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38600000021

第21章 问鼎中原(1)

近一个时期,毛泽东发给各野战军的电报均以中央或军委的名义,唯独给陈、粟的电报则全部署名“毛泽东”,并且必签上四个粗重的“A”,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华野西兵团渡河南下。由此,足见毛泽东的决心与焦急。

陕北葭县朱官寨1847年8月30日

“我没有病!”

一声怒吼从毛泽东住的窑洞里传出来。

任弼时正朝窑洞走来,闻声急步进屋。

毛泽东怒气冲冲,面孔和脖子涨得通红。

保健医生手里拿着药物,站在一旁委屈得不知所措。

任弼时把跟镜摘下来擦着,示意医生悄悄退出去。

“史琳同志,”毛泽东头也不回地站在地图前,“给陈毅、粟裕的电报发出去没有?”

“已经发出了。我想,他们很快会有动作的。”任弼时戴上眼镜。

毛泽东“唔”了一声,余气来消:“华野迟迟不动,刘邓势必危难重重!你来看……”

毛泽东似乎使出举钢钎的气力拿起一支红蓝铅笔,刚指向地图上的中原地域,笔却“叭”地落在地上。

任弼时抢先躬身捡起铅笔,递给毛泽东,心头倏地一阵酸楚。

油灯下,毛泽东的手肿得像个馒头。

撤离延安五个多月了,毛泽东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过一顿像样的饭,加之陕北今年罕见的天灾和频繁的战事,粮食物品奇缺,毛泽东和战士们一样常处于半饥饿状态。极度的疲劳和严重的营养不良使毛泽东浑身浮肿,十分虚弱。前几天,任弼时忍痛将自己的坐骑杀了,炖了几锅肉,那也只能暂解腹中之饥,解不了毛泽东心头的沉重思虑。

自从刘邓挥师南下,毛泽东无一天不在惦记他们。凡有刘邓电报来,无论白天夜晚,必亲自处理。为保证大军南下顺利,他令陈赓率部渡过黄河之后,又几次电催陈、粟南下豫皖苏钳制敌人,以减轻刘邓的压力。然而陈、粟至今未动。前不久,刘邓来电告急:国民党数十个旅形成堵截包围态势,企图将我围歼于进军途中。毛泽东忧心如焚,一连数日几乎是站在地图前度过的。刚才,他又一次吃力地拿起笔,给陈毅、粟裕拟了一封电文:

陈、粟:

二十九午电悉。

你们在惠民留驻时间太久,最近几天又将注意力放在胶东,其实目前中心环节是在陇海南北积极行动,歼击及抓住5军、57师,攻占一切薄弱据点直接援助刘、邓。我们对于陈(士榘)、唐(亮)、叶(飞)、陶(勇)20多天毫无积极行动,你们亦未严令督促,十分感觉焦急。为此问题,军委多次指示未见具体答复。现在欧震、张淦、罗广文、张轸、王敬久、夏威各部均向刘、邓压迫甚紧,刘、邓有不能在大别山立脚之势,务望严令陈、唐积极歼敌,你们立即渡河,并以全力贯注配合刘、邓。……

毛泽东

30日19时

措辞是严厉的。

近一个时期,毛泽东发给各野战军的电报均以中央或军委的名义,唯独给陈、粟的电报则全部署名“毛泽东”,并且必签上四个粗重的“A”,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华野西兵团渡河南下。由此,足见毛泽东的决心与焦急。

任弼时刚才说已发出的就是这封电报。任弼时转身去落实,毛泽东又回到地图前研究敌我形势。他想在地图上做标记,几次拿起铅笔又几次掉到地上。这时医生进来打断了他的思路,于是他才恼怒起来。

“唔。我不该对医生发脾气。他也是好心。”毛泽东接过铅笔,摇摇头:“可他不该打扰我,他根本不知道我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任弼时想安慰一下毛泽东,又知此种情势岂能一个“安”字了得,只好将说过的话又重复一遍:“主席,山东战场一直形势紧张,陈、粟迟迟未动必定是有困难。我想,他们接到这封电报。一定会拿出行动的。”

毛泽东的眉头依然没有松开:“但愿如此。”

周恩来走进窑洞,浓眉飞扬:“主席,刘邓传好消息来了!”

