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73700000015

第15章 瑶沟村的一轮日头(4)

待那骑车的姑娘到我近前一看,我就从地上弹了起来。

是雯淑!

她把车子骑到我面前才下来。

我说:“你不是说你不会骑车嘛?”

她说:“你发烧你还蹲在大门口?”

“轻了……”我说,“会骑车你骗我干啥呀?”

“想让你带我……”她答,“后天考数学,我把复习范围给你拿来了。”

从她手里接过抄的复习范围题,我很冷地看她一眼:“你是可怜我们家买不起自行车……”

她睁着惊恐的眼:“连科哥……”

“以后,你自己骑车上学,我步行……全校人都知道你不会骑车子,可你是可怜我……”

“我骑车回来路上没人见。快考试了,你别这样连科哥……算我对不起你,你以后还带我……你看镇上有哪个同学步行去高中?你要步行我也步行……”

说着,她竟想哭。

我心里一热,也想哭,觉得自己不该哭,就真的没有哭。

从那一天开始,直到放了寒假又开学,她果真没自己骑过一次自行车。全校学生、全镇的大部百姓都以为她压根儿不会骑车子。

期终考试完,就放了寒假。在那寒假里,我才真正明白,我的家境是不允许我把高中继续读下去的。仅仅因我读了那没用的高中,就使家里凭空又增添了几分贫寒,几分辛酸。

过年了。

因给大姐治病,家里的小麦全都粜了出去。到了年前,娘把缸、罐扫了一遍,没有一把面,也没有一粒小麦。在春日暖暖的院落里,我们一家人都静静坐着,为到底去不去舅家借十斤小麦而犹豫不决。

娘说:“去吧,我再去丢一次脸,不能让娃儿们过年吃不上个白面扁食。”

爹不吭。他又开始吸烟了。烟布袋和烟锅里装满了芝麻叶子,只要他用力一吸,烟锅里就会升起一股火焰,所以他吸得总是很慢、很轻。

几个月的光景,二姐已经变成了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她坐在爹的对面说:“娘,不去借。一来舅家也不宽绰,二来开春也没啥还……过年我们用红薯面包饺子。穷日子穷过,不能让别人瞧不起咱。”

二姐话音刚落,大姐忽然在上房门口,就“哇”的一声哭起来。她拿自己的双手,一耳光一耳光打着自己的脸,大声在咒着自己:“我咋的不死呀!我咋的不死呀!我牵累了一家人,我咋的不早些死了呀……让我快些死了吧……”

这时候,我一下扑上去,抓住大姐的双手,跪在她面前:“姐,大姐……不是因为你、不是因为你,我们谁也不怪你……真的不怪你……”

大姐不理我,她一下接一下地拿头往身后的墙上撞。二姐过去抱着大姐的头,哭着哀求道:“大姐,你别这样……别这样。你的病不是轻了嘛……过年了,你越这样家里就越没心思过年啦。姐呀,你别这样……别这样大姐……”

听了二姐的话,大姐愣一下,就猛地从我手里把她的右手抽回去,放在自己嘴上狠狠咬一口。

我们一家都怔了。

血从大姐的手背上往地下扑嗒嗒地滴。大姐望着手背上的伤口,才慢慢静下来,木呆呆地望着远处。

爹很悠长地叹了一口气。

娘坐在原处压着嗓子哭。

这一天是腊月二十九。

大年三十那一天,我们一家人都没走出大门,也没烧饭,直到村里各户放响了熬年的夜鞭,二姐才去蒸了一锅红薯,捣了半碗蒜汁。吃完,就都准备早早上床了。睡的时候,爹把我和二姐叫到他床前,让我们坐下,静静地看了我们姐弟好一阵,突然问:“爹没本事,过年不能让你们吃上扁食,你们不恨爹吧?”

