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62600000036

第36章 多一个心眼,多一次机遇(4)

我在《管好你的嘴》里也曾讲过这个问题。多说一百句话比多做一件实事容易一百倍。中国人很看重精神的弘扬,因此口号喊得比谁都响,话说得比谁都多,但欠缺的正是意志品质,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实干家”在中国反成“叹之为啧”或“啧之为叹”的“稀物”。而日本人在这一点上与我们唱了“反调”。我个人认为,若要解读日本在“战后”经济飞速复苏的主因,只要从日本人身上找找务实的意志品质就够了。有人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性格傲了比较,说是中国人为一件事应该怎么做还在呼口号、斗嘴皮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把同样的事做完而且去领工钱了。这种比较虽不免有失偏颇,但毕竟把“嘴皮子”与“实干家”的实际差距彰显得很淋漓。奇怪的是,我们天天都在批评“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怎么这种人会越批评越多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多留个心眼想一想,答案就出来了:口头上无限度地夸大精神的作用耗掉了我们太多本应该付诸行动的精力!

我们恰恰应该多个心眼想想,在屡屡占尽“嘴上风光”的同时,究竟什么东西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觉得眼下用于激励我们精神的标语、口号、讲话已经享用不完了,甚至很多人的脑子都装不下了,都该往外“溢水”了。而事实上由惰性所撑扶着的虚伪和他律却被“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的光环长时期地罩住,从而导致了实干与自律的意志品质难以得到根本上的提升。正由于中国“光说不练”的“看客”正占据了社会生态的主流,所以易中天先生才会愤怒地痛斥国人就是“一盘散沙”。

所幸的是,多数“一盘散沙”的团队都不会散到底。事实明摆着:“散沙”里往往不乏一些能多出个“你动嘴我动手”的心眼的实干家,因此才给团队带来生机与发展,同时也给他们自己立足于社会与创造伟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敬佩这样的人,也四处在寻找这样的人,可是现实是:真正既有心眼又讲究实干的人才真是千里难觅呀!

没心眼的靠跟风,有心眼的靠自身

都说现在人比过去人更智慧,我看不见得。我倒觉得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的“信息零距离”的同时,也对许多人的头脑思维形成了灾难性的弱化。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一向以“活着就是硬道理”的国人身上,这号人做啥事都不爱自己动脑,害怕担风险,因此只会跟在成功者屁股后面跑。我们姑且把这种人统称为“跟风者”。

中国有多少跟风者?我没有统计,也无法统计。反正你睁开眼,俯拾皆是:有个人“跟”的,也有集体“跟”的;有跟“土作坊’’风的,也有跟“留洋”风的。反正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至于抓老鼠的过程、形式,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跟着前面的猫也抓住老鼠了。“跟”者如众,“跟”者成风,“跟”者大行其道,“跟”得整个社会浮沫四起,“跟”得有心眼有创造力的人反成惊弓之鸟,你还有什么可跟的?一旦你“跟”成惯性不“跟”都难又没什么可“跟”了的时候,你的命运又掌握在谁的手里呢?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有多少跟风者多个心眼去关注过,但事实告诉我们,发现当今中国,有三种“跟”已经达到了极致——商界之“跟”,文化之“跟”,留洋之“跟”——诸如此类,再跟下去,恐怕路也快走到尽头了。

先看商界之“跟”。现在一些商人自己并没有做商人的能力,但却学会了跟人跑。比如有人生产VCD挣了钱,大家都一哄而上做VCD;比如有人做手机,大家都一窝蜂跟做手机;比如有人炒房地产发了财,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购房;比如有人做饮水机在市场走俏,大家都在第二时间生产出形态各异的饮水机……总之,只要不犯专利,大家都一窝蜂地把一个人研发的新东西做烂做臭为止,然后再去找下一个可以跟风的目标。

然而市场无情,能跟得紧的尚且能分得一些残羹剩菜,跟得慢的呢?恐怕就是自讨苦吃了。你想,潘石屹在北京搞“现代城”搞出了名堂,后来不是有人跟上,搞出的“后现代城”不是也很风光?但跟了一个“后现代城”就足矣了,如果你傻傻地再跟出什么别的什么“现代”,恐怕你就要倒大霉!

你不能不佩服那些有心眼的商人,他们往往能超越常理,出奇制胜而赚大钱。没心眼的人跟着成功者后面跑,恐怕就难以“路路顺”了。可以想见,别人做成功的生意,你跟着做未必会成功;别人炒股票很赚钱,你去炒也许就会赔钱。所以别看涨得快就“一窝蜂”地盲目跟从,否则到慌时岂不也是要大家慌不择路?

