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31300000015

第15章 我和神仙姐姐有个约会(4)

造生祠容易,毁了自然也不难。有的是因为人死之后,百姓渐渐淡忘,庙宇跟着荒凉。有的则是另一种情况。还说狄仁杰,他本人在魏州留下一笔精神财富,但他儿子狄景晖却是个败家子,同样在魏州做官,却一点不像老子,处处欺压百姓,作威作福,人们的怨气没处发泄,就把狄仁杰的庙给拆了。这也算精神胜利。

时间一久,立生祠也就有点变质。原本都是地方官政绩出众,有恩于百姓,百姓自发地给他们立生祠,后来逐渐变成地方官主动要求百姓建立生祠。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各节度使在当地都是实际上的土皇帝,他们经常暗示百姓给自己造庙,一时间,立生祠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成为流行时尚。一座富丽堂皇的庙宇,比起万民伞等家常日用品,自然体面多了。

不过,这些人都不算最狠,立生祠规模最大的要算明末的大太监魏忠贤。

魏忠贤当时炙手可热,想跟他攀上点关系,不出奇招不行。有位浙江巡抚叫潘汝祯,看到同僚们给魏忠贤做了小厮后,快马加鞭地加官进爵,自己却没什么门路效忠——单管魏忠贤叫爹是没用的,因为有人连魏忠贤的孙子都愿意做。这位潘先生脑子倒也机灵,没资格叫魏忠贤一声“爹”,叫他“神仙哥哥”还不行吗?

于是潘巡抚上了道奏章,说是杭州的纺织工人协会集体签名请愿,一定要给魏九千岁建造祠堂,这样可以每天祭拜,以表忠心。这可是民心所向,咱们做父母官的,当然要顺应民意了,所以打算用国库的银子把祠堂给建了,每月祭拜,您老看怎么样?

不久,诏书下来,没多说什么,只是给祠堂题辞“普德”。这个表态再清楚不过了,潘巡抚把全部身家性命押上去,结果一把赌赢,其他做官的还不明白吗?很快,在全国各地就掀起了一轮建造魏氏祠堂的高潮。

如果说第一个造祠堂的还算是为了邀功请赏,后面再造的,邀功是谈不上了,只要别落下不尊重魏忠贤、怀有二心的把柄,那就上上大吉了。

有些特别没骨气的家伙,生祠造得加倍卖力,一切规格都照皇帝的标准,有敢提意见的,一律被魏忠贤免职。祭祀要诵读祭文,妙笔生花的读书人于是有了用武之地。一篇篇骈四俪六的肉麻文章被炮制出来,说魏忠贤是“尧天帝德,至圣至神”。还有一个监生陆万龄说:

“孔子作《春秋》,忠贤作《要典》;孔子诛少正卯,忠贤诛东林。”

魏千岁功德可以与孔圣人比肩,应该把庙造在太学旁,祭祀待遇参照孔子,神仙级别再上一档。马上有诏书下来,称许陆监生。于是各地纷纷上疏,说要把周敦颐和二程的庙也拆了,造魏忠贤庙,理学家这等萤火小虫,岂能跟魏神仙争辉。

可惜等奏章送到北京,魏忠贤的靠山明熹宗朱由校一命呜呼,新登基的是崇祯皇帝。崇祯早就想收拾魏忠贤,一边看这些奏章一边冷笑。魏忠贤一轧苗头不对,连忙上疏反对。不久,魏忠贤被杀,所有主张建造生祠的全部列入阉党。想想那赶上末班车的真是倒霉,一着急竟然抱错了大腿,抱落了脑袋。

严格地说,造生祠并不是造神,毕竟被奉为神仙的人还活着。但在中国制造神仙,首要突出的是神仙的亲民指数,而不是神圣感。造生祠的好处,一方面可以零距离地表达对他人的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另一方面普通人也可以与神仙互动,感情色彩浓厚,更容易为人所接受。洪秀全改造基督教义为太平天国服务,并不是大谈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之类的理论问题,而是直接说耶稣是自己的亲大哥(天兄),这样迅速拉近了天国与世俗的距离,效果自然好得多。

从另一个角度看,造神也是讲政治的,没有哪个神仙能跟官府斗。在政治高压下,造神造个现在进行式,不失为简捷方便的不二法门。此举虽然对真正的神仙有点不恭不敬,但为了眼前的身家性命,只好请他们将就一点了。

黄帝的身分

中国人常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把炎帝和黄帝作为自己民族的始祖,但对两位老祖宗的身世,其实并不怎么清楚。就是现在,也常常有政府部门组织学者研究考证黄帝的家乡,还为此大打笔墨官司。人人争着做黄帝小老乡的原因很简单,有黄帝罩着,开发点旅游业还不是举手之劳吗?

