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98800000025

第25章 全民放话网(1)

中国的皇帝总是这样优柔寡断。某天,一支十万大军(包括2500名外国军官)被批准成立,第二天就被撤销,然后就是赔款。除了说清国皇帝软弱无能,窝囊成性,别无其他。

有一次,杜鲁门对他的传记作者说:“蒋介石和他的夫人,以及宋氏家族都是小偷,每一个人都是。蒋介石将我给他们的350亿美元中的75亿据为己有。”

001

1853年,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毫无疑问,正是英国的大炮推动了这次的大爆发。所以可以有把握地说,中国革命将火星抛到现今工业体系这个火药装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引爆。

002

1857年,马克思在其著作《波斯和中国》一文中说道:“洪秀全创建的太平天国,是国际政治运动的一部分,是强大的革命。古老而腐朽的中国,它的末日即将到来。用不了多少年,我们将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一个崭新的国度冉冉升起。”

003

1862年6月,马克思在撰写的《中国记事》一文中,对太平天国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他指出:“太平军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腐朽对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惶恐还要厉害。即使太平天国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任何任务了。太平军就是中国人幻想中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004

1861年,担任中国第一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李泰国因“健康受损”, 请假回国疗养。根据他的推荐,英国暂派罗伯特·赫德代理总税务司职务。1863年,赫德被正式委任此职。后来,罗伯特·赫德为这个天上掉下的馅饼给他的好友、中国海关驻伦敦税务司金登干写信:“真的为李泰国感到可惜,他丢掉了一个多么光明而灿烂的未来!倘若他在1863年脚踏实地地干,他今天就会成为东方的俾斯麦!现在,是该我成就这一重任的时候了。”

005

1865年,罗伯特·赫德在公开发表的《局外旁观论》一文中,把清政府说得是体无完肤:“在政治上,清政府尽职的人很少,营私的人很多。在财政上,清政府之官下取于民者多, 而上输于国者少。在军事上,清政府的军队平时拉弓举石,只讲架式, 股肱怠惰,只得养鸟消遣,兵勇之数,动称千百万,按名排点,实属老弱愚蠢,充数一成而已。在知识界,知识分子书籍非不熟读, 诗文非不精通,使之出仕,而于人所应晓之事, 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

006

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其作品《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写道:“1894年10月底,恭亲王建议光绪皇帝把德国贵族汉纳根召来,这位德国陆军工程师在1881年指导了旅顺口防御工事的修筑。皇帝同意聘请汉纳根担任中国陆军总教习,赋予其充足的资金和足够的权力,希望在一位西方将领的领导下,训练出另一支能扭转颓势的常胜军。但就在第二天,那些被自己极端仇外的情绪弄瞎了双眼的铁帽子们义愤填膺,苦苦说服光绪收回成命,放弃聘请洋人的计划。中国的皇帝总是这样优柔寡断。某天,一支十万大军(包括2500名外国军官)被批准成立,第二天就被撤销,然后就是赔款。除了说清国皇帝软弱无能,窝囊成性,别无其他。”

007

1897年,74岁高龄的李鸿章在外国记者眼里,几乎是个“工作狂”。他带着一身病,在当时交通极不便的情况下,坚持访问欧美八国,到处展望“愿景”,说回来以后要这样干那样干,这般学那般学。在德期间,还有报道称:“李鸿章会见了德皇威廉二世,跑老远去视察克虏伯大炮。李鸿章专程从汉堡坐了一个小时的火车,赶到前首相俾斯麦所在的小镇,两人密谈了很长时间,话题很敏感。以此可以窥见,倘若没有一定的抱负和一颗坚定的恒心,李鸿章是挺不过这次远行的。”

008

1896年9月3日上午8时半,李鸿章在华尔道夫饭店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当《纽约时报》记者问及李鸿章是否赞成将美国或欧洲的报纸介绍到中国时,李鸿章如此回答:“清国办有几家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报纸编辑不像贵国的编辑一样讲真话,传递真信息。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时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清国报纸的发行量也没有贵国的报纸这么大。一份伟大的报纸必是文明精神的一种体现,我们的报纸还承担不起这份重任。”

009

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其作品《龙夫人——慈禧故事》中这样讲述:“1896年,沙皇派遣乌赫托姆斯基公爵陪同李鸿章总督一起出席了在圣彼得堡举行的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李总督权衡了再权衡,之后与俄国人订立了一份秘密协议,给予俄国对辽东半岛的控制权,以阻挠日本人对同一地区的图谋。在谈判期间,俄国财政大臣维特送给李鸿章50万卢布的贿赂……从俄国出发,李鸿章又满世界周游了一年,会见了威廉皇帝、维多利亚女王和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美国报纸把李鸿章称为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为了避免遭到对头的暗算,在旅游期间,李鸿章谨慎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即使是出席地方招待会上,他也从不吃任何东西,除非是自己的厨子为他做的,这些厨子他到哪儿都带着。”

