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33500000004

第4章 找准得力助手比什么都重要(1)

把贤人当成好伙伴

——刘邦重才而得天下

得贤者安,失贤则乱。贤才之于治国,犹良医之于危病。唐代陈子昂有言:“天下之政,非贤不理;天下之业,非贤不成。”由于贤才品德高尚、才华卓越,在治国安民上,他们往往表现出超乎常人的能力与才干。因此,历代英明的统治者都把举用贤才列为治国之首务。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我国历史上,历代思想家、政治家都认识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并且深切地感到人才在决定战争胜败、国家兴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是一个识人的古语,它说明在人才不易识别的情况下,相对一般人才而言,千军易得,一将就更难求了。无论是战火弥漫的动乱时期,还是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甚至是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领导作为社会阶层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作用和地位无疑是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一支军队,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领导人才的控制和驾驭,必然是一盘散沙,缺乏战斗力,当遇到困难或敌情时,定将一触即溃。俗话说,蛇无头不行,讲的正是此理。

楚汉相争三年,笑到最后的却是刘邦。按理说,实力强大的楚军应该不会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但是,事实胜于雄辩。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人对人才的态度上:刘邦重才,不计出身,并且用之不疑,能让其充分发挥自主性,同时他没有满足于自己的长处,也不认为自己的计谋超过别人,更不以为自己有军事天才,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草,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综连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够得到这三个人,这就是我所以取得天下的原因。”由于他有自知之明,能够放手让属下去独当一面各自作战,故贤能志士多归之;项羽自恃深懂兵法,又有力可拔山举鼎之勇力,认为比谋臣武将都高一筹,也就不再用他们的长处,其麾下多限于亲属或所谓的“亲信”,谋臣、骁将无法施展手脚,疑而不信,常常掣肘于左右,因此不少人愤愤离去。

在刘邦的一大批开国功臣当中,韩信、张良、陈平、英布等都是难得的人才,而这些人有的曾在项羽手下干过,有的曾是项羽的心腹猛将,甚至有的还与项羽有密切的关系,如果项羽能留住和信用他们,使之不为刘邦所用,那么历史也许将要重新改写。

项羽统兵之初,陈平就一直跟随,因破秦有功,被任命为爵卿。过了不久,殷王叛变,项羽任陈平为信武君率兵讨伐,击败殷王后,项羽封他为都尉,赐金20镒。而后刘邦攻下殷,项羽大怒,扬言要杀尽镇守殷的将吏,陈平惊怕被杀,便投奔了刘邦。陈平在谈及他归汉的原因时说:“项王不能信人,而所信之人,不是项氏族人就是他妻子的亲属,虽有奇士却不能用,因此我才离开楚。听说汉王能用人,故归大王。”

韩信,淮阴人,项梁率起义军渡过淮河时,他仗剑投于其麾下。项梁战败后,归项羽,项羽鄙其少时曾受胯下之辱,只给了他个郎中的官职。他数次向项羽献策,项羽不用。于是认定在项羽手下很难施展己才,因此当有人说其归附刘邦时,便毅然背楚归汉。

刘邦的众多谋士当中,张良与项氏的关系是最为亲密的。当年张良刺秦始皇不成藏匿于下邳,项羽的叔父项伯杀了人,曾在张良住处藏身躲避。正因为这一关系,张良与项伯、项羽素有往来,故后来刘邦能脱“鸿门宴”之险以及取得汉中,就是张良从中疏通,请求项伯帮忙的结果。张良是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才,而当时楚军兵强马壮,势力正旺,通过项伯是有可能使之归附的,但项羽却并不争取。张良与刘邦虽说只是泛泛之交,但二人一见如故,加上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十分信任,故张良死心为刘邦献智效力。

