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54100000028

第28章 道:一粒沙尘、一方世界、一朵野花、一个天堂(5)

又如:“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觉反而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天下事率类此,奈何不早回头也。”痛饮狂欢固然快乐,但是等到曲终人散,夜深烛残的时候,面对杯盘狼藉,必然会兴尽悲来,感到人生索然无味,天下事大多如此,为什么不及早醒悟呢?

常常看到有些人为了谋到一官半职,请客送礼,煞费苦心地找关系、托门路,机关用尽,而结果还往往与愿相违;还有些人因未能得到重用,就牢骚满腹,借酒浇愁,甚至做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事情。凡此种种,真是太不值得了!他们这样做都是因为太看重名利,甚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了上面。其实,生命的乐趣很多,何必那么关注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呢?少点欲望,多点情趣,人生会更有意义,何况该是你的跑不掉,不该是你的争也白搭。

因此,注重中庸并保持淡泊人生,乐趣知足的心态,才能使自己体会出无尽的乐趣,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八、不向灵山塔下求,灵山就在你心里

南怀瑾先生说:浪求就是乱求。不必到灵鹫山求佛,不要跑那么远了,因为灵山只在你的心头。每一个人自己的本身,就有一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就行了。也有另外一种说法:“不向灵山塔下求。”

总之,这只是说明佛、道都在每一个人自己的心中,个个心中有佛,照后世禅宗所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不是心外求法。以佛法来讲,心外求法都属于外道。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执著妄想而不能证得。”这才是真正的自己。

有大珠慧海禅师去参马祖。

马祖问:来这里干什么?

慧海禅师曰:来求佛法。

马祖曰: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自家宝藏抛弃不顾,到处乱跑干什么。

慧海禅师问:哪个是我的宝藏呢?

马祖曰:现在问我的就是你的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为什么还要到外面去求呢?

这个小故事令很多人找回了自我。人们常常习惯于到处求找,而忘却自家宝藏。

南怀瑾说:佛并不是权威性,也不是主宰性。佛这个主宰和权威,都是在人人自我心中。所以说一个人学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正信是要自发自醒,自己觉悟,自己成佛,这才是学佛的真精神。

如果你离开“觉”去四处寻觅道场,就叫“背觉合尘”。觉就在这一念心里。我们之所以是凡夫,之所以有种种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看不见它或不去看它,而从这里转过身,要去外面找觉悟。外面是什么呢?外面就是“尘”,我们总想从尘里面找到觉悟,想从外在的环境里找到觉悟,想从别人那里找到觉悟,或者想从佛陀、从菩萨、从智者那里找到觉悟。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在禅宗看来,性、佛、自性、佛性,都是一个意思,意思是人的本性就是佛性,或者说佛就在我们的本性中。佛在我们的本性中,但你不能拿出来看到。所以说它是“有”,也是“无”。

夜深人静的时候,不妨自己与心内的自己对话,这就是在与自性对话。保持自性,做真正的自己。保持自性是多么的重要,它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就像佛陀所说的,我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所谓,“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今日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坛经》认为“万法尽在自心”“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只要达到“明心见性”,一念觉悟到了自我心性的空寂和清静就是佛了。

人生苦短,快乐的宝藏往往就在自己的脚下,甚至就在自己的身上、在自己的头脑里。人生中多享受一些快乐,那就只有放下那些欲望,拒绝那些诱惑。把快乐放在心中最显眼的地方,让自己时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所说的不求佛、不求法、不求僧,是指明心见性的“不求”。自性自心即是佛,不须外求。

对于你的苦恼,别人无能为力。人人都具足有真如妙心,依此真心来修行,将来功行圆满,决定成佛。修行就是要修心,修心才能成佛。古人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我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就是说的这个实相无相无上法门的道理。

灵山塔到底是在什么地方?看起来远在天边印度,其实近在心中,求人不如求己,只有坚决要求自己,发奋图强,精进不懈,勇往直前,才会有光明幸福的前途,得到究竟彻底的成功。说的就是求人不如求己,自己修行,才能度脱自己的道理。道场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此时,就在此地,就在此心。在每一刻回到你内在的觉照。

我们一直在寻找,想从这个世界上,为这个身心找到一个安身之处。我们去赚取财富,制造许许多多的关系,学习各种知识,不断地参与各种训练,为什么呢?就是想为自己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处。那么,这么久以来你找到了吗?你想从哪里去找呢?

佛陀曾说,不要向外追寻,你就是你自己的主宰。要明白这一点,需要觉悟。觉悟的可能性每个人都有。所以,佛是已经觉悟的众生,而众人是尚未觉悟的佛。追求觉悟的人,就是一座会行走的灵山;他所在之处,即灵山深处。

石屋禅师外出,晚上投宿一家旅店。到了半夜,石屋禅师听到房内有声音,以为是旅店主人,就问:“天亮了吗?”

