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04000000060

第60章 子张第十九 善于自我控制(1)

1.要学会控制

【原文】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读书人见到有危险的就要学会控制发展趋势,见到有所得到的就要思考最佳行事方式,祭礼的时候要思考恭敬,逃避的时候要思考悲哀的到来,这样也就可以了。”

【说明】这是子张跟随孔子学习的心得,也是对孔子言论的一种补充,是对调节自己因而就是控制自己的发扬。孔子一再说的都是君子,而子张提出来的是“士”,其实孔子的学生们提到的都是“士”,没有一个敢自承是君子。周朝初期,被选为国家服务的人,必须要由官府统一教育,学习各种法令规章后才称为士。士出来做官,执行任务就叫出仕。平民教育是由孔子开始的,这里所说的士,已经不是周朝初期的士,而是春秋时期读书人知识分子的通称。所以这里用为有一定文化知识的男子之意。因此,君子是比士要高上一等的较大的知识分子。学生们不敢自称为君子,所以都自称为士。

子张在这里说,读书人见到有危险的时候,要学会控制命运,不要去乱冲乱撞,也不要退避三舍不敢面对,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要勇敢地面对一切,不逃避。尤其是在有所得的时候,一定要思考最佳行事方式,控制自己,不该取的时候就不取,也就是孔子在《宪问》第十二节中回答子路问成人时说的:“见利思义”。只不过子张把“见利”扩大了,凡有所得都必须思考最佳行事方式。这个“得”包括了利益,也包括想得到的一切,比如知识、学问等,也就是说,想要得到知识,也必须思考最佳行事方式,控制自己;要用正确的方式和态度来获取知识,而不能用不正确的方式和态度来获得知识。祭礼的时候要思考恭敬,而对待危险就逃避要思考悲哀,这样也就可以了。这实际上要比君子的要求低了许多。

2.不会控制自己

【原文】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译文】子张说:“保持着正确的人生规律而不弘扬它,信守着人生道路却不忠实于它,就不能称为拥有了正确的人生规律和人生道路,但也不能称为没有拥有正确的人生规律和人生道路。”

【说明】能够“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也就是获得了正确的人生规律和人生道路,但获得以后怎么办呢?不仅要保持它,而且还要弘扬它,不仅要信守它而且还要忠实于它,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拥有。子张这句话实际上是直指上篇所讨论的隐士问题,虽然隐士们保持着人生规律和人生道路,虽然信守着人生道路却不忠实于人生道路,他们只顾自己的清白与安适,他们逃避了,不善于自我控制,也不会控制自己,所以他们不能称为拥有了正确的人生规律和人生道路。

3.不可以交往的就不交往

【原文】子夏之门人,问“交”於子张。

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译文】子夏的学生问关于朋友之间的交际、交往问题于子张。

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子夏的学生回答说:“子夏说:‘可以交朋友的就和他交往,不可以交朋友的就拒绝和他交往。’”

子张说:“这不同于我所听到的呀,君子尊敬贤能的人而且能够容纳普通的人,夸奖好人而庄重地对待那些无才能的人。假如我是一个很贤能的人,对什么人不能宽容呢?如果我是个不好的人,人们就会拒绝我,那我还怎么去拒绝别人呢?”

【说明】保持着正确的人生规律而不弘扬它,信守着人生道路却不忠实于它,就不能称为拥有了正确的人生规律和人生道路。就如交友之道亦是如此,自己保持着正确的人生规律,信守着人生道路,但却不帮助别人,不理解别人,不宽容别人,实际上也就等于没有了正确的人生规律和人生道路。孔子一再说,为人处世,就要用最佳的行事方式,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与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如果自己认为该交往的就交往,不该交往的就不交往,以自己个人的好恶和是非曲直标准来判断、来决定某人是否可交,某人是否不可交,那就是违背了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因为自己个人的好恶和是非曲直标准只能代表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和看法;而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只是站在自己个人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大众的、别人的立场上。所以,一个贤能的人,对所有的人都是能宽容的,能理解的;既然能理解、能宽容所有的人,那还有什么人不能交往呢?而如果自己是个不好的人,别人就先讨厌了我,就先拒绝了我,我又怎么去拒绝别人呢?其实子张的话有失偏颇,仅靠尊敬和宽容就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吗?显然不能!而子夏的意思是,在与朋友交往的时候,要能控制自己,可以交往的就和他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不交往。不要因为金钱财富或者是面子上的问题而不该交往的就去交往。

