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74700000034

第34章 世纪之交的嘱托(2)

上海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近几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08.76亿元,按当年汇率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909美元。金融、商贸、房地产等已成为上海新的支柱产业,会展、旅游、信息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2002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1%。工业新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四大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推进,电子信息产品、汽车、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精品钢材、成套设备、生物医药等重点发展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23.4%,工业经济效益和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城市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以推广使用社会保障卡、公共交通卡和银行卡为重点,信息技术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公共服务、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得到积极应用。农业结构调整明显加快,郊区经济快速发展。

区、县初步形成了各自的产业优势和区域经济特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市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5%,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水平。

(第二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一贯的思想和做法。

早在1982年4月,他就指出:“我们要有两手,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一手就是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没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这一手,不但对外开放政策肯定要失败,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也肯定要失败。有了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这一手,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就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走。”

1982年7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的一次座谈会上又指出:

“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这一手。但是为了保证这个政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能够真正有利于四化建设,能够不脱离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同时还有另外一手,这就是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没有这一手,就没有制约。”

到了1986年,邓小平反复论证和强调这个思想。他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讲话说:还是我们过去的想法,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

1989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两点论。

但今天回头来,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

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讲这点,可能对我们以后制定方针政策有好处。”隔了几天,他又对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说: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

对如何开展反腐败斗争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和原则,一是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腐败,开放、搞活政策延续多久,端正党风的工作就得干多久,纠正不正之风、打击犯罪活动就得干多久。二是反腐败的重点是领导干部,他指出:

“对一般党员处理要宽些,对领导干部要严些,特别是对高级干部要更严些。”三是要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法制建设。邓小平认为这些方面的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对上海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上海市委紧紧抓住邓小平反腐败思想的精神实质,从上海实现“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特殊地位出发,坚持高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旗帜,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开展反腐败斗争,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提出了符合上海实际的工作标准和具体措施,努力探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的新路子。党的十五大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在工作部署上,上海始终抓住3个重点。一是在全面完成中央统一部署的各项任务的同时,着重解决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各级党组织通过开展调查研究、信访机关及各监督渠道,及时发现和掌握本地区、本部门的倾向性、苗子性问题,并花大力加以解决,防止其蔓延,影响全局。二是在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的同时,着重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运用多种阵地和载体,以各类主题活动为抓手,对党员、干部不断进行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群众路线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奠定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三是在全面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着重抓好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工作。

上海历届市委都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反腐败斗争的重点和关键,始终紧紧抓住不放,形成了一个好的传统。江泽民亲自主持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题调研,并制定了市委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他一再告诫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领导是关键。他常讲的一句话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朱镕基提出要紧紧盯住全市506个局级干部。他说:“民不畏我威,而畏我正,只要干部以身作则,一身正气,上海社会风气就会好。”

1990年2月9日,市政府召开全市监察工作会议,宣布本市1990年要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廉政建设要抓506名局级干部,延伸到包括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2000名局级干部,并延伸到2万名处级干部以及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会议部署了全市的监察工作,强调要重点查处领导干部尤其是处以上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搞权钱交易谋取非法利益的案件,各级监察机关工作重点要抓大案要案。吴邦国也曾指出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思想作风建设。黄菊十分强调领导干部要“立党为公,从政为民”。市委领导干部还提出了三“严”标准:严格要求,严密监督,严肃执纪。因此,上海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成效比较明显,推动了整个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化提高。在工作思路上,上海注意从体制、机制、法制“三位一体”上,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子。在体制上,努力形成全党一起抓,党政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量化考核标准,落实奖惩措施,完善领导体制;在机制上,以形成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为重点,努力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机制、党内外监督制约机制、权力约束机制,保证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在法制上,从促进和保证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着手,完善和制订一批法规和制度,切实使党员、干部行为有规范,是非有标准,监督有保障,执法有依据,使上海的反腐败斗争逐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991年,市委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情况,再次组织力量,一把手带队,就精神文明建设进行近3个月的专题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召开市委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上海时要求上海交出两份合格答卷,一份是经济建设,一份是精神文明。

