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81400000020

第20章 继绝学,开太平都是尽本分(3)

作家废名倾心于佛学研究,只可惜很少有人把他当回事,只有熊十力愿意跟他一起讨论,但是两人观点迥异,经常发生激烈的争辩,到最后甚至扭打成一团,不欢而散。然而,等到第二天废名再来找熊十力时,两人又和好如初,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对此,废名的老师周作人在《怀废名》中有过记述。

熊十力人如其名,正如一只力大无比的熊,真的有点“暴力”。事实上,“十力”这个名字正是他在北大执教时所改的,这两个字原本是佛典中用来赞扬佛祖释迦牟尼拥有超群的智慧、无边的法力,熊十力自比佛祖,当真是狂到极点了。

而“狂”,也正是熊十力留给学生的另外一个无法忘怀的印象。

熊门一号弟子牟宗三第一次见到老师是在北大读书时。有次他和林宰平、汤用彤、邓高镜等诸位先生在中央公园的来今雨轩一起吃茶,不一会儿熊十力走进来,“胡须飘飘,面带病容,头戴瓜皮帽,好像一位走方郎中,在寒风瑟宿中,刚解完小手走进来,那便是熊先生”。熊十力进来后和林宰平等人闲谈,牟宗三则在一旁自顾自地吃瓜子,突然间,他猛听得有人把桌子一拍,叫道:“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只有我熊某能讲,其余都是混扯。”

在座诸公听得熊十力这一番“疯言疯语”,都不由得笑了起来。但是牟宗三却心头一震,想道:“这先生的是不凡,直恁的不客气,凶猛得很。”他回头一看熊十力,只见他“眼睛也瞪起来了,目光清而且锐,前额饱满,口方大,颧骨端正,笑声震屋宇,直从丹田发。清气、奇气、秀气、逸气,爽朗坦白”。牟宗三感叹:“我在这里始见了一个真人,始嗅到了学问与生命的意味。反观平日心思所存只是些浮薄杂乱矜夸邀誉之知解,全说不上是学问。真性情,真生命,都还没有透出来,只是在昏沉的习气中滚。”此后,牟宗三便常常去熊家向其请教,投入熊门,终成一代新儒学大师。

熊十力之狂更像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早在小时候他就口出狂言:“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大有佛祖出世后指天指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风格,令其父兄倍感惊讶。

据梁漱溟回忆,有一次熊十力到朋友家吃饭,朋友的女儿正要夹桌上的一块肉,熊十力却抢在她之前把肉夹过来,放进自己的嘴里吞下,还振振有词:“我身上负有传道的责任,不可不吃,你吃了何用?”

友辈中有人把自己的文章拿给熊十力看,结果被抢白一通:“你拿书给我看干什么?你应该看我的书,就是不看我的,也应看圣贤的书,你的狗屁东西算什么作品呢?”

熊十力脾气不好,又身负狂性,学生不能领悟他的东西,都被视为笨蛋,“五四”后的北大已经深受西方民主平等之风的影响,大家自然有点抵触他,不过慑于这个熊先生的气场,居然没有人敢把他轰下台。

而熊十力自己也厌倦了这种西式的课堂,他更喜欢的是东方式的讲学,师生围坐在一起论道。后来熊十力干脆向学校提出自己在家授徒,让那些愿意追随他求学的学生到他家里去,得到了校长蔡元培的批准,此后熊十力再未登上讲台。

不过倒真的有几个心宽体胖、皮糙肉厚的学生仰慕熊十力的为人和学问,到熊家执弟子礼,像牟宗三、罗常培、郑天挺等人便是。罗常培入熊门时自己已经是教授了,但是他仍对熊十力毕恭毕敬。学生们知道熊十力喜欢吃鸡,来看他时往往随手带一只鸡,熊十力总是不客气地笑纳。

熊十力脾气狂躁,目中无人,好像很少把学生放在心上,但是对于自己钟爱的学生,在关键时刻他仍会真情流露。徐复观后来记述自己与老师分手的情形时说:“临走时,送我送得很远,一面走,一面谈,并时时淌下眼泪。”

