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75200000003

第3章 《水浒传》考实(2)

更有意思的是,《大清一统志·泰安府山川》记载说:“梁山在东平州西南五十里……旧志:‘山周二十余里,上有虎头崖,下有黑风洞。宋政和中,盗宋江等保据于此。’”而后重修《一统志》时,竟删去了“旧志”以下的话。这是什么原因呢?除了作者后来发现宋江“保据于此”的记载与事实不符外,很难找到别的解释。

梁山的实际地形与《水浒传》的描写也有很大出入,不大适合作为长久的起义根据地。清代康熙年间,曹玉珂奉命到寿张去当县令。他原以为梁山“必峰峻壑深,过于孟门、剑阁,为天下之险,若辈(指宋江一伙)方得凭恃为雄”,可是到了那里一看,不免大失所望,只见梁山不过是:“塿然一阜,坦首无锐。外有二三小山,亦断而不联。村落比密,塍畴交错,居人以桔槔灌禾,一溪一泉不可得,其险无可恃者。乃其上果有宋江寨焉,于是进父老而问之,对曰:‘昔黄河环山夹流,巨浸远汇山足,即桃花之潭,因以泊名,险不在山而在水也。’”

山上的“宋江寨”大概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后人附会的“水浒”遗址还远不止这一处。尽管当年有方圆八百里的水泊,但以这样一个小土山包作为偌大起义大军的根据地,也实在不可信。

水泊梁山今在何处?

水泊梁山是《水浒传》英雄活动的主要场所,那么它今天在什么地方,还是原来的样子吗?

梁山位于今山东省梁山县境内,主峰在梁山县城南约5华里处,海拔[BF]197.9[BFQ]米,北面是龟山、凤凰山、小安山、金山(东平湖湖心岛)和银山等。它北起聊城(即《水浒传》中“东昌府”),东到泰山,西至河北大名府,南达荷泽(雷州)、巨野(即《水浒传》中“济州”),方圆100余里。其中名胜有70余处之多。根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的记载,梁山的古名叫“良山”,后来因为西汉文帝次子梁孝王曾在此游猎,死后又葬于此山,遂用“梁”字代“良”,称为“梁山”。这是“梁山”的历史记载和今天的位置,它的今昔变化虽不算大,但当年环绕“梁山”的水泊,却已荡然无存。元代于钦的《齐乘》载:“汶水西南流,与济水合于梁山之东北,回合而成泊。”后来的《五代史》、《宋史》记载,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和熙宁十年(1077年),黄河三次决口,大水汇集于此,致使梁山水泊一再扩大,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所以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总结梁山泊的形成经过说:“后晋开运初,滑州(河南滑县)河决,浸汴(开封)、曹(曹州,今菏泽)、单(单县)、濮(濮阳)、郓(郓城)五州之境,环梁山而合于汶,与南旺、蜀山湖相连,弥漫数百里。宋天禧三年,滑州河复决,历澶、濮、曹、郓,注梁山泺。”在1077年至1180年这百年间,梁山泊成为黄河必经之路,水势最盛,所以当时人有“梁山泊八百里水”之说。可见《水浒传》所写其“山排巨浪,水接遥天”,“有无限断头巷陌”的形容是真实的。北宋韩琦《过梁山泊》诗“巨浪渺无际,斋船撑日难”,正可与《水浒传》所记相佐证。

梁山水泊消失的主要原因是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进入水泊,泥沙淤积填平了凹形洼底,造成地势高于黄河,致使黄河改道而行。随着梁山泊水的减弱,泊边出现大面积可耕田地。从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起,梁山泊周围便开始屯田,十几年以后,梁山泊以前的水道两旁出现很多屯田军户。《大清一统志》记载黄河改道情况说:“……其后河徙而南,……岁夕填淤,遂成平陆。”但由于还有汶水的流入,所以黄河改道后梁山泊并没有立刻消失,水泊风景还十存二三。元人陆友诗云:“我尝舟过梁山泺,春水方生何渺漠。”元代人袁桷也有赞美水泊的诗作:“大野潴东原,狂澜陋左里”,“碧澜渺无律,绿树失其误。”这说明在元杂剧“水浒戏”演得火爆和《水浒传》小说酝酿形成的时候,梁山泊还可以算作剧作家和小说家取材的背景。

