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29300000015

第15章 悲痛与抑郁(1)

我们已经阐明,梦可以作为自恋心理障碍的正常原型。我们认为,设法把正常的悲伤感情与悲痛中的表现进行比较,会使我们对于抑郁的本质有所洞察。这次我们必须预先提出某种警告,不要对这种结果期望过高。即使在描述性精神病学中,抑郁的定义也是不明确的,它可以采取不同的临床形式(其中有些更像是机体的疾病而不是心理疾病),肯定不能把它们归于一类。除了每个观察者都能得到的印象以外,我们在这里所用的材料限于很少的病例,它们的心理发生性质是没有争议的。任何要求我们的结论有普遍正确性的主张最后都要放弃,因此,我们用这样的想法来安慰自己,以我们今天处理病例的研究方法,很难发现什么东西不是典型的,即使不是整个一类失常,至少一小组失常也是典型的。

抑郁和悲痛间的关系为两种情况的一般描述所证实。而且不管是否有可能排除生活中引起它们的外部影响,这种激发的原因被证明对于两者都是相同的。悲痛一般是对失去所爱的人的反应,或者是失去某种抽象的东西,例如祖国、自由、理想等等。同样的影响,在有些人身上则发展为抑郁而不是悲痛。因此,我们可以设想他有一种不健全的病理素质。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悲伤意味着大大偏离正常的生活态度,但是我们永远不会认为这是一种病态而对悲伤的人进行药物治疗。我们确信,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克服它,因而我们认为对它的任何干预是不可取的,甚至是有害的。

抑郁的显著特点是深深痛苦的沮丧,患者失去了对外在世界的兴趣,失去了爱的能力,抑制了所有的活动,降低了自尊感,以至于最终成为自我谴责和自我辱骂,达到顶端时是在妄想中期望自己受到惩罚。考虑到在悲伤中也会遇到同样的迹象,那么这种描述就会更加明了。在悲伤中不会陷于自以为是,但其他特点是相同的。深度的悲痛是对失去爱人的反应,包含着与悲伤同样的痛苦感情。它失去了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因为无法使死者复生;它失去了接受新的恋爱对象——这意味着替代悲痛的对象——的能力。每一个主动的努力产生的转变,与死亡的想法没有关系。很容易看到,自我的这种压抑和限制是悲痛特有的表现,它排除了其他的目的或兴趣。因为我们如此清楚地知道如何解释它,在我们眼里这种态度才不是病态的。

我们认为只要作一番比较就可以把悲伤的性质称为“痛苦”。当我们用心理学的术语定义痛苦时,也许可以提供例证来证明这种比较的合理性。

那么在形成悲痛时,究竟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呢?我并不认为以下的表述有什么牵强附会的地方。现实的检验表明,爱的对象不再存在,这就需要把所有的性欲本能从它依附的对象收回。反抗这种要求当然就会引起斗争,可以普遍地观察到,人们永远不会自愿地放弃性欲本能的形态,甚至在替代物已经向他招手时仍是如此。这种斗争可以激烈到脱离现实,使对象在幻觉中继续成为精神病患者的愿望。正常的结果是尊重现实重获胜利。但是它不会一下子就屈服,而是通过大量的消耗时间和发泄能量才逐步实现的。在这段时间里,失去的对象仍然在心中存在,把性欲本能与对象束缚在一起的每一个单独记忆和希望都要提出来,并得到过度的发泄,于是性欲本能与对象脱离了,这个逐步执行现实命令的过程,其本质是妥协。为什么它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很难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解释。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痛苦在我们看来似乎很自然,然而事实是,悲痛的功能完成以后,自我又变得自由和不受抑制了。

现在让我们把从悲伤那儿学到的东西应用到抑郁上来。在同一类情形中,很明显的,抑郁也是失去爱人时所可能产生的反应。当失去的对象带有更多的理想色彩时,这种激发的原因就无法觉察到了。对象也许实际上并没有死亡,只是不再成为爱的对象了(例如一个被遗弃的新娘)。在其他情况下,有理由得出结论,失去的东西是可以体验到的,但是无法清楚地认识到失去了什么,而且可以更加容易地假设,病人无法有意识地感觉到究竟失去了什么。的确,很有可能病人意识到失去会引起抑郁,也就是说,他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对象,但是并不知道那些对象所象征的东西。这意味着抑郁以某种方式与无意识地失去所爱对象有关,这与悲痛不同,在悲痛中并没有失去什么无意识的东西。

