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02000000025

第25章 【教育·出版】(2)

(1)鹿鸣宴。兴起于唐,是为新科中举的举人,称为“举子”而设的宴席。在省城举办的乡试以后,由州、县长主持宴请中举的士子,因为宴会上要唱《诗经·小雅》中的“鹿鸣”之诗:“悠悠鹿鸣……”而取名为“鹿鸣宴”有祝贺之意。从唐至明、清一直相沿。

(2)琼林宴。是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由礼部主持,起于宋代。“琼林”原为宋代名苑,在汴京(今开封)城西,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以前,在琼林苑宴新及第的进士,因此,相沿通称为“琼林宴”。《宋史·乐志四》又载:“政和二年,赐贡士闻喜于辟雍,仍用雅乐,罢琼林苑宴。”所以政和二年以后,又改称“闻喜宴”。元、明、清称恩荣宴。

(3)鹰扬宴。是武科乡试放榜后考官及考中武举者共同参加的宴会。其名源于《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文,时维鹰扬”。所谓“鹰扬”,是取威武如鹰之飞扬的意思。

(4)会武宴。是武科在皇宫殿试放榜后在兵部举行的宴会。规模排场浩大,群英聚会,盛况空前。这在清吴荣光的《吾学录·贡举》中也有记载:“《通礼》武殿试传胪后,燕(宴)有事各官暨诸进士于兵部.日会武燕(宴)。”

在封建时代,学子们不仅把这种宴会当做殊荣,而且更重要的是当做学术地位、任职高低的一种标志。尽管与宴者是少数人,但对大多数士子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都视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奋力追求。

科举都有哪些分级考试?

科举的分级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四级。

(1)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2)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贡生、荫生、官生,均可应考。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3)会试。各地于秋季发解举人,冬季集中于京师礼部,而于来春举行的考试,称会试。唐、宋时已然,至元代皇庆二年始有其名。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又称“礼部试”、“春试”、“春闱”、“礼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成贡士后可参加殿试。考期之初在二月,分三场。

(4)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状元”一词是怎么来的?

所谓状元,也就是第一名。状元文化是我们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状元来源于古代科举考试,这个地位是科举场中千千万万读书人终生奋斗夺取的最高目标。

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很复杂,宋朝以前,科举取士的制度还不很规范。每个朝代的规定都不尽相同。明、清两代,读书人统称为童生,必须参加童试。录取“入学”后,叫生员,就是秀才,头名秀才叫案首。取得秀才资格的才能参加省级的考试,叫做乡试,由朝廷派官员到各省去做主考,考中的叫做举人。头名举人叫做解元,二名叫亚元,三、四、五名叫经魁,第六名叫亚魁,其余的通称文魁。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举人比秀才高一大级,可以称老爷,可以推荐去做官。不过举人出身的人,官做的再大,都是低级官员,最多做到知县,做知府这级的极少。

取得举人资格的人才能参加会试。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于京城举行。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皇帝派大臣做主考官,分主考、副主考,还有一班考官。会试取三百名左右,叫贡士,头名叫会元。

取得贡士资格之后,再去参加殿试。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此后,各朝代均都沿用。所谓“三元及第”就是指一连考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也称为“连中三元”。

中国出了多少个状元?

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制度自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创始,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505年)结束,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期间共产生状元504人,其中唐代139人,五代十国时期11人,宋代118人,元代32人,明朝90人,清朝114人。

另外,辽金二代也以名列榜首的进士为状元,辽有状元18人,金有15人。张献忠的大顺政权有状元1人,太平天国有状元14人。如将这些状元同唐、五代、宋、元、明、清的状元算在一起,则中国历代状元共有552人。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代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的刘春霖。状元中,在政治上影响最大的是宋朝的文天祥和清朝的翁同龢。文天祥21岁考中状元,后官至丞相。文天祥在宋被元灭之后,继续组织武装抵抗,后被元朝俘虏。

古代考试也有学分制吗?