而熊十力的学生对于这位古怪的老师也是终生缅怀,牟宗三说自己经常在台湾“瞻望北天,喃喃祝问:夫子得无恙乎?”。同去台湾的徐复观也说:“记述先生的志事,如先生彷徨绕室时长叹喟之声。”而熊门三大弟子中的另一位唐君毅解放后去了香港,在大陆困难时担心老师的身体,不断地从香港给他寄来外汇和营养品。

令人称叹的是,同为登上北大讲坛的一代宗师,熊十力的学历甚至比梁漱溟和钱穆还要低,他只上过半年学。熊十力的父亲是位私塾先生,一生穷困潦倒。熊十力八九岁就开始给邻居放牛,偶尔也会在父亲授课的地点当“旁听生”。熊十力十一岁时,父亲死于肺病,两年后他曾到父亲生前好友执教的乡村学校读书,但因为生性自由受不了管束,半年后就自己离开了。这就是熊十力所接受的全部学校教育。

我们国家有几个熊十力

熊十力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固然登峰造极,但是在生活方面他却以“难得糊涂”而着称,因为难得有人像他这样糊涂。

熊十力的记忆力很好,自小看书过目成诵。熊十力的夫人傅既光曾回忆说,她和熊十力婚后亲眼看到熊十力利用短短的蜜月期读完了二十四史,傅既光见熊十力翻书的速度极快,很是怀疑他到底有没有读进去。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她随便选了二十四史中的一件事,起个头儿,让他接下去。结果,熊十力不但能把事情说出来,还能说出此事在第几卷。

年轻时熊十力很穷,据他的弟子徐复观描述:“熊老师年轻时穷得要死,在某山寨教蒙馆,没有裤子换,只有一条裤子,夜晚洗了就挂在菩萨头上,晾干接着穿。在内学院时,也是长年只有一条裤子,有时没得换,就光着腿,外面套一件长衫,因此人送绰号‘空空道人’。”连裤子都买不起,别提买书了,后来熊十力有钱了也不买书,像他这样的性格有钱宁愿换成吃的。因此熊十力几乎是唯一一个不藏书的国学大师,他仅凭记忆就能着作等身,着实让人钦佩。

有趣的是,记忆力这么好的熊十力愣是记不住自己的生日,后来弟子们给他做寿,只好姑且定为正月初四,这样既可以占一春之先又能避开三天大年。

熊十力在生活上的智商完全不能跟他的学术成就相匹配,孩子气十足。在汉口时,有一次女婿徐碧字要出门,他便让女婿顺路帮自己寄一封信,还特意叮嘱女婿,走水路的话就把信投到江边的邮筒中去,走陆路的话就把信投到火车站附近的邮筒中去,他认为这样信就会寄得快一点。

20世纪30年代,熊十力住在北平沙滩银闸路西的一个小院子里,为了避免闲人打搅,专心着书,他在门上贴了一张大白纸,上书:“近来常常有人来此找某某人,某某人以前确是在此院住,现在确是不在此院住。我确是不知道某某人在何处住,请不要再敲门。”这样“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话,任谁看了都要哑然失笑。

熊十力的信札、着作常常随便写在顺手拈来的纸张背面,1964年,熊十力写给唐君毅胞妹唐致中的信,用的就是上海市政协发给他出席三届一次会议的通知,这未免有点对党不太尊敬,在当时是很危险的。另外,他的字迹潦草不堪,上下左右难以分辨,往往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楚。有时他写完后还要用朱笔在上面圈圈点点,在有些地方加上“吃紧”、“此处吃紧”这样的警语,让人如看天书。

没想到,50年代初熊十力在北京因为女儿学画的事情认识了齐白石,齐白石来到熊家家访后居然夸熊十力书法好,这是熊氏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夸奖,又出自齐白石之口,未免受宠若惊,从此熊十力跟齐白石成为好友。

