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76300000003

第3章 用“脑”说话,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2)

财主又问另外一位客人说:“依你之见我的儿子将来会怎么样?”这位客人回答说:“看这孩子的面相,即是大福大贵之人,将来肯定能发大财!”财主听后,又是欣喜万分,当场奖赏了这位客人。

财主又问第三位客人说:“你看我的孩子将来会怎么样?”这位却毫不客气地说:“将来他肯定会死。”财主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气急败坏地命人把他毒打一顿,赶出大门。

由此可见,一些真话,说出去会遭人白眼,令人讨厌;而说假话又是违背良心的一种行为,许多人都不愿说。从而就产生了另一种倾向,那就是含糊其辞应付了事。

既然不愿说假话,又不愿令人讨厌,最好的办法也就只有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对待了。

人,总是要面对生活的。生活中,真实是重要的,真诚更加重要,这对人生、对社会无疑是有更大价值的。然而,我们所处的社会是纷繁复杂的,大家都是凡人,都期望能出人头地。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欲望和念头,不加选择、不分对象、不分场合地把什么都和盘托出,那只会招来祸患。只有把握一定的原则,把握好其中的分寸,你才会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灾祸往往出自于口,许多是非往往是我们多嘴多舌造成的。所以说话之前一定要三思,这样才不会引火烧身。

7待人需真诚,实话有时不能实说

实话实说固然可贵,但要分清情况,找准场合。有时候,老实话也会招人厌烦,破坏气氛,所以,在某种场合下,说老实话是愚蠢的做法。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爱说大实话的人,什么事情他都照实说,所以,他不管到哪儿,总是被人赶走。这样,他变得一贫如洗,简直无处栖身。

最后,他来到一座修道院,指望着能被收容。修道院长见过他问明原因以后,认为应该尊重“热爱真理,喜欢说实话的人”。于是,让他在修道院里安顿下来。

修道院里有几头已经不中用的牲口,修道院长想把它们卖掉,可是他不敢派手下的人到集市去,怕他们把卖牲口的钱私藏腰包。于是,他就叫这个人把两头驴和一头骡子牵到集市上去卖。这人在买主面前实话实说:“尾巴断了的这头驴很懒,喜欢躺在稀泥里。有一次,长工们想把它从泥里拽起来,一用劲,拽断了尾巴;这头秃驴特别倔,一步路也不想走,他们就抽它,因为抽得太多,毛都秃了;这头骡子呢,是又老又瘸。如果干得了活儿,修道院长怎么会把它们卖掉呢?”买主们听了这些话就走了。这个人的大实话在集市马上传为笑谈,所以没有人前来问他这些牲口的价钱了。

于是,这人只好又把它们赶回了修道院。听完这人讲述卖牲口的过程后,修道院长发着火对他说:“那些把你赶走的人是对的。不应该留你这样的人!我虽然喜欢实话,可是,我却不喜欢那些跟我的腰包作对的实话!所以,老兄,你滚开吧!你爱上哪儿就上哪儿去吧!”

就这样,这人又从修道院里被赶走了。

“待人真诚、实话实说”是前人留下的做人准则,要求人们照此去为人处世,固然没错。但是,说假话不能说全是错误,有时说假话也是安身立命的一种手段。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这样一个“指鹿为马”的故事:

秦始皇死后,担任中车府令的宦官赵高和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串通起来,并且威胁丞相李斯,伪造遗诏,由胡亥继位,史称秦二世。

赵高立了大功,被秦二世封为郎中令,成为二世最亲近的高级官员,但他的职位仍在李斯之下,后来他设计害死李斯,当上了丞相。然而赵高的野心很大,他想当皇帝。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赵高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摸清敢于反对自己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把一只梅花鹿牵到朝堂上,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这是臣刚寻找到的一匹骏马,特献给陛下。”

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

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

赵高坚持自己的意见:“陛下,这是马不是鹿,不信陛下可问问大臣们,让他们说说它究竟是马还是鹿。”赵高的一派胡言让大臣们莫名其妙,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这时的赵高,脸上流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转动,在每个人脸上掠过。有些聪明的大臣忽然明白了赵高的用意,他们立刻赞同赵高的说法,对秦二世说:“陛下,丞相所言不假,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

有些正直的人不愿说假话,不接受赵高说法,坚持认为它是鹿。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大臣一一治罪,有些大臣甚至被满门抄斩。

在强大的恶势力面前,斗争要讲究策略。暂时地说假话,为的是避免以卵击石的厄运,为的是保留有用之身而已。而刘备的“口是心非”的一番托孤之言,似乎是恩宠,实际是警告,是十足的说假话。

公元222年,刘备兵败彝陵,蜀国元气大伤,刘备一病不起。自知来日无多的刘备,对蜀国的命运颇为忧虑:这时的蜀国,关羽、张飞已逝,儿子刘禅无能。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儿子刘禅,但儿子能力不及,恐怕皇位难保;凭着诸葛亮的才能与威望,完全可以废掉刘禅而自立,那么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岂不就落到外人手中?

