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762100000008

第8章 《管子》教育文论选读(4)

此其后,宋伐杞,狄伐邢、卫,桓公不救,裸体纫胸称疾。召管仲,曰:“寡人有千岁之食,而无百岁之寿,今有疾病,姑乐乎!”管子曰:“诺。”于是令之县钟磬之陈歌舞竽瑟之乐,日杀数十牛者数旬。群臣进谏曰:“宋伐杞,狄伐邢、卫,君不可不救。”桓公曰:“寡人有千岁之食,而无百岁之寿,今有疾病,姑乐乎!且彼非伐寡人之国也,伐邻国也子无事焉。”

【原文】

宋已取杞,狄已拔邢、卫矣。桓公起行笋之间。管子从。至大钟之西,桓公南面而立,管仲北向对之,大钟鸣。

桓公视管仲曰:“乐夫,仲父?”管子对曰:“此臣之所谓哀非乐也。臣闻之,古者之言乐于钟磬之间者不如此。言脱于口,而令行乎天下;游钟磬之间,而无四面兵革之忧。今君之事,言脱于口,令不得行于天下;在钟磐之间,而有四面兵革之忧。此臣之所谓哀,非乐也。”桓公曰:“善。”于是伐钟磬之县,并歌舞之乐。宫中虚无人。

【原文】

桓公曰:“寡人以伐钟磐之县,并歌舞之乐矣,请问所始于国将为何行?”管子对曰:“宋伐杞,狄伐邢、卫,而君之不救也,臣请以庆。臣闻之,诸侯争于强者,勿与分于强。今君何不定三君之居处哉?”于是桓公曰:“诺。”因命以车百乘、卒千人以缘陵封杞;车百乘、卒千人以夷仪封邢;车五百乘,卒五千人以楚丘封卫。

【原文】

桓公曰:“寡人以定三君之居处矣,今又将何行?”管子对曰:“臣闻诸侯贪于利勿与分于利。君何不发虎豹之皮、文锦以使诸侯,令诸侯以缦帛鹿皮报?”桓公曰:“诺。”于是以虎豹皮、文锦使诸侯,诸侯以缦帛、鹿皮报。则令固始行于天下矣。

【原文】

此其后,楚人攻宋、郑。烧焚郑地,使城坏者不得复筑也,屋之烧者不得复葺也,令其人有丧雌雄,居室如鸟鼠处穴。要宋田,夹塞两川,使水不得东流,东山之西,水深灭四百里而后可田也。楚欲吞宋、郑而畏齐,思人众兵强能害己者,必齐也。于是乎楚王号令于国中曰:“寡人之所明于人君者,莫如桓公;所贤于人臣者,莫如管仲。明其君而贤其臣,寡人愿事之。谁能为我交齐者,寡人不爱封侯之君焉。”于是楚国之贤士,皆抱其重宝、币帛以事齐。

桓公之左右,无不受重宝、币帛者。

【原文】

于是桓公召管仲曰:“寡人闻之,善人者人亦善之。今楚王之善寡人一甚矣,寡人不善,将拂于道。仲父何不遂交楚哉?”管子对曰:“不可。楚人攻宋、郑,烧焚郑地,使城坏者不得复筑也,屋之烧者不得复葺也,令人有丧雌雄居室如鸟鼠处穴。要宋田,夹塞两川,使水不得东流,东山之西,水深灭,四百里而后可田也。楚欲吞宋、郑,思人众兵强而能害己者,必齐也。是欲以文克齐,而以武取宋、郑也。楚取未、郑而不知禁,是失宋、郑也;楚之则又不信于楚也。知失于内,兵困于外,非善举也。”桓公曰:“善。然则若何?”管子对曰:“请兴兵而南存宋、郑,而令曰:‘毋攻楚言与楚王遇。’至于遇上,而以郑城与宋水为请。楚若许,则是我以文令也;楚若不许,则遂以武令焉。”桓公曰:“善。”

【原文】

于是遂兴兵而南存宋、郑,与楚王遇于召陵之上,而令于遇上曰:“毋贮粟,毋曲堤,毋擅废嫡子,毋置妾以为妻。”

因以郑城与宋水为请于楚。楚人不许,遂退七十里而舍。

使军人城郑南之地,立百代城焉。曰:自此而北至于河者郑自城之,而楚不敢隳也。东发宋田,夹两川,使水复东流,而楚不敢塞也。

【原文】

遂南伐楚,逾方城济于汝水,望汶山,南致吴越之君。

而西伐秦,北伐狄,东存晋公于南,北伐孤竹,还存燕公。兵车之会六,乘车之会三,九合诸侯,反位已霸。修钟磬而复乐。管子曰:“此臣之所谓乐也。”