熊十力夏天总光着上身,即使那些年轻的女弟子来访也安之若素。有一次,王元化去拜访他,熊十力正好在洗澡,他招呼王元化进门,自己则裸身坐在澡盆之中,与王元化谈话,一点也没有感觉别扭。

熊十力嘴馋好吃在朋友圈中是十分有名的。他喜欢吃鳖,上海复旦大学曾想聘他任教,他要求校方每饭必须为他准备一只鳖。

熊十力一直认为爱吃的人才能做好学问。熊的弟子李耀先初次到熊家拜见老师的时候,适逢熊家吃汤圆,熊十力留他一同进餐。以熊十力的风格,熊家的汤圆自然是硕大无比的。碗中十个汤圆,李耀先一口气吃了九个,虽然他出于礼貌想将汤圆吃完,但是最后那一个吃到一半实在吃不下去了。正在这时,忽听熊十力在桌上猛击一掌,怒喝:“你连这点东西都消化不了,还谈得上做学问,图功事?”这一声大喝令李耀先顿时汗流浃背、豁然开朗,肚量也为之一宽,剩下那半个汤圆就顺利吃下去了。

熊十力喜欢到学生家里住,有人说梁漱溟多是学生住老师家,而熊十力则多是老师住学生家。1934年,熊十力住在徐复观家中。徐复观有一个刚满三岁的小女儿,熊十力很喜欢她的聪明可爱。有一次,熊十力问她:“你喜欢不喜欢我住在你家?”“不喜欢。”“为什么?”“你把我们家的好东西都吃掉了。”熊十力大笑,用胡子刺她的鼻孔说,这个小女孩将来一定有出息。

1926年,熊十力与梁漱溟、卫西琴以及他们的门生薄逵山、张叔如、李渊庭、高赞非等十几人在北京西郊大有庄租了几间平房住在一起,共同研讨儒学和心理学等。当时大家收入都很微薄,主要靠写作上的一些稿费生活,众人都跟着梁漱溟一起茹素,以一种颜回陋巷好学的精神相互砥砺。但是熊十力不干了,因为他声称没有肉活不下,没办法,只好给他开小灶。一天,熊十力问“后勤部长”薄逵山:“给我买了多少肉?”薄答:“半斤。”熊十力一听是半斤,骂道:“王八蛋,才给我买那么一点肉!”过了几天,熊十力又问:“今天给我买了多少肉?”“八两。”熊十力一听,顿时乐不可支,说:“这还差不多!”其实当时一斤是十六两,半斤跟八两根本没有区别,当然从来没有买过菜的熊十力并不懂。

熊十力和陈铭枢曾经一起在南京内学院跟欧阳竟无学佛,结为好友。后来陈铭枢当上了广东省政府主席,此时熊十力却贫病交加。陈铭枢知道嘴刁的熊十力一定很不好过,想请他去广州,被他拒绝,陈铭枢又要送钱给他,他也不要。经过陈铭枢派人三番五次的交涉后,熊十力才盛情难却,说:“我每月生活费大洋30元,就按照这个数给吧。”陈铭枢于是按月寄30元给熊十力,熊遂受之。结果有一个月陈铭枢的会计忘了寄钱,熊十力立刻写了封信,上书100来个“王八蛋”。陈铭枢看了信之后,马上让人补寄钱过去。

熊十力与董必武是湖北老乡,又一起参加过辛亥革命,两人关系很好。解放后,熊十力到了北京,有事必找董必武,而且常常只是一些生活琐事,就像小孩子找家长一样,董必武对他笑称:“我简直成了你熊十力一个人的副主席了!”