思来想去,刘备临终前还是主动召来诸葛亮,以国事相托:“我得丞相辅助,幸成帝业。只可惜我不听丞相的劝告,导致今日之败,现在悔恨成病。我儿刘禅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我和你说心里话,你的才能必能安邦定国。阿斗可辅则辅,不可辅的话,你可以自立为帝”。此话一出,诸葛亮感动不已,向刘备承诺,自己一定尽心辅佐幼主,以报其知遇之恩。此后,诸葛亮为蜀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刘备非常了解诸葛亮,知他做事磊落,为人重感情、讲义气;面对江山难保的窘境,自己无须正颜厉色地警告诸葛亮,要忠于刘禅,永无二心,而只要把自己的担忧通过“正话反说”的方式向诸葛亮道出即可。以诸葛亮的为人,一定会顾及君臣之礼,感念“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不但不会觊觎阿斗的皇位,而且还会尽心尽力,忠心耿耿地辅佐他的儿子。

8说话要讲天时、地利、人和

说话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仍不必说。非其人,你说三分真话,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你说三分话,正给他一个暗示,看看他的反应;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你说三分话,正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择地另作长谈,这才是通达世故的人。

要说话,先要看准对象,他是愿意和你说话的人吗?如果所遇非人,还是不说为好;这个时候,是你要说话的时候吗?如果时候不对,还是不说话的好。这个地方,是你说话的地点吗?说话的成功与失败,诚然与你的说话技术有关,但是要得其人得其时得其地。

当年赵高要陷害李斯,对李斯说秦二世的行为不端,劝李斯进谏,并约定趁秦二世有闲之时,代为通知李斯。这一天李斯应约进宫,秦二世正与姬妾取乐,看见李斯进来,心中很不高兴,而李斯却茫然不知,仍正言进谏,秦二世只好当场敷衍一下。等李斯一退出,秦二世便开始发牢骚,说丞相瞧不起他,什么时候不好说,偏在这个时候来啰唆!

李斯的杀身之祸也就因此而起。如果你要与对方说话,应该注意什么时候最适宜。对方正在紧张工作的时候,不要去说话;对方正在焦急的时候,不要去说话;对方正在盛怒的时候,不要去说话;对方正在放浪形骸的时候,也不要去说话;对方正在悲伤的时候,更不要去说话。只要有上述几种情形之一,你去说话,大多会碰一鼻子灰,不但说话的目的达不到,而且遭冷遇、受申斥也是意料中的事。

有得意的事,就该与得意的人谈。与失意的人谈得意的事,不但是不知趣,而且简直是挖苦、讥讽他,他对你的感情只会更坏,不会变好。和得意的人谈你失意的事,他至多与你做表面的应付,决不会表示真实的同情。有时还可能引起误会,以为你是要请他帮助,他会预先防备,使你无法久谈。所以你要诉苦,应找相同情形的人去诉,同命自会相怜,不但能得到精神上的安慰,亦可稍去胸中不平之气。你要谈得意事,应该向得意的人去谈,志同道合。年轻人涵养功夫不够,稍有得意的事,便逢人就说且自鸣得意,结果招人骂你器小易盈,笑你沾沾自喜,无意中还会惹起别人的妒忌。偶有不如意事你便满腹牢骚,如有骨鲠在喉,不免逢人就诉,结果惹人讨厌,说你毫无耐性,甚至笑你活该。

彼此关系浅薄,你与之深谈,显出你没有修养;你说的话涉及对方的事,你不是他的诤友,不配与他深谈,忠言逆耳,显出你的冒昧;你说的话是属于国家大事,你没有搞清对方的立场就高谈阔论,这样更容易招灾惹祸。

同类推荐
  • 20岁定好位,30岁有地位

    20岁定好位,30岁有地位

    不做爱情中找不到自我的痴男怨女,不做职场中升职加薪两无望的“二类分子”,读懂自己定好位,用50分的努力换取100分的人生!也许你不够聪明,不够漂亮,不够能干,不够可爱,不够……女人对自己永远是挑剔的,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意,但是,作为女人,你一定具有作为女人与生俱来的天赋:良好的直觉,讲人情味,包容心强,抗压性好,有耐心,善于倾听,是理想的谈伴……在爱情、友情、职场、家庭生活中,善于运用自己作为女人的天赋优势,才能够牢牢掌控自己的幸福。
  • 如何高效率地工作和生活(上)

    如何高效率地工作和生活(上)

    通过作者的忠告、诀窍、技巧和秘密应用到你的日常生活,你会发现一种全新的生活的快乐和一种重生的自我感觉和意义!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将学会:为什么你工作的类型将会对你达成生活目标的方式具有重大的影响?为什么“健康得像一个野蛮人”的说法不能再误导人?怎样发现和确保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最佳的状态?为什么低水平的生活会使工作和生活都变成苦差事?为什么给你自己留出时间很重要?最幸福的人通常都有什么?为什么分开地对待心灵和身体不可能?怎样击败忧虑和它极具破坏性的有害效应?高效生活的最大路障以及你怎样轻松地克服它?如何开始过上一个富足、丰富和高效的生活?还有很多很多!
  • 女人要懂点色彩心理学