霸言第二十三

【原文】

霸王之形:象天则地,化人易代创制天下,等列诸侯宾属四海,时匡天下;大国小之,曲国正之,强国弱之,重国轻之,乱国并之,暴王残之。戮其罪,卑其列,维其民,然后王之。夫丰国之谓霸,兼正之国之谓王。夫王者有所独明。德共者不取也,道同者不王也。夫争天下者,以威易危暴,王之常也。君人者有道,霸王者有时。国修而邻国无道,霸王之资也。夫国之存也,邻国有焉;国之亡也,邻国有焉。邻国有事,邻国得焉;邻国有事,邻国亡焉。天下有事则圣王利也。国危,则圣人知矣。夫先王所以王者,资邻国之举不当也。举而不当,此邻敌之所以得意也。

【原文】

夫欲用天下之权者,必先布德诸侯。是故先王有所取有所与,有所诎有所信然后能用天下之权。夫兵幸于权,权幸于地。故诸侯之得地利者,权从之;失地利者,权去之。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得天下之众者王,得其半者霸。是故圣王卑礼以下天下之贤而任之,均分以钓天下之众而臣之。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世不谓贪者,其大计存也。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以明威之振,合天下之权;以遂德之行,结诸侯之亲;以奸佞之罪,刑天下之心;因天下之威,以广明王之伐攻逆乱之国,赏有功之劳;封贤圣之德,明一人之行,而百姓定矣。夫先王取天下也,术术乎大德哉,物利之谓也。夫使国常无患,而名利并至者,神圣也,国在危亡,而能寿者,明圣也。是故先王之所师者,神圣也;其所赏者,明圣也。

夫一言而寿国,不听而国亡,若此者,大圣之言也。夫明王之所轻者马与玉,其所重者政与军。若失主不然,轻予人政,而重予人马;轻予人军而重与人玉;重宫门之营而轻四境之守,所以削也。

【原文】

夫权者,神圣之所资也。独明者,天下之利器也;独断者,微密之营垒也。此二者,圣人之所则也。圣人畏微而愚人畏明,圣人之憎恶也内,愚人之憎恶也外,圣人将动必知愚人至危勿辞。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智者善谋,不如当时。精时者,日少而功多。夫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是以圣王务具其备,而慎守其时。以备待时,以时兴事,时至而举兵。

绝坚而攻国,破大而制地,大本而小标,全近而攻远。

以大牵小,以强使弱,以众致寡,德利百姓,威震天下;令行诸侯而不拂,近无不服,远无不听。夫明王为天下正,理也。

案强助弱,圉暴止贪,存亡定危,继绝世,此天下之所载也,诸侯之所与也,百姓之所利也,是故天下王之。知盖天下,断最一世材振四海,王之佐也。

【原文】

千乘之国得其守,诸侯可得而臣,天下可得而有也。万乘之国失其守,国非其国也。天下皆治己独乱,国非其国也;诸侯皆合己独孤,国非其国也;邻国皆险己独易,国非其国也。此三者,亡国之征也。夫国大而政小者,国从其政;国小而政大者,国益大。大而不为者,复小;强而不治者,复弱;众而不治者,复寡;贵而无礼者,复贱;重而凌节者,复轻;富而骄肆者,复贫。故观国者观君,观军者观将观备者观野。

其君如明而非明也,其将如贤而非贤也,其人如耕者而非耕也,三守既失,国非其国也。地大而不为,命曰土满;人众而不治,命曰人满;兵威而不正,命曰武满。三满而不止国非其国也。地大而不耕,非其地也。卿贵而不臣非其卿也;人众而不亲,非其人也。

【原文】

夫无土而欲富者忧,无德而欲王者危,施薄而求厚者孤。夫上夹而下苴、国小而都大者弑。主尊臣卑,上威下敬,令行人服,治之至也。使天下两天子,天子不可治也;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治也;一家而两父,一家不可治也。夫令,不高不行不抟不听。尧舜之人,非生而治也;桀纣之人,非生而乱也。故治乱在上也。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故上明则下敬,政平则人安,士教和则兵胜敌,使能则百事治,亲仁则上不危,任贤则诸侯服。

【原文】

霸王之形,德义胜之,智谋胜之,兵战胜之,地形胜之动作胜之,故王之。夫善用国者,因其大国之重,以其势小之;因强国之权,以其势弱之;因重国之形,以其势轻之。强国众,合强以攻弱,以图霸。强国少,合小以攻大,以图王。