至于文化之“跟”,主要表现在出版与影视圈。

我记得几年前有人开发了几本引进版的励志类图书,在市场上反响特好,结果不出半年,这类图书就在全国各地市场遍地开花,其中多数为造假的引进版,结果遭到了有关部门的封杀。然而这并没有引起那些“跟风癖”者的警觉,大家好像都感觉励志书好卖了,于是大家都炒起了励志书选题,差不多有两年时间里,市场上的励志书比重远远超过了文学书籍,这正常吗?我看只能说是对市场规律的破坏性开发!

后来呢?绝大多数做励志书的人都赔得直不起腰来,这就是“跟风”跟出来的结果。而当年首先刮起励志书的人在干嘛呢?早就收手啦!

再看影视圈,“一窝蜂”地“跟风”现象一点也不比图书业弱!比如武打片,先是20世纪80年代的影片《少林寺》风靡全国,引起武打片全球走红,不仅中国人爱看,外国人也爱看。按理说,这扩大了中国功夫的影响,是功德无量的事。可是在此之后,武打片一部跟着一部,一部更比一部长,然而都拍的什么?放着语言上嗲声嗲气不说,那武打动作均是一味地做假(比如让一个个事实上弱不禁风的帅哥靓女在影视里飞檐走壁)。现在呢?观众苏醒了,不买账了,收视率降得没治,就这样还有人继续跟,一个电视连续剧《神雕侠侣》拍了三次,最后某版本让人乍看误以为是《西游记》,还有人说这片子是“准黄片”呢。

是不是影视圈除了跟风就没路走了呢?电视剧《亮剑》告诉你:否!

同样是战争片,但《亮剑》却拍出了自己的个性,也拍出了一代英雄指战员的与众不同却又让人喜欢的个性,因此获得了成功。我真难说不久的将来,《亮剑》是不是也会被“跟”起来?如果会,跟一部两部足矣,跟多了,恐拍又要泛滥成灾!

最后讲一讲“留洋”之“跟”。

先是有人留洋成功了,有MBA之类的功名了,于是国内众多大学毕业生蠢蠢欲动,行的和不行的都想搭上“留洋”班车,然而“留洋”何其难!难不怕,只要能出得去,借了钱也要像狗一样爬出去的“留洋”者也不乏其人,此之下,多少人心中还能存有“我是中国人”的自尊底线呢?

再看“留洋”能得到什么呢?有人说,“留洋”是为了发洋财;有人说,“留洋”就是为了多学点人家先进的东西。有了这些理由,就更非出去不可。那么我就要问这些跟着“留洋”的人,难道不出去你就发不了财了,就学不到先进的东西了?你多个心眼想过没有,别人出去能混得MBA,你跟在人家屁股后面也出去,就保准也能混个MBA?混不成怎么办?最后还不是又要狗似的再爬回来?

当然,我们得承认,中国的科技水平落后于其他先进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的智慧能力不如人。柳传志没有跟着风留过洋,但他的管理智慧却闪耀着中国传统的人文光芒,与柳传志同一辈的很多中国成功的企业家,如任正非、鲁冠球,他们同样也没有留洋,但他们都成了所在行业的“大哥大”,他们的管理能力难道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制造”?

我承认,“留洋”是一条成功的路径,但不是所有“留洋”的人都能通过这条路径获得成功。不信,你留意一下,那些留过洋又空手而归者,现在都在干什么?失业呀!由此我提醒那些还在想着“留洋”的国人,请多个心眼想想,“留洋”成功是一面镜子,更多的“留洋”失败者难道还不足以为鉴?

综合以上三种“跟风”现象,可以给“跟风”者得出这样结论:普遍缺乏应有的自信心,不长心眼,以为只要跟上成功者的后尘,踩着成功者的脚印走路,就能四平八稳。殊不知现实无情,“跟”得好的或许能混到一些残羹剩菜,但更多的则是连残羹剩菜都混得历尽艰辛,直到如梦方醒时,才发现自己该有的机会丢了,该抓的机遇丧失了,怨时光不能倒流,无奈,只能叹曰:当初真是隗对自己两个肩膀扛着的那个脑袋啊!