到了明代永乐年间,梁山泊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后来梁山泊更名为“积水湖”。因为它位于安民山下,所以又称“安山湖”。到了明末清初时,顾炎武来梁山考察后在《日知录》卷十二“河渠”条中写道:“予行山东巨野、寿张诸邑,古时潴水之地,无尺寸不耕。”可知这时梁山泊已经完全变成耕地了。而梁山附近的东平湖却依然烟波浩淼,以致今天人们权把这东平湖当成当年的梁山泊来旅游观光。但是元代文学家笔下的戏曲和小说中的梁山泊里面有没有东平湖的成分,有多少,恐怕还是个很大的疑问。

历史上的高俅是个大奸臣吗?

在《水浒传》中,高俅是个大奸臣,水浒英雄逼上梁山,很大程度上也是因高俅而起。《水浒传》也是从高俅开始写起的。金圣叹说:“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乱自下生出;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高俅是朝廷显贵,历史上实有其人,而且确实官至太尉。高俅又确实是一个奸臣赃官,是宋徽宗时臭名昭著的六贼之一,是败坏军政,造成金人长驱入宋的罪魁祸首之一。正因为如此,《宋史》未为其立传,但对他的罪行劣迹,《宋史》是记载了的。

关于历史上的高俅,《宋史》多处载录。《宋史》卷二十一:“(政和)七年正月,……庚子,以殿前都指挥使高俅为太尉。”卷二十二:“(宣和)四年五月壬戌,以高俅为开府仪同三司。丁卯,封子柄为昌国公。”

《宋史》卷一六六:“元五年,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为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充护国军山南西道节度使致壮。自崇宁五年,司空、左仆射蔡京为开府仪同三司、安远军节度使,……前执政则有蔡攸(蔡京子)、梁子美,外戚则有向宗……殿帅则有高俅,内侍则有童贯、梁师成……”

以上是高俅飞黄腾达的情况。《宋史》记载说,节度使这个官衔最初是“不轻授”的,后来授给了蔡京父子、高俅、童贯、梁师成等人。这说明高俅的官阶与蔡京、童贯等位极人臣的显宦不相上下。

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七:绍兴二年八月,胡安国言:“本朝鉴观前代,命三衙分掌亲军。虽崇宁间,旧规犹在。及高俅得用,遂以陵夷。”

这里所说的“亲军”就是《水浒传》中的“八十万禁军”。原来赵匡胤实行“分权制”,“命三衙分掌亲军”。但是后来由权力分散变为高俅大权独揽,事情就“遂以陵夷”。

什么是“遂以陵夷”呢?宋《两朝纲目备要》卷十五说: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十二月,真德秀论边事云:“自童贯、高俅迭主兵柄,教阅训练之事尽废,上下阶级之法不行,溃败者不诛,而招以金帛;死敌者不恤,而诬以逃亡,于是赏罚无章,而军政大坏矣。”

这里,真德秀和胡安国都是反映的同一个人,同一件事:高俅“主兵权”,“军政大坏”。这就叫“遂以陵夷”。高俅不只是“赏罚无章”,而且以权谋私。《宋会要辑稿》卷七十九册,职官三十六记载说:“自大观、政和以后,蔡京紊乱法度,郡臣始有以转官回授为荫补者……其后蔡攸又回授转官以为职名,其子蔡卫、蔡术,皆自待制以回授而迁学士。由是武臣高俅亦用此例,其子尧康以回授自遥郡转正任,尧辅以回授自观察而承宣。名器之滥,有不可胜言者。”

