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62700000001

第1章 作家生平与创作(1)

小 引

作家贡献于人类的最珍贵的东西就是他的作品,他通过艺术形象向读者描述自己在现实世界里的所见、所闻、所想,表现自己的爱憎和希望,展示自己的心灵。作家所经历的许多惊心动魄的事件和他的深刻感受,都会在作品中得到反映。苏联著名作家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也不例外。他是在俄国革命的暴风雨中诞生的,他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年,一九○五年,正是俄国的工人阶级第一次举行罢工起义的一年,在其后的八十年里,俄国以及整个世界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啊。他亲身经历了国内战争、农业合作化运动、卫国战争等各个重大历史阶段。他的一生遇见了那么多的惊涛骇浪、艰难险阻,他深刻地体味过革命斗争胜利的欢乐,也曾为工人阶级和整个人类所经受的苦难和挫折而忧伤和痛心。

肖洛霍夫生长在顿河地区,他深深地热爱故乡的土地和故乡的人民,他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这里。肖洛霍夫的一生是和哺育他成长的顿河联系在一起的,作家的名字与这条美丽的俄国河流的名字密不可分。每当提起顿河的时候,自然要想起它的歌者肖洛霍夫,而在谈到作家肖洛霍夫的时候,也必然会在我们的眼前浮现出长流不息的静静的顿河。

顿河位于苏联欧洲部分国土的南方。俄国古老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中曾经描写过它,但丁在《神曲》里也提到过它。这不是一条普普通通的俄国河流,因为在它的两岸居住着自由的哥萨克。

哥萨克原本是俄国内地的农奴,他们受不了沙皇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揭竿而起,逃到了顿河流域落户。他们十分勇敢,性格粗犷,酷爱自由,崇尚正义,比一般农民更有集体感。在他们中间产生了农民起义的著名领袖拉辛、布拉文、普加乔夫。至今,在顿河两岸,在辽阔无边的顿河草原上,还流传着英雄的悲壮史诗、起义者的传说以及瑰丽的哥萨克民间歌曲。这一切为这条河流平添了英雄主义的传奇色彩和异域的情调,使它闻名于世。

依傍着这条美丽的河流坐落着维约申斯克镇。镇上,一幢幢白色的哥萨克房舍,在阳光下屋顶泛着红光。街道绿茵很少,尘土飞扬。离河岸不远,在碧树繁花中掩映着一幢二层的楼房,大家都知道,作家肖洛霍夫就住在这里。

肖洛霍夫中等身材,头发已经灰白,高高的苏格拉底式的额头,目光诚挚善良,说起话来嗓音有些低哑,语调非常柔和。他虽然年过七十,但步履矫健,动作敏捷,情绪高昂,有着军人的姿态和青年人的朝气。他在哥萨克中间有许多好朋友,人们喜欢和他交谈,他的言谈使人感到轻松,幽默。他有非凡的讲故事的天赋。

肖洛霍夫对顿河土地和哥萨克人民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人们称肖洛霍夫为静静顿河的歌者。他在他那些举世闻名的小说里,描述了称之为哥萨克的那块天地里的世世代代人的生活,展示了这种生活的史诗般的、充满泥土气息的、生动绮丽的画卷,描绘了哥萨克在革命和战争中的激烈沸腾的斗争生活,他们“脱胎换骨”的苦难,以及他们最后走向新道路、建设新生活的历史进程。肖洛霍夫用自己的创作为人们打开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童年

肖洛霍夫的作品写的是顿河哥萨克,因而有不少国外读者和批评家常把肖洛霍夫本人也当成顿河哥萨克,甚至赫鲁晓夫一九五九年访问美国,在“二十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的宴会上介绍肖洛霍夫时也说:“这位顿河哥萨克……”其实肖洛霍夫并不是顿河哥萨克,而是一个“外地人”。

一百多年以前,作家的祖父从梁赞省迁居顿河军屯州维约申斯克镇落户。最初他在一家外地人的店铺里当店员,后来娶了主人的女儿,自己也就成了商人。他有四个儿子,四个女儿,第二个儿子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就是作家的父亲。

作家的父亲也像作家的祖父一样,曾作过商店店员,后来还作过磨坊经理等,职业经常变换,生活并不富裕。他只受过小学教育,但极喜欢读书,订阅了各种文艺杂志,还收藏了许多文艺书籍,正是父亲首先培养了肖洛霍夫对文学的兴趣。