我们发现,在悲伤中,自我的抑制状态和兴趣丧失完全可以用悲痛的吸收功能加以解释。在抑郁中,未知的丧失也是同类因素内部作用的结果,这相当于抑郁性抑制。只是抑郁的抑制在我们看来有所不解,因为我们看不到是什么把它完全吸收了。因此,抑郁表现出一些在悲伤中没有的东西——极度地陷入自责,自我极度匮乏。悲伤时,世界变得贫乏空虚,抑郁时则是自我变得贫乏空虚。在我们看来,病人自我表现为毫无价值,无法作任何努力,在道义上是卑鄙的。他谴责自己,辱侮自己,希望自己被抛弃、被惩罚,他在每个人面前贬低自己,并且怜悯自己的亲属与自己这个没有价值的人联系在一起。他并没有意识到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把自我批判扩展到过去,宣称他从来就不比现在更好些。这种妄想式的自我贬低主要是道义上的,它是在心理特征明显的失眠、厌食、抛弃本能之后形成的,这种本能维持着每一种生物的生命。

用科学和治疗的方法反对病人的自我谴责是无效的。他在有些地方的确是对的,并且说出了他所思考的东西,对于他的某些说法,我们应该立即表示同意。正如他所说的,他实际上失去了兴趣,无法去爱,无法做什么事,但是正如我们所了解的,这是次要的,是内部痛苦消耗了自我的结果,对此我们一无所知,只能与悲痛的功能进行比较。在其他的一些自责中,他似乎也有道理,只是他洞察真理的目光比一般人更苛刻。当他为自责而烦恼的时候,他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渺小的、自私自利的、卑鄙的、没有主见的人,是一个只想掩盖自己本性缺陷的人。我们所知道的一切也许是他非常接近于自知,我们只是感到奇怪,为什么一个人在发现这类真理之前会得病。毫无疑问,每当一个人在别人面前坚持或者表达出这种有关自己的看法——就像哈姆雷特谴责自己和所有的人一样——那么他就是一个病人,不管他所讲的是真理还是多少有些歪曲。我们所能判断的是,不难看出在自我贬低及其真实评价之间没有相应关系。一个出色的、有能力、有良心的妇女在产生抑郁之后不会把自己说得比无用的人更好些,而她们比那些我们没法夸奖的人更容易得病。最后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抑郁的行为并非都和一个热衷于悔恨与自责的正常人一样。正常人的特征首先是羞耻,这在他身上并没有,或者至少是迹象甚微。甚至可以说,在抑郁症中占主要地位的恰恰是相反的迹象,即坚持对别人谈论自己,并因暴露自己而感到快乐。

因此最本质的东西不在于抑郁病人苦恼的自我贬低是否合理。问题在于他正确地描述了自己悲哀的心理状态。他失去了自尊,并且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做。我们的确面临着一个矛盾,它提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与悲伤的类比使我们得出结论,抑郁所承受的损失是一个对象,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失去的正是他本人。

在论述这种矛盾之前,先让我们谈论一下抑郁有助于构成自我的论点。我们看到在这种条件下,自我的一部分如何与另一部分发生矛盾,批判地评价它,把它视为一个对象。我们怀疑心理中批判的成分是从自我分裂出来的,也可以表明它在其他情况下是独立的,并为进一步的观察所证实。我们会发现,把这种情况与自我的其他部分相区别是有道理的。于是我们承认这是一种通常称为良心的心理能力。我们将会发现其他的证据,表明它也会独立地致病。在抑郁的临床描述中,对自己的道德不满远不是最突出的特点。自我批判很少涉及机体的疾病、丑陋、孱弱、社会地位低下,在这些毛病中,病人害怕或者承认贫困的思想尤为突出。

有一种观察,一点不难进行,它可以提供对于上述矛盾的解释。如果一个人耐心地听完抑郁病人各种各样的自我谴责,他必然得出这样的印象,往往反对自己最甚的说法根本不适用于病人自己,但是只要稍加变动就可以适用于另一个人,这人是病人所爱的、爱过的或者应该爱的人。每当人们考虑事实时,都会肯定这种假设。于是我们就掌握了临床描述的关键,可以认为自责就是责备所爱的对象,他已经转移到病人的自我之中。

同类推荐
  • 跟专家学心理减压

    跟专家学心理减压

    让我们的心灵放轻松,什么是生活?有人这样解释:“生活,生活,生下来就得干活。”其实它从一定意义上确实说明了生活的内涵,那就是我们每个人,每个阶段,都需要有承担,这也是做人的要义之一。
  • 读懂男人你会更幸福

    读懂男人你会更幸福

    本书详实细致地分析了男人生理上的需求与心理上的起伏波动,以及男人在事业上的追求与对爱情的抉择。
  • 心理医生全书

    心理医生全书

    成功学历来被人们视为抽象、玄奥的学问,本套丛书从社会礼仪、为人处世、心志心理、感悟与人生等诸多方面的阐述中归纳出最有实用性、最有指导价值,且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定律和成功范例。本套丛书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客观因素,分析成功规律性的原理,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秘深奥的学问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 推销必懂心理学