010

1898年10月22日,日本《神户记事报》透露:“大岛号带来了‘一件非常贵重的礼品’——梁启超。比起康有为来,梁启超最多也就能称得上是‘非常贵重’了。康梁可算是博斯韦尔和约翰逊博士的中国副本:康有为表演,梁启超记录。一直以来,梁记者还只是个为康有为出谋划策的无足轻重的角色,一只‘狈’(正如那个成语所暗示的),他想昂首阔步地前进,可自己的腿太短了。他缺乏康有为的攻击性,但善于通过自己的笔拐弯抹角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梁启超幸运地躲过了清廷的追杀,全凭日本人的鼎力相救,日本人的营救把他推到了世界舞台上,这使得他日后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有杀伤力的抹黑宣传员,一位毒笔大师。他的主要靶子就是慈禧。”

011

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其作品《龙夫人——慈禧故事》中写道:“1899年3月,梁启超发表了一篇文章指斥慈禧、荣禄和刚毅三人是中国灭亡的设计师。他写道:‘有人谓西后与荣禄等今虽守旧,而他日受友邦之忠告,或更值艰难,必当翻然变计也。’接着,又补充道:‘彼其愚迷,至死不悟。’他将一大堆赞颂之词给了光绪皇帝:‘天生圣人,以拯诸夏……今虽幽废,犹幸生存,天之未绝中国欤。’高级官员,包括维新派曾经的支持者张之洞总督,读过这份杂志也不免义愤填膺。张之洞警告总理衙门,他正在造谣生事,毒害百姓的头脑。当军机大臣刚毅拿了一本给慈禧,她气愤地将本子扔在地上。无论按什么标准,这都是大逆不道之罪。慈禧发表了一篇谕旨,悬赏捉拿康梁二人,‘不论死活’。”

012

德国八国联军统帅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在他的著作《拳乱笔记》中写道:“英国绝不会心甘情愿地看到法国占领云南、日本占领福建。而日本也不乐意让德国独占山东。各国对英国占领长江流域也很不满。而美国,一向都是很反对瓜分中国的,他们注重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俄国方面,只要不阻挠它独占满洲,其他国家干什么都没意见。所以我相信,各国在争夺中国的地盘上,彼此之间利益犬牙交错,倘若操之过急去瓜分中国,不见得都能捞到什么好处。关于德国在山东吞并较大土地一事,尚有一种困难,即中国人置诸德国官吏治理之下是也。想想看,假如中国一旦复欲夺取山东,则德国方面……战事一旦挑起,非至财政破产不可。陛下威廉二世常有‘瓜分中国’之笼统思想,当然是为了扩充我们在山东的地盘,甚望能将该省大部分均置诸自己势力之下,以作‘瓜分中国’后我们应得之部。……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013

1900年6月18日,英国的《泰晤士报》发表了该报驻北京的特派记者莫理循的电讯:“6月13日那天,连接北面俄国的电报线路被切断了,这是北京与国外的最后一条通讯线路。连通天津的线路,也已在三天前被切断。一次严重的反对外国人的骚乱爆发。数以千计的外国人包括当地的基督徒等,在距皇宫两公里内遭到屠杀,城里最好的建筑被焚烧。天主教堂的东堂,是所有教堂中最大的,结果也没能幸免。这是一个令人焦虑的夜晚。他们汇集在一起,由外国卫队保护。如果外国卫队的援军今天仍不能到达,可以预料骚乱将进一步恶化。据勘察,尚无英国人受伤。因为电报线路被切断,莫理循为了这个稿子,花了二十两银子雇人把这条电讯稿送到了天津。”

014

1900年6月20日,《泰晤士报》又发表了莫理循千方百计发回的电讯:“使馆区被团团围住,这里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都被彻底切断。遭围困的有外交官、卫队以及上千名中国教民。美国记者克里尔曼和我都被围困。”

015

1901年,在美国国务院公布的“对外关系”档案中这样写道:“李鸿章周旋于各国列强之间,采取了‘和戎’的外交政策,想要以夷人制夷,利用列强间的矛盾来互相牵制。对于李鸿章这套在各国列强中间公然玩弄指鹿为马的把戏,法国人和德国人犹为恼火,这也正是李的高明之处,况且美国人早在联军进京之前就已经默认了李鸿章的这套说法,并且早于7月3日时,美国国务卿就已经搞了个‘备忘录’在各国中‘循环照会’,申明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和对此事件的看法和立场,美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其中突出保证中国‘领土完整、主权独立’这一条。美国的立场已经很明确,英国也表示了最大的支持。”