我和二姐,都咬着嘴唇,向爹摇摇头。

爹说:“不恨就去睡吧……天冷。”

又默默坐一会儿,二姐就拉着我离开了爹。

在上房里,爹、娘住南间屋,大姐、二姐住北间屋。我住的厢房,一间是灶伙,一间我睡,连同放家什。屋里很乱,七七八八的东西,横的竖的搁放着。期终考试后,雯淑没来做过功课,我就连那张旧抽屉桌也不曾收拾了。点上油灯,披着棉袄,钻在被窝里,我望着屋里的一切,心里乱极了。墙角的蜘蛛网在年三十的夜风里一掀一掀;饿疯了的老鼠,叽叽叫着,在我的屋里跑来跑去寻着吃食,有时就沿着床腿,爬到被上盯着我。我看着脚头那瘦弱的老鼠,心想它为什么不走呢?为什么不搬窝儿换家?难道我家也有它留恋的地方吗?

院里有了脚步声。

二姐在敲我的门。

“小弟……”

我应了声,老鼠跑走了。

“我想好歹总是过年,”二姐进来说,“我们该去陪爹娘熬熬年,不然他们会觉得孤单的,会觉得我们姐弟不懂事……大姐已经去了。”

我起了床。推开屋门时,发现眨眼间院里落了一层白雪,且还在飘絮一样下着。稀了的鞭炮声,不时地从镇子的方向噼噼啪啪地传过来。门口的两棵老榆树,在风中抽着响亮的鞭子。我们瑶沟村,就像枯井一样陷落在耙耧山下,黑沉沉的,没有一丝声息。各家房上都没有积雪。我望了一眼小小的家屋,望了一眼茫茫的天,身上打了个寒战,去上房了。

大姐在爹娘的床前,生了一盆剥去粒儿的玉蜀黍穗儿火。我们姐弟三个围着火盆,陪伴着爹娘。爹娘都在被窝里躺着,面向我们。火光映在他们脸上,把他们的脸映得十分光亮。我们都看见,爹娘脸上的皱纹里,流动着对儿女孝心心满意足的神情。那一夜,我们一家人,说了很多的话,爹娘一般都静静听着,很少插言。说到鸡叫时,有了瞌睡,大姐的腰不能久坐,就去睡了;我在小靠椅上打盹儿,二姐就让我去挖来两碗红薯面,端来白菜馅儿,开始包红薯面扁食。

红薯面是不能包扁食的,可二姐却用温开水,把红薯面和得如白面一样柔韧。我搬来一张小桌。二姐把和好的红薯面团放在火盆边,这就开始了。她擀叶儿,我包。她擀的叶儿就像杨树叶子一样大小,圆圆的,每片叶上都散着热气。爹娘看着我们,一言不发,也不睡。我包的扁食,是双手对撮成形的,每包一个,都放在高粱秆儿大盘上,整整齐齐,像一队队搬家的老鼠。包一会儿,实在困了,就到院里挖一把白雪在脸上搓搓。当我第三次去院里挖雪时,爹娘也都睡着了。二姐说,瞌睡你也睡吧!我说不瞌睡。二姐就说,听我讲个故事吧,听了你才会不瞌睡。