从这则史料可以看出,蔡京“紊乱法度”,把他的儿子蔡卫、蔡术由待制提拔为直学士,“由是武臣高俅亦用此例”,把他的儿子高尧康从遥郡转为正任,另一个儿子高尧辅由观察使提拔为承宣使。承宣使的官是很大的。《水浒传》第三回鲁提辖说“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处”,这位“老种经略相公”就是承宣使。高俅把他的儿子一下子就提拔为高官,所以《宋会要辑稿》评议为“名器之滥,不可胜言”。

《宋史》卷三五八《李纲传·上》说,金兵南侵,太上皇宋徽宗南逃,童贯、高俅护驾。陈东上书钦宗,乞诛蔡京、蔡攸、童贯、朱勔、高俅、卢宗原等人。钦宗纳奏,打算命聂山去斩此数人,但李纲谏阻说,聂山去斩此六贼,无论能不能办到,都不好。这六贼都是太上皇徽宗的“幸臣”亲信。如果不经过太上皇而直接杀这六人,这要“震惊太上”,太上皇会对陛下产生疑惧,对陛下不利。万一要杀不成,后果不堪设想。不如建议太上皇自己除掉这些人。结果钦宗采纳了李纲之言。宋徽宗后来果然先后除掉了蔡京、蔡攸、童贯、朱勔,但没有杀高俅。徽宗和钦宗是一个一个收拾这些人的,还没等到收拾高俅他就病死了。《宋史》卷四四六《李若水传》记述了高俅死后的情况:“靖康元年,太学士、天府仪同三司高俅死。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俗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

李若水反对“循常习故”,按“故事”(惯例)为高俅治丧。他说,高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造成“金人长驱”,其罪应该与童贯相等。让高俅“得全首领以没”就不错了,怎么还让天子“挂服举哀”。李若水认为高俅不但不应按“故事”(惯例)治丧,还应“追削官职”,不允许他儿子继承封号。

事实上,高俅的确被追削了官职。《宋史》卷二十三:“(靖康元年)五月,开府仪同三司高俅卒,……追削高俅官职。”

这些史料刻画出了高俅的丑相。《水浒传》作者就是根据历史事实和全国上下对高俅的评价来塑造高俅形象的。

杨志是历史上的杨志和“花面兽”吗?

王利器先生在《水浒争鸣》第一辑发表《〈水浒传〉真人真事》一文,举出许多历史资料,证明杨志等人属真人真事。王先生引宋朝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杨志昨在燕,曾受高托山贿赂,志贪财色,今闻在军,可说之要击。”王先生认为,这证明杨志“与高托山结识,则杨志由‘盗贼’出身,证据确凿”。王先生又据《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四:“刘忠初聚兵于京东,号‘花面兽’,其众皆戴白毡笠,又号‘白毡笠’。”王先生说,白毡笠子是范阳物产。杨志绰号“青面兽”,在《水浒传》中第一次出现时,是头戴着一顶范阳毡笠,不难证明,施耐庵创造杨志这个典型人物时,是掺合了许多刘忠的成分在内的。

何心《水浒研究》引《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宣和四年六月,童贯至河间府,分雄州、广信军为东西路:以种师道总东路之兵,屯白沟,王禀将前军,杨惟忠将左军,种师中将右军,王坪将后军,赵明、杨志将选锋军……”

该《会编》卷四十七引张汇《金虏节要》云:“自贼人寇两河,河北更无一战。河东……惟孙翊、折可求、种师中之战,有可以与贼相持胜负之理,至于败也,诚可惜哉……焦安节败于团柏……杨志败于盂县……”

又同卷引《靖康小雅》云:“始斡离不拥众北还,公(谓种师中)尾袭其后……金人先屯兵县中,公遣兵击走之……时军中乏食三日矣,战士人给豆一勺,皆有饥色。翌日,贼遣重兵迎战。招安巨寇杨志为选锋,首不战,由间道归。前军参谋官黄友战没……公独与亲兵小校数百搏战,遂力战而死。”何心说这杨志是“招安巨寇”,那无疑就是梁山英雄青面兽杨志了。“选锋”即是“先锋”,是大军的先头部队。无名氏所撰《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杂剧,谓宋江征辽时以杨志为先锋。与《三朝北盟会编》所记符合。