我国古代就有学分制了。据资料记载,早在宋代就实行过学分制。以后各朝代大多也都实行过。不过,当时叫做积分制,实际上就是学分制。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曾把太学分为外、内、上三舍,外舍升内舍和内舍升上舍的升舍考试成绩的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然后再合成分。其中操行和学业都是优者为上等;一优一平者为中等;两种都是平者或一优一否者为下等。三舍考试都实行积分法。

元朝仁宗皇庆、延佑年间,调履谦为国子监司业,立升斋、积分等法。一个是升斋法,就是说每个季考所要复习的经书,课业成绩合格和没有违纪的,以此递升,即升上斋。一年之后,开始参加针对个人的考试,即私试。另一个是私试的规矩:有孟月、仲月、季月三次考试。词和理都优胜的为上等,就得1分。词平理优者为中等,得半分。到年末统计当年的积分。积分达到八分,就是高等。高等,每年以四十人为上限。三年不通过一经,以及在学不满一年的,就不允许考试。“所以人人励志,士多通才。”

到了明朝时候,采用的是宋神宗时期的办法,凡国子监的学生都实行积分法,学生积分达到及格者,即可授予相当的官职。国子监按学业程度设为六堂:正义、崇志、广义、修道、诚心、率性,编其为初、中、高三个级别。在高年级中实行学分制,若在一年内积分达到8分即为及格,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提前毕业,破格录用。

清代的国子监编制因袭明时,有月考,凡月考列为一等者给1分,列为二等者给半分,年终积够8分者为及格。

到民国时期,积分制正式更名为学分制,并更趋于完善。1931年,当时的政府颁布了《学分制统一办法》,通令全国学校一律采用学年兼学分制,并规定大学生四年需修满132个学分才准予毕业。

北宋三舍法是谁创立的?

三舍法是宋代三舍考选法或三舍选察升补法的简称,为熙宁“新政”之一。当时,进士科重诗赋,明经科专记诵,王安石认为不能造就用人才,因建议神宗,于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创立太学生三合法,将太学生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等。在一定的年限及条件下,外舍生得升入内舍,内舍生得升入上舍;上舍生考试成绩优异者直接授官。后又规定以王安石主持注释的《三经新义》为必读书。

元丰二年(1079年),又颁学令,规定外舍生为两千人,内舍生三百人,上舍生一百人。外舍生每年公试一次,成绩列入一、二等的学生,升入内舍。内舍生每两年舍试一次,按照贡举考试方法,试卷须密封誊录。凡考试成绩达到优、平二等者,再参考平时的操行和学业成绩,如果合乎要求,即可升入上舍。上舍生学习两年,举行上舍考试,由朝廷委派大员主考,太学教官不得参与,一切手续与科举省试相同。评定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取旨授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可免解。宋代,以三舍法完全取代科举,共二十年。南宋时,太学继续实行三舍法并不断完善严密,

古代对教师的称呼有哪些?

由于学校名称繁杂,受教育的对象不同,在我国古代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对教师的称谓不尽相同。

(1)夫子。《始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起先孔子的门徒尊称孔子为夫子,后来夫子成为对教师的尊称。

(2)师。泛指老师、教师。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师傅。老师的通称。《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4)师保。古时担任教导贵族子弟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

(5)师氏。或称父师、少师,简称师。师是周时掌管辅导王室、教育贵族子弟及其朝仪得失之事的官,也是国学中的教师。“父师”是退休的大夫,“少师”是退休的士。他们在致仕之后一般会在乡学中担任教师。后来用师泛指老师。

(6)先生。《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者。”韩愈《进学解》:“国于先生晨人大学。”

(7)宗师。掌管宗室子弟训导的官员。《汉书·平帝记》:“其为宗室自太上皇以来族亲,各以世氏、郡国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

(8)老师。教授学生的人。明清两代生员和举子对主试的座主和学官称“老师”。

(9)塾师。私学教师,塾是古代私人设立的学校。

(10)书师。汉时对启蒙教师的称谓。王国维《观堂集林·汉魏博士卡》中解释道:“汉时教初学之所,名日书馆,其师名日书师。”

(11)馆师、馆宾。“馆”是旧时私塾的别称。故“馆客”、“馆宾”、“馆师”也指教师。

(12)教习。学官名。明代选进士入翰林学习,称庶吉士,命学士一人任教,称为教习。清末兴办学堂,其教师也沿袭教习。

(13)教谕。宋代在京师设立的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官。元、明、清县学皆置教论,掌文庙祭把,教育所属生员。

(14)教授。宋代除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置教授传授学业外,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掌管学校课试等事。元代诸路散府及上中州学校和明清的府学亦置教授。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自以不习吏事,就教职,选授江南府教授。”

(15)助教。国子监教师,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立国子学,始设助教,协调博士传授儒家经学。

(16)学博。唐代府郡置经学博士一人,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泛称教官为“学博”。清代它又成为州县学官的别称。