我说讲吧姐。

二姐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有一个公主,长得非常非常漂亮。这位公主到了十八岁,该招驸马了,就向全国贴了告示。告示上写道:谁如果把父亲、母亲的两颗心挖出来献给她,她就嫁给谁。就这样,普天下想娶公主的小伙子,谁也狠不下心去挖亲生父母的心……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忽一日,有个卖柴汉,到镇上卖柴时,看了告示。就回去和老伴商量说:我们的心让儿子挖去吧!老伴说:只要儿子能娶到媳妇,那就挖去吧!儿子回来时,父母说:儿子,你把爹娘的心挖去献给公主吧!儿子就跪下来,说儿子不敢呀!这时,父母就每人拿了一把快刀,忍着泪,忍着疼,挖出了两颗心。儿子接过那两颗热气腾腾的心,说爹呀娘呀,儿子赶快把这两颗热心献给公主,等儿子做了驸马,回来好好葬埋二老。父母就摆摆手说:快去吧儿子,别管爹娘,心凉了也许公主就不要啦。儿子向父母点了头,就告别父母,左手托着父亲的心,右手托着母亲的心,飞快地朝皇宫跑过去。他跑啊跑啊,累得直喘。在夜里翻越一架大山时,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两颗心滚出很远,如何也找不到了。正急时,右手里那颗娘的心在一蓬草里说:儿子,娘在这里,你慢点跑,摔伤没有?于是,他找到了娘的心。接着,在一蓬干树叶下,左手托的那颗爹的心说:儿子,爹在这里,你慢点跑……到前面向左拐,有一条近路,直通皇宫。于是,他又找到了爹的心,捧着,按爹指的道路,在天亮日出时,终于到了皇宫。向公主献心时,爹娘的两颗心都还散发着热气……公主接了小伙子献的两颗心,高兴极了,就嫁给了这小伙……小伙成了驸马,过上了荣华富贵的日子,从此就忘了爹和娘。爹和娘在家等着儿子回去给自己安葬后事,可等呀等呀,再也没有等到儿子,爹娘的尸体就长长叹了一口气,被野狗和老鸹吃掉了……

姐姐讲这个故事时,不看我,自顾自地讲着,手下的叶片儿擀得很快。她擀一个,就往小桌角上扔一个,故事讲完了,那叶片儿就堆成了一个小铁塔。

可我,却一个扁食也没包。我忽然觉得,比我大一岁的二姐,其实比我大了许多许多。看着我那黑了瘦了、再也没有学生样的二姐,我默默咬了好一会儿下嘴唇。

末了,我问:“二姐,我会成那没良心的儿子吗?”

放下擀杖,二姐坐下和我一道包着扁食,看了我一眼,很淡地说:“我和大姐早晚都要出嫁的。爹娘老了,是要靠你养活的。”

我说:“二姐,我会好好照顾爹娘的。”

二姐说:“就怕你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爹娘。”

这时候,床响了。原来爹和娘都没真的睡着,他们正睁眼看着我们姐弟俩。接下,谁家放响了第一挂新年鞭,炸开了年三十的静夜。跟着,同村的,镇上的,耙耧山那边的,村村户户,都响起了鞭炮声。我感到胸里被震得哐当哐当响,就像几辆老破的牛车,在凸凹不平的石子路上叮当着一块走动。姐依然在包着最后几片叶儿。我呆呆地盯着窗上被震得哆嗦的窗户纸。面前的高粱秆子盘儿上,小桌上,摆满了土灰色的红薯面扁食。稍远一些看,不再像老鼠,而像大小一样的土坷垃或者颜色一样的鹅卵石。姐包完最后几个扁食,说小弟去吧,去把外间抽屉里的一挂鞭放掉,也除除穷气。我说等人家都不放了再去放,也引来一个村人邻居的注意。姐说叫你去你就去,要人家注意干啥儿。我去,拉开抽屉一看,就明白了姐的意思。那鞭是100响,躺在抽屉里十分可怜,二指宽,半尺长、半指厚的一挂。我们都说那是老鼠尾巴鞭。照风俗说,家里再穷,就是卖房卖地,也要买挂大响鞭,在初一早日燃放燃放,除除邪气,炸炸穷气。可我没想到,我们家连白面扁食都吃不上了,还能去买挂大响鞭。其实,爹可以把猪圈棚的椽子再扭下一根,卖上块儿八角的,就可以买挂五百响的鞭……

去拿那鞭时,我的手抖了。可我拿得很快,放得也很快。我生怕左邻右舍听到我家的鞭炮声。幸亏,两边邻居在我放鞭时,他们的大鞭都响了好一阵,在我放完时,又响了好一阵,没谁注意到我家的鞭炮声……

依照惯例,放完鞭炮,就是煮扁食,晚辈娃儿到老人的床前磕头拜年。拜年是要给钱的,五毛、一块不等。没钱了两毛也行,但绝然不能不给。正因为这样,爹娘就不让我们打开大门,生怕有人拜年进来。