016

英国作家麦肯齐在《揭去面纱的东方》中写道:“1902年的袁世凯正年富力强,还不到五十岁。他曾统领一支三千人的中国军队在朝鲜当地平乱。如今,这种局面也让他难以置信,拥有四亿人口的中国居然连一个只有四千万人口的日本国都消灭不了。他意识到,如果不像日本人那样积极主动地学习西方的知识和技术,中国将难以重振雄风。”

017

袁世凯正是靠了严正的军纪,有错必究,决不偏袒,才造就了一支足以使袁世凯左右中国历史的军队。麦肯齐在《揭去面纱的东方》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一位来自英国的高官与袁世凯一起检阅新军。有一名士兵没有向那位英国高官敬礼,正好被袁世凯看到了。他派一名副官把那个士兵叫到他面前,并吩咐军官:‘马上拉下去斩首示众!’那位高官吓了一跳,抗议道:‘这太过分了,他只是忘了向我行礼,哪能就此砍了一个人的头。’他一字一顿地说:‘我知道,我只能用这种方法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记住什么是纪律,所以我必须这么做。’ 那个士兵就这样失去了性命。不久之后在访问直隶新军时,无论离兵营和军官们有多远,他们(新军)都会马上立正和敬礼。显然,那个教训使他们长了记性,更多的是畏惧。”

018

英国作家麦肯齐在其作品《揭去面纱的东方》中这样写道:“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清廷发现庞大的直隶省受到了外国士兵的蹂躏和惩罚,而袁世凯治理下的山东省却没有受到八国联军的骚扰。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理所应当地被提拔回北京,从战略和政治角度上看被认为是中国最重要行省的直隶总督。在他训练有素的士兵们的支持下,袁世凯的影响力目前已十分大,号召力开始遍及整个中国。他首先大规模扩充了自己的新军,又从欧洲那里购买了大量的先进枪支和大炮。与此同时,他发动了一场进行社会和市政改革的运动。”

019

英国记者莫理循在发给《泰晤士报》的一条电讯中这样写道:“在北洋大臣袁世凯的轿子里发现了一枚定时炸弹,幸亏被及时发现了,否则这位中国最伟大的改革者将再也无法为革命作出贡献了。这枚炸弹却让袁的国际地位提升了许多,‘改革者袁世凯’成为西方舆论众望所归的关键人物。”

020

1907年,法国《时代》杂志的记者采访了孙逸仙博士,当时他正在河内,记者发回电讯说:“孙博士明确地说:他要不惜一切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和欧洲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别’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021

美国《纽约时报》1908年11月15日报道:“光绪皇帝于下午5点过后去世。皇上去世的消息是由皇宫宣布的。皇太后自己的灵柩也已在宫内准备就绪。她的病情同样严重,并且,亲王于今天早上带给她的皇帝死讯导致了她精神崩溃。这种状况让她再也无法利用她和皇储之间的血缘关系来巩固她的权力了。按照大清体制,这种关系会极大地助长她的权势。在清国百姓中间,人们还和往常一样,鲜有迹象表明他们有悲伤的情绪。皇帝和皇太后的逝世,这件事对清国人并没有什么影响。清国人所追求的是一种安稳的、不受列强欺负的生活,根本不会为了这两个人的死而悲伤。”

022

1908年11月16日,《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同时报道:“大清国的慈禧皇太后已于当日下午2点驾崩。大清国的光绪皇帝刚刚于周六去世,两人死亡时间距离如此之近,甚至令人怀疑二人的死亡背后是否有谋杀。慈禧皇太后是大清国的独裁者,自1861年以来,她就把持着朝政,其间也有过大臣或皇室成员进行阻挠,但都没有成功,之后一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起来反对她。北京市容已大变,所有带有红颜色的东西都一并被移走,取代以肃穆的蓝青色。慈禧与她的子民之间的接触甚少,清国百姓又不容易动情,但得知太后死讯,举国上下都为之哀伤。据说,慈禧太后能歌善舞,还会吟诗作赋,她天性幽默机灵,她所说的俏皮话常在宫廷内引起哄堂大笑。”

023

1908年6月14日,《纽约时报》上刊载了一篇特约撰稿人托马斯·密勒撰写的题目为《袁世凯审慎揽权心怀机谋》的文章,文中说:“袁世凯完全具备政治家应有的素养,而且他的性格也很有趣。清国政治最大的缺陷就是朝廷里能干的官员实在是少之又少,能委以重任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使得清国官员中有限的几位先进人物成了清廷的救命稻草,顾不及休息,整日操劳。对清国的领袖人物来说,过度工作在所难免,清国铁腕袁世凯更是如此。”