项羽不善举贤,虽然兵多,但手下可用之人却寥寥无几,能起作用的也只不过是范增、钟离昧、龙且等数人而已。范增和钟离昧,虽有安邦定国之智,项羽却疑而不用。彭城之战,刘邦兵败,被楚军追到荥阳。项羽数次断绝汉军粮道,汉军缺粮,刘邦惊恐,割荥阳以西为汉请和。项羽拟同意。范增马上劝说:“汉军将灭,今释而不取,后必悔之。”于是楚军围攻荥阳。形势危急,汉王用陈平计离间项羽君臣,才化解了这次灾难。项羽使者来,汉王叫人用丰美的酒食隆重接待,见了使者佯装惊愕:“我以为是亚父范增派来的,原来是项王的使者。”便将美酒佳肴撤去,换上粗食。使者回告项羽,项羽怀疑范增与汉有私,便削其权。范增大怒:“天下事已定了,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去。”项羽自恃,对其也就不加挽留。范增是项羽惟一的谋士,其一走,项羽离失败也就不远了。至于龙且,虽能战,但骄傲自负。韩信率汉军击齐,齐王求救于楚。项羽派龙且率大军20万救齐,齐王广与楚军并军将与韩信战。有人献计,认为“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可深壁高垒不与战,使人告知降汉的齐将兵‘齐王尚在,楚兵来救’,众将必叛。到时候,汉军孤立,又无粮,可不战而降之。”龙且却说:“我平生知韩信为人,容易对付。”便与韩信在潍水对阵。韩信乃令人在夜间拿万余囊,满盛沙,塞潍水上流,引龙且军半渡而击之,佯不胜而退走。龙且高兴地说:“我固知情胆怯。”就渡水追韩信军。韩信使人搬去沙囊,大水汹涌而到,龙且军大半不得渡,韩信军急击,龙且兵败身亡。可见龙且远非韩信对手,不是大将之才。

“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纵观人才得失与国家安危的鲜活的历史画面,我们无不发出这样的感喟:对于历代统治者来说,不管其基业如何雄厚牢固,也不论其自身才华如何超群绝伦,只要他以才自恃,不重人才,那么等待他们的只会是自取灭亡。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是社会的主体,一切社会活动都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核心是把人放在第一位,一切从人出发,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一个企业领导者的成功之处,在现象上可能表现为他所领导的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而深层的本质则在于人才谋略的成功上。韩国著名企业“三星”集团公司在开创之初就确立了“人才第一”的理念,其董事李秉哲就把自己的领导职权定位在人事制度的制定上。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你可以把我的资金、厂房、设备全拿走,只要人不动,10年后还是世界第一。”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者往往目光短浅,只热衷于引进资金、设备,却忽略引进人才。在他们的概念中,产品的价值比人才的价值更重要。尤其是企业创办之初,一些领导者首先想到的不是人才,而是资金、物业,花大力气跑资金、跑贷款、跑厂房、跑设备等,惟独没想到去跑人才。等到他把硬件设施都搞齐了,但是没有好的人才去管理,去开发,没多长时间,好端端的企业就给弄倒了。这些深刻的教训,我们不得不引以为戒。

作为企业领导,不仅要了解产品市场的情况,更要了解“人才市场”的情况,及时收集人才信息。同时还要学会寻找人才,挖掘人才,要有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引进人才。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广开门路,尽纳天下贤良之士。

不可否认,人才是企业运行过程中最关键的资源,但是这种资源是具有流动性的,正是这种流动性给企业带来了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可以使企业人力资源更新换代(这是活跃的生命力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知识和信息,为企业运作输送新鲜血液。所以,企业要重视人才,但不可以过分依赖极个别人,而是要把这些人的知识“收藏”好,通过建立贮存知识的信息数据库,把企业的知识平台搭建好。

睁大眼睛看准人

——赵王察人不慎满盘皆输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是《孙子兵法》开篇中的第一句话,其中指出了领导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察人选将。一般来说,察人都存在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首先是描述阶段。即通过第一次接触,对其外貌特征、兴趣爱好、文化层次以及工作情况等等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其次是预测阶段,即通过进一步的交流,对其思想感情、思维特征、性格特点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等等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这一阶段不仅能较准确地描述一个人,还能大体上预测出这个人品质与才能的优劣;最后是解释阶段,即随着交往的深入,对其生活经历、性格成因、行为动机以及心理基础等等的了解和认识。这一阶段,不但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优劣,而且还能解释其行为的动机以及性格形成的成因。由此可见,察人必须正确掌握观察的深度,尤其是对一个未知的人,更不可盲目结论,而应该从若干方面细细考察,才能准确地了解。否则,选将有误或者识人不慎就会给整个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历史上“小人误事,小人误国”这样的惨剧并不鲜见。