强国众,而言王势者,愚人之智也;强国少,而施霸道者,败事之谋也。夫神圣,视天下之形,知动静之时;视先后之称知祸福之门。强国众,先举者危,后举者利。强国少,先举者王,后举者亡。战国众,后举可以霸;战国少,先举可以王。

【原文】

夫王者之心,方而不最列不让贤贤不齿第择众是贪大物也。是以王之形大也。夫先王之争天下也以方正,其立之也以整齐,其理之也以平易。立政出令用人道施爵禄用地道,举大事用天道。是故先王之伐也,伐逆不伐顺,伐险不伐易,伐过不伐不及。四封之内,以正使之;诸侯之会,以权致之。近而不服者,以地患之远而不听者以形危之。二而伐之,武也;服而舍之,文也;文武具满,德也。夫轻重强弱之形,诸侯合则强,孤则弱。骥之材而百马代之,骥必罢矣。强最一代而天下攻之,国必弱矣。

强国得之也以收小,其失之也以恃强。小国得之也以制节其失之也以离强。夫国小大有谋,强弱有形。服近而强远,王国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以负海攻负海,中国之形也;折节事强以避罪,小国之形也。自古以至今,未尝有能先作难,违时易形,以立功名者;无有常先作难,违时易形而不败者也。夫欲臣伐君,正四海者,不可以兵独攻而取也。必先定谋虑,便地形利权称,亲与国,视时而动,王者之术也。夫先王之伐也,举之必义,用之必暴,相形而知可,量力而知攻,考得而知时。是故先王之伐也,必先战而后攻,先攻而后取地。故善攻者,料众以攻众,料食以攻食,料备以攻备。以众攻众,众存不攻;以食攻食,食存不攻;以备攻备,备存不攻。释实而攻虚,释坚而攻释难而攻易。

【原文】

夫抟国不在敦古治世不在善故霸王不在成典。

夫举失而国危,形过而权倒,谋易而祸及计得而强信功得而名从,权重而令行,固其数。

【原文】

夫争强之国,必先争谋,争形,争权。令人主一喜一怒者,谋也;令国一轻一重者,形也;令兵一进一退者,权也。

故精于谋则人主之愿可得,而令可行也;精于形,则大国之地可夺,强国之兵可圉也;精于权,则天下之兵可齐诸侯之君可朝也。

夫神圣视天下之形,知世之所谋,知兵之所攻,知地之所归,知令之所加矣。夫兵攻所憎而利之,此邻国之所不亲也。权动所恶,而实寡归者,强。擅破一国,强在后世者,王。擅破一国,强在邻国者,亡。

问第二十四

【原文】

凡立朝廷问有本纪。爵授有德,则大臣兴义;禄予有功,则士轻死节,上帅士以人之所戴,则上下和;授事以能,则人上功。审刑当罪,则人不易讼;无乱社稷宗庙,则人有所宗。毋遗老忘亲则大臣不怨;举知人急则众不乱。行此道也,国有常经,人知终始此霸王之术也。

【原文】

然后问事,事先大功,政自小始。

【原文】

问死事之孤,其未有田宅者有乎?问少壮而未胜甲兵者几何人?问死事之寡,其饩廪何如?问国之有功大者,何官之吏也?问州之大夫也,何里之士也?今吏,亦何以明之矣?问刑论有常以行,不可改也,今其事之久留也何若?问五官有度制,官都其有常断,今事之稽也何待问独夫、寡妇、孤穷、疾病者几何人也?问国之弃人何族之子弟也?问乡之良家其所牧养者几何人矣?问邑之贫人债而食者几何家?问理园圃而食者几何家?人之开田而耕者几何家?士之身耕者几何家?问乡之贫人,何族之别也?问宗子之收昆弟者,以贫从昆弟者几何家?余子仕而有田邑,今入者几何人?子弟以孝闻于乡里者几何人?余子父母存,不养而出离者几何人?士之有田而不使者几何人?恶何事?士之有田而不耕者几何人?身何事?群臣有位而未有田者几何人?外人之来从而未有田宅者几何家?国子弟之游于外者几何人?贫士之受责于大夫者几何人?官贱行贾身出以家臣自代者几何人?官丞吏之无田饩而徒理事者几何人?群臣有位事官大夫者几何人外人来游,在大夫之家者几何人?乡子弟力田为人率者几何人?国子弟之无上事,衣食不节,率子弟不田弋猎者几何人?男女不整齐乱乡子弟者有乎?问人之贷粟米有别券者几何家。