也许因为争来争去,争得大家都有点糊涂,黄帝的光辉形象也似乎被掩盖了。推想起来,今天即便起黄帝于地下,恐怕他连自己的简历都填不好了。

首先,姓名一条就成问题,《史记》上说他姓公孙,名轩辕,好像是很清楚了。可是也有说姓姬的……司马迁自己也说,当时(西汉)关于黄帝就已经众说纷纭,连饱读诗书的老先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自己也是猜测。至于籍贯,更没谱了。司马迁游历天下时,各地政府官员申报的地方杰出人物,基本上都有黄帝。

最难填的要数家庭出身和本人成分。如果把关于黄帝的记载综合起来看,黄帝至少具有以下几种身分:

(一)神仙里的老大

最普通的说法应该是神,这方面的传说比较多。比如黄帝曾经在西泰山上进行鬼神阅兵仪式,那场面绝对盛大,有六条龙驾着车,毕方执缰,蚩尤在前面开道,再前面还有风伯雨师,前有虎狼,后有鬼神,上面是凤凰,下面是蛇,还演奏着阅兵进行曲《清角》。这种排场,后来的神仙好像很难超越。

黄帝儿孙满堂,而且搞家族统治。儿子禺号和孙子禺彊一个管理东海,一个管理北海。孙子颛顼是继他之后统治神国的主神。

后来的玉皇大帝,如果深究起来,也有黄帝的影子,只是被施行了易容术而已。

(二)千古难得的圣王

按照历朝官方的标准说法,黄帝是上古罕见的圣明的君主。

司马迁的记载还算比较忠实,没有对黄帝过分吹捧,最多也就是说他生下来就会说话,无论什么东西一教就会,是个典型的天才儿童。

后来就不对了,天才儿童离帝王还有点距离,所以像后来的帝王一样,黄帝出生时的异象也被添进简历中,比如有本书上说,黄帝的老妈附宝有一天出去郊游,在森林里被不知什么东东放了电,结果就怀上了黄帝。——怀了二十五个月才生下他。

做贤君并不简单,尤其是作为开创性的帝王。整天吃喝玩乐肯定不行,庸庸碌碌也难成大器,因此,许多发明创造也被安在黄帝身上,比如造马车、独木舟,教大家做米饭、造锅子、凿水井、做衣服,甚至还包括姓氏制度、婚姻制度、户籍制度。反正使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大多数科技发明和社会制度,人们都替黄帝申请了专利。

能搞点发明创造,最多是个科技爱好者,关键要在思想道德方面做出表率。因此,关于仁义的故事也被编造出来。比如有一段故事说:黄帝刚登基的时候,是个谦谦君子,不喜欢动刀动枪,可是其他四位皇帝不服气,很想收拾掉黄帝,整天跟他开仗。黄帝长叹一声,这不是逼我动手吗?只好跟其他四位开仗,结果正应了“仁者无敌”的预言,黄帝一出手,把几位不识相家伙的全灭了。

由于精神文明建设得比较好,黄帝的统战工作也很有成就。本来他是杀了炎帝和蚩尤后才坐稳江山的,结果在有些历史学家笔下,却是靠德行感化对手,把炎帝和蚩尤全部收编。蚩尤还加入了他的智囊团,负责观察天象,预测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这个官的名字叫“当时”。——多奇怪的名字。

然而,在儒家的圣王系统里,却始终没有黄帝的位置。儒家讲道统,是从尧、舜、禹开始计算的。这大概是因为黄帝身上的神仙气、始祖气总是去不掉,而虚伪的儒生们又要遵循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原则,黄帝想加入政治家协会,票数总是不够。

(三)修仙协会的形象代言人

道家学派和后来的道教讲究练气功,总想长生不老,白日飞升。为了宣扬得道的好处,率先把黄帝作为形象代言人。这么做是有深意的,连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黄帝都想求仙,其他人还用说吗?

《庄子》里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黄帝做了十九年天子,听说崆峒派第一代掌门广成子修炼得很不错,就去请教长生之道。广成子大谈修炼之道,什么阴阳调和,长生久视,与日月参光,与天地为常,说得黄帝心痒难耐,再听广成子说自己已经一千两百多岁了,更是惊为天人,马上磕头拜师。学完了广成子的招数后,他又继续寻访名师,千方百计搜罗修仙秘笈。

黄帝放着天子不做,到处找秘方,总有点饱暖思淫欲的意思,所以讨厌他的人也不少。据说黄帝搜刮手段着实厉害,什么《三皇内文》、《九方》、《神芝图》……各大门派的修炼密笈统统被他搞到手里。结果,引起了全国求仙协会的公愤,后来他到峨眉山求见天真皇人,想学真一之道,没想到这位天真老兄不给面子,冷冷地回了句:

“你已经做了帝王,什么都不缺了,还想长生不老,未免有点儿太贪了吧?”