作家的母亲婀娜斯塔西娅·达尼洛夫娜,出身农家,是乌克兰人,早年在肖洛霍夫祖父家作使女。那时候作家的父亲就深深地爱上了她。这桩门第不相称的婚姻遭到作家祖父母的坚决反对,他们把使女嫁给了一个年老退休的哥萨克阿塔曼,并且强行为儿子物色新娘。儿子坚决反抗,要求分家。分家以后,作家的父亲不怕非议,把婀娜斯塔西娅·达尼洛夫娜作为女仆领回了自己的家。等到一九一二年她的第一个丈夫去世以后,她就正式成了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的妻子。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在他周围的同事们看来,是文化教养很高的人。同事们都为他娶了一位不识字的普通农家女子而惊奇,他却回答道:“你们什么也不明白,她不是女人,而是一幅画。”或许,父亲在爱情上表现出的执拗性格和平等思想,以及他那艺术家的眼光也赋予了未来的作家。

作家的母亲聪敏贤惠,端庄美丽,性格坚强。作家幼年出外读书给家里来信的时候,母亲总是拿着信求父亲一遍又一遍地念给她听。长此以往就使父亲感到有些不耐烦。于是母亲为了使自己能读儿子的信并能给儿子写信,便开始学习读书识字。她居然很快地学会了。从此母亲和儿子就愉快地直接通起信来。

肖洛霍夫一九○五年五月二十四日生于顿河军屯州维约申斯克镇克鲁日伊林村。他是父母的独生子,儿时聪明活泼,常和哥萨克的孩子们一同游玩,他们特别喜欢作打仗的游戏,树枝当骏马,石块作炮弹,他们在谷底、溪旁分成两队,英勇交战;他还喜欢在夜间同哥萨克的孩子们一起去牧马。他身体瘦弱最能吸引他的是钓鱼,他是个钓鱼迷,常常拿起钓竿和小鱼饵盒就走了,村庄里整日再也不见他的踪影。有时父亲会非常担忧地说:“怎样才能叫米沙扔掉鱼竿呢?整天跑得无影无踪,怎么也找不到他,我害怕他会淹死的。”他还喜欢观看色彩缤纷的哥萨克传统婚礼,喜爱热情奔放的哥萨克舞蹈,爱听动人的顿河民歌和民间故事。那时而碧蓝、时而混浊的顿河流水;那沉浸在蓝灰色烟雾中的夏日草原;春耕秋收,割草捕鱼,愉快而沉重的劳动;哥萨克的古老风俗、丰富多采而又愚昧无知的生活,这一切都深深地印进了他那幼小的心灵。

肖洛霍夫到了六岁那年,父亲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教他读书识字。他非常聪明,学得很快,只用了六七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年的课程。

七岁的时候进入村中小学念二年级。小学没有毕业,他就得了眼病。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不久的一九一四年夏天,父亲把他送进莫斯科眼科医院治疗。他在医院住了好几个月,那时候从前线来的几个伤兵也住在那里。医院的情形给九岁的肖洛霍夫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后来将医院里这些儿时的印象都写进了他的《静静的顿河》这部作品里,使作品变得更加栩栩如生了。

一九一五年以后,肖洛霍夫在城镇和莫斯科等地的几个学校里读过书。一九一八年国内战争开始,肖洛霍夫刚读完四年级就中断了学习,并且从此永远地结束了他的学生生活。肖洛霍夫从学校回到家里,如饥似渴地阅读他父亲的藏书,阅读一切能弄到的书。他读了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以及欧美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在他的面前展开了广阔的生活图景和丰富的人生的画卷,同时也为他成为作家奠定了知识基础。

国内战争成了他的学校

“如果说艺术家的生平是他认识世界的根本渠道的话,……那么肖洛霍夫的人生命运所遇到的恰是俄国社会革命所经历的最湍急最深沉的一股激流。在哪里能遇到哥萨克大地上那种呼啸怒吼的狂风暴雨呢?……当国内战争在顿河上如火如荼地展开的时候,肖洛霍夫还是一个孩子。国内战争成了他的学校,并且磨炼了他革命者的意志,同时也砥砺了他艺术家的天赋才能。”(费定语)

国内战争时期,肖洛霍夫和父母住在顿河上游叶兰斯克镇和卡尔金镇。一九一九年红军后方的大规模的哥萨克暴动,就发生在这里。肖洛霍夫目睹了红军和白军的激烈斗争,贫农和富农的斗争,哥萨克家庭内部因革命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这种种事件都给少年肖洛霍夫极强的印象。他很早熟,小小的年纪,已经有了丰富的阅历,有了分辨事物的能力,能够深入思考问题,这是他与他的同龄人不太相同的地方。

一九二○年,顿河地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五岁的少年肖洛霍夫开始了独立的劳动生活。他生气勃勃,精力充沛,是一个革命积极分子和活跃分子,同时做着许多工作。在卡尔金镇革命委员会做办事员,做扫盲教师,做人口登记工作,为苏维埃政权做宣传工作。在哥萨克中间,在俱乐部里,在大会上,到处都能看见肖洛霍夫的身影。他倾听人们的谈话,细细观察一切事物,作宣传演说,机灵能干,工作不做完决不休息。

