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74900000002

第2章 探究人性(1)

有人认为人性是邪恶的、自私的、暴力的和仇恨的,还有人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无私的、温和的和友爱的。前者使我们忧心忡忡,后者则让我们如释重负。那到底人性的本来面貌为何呢?只有经过仔细、深邃、彻底的探究之后,我们才能真正看到人的本质、了解人的天性。

人性的精髓是什么

按语:

1970年3月,离马斯洛因心脏病去世只有几周时间。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马斯洛越来越感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方面应更加准确。在他看来,关于人性的观点比比皆是,其表达也很顺畅,但它们关于“人性本善”的诸多论述在概念上仍模糊不清,于是马斯洛就人性的善、恶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人本心理学使人类精神的形象焕然一新。作为基本原则,它指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高级的本性,这种高级本性构成了人的本质的基本方面。在实践中这一观点意味着,在良好的条件下,人们渴望表现出诸如爱、利他、友善、慷慨、仁慈和信任等高级品质。

除了上述这些自我实现的特征外,那些发展高度完善的人,还特别在直觉观察、了解真相、认识现实等方面富有效率。这就意味着这些人不仅更加幸福,而且认识能力更强,与现实的联系也更紧密。除此之外,这些人在行为方面也更加富有效率。也就是说,在他们身上很难找到情感压抑、情感障碍、情感麻痹和人类智能削弱的情况。我们可以将以上看法归纳为:那些发展充分的人,由于良好的环境而表现出高级本性的人,从事任何事业都更加容易脱颖而出。从实践的角度看,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人将是更加优秀的人类成员。

我们可以将“良好的环境条件”理解为:有利于促进自我实现的自然、社会以及生理等诸多方面的条件。这些条件也促进了基本需要的满足,因为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发展高级需要、完善人格和走向自我实现的必由之路。

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人类如果过去和现在都生活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那么,人类就可以保持“善”的本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符合伦理的、有道德的、正直的本性。这一观点有力地驳斥了各种关于原罪、人类堕落以及人性邪恶的说法,同时,它也反对任何认为人类不可能是善的、道德的、正直的理论。

但是,这一观点并不排斥人类时善时恶的各种理论。因为这样的理论的确道出了实情。事实上,马斯洛也从未宣称人性本质上是善的,他只是认为人性在某些条件下可以是善的,并且力图说明具体需要哪些条件。

应该注意的是,今天人们所说的Y理论(一种管理理论)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它宣称许多人,即使并非所有的人,在Y理论所谓的条件和前提下都将得到提高。

这一整体理论框架所派生的一个必要的假设就是:人类心理的“善”并不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永久的,我们甚至不能够说它在本质上就是善的。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人性才表现为善。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人们更容易表现出心理病态和丑恶行为。

因此,在任何关于人性的讨论中,我们都有必要特别提出,人实际上是有作恶和表现病态的潜在能力的。

其实,很容易就可以确定特定的诱发恶劣行为和心理病态的一些环境条件。因为,它们就是与那些使我们能表现出高级本性、允许我们向善的条件的对立面。

我们必须意识到有许多人基于不同的立场拒绝完全接受这种世界观。可以把这些人看成是绝望文化群体,甚至恶意文化群体。在其中,愤世嫉俗和怀疑一切等心理特征占主要地位。这些人通常相信人性没有达到善的境界,或者根本上就是恶的,他们会把看上去就是善的东西,通过更深层次的诠释来说明人在本质上还是邪恶的、变态的、自私的。

绝望文化的拥护者具有一致的观点,他们均认为人类心理的外在表现是不真实的、误导性的。在他们看来,所谓善良的人、社会进步以及良性社会条件这类事实只是表面现象,这些一贯持反面意见的人试图证明在这类事实的深处隐藏着阴暗的、消极的一面,从而坚持自己的怀疑主义。根据这一怀疑主义的观点,肉眼所看到的事实,并非真实的隐而不露的事物的本质。

通过对思想史的重新认识,将其视为暴露、贬抑人类与人性的一般过程,如此我们就可以理解,至少是部分理解这种怀疑主义的心理了。弗洛伊德曾发表过一个著名的论断,即哥白尼、达尔文和他自己三次沉重打击了人类的自恋心理。马斯洛将他的结论推进了一步,即那些拒绝接受事物的表现事实或肉眼看来是显而易见的现象的人,他们坚持认为,一些深入的、更能揭露本质或罪恶的解释才是正确的。许多存在主义者都把笛卡尔看成是罪人,因为他强调精神和肉体是分离的。马斯洛认为这并不准确,他列举了柏拉图的例子作为补充,柏拉图的非物质的概念或者本质的观点表明,我们用肉眼看到的现象不如我们没有看到的一些现象真实。

众多关于原罪、人类堕落,人类邪恶的说法,以及那些认为人类不可能是善的理论,都是不正确的。虽然人实际上具有作恶的潜在能力,但毋庸置疑,人性在某些条件下可以是善的,即具有爱、利他、友善、慷慨、仁慈、信任等各种品质。

人性是自私的吗

按语:

有人认为人性是“自私的”,即邪恶的、软弱的、愚昧的、愚蠢的;还有人认为人性是“无私的”,即慷慨的、友善的、明智的、有理性的、有合作精神的。“人性是自私的吗?”对此,马斯洛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将之作为在布鲁克林开设的人格心理学的课程讲义。

所有关于人性的价值体系都植根于一定的心理学假设。也就是说,他们要么认定人性是“自私的”——邪恶的、软弱的、愚昧的、愚蠢的,要么认定人性是“无私的”——慷慨的、友善的、明智的、有理性的、有合作精神的。当然,还有一些特殊的价值理论是建立在这两种假设的混合体之上的。