村街上老早就有了娃儿捡臭炮、拜大年的脚步声。那年我十五周岁,我忽然觉得比那些娃儿大了许多许多,或许比起来,我已经是一个大人了,再也没资格和他们一道去捡臭炮、拜大年了。可去年初一,我初中二年级,一大早还和他们一块儿去干那些事情的。我真可怜我自己,和别人一样过了一年,长了一岁,我却就成了一个大人,而人家却还是孩娃……

东天透了微亮的时候,二姐把扁食煮熟了,在灶房唤我去端。第一碗是供奉给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的神灵牌位在正间屋的条桌上。我把那大半碗红薯面扁食放在爷爷、奶奶的牌位前,跪下给爷爷、奶奶磕了三个头,心里默默说:

“爷,奶,扁食不是白面,你们将就着吃几个吧……等你们的孙子长大了,以后每年都让你们吃白面、肉馅的扁食……”

回头,该给爹、娘、大姐端扁食了。他们都还睡在床上。往年,端扁食前,我和姐都要先在爹、娘面前磕头拜年,说:“爹、娘,新年好,身体健康!”爹娘就很高兴地笑着,从枕头下摸几张崭新的两毛或一毛的新票儿,给姐们一张,给我两张。姐因为是姐,她们总是不要。看姐不要,我也就连说“不要不要”。虽然说不要不要,我却总是伸手接了。今年,去给爹娘端扁食前,我问了姐:

“给爹娘拜年吗?”

姐说:“不拜啦。”

我说:“不拜……好吗?”

姐说:“好。”

我知道,姐怕爹娘从枕头下摸不出那几毛钱会伤心。这样,我们破例没给爹娘拜年,就把红薯面扁食端上了。

爹、娘很高兴我们没拜年。

第一次吃红薯面扁食,十分新鲜。面皮儿甜津津的,白菜馅儿却又咸又香,这就把扁食显衬得十分清爽可口。我们一家人,各人都是吃了两碗。快吃完的时候,朦胧的亮光,从窗里浸了进来。昨夜落的一阵白雪,仅仅是给地上铺层白色的单子,所以亮光浸入屋里时,好像天已大白。其实,还是很有几分朦胧。就这个时候,有人敲了大门,一下一下,极有礼节,好像怕惊动啥儿。

我问道:“开不开?”

爹说:“敲一阵人就走了。”

然那敲门的节奏没变,声音却越来越大。最后,我就推下扁食碗,去开了大门。

敲门的是雯淑。

我把门打开,就见她穿一件灰色的的卡小大衣,棕红色的麻毛领子竖起来,围着她那冻得通红的圆脸。那时候,过富裕日子的人才能穿件蓝布斜纹的小大衣。不消说,的卡大衣也只有雯淑才能穿到身上。门开了,她问我咋不开门,我说都在上房吃扁食,没听见。她就把大衣领子翻下来,径直走进上房,走向我爹、娘的床前。

一看是雯淑,一家人都呆住了。

雯淑笑吟吟地站着,面对我爹、娘,正要开口说话时,看见了我娘搁在床边的碗,那碗里漂着几个红薯面扁食。她又朝爹的碗里瞟一眼,立马,脸上的笑意没有了,怔着,呆一会儿,转过半边身子,对着我爹说:“大伯,我给你拜个年……祝你新年好!”

说完,雯淑向爹鞠了三个躬。

爹满脸通红,说着“好、好……”放下扁食碗,两只大手就伸开,捏着;捏着,伸开,不知该让那大手做着什么事。

跟着,雯淑转过身,朝围着被子坐在另一头床上的娘又鞠了三个躬,说:“大娘也新年好……”

娘张了张嘴,啥话也没能说出来,把手伸到枕头下摸摸,又空手抽出来,望着爹。爹向娘摇了一下头。这当儿,二姐看看爹娘,尴尬一阵,就从后边走出来,从口袋取出一张又脏又烂的两毛钱,上前拉起雯淑的手。

“雯淑妹……你不嫌少吧?”

