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89500000051

第51章 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效益分析(2)

第二种情况,根据某项设计复用科技档案经济所得计算,如公式J4所示。

J4=α·E-C(复用式2)

其中,E为复用科技档案经济所得。

(4)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节约原材料或节约能源所创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如公式J5所示。

J5=α·M·D-C(节约式)

其中,M---节约原材料数或能源数,常为重量单位;

D---原材料或能源的单价,单位:元/单位重量。

(5)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使产品提前生产、设备维修提前使用或工程提前竣工所创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如公式J6所示。

J6=α·T·s-C(提前式)。

其中,T---提前的时间数;

s---单位时间创造的经济收入,单位:元/单位时间。

(6)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增加产量,所创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见公式J7。

J7=α·Q·D-C(增产式)

其中,Q---产品增加的产量数;

D---单位产品净收入,单位:元/单位产品。

(7)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提高产品质量所创经济效益,计算公式见J8。

J8=α·Q·(D2-D1)-C(质量式)

其中,Q---提高质量的产品产量;

D1---提高质量前的产品单价,单位:元/单位产品;

D2---提高质量后的产品单价,单位同D1。

(8)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扩大经营销售所创经济效益的计算公式,如J9所示。

J9=α·W-C(销售式)

其中,W为扩大经营销售的收入。

上述9个常用的计算公式,在实际计算时,一般可简化为:

J≈α·Δs

这主要是在一般情况下,C值远远小于α·Δs,因此,C可忽略不计。

20.2.2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

要准确计算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所创经济效益,必须要确定Δs、α及C的值,那么这三者的值应该如何确定呢?

1.Δs的确定

Δs是一个“增值”的概念,Δs=s2-s1。例如,某厂生产某种产品,第一年创利税500万元,第二年利用科技档案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产量和质量,创利税600万元。该例中:

s1=500,s2=600,Δs=s2-s1=600-500=100(万元)对照一下常用的计算公式,不难发现公式J8中的Q(D2-D1)与Δs的概念是一致的,其它公式表面上与Δs不一致,实际上是由于s1=0,Δs=s2造成的。此外,前面9个常用的计算公式,实质上就是由Δs的计算方法不同而来的,我们在计算Δs时,应以不同行业的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为基础,从实际出发,合理计算。

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产生的效益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因此,我们在计算所创经济效益大小时,首先必须明确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如果不是经济效益,而是社会效益,就只能给予定性的描述,而不能进行定量的计算。比如,有的科技档案工作者在进行效益分析时,遇到“利用科技档案,提高了劳动者素质”这类问题,很难算出经济效益究竟有多少,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便不难发现这属于社会效益的范畴,自然就没法计算了。

2.α的确定

α是为了定量评价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所创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它是指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对科技生产活动所创经济效益的作用程度简称科技档案作用系数。自然,作用的程度有大有小,α的值也就不能是一个常数。

α值与很多因素有关系,但它还是有一定的变动范围。用数学符号可表示成:

0<α≤1或α∈(0,1]

如何确定α的值,归纳一下,主要有下列两种方法:

(1)查表法。这是一种最为简便的方法,即通过查表20-1(α值取值范围表)来确定α值。这个取值范围表是根据多个试点单位、试点地区的经验和专题调研取得的数据,综合考虑科技档案与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比例关系,经多次研究制定的。应该说,该表中提出的α值取值情况还不够广泛,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在一般情况下,确定α值基本上还是够用的。怎样使用《α值取值范围表》

呢?下面根据科技档案的作用类型分析如下:

A.起凭证作用。依据科技档案解决产权纠纷、处理质量事故等,都是科技档案起凭证作用的体现。确定α值的大小,主要依据两点:一是起凭证作用的程度;二是科技档案形成的年限。

从凭证作用的程度来看,有两档:决定作用和重要作用。如何把这两者界定清楚呢?所谓起决定作用,是指科技档案作为凭证,没有它某项科技、经济活动无法进行,没法完成,或者说要重新去做;所谓起重要作用,当然是相对于决定作用而言的,即没有科技档案就会延缓或推迟工作的进展。

从科技档案形成的年限来看,以30年为界,即30年以上一档,30年以下一档,这在实际工作中容易界定。一般说来,形成年限长的价值就越大,相应的α值就可取得稍大一些。

比如,1984年黄石市水泥厂曾与黄石煤炭矿务局发生房地产产权纠纷。20世纪50年代由源华煤矿公司(黄石煤炭矿务局的前身)租给黄石市华记水泥厂(黄石市水泥厂的前身)使用。事后,黄石市水泥厂否认该处房地产产权属煤炭矿务局所有。为此,双方发生多次争执。后来煤炭矿务局档案工作者从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档案处查出:1952年华记水泥厂房屋地产全部卖给源华煤矿公司448亩9分88厘,共计14亿元的买契及财产移交清册。由于有了原始凭证---30多年的科技档案,产权争执到此结束。