(17)学正。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元代路、州、县及书院也设学正,明、清州学设学正,负责教育所属生员。

(18)学录。宋、元、明、清时国子监所属学官。掌管执行学规,协助博士教学、元代路学设学录,协助教授教育所属生员。

(19)学官。又称“教官”。指中国旧时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

(20)监学。清代中等学堂以上设监学,掌管稽查学生出入,考查学生功课勤惰等事。

(21)司业。隋以后国子监设司业协助祭酒掌管儒学训导之政。历代沿置,为学官,至清末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司业博士为之师。”

(22)祭酒。汉平帝时始置六经祭酒。后置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属大学中教言(主管官)。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至清末废。

(23)学政。宋代太学的教官。《宋史·汪解传》:“熙宁大学成,分录学政。”

(24)讲郎。讲授经书的官员。《后汉书·儒林传》:“又识高才生受《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

(25)太保。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的官,也称太师太傅。

(26)绛帐。汉代著名学者马融在授课之时常居于高堂之上,身边放下红色的帷帐,“前门授徒,后列女乐”。后人因此将绛帐或绛帷作为师长的尊称。

(27)博士。自先秦以来对国家的称呼,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教授,经学教师称博士。到唐宋时期,各专业学校更有“律学”、“算学”、“书学”博士之分。

(28)西席。又称西宾、讲席。古人席地而坐,以居西而面东为尊,故教师被称为西席。据《称谓录》卷八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西,设几。故师日西席。”汉明帝这样安排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由于皇帝安排老师坐西席,于是人们就把家庭教师,甚至所有老师尊称为西席了。

监生和贡生是官职还是学名?

监生是指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其名始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置东都监生一百人。明初由各省选送品行俱优的生员入监为监生,举人会试落第者亦可入监。清入监肄业的有贡生(即“贡监”,包括岁贡、恩贡、拔贡、副贡、优贡、例贡)、监生(恩监、优监、荫监、例监)、官生(七品以上官子弟之聪敏好学者)、经提学官考选提拔的廪增附生及满州勋臣子弟、先贤后裔等。乾隆以前,考课很严,后渐成虚文,生徒不常在监读书。同治与光绪初年,稍有起色,旋又废弃。清后期捐纳监生泛滥,此类监生多以之求官,监生之名,遂为人贱视,与往日状况不同。

贡生是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岁贡、恩贡、拔贡、副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会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贡生”,第一名为“会元”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

弥封考卷古代就有了吗?

为了防止考试阅卷录取中的弊端,多采用弥封考卷的办法。这种方法古已有之。我国唐代开科取士,最初试卷上有举人的姓名、籍贯,能靠特权录取。武则天曾下令用纸糊上举人姓名,但没有形成制度。

考卷弥封制度始于宋代。《宋史》卷155《选举》谈到,宋太宗淳化年间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糊住姓名、乡贯,决定录取卷后,才拆弥封。以“革考官窝私之弊”。公元999~1033年礼部和乡试都采用弥封,在交卷后弥封卷首。不过从字体上,或许还能辨认。因此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设誊录院,由书吏抄试卷副本,评阅副本。根据《宋会要》记载,当时为防止亲戚关系舞弊,宋真宗曾下诏“别头试”。就是让与考试官有亲戚关系的考生“移试别头”,换一个考区避嫌疑。当时还让负责的考官暂不回家,用“锁宿贡院”等措施“杜绝请托”。

八股文是篇文章还是文体?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时所采取的专门文体。也叫制义、时艺、八比文等。因为它要求文章中应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一共八部分,所以叫八股文。“股”是对偶的意思。

八股文的特点是:题目采自《四书》、《五经》,论述内容以程朱学派的注解为准,结构体裁有一套硬性的规格,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各部分组成,作用互不相同。

八股文对字数也有一定的限制,文中要求点句、勾股、涂改的字于文末以大字注明、试题低两格、试文顶格,不符合规定的试卷取消资格。

四门学指的是四种学问吗?