同类推荐
  • 方圆人生

    方圆人生

    本书从做人、办事、交友、谈话、沟通、处世六个方面讲述了为人立世的大体法则和方略。
  • 励志经典全书

    励志经典全书

    经典小故事,人生大道理。做人做事的学问,修身养性的智慧,听1小时的大道理,不如看1分钟的小故事。也许一次回眸,就诠释了生命的决绝与伟大;也许一个微笑,就证明了感动与真诚的存在;也许一抹阳光,就彰显着生活与自由的精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那些博大精深的内涵往往孕育在最简单、最常见的事物中。真正有智慧的人能从小细节中看到大景观。从小事件上总结出真智董,从小故事里悟出深道理。
  •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在个人修养上最为严格,他每日静坐,反思己过,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修为。很多人都想从曾国藩身上学到成功的黄金定律,修身处世,立于不败。很多成名的人物,也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对曾国藩推崇备至,说:“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毛泽东青年时期,也潜心研究过《曾国藩文集》,他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而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全集》常置桌旁,终生拜读不缀。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地模仿曾国藩。
  • 人一定要活得明白

    人一定要活得明白

    本书从多方面论述了心灵的本质,让人们树立好正确的人生坐标,活得明明白白。
  • 电通“鬼十则”

    电通“鬼十则”

    电通“鬼十则”由“广告鬼才”吉田秀雄于20世纪50年代制定,传承60余年,沿用至今。它是电通庞大机体的DNA,使得电通连续20多年广告收入居全球第一。它被全球广告从业人员奉为圭臬,被视为从平庸走向成功的铁律,并在其他多个行业领域广受追捧。本书作者在电通工作过23年,期间在工作中践行“鬼十则“的原则,并深有心得。作者致力于将自己的所得及思考与人分享,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并对7位曾经的工作伙伴进行了访谈,对“鬼十则”的内容和理解方式进行了解读,是一部了解电通“鬼十则”上佳的读物,企业管理与职场必读经典。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你想不到的无关痛痒

    我是你想不到的无关痛痒

    新婚之夜,他说:我们是名义上的夫妻,你做什么都行,只要不丢我的脸。两年,她和梁子越结婚两年,可见面的日子却不足一个月。一场酒醉,终于让她在将原本应该在两年前就献出的初.夜交给了他。可不过第二天,她便在走下楼的时候踏空,滚下了楼梯。然后,失去了所有记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能看到我的前世

    我能看到我的前世

    在一场车祸中成为植物人的林正扬苏醒后突然发现能够看到自己的前世,此后经历的,让他觉得自己仿佛变成了行走于前世与今生之间的游魂……
  • 特工重生之称霸娱乐圈

    特工重生之称霸娱乐圈

    身为特工的风凌烟重生在了一个千金大小姐的身上,她是娱乐圈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她是军营里众人崇拜的上将,她是黑道上的霸王。而他是商业圈的帝王,他是佣兵界的王者,他是军营里的铁血司令。当他遇上了她,从此展开了艰难的追妻之路。(书群号码:192895708,欢迎你们加入。)
  • 你,不该背叛我们的婚姻

    你,不该背叛我们的婚姻

    方桐,在网贴中发现了丈夫余辉的秘密,一段正在上演的外遇史。她意识到,安全感没有了,不复存在了,就象一座她经营了多年的城堡,以为自己可以安心在里面了结一生了,可它却突然在面前嗡然倒塌了。痛楚令她窒息、绝望。但她,出奇般的冷静,悄无声息地按照自己的方式,锤炼身心,酝酿出击。
  • 惹龙情招

    惹龙情招

    [花雨授权]惹、惹、惹什么啊!再惹下去他就要被她惹火了!枉费他将她“抢救”回家,进行了一连串的“魔鬼训练”。也许“爱的教育”会比较有效,希望“感化”这根“不受教”的小木头,可是这方式好象让他更“火”了……
  • 奋斗吧煊儿

    奋斗吧煊儿

    一个出身卑微却满怀理想的年轻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由于这个时代的对于穷人阶层不友好,最终断送了这个心地善良的有志青年的前途甚至生命。
  • 指间的诗情——钢琴曲(课外雅致生活)

    指间的诗情——钢琴曲(课外雅致生活)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我携着星辰赠予你

    我携着星辰赠予你

    腹黑男神VS千变女神。“我希望下次还能是你。”林依依生气说:“才不要。”林依依,是一方女神,但遇见白玉山后,她宁愿变丑。池子墨,是温柔腹黑的学长。初见她,他就知道她逃不掉了。一个激励林依依向前而且变得优秀,克服困难。片段一:“干嘛,能不能别遇见你”“没办法,心有灵犀。”“我们天生一对。”片段二:“什么啊,我才不要。”“那是因为你没遇见我。”片段三:“你不可以不要我呀”“你……赖上我?三生有幸。我的公主殿下。”是吗?一个腹黑学长和百变女孩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