关于自私与无私的问题,下面我们将进行详细的探讨。

自私的语义

如果某人对人性问题持极端的观点,我们对他关于人性问题的阐述进行长期追踪考察,就很容易发现他的整个观点都是建立在自私与无私某种隐含的、不自觉的定义之上的。追踪考察发现,那些认为人的天性是自私的,而且认为这种自私是健康的人,他们最终会接受自私的下述定义:所谓自私的行为,就是那些对个体有益或是使个体感到愉快的行为。

但是,对此稍加思考,就会发现这个定义有失偏颇,因为它自动设立,或者说实际上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功利性的,都是为了满足个体对快乐和利益的追求。这样的方式,正是一种试图从一个隐含的、预先设定的定义来解决问题的方式。

要驳倒这个观点有多种方法可以考虑。比如,我们可以指出,无论如何,人类的行为之间总有差异,其中总有某些行为可以称为完全无私的行为。或者,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可以先接受这种定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强调依然有必要从词语上加以区分。这种区分是个人可以通过他自己的行为或者他人的行为条件来体会到的。

例如,如果你在星期一虐待一个孩子,星期二又善待他,这个孩子是能够区分你在不同时间的行为之间的差异的。

又如,为饿得奄奄一息的朋友提供食物,与拒绝为他提供食物这两种不同的行为,我们就应该进行区分。毋庸置疑,没有理由将这两种行为混为一谈,认为它们都是自私的。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那些人数不多的、认为人类从本质上而言是无私的理论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通常对无私这个概念采用如下定义:如果一种行为对他人有益,或者能给他人带来愉快,这种行为就是无私的行为。这种陈述依靠某种预设的定义,自然而然地认为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无私的。

语义学专家将会指出问题的另一面:价值评价是和自私与无私这两个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在我们的文化中,自私这个词具有贬义的色彩,其词义不受欢迎。与之相反,无私这个词则是美德的象征,其词义悦人心意。语义学家们知道,词义和价值观念紧密相连,麻烦与困惑往往接踵而来。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应该对问题有偏见。我们不应该假定自私与无私究竟谁好谁坏,除非我们已经确信事实的确如此。

总之,我们必须明白,如果想把自私和人性问题用科学公正的态度加以研究,我们就必须找到合适的词语,并给出更加精确和有意义的定义。其次,为了避免价值判断对定义和词语的影响,我们必须使用更加客观的、不涉及价值判断的术语。

来自动物研究的证据

同类推荐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大师的哲理笔记

    大师的哲理笔记

    《大师的哲理笔记》一书通过大师们写的随笔为我们解读他们对人生的思考,读后让我们获益颇多。大师们在人生、生活、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大师们洞察世事的睿智和丰富的阅历,能给予我们无尽的启示。
  •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的思想观点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缺乏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界、学术界对胡适思想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深入,对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 中华家训(第六卷)

    中华家训(第六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热门推荐
  • 不负经年

    不负经年

    当所有悲伤倾巢而出,谁又是那个惊艳了时光的人……
  • 西湖源上阙

    西湖源上阙

    这是一个少年,提着一把菜刀,从此走上了改变世界的不归路的故事……辽阔的大陆,人类与妖魔万年的战争,热血,忠心,善恶,自私,无数段恩怨情仇……修行,求道,道在何方?道在脚下……
  • 即巅峰

    即巅峰

    他是人世间一抹幽幽桃红。他不是修行者,浑身如神兵利器无坚不摧。他也不是魔修,滔天杀气亦能屠尽千百万。桃花杀气,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桃花。
  • 谛听花落

    谛听花落

    本书精选收录作者近年发表在各级报刊杂志上的散文随笔155篇。本书视角新颖,寓意美好;内容多姿多彩,贴近生活,是作者多年生活的见闻感受;滋润心灵,品味幸福,颇具启示意义。作者行文不浮夸不矫饰,文字一派天然,读来有神清气爽之感。本书记录了作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待工作,对待学生的真情厚谊。
  • 第八教学楼

    第八教学楼

    每所大学,大概都存在着某个类似“鬼宅”的地方。伴随无法证实的各种流言与传说,它们是校园中最特殊的风景,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这是一所古老的大学校园,传说中就有这样一座“鬼宅”它就是——第八教学楼。虽然建成的时间不长,却因为地处校园最偏僻阴森的角落,并且曾发生过包括命案在内的种种怪事,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恐怖的面纱。在一个诡异的夜晚,511寝室的三个男生——刘晨杰、朱伟明、陈莫突然进入了奇怪的异域,面对前所未有的恐怖与离奇,可是,其中一个学生的死,再次将几位年轻人与这座“鬼宅”教学楼联系在一起。但是,这背后难道有什么阴谋?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八教学楼》,看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帝问仙

    星帝问仙

    这里是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一界。这里有儿女情仇,有兄弟情深。这里是战乱纷飞的时代,只有强者才为尊!可爱的原力兽陪你,坚定的信念陪你,无尽的希望陪你。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世界!
  • 村子里普通的一个大爷

    村子里普通的一个大爷

    偶然间听到妈妈说起某一个年少时曾经见过,再后来就在也未曾谋面的大爷发生的一些家常事,瞬间直击我的心灵,人这一生到底为什么而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进化时代

    末世进化时代

    一个突然出现的神,引起了一场关于生存的游戏竞争,在末世的环境下,看人们如何生存,如何挣扎,看主角如何一步步得到神的认可,如何登临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