同类推荐
  • 解读生命

    解读生命

    本书对生物、人的生命和行为的方方面面作了比较全面而生动的介绍,这些介绍是对5年来人类在生命领域探索成果的形象总结。
  • 惊世预言

    惊世预言

    在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预言到后来成了现实,这就不由得让预言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让我们不得不有些怀疑:说出这些预言的人是不是具有未卜先知的超人能力。除了2010界末日的预言之外,还有哪些令人震惊的语言呢?
  • 软实力博弈:媒介强度与文化势能

    软实力博弈:媒介强度与文化势能

    本书通过对美国等西方国家“软权力”、媒介垄断及文化渗透等方面的论述,建立起对全球传播的研究框架,分析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文化传播的价值、实质和意义。同时指出,20世纪末以来,西方国家在全球形成规模庞大的传播体系,信息文化单向流动的问题愈加严重。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传播体系中处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信息主权和民族文化面临着冲击。对于中国来说,大众传媒的发展战略应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加大对外信息文化的传播力度,不断提升中华优秀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本书收录了国内外学者论文18篇,内容涉及文学、文化学、哲学、史学及文献学、各篇文章均具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名至实归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名至实归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血脉龙祖

    血脉龙祖

    这片大陆,有剑御万里杀人不留行的剑客,有血脉强悍满天飞的玄兽。血脉返祖,强者层出不穷。我是玄云,穿越异世大陆,逆天而行,一双龙瞳惊羡世,月满龙弓万兽伏!我要做的,鲜衣怒马喝酒砍人头,纵起惊鸿,成为万古第一龙帝!
  • 无人巷尾

    无人巷尾

    在这个时代里,没有谁对谁错这样固定的模式,仿佛每个人所做的事都是身不由己,但爱上你是我意料之外的惊喜。
  • 校草别跑:呆萌妖妖撩男神

    校草别跑:呆萌妖妖撩男神

    (欢迎入坑,爱所有的读者~~~)她,校花兼校草,女装美的迷倒众人,男装帅的人神共愤!他,桀骜不驯,全能男友,迷妹一大把,却偏偏对她情有独钟。在服装店,她撞到了他。他说:“出门没带眼睛啊!”她回:“带了,你眼瞎啊!”
  • 凤倾天下:绝色妖妃

    凤倾天下:绝色妖妃

    凤心然,二十一世纪医药世家凤族的传人,因为错信了男友,凤族遭到灭门,凤心然也一魂穿越,来到异界。妹妹要害她,姨娘要她,然而,凤者归来,这些渣渣根本不够看!什么,太子要退我的婚!让他滚蛋,老娘才不稀罕!神秘邪帝一直守护在她的法印中,当他问世,开始宠她,爱她,教她虐渣渣。邪帝:我要奖励!女主:给你一个吻,不能再多了!
  • 问剑九州行

    问剑九州行

    这里有修行者御剑千里,白衣飘飘,这里有爱恨情仇,荡气回肠,这里有一声兄弟,千里迢迢,这里有好好活着,逆天夺命,这里有兴衰更替,万古沧桑…悠悠九州土,我愿杀尽天下可杀之人!浩翰天地间,有谁愿和我并肩看天地浩大?灯市无眠,还有谁还记得那声:上好的女儿红,来二两?九州大地一剑尽挽破,北陵繁华一曲笙歌落。是谁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是谁修长城筑箭台几番功与过?且把桃花看遍,何妨他人空笑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年的薄荷青春

    那年的薄荷青春

    楔子在一片灰色的城市里,你梦如朝阳般的微笑照暖了我冰冻的心。暖暖的,那个寒冷的地方第一次射进这样温暖的东西,她想要把他一直留住,甚至占为己有。可是,果然……还是妄想么?………………清脆的声音,是窗前那盆清新单纯的薄荷草;堪比柠檬可爱的脸,却没想到是黑夜里诡秘的夜来香;我用真心去喜欢你,又得到了什么把真心封起来,又有什么所谓?又走过那个熟悉的转角,树还在,路还在,可是你不在了;水干了,花谢了,只有我还跟不上时间的脚步停留在回忆里。为什么要遇见你。如果当初没有遇见你,就不会喜欢你。如果当初没有喜欢你,是不是就不会心碎了……
  • 大乘缘生论

    大乘缘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终封神

    最终封神

    误食九叶神莲的地球少年杨希,拥有转世灵智不灭的特殊体质。经历了八次转世,最后一次,他怀揣着前八世来自不同位面的修炼功法来到神荒大陆,一场封神之旅就此展开……
  • 她是电竞男神

    她是电竞男神

    她是黎家的废少,也是黎家的天才?不,是她变成了“他”,重活一世。她要重新开始韬光养晦,遇到一群真正带她都进新生活的人。复仇?她要守护梦想、爱情,亲情,友情!她是黎落,更是黎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