黄帝来修仙,那自然是财力雄厚,在精心研读秘笈之后,就派人开采首山的铜矿,在荆山下铸造鼎(就是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超级大饭锅)。造好了大鼎,炼成了丹药,就意味着修仙成功,于是天上派龙下来迎接黄帝。黄帝骑上龙,手下的大臣、老婆、二奶什么的七十多人也跟着爬上去——客满,龙开始起飞。其他级别更低的臣子没有成仙门票,但是求仙的心一点不弱,一个个抓着龙须,就是吊,也要吊到天上去。瞧这阵势,和某些国人当年争着到美国洗盘子倒有几分相似。

(四)巫师领袖

黄帝作为上古的著名领袖,自然是精研巫术的。

黄帝统一天下之后,蚩尤不服,要和黄帝单挑。蚩尤穿的是最新款的合金铠甲,铜头铁额,再加上身大力粗,黄帝天天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怎么干得过?于是黄帝说:

“咱们不斗匹夫之勇,还是比试巫术吧!”

哪里想到,蚩尤搞起巫术来也是把好手。黄帝先召应龙蓄水,想水淹七军;蚩尤就请出风伯雨师,吹烟喷雾,大雾弥漫,黄帝手下连北都找不着了。结果洪涝四起,反倒让自己遭了殃。黄帝再请天女——旱神魃来助战,终于止住了风雨,杀掉蚩尤。

这里顺便提一提旱魃,她在神仙里也算是个异类。虽说是个神仙MM,可模样奇丑,身高不到一米,只有一只手、一条腿、一只眼睛,这一只眼睛还长在脑袋顶上,绝对是超级恐龙。更糟糕的是,她虽说是天神,可下凡帮助黄帝之时,用光了全部了法术,再没本事回天上去,只好留在人间。而只要她呆在哪里,哪里就会连年大旱;为了抗旱,人们又发明了各种巫术驱逐旱魃。——当初的功臣如今人人喊打,可怜!

(五)最早的暴君

古代的暴君不少,像夏桀、商纣、秦始皇他们;按理这顶帽子很难扣到黄帝的头上。上下五千年,大多数人都在给黄帝脸上贴金,要说黄帝是暴君,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考古成果具有极强的杀伤力,经常会把我们心中原有的神圣感扫荡干净,让生活的真相实实在在地展示出来。

20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了不少宝贝,其中有一本帛书上说黄帝抓到蚩尤后,把他的皮剥下来做成箭靶,用他的头发做成旗帜,用他的胃做成皮球,把他的骨肉做成肉羹,让大家都来尝(可怜的蚩尤,这个黄帝的死对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拖出来作为反面教材)。虽然老子、庄子把文明前夜的社会描述得锦绣一般,但有这样的皇帝,谁还敢再倒回去?

很多历史学家都曾努力考证黄帝的本来面目,杨宽认为:

黄帝之传说出于“皇帝”之字变,初为上帝之通名,不为专名,故东西民族之上帝——帝俊、帝喾、颛顼、尧、舜——神话,无不渗入其间。

也就是说,黄帝其实很虚的,本来只是人们对最高职位的一个称呼,后来才在这个职务中分别塞进姓名、年龄、籍贯、成分等各种内容。你塞一点,我塞一点,矛盾之处在所难免。而且正因为黄帝是个虚壳,大家可以按需塞内容,所以黄帝的形象非常富于弹性。从骨子里说,黄帝不过是个可以任人打扮的“皇帝”。

当然,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人文初祖”的黄帝,在剔除了荒诞不经的神迹之后,才真正成为人们对黄帝认识的主流。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世界上最好的道理,就是一个人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如果他刚好是法相庄严俊美,又有诗意的智慧、传奇跌宕的身世的圣域之王仓央嘉措,那这个道理,就是他用出世者的眼光望着俗世时显露出的智慧。如果向我们传达这一智慧的作者,又刚好是一位在伊拉克的巴格达经受过战火、在耶路撒冷见证过巴以最激烈的冲突,去过北极,重走过“丝绸之路”,内心有过深度挣扎和痛苦、最后又归于宁静的人,那我们读这本书,得到的就是双重智慧,摆脱浮躁心境、回归心灵安宁的双重通道。读仓央嘉措,我们读的不仅仅是诗歌,而是他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以及他用出世者的智慧解世情之种种。
  •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