在北京住了四年后,熊十力感觉难以适应北方的气候,移居上海,他的关系随后也从北大转到了上海市委统战部。熊十力开始把要求董必武帮忙的内容转移到了上海统战部,比如1960年11月,他致信统战部要求吃粗面包,说:“上月承惠两次饼干,是上好的东西,而此物吃时总不觉得饱,所以愿吃粗面包。”1960年12月,熊十力突然便血,便写信给统战部,要求“谨请予我一个宰好了的肥的母鸭子,看可救此症否?”,并说“素承厚意怜念老人,故敢常扰”。那个时候正是困难时期,估计老熊的胃实在憋不住了。统战部于12月5日向上级请示:“拟同意送母鸭一只,请核。”领导批示同意,于是,12月9日熊十力得到了一只肥母鸭。

熊十力很幸运,他回到上海时,遇到了一个好市长,素以尊重知识分子出名的陈毅。陈毅对熊十力非常照顾,他不但让人解决熊十力的住房问题,还嘱咐下面的人说熊氏“无论从事着述或作个人修养,政府均应予照顾和协助”。

有一次,全国政协开会,上海政协的人向陈毅投诉熊十力很难伺候。原来,大家跟熊十力一起坐火车去北京开会的时候,这个倔老头子不准闭车窗,让众人都受不了。陈毅听了之后,笑着问工作人员:“我们国家有几个熊十力?”答曰:“只有一个。”陈毅说:“偌大个中国只有一个熊十力,你们能不动脑筋照顾好?给他买四张软卧票包一个厢不就行了吗?”此后熊十力到北京开会都照这个国家领导人的标准执行。

确乎其不可拔

熊十力的人生转轨跟另外一位国学大师黄侃很相似,早年他们都是革命志士,是同盟会早期的会员,参加了辛亥年的武昌起义。熊十力在十六七岁时读王夫之、顾炎武之书,萌生革命之志,投武昌新军当兵。武昌起义后,曾任湖北都督府参谋。但是革命成功之后,熊十力并没有看到他理想中的世界,反而看到党人争权夺利,社会秩序混乱,道德价值被颠覆,所谓“革命成功,走狗当道”。这样的现象让熊十力最终心灰意冷,于是他和黄侃一样,决心弃政治而取学术,以学术救国,这个时候熊十力已经三十五岁了。

熊十力这一次的脱离政治还是比较彻底的,并没有像戒烟一样往复,此后他一生以“思想独立,学术独立,精神独立”为追求,致力于复兴中国文化,为中华文化开出新生命,从而拯救衰亡的民族自信心。

由于熊十力认定蒋介石消极抗战,对他十分不满。1937年,蒋介石五十大寿的时候,邀请了社会名流到其府邸参加寿宴。那些不满蒋介石的人都推辞不去,但熊十力却一反常态接受了。宴会开始的时候,熊十力大大咧咧地在正席上坐了下来,一顿胡吃猛喝。酒过三盏之后,在座的达官贵人以及受邀的文人们争相吟诗赋词为老蒋祝寿,轮到熊十力的时候,他哈哈一笑,边吟边书,写下了这首倒《宝塔诗》:

脖上长着瘪葫芦

不花钱买篦梳

虮虱难下口

一生无忧

秃秃秃

净肉

写完之后,熊十力把笔一扔,哈哈一笑,提起裤腰带装着解手的样子跑了。

要说这老蒋也真够度量,熊十力这样当众侮辱他,居然没有让特务把他干掉。1946年,熊十力返回湖北老家,蒋介石正好也在武汉,还特地差人想把熊老夫子接来座谈一下,看看他对国是有什么意见。不料熊氏居然不买账,冲着来使喊:“要我去看他,他是什么东西!”

蒋介石了解熊十力脾气,不以为意。当时熊十力想办一个哲学研究所,苦于没有经费。蒋介石知道后让湖北省主席万耀煌赠资百万给熊氏,但遭到拒绝,熊十力话里带刺,说:“我熊某对抗战无寸功,愧不敢当。”其后,熊十力的学生,已在蒋介石侍从室任职的徐复观又受老蒋之委托,前去看望老师,并带来了一张100万元的支票。没想到熊十力见了之后,竟然大骂:“你给我快走!蒋介石是狗子,是王八蛋!我怎么能用他的钱!你快拿着走!”这年6月,徐复观将熊十力刚出版的《读经示要》送了一部给蒋介石,蒋介石看后,让何应钦拨款200万给熊十力,熊十力依然坚辞不受。