雯淑推着二姐的手:“姐,我不要。真的不要,我不是来挣钱的……”

姐说:“接着,好歹是我们家的一点意思。”

娘和爹都在床上说着让雯淑接钱的话。扯拉得久了,雯淑硬是不接,我就在一边冷丁儿道:“不要就算啦,有啥让!”

家里人都莫名地看着我。

雯淑瞟我一眼,从姐的手里接去了那两毛钱。这样,雯淑就坐了下来。二姐又生了一盆火烤着。雯淑和我们一家人说了很多不疼不痒的话,到天大亮时,说要走了,还要到公社去拜年。说她爸是让她去公社的几个值班干部家里拜年的,她一出门,就跑二里多路来了我们家。

雯淑走时,我没去送她。二姐让去,我没去。不知为啥,我好难受。我不想见她。

寒假将尽,我们家就面临着一个新困难——开学,我就要交六块钱学费。

我不知道该如何张口向爹讨这六块钱。过完初一,就寻找着向爹要钱的机会,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再有两天就开学报到,还是没给爹说。到了十六,实在憋不下去了,我就跟在爹的屁股后转悠。那天日头很好,前晌时,尤其温暖。天空上挂着透亮的薄云。正月是农闲时节。村里的女人们,都聚在村头,纳着鞋底,抱怨着娃子们脚上有嘴,穿鞋像吃鞋;男人们则纯粹一点活儿也不干,到村南的一个阳坡窝里,往地上一滚,晒舒适暖儿。

同类推荐
  • 原振侠18:黑暗天使

    原振侠18:黑暗天使

    传奇人物年轻人的妻子三年前遇上雪崩,从此失踪。年轻人伤心悲痛,生无可恋,三年来一直在酗酒。此时,竟遇到一位浑身冰冷的女人,自称来自幽灵星座,专职收取人类的灵魂,而那场雪崩也是由她造成……年轻人为救公主,决定从容赴死,使灵魂能到达幽灵星座。究竟这个幽冥使者,是勾魂恶魔,还是为爱情牺牲一切的天使?生生死死,人的生命历程,甚是无可奈何,故事中所出现的情形,自然只是设想,但,也有可能是事实──谁能预料以后的事呢?──倪匡
  • 罗宋探案:谜尸(修订版)

    罗宋探案:谜尸(修订版)

    罗宋探案是以虚构的人物:刑警罗宋为主角的系列犯罪小说。 小说已发表三篇,另有两篇在写作中,按照故事中时间线顺序: 1.谜尸(中篇) 2.僵尸(中篇) 3.白月光(中篇) 4.疯猫(中篇) 5.天使们(长篇写作中) 。该篇为的重写版。 只保留了核心谜题,在人物、情节、语言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增加了全新的结尾,相信即便是读过原作的读者,重读这个故事也能感受到一丝惊喜。
  • 伊犁马

    伊犁马

    该书收有作者的《白房子》《马镫革》《诱惑》《伊犁马》和《大顺店》等短篇小说。除《大顺店》写一名惨遭过日军蹂躏的“慰安妇”茴香扭曲畸形的人生经历外,作品大多写一名边防战士复员前后的生活、工作环境和情感变化以及对生活的深沉思考。作者还在书中,画了七八幅画。这些人物形象,已经像魔鬼、像幽灵一样盘踞在我脑子里几十年了,过去作者只是用文字来表达。作者的母亲是一个文盲,作者写了二十本书,母亲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看过,于是,也是在作者五十岁的时侯,作者开始画画。而第一幅就是献给母亲的。
  • 魔窟十年

    魔窟十年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员肖强借助父亲的袍哥舵爷地位,成功地打入国民党的高级特务机关,和敌人展开了巧妙的斗争。在‘特务”生涯里,肖强海“袍哥”、当上门女婿、抓情报、策动军队谋反,等等。小说充满了浓烈的传奇色彩。
  • 燕鸣风歌

    燕鸣风歌

    本书为浪淘沙慢三部曲的第一部,主要反映了农村改革初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化过程。面对改革的浪潮,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们迷茫、困惑,甚而抵触。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沉闷、闭塞的山树呈现出勃勃生机,人们终于摈弃了他们保守的思想与观念。
热门推荐
  • 问世间情为何物.