公元前260年,秦国驱重兵攻战韩国的上党,赵国为防止秦军乘势入侵,便派老将廉颇领兵驻守于边境。果不其然,秦吞韩后又对赵虎视眈眈,顿时,秦赵两国风云骤起。战争伊始,秦兵得胜,赵兵失利。为扭转局势,廉颇改变战略,以静制动,坚壁不出,企图迫使秦军不战自退。可惜赵王不懂廉颇的策略,以为廉颇怯战,便频频派使者到前线敦促其出战,而廉颇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不听命令,坚守不出,秦军无计可施。

获悉赵王与廉颇在战略观点上不和,秦国便乘机派使者到赵国,买通了赵国的谋士向赵王进言:“秦军所畏惧的,只有赵国已死的战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廉颇对秦国来说不足为惧,如果此时赵王不用赵括,那么大王之地将易与他手。”赵王素知赵括熟读兵书,也早有此意,听此议论,遂起用赵括。

蔺相如听闻后劝谏道:“大王以赵括熟读兵书之名而起用他,就好比用胶把琴瑟调音的柱子胶上一样,这把琴也因此而成了一块死木。赵括只知死读兵书,而无权谋机变之智,望大王慎之。”但赵王根本不听。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对于赵括的才能,他的父母更为清楚。为了使赵王了解到真实的情况,赵母也劝谏道:“赵括小时就熟读兵法,其父与之议论,也难不倒他。然而其父却并不认为小儿真正懂兵法。我颇不解,就问先夫是何缘故,先夫就说,‘用兵自古以来就要求谨慎小心,而我们的儿子却如此轻率,这不是良将之所为。赵王不用他为将那也就罢了,如果使他为将,赵国必有覆军之难’。过去夫君为将时,门下食客几十,大王赏赐的金银珠宝,他都全数散发给下属的官吏,大王命他出征,他便不再顾及家事。如今犬子则不这样,一为将就东向而坐,吏臣们都得一一拜见。大王所赐的金玉,他全拿回家,寻机购置良田和屋舍。大王认为虎门无犬子,那就大错特错,其实他们父子俩是绝对不同的,请大王不要遣他为将。”

上面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了赵括只有“纸上谈兵”的夸夸学识,而无实战领兵、统兵的本领,其母认为如果赵王硬派这样一位虚浮之人前去御敌,无疑是“螳臂当车”,不但起不了什么作用,反而会大败而归。但赵王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其母见无法说动赵王,只好采取自保的方式以防日后受到牵连,于是说:“如果你一定要用他,那他如果不能称将军之职,我请求你在责罚他的时候,不要牵连到我的族人。”

赵王同意,遂遣赵括领军取代廉颇。秦国一见计谋得逞,便偷偷更换了将军,用战将白起取代了王龁。并密令军中,“有敢泄漏白起为主帅者斩”。

赵括任职后,改变策略,更换吏士,主动出击。白起则佯装败退,借以骄纵赵括,麻痹赵军,同时却于两边出奇兵断了赵军的后路,把赵军分割于两地包围起来。赵军粮道断绝,惟有等待救援,而此时秦国却把全国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征发到长平,以截击赵国的救兵和粮草。

就这样,赵军被秦军围困多达40余天,由于内无粮草,外无援军,被围士兵只得杀自己的兄弟以为食。赵括企图亲率精锐敢死队突围,但刚一出城就被乱箭全数射死。赵括没有办法,只得率40万众向秦军投降,自己则自刎而死。白起觉得这40多万俘虏很难控制,就将之赶入一个大峡谷中,全部活埋。长平大战,秦军前后消灭赵兵45万。诸侯震怖,赵人心寒。