熊十力拒绝官方的赠款,除了对蒋介石的不满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保护学术的独立性,他在写给徐复观的书信中曾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信中他举章太炎为例,说“章太炎一代高名,及受资讲学,而士林唾弃”。

同类推荐
  • 天下归心:周公旦

    天下归心:周公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周公旦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西周建国前后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周公旦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在本书当中,作者向读者披露了奥维茨的发家史;在贝弗利山的某家大饭店,他将百元美钞撕成两半,以预订前排最好的包间,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为了赢得一位犹豫不决的客户,他在全议桌上跳起四不像的踢踏舞;他时刻记得给客户送一些礼物,尽力帮助他的客户和朋友,事无巨细,把它当作自己的义务——以及他的同事用飞机载客户去晚餐等等壮举。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6位医学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6位医学家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位歌唱家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 历史上的多尔衮

    历史上的多尔衮

    本书讲述爱新觉罗·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14个儿子,他的母亲是努尔哈赤最喜欢的一个妃子。多尔衮生于1612年,卒于1650年的年末,年仅38岁。多尔衮的一生是谜一样的一生。他战功显赫,位至极尊,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权倾朝野。历史上的多尔衮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谜: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谜,争夺后金汗位失败之谜,争夺大清帝位失败之谜,企图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失败之谜等。
  • 安详辞世

    安详辞世

    1963年10月,波伏瓦在度假时接到朋友来电:母亲弗朗索瓦丝因摔伤住院。波伏瓦立即返回巴黎陪伴母亲。原以为母亲只是普通骨折,半个月后却发现她得了癌症,病情急剧恶化,波伏瓦姐妹隐瞒实情,轮流陪护,几周后,母亲去世,给姐妹俩留下了无尽的痛苦、内疚和遗憾……本书是波伏瓦的自传作品,1964年在巴黎出版,作者在书中回忆了母亲的一生和母女俩之间的关系,也思考了家庭、死亡、妇女的社会地位等问题,对于研究波伏瓦的思想与作品具有特殊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我要颠覆世界

    快穿之我要颠覆世界

    一个失忆的普通女子的快穿生活,格外的惬意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清涩与美好

    清涩与美好

    女主晨瑾步入了初中大门,在初二和男主昀杰做同桌,他们周末在一起补习。慢慢地,晨瑾和昀杰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这一路经历了很多很多……
  • 凌风落雨

    凌风落雨

    作者新手,请指教本文男女主心地‘善(fu)良(hei)‘,‘乐(yao)于(nie)助(wu)人(di)敬请期待
  • 华娱之从流量到巨星

    华娱之从流量到巨星

    重生2012,路泽《心迷宫》演技开局,谁知道从华谊开始,咋就走上了流量之路呢?(还有比我更倒霉的作者吗?没有!QAQ)
  • 从练气开始

    从练气开始

    云辰激活了炼气辅助系统。“日志:今天你努力修炼,灵气值增加7点。”……“你了解了关于灵根的知识,激活了灵根系统。”“你是否检测自己的灵根?”“检测成功你的灵根是……”
  • 追爱特级令:独宠天价妻

    追爱特级令:独宠天价妻

    一朝醒来,她成为豪门千金,追寻缘由,发现有幕后黑手,哼,不管是人是鬼,谁敢欺她,害她,杀无赦,可莫名其妙惹上个阴险的主,他,商界王者,优雅清贵,口碑极佳,却在谈笑间,令犯他之人倾家荡产,唯独对她一忍再忍,直到颠覆他的规则,强压他的底线,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小丫头,本少不发威,你当是病猫,麻利的,打包,带走……
  • 太古逆世修仙

    太古逆世修仙

    二十一世决青年得老道相助穿越于修真世界确又意外得知自己乃大能转世,看主角如何发挥二十一世决的优秀青年传统
  • 五灵之圣

    五灵之圣

    少年废柴,从反王者之路。今日你对我高攀不起,明日我让你颜面全失。
  • 超能基械师

    超能基械师

    一群某热门小说的书友,在QQ群里各种皮皮,随后就被系统拉入异世界,最终之路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