    问世间情为何物.

    问世间情为何物?她们不懂得,他们亦不懂得。她为了母亲去训练自己,折磨自己,成为强者,复仇父亲,这是亲;她为了他放弃了自己原本美好的生活,宁愿缩进黑暗,这是爱;她为了他,忘记了自己的曾经,重新活在大家的面前,这是报;他为了儿时的约定,倾自己所有地去成功,这是任;他为了他曾经的温暖,放弃了目前所拥有的温暖,这是愧;他为了守护她纯真的笑意,在背后默默地保护她,这是顾;他为了保护住她最后一丝的情,为她遮风且挡雨,在背后如影子般默默追随,这是意;三个女孩,四个男孩,问世间情为何物,在这一群少男少女的此生中,为你诠释……(简介太多.....没打完.....欲哭无泪,请看第一章《简介》).
  • 王妃太冷酷

    王妃太冷酷

    孟婆之泪传说是十里桃花下的孟婆娇娘三生三世等候无果的千年泪从此以血为引,以命为咒愿天下之人,无爱情之生
  • 慧眼识天下

    慧眼识天下

    慧眼又名正气之眼,按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天眼、地眼与人眼。人眼:可以看清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地眼:可以看透过去经发生的一切;天眼:可以看到未来即将发生的一切。如果给你一双慧眼,你想看什么?
  • 野蛮人剑圣

    野蛮人剑圣

    无脑野蛮人在费伦大陆砍砍砍的故事!书友群:199745365
  • 灭妖录

    灭妖录

    因为一场诡异的事故,遗落在偏僻村庄的孤儿,被认为是不祥之人。揭开身世之谜的过程,也将不断碰撞隐藏在这个世界的各种力量……
  • 下一个拥抱

    下一个拥抱

    你以为的结束,其实是开始;你以为的开始,很快便结束。寻不回的从前就留在回忆里守候,生活的美好总会在下一刻不期而遇。
  • 生则荣耀

    生则荣耀

    十八大国度,众英雄的传人修改天命。生则荣耀,死则一无所有
  • 总裁的包养女仆

    总裁的包养女仆

    自从遇到颜亦轩我就没什么好事!谁然是他救了我!但是!不带他这么随意欺负孤苦无依的善良少女的!颜亦轩我要让你好看!否则我就不叫慕晚歌!
  • 我的奇闻异事录

    我的奇闻异事录

    我的奇闻异事录,在现实中寻找虚幻的真实。
  • 烟雨未染

    烟雨未染

    安暮烟一下子与来人撞了个满怀,“呦——这位小公子好生娇俏啊。”苏墨染俯身抬起安暮烟的下颚,挑眉道,风流又不羁。“明明这么可爱娇羞,为什么对我这么冷漠无情,是怕爱上本少爷吗?”“故擒欲纵?小姑娘这招数可不行啊,要不然本少爷多教教你啊~”安暮烟语气坚决,:“凭什么敌国破,谋臣亡。那我就让他血债血偿!”苏墨染拭去暮烟眼角的泪,轻柔道:“不管以前发生了什么,天黑了,我带你回家。”“你看我多可笑,自己满身黑暗,却妄想带给别人光亮。”十年前的傅明帝谋权篡位,杀害安氏将臣一事逐渐水落石出。“我知道,你不会的,暮烟,相信我,报仇的事,交给我,等我归来。”苏墨染身披护甲,临安城血色残阳。苏墨染认真看着安暮烟,一字一句坚定的说:“山川星河皆不求,天地只你一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