同类推荐
  • 有个郎君世无双

    有个郎君世无双

    21世纪的普通博士生陈封,在一次意外发现自己似乎穿越了,他审视自己全身,没有系统,没有神功,没有绝世秘籍。“老天为何如此折磨我。”他幽幽叹到。
  • 三国之算无遗策

    三国之算无遗策

    如果郭嘉没有英年早逝,那么曹操是否能一统中国?赤壁之战上是否还有美周郎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否还有诸葛亮六出祁山?且看一场智谋上的对局
  • 衣锦不凡

    衣锦不凡

    少年出京都,陷入权谋之间,周旋于爱恨情仇,一步步拨开迷云,是谁的操纵呢?
  • 晋朝那些事儿贰:八王之乱卷

    晋朝那些事儿贰:八王之乱卷

    本书为第二卷,共六章,司马炎死后,贾皇后颤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朝野震恐。司马伦发动政变,废掉贾后。八王之乱大戏,就此上演。司马氏各路人马,争相出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人奸臣,作用其中,使得兄弟父子,自相残杀。大晋天下,民不聊生,饥民成群,李特、张昌,相继起事,割据一方。刘渊乘势而起,再建汉国。之后,蠢材皇帝被毒而死,司马炽即位,但回天无力,乱象如火如荼。正逢石勒崛起,归顺刘渊,中原烽火连天。面对群雄割踞,司马氏空有平乱之心,却无平乱之策。司马炽唯有把希望寄托在大名士王衍的身上。王衍误国,为石勒所擒之后,投降求生,终被活埋,大晋王朝,大厦将倾。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下)》讲述了中国的近代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晚清七十年——侵略、反抗与近代化探索相互交织;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博弈的十年;国共两“兄弟”的合作与内战三部分,能让读者了解到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典典故、著名人物乃至文化内涵。本书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作为中华儿女,了解中国过去所发生的大事,体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热门推荐
  • 我的外挂是个喵

    我的外挂是个喵

    大道之上有天道,天道之上有轮回。…一场车祸,一声猫叫,从此开启开挂人生。喵是什么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国之战王

    三国之战王

    宅男李悔在路上低头看手机的时候,被车撞的穿越了,醒来时候,穿越到了一个农民家庭里,坏处是出身差,好处是天赋神力...而到了三国,李悔却想做的事是保汉....
  • 描绘人体地图

    描绘人体地图

    从清晨听到第一声问候,到夜晚渐人香甜的梦境;从一个新生命降临人世,到体内最后一个细胞走向死亡,我们的身体犹如一座神秘莫测的迷宫,在每一个岔路口和转弯处都隐藏着生命的符号和健康的密码。《探索世界:描绘人体地图(彩图版)》将帮助你绘制一张详尽的地图,带领你走近我们熟悉又陌生的身体,了解我们自己。
  • 我居然能成神

    我居然能成神

    在一个人人都可能修仙的世界,唯独我不愿意修。只想要平平淡淡度过一生,怎奈,造化弄人,稀里糊涂的一步一步居然成了整个大陆顶尖强者!
  • 命师诡闻录

    命师诡闻录

    祖父突然暴毙,只留下半句话:“千万不要追究……”可是不追究不代表就能躲过,厄运在一天晚上突然降临。“你被人诅咒了,对方应该是个命师。”一个自称命师的人站在我面前,很是平淡的告诉我。为了活命,我翻开了爷爷曾经留给我的一本日记,发现了一个五十年前的秘密……
  • 冒牌天师

    冒牌天师

    乡村道士林霄,继承师傅捉鬼术,成为十里八村的传奇人物。他闯墓穴,战鬼虫,擒拿阴魂,和复活的死尸搏斗……然而当他走出乡村,在城市里面遇到各种各样的美女,却给他带来不小的烦扰……
  • 刀剑倾心

    刀剑倾心

    武枫大陆一个偏僻的村落里,刘家村..一双清澈透明的眼睛缓缓睁开,我愿意为我的刀剑,倾尽所有心念一系。本作品每日仅一更无存稿
  • 无限之枪鸣

    无限之枪鸣

    当阵亡的许驰醒来,他发现自己进入了闻所未闻的轮回空间。面对主神的种种考验,当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是会选择无情的优胜劣汰?还是会选择誓死捍卫军人的誓言?为了自己的信仰,每次任务都是一次和自己的战斗!
  • 末日大佬的马甲小可爱

    末日大佬的马甲小可爱

    本文成长型!!!木大佬“小慕慕,看见丧尸你不害怕吗?还不过来。”慕大佬转了转眼珠子,躲在木大佬身后,拉住木大佬的衣袖说“木木,我怕”众人“……”(女主前期弱,会越来越强的。男主在外人面前强,女主面前弱,且最后女主也不会知道男主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