根据邓小平要求上海交出两份合格答卷的指示,不久,中共上海市委召开了有17000人参加的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吴邦国在会上作动员报告,强调这次大会是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动员大会,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着眼长远,狠抓当前,站在高处,干在实处,立足基层,讲究实效,动员各方面力量参加,使精神文明工作真正成为全党全社会的事业。会上,还表彰了10个“上海市红旗集体”和10位“上海市先进标兵”。

上海各级党政组织积极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努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针对部分地方一度出现的牺牲精神文明换取暂时经济发展的情况,上海市委旗帜鲜明地提出:(1)不准搞跑马场;(2)不准搞博彩公司和供外国人使用的赌场;(3)不准搞“三陪”和任何形式的色情场所;(4)不准搞任何变相色情输出。

并加强法制,综合治理,依法惩处各种犯罪活动。这为保持上海良好的社会风气提供了有力保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拥护。

1992年,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以“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为进一步落实“两提高”的目标,1993年初,市委提出了“两提高”工程实施计划和具体要求。

把全市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按项目列出,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到具体部门,并规定时间和落实检查。

上海市委、市政府在领导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深刻领会、认真贯彻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示精神,不断提高对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坚持了“三个不动摇”:即在经济建设任务繁重的时候,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的决心不动摇;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坚持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不动摇;在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同时,坚持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不动摇。近几年,市委每年召开一次精神文明建设大会,各区、县、委、办党委一把手每年就精神文明建设向市委作一次报告,从制度上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重要指示是强调提高人的素质。邓小平以战略家深邃的眼光,对上海青年寄予希望。他关于培育“四有”新人的指示,充分体现了对青年一代的关怀。

1979年10月19日,邓小平为上海延安中学题写校名。

“文化大革命”中,上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人数众多,在全国分布面也最广,除了1965年前去新疆的9万多人外,共计达108万人,其中60万人在外地,历届在家待业的知识青年约有60万至80万人之多。这个“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上海。邓小平以开明求实的优良作风,调节好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决定妥善解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问题。根据邓小平、党中央的指示,上海于1979年5月28日,出台了一系列知青就业方针和解决办法。采取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发展生产,广开就业门路,允许在政府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的办法,解决知青的就业问题。

1981年12月,由22个待业青年自愿组成的全市第一家知青菜场——虹口区曲阳路知青菜场开业。到1982年底,全市通过各种渠道安置待业青年达153.8万人,10多年来困扰政府和市民的难题,逐步得到化解。1983年2月21日,邓小平视察了地处静安寺闹市区附近的胶州路农贸市场,和个体户青年亲切攀谈。随后,他又视察曲阳新村,特地走访了知青菜场,连声称赞:“知青办得好嘛!”

邓小平考虑青年问题是面向世界,着眼于未来,着眼于21世纪的。他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敏锐而深刻地指出:

“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几十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

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在参观上海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汇报展览时,看到两个闯进电脑世界中的小学生精彩熟练的表演,满意地点着头,边抚摸着孩子的头,边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1984年6月,在《青年报》创刊35周年之际,邓小平为其亲自批准出版的这份报纸题写了报名。

1992年2月,邓小平向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的青年员工挥手致意。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密切关注上海青年,一再教诲上海人民,希望上海不要丧失机遇,对上海青年寄予无限期望。1991年,在视察上海飞机制造工业公司时,看到现场的职工都很年轻,他说:“十年后都是骨干,他们是跨世纪的。”

1992年2月10日,邓小平视察贝岭公司后准备离去,他看见站在旁边的一群欢送他的年轻人后,没有上车,却走到青年员工中间。他高兴地向青年们招手,年轻人看见邓小平走向他们中间,心情激动。

一位女大学生说:“邓爷爷,您好!”