该例中,作用---决定性的;时间---30多年;α∈[0.8,1],最后α取0.9或1。

再如,江汉石油管理局的下属某厂于1981年9月至1982年5月,承接了为菲律宾生产800万美元的防腐钢管桩的任务。按合同规定,1982年5月交货,逾期罚款。生产过程中因气候原因,交货误期,厂方根据合同有“如遇不可抗拒的原因,可以顺延工期”的规定,及时与荆州地区气象台联系。气象台提供了1981年11月至1982年5月期间逐日的气象档案,证明误期为气候原因所致,使该厂得到1个月的合法允许。这样,不仅避免了经济损失,而且取得了国际信誉。该例中,作用---重要的;时间---两年之内;α∈[0.2,0.6],最后α取0.5。

B.技术转让。随着技术市场的开放,企事业单位间的有偿技术转让日趋普遍。而有偿技术转让,多数是通过科技档案复制件来进行的。确定其α值的大小,主要依据作用程度的不同以及科技档案复制件所含技术在整个技术中所占的份额,划分为四档:

第一档:决定作用。转让部分全部或绝大部分,也可以是核心部分为科技档案复制件,科技人员无需投入较多的精力。α∈[0.8,1]。

第二档:重要作用。转让对象中,大部分或技术核心内容是科技档案复制件,科技人员仍需进行分析研究、技术指导。α∈[0.5,0.8]。

第三档:较大的促进作用。科技档案复制件在转让的技术中占有较大数量,当然主要依靠的还是科技人员的劳动。α∈[0.2,0.4]。

第四档:一定的促进作用。科技档案复制件在转让的技术中占有一定数量,整个技术的转让基本上依靠科技人员的劳动。α∈(0,0.2]。

C.节约设计工作量。在工程设计部门和产品设计部门,新设计常常要复用(或套用)已有设计的科技档案,这样既不用重新设计,也不必重新制图,只将原有的设计底图档案调出来复制晒印就行了,从而大大节约设计的工作量。确定α值的大小,主要依据复用率或套用率的高低,划分为三档:

第一档:全部复用图纸,因有可能含有工程设计人员的分析研究等工作在内,故α∈[0.8,1]。

第二档:剪贴、修改复用图纸在60%以上的,α∈[0.3,0.8]。

第三档:剪贴、修改复用图纸在60%以下的,α∈(0,0.3]。

D.增加设计收入。在常用的计算公式中,分两种情况给出了J3和J4两个计算公式。在公式J3中,α的确定等同于上一个问题节约设计工作量中的α的确定。按公式J4计算,确定α较为复杂。常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某项设计全套复用,α∈[0.7,0.9]。上限之所以没有到1,而定为0.9,是因为全套复用原有图纸,这里也有技术因素在内。

第二种情况:对某项设计复用60%以上的图纸,按作用程度的不同,再划分两档:一是重要作用,指复用的图纸技术含量、设计难度在整个项目设计中占有较大的份量,α∈[0.4,0.7];二是辅助作用,指与复用的图纸相比,新设计的图纸虽然工作量不大,但技术含量、技术难度在整个项目设计中占有较大份量,α∈[0.2,0.3]。

第三种情况:对某项设计复用60%以下的图纸,同样按作用程度的不同,分为两档:一是重要作用,α∈[0.3,0.6];二是辅助作用,α∈(0,0.2]。

E.节约原材料、节约能源、产品提前生产、设备维修提前完成、工程提前竣工。上述几个方面α值的确定,都按作用程度的不同,划分为两个档次:一是重要作用,α∈[0.2,0.4];二是促进作用,α∈(0,0.2]。详见起凭证作用中α取值范围的处理。

F.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扩大销售。上述几个方面α值的确定,也按作用程度的不同,分为两档:一是重要作用,α∈[0.1,0.3];二是促进作用,α∈(0,0.1]。

通过对查表方法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查表一般只能确定α值的范围,进一步确定其值,还需人为地估计,而这样造成的误差往往是很大的。

例如,假定ΔS=100万元,查表得:α∈[0.3,0.8],按J≈α·ΔS计算:

α=0.3时,J≈0.3×100=30(万元);α=0.8时,J≈0.8×100=80(万元)。

可见,两者相差还是比较大的。当然在实际中,α取两个极端值的情况毕竟很少,但可以想象,如果ΔS很大,α一点点细微的变化,都会给最后的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查表法一般只用于较为粗略的估测。

同类推荐
  • 智慧背囊——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

    智慧背囊——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

    如果生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汪洋,故事便是汪洋里飘荡的小舟;岁月是一座望不透顶的高山,感动便是高山上绿荫的草木。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智慧背囊”。阅读“智慧背囊”,是一种快乐。打开快乐与智慧的大门,亲吻那带着新鲜露珠,透着淡淡清香的玫瑰吧!拥抱那闪着壑智火花、充满青春气息的人生大树吧!
  • 海上鏖战

    海上鏖战

    本书介绍了马塔潘角战役、北极航线战役、马来西亚海战、莱特湾战役、北角大海战、瓜岛海空战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
  • 《红楼梦》中学生读本:共解其中味(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红楼梦》中学生读本:共解其中味(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梦觉红楼》以开头,人物,解读三篇共计二十章分析导读《红楼梦》。本书写作特色在于忠实于小说原文,坚持“有说必有据”,每章选取《红楼梦》经典选段;每章设置相关问题,启发读者思考;本书解析仅提供一种思维范式,鼓励读者合理解读和持有不同看法。
  • 稻草人(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稻草人(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这篇童话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除此之外,书中还收录了《瞎子和聋子》《克宜的经历》《跛乞丐》《快乐的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作品,故事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体现了叶圣陶早期作品文艺抒情、唯美写意的风格。
  • 学生的创造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下)

    学生的创造素质教育与升级方案(下)

    素质教育主要着眼干广大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是以注重培养广大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热门推荐
  • 同学有点甜

    同学有点甜

    大家都说,易聊这个人长得帅又不爱说话,应该很难追,苏雨眠却不按常规出牌,一出手就把男神追回家了。有一天,她问他:“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培养出来的,怎么我就这么普通,你就这么优秀?”易聊是这样回答的:“你也很优秀啊,居然能把我追到手。”苏雨眠:“……”又有一天,她问他:“你在想什么?”易聊撑着腮,饶有趣味地说:“我在想,以后我们的孩子会长得像谁。”苏雨眠:“想这些会不会太早了点?”他们才刚在一起啊!他伸手去关灯:“不早了,已经晚上九点半了。”苏雨眠快哭了,说好的高岭之花、傲娇男神呢,为什么会是这种人啊?!
  • 公子宠

    公子宠

    我能宠君余生,郎君可要?“我说……我不会妄想,就不会去求径情直行,冠于天下,”孟曳抬头缓缓瞧他,见着其一副不信的模样忍不住又笑又叹,“可我这身该有的本事,没哪个人可以给我扔了去……以是,这不就够了?我能宠君余生,郎君可敢要?”拖着经累病劳疾缠绵过的身体度这往后日子,她啊……最欢喜是“陈掩愿赏,孟曳则舞”。且着霞色烟云蝴蝶锦,眉目潋滟,为这两人之盛事,共饮一盏桃花醉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零至柒

    零至柒

    那个少年说算了吧那个少女说送你吧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柒殇之彼岸花开

    柒殇之彼岸花开

    初见她时,青丝铺地,一席红衣,她抚着琴,一颦一笑,抛却天下浮华是非。再见她时,白发及腰,仍是红衣,却跪坐于无数尸体中。她看尽世间冷暖,从此少言寡语。她是仙,亦是魔。
  • 书名叫做你与他

    书名叫做你与他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完美的结局。
  • 武阳风云

    武阳风云

    一万多年前,罗泰世界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裂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一块巨大的大陆从天而降,将原来的罗泰大陆被撞得四分五裂,从此五分天下,被后人称为五洲世界!且看一个每天对着太阳修炼,一个喜欢钓鱼,热爱美食少年,如何修炼!如何站在武道之巅…刘东明甩了甩袖子,傲然的说道:“呵呵,本少爷什么都没有,就是有钱…”
  • 四月季相遇

    四月季相遇

    四月时他遇到她,她一直屁颠屁颠的跟着苏泽叫哥哥,苏泽就认定凌妍,谁知中间突然出现了变故,苏泽去了国外,几年才回来心心念念的野丫头竟然和别人跑了,看看泽爷怎么强势挽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对“十七年”时期民间文化与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描述和考察,并以此为研究语境、理论视野和写作支援平台,从“民间”的维度,对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发生、发展、性质、功能等做了概括性的梳理,既有宏观的全局分析,又有引人入胜的个案探讨,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民间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