“哦?快念!”毛泽东迎上几步,却接过电报:“不,让我自己来看。”

各首长并报军委,……

(一)我军已胜利完成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之任务。敌人追剿计划完全失败。今后任务,是全心全意的,义无返顾的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并与友邻兵团配合,全部控制可能点。

(二)实现此历史任务,要经过一个艰难困苦过程,……我们应切戒骄躁,兢兢业业,上下一心,达成每一个具体任务。

(三)向全军说明,我们有完全胜利把握,……虽有困难;也是能够克服的。

刘邓

未卅

毛泽东吸吮着嘴唇,眉头渐渐舒展开,灰肿的脸上也泛起红润。他慢慢地将电报递给任弼时,慢慢地伸手从兜里掏出香烟,慢慢地点燃火,深吸了一口,猛地吐出:

“我们终于熬出来了!”

周恩来深解毛泽东语中含意,接道:“是的。主席,自古谁得中原,谁得天下嘛!”

毛泽东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哈哈大笑。

周恩来说:“主席,刘邓进入大别山,各个战场都活了。不过蒋介石是不会甘心的。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他一定会拼上性命‘围剿’。”

毛泽东点点头:“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的。”

周恩来的目光透着沉重:“只是这样一来,刘邓会很困难,他们背得太重了。”

毛泽东移步到门口,撩开门帘,望了一眼满天的星斗:“夜黑了,星星才更亮。困难大,背得多,刘邓就更光荣。他们的行动是英勇的行动!”

毛泽东转回身:“恩来同志,请转告周师傅,说毛泽东饿了,快煮些黑豆送来。我要打通宵。”

“主席,连着几天你已经很疲劳。我们担心你的身体……”周恩来婉言劝阻。

毛泽东微皱眉头:“怎么?你也讲我的身体如何如何?刚才医生捣乱,说我患了帕金森氏综合症。我告诉他,我毛泽东是中国人,不得外国病。我没有病!”

那一夜,毛泽东窑洞里的油灯通宵未熄。

两天后,电波载着毛泽东亲手起草的《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传送到人民解放军的各个战场: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

历史重重地记下了一笔: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开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河南光山北向店1947年8月31日

“过八路!过八路!”

黄鹂鸟从这个村飞到那个村,就这么叫着,叫得清脆嘹亮,叫得字正腔圆。

老人们捋着胡须说:“会飞的都是天神。前几年,‘直不岔’黑夜白日叫唤:‘打日本,杀敌、杀敌!’小日本不就投降啦?这一回;也错不了,‘过八路’,又要闹红了。’

“过八路!过八路!”

黄鹂鸟叫得更欢了,播撒下一串神奇的传说。

有人讲:“闹红的队伍是从黄河北边开来的。浩浩荡荡,有几十万人马,领头的姓刘名邓,那是个了不起的能人儿!只要一挥手,几十万兵马就能腾云驾雾,日行千里。”

说起刘邓大军连闯几大河,有一段完整的传说:

“过黄河,正逢烈日当空,波浪滔滔,水深足有千丈,河宽二三百里,眼瞅着没法子。只见刘邓吹了一口气,黄河上刹时彤云密布,转眼下起炕席大的雪片,把河面封得结结实实、平平坦坦,大队人马就从这条冰河上走过来了。

“到了汝河,前有白匪,后有追兵,河面上既无桥,也无船,那才叫千钧一发,难坏三军。刘邓沉得住气,不慌不忙从腰里掏出—个红绸包,取了一粒分水珠,往河里一丢,河水自然分成两堵墙,千军万马硬是人脚不沾泥,马蹄不带水,平平安安就过了汝河,连中央军的枪炮子弹都穿不透那两道水墙。

“队伍开到淮河更神。刘邓是个戴眼镜的人,他把眼镜摘下,往河一架,就成了座七彩桥。大军刚从桥上过完,中央军就追到河边。只见刘邓笑了一下,抽回眼镜架到鼻梁上,桥就不见于,把对岸的中央军气得干跺脚没办法……”

历代兴亡,总是伴随着许多神话般的民间传说。

传说是兴衰成败这一历史真实的预言与观照。

一首歌在大别山麓唱响:

刘邓大军真勇敢,

渡河反攻鲁西南大捷歼敌六七万。

蒋介石正在手忙脚又乱,

我们又挺进大别山。

艰苦行军20多天,

血战汝河胜利渡淮踏上大别山。

大别山好比一把剑,

直插到蒋介石的心里面。

毛主席领导如明灯,

刘邓首长亲自指挥就是指南。

同志们挺胸勇敢往前干,

解放全国胜利曙光在眼前。

曲子是《信天游》的调调,朗朗上口,刘邓大军的许多老同志至今唱起来仍然热血沸腾、珠泪涟涟。歌词是张际春在行军路上组织写的。他说这么重大的历史行动为什么不编个歌子唱—唱呢?于是就发动每个纵队都写。第l纵队的宣传干事邢岳挺灵光,膛着淮河流水,心里头一热,歌词顺口就涌出来了。

张际春听罢,击掌称好:“唱到战略进攻的点子上了,就定这首!”