一个声音回答:“没有,现在还是深夜呢。”

石屋禅师心想,此人能在深夜一片漆黑中起床摸索,一定是见道很高的人,或许还是个罗汉吧?于是又问:“你到底是谁?”

“是小偷!”不想对方如此回答。

石屋禅师说:“唔!原来是个小偷。你先后偷过几次啊?”

小偷回答:“那可数不清。”

石屋禅师就问:“每偷一次,能快乐多久呢?”

小偷说:“那要看偷的东西价值如何!”

“最快乐时能维持多久?”石屋禅师问。

小偷郁郁地说:“几天而已,过后仍不快乐。”

石屋禅师嘲笑说:“原来是个鼠贼,为什么不大大地做一次呢?”

小偷一听,感兴趣地反问:“你也做这个吗?你偷过几次?”

石屋禅师说:“只一次。”

小偷很好奇,走近禅师问:“只一次?这样‘够’吗?”

石屋禅师不容置疑地说:“虽然只偷一次,但毕生受用不尽。”

小偷情不自禁地又往前走近了些,问:“这东西是在哪里偷的?能教教我吗?”

这时,石屋禅师突然抓住小偷,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大声说道:“这个你懂吗?这是无穷无尽的宝藏,你将一生奉献给这项事业,毕生受用不尽。你懂吗?”

小偷若有所思地说:“好像懂,又好像不懂,不过这种感觉却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让人很舒服。”

后来,这个小偷改邪归正,做了石屋禅师的弟子。

世人大多都贪取身外之财,而忘却了自身的财富。其实,每个人的自身都是无穷无尽的宝藏,只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一生都享用不尽。不要总是依赖别人,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而要依靠自己解决问题,因为每个人也有许多事要做,他只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别人只能帮一时却帮不了一世。所以,靠人不如靠自己,最能依靠的人只能是你自己。

慧能禅师见弟子终日打坐,有一次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弟子回答:“参禅啊!”

慧能禅师说:“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弟子回答:“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净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不可躺卧吗?”

慧能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

弟子糊涂了。

慧能禅师紧接着说道:“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的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宁,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

弟子躬身问道:“那么怎么样才能祛除妄念,不被世间之事所迷惑呢?”

慧能禅师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里愚痴,处处都是苦海了。”

弟子终于有所醒悟。

一个人能达到心静的境界,就不会迷茫,可很少有人能做到,因为这世上有太多的诱惑和烦琐。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抛开世间之事,但有一点是要尽力做到的,那就是不要被外界环境所干扰。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灵山,就像佛塔一样,道场在哪里?道场就在你当下这一念心里,包含着你所有的烦恼障碍和所有的智慧能力。这所有的烦恼障碍、智慧能力都是你真正修行的道场,你不需要再从别的地方去寻找道场。你是从生命的道场里来,还是一直用这本来的道场去寻觅另一个外在的道场?在觉悟的心看来,在在处处都是道场。

真正的道场,出自你这一颗完完全全的真心。当每一刻你的心完完全全都在道的状态,与一切事物真相相合的时候;随顺因缘,而不是掉在烦恼、恐惧、斗争、不安、是非种种的状况的时候,那你的心就是道场。而离了这个行道之心,你还能从哪里找到道场呢?

九、修行到一直没有自我为止,你便进入了

开悟的境地如果心性清净,那么,就没有抗拒外界诱惑之说,因为任何的诱惑,都不会蛊惑到自己空空如也的明净心灵。空空如也,即是放下一切。佛家有言:“放下。”此话说说容易,可是真要做起来就很难了。

空就是放下成见,放下执著,放下贪欲,放下别人对自己的苛责,放下憎恨与不满,放下一切,让自己空空如也,才能让心灵真正发出自由之光,智慧之泉。那就是觉悟,就是成佛之道。所以说:放下执著,心中空空如也,本来就是佛。

修行没有什么复杂的,就是微闭双眼,忘记得失、取舍,放弃执著,定心、净心、悟心、明心,一个蒲团,一碗粥,一杯茶,一张床,将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在我们的起心动念中,总是离不开一个“我”,一切的烦恼、生死皆因“我”而起,这些都根源于第七识的执著。可是,要真正放下自己谈何容易?殊不知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有太多的限制,常受限于习惯、情绪、偏见的误导;再加上我们所面对的是无常流动的世界,并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当你以片断且固定的眼光看待事物时,往往以偏概全,与真相擦身而过。要如何才能如实地看、听及思考呢?必须不执著于任何一点,全面观照缘起,才能产生真正的智慧。