以上是王利器、何心的论述。“青面兽”这一艺术形象的原型,可能来自“花面兽”。不过给杨志起这个绰号的不是施耐庵,而是山西民间艺人。《青面兽》杨志故事是杨家将故事的续篇。王敬徐《宋元话本钩沉》中有一个《青面兽》片断,大致内容是:杨志原是梁师成手下一员猛将。在梁师成寿辰时,诸将都送厚礼,惟独杨志未送礼。梁师成诬杨志里通外国,在逮捕杨志时,杨志夺路而逃,因无盘缠而卖刀,杀一无赖,逃上山去落草。种师道征辽选先锋官,张榜招贤,在校场比武,杨志化装参加了比武,夺得魁首,当了先锋官,在征辽中立了大功。班师回朝,天子要封杨志为元帅去打宋江,蔡京参本说杨志暗通宋江,受了宋江贿赂……杨志在蔡京派兵捉他时再次逃走。

同类推荐
  • 诺贝尔经典文学:鼠疫·局外人(经典收藏版)

    诺贝尔经典文学:鼠疫·局外人(经典收藏版)

    本书收录了文学大师加缪最著名的两本小说《鼠疫》和《局外人》。《鼠疫》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堪称20世纪西方文学界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小说之一,“局外人”也由此成为整个西方文学(哲学)中最经典的人物形象之一。
  • 明清小说补论(增订本)

    明清小说补论(增订本)

    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研究及教学工作,并出版过多部学术著作,本书收集了作者近年来有关方面研究成果的文章,并对先前的研究观点进行了修订和补充说明,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回想那风

    回想那风

    回想是人的反刍。咀嚼昨天。昨天总是丰厚的,我们不得不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多彩而喧嚣的浅薄。回想,是一杯没有污染的情水,可以滋养疲倦的心灵和饥渴的细胞。一般来说,我回想故我在,是排除了行尸走肉的生命的象征,沉浸回想好比酿一坛酒,拾回昨天的芳香或追溯别的什么,比如,人的生命是哪一囝风卷来的完美而又脆弱的种子?如果没有回想,这个世界还会灵智闪烁吗?我们这代人不能把所有的树木都砍尽了,不能把所有的清水都污染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正源源不断地哭着、喊着生出来。真应该回想那风了,风穿过的门窗,门对着的山,窗含着的水。门关上了。窗打开……
  • 人生的真相

    人生的真相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这一句话,要经历过多少失败、懊悔、冷眼,还有不被理解之后,才能被体悟。我们不曾想到:他们也是人,人都有人性的弱点,有善有恶,不是绝对的。这本书将八十多个“惨痛”的教训,以连锁的方式呈现。让您自己阅读、自己归纳、自己发现,却不必自己“遭受”,就能了解——人生的真相!
  •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疾病意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既是作家诠释世界、表达情感体验的工具,也是人们解读社会风貌及作家创作意识的一条通道。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大多数作品中体现了品特对疾病的理解与体验,他成功地展现了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政治、宗教等文化状况,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展现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基于此认识,本专著以医学理论作为划分基础,对品特戏剧中的疾病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运用了精神分析法、叙事学、福柯身体政治、隐喻修辞、戏剧美学等理论,从品特戏剧中疾病对于品特戏剧创作以及剧情本身的推动、对于隐喻意义的传达、对于荒诞戏剧诗学功能的达成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热门推荐
  • 白鹿青崖间

    白鹿青崖间

    年轻有为的君王、鞠躬尽瘁的大臣、风流倜傥的诗人、绚烂多姿的舞蹈、香醇可口的美酒……构成了盛唐最美的风景。天朝大国,四方来贺!物极必反,花盛必凋。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盛装登场,山河呜咽,生灵涂炭……面对安禄山的屠刀,封长清、张巡、李光弼、郭子仪等挺身而出,捍卫大唐江山……诗仙李白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他曲折的人生经历见证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
  • 龙族之重生