渡过淮河,部队踏上迭次渐高的坡道,这首歌不胫而走,很快在10万大军中流传开来。上了大别山,总部通知在北向店做短期休整,歌声更是此起彼伏,唱得石破天惊。

随着一阵阵欢快的歌声,战士们仿佛把数十天的腥风血雨、枪林弹雨、凄风苦雨,连同中原的风尘、征战的疲劳、敌军的阻截,一起丢在淮河北岸了。

到了!终于到大别山了!

大别山的8月,虽说不上是最美的季节,然而对于来自冀鲁豫大平原的战士们,这里秀丽明媚的山光水色却令他们陶醉了。路边的池塘碧澄清澈,映着蓝的天、白的云,一群群鹅儿在水中嬉戏,拨开一池云。池塘边开满了各色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紫的,蓝的。远处,黛色的山峦依次铺开墨绿、翠绿、青黄。山的背阴处是茂密的松竹,山的阳面则是望不尽的梯田,就连山顶也是水田成片,泛着绿的涟漪。

见惯黄沙土丘的北方籍战士连发感慨。

但是,野战军的一大批中高级指挥员却是从这里走向革命的。有好事者企图列个名单:陈锡联、陈再道,郑国仲、陈鹤桥、肖永银……结果数不清道不尽。大别山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田间小路、崎岖山道,与他们有扯不断的情丝。重新踏上故乡的土地,他们徘徊在残墙断壁、峭石悬崖旁,寻觅着“闹红”时留下的遗迹。掬一捧故乡红色的泥土;望一眼昔日亲手写下,虽几经风雨仍依稀可辨的大字标语——“打土豪,分田地”、“粉碎白匪围剿”、“红军必胜”……这些九死一生的汉子们头一次品尝到返乡泪水的苦涩与甘甜,一肚子话到了嘴边只剩下一句:

“大别山,我们终于回来了!”

野战军组织部部长陈鹤桥想到山上走走怀旧一番,刚出村口,见制图科的于乔和陈晓静捧着一大把鲜花,笑着从山顶跑下来。

休整了几天,姑娘们把自己收拾得换了个人似的,再不见过黄泛区和渡汝河、淮河时的狼狈。

陈晓静说:“陈部长,你看大别山的花多漂亮!”

陈鹤桥抽出一枝:“大别山到处是宝,好东西多得很。你们采那么多花干什么?”

陈晓静诡谧地眨眨眼睛:“我用它布置绘图室。于乔的那一把呀,要留着献给柴处长呢!”

“贫嘴!”于乔一下揪住陈晓静的耳朵,直到陈晓静哇哇告饶才松开手,她从衣兜里掏出一样东西:“陈部长,你说奇怪不奇怪,大别山的石头是红色的,你看……”

“是呀,陈部长,你是大别山人,你说这是为什么?”陈晓静也掏出一块红石头。

陈鹤桥的笑容消逝了:“你们问得好。大别山的石头是红色的,大别山的泥土也是红色的,因为这里面都是血,大别山人民的血!”

陈晓静感到脊背一阵瘪凉,手中的石块“啪”地落在地上:“真的?”

陈鹤桥捡起石块,抚摸着:“红军三进三出,每次转出紧接着就是国民党的‘清乡围剿’,烧光杀光,大别山就叫血给泡透了……留着它吧,记住,这是一笔血债!”

一个叫牛三保的战士扶着位瞎眼老妈妈朝这边走来,身后还跟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

老人摸摸索索,斗路蹒珊。一路喋喋不休:“4连,4连指导员……”

走到陈鹤桥身边,牛三保扶住老人,说:“老妈妈,这位是我们的首长。”

“首长?……首长可是4连的?首长可是指导员?”老人挤巴着枯凹的双眼,紧紧拉住陈鹤桥的双手。

陈鹤桥不知该如何回答,只好实话实说:“老妈妈……我不是4连的人,也不是指导员。”

“那你们不是民国18年从这里出去的红军?”