    女人要懂点色彩心理学

    本书将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为你介绍色彩在生活中的体现与应用。具体内容包括色彩世界的真面目:色彩感知觉的神奇魔力色彩透露个性:十二种颜色的性格大透析等。
  •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只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才能心平气和地将手中的事情做好,最终获得丰厚的物质报酬,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本书的主旨所在。本书介绍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工作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语言通俗易懂,观点鲜明透亮,理论和案例相结合。不仅帮助你了解,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改变”。书中汇集了大量职场精英的经验,提供了工作中应对各种问题和挫折的技巧和程序。本书有助于员工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是成就员工职业辉煌、提升企业凝聚力、建立企业文化的完美指导手册;是一本很适合单位培训和个人发展的职场读物。
  • 心若没有栖息,到哪都是流浪

    心若没有栖息,到哪都是流浪

    《心若没有栖息,到哪都是流浪》是一本让当代年轻人找到心灵归宿、重获安全感的正能量枕边书。在都市打拼的年轻人内心困惑无助,没有安全感,未来发展茫然,不知哪里才是最终的归宿,渴望安定却又手足无措。其实,境由心生,如果心没有栖息,到哪我们都会觉得是流浪。《心若没有栖息,到哪都是流浪》就以此为切入点,从大多数年轻人的现状出发,介绍了静心安心之道,谈生活,论人生,话工作,说家庭,字句如珠,帮助年轻人找到心灵栖息之地。我们要想幸福永相随,就要安住自己的心,即使一无所有,也要坦然接受,因为心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热门推荐
  • 笑笑生桃花源奇遇记

    笑笑生桃花源奇遇记

    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胡同电视台人生栏目组编辑笑笑生,因缘际会飞入桃花源仙境,发生了一系列奇遇。本着娱乐大众,笑笑人生的态度,在天上地下,人间仙境之间不断穿梭。本人曾经以沐石河的笔名写过笑笑生与桃花源的故事,如今完全不同,是个新的故事。
  • 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

    一生肩负社稷重任,一生立志号令群雄!为夺旷世神兵凤首箜篌,明圣君主惨遭诬陷,鬼都帝王势欲吞天!侠义之士丧尽天良,江湖魔宫又再掀风浪!【那令天下人为之倾倒的玉阶龙椅,我此生必要坐上一回。】
  • 抗志

    抗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命中情结

    命中情结

    写一个普通女孩的情路、成长路,你会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不仅写狗血,也写世态炎凉,也写集体女生的那点弯弯绕
  • 佛说不空罥索陀罗尼仪轨经

    佛说不空罥索陀罗尼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侠拾遗录

    古侠拾遗录

    《古侠拾遗录》(又名《大汉游侠传》)前两卷,2009年曾在本站发表过。后来,经过七年努力,完成后两卷,并对前两卷全面修改,增补5万字。最后调整为五卷,即:卷一九指赌客;卷二蹇驴书生;卷三当垆女掌柜;卷四轵城盜;卷五墨家鹞子。这不是一般的武打小说,而是游侠题材的历史小说。本书以《史记·游侠列传》作经纬,钩沉补阙,再现剧孟、郭解等古侠群像。将《列传》中,有名有姓、有姓无名者,塑造成有血有肉的人。弥补了太史公的某些缺憾。本书还原叱咤年代,展示社会细节,描摹芸芸众生。跨度汉初百年,出场人物一百多位。笔法写实,开掘新意,情节跌宕,意境深沉。本书主人公,是侠文化的代表。李白有八首诗写到剧孟。司马迁见过郭解。王安石、秋瑾均写过郭解。欲了解侠之本源者,请看此书。
  • 张三丰先生全集

    张三丰先生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狂世九天

    狂世九天

    人们都知道世界的开始是宇宙爆炸,弄懂了这一点,人们洋洋得意的继续麻木存活。无人理会宇宙爆炸的原因,那要追溯到很久以前……
  • 神秘老公请接招

    神秘老公请接招

    顾南笙一次次意外撞见宫锦瑟逃学,又在夜店遇见宫锦瑟拿自己当筹码打赌,渐渐地,他发现,宫锦瑟十分的单纯,十几年前她是那个小丫头.....
  • 我的生命石

    我的生命石

    世界总是平衡的,万事万物也都是相生相克的,得到一种就会失去一种,失去一种同时也会得到一种。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神功异能,更没有什么神器,如果有也只是在平衡之内,如武功、气功、医术、相术、枪、炮、导弹、、、、本书讲的就是一个平凡的人的故事,既没有什么厉害背景,也没有什么多才多艺,更没有什么超级牛逼奇遇,一下就拥有什么随身空间等改变规则的神器或凌驾于世人之上什么特殊异能,但是他也有改变自己一生的境遇。也许是命运的眷顾,家庭频临崩溃的他,居然在山中得到了一枚奇石,一件不是神器的神器,一件对他来说改变一生的神器。从此、、、、(本书故事、人物、事物、名称等都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