一位青年硕士生说:“邓爷爷,您是我们年轻人心目中最德高望重的!”他们呼出了青年一代的心声,表达了贝岭全体员工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厚的敬意。

邓小平听了回答说,这不好说吧,有一点贡献,做了一点事,很多事情没有做,也来不及做。邓小平的谦逊,使在场的人无比感动。

邓小平亲切地询问年轻人是什么学校毕业,青年们高兴地回答:“我是复旦。”“我是华师大。”“我是外语学院。”“我是……”

邓小平感慨地说,21世纪靠你们青年人。

青年人信心十足地回答,请您老人家放心,我们青年人会把中国建设好!

邓小平带着满意的微笑结束了在贝岭的视察,留给贝岭员工美好的回忆、无限的自豪和更深的思索。

1993年1月,邓小平在上海指出,上海工人阶级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带头羊。

在邓小平的关心和鼓励下,上海人民经过一系列努力,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受到邓小平表扬。

1993年1月23日,邓小平在上海指出:“上海工人阶级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带头羊。”1994年2月9日,邓小平赞扬说:“上海的工作做得很好,上海有特殊的素质、特殊的品格。

上海完全有条件上得快一点。”

同类推荐
  • 普京正传:权势之王

    普京正传:权势之王

    一个男人的史诗,硬汉总统的人生正能量,全新角度解读普京的成功法则。这里将告诉你想知道的关于普京的一切!向您诠释一个更全面、更真实的普京。
  • 杜甫:他若笔落,便惊风雨

    杜甫:他若笔落,便惊风雨

    杜甫,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本书按照杜甫人生历程的先后顺序,将诗人不寻常的一生划分为八章来叙说,书中的48个小节既独立成篇,又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充分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一部融文学性、故事性、史实性于一体的人物传记,堪称同题材书稿中的佼佼者。作者从宏观着眼,从细微入手,把一代诗人的一生进行了别具一格的正说,没有戏说的痕迹,必将让广大读者对诗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有看点,更有卖点。
  • 东方兵圣——孙武

    东方兵圣——孙武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画坛大隐李琼久

    画坛大隐李琼久

    中国画史自隋、唐至宋、元,历代大师巨擘辈出,到明、清却每况愈下。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在批判自审中,苦苦探索、寻找出路,创新浪潮袭来,终于为中国画的复兴带来历史机遇,但“穷途末路论”、“笔墨等于零论”等的出炉,又似乎宣告了中国画百年改革的失败。然而请记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单薄而巨大的身影从蜀地走来,以他的奇才演绎的峨眉神话,一夜间震动了巴山蜀水,尔后名震京师,享誉大江南北,以他的杰出才华表明了中国画生生不息,与时俱新,可以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样一个事实,像一块磁铁般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 改革大佬王安石

    改革大佬王安石

    历史上,改革人物向来受到争议,而尤以宋朝的王安石为最甚。有人骂他是“民贼”,是“古今第一小人”;有人赞他是“圣人”,是“古今第一完人”。罪恶的阴影与神圣的光环从来没有如此纠结地围绕在同一个人身上,除了王安石。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出一系列变革措施,力图挽救积弊已久的大宋王朝。可是,他试图富国强兵,却招致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群起攻击;他想要为民谋利,不料百姓却拿他像猪狗一样谩骂。而且,他不但生前不被看,理解,死后数百年也都背负着骂名,直到近代才有人为其翻案。
热门推荐
  • 至尊高手

    至尊高手

    东海校花险遭强暴,张浩然帮忙报警,却引来纨绔恶少的疯狂报复。激斗之后,一块古玉,为张浩然体内注入了一个上古的道统系统,于是,画符,修炼凝气诀等任务接踵而来。靠着驱邪迫鬼的北斗破邪符,他还免费获得了一处阴宅的灵脉。同时,校花韩雨婷对张浩然表现出了让人窒息的好感。为了保护校花,张浩然不惜与宋世杰生死相斗。但是,变成了厉鬼的宋世杰,再次找上门来,张浩然身边没有任何保命的手段,一度陷入了最大的危机之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石巷