    推销必懂心理学

    《推销必懂心理学》一书正是从洞察客户心理、掌握推销技巧、修炼自身素质三方面入手,为有志于从事推销工作和正在与客户打交道的推销员提供准确、实用、全方位的指导。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推销员们可以在困难重重的推销工作中变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在复杂多变的交易中准确地抓住客户的心理,使推销工作越来越顺畅,越来越成功。
  • 坍塌的心墙: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亲历手记

    坍塌的心墙:精神病院心理咨询师亲历手记

    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精神病人案例采撷,全部来自作者的第一手资料。每一个案例都是一种类型的精神疾病,书中将向你描述这些案例背后的故事,以及每种精神疾病的表现。这些故事或让你觉得无法理解,只当逗乐解闷,或让你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从而有所反思。在内容设置上,每一个故事后面,会有一小段“科普时间”——主要是对精神病、变态心理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以及“拓展阅读”——主要是谈一谈精神病产生的社会因素,社会心理中的变态倾向,以及如何应对自己的不良情绪等这些我们平常会遇到的问题。
热门推荐
  • 校霸的高冷之花

    校霸的高冷之花

    (容言!是苏苒苒一眼认定的那个人。)青春期的苏苒苒桀骜不驯,张扬跋扈,是老师眼中的搅屎棍。容言,景城重点高中的学神,高冷之花。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第一次看到容言的苏苒苒,变成了天然呆,不是智商下降,只是看傻了眼。苏苒苒觉得,容言白衣飘飘,仙气缭绕,是谪仙,她可能就是为容言而生的,使出浑身解数的追逐着他的身影。容言的生命分为两个阶段,遇到苏苒苒之前,和遇到苏苒苒以后,苏苒苒是他的光,带他走出黑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金有陀罗尼经

    金有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暖爱未央

    暖爱未央

    他,多年守候,为爱痴狂;她,初出茅庐,敢爱敢恨。在这物欲横行的现实中,他与她带着面具相遇,他视她为眼中钉,她是他为肉中刺,却在明争暗斗中发现彼此背后的故事..
  • 兵痞小家伙闯天下

    兵痞小家伙闯天下

    一世人两兄弟,阴阳两相隔出生的婴儿,看到的是你那张臭臭的老脸,你大吼一声,放开你那只爪子,这是老子的老婆婴儿撇撇嘴,眼神中尽是不屑,这是小爷的母亲,
  • 网游之绝世仙武

    网游之绝世仙武

    杀巨怪,爆秘笈,修武法,掌神兵!真正强悍的装备是什么?真正绝品的秘笈有哪些?极致辉煌的仙武有何威能?叶重生怀着无比的向往与好奇,凭着无敌的坚强与毅力,倔强地踏上了一条独特的网游之路,要以无上毒功惊天下,要以绝世仙武震八方。九九连环登天路,十万野怪乱攻城,百万玩家夺派门,千亿豪侠竞风流……这是一个网游大时代,一人傲立,毒攻天下,仙武称尊!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红楼梦之前世今生

    红楼梦之前世今生

    一朝重生,又回到了一切的源头今生,贾宝玉是否还会负了宝钗,误了黛玉。林黛玉是否还会很恨而终?薛宝钗是否还会独守空闺,抱恨终身?金陵十二钗的又将何去何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是否还会由兴盛走向衰落那个前世从未出现的人又是谁?是重续前缘,还是报仇雪恨?历史是否会改变,命运又将如何?
  • 匆匆爱情

    匆匆爱情

    在平凡生活中辗转,品味别人的爱恨情仇,本以为一叶知秋,平淡为永恒的主题,却始终发现人生有太多的错过和无奈,奈何,人生还是要继续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懂得,一切都是美好的。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我的女人你惹不起

    我的女人你惹不起

    他是灭绝人性的不死族,他是唯一的无上至尊,他是有着深度洁癖的男人,在他面前装逼的人很多,什么兵王、杀手、系统者、穿越者、重生者、吞噬者、强者回归、强者下山、仙界归来、魔王转世、仙帝附身等,他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新书《这个光头很危险》,求各种支持。
  • 无定河畔

    无定河畔

    江河东流去,夕阳西落下。家国满疮痍,韶华尽憔悴。国局不稳,民不聊生,是人祸?是战祸?是制祸?是执法?是守法?是破法?庙堂无关风月,但说谋权夺势。江湖不论铁律,只讲儿女情长。民间不奢富康,惟愿粗粮果腹。家国存亡之秋,究竟路在何方?只见无定河水,涛涛前行,两岸白骨,谁识魂去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