【原文】

问国之伏利其可应人之急者几何所也?人之所害乡里者何物也?问士之有田宅,身在陈列者几何人?余子之胜甲兵有行伍者几何人?问男女有巧技,能利备用者几何人?处女操工事者几何人?问国所开口而食者几何人问一民有几人之食也?问兵车之计几何乘也?牵家马家车者几何乘?处士修行,足以教人,可使帅众莅百姓者几何人?士之急难可使者几何人?工之巧,出足以利军伍,处可以修城郭、补守备者几何人?城粟军粮,其可以行几何年也?吏之急难可使者几何人?大夫疏器甲兵、兵车、旌旗、鼓铙、帷幕、帅车之载几何乘?疏藏器:弓弩之张、夹锬之衣、钩弦之造、戈戟之其厉何若?其宜修而不修者,故何视?而造修之官出器处器之具,宜起而未起者何待?乡、帅车辎造修之具,其缮何若?工尹伐材用,毋于三时。群材乃植而造器定。冬,完良备用必足。人有余兵,诡陈之行以慎国常。时简稽乡帅马牛之肥瘠,其老而死者,皆举之;其就山薮林泽食荐者几何?出入死生之会几何?若夫城郭之厚薄,沟壑之浅深,门闾之尊卑,宜修而不修者,上必几之守备之伍。器物不失其具,淫雨而各有处藏。问兵之官吏、国之豪士,其急难足以先后者几何人?夫兵事者危物也,不时而胜不义而得,未为福也。失谋而败,国之危也,慎谋乃保国。

【原文】

问所以教选人者何事?问执官都者,其位事几何年矣?所辟草莱,有益于家邑者几何矣?所封表以益人之生利者何物也?所筑城郭,修墙,绝通道门阙,深沟防以益人之地守者,何所也?所捕盗贼,除人害者几何矣”

【原文】

制地君曰:理国之道,地德为首。君臣之礼,父子之亲覆育万人,官府之藏,强兵保国,城郭之险,外应四极具取之地。而市者,天地之财具也。而万人之所和而利也,正是道也。民荒无苛,人尽地之职,一保其国。各主异位毋使谗人乱替而德营九军之亲。关者,诸侯之陬隧也而外财之门户也,万人之道行也。明道以重告之,征于关者,勿证于市;证于市者,勿征于关。虚车勿索,徒负勿入以来远人,十六道同身。外事谨,则听其名,视其色,是其事,稽其德,以观其外。则无敦于权人以困貌德。国则不惑,行之职也。问于边吏曰:小利害信,小怒伤义,边信伤德,厚和构四国,以顺完德,后乡四极。令守法之官曰,行度必明,无失经常。

君臣上第三十

【原文】

为人君者,修官上之道,而不言其中;为人臣者,比官中之事,而不言其外。君道不明,则受令者疑;权度不一,则循义者惑。民有疑惑贰豫之心而上不能匡则百姓之与间犹揭表而令之止也。是故能象其道于国家,加之于百姓,而足以饰官化下者,明君也。能上尽言于主,下致力于民,而足以修义从令者,忠臣也。上惠其道,下敦其业,上下相希若望参表则邪者可知也。

【原文】

吏啬夫任事民啬夫任教。教在百姓,论在不挠赏在信诚体之以君臣,其诚也以守战。如此,则民啬夫之事究矣。吏啬夫尽有訾程事律,论法辟、衡权、斗斛、文劾不以私论,而以事为正。如此,则吏啬夫之以事究矣。民啬夫成教,吏啬夫成律之后,则虽有敦悫忠信者不得。

善也;而戏豫怠傲者,不得败也。如此,则人君之事究矣。

是故为人君者因其业,乘其事,而稽之以度。有善者,赏之以列爵之尊,田地之厚,而民不慕也。有过者,罚之以废亡之辱,戮死之刑,而民不疾也。杀生不违而民莫遗其亲者,此唯上有明法,而下有常事也。

【原文】

同类推荐
  • 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

    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

    《大国与小民》被鲁迅、柏杨等中国顶层知识分子评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最早、最详尽、最切实的著作”之一。这是一部湮没百年的社会学经典译著,作者明恩溥在二十多年审慎研究和大量观察的基础上,生动概括、描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现实和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其观点客观犀利。以前的人是怎样的?别人眼中的我们又是怎样的?今天的中国由何而来?几百年时间里中华民族经历了哪些伟大而深刻的变化?了解和思考这些,对个人的自省自觉,甚至对民族的振兴发展,都是非常有必要且有益的。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远程教育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在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推动下形成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它是以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等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将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手段比早期的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等丰富得多,教学内容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打破了传统教育体制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打破了以老师传授为主的教育方式,有利于个性化学习,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
  • 祝酒辞