赵王选人却不察于人,拜书生赵括为将,而致军破国衰,成为千古恨事。其实赵国本来可以避免这场灾难性的打击,因为赵括母亲的那番进谏之词,完全是在对其子深刻剖析的基础上作出的,她将儿子与其父进行了比较,认为无论是从品行还是从才能上看,赵括都是不足以担当重任的。身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干一番事业、有一番出息,但成就伟业是需要厚实的本领的,否则不懂装懂,勉强为之,就有可能身败名裂,甚至还会丢掉性命。正因为有自知之明,其母才极力劝谏。可惜赵王却没有深思熟虑,细细考察,只是盲目趋同社会上广泛流传的一种言论——“赵括自幼熟识兵法,无人能敌”,加上赵括又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就简单地认为赵括也应该具备带兵作战的军事才能,因此兵败也就成了预料之中的事。

可见,选人、用人必须以察为先,否则选错人才,用错人才,都将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古语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需待七年期。”知人不易,人不易知。知人之不易主要表现于三个方面,一是人之才德有一个逐步显露的过程。这个过程据其所处环境、社会条件和任事难易的不同虽然可长可短,但都在所难免。二是知人有一逐步识别的过程。有的人貌似忠厚,而行为骄横;有的人外貌圆顺,而实为刚直;有的人相貌丑陋,而心地善良;有的人道貌岸然,忠孝节义,实则品德不端,男盗女娼。可见,“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如果不辨真伪,不识表里,必将为奸佞所惑,渐至正直之士远去。三是择人有一比较的过程。人之不同,有如其面,如何使每一个人各有所宜,各司其职,有一个“人择事,事择人”的选择过程。如何识别各人的品行的优劣,则更有一个反复比较的阶段。

同类推荐
  • 大智大勇(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大智大勇(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在田忌赛马的故事中,孙膑用了绝妙的策略;望梅止渴的故事中,曹操略施小计,就解决了将士口渴的难题;孙权断案,明察秋毫,根据一粒老鼠屎探查出事情的原委……这些历史上著名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有智有勇者才能成就大的事业,你能从他们故事中得到灵感和启发,得到勇往向前的动力。
  • 40几岁要睡得着——拥有自在的人生心态

    40几岁要睡得着——拥有自在的人生心态

    40岁是人生收获的季节,是生命的一个高峰,真正人生应该从40岁开始。我们对人生的感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 优秀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优秀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本书从六个方面对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进行了阐述,包括:懂得沟通,促进师生间关系能说会道,做最受欢迎教师体态语言,沟通的另类方式透视心灵,沟通的便捷之路等。
  • 哈佛逆商课:献给奋斗中的你

    哈佛逆商课:献给奋斗中的你

    《哈佛逆商课:献给奋斗中的你》以美国著名学者保罗·斯托茨教授的逆商理论为基础,总结了逆商的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人们遇到变故、挫折时,容易掉进哪些陷阱,并提供了应对逆境的方法和提升逆商的技巧,教您学会运用逆商去提高处理逆境的能力,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哈佛逆商课:献给奋斗中的你》适合所有处在人生奋斗阶段和在逆境中求发展的人阅读。
  • 读者文摘精粹版7:善待自己每一天

    读者文摘精粹版7:善待自己每一天

    人可以对不起你,但你不可以对不起自己。对自己好,珍惜自己,是最基本的要求。尽量让自己快乐,尽量让自己简单、相互在复杂的氛围中。世上没有比生活在自己的阴影里更可怕的事了。我们不能要求社会对每一个人都公正,因为那就是上苍的考验。
热门推荐
  • 友情永不散场

    友情永不散场

    那次去游乐场,导致殷籽星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母离异,朋友的离别,会让籽星如何去面对?
  • 晚憾

    晚憾

    外冷内热少将×心机深重戏子宋晚桐的心愿是阖家欢乐,事事如意,早日嫁个如意郎君;她的遗憾是,这些愿望到头来都没实现。
  • 极品吃货小萌妃

    极品吃货小萌妃

    一次看校草的风波竟然让她华丽丽的穿越了,幸好她的心理素质一流,不过这地方又点不对啊我怎么在花轿里啊!怎么回事,不行我得逃;在经过一条小溪的时候跳到了里面,游了好久怎么回事我这是在哪,烟雾缭绕,没关系继续走,咦!美男一枚,来收走他的心,继续咦又看到美男一枚,不过这次是他收了她的心。可是惊人的事情发生了,她竟然是天阴之体,天生的炉鼎!看她怎样逆袭,从阎王爷那里把人抢过来,看她怎么成为传奇人物,看她怎样逆天与他许下不变的约定。
  • 剑焚天涯