“我就是那时的红军,如今又回来了。”

“那你不认识吴海?4连的指导员?”

“吴海?老妈妈,我们这儿有很多4连。据我所知,没有一个指导员叫吴海。”

“没有?不!不能啊……俺就那么一个儿子,俺吴海是红四军4连指导员,他走的时候才20岁呀!”

老人像个失望的孩子,“哇”地—声坐在地上痛哭。

于乔和陈晓静赶忙搀扶起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安慰:老妈妈,您别难过。我们虽然不是吴海,可也和吴海一样,都是当年的红军,都是您的儿女。

陈鹤桥拉着老人的手:“老人家,现在咱红军有几百万啦。那时候吴海做4连指导员,现在咱有很多很多个4连,几千几万个吴海都回来了。您想叫吴海做啥,我们都能替您做。”

“不,俺啥也不要做,啥也不要……”老人呜咽着,满是皱纹的脸上挂着混浊的泪,半晌才憋过一口气来:“俺就要吴海回来……给俺报仇哇!……自从他走后,湾子里叫白匪民团闹惨啦,妇会的人叫那些禽兽们糟踏够了,又反绑着手投到池塘里啦!岭后松林里天天杀人,杀得没有数哇……吴海他爹也给砍死啦!我的眼珠子也叫畜牲们用竹筒子给……给拧掉啦……吴海!吴海!你要回来给娘、给你爹报仇啊……”

在场的人都忍不住了,于乔和陈晓静的手颤抖着,攥紧那块血红的石头。

陈鹤桥用衣袖擦擦泪:“老妈妈,别哭了。这仇咱们一定替你报!我正有件事要问问您,如今咱红军回来了,为什么村上除了老老小小都跑光了呢?”

老人颤颤巍巍撩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

纸条上写着:若与共产党照面,杀绝满门!

“这是上个月,保长逼着家家户户写下的呀。我老了,又是个瞎子,还怕啥?我是拼死在家等俺吴海,要把冤仇给他说说呀!”

陈鹤桥搀着老人说:“做得对!老妈妈,您不用怕,咱队伍多得很,往后还要往这边开,说不定您的吴海还会来呢!”

老人的腰板突然直起来,拉过身边的小女孩说:“好孩子,快,快去,去岭后叫你妈、你叔、你婶他们快回来。你就说,红军不走啦!”

小女孩呆立片刻,似乎明白了什么,一转身,像只小鹿朝山上跑去。

松林里回荡着银铃般的童音:

“红——军——不——走——啦——”

河南光山北向店1948年8月31日

茅草小屋里黑漆漆的,大白天也得点灯。

部队进入北向店后,刘伯承、邓小平就在这里住宿、办公。

刘伯承走到哪里也离不开地图,有时甚至把看地图当成一种休息消遣,无论多么紧张疲劳,只要往地图前一站,他就能气沉丹田,进入一种入定状态。似乎他面对着的不是花花绿绿、点点线线的图形,而是一片活的凸起的天地;他全身心走进去,跨过山川江河,步人广阔平原,越过小桥关隘,在山山水水之间跋涉,从满头乌发直走到一顶银丝……此刻,他正手擎一盏如豆的油灯,伫立在“大别山区形势图”前,构想着部队的进一步展开。

邓小平刚刚签署了一项作战命令,打开收音机想听听敌人的动态。他怕影响刘伯承,便把音量调到最小。

收音机里国民党的电台正在广播近几天的战事:

“……本月下旬,国军10万官兵于息县汝河、淮河一带追阻围歼共军,激战数日,战况空前,毙伤共匪无数,缴获武器颇多。目前,国军正在节节进击,共匪已作分股逃窜。据可靠消息来源,此役中,国军曾击毙一名身材高大且戴眼镜之匪徒,经多方证实,此人必系共匪头目刘伯承无疑……”

“哈!邓政委。”刘伯承眼睛不好,耳朵却很灵。他放下油灯,回头对邓小平笑道:“我这是第几次被击毙喽?”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笑林广记)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笑林广记)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乡村词典