    祝酒辞

    本书精心打造了中国式宴请的攻略与祝酒技巧,既阐释了宴会的礼仪和酒宴接待,又介绍了祝酒、劝酒、挡酒的实用方法,同时还遴选出各种场合祝酒的言辞。
  • 垃圾有救了

    垃圾有救了

    面对垃圾难以处理、气候变暖、热带雨林飞速消失等种种环保问题,也许,焦虑的我们有了新的指望——高科技。
  • 大师的背影

    大师的背影

    20世纪70年代初,“我”以一个工农兵出身的画家、作家的身份,在实干的政治家郑永和打造出来“学大寨”的典型——辉县,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来此接受劳动改造的艺术家。因此,得以近距离地收藏这些当时第一流、经过时代冲刷后仍旧是第一流的重要人物的许多真实故事。书中,他们立体可观:他们也犯过错、媚过俗,但岁月掩不住他们的光辉。
热门推荐
  • 蜗牛爱情

    蜗牛爱情

    刘二胖调戏小伟给介绍的相亲对象,后向小伟吐露事情,喜欢上亲姐的闺蜜——唐果,于是小伟出谋划策帮助二胖追女神,可是二胖每次都会搞砸,最终在表白的重要时刻,亲姐胖丫出事流产了,差点丢掉性命,胖丫经历过死亡之后决定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离婚,辞职旅行,寻找人生的真谛。二胖继续追唐果,表白后遭到强烈拒绝,内心苦闷无处发泄,约小伟出来喝酒,哪知小伟被在一起六年,马上就要结婚的女友给甩了,悲伤的小伟认为爱情只不过就是一场钱色交易而已。
  • 都市之暗影崛起

    都市之暗影崛起

    偶然获得隐藏在世界背后的力量,从零开始,一步一步逐渐崛起,当站在顶峰的时候才发现,世界远不止如此
  • 勇者的女友是魔王

    勇者的女友是魔王

    史书版:魔王她睁开了眼睛,燃烧世界的火焰将至,英雄们响应时代呼唤现身,勇者握起剑……真实版:这就是一个兄长为挽救爱上魔王的妹妹,结果一不小心将自己搭给魔王的故事。
  • 《妖孽殿下滚远点》

    《妖孽殿下滚远点》

    夜,弥漫着危险的气息。天使?恶魔?她将何去何从,死亡深渊的边缘上,她凄惨一笑:“既然骗走了我的心,就应该把它完整无缺的还给我!”雪白的身影在空中勾出华丽的弧度,死,也要死得高傲!她闭上眼的最后一刻,暗暗发誓,若她此次不死,此生不再爱!是上天捉弄人还是迷离太深,他深谋远虑,却控制不住自己的心,一世虐情,他宠她入骨,她的芳心却再也不为他停留......
  • 铁血王朝:德国皇室

    铁血王朝:德国皇室

    皇室家族的兴衰,既是相关国家历史发展的缩影,也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皇族人物,特别是君王、重臣的起伏生死,构成了国别史、地区史,乃至世界历史整个剧情中丰富多彩的场景片段。因此,皇室家族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君爱美人妾爱钱

    君爱美人妾爱钱

    她,落魄小乞丐,摇身一变竟成千金小贵妇!原因?钓了个金龟婿呗!可那金龟婿貌似很花心,府里小妾如浮云!买噶,原来她才是被钓的那一个!好,玩反攻?本小姐奉陪到底!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前面的小哥哥别走好吗

    前面的小哥哥别走好吗

    有些人,遇到了;有些人,错过了;有的人,一辈子;有的人,一转身。
  • 无敌杀圣

    无敌杀圣

    南空原本是一个普通的高三学生,但一次英雄救美的举动下,却让他偶然得到了杀圣传承,从此拥有纵横都市的资本。记忆的复苏,令南空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对失踪母亲的去向,也隐隐有了一些猜测……
  • 古剑情仇

    古剑情仇

    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煤,乃孕中和,是为人也.自古人为苍生万物之首杰,灵深智长,却终难摆脱生老病死之天命轮回,故不甘自然之道,乃求长生,因始有道。夫道者,以凡人之身,感悟天地,集天地日月之精华,山川草木之灵气,蕴于己身,以体炼气,以心悟性,是为道也。
  • 大大泥垢了

    大大泥垢了

    原主名字叫云若烟,是A市大名鼎鼎的大小姐。但有一年,父亲不知道从哪里找回来一个女生。说是原主的妹妹。从此叶玲就在云若烟的家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