    剑焚天涯

    手持焚天剑,胸怀焚天心剑中焚天魂,心中焚天怒魂掌天下事,怒毁世上天
  • 道之之往事

    道之之往事

    《道之往事》描写了三代人爱恨情仇,人物众多,故事曲折,周旋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小说以诗歌开始,诗代表着理想主义,小说是理想化的,但又不脱离现实。小说中有6首半诗,其中魏震WillNox翻译的法国诗人雅各普莱维尔(JacquesPrévert1900-1977)的三首超现实主义诗歌,分别为《花园》(Jardin),《劣等生》(leCancre)和《阿里坎特》(Alicante),(三首诗歌分别出现在法语教材Reflets走遍法国和Taxi,你好,法语!中)。另外是作者的三首半诗,气势磅礴的《太阳》为小说的核心,忧伤的《时间》和《夜》的向上,另外还有半首《颜色》,诗歌解析更精彩。
  • 靖安侯嫡女

    靖安侯嫡女

    一觉醒来,在荣国公府饱受磨搓的靖安侯府嫡女陈钥回到了自己十七岁。这时候,正逢她被自己嫡亲的哥哥和荣国公府的老封君设计给荣国公府吴宝玉下药而被罚前往家庙,因故昏迷的时候。看她如何避免被哥哥送去给荣国公府泄愤的悲惨结局,一路高歌,将前世的仇人荣华富贵全都送上终结之路。
  • 神棍重修录

    神棍重修录

    民国年间,乱世至,地气乱。为了等待,为了长生,为了……黑暗之下的阴谋接踵而至。作为百年后的道门天才,叶锦瑜与敌人同归于尽后来到了这里。暴力值max女神棍×笑面虎的长生和尚,道家×鬼怪×阴阳家叶锦瑜不耐烦的看着又出现在她身后的人,“鸡先生你还真是无处不在(阴魂不散)”姬长衫依旧笑的温润,“你我乃宿世之缘,自然是你在哪里我在哪里。”叶锦瑜:“若我没记错的话,你是和尚吧。”姬长衫笑:“我是你的御用厨子。”叶锦瑜想到自己炸厨房的经历,“那准了。”只是当某只猫都会烧饭的时候,叶锦瑜突然觉得某人很多余。
  • 虫子什么的能吃吗

    虫子什么的能吃吗

    【沙雕轻松日常向】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的人生终于要大逆转了吗??在这个大虫子满地爬、蹦、拱、跳,满天扑棱的星球,热血的年轻人都在梦想着有朝一日踏上旅途,捕捉到一只绝顶牛逼的虫。可是,不要拉上我啊喂!我只想玩玩社团,带着女孩骑只虫子兜兜风!
  • 玄天斗神

    玄天斗神

    《神话荣耀》中的第一斗神林秋因为接到了一个隐藏sss级别的任务而离奇穿越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玄力纵横,林秋玄力低微,但却拥有作弊器般的任务系统,而且奖励非常丰富!你的体质很好吗?抱歉,我睡着觉都可以修炼,速度要比你快百倍!你的修为比我高?嘿嘿,我给你上个迷惑术,然后一个火球术KO你!跟我比飞行速度?哎呀,我拥有特殊技能咫尺天涯,你才起步我就没影了!热血简介:斗神降临异世,为了守护背后的亲人、身边的女人以及脚下的土地,他,再次成为了这片新世界的斗神主宰!!!
  • 易烊千玺,我跟你没完!

    易烊千玺,我跟你没完!

    易烊千玺!我跟你没完!简介:第一次去北京生活的女孩蒋雨婷,在刚到北京不久后,就得罪了男主易烊千玺。这也就注定了她的这一生,会非常的不平凡。在这之后,女主跟男主之间,究竟到底发生过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