有一天,坦山和尚准备去拜访一位他仰慕已久的高僧,高僧是几百里外一座寺庙的住持。

早上,天空阴沉沉的,远处还不时传来阵阵雷声。

跟随坦山一同出门的小和尚犹豫了,轻声说:“快下大雨了,还是等雨停后再走吧。”

坦山连头都不抬,拿着伞就跨出了门,边走边说:“出家人怕什么风雨。”

小和尚没有办法,只好紧随其后。两个人才走了半里山路,瓢泼大雨便倾盆而下。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坦山和小和尚合撑着伞,顶风冒雨,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行进着,半天也没遇上一个人。

前面的道路越走越泥泞,几次小和尚都差点滑倒,幸亏坦山及时拉住他。走着走着,小和尚突然站住了,两眼愣愣地看着前方,好像被人施了定身法似的。坦山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不远处的路边站着一位年轻的姑娘。在这样大雨滂沱的荒郊野外出现一位妙龄少女,难怪小和尚吃惊发呆。

这真是位难得一见的美女,圆圆的瓜子脸上两道弯弯的黛眉,长着一对晶莹闪亮的大眼睛,挺直的鼻梁下是一张鲜红欲滴的樱桃小口,一头秀发好似瀑布披在腰间。然而她此刻秀眉微蹙,面有难色。原来她穿着一身崭新的布衣裙,脚下却是一片泥潭,她生怕跨过去弄脏了衣服,正在那里犯愁。

坦山大步走上前去:“姑娘,我来帮你。”说完,他伸出双臂,将姑娘抱过了那片泥潭。

以后一路行来,小和尚一直闷闷不乐地跟在坦山身后走着,一句话也不说,也不要他搀扶了。

傍晚时分,雨终于停了,天边露出了一抹淡淡的晚震,坦山和小和尚找到一个小客栈投宿。

直到吃完饭,坦山洗脚准备上床休息时,小和尚终于忍不住开口说话了:“我们出家人应当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尤其是不能接近年轻貌美的女子,您怎么可以抱着她呢?”

“谁?哪个女子?”坦山愣了愣,然后微笑了,“噢,原来你是说我们路上遇到的女子。我可是早就把她放下了,难道你还一直抱着她吗?看来你还没有放下,所以你心中还有太多的杂念啊。”

小和尚顿悟。

有些事之所以放不下,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杂念,还没有修炼到一定境界。想要驱除杂念,就要在心中保持一片清澄,让杂念没有滋生之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放下”的境界。

烈日下,一老翁坐在岸边,两眼一动也不动地盯着河面的浮标,从日出到日落,依然两手空空,老翁却怡然自得,乐在其中。我很是纳闷。

老翁笑着说:“我即鱼,鱼即我,我在钓鱼,鱼也在钓我,就像下棋,我和鱼的耐力旗鼓相当,这才过瘾。”一顽童向水中扔一块石头,一阵波纹飘荡过来,老翁曰:“起风了。”其实,修行的境界就是人鱼合一,物我两忘。

修行不是修外在、不是修别的,是修自己。“我执”是人们学习佛法、超越自我、回归永恒道路上一道必须突破和征服的门槛。所谓“我执”,简而言之就是人类生命的主体意识,更简单说就是人的私心和私欲。

所有的念头、感觉、情绪,都像飘过天空的一片云,遮住阳光,须臾之间,又被风吹送到天边;也像骤然洒落的一阵雨,忽忽倾泻一地,转眼却云收雨停。

如果心像天空,那么,一个解脱的圣者又是如何观照“心的天空”的呢?

只要活着,就总是“我”在想、“我”在欲念、“我”在行为。但这个“我”具有两重属性:封闭的我和包容的我、自私的我和无私的我、动物的我和精神的我。摆在学佛之人面前的一个很尖锐问题是:怎么能够超越自私的“小我”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无私的“大我”呢?怎样才能破除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的私心和私欲呢?我们到底能不能破除私心呢?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转换我们看问题的角度、立场和情感。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

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

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

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在大多数人那儿,“私心”和“私欲”成了人们观察世界和思考问题的“惟一”工具和出发点,人们总是躲在私欲后面看世界。总认为,凡是“我”想的理所当然是对的,凡是“我”要的理所当然要得到。“我”理所当然高于一切、优于一切,很少想别人,很少回过头来或者低下头公正地问问自己:“是这样吗?”这样,不可避免地无明产生了,固执产生了,征服欲产生了,痛苦产生了,贪婪产生了,恼怒产生了,怨恨产生了;理性减少了,清明减少了,睿智减少了,热情减少了,宽厚减少了,宁静减少了,快乐减少了。于是,人心成了炼狱,人间成了地狱。佛所说的各种痛苦和罪恶全都出现了。