苏维埃政权初建时期,肖洛霍夫在家乡的群众宣传教育工作中,业余剧团起了很好的作用。肖洛霍夫参加业余剧团,还是剧团的骨干之一,他的主意层出不穷,很会演喜剧角色,演出时常常加进去自己编的即兴台词,十分幽默,引起观众哄堂大笑。他也演奏吉他、手风琴。剧团缺少剧本,肖洛霍夫就自己偷偷地写剧本。有一次,大家排剧只排了一半,原因是肖洛霍夫迟迟不将剧本的后一半交出来,导演坚决要求他快些拿来,并说:“你在破坏演出。”肖洛霍夫不好意思地说:“就是这些。脑汁用尽了。灵感没了……”他无意中泄露了自己的秘密,大家才知道,剧本原来不是他弄来的,而是他自己写的。他写剧本,首先是根据当时宣传工作的需要,当然这也成了他文学创作上的初步尝试。他写的剧本中有一个叫《他们的风俗和习惯》,描写国内战争时期的顿河生活,白军的胡作非为,红军的到来,还有一个剧本叫《常胜将军》。这些剧本都没有存留下来。

一九二一年八月以后,肖洛霍夫做了顿河粮食委员会采购办事处办事员,后来志愿参加留在卡尔金镇的粮食征集队。

一九二一年,顿河一带出现了马赫诺、佛明、麦列霍夫、马斯洛夫、科列斯尼科夫等匪帮,他们残酷地杀害粮食工作人员和苏维埃干部。匪帮多半是当地人,对情况一清二楚,几乎认识每一个干部和征粮队员,常常对征粮队员和苏维埃干部发动袭击。许多同志牺牲了,埋葬在开满毋忘侬花的美丽的草原上。征粮队员、苏维埃干部、民警经常手持长枪在办公室过夜,因为两、三个人是无法对付匪帮的。

肖洛霍夫和征粮队一起同匪帮战斗,他们常常不停地在草原上奔走,度过了许多紧张的日日夜夜。有一次,在康科夫村附近的战斗中,肖洛霍夫被马赫诺匪帮俘虏。肖洛霍夫那时才十五六岁,由于身体瘦小就显得更加年幼。他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他多么希望活下去啊!但他还是下定决心准备英勇就义。肖洛霍夫等死等了两天两夜。匪首马赫诺亲自审问他,决定枪毙他。幸亏房主人,一个大胆无畏的哥萨克站出来维护了肖洛霍夫,他对马赫诺说:

“难道你连一个孩子也要杀害吗?他是有母亲的,而你也有母亲……”

这样,马赫诺才释放了肖洛霍夫,但威胁说,如果再次落到他手中,他一定绞死肖洛霍夫。

征粮队中的战斗经历,国内战争中的各种事件,这些都是肖洛霍夫生活的课堂,为他创作积累了无比丰富的素材。

参加“青年近卫军社”

一九二二年,顿河的匪帮被平定,国内战争终于结束了。从战斗中刚刚走出来的肖洛霍夫,很想把他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各种感受,都写出来。这样他就开始写小说,也寄了几篇给莫斯科的共青团报刊和《星火》杂志,但是都不成功,未能发表。这并没有使肖洛霍夫灰心,反而更激起了他的勇气和进取心。他为了进工农速成学校和进行文学创作,毅然决定去莫斯科。

一九二二年十月,十七岁的少年肖洛霍夫从偏僻的顿河村镇,只身来到莫斯科。但是进工农速成学校的想法,因他没有工龄而未能实现。像肖洛霍夫这样一个没有任何技术专长的少年,在莫斯科居住和工作是有困难的。他为了维持生活,便去做泥瓦匠和装卸工人。后来做了房管所的会计和办事员,情况才稍有改善。

那时候,在莫斯科聚集着刚从战场归来的许多从事文学的青年,有来自远东游击队的法捷耶夫,有来自英雄的恰巴耶夫师的富尔曼诺夫,还有吉洪诺夫、维什涅夫斯基、巴格利茨基等人,在这一大批热爱学习、热爱文学创作的青年中间,肖洛霍夫可能是年纪最小的一个。

这些青年朝气蓬勃,有人在工农速成学校学习,有人在进修班学习,有人已经在编辑共青团的报刊杂志。肖洛霍夫如他在《三个纽扣》这篇小品文中所反映的那样,十分羡慕这样的生活。