4.没有一个是完美的人

【原文】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译文】子夏说:“虽然是小的真理,但也有其值得取的地方;但要控制长远的发展恐怕会陷入其中,所以君子不为这些小道。”

【说明】本节是子夏对他的门人问子张关于“交”的问题的答复。由于他的门人执著于、胶缠于与人交往的事,所以子夏紧接着子张的话说,与人交往仅仅是小道,虽然其中也有可取的,但要谈到人的发展这样长远的问题,就不能陷入或胶缠于其中,你如果一天到晚都研究这个人可交、那个人不可交这些问题,虽然也能研究出一些东西,但是这始终是小问题。只要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君子坦荡荡”,只要你能以宽阔的胸怀对待一切人,能理解能宽容别人,为什么还要研究与人交往的问题呢?所以君子是不研究这个问题的。而如果一天到晚都研究与人交往的问题,也就会如小人一样对人“求全责备”了。人无完人,这个世界、这个社会里的人,没有一个是完美的人,即使没有这样的缺点,也会犯那样的错误,所以不求全责备于一个人,能理解并能宽恕别人,也就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了。

5.每天都能懂一些自己所没有的

【原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子夏说:“每天都能懂一些所没有的,每个月都不要忘记已经学到的,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了。”

【说明】怎么样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问题呢?子夏紧接着说,一个人应该每天反省自己所没有的,没有这样的知识就知道要学习,没有那样的知识也知道要学习,那么就会每天都能学习,每天都能知道一些新东西。如果不知道自己有所欠缺,有了一点知识就自满,就自以为是,不善于也不会控制自己,那也就是子张所说的“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了。一天接一天,一个月接一个月,天天如是,月月如是,也就是好学了。而好学则就能够真正学到知识,学会控制自己,也就能成为士,成为君子了。

6.不要想入非非,要善于自我控制

【原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并且忠实于自己的志向,恳切的询问于有知识的人并且联系当前的问题思考;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也就在这里面了。”

【说明】天天如是,月月如是,也就是好学了。但学什么而且怎样学习呢?子夏紧接着说,一个人应该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而不能仅限于研究“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之类的问题,只要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并且忠实于自己的志向,恳切地询问,“不耻下问”,多听多问,不要想入非非,善于自我控制。那么,怎样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也就自然而然地不成问题了。如果博学而无志向,不问而又想入非非,这个仁爱建立在哪里呢?

7.通过学习来控制自己

【原文】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译文】子夏说:“各种工匠在作坊里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则通过学习来控制自己的人生道路。”

【说明】子夏接着说,各种行业的工匠,都要在自己的作坊里,也就是说要依据、依靠自己特有的工具,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假如叫木匠用铁匠铺的工具,他就做不出任何东西,而农夫用木工工具也是种不了田的。那么君子呢?如果东一点西一点地乱学习,也是学不成的,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必须要掌握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才能成为君子,否则,只是一个博学然而却没有用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是没有志向,不知道到底要学什么,没有一个中心思想,不会控制自己的道路,是很危险的,最终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一不小心走到邪路上,那就完了。所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掌握自己的人生道路,树立起自己的志向,再广博地学习,善于自我控制,也就是君子了。

8.乱犯错误

【原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子夏说:“小人们所犯的过失错误必然是紊乱的。”

【说明】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掌握自己的人生道路,树立起自己的志向,再广博地学习,善于自我控制,也就是君子了。而如果君子有过失犯错误,一般来说有规律可循的,但小人有过失犯错误则必然是紊乱的。因为君子学了许多知识,并且“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故而犯错误的机率较少,其犯错误也是预料的;而小人们由于很少学习,知识也贫乏,在什么问题上都有可能犯错误,所以是不可预料的,是紊乱的。这其实也是个自我控制的问题,有了知识也就是有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再加上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也就不会乱犯错误了。而没有知识也没有前人的经验教训,又不善于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就会乱犯错误,到处都犯错误。