    龙族之重生

    “纵然只留一丝残魂,我也会战斗到底!”龙皇神秘的陨落、军师最后的希望和一个宿命之人,谱写出贯通六界的传说!从踏入异世到回归本源,总会有那么一丝改变!历练的路程上,悲伤和喜悦不会只出现一种,但也不会只出现这两种!也许,这个劫难,只是为了找回失去的东西!
  • 我为长生而修仙

    我为长生而修仙

    来自地球的秦远灵魂穿越到了异世,在这个世界上,有武道有仙道。原本以为自己父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秦远却突然觉得父母容貌多年未变,父亲随手给自己的剑,竟然是极品灵器。而于自己有着婚约的女子,竟然是大乾王朝中权势最大的战王的唯一女儿。这一丝一丝中透露着不同寻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黑暗圣骑

    网游之黑暗圣骑

    亚神级强者古帆在冲击神级失败重创时,受到众多敌人的攻击,最终同归于尽,却意外重生。这是他的复仇之路,亦是他的称霸之路。
  • 三十六计与权谋智慧

    三十六计与权谋智慧

    《三十六计与权谋智慧》通过提炼《孙子兵法》中的韬略精华,用浅显通俗的语言指导这种韬略的运用与实施。例如,美人计、反间计等在《孙子兵法》中的“用间篇”里就有体现;浑水摸鱼、顺手牵羊等皆由“势篇”阐释而来: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等与“虚实篇”无二。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三十六计与权谋智慧》将三十六计与权谋斗争中的具体运用结合在一起,以权谋智慧为导线来阐述三十六计的诸多运用。
  • 青衫若改

    青衫若改

    青衫已改,后会无期。女主人设什么都会,书涉及面广,不喜勿看,勿催更,越催越慢。
  • 世珍拾羽

    世珍拾羽

    我喜欢一切美且好的事物。每天清晨,当我从一夜憨实的睡眠中自然醒来,睁开双眼,透过卧室那半敞的门扉朝门厅望去,目光一定会落在那柴木嵌老花板的柜子上的雕漆剔红花好月圆圆几上,于是,我一天的好心情便宛如圆几上那丰满的牡丹花般灿烂起来。感谢上帝,把这些我心目中美且好的事物送到了我的面前,让我与它们,不,它们与我朝夕相伴,使我这颗曾经和很多人一样的心几乎很少再纠结、挣扎、烦躁、不安。想到它们,我的心便如母亲般柔软,充满温暖和感动,因为,我爱它们。有人说,收藏是件奢侈的事,我从来不觉得,当然,我也从来不觉得自己的这点玩意能算作收藏。细想想,收藏一词多少是有些狭隘的,收到了,藏起来,有什么意思呢?
  • 流量女神每天都在变美

    流量女神每天都在变美

    【全新题材+不套路+超现代+网红+变好看小技巧】一句话简介:美妆博主颜可穿越胖丑少女当主播每天都在变漂亮!众粉:颜可牛批!正经版:包揽华夏所有美学奖设计奖的美妆博主颜可穿越了!这个世界流量决定一切,信息全部数据化!什么?系统判定颜值才三十分?!颜可秉承着宁好死不丑活的信念一路逆袭成女神!什么?公民每天必须直播两小时否则就会死?曾经被强迫每日上播六小时的颜可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什么?只会化妆保养和减肥,一点才艺也没有?!颜可一怒之下对美食区游戏区歌舞区直接发起进攻,打脸一个比一个狠!等等,这比不过那比不过的你们居然急了说颜可是条单身狗?!颜可冷漠一笑,身后传来整个星原最想嫁的男人top1傅易洺的声音。“那么急着跟我憋清关系,嗯?”
  • 穿越之我在古代当女皇

    穿越之我在古代当女皇

    满星柔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却在玩电脑的一天穿越到古代,还是一个女皇,你让我这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怎么办,被搞怪系统戏耍,你是不死欺负我,看我不揍你。看满星柔如何智斗系统,跨上女皇征途,一路过关斩将,坐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