    小乘,梵语hina—ydna。亦称声闻乘。二乘之一。乃大乘、菩萨乘之对称。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以达小果之教法;即所修之教理行果,与能修之根机均为小劣之法门。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其后学术界沿用之,并无褒贬之意。小乘佛教之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故为自调自度(即灭除烦恼,证果开悟)之声闻、缘觉之道,而异于大乘佛教自利利他二者兼顾之菩萨道。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星云日记12:处处无家处处家

    星云日记12:处处无家处处家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二册。收录星云大师1991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处处无家处处家”、“六根作道场”、“无为而治”、“相由心生”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热门推荐
  • 让孩子长更高

    让孩子长更高

    本书介绍了孩子身材矮小的真正原因,并提供了“拔高”实用方案。全书内容包括:你的孩子不钱“低人一等”;别让孩子的身高掉队——把握孩子的生长快速期;掌控生长板时期,引导孩子科学锻炼;防止生长激素不足,帮助孩子保持良好情绪等。
  • 哥哥很宠我

    哥哥很宠我

    裸露的夜色-似夜半海棠的嫣红-蔷薇下的目光-在葱茏季节里站成委婉的风景-一阙残词-与流觞古诗-破译出情感的密码-让我以唐风的姿势-垂钓一地瘦瘦的感伤……
  • 扶刀行

    扶刀行

    (紧急通知!注意!注意!六年网文经验写手首次执笔江湖,绘写梦想诗篇。本书九十章以后发力,有兴趣的看官,可耐心一观。)江湖争名,大国逐利。刀剑无眼,少年无畏。十二州界,两国对立,天下气运尽归江湖。当和平年代到来时,因南北对峙而形成的新江湖,悄然转为大国逐利的第二战场。在这个人人崇武的新时代,一名初出渔村的少年披荆前行,漫漫江湖路中,常人不存,唯有一把木刀常伴左右。少年扶刀兵,踏马奔前行。笑问江湖事,心高志长铭。
  • 血之光

    血之光

    《血之光》第一部《觉醒》主要讲述一个倔强的年轻博士与“神农氏”的斗智斗勇过程。在一次科考过程中,晨昕和西门博教授等人被“神农氏”设计抓获,最终西门博教授等人被转化为已嗜血为生的“神农氏”。晨昕的血型是世上罕见的“Rh阴性血”,该血恰好是这些嗜血魔鬼的克星,最后演义到晨昕挥泪斗亲人的局面。在战争的最后时刻,“神农氏”魔头格勒杰布教授被毁灭,但他却解除了禁令,灾难正真的开始了,这部分将是《血之光》第二部《复仇》的主要内容。特别声明:本书第一部《觉醒》中有个别情节借鉴于布拉姆·斯托克的《德古拉之吻》,对此,本人对该作者及读者们表示真诚的歉意。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标志,是文学发展呈现出空前繁荣的阶段,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古代文学是古代文化的最重要的栽体。没有古代文学,可以说就没有灿烂的古代文化。从现存的近五万首唐代诗歌来看,唐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诗歌题材的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开拓。
  • 都市异能神豪系统

    都市异能神豪系统

    本书讲的是少年叶飞,被来自处于宇宙巅峰的异世界的系统所选中,在都市和异界纵横的小说
  • 残天弑神

    残天弑神

    说他是个好人,有点牵强;说他是个坏人,却一直无法将坏发挥到极致。。。。。。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想告诉你他一身都是迷。
  • 胃肠病保健家常食典

    胃肠病保健家常食典

    本书根据健康膳食理论,中日友好医院营养科医师杨勤兵教授精心编写,根据胃肠病患者的饮食需要进行合理的食材选取、搭配。共收录近百种常见食材及400道家常菜,图文并茂,好学易做。
  • 每个爱情都危险

    每个爱情都危险

    爱情,让人做梦都念念不忘的东西。岁月有痕,游走在不经意的皱纹里。它能给人一双通透的眼睛,看穿一切虚伪,却不能将这虚伪打破!所以,我们学会了思考。可笑的是,我们越是长大,越会思考,却越是犯错。像个笑话,告诉你玫瑰有刺,还要去摘,等手被刺痛,才会明白越是美丽的东西越是危险。如同爱情。
  • 神魂镜影

    神魂镜影

    一场西方异国的政变,王子流亡到长安,引发了朝廷政策的矛盾,围绕着帮助流亡王子复国的集团与抛弃其结交新国王的集团明争暗斗,武林中人也卷入其中。随着斗争的白热化,北方异族侵入西域,西域诸国向朝廷求援,而朝廷内围绕着流亡王子的争斗,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政治派系的斗争也越来越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