9.君子给人三种不同的印象

【原文】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子夏说:“君子给人三种不同的印象:看上去很庄重、恭敬;接触一下就觉得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则是义正辞严。”

【说明】“小人之过也必文。”那么君子呢?子夏接着就《述而》篇第三十七节孔子说的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和三十八节对孔子的描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对学生们说:君子有三种不同的形态,看上去很庄重、恭敬;接触一下就觉得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则是义正辞严。从人的行动上可以看出,心胸宽广的人的行动向来是从容不迫的,而行动上急速紧迫的人的心胸却是狭隘的。所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正确的人生规律和人生道路,树立起自己的志向,再广博地学习,善于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学习而且经常调节自己,控制自己,使自己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从容不迫,恭敬庄重,也就能成为一个君子了。

10.真心诚意地对待人

【原文】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译文】子夏说:“君子真心诚意地对待人,然后效劳于人民;没有真心诚意,便会以为别人对自己都是危险的。真心诚意对待别人然后直言规劝;没有真心诚意对待别人便会以为别人都是在说自己的坏话。”

【说明】君子除了有三变外,还有什么呢?所以子夏又接着说,君子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信”,这个“信”,本义是真心诚意,现在被当作信任、信誉来使用,其实是不对的。只要能真心诚意地对待人,才能效劳于他,因为别人不了解你,你若为他效劳,他对你就是半信半疑,会怀疑你的动机,而怀疑你的动机,则会使你产生误解,使你认为别人对你有危险。你如果能真心诚意地对待他,他才会接受你的效劳。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的是,孔子一贯认为君主和政府官吏们的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帮助人民安居乐业的;也就是说,政府的职能是效劳于人民的,因此政府必须对人民真心诚意,才能使人民产生信任感。政府如果高高在上,让人民效劳于它,这个政府也就危险得很了。那么君子、政府在做到真心诚意后,才能对人民直言规劝,否则,你所说的话,没有人会相信你。因为没有真心诚意地对待人民,人民便会对你的所作所为议论纷纷,议长论短,你就会觉得人民是在诽谤你。其实你只要能做到真心诚意地对待所有人,别人也就不会对你产生怀疑,也就不会议论纷纷、议长论短了。子夏这是在总结孔子“仁义礼智信”中的“信”条,意思是说,不论对待任何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要真心诚意,都必须要控制自己。因为只有真心诚意,善于自我控制,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而得到别人的理解后,任何事情才能好办。

11.遵守这些规律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原文】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译文】子夏说:“大的人生规律不会超过一定的规范,小的人生规律有出入是可以的。”

【说明】怎么样才能做到真心诚意,有信誉,得信任?子夏便告诉学生们,要遵守人生规律,天有天的运行规律,地有地的运行规律,人有人的运行规律,遵守这些规律并真心诚意地信任它、相信它,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来控制自己。比如,大的客观规律有如春夏秋冬,这是有一定规范的,小的规律有如一个人的行为,虽然有一定的规范,但是可以有出入的。也就是说,君子虽然“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但不一定所有的君子都是这样;人与人之间是不相同的,但只要能做到“仁义礼智信”,善于调节和自我控制,也就是君子了。

12.什么叫洒扫、应对、进退?

【原文】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译文】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弟子,让他们做些洒水、扫地、应答、接待之类的事,是可以的。但这是末节小事;最根本的东西他们没有学到,这怎么可以呢?”

子夏听到这些话后说:“噫!这话子游说错了,君子所走的道路,什么叫先传授,什么叫后厌倦呢?譬如草与木,是应该区别对待的。君子所走的道路,怎么可以任意歪曲呢?有开始亦有终止的,难道只有圣人吗?”