    乡村词典

    这是一本写给乡村的书。写给生活在祖国乡村的高天厚土间,为我们创造着土豆、玉米和小麦的人们,写给那些一直对乡村保持着热爱的人们。读者在这里可以找到乡村的一切,包括灵魂样吹过乡村的风、土炕一样温热的土地、血浓于水的乡情、汗一样在土地里潜行的水,以及乡村的男女老少各种各样的事儿,这是一本融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好看的书。这是一本让你震撼,也使你得到抚慰的书。因而,这也是一本可看成《乡村史记》的书。读《乡村词典》,就是用乡村的雨水给灵魂作一次洗礼。
  •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 我的青葱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的青葱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学大师的斑斓人生之青葱的大学时代。从济南到北京,是青春往事特有的青葱和美好,求学清华园、任高中教员、怀师记友……一段段汩汩流淌的情思,都是对最好年华的留恋追忆。
  • 难得的心思

    难得的心思

    桌子上放着一沓书稿,是同仁徐志良即将付梓的新闻评论集《难得的心思》。翻看书稿,不禁为志良感到高兴。为他的收获,更为他的耕耘。
热门推荐
  • 我欲永恒

    我欲永恒

    生命层次的跃迁极难,最有迹可循的一条路,便是修行。应天荒废了最佳的修行时段,普通的修行方式已无法让他的生命层次得以提升。为此,他开创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生命进化方式。……
  • 丹青山

    丹青山

    故事描述了九十年代初期的一个大学生因一次邂逅而改变生活轨迹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在悄然变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本文是浪漫理想现实主义题材小说,将人生的偶然性、人性中的天性以及人心的真实表述这三者融合,是本文的特点。本文最大的看点是计谋的贯穿,从乡村到城市,从贫穷到富甲,从草根到官场,涉及名利场的多个领域,当然也包括爱情、亲情、友情的忠贞和背叛……
  • 清秋飘落相思雨

    清秋飘落相思雨

    19岁,本应是青春灿烂的年龄,可是,19岁的她冷漠、而造就这一切的竟是父母双亡的事实;19岁,独自撑起上市公司,那年19岁,却交织着一份份爱恨情仇。
  • 解忧律师事务所

    解忧律师事务所

    那一年苏了了26岁,上了二十多年学,终于毕业了,毕业那天,很热,她拖着一个箱子和两个麻袋,搬进了刘明媚和沈太阳的出租屋,想着人生就要走向巅峰......
  • 范仲淹与宋学精神(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范仲淹与宋学精神(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是以整饬吏治为首要,以改革科举、兴办学校、砥砺士风、培养人才为本源,兼及经济和军事等领域。虽然其整饬吏治仅及一年就夭折了,但其改革科举、兴办学校、砥砺士风、培养人才则对以后宋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范仲淹门下多延贤士,如胡瑗、孙复、石介、李觏等皆与之从游。庆历之际,学统四起。三苏的蜀学、王安石的新学、周敦颐的濂学、张载的关学和二程的洛学等,都与范仲淹及庆历新政有着密切的关系。宋儒的“内圣”与“外王”是相贯通的。南宋理学时代,与其称为“后王安石时代”,不如称为“后范仲淹时代”。
  • 战国的游戏

    战国的游戏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一家科技公司上线测试了一个AI虚拟世界《战国的游戏》,测试版本中,选定的七王在风云战国重生,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只是虚拟世界中的人工智能,他们历尽所有艰难困苦,只为使自己的国家在争霸中胜出继而一统六国。秦始皇、魏文侯、赵武灵王、燕昭王、楚悼王、齐威王与韩昭候,将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上演一出战国版本的《权力的游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歌归不归

    倾歌归不归

    严停云是严家的养子,是严家的一条狗,负责做严家所有见不得人的事。纪倾歌和严停云青梅竹马,甘愿成为严停云的一把刀,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可是突然有一天,纪倾歌再也没回来纪倾歌还会归来吗
  • 诸魂录

    诸魂录

    神战之后,魂兽猖獗,一个名叫离原的少年灵魂从地球穿越而来成为一名猎魂师,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之中,他发现自己的躯体内含诡异,这一切都是一场阴谋,而他只不过是个棋子......
  • 谁说你我不相配

    谁说你我不相配

    他开着车差点撞到了着急到学校的她。第一次见面,她在他的面前露出了野蛮的本性。后来,他帮助了她,他要求她当他一个月的保姆。在一个月里,他们同居了。一个月后他对她说:“没我允许不准搬出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