一九二二年秋,在共青团中央的倡议下,成立了共青团的作家组织“青年近卫军社”。刚刚跨入文学队伍的年轻的诗人和作家们主张以现实主义原则塑造艺术形象,提倡善于“在每一件琐碎小事的后面发现世界革命。”他们的作品反映了青年的事业和生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冲突和矛盾。这些作品多半发表在《青年近卫军》杂志以及这一杂志社出版的文艺作品选集上。他们经常聚在一起,朗读自己的作品,开文学晚会,常常请老作家绥拉菲莫维奇担任晚会的主席。肖洛霍夫很想结识这些作家,很想有机会请教文学战线上的前辈。于是他就拿了自己的习作去找绥拉菲莫维奇。这位老作家是肖洛霍夫的同乡,也是顿河人。在一次文学晚会上,绥拉菲莫维奇向听众推荐了自己的年轻的同乡。肖洛霍夫在晚会上朗诵了《顿河故事》中的一个短篇。他朗读得不很生动,吐字也不太清楚,有些单调,没有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然而在晚会上,肖洛霍夫的好友库达朔夫把他介绍给“青年近卫军社”书记科洛索夫。肖洛霍夫向科洛索夫表示,要求加入“青年近卫军社”。科洛索夫接受了肖洛霍夫的要求。这样,肖洛霍夫就成了“青年近卫军社”的正式成员。

同类推荐
  • 驯悍记

    驯悍记

    《驯悍记》是莎士比亚早期的喜剧作品,情节滑稽有趣。它讲述一个聪明的男子,运用巧妙的计策,成功改造了脾气暴躁的富家女,使之成为温柔贤惠的妻子。故事中,人物鲜明的个性和生动的对话,让人印象深刻。
  • 梦醒了的人生

    梦醒了的人生

    本书主要内容讲:娜拉走后怎样;人生的足迹;著者自叙传略;我的第一个师父;我的种痘;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女吊;父亲的病;琐记;忽然想到;致萧军;藤野先生;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范爱农;杂忆;《呐喊》自序;《自选集》自序;通信;我和《语丝》的始终;妇女与儿童的发现;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对人生的沉思等等。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狄更斯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狄更斯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返思录

    返思录

    这是一个中国女人写的中国版的《沉思录》,整个作品是作者历经人世苦难最终完成凤凰涅盘后的心血凝练。作者苦难的童年和多蹇的少年、青年时代,让她比一般许多人提前完成了对于许多重大人生问题的追问和思考。
  •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遴选了2011年发表在各类文学报刊上的优秀思想随笔作品,全面展现了2011年的思想随笔创作成绩及美学风貌。
热门推荐
  • 红花怨

    红花怨

    一个貌美如花的世俗女子,在历经世俗禁锢和人生坎坷之后,伤痕累累的她,会有怎样的结局呢?是逆来顺受,还是不屈不挠......
  • 新世界奇遇记

    新世界奇遇记

    这是一个新的世界,有着传奇的历险和奇遇。
  • 将军追妻夫人倾城

    将军追妻夫人倾城

    一国公主为救他国质子而被自己的父皇发去充军半年,真正的相遇才刚刚开始,看公主女扮男装混军营,只是这军营还有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将军。相遇第一晚就被将军捉去擦背了。季倾城:3695,你是没吃饭吗?怎么力道如此小。狗腿的公主:好!我用力点...季倾城:3695,你这是伺机报复!想我堂堂一国公主,竟沦为替人擦背,说出去让人笑话。所谓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季将军:夫人有我才倾城啊...
  • 师父带我去修仙

    师父带我去修仙

    他寻她五年,却不料她早已白发满苍天;她许他一生繁华,他许她一身伤;她许他一生安宁,他却许她永生孤魂。。。
  • 快穿反派boss别太撩

    快穿反派boss别太撩

    (双洁,一对一)慕声晚,一不小心就把绑定了系统,系统美名日:为了复活。其实就是让她谈一场甜甜的恋爱,于是她开始攻略反派booss,可是每个世界迷都会有一个人天天缠着她……她觉得反派boss太缠人了……直到有一天她才发现这一切,早就是某个人预谋好的。
  • 捭阖的梦

    捭阖的梦

    人的一生中有无数次的梦,有搞笑的、悲伤的、惊悚的等等,现在我就把这千奇百怪的梦写下与你分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铁盟世界

    铁盟世界

    为了获得更多宇宙资源,为了殖民更多的星球,掠夺更多的宇宙空间。他们在战争,他们将最新科技的飞船和战争机器用在战场之中。而我所做的一切只为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之中活下去。
  • 穿越之逆袭废材五小姐

    穿越之逆袭废材五小姐

    21世纪某沙雕网友一朝穿越到废材五小姐身上,看她究竟如何脚踢妈宝未婚夫,拳打欺压弱小假姐妹。最后成为一代霸王,村里恶狗都怕她的存在!女主:“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独独栽在了你身上。”男主:“林里鸟多,怕你被哪只鸟迷了眼,我就把他们全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