同类推荐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是中国古代蒙学书籍中影响大的几种,自问世以来风行海内经久不衰。当前随着国学热的深入,以传授优良道德规范和文化常识为目的的传统蒙学读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本书在详细注释有关历史典故的基础上,采用与原文类似的韵文体把三篇读物译为白话文,读来琅琅上口。
  • 生死故乡

    生死故乡

    本长篇散文主要以故事和人物的方式,在虚构和纪实之间,就太行山南麓,即河北南部、山西东部、河南北部太行山区乡野人文历史、民间风习、乡村传统等诸多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切和真实书写和呈现,堪称一方地域民众生活与精神的集体画像与北方乡村人群的当代世俗生存史。
  •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赛特的生平和总体创作情况。第二章以《如意郎君》的思想内容为研究对象,指出这部作品对西方文化、世俗主义和宗教宽容、印度现代化发展以及中产阶级壮大等社会问题的看法。接下来的四章从空间、性别、结构和语言等几方面对小说进行研究。第三章从后现代地理学的角度切入,指出了作家虚构的布拉姆普尔城象征了50年代初期的印度,还分析了文本内部空间象征手法的运用。第四章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如意郎君》中的男性和女性形象构建与更新一代人物所承载的象征意义。第五章重点研究《如意郎君》的叙事结构。第六章对赛特的本土语言与英语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的文化象征意义。
  •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哲理美文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哲理美文

    许多人为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涵着大海,一句话中蕴藏着博大的智慧。一本好书可以滋润你的心田,一篇美文也可以让你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 雨夜的列车

    雨夜的列车

    散文的文体,说起来相对自由,仿若它门槛儿不高,人人都可把握似的,可若孔子所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般总是要有对文采讲究的文章,才可视作散文。
热门推荐
  •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科普乐园·人类家园的绿色屏障

    科普乐园·人类家园的绿色屏障

    本书是一本面向少年儿童的普及读物,内容主要包括树木的基本知识、常见树木代表、珍贵树木代表及各种各样的树木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本书知识丰富,趣味性强,语言简明朴实,易于接受。特别是树木奇闻,可谓一道知识大餐,读来别有一番情趣,会大大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无穷的想象。
  • 桃色天下

    桃色天下

    这世界,不仅仅男人可以热血。女人同样可以热血。这世界不仅仅男人可以策马江湖。女人同样可以策马江湖。这世界,不仅仅男人才可以君临天下。女人同样可以临天下。打造另类传奇,尽在《桃色天下》。
  • 皇牌铁骑

    皇牌铁骑

    一个人面对乱神,他是乱神的点心。百个人面对乱神,他们是乱神的猎物。一台铁骑面对乱神,乱神是他的猎物。百台铁骑面对乱神,乱神是他们的点心。(说白了就是个开着高达打怪兽的故事)
  • 超级翻牌系统

    超级翻牌系统

    作为一个新世纪的青年,陈玉也就是为了上大学混日子,等着以后毕业找个养家糊口的工作,不过无意中绑定了一个翻牌系统之后,陈玉人生彻底偏离了正常的轨迹,在翻牌的路上越走越远了。【宿主,请翻牌!】...【任务身份:校花一个月男友!】...【任务内容:期间获取校花初吻以及老妈的认可!】...【任务奖励:校花一枚!】...我就想知道,这翻出来的什么任务???
  • 从零开始学魔法

    从零开始学魔法

    叶泉被流星碎片砸死了,又在一个奇怪的魔法世界复活了,他没有得到穿越者应有的光环待遇,反而还要学习魔法养家糊口。“什么?魔法师不用法杖?”“啊?魔法难道不是要念咒语来发动的吗?”“我去!没有法杖的魔法师算什么魔法师啊?”颠覆三观的魔法世界在此展开,一切从零开始。
  • 紫宛

    紫宛

    两百年前,宛宛被自己暗恋的师父东莱一剑刺死,鬼宗少主葵苍遍寻世间秘术用鬼宗圣物将她救活。复生后,宛宛养父蚩晏病重,宛宛与葵苍寻求天下五颗罕见心脏救父。血珀之力,生死人肉白骨,宛宛因此拥有起死回生的能力。因救人而杀人,这世上本是无欲便无求,只不过因果天有命,谁又能逃开命运的桎梏?这是一个有点冷有点暖的玄幻文,谈谈情,说说爱,感慨一下为嘛糖葫芦不能配大葱,爱的太深终归是个坑的等等问题,是这么个意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曼妙星河里有你

    曼妙星河里有你

    这是一个女孩的青春故事,也是大部分女孩子都有深刻体会的。这是一个幸福的故事。生活中的磕磕绊绊都可以随着时间烟消云散......
  • 和尚入红尘了吗

    和尚入红尘了吗

    唉,和尚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一起呢?红尘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