石像,列队于太宗昭陵玄阙下。

同类推荐
  •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德兰修女传奇而伟大的一生。德兰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继1952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捐钱给他,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然而,当他去世时,她全部的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

    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

    全书以优美的语言,动情的笔触,带着读者开启了一段亲睹陈圆圆传奇一生的故事。每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都藏着一段令人无法忘却的历史。陈圆圆,平凡女子却搅入了历史的洪流,这大抵是最让读者内心关切的吧。
  • 重识朱元璋

    重识朱元璋

    因为犯罪被抓的我,被派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而这个倒霉的任务居然是帮助朱重八。玩穿越啊,尺度大啊……留在这个倒霉的时代,据说到处是战争,没有汽车,没有美酒,美女估计有,但两个时代的人怎么沟通啊?
  • 凡·高

    凡·高

    凡·高(1853~1890)Gogh,Vincentvan荷兰画家。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患精神病自杀身死。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曾在巴黎结识E.贝尔纳、P.西涅克和P.高更等画家。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纳河滨》等。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
热门推荐
  • 带着系统成神并且闯世界

    带着系统成神并且闯世界

    穿越剧斗罗大陆!小舞粉勿看!唐三~莫语君
  • 青珏渡之玉面无常要翻墙

    青珏渡之玉面无常要翻墙

    素手芊芊,点绛朱唇,沈卿寒从前风光无限的大将军之女一夕之间变成人人厌弃的天煞孤星。世人皆说,猫有九命,墨绝涟无法实现沈卿寒的心愿,却舍命护沈卿寒周全。乱世之中,一介女流,逆天改命。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离奇的凶案,一间无名当铺堕入凡间,所当之物皆收入引魂玉佩之中。传说,持此物者,可令人起死回生,诛仙灭妖。素有鬼面阎王之称的三王爷叹她又痴又蠢却心甘情愿为她铺平前方坎坷。勾人心魄的狐王偏偏对她束手无策,又爱又恨。传言,有一鬼魅女子,素纱青裙,行走于世间,她知人命数,晓人善恶,摄人心魂不过弹指间,人称玉面无常。
  • 缘续三生桃夭灼华

    缘续三生桃夭灼华

    天界太子钦点的凡界姻缘仙,在替人续缘时顺带收回灵宝,一步一步踏往去往仙界的路,各种别后重逢,伤情、伤心,终是不悔。她替当年的仙界太子如今的仙帝披甲上阵,收回被魔界攻陷的十八座城池,遇上故人,不相见。最后一战,她终是走到了尽头,闭了眼,摘下面具,唤他一声“念风”。可再次睁眼,发现自己寻回了真身,身处冥界。之后应下冥王一约,前往六界寻那终不踏入轮回祸乱众生之人。一步一步,又回仙界,转眼万年,一切都变了。到了现在,她又何去何从?
  • 春风十里爱你万里

    春风十里爱你万里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浮浮沉沉,相逢又分离在他们身上,却只有依恋和陪伴绝世甜宠
  • 映照万界

    映照万界

    一方连接诸天的祭坛,一方宏大到不可想象的世界。是汲取诸天万界营养疯狂的成长,还是在这神魔显圣的世界彻底陨落,该如何选择?唐玄明不知道,他只是在强大的道路上疯狂的奔行,一骑绝尘,将所有人甩在身后。神魔都不如我意,那就让我来规定神魔。
  • 傲世寰宇

    傲世寰宇

    傲世千古无人敌,纵横寰宇吾为尊!这是一个信则有,不信则无的玄奇世界。千篇术法,万般大道,在乎一心,心若强大,无人可敌。且看夕阳以一颗“傲”心,独步天下,傲视寰宇!这个一切的一切都是从一瓶非常可乐开始的……
  • 永恒之僵约

    永恒之僵约

    看了那么久的“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心中不知不觉有了许多幻想,怀念过去的经典,但愿我写的文章可以勾起大家的回忆!!!主角很强悍,但不是无敌,可以回味一下!
  • 我管我们的爱叫无奈

    我管我们的爱叫无奈

    她瞧见那冷漠的眼角赶紧哀求:“我是把它当爱情,就算拒绝我,也不要在情人节这天好吗?”他望着天无奈地叹了口气:“可我把它当亲情,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她悲泣着,“你撒谎,你一定是在敷衍我!”“妹妹,我管我们的爱叫无奈!”他的发丝、他的眼睛、他的气息、他的嘴里、他的耳畔、他浑身都充斥了无奈,溢满出来传递到她的身边,她触碰到无奈的感觉,神经歇斯底里的抽动,随即感受不到任何的痛,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不断闪动:她恨,恨命运为何这样捉弄她……
  • 言少的贴身小助理

    言少的贴身小助理

    [此文1v1,男女主干净][女主不傻白甜,男主霸道温柔不傲娇]秦一凡只是普普通通的人,普通到什么程度呢,相貌普通,家境普通,学历普通,能力也一般的普通,也做着普通的工作,然后普通的被辞退了。她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去投了言夏集团“总裁贴身助理”这个职位,谁能想到,她竟然被录取了?!真是走了狗屎运,不是一般的狗屎!然而更惨的还在后头,为什么这个言一瑾大总裁总是处处为难她?!让她买饭,跑腿,搞这搞那就算了,可为什么只要跟工作相关的事就跟她无关呢?!于是乎秦一凡去找言一瑾理论。秦一凡:言少,为什么每次有关工作的事不让我做呢?言一瑾:你身为我的贴身秘书,工作上的事都不做好,又不想好好做别的事。难道你想让我开除你?秦一凡: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言一瑾:不用努力了,做我妻子吧。秦一凡:????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