同类推荐
  • 世界哲学史

    世界哲学史

    本书讲述了公元前两千多年至今的哲学思想史,既有婆罗门教、佛教、儒家、道家等东方思想,也涵括了从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一直到当下的存在主义等西方流派。当然,它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思想,更没法解答一切疑问,但通过把其中那些杰出的成果,那些关于人生根本问题的回答,以简洁有力的方式传达出来,让我们得以穿透漫长的时空,从这些伟大心灵中汲取养分和勇气,去追寻自己的答案。我们将会发现,四千年来,从古印度的无名作者到哲学巨擘康德,从中国到欧洲,对何以为人、何为良好生活的追问从来没有停止过。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政治的应许

    政治的应许

    《政治的应许》邀请读者加入阿伦特及其同伴的旅行之中,一起在时空间穿梭。这场旅行始于古雅典,阿伦特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对话。苏格拉底喜欢追究种种意见和相对真理,他把城邦居民的固有信念打碎,却不给他们新的真理。结果,雅典以他无休止的追问会妨碍城邦居民获取财富为由判处他死刑。柏拉图为此构建了理念的王国,在那里善好的理念是统治者,且无须说服城邦居民。柏拉图将统治权的概念引入政治领域,从此开启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在数世纪之后,孟德斯鸠认为正是众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构成了人类社会,平等和差异构成了共和政体以及君主政体的行动原则。在马克思看来,包括政府和法律在内的统治权,源于人类的不平等,同时也确立了人类的不平等。阿伦特认为,马克思的这一洞见将促使悠久而强大的传统终结。在阿伦特看来,热核战争将有可能彻底摧毁人类,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合理的政治判断力。这种政治判断力只有在众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的自由交谈中才可能诞生。因为“只有在我们彼此自由的交谈中,我们所谈论的世界才会从所有侧面总呈现出来,具备客观性和可见性”。一旦从传统的禁锢和偏见中解放出来,我们将有理由对政治重新抱有审慎的乐观与期待:政治不是对人类自由的威胁,而恰恰是人类自由的应许之地。
  • 交往理性与权力批判(曹卫东学术文集)

    交往理性与权力批判(曹卫东学术文集)

    《交往理性与权力批判》既是作者对法兰克福学派发展沿革的小记、对哈贝马斯个人及其思想关键词的剖析,也同时阐明了作者自身如何从理论和思想上向哈贝马斯靠近,涵盖作者同哈贝马斯的个人交往、哈贝马斯与中国学界的交往、国人对哈贝马斯思想理论的接受过程,等等;此外作者还专门梳理了著名的“1968”学生运动的历史细节,重点凸显了在此运动中法兰克福学派与学生的各种互动及交锋。
  • 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刘放桐教授在他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结项报告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系统介绍了后现代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两种思潮极其影响,并从对现当代哲学可能的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中进一步揭示只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体现当代哲学发展的正确走向。
热门推荐
  • 女主爱演戏

    女主爱演戏

    女主在男主家爱装可怜,在外面各种搞事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凶符

    凶符

    少年大梦一场,获得了前所没有的符道知识,从此逆天掘起,任你道法万千,诡变神通,且看我一符镇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君的神医小妾

    邪君的神医小妾

    她,现代优秀女医生,一朝穿越,成为亦正亦邪相爷夫人。因为一个弥天谎言强迫她承受命运的捉弄,自己爱着那个狂妄的相公却因为别有目的接近她,为了与命运抗争她拼尽所有,却不知能否获得真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论如何毁灭世界

    论如何毁灭世界

    系统要求我毁灭世界所以我遭遇了……奇葩世界,莫名任务,诡异技能系统文,快穿文
  • 古庙村失踪迷案

    古庙村失踪迷案

    此小说为侦探悬疑类,是《墨鸿云探案集》的第一部。墨鸿云,明朝初年华山派弟子,名门墨家之后,擅长案情推理。本书从一系列的少女失踪案开始,讲述了一个荡气回肠的江湖故事,情节扣人心悬,结局发人深思。
  • 爱你肆无忌惮

    爱你肆无忌惮

    另走人生路,只为一个承诺,大学毕业的唐瑞雪和夏冰怡去了另一个城市,追求她们的梦想,唐瑞雪温柔的性格会遇上什么呢,夏冰怡大大咧咧的暴躁脾气会有改变吗,他们的相遇,又会有怎样的邂逅......
  • 机战狂潮

    机战狂潮

    这是一个迷茫的男人在乱世之中驾驶机甲大杀四方,拯救世界的简单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