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86000000018

第18章 声音记录时代,时代传播新声——谈李派声腔的形成及特色、发展与创新(1)

方光诚

李派声腔,是李雅樵表演艺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体系中的亮点。因为,音乐是剧种之魂,也是流派飞翔的翅膀。剧种音乐(主要指声腔)创新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剧种发展的快慢。此项工作,从来是重中之重,又是难中之难。而李派声腔的形成,可以说是楚剧声腔创新发展、改革的历程中一个成功的典范,亦是楚剧音乐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李派声腔从20世纪50年代形成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形成“无腔不学李”、“满台唱李腔”的精彩局面,且经久不衰。所以,认真学习、研究李派声腔艺术,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拟从两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认识和看法。

一、李派声腔的形成及特色

中国戏曲剧种流派的发展,是依附着剧种的发展而发展,流派的变化也是依顺着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为,“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总是一定社会阶段的产物,总是艺术家对一定社会生活和人类情感的理解、评价和表现的结晶。”{1}楚剧李派声腔艺术,即是在楚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和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产物。

1.李派声腔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环境

楚剧形成不晚于1850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这150多年艰辛、复杂、动荡、多变的历程,大抵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俗称“三个50年”。第一个50年(1850—1900年),农村原生态时期,习称黄孝花鼓。剧目为“花鼓戏开了锣,不是喻老四就是张德和”,或曰“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曲”;声腔为锣鼓伴奏,人声帮腔的“哦呵腔”,亦称迓腔;行当为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三小行当”。第二个50年(1900—1950年),从黄孝农村进入汉口城市发展时期。这是个大动荡、大吸收、大变革、大扩展的50年。为适应城市文化环境,满足广大市民、商界、小贩、手工业者等不同人群的需求,剧种进行了全方位的变革和发展,剧种由黄孝花鼓戏改称楚剧。剧目,除原花鼓戏传统剧目外,吸收移植了京剧、汉剧的传统朝代戏,创作和引进了连台本戏,移植少数时装戏;声腔,改锣鼓伴奏为胡琴托腔,借鉴或引进了皮黄剧种的板式和汉剧的部分唱腔、文场曲牌;行当,从“三小行当”引申发展为“三大行当”,即生行(兼小生、正生、老生、花脸)、旦行(兼青衣、花旦)、丑行(兼文丑、武丑、摇旦