    青石巷

    一眼深情,一眼万年。琉璃瓦下,青石砖前,最后的相见,最初的笑颜。白色与水粉色交辉相映,衣袂纷飞,风铃碰撞,清脆悠扬。他是盛世中的隐相,冷清似水;她是宝峰中的花仙,古灵精怪。二者相遇,如同火星撞地球,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附带一只高冷皇帝,再附带一只二货武林盟主,在附带一只傲娇小狐狸,从此踏上了漫漫人生路(吃喝玩乐)。(画风突变的是不是有点快。。。)曾以为只是一见钟情,却不料早已一见倾心。牡丹生逢时,盛世独自开。
  • 灵魂契约之憔悴落花

    灵魂契约之憔悴落花

    她是一个异世界的公主,又是几千年前凋落的玫瑰,她身上有一种无法医治的病,在人类世界里,她是个生世悲惨的女孩,但在她的生命里,却出现了三个不性格的男生,他们给她带来了温暖,当躯壳消失,她会选择什么结果,她会选择哪个王子守护她,就让我签下这份契约吧……都洛熙:璃雪,也许我们只能当朋友吧……都憬诺:小猫咪,不管你是璃雪还是洛雅,你都是我的人,不许你和别的男生在一起!都银川:洛雅,这辈子我只会对你一个人温柔……
  • 系统回流

    系统回流

    宇宙真的就是我们所见识到的那样吗?那宇宙之外呢?系统又是从何而来,沐白来揭开这个世界之谜.....
  • 夏雨的劫

    夏雨的劫

    有些人一眼便是千年,有些情一动就是一世,有些缘来了躲不掉去时避不了。谁的青春没有迷茫,谁的人生不曾彷徨。谁在旅途没停留过,谁的人生没有遗憾。缘聚缘散,是你负了青春,还是青春负了少年?都已不重要。我是你的过客,你成了我的风景,彷如昨天,就在眼前。再看你我容颜,发现银丝,面留时纹,眼生睿智,神带沧桑。再度重逢,心生甜蜜,会心一笑,最是美好。再相见将是最郑重的告别,了却一段尘缘。心中所愿终将落空……
  • 西蜀的逆袭

    西蜀的逆袭

    公元228年,诸葛亮挥师进行第一次北伐,最终毁于马谡负责的街亭,诸葛亮在无奈之下将马谡斩首……倘若马谡当时在失守后并未被斩首,这个军事天才会不会在悔恨之后大放异彩,扭转乾坤?要知道,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一个出色的将领可以一抵千,以一抵万!作者小学生,文笔剧情之类的请多多见谅,同时也希望您的宝贵建议!
  • 追阳光的人

    追阳光的人

    我要给故事中人物的种种经历唱一首挽歌,他们不存在着无痛的呻吟,不存在无畏的蹉跎岁月,他们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只是,在一层又一层现实的包裹下,变的更加坚强,更具正能量,他们向往自由,向往幸福,向往美好的生活,也努力着禹禹而行,有过悲伤,有过痛苦,有过类似命运的捉弄,可,就是这种种的经历,让故事中的人物成长着。笔者用情去写,用心去写,让笔端流出故事中人物成长的印记,也许,你会在小说中找到自己,找到曾经的生活,找到那个曾经想要忘记而未忘记的人,从而勾起你的点滴回忆,回忆应该是淡淡的,就像是坐在咖啡厅,喝一杯不太浓的咖啡,沐浴着不太强烈的阳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国之后:夫君哪里逃

    倾国之后:夫君哪里逃

    二十一世纪大龄网络作家苏澜月,就因为吃了一根过期的火腿肠,居然华丽丽的穿越了!好吧,面对现实,她苏澜月还是逆流而上!修炼上古武学、熟知神秘医技、收养万兽之神、苦练幻影阵法……可是,这不要脸的皇上是怎么回事?一言不合就求亲亲要抱抱,她苏澜月吃不消啊。。。苏澜月:你怎么老是缠着我?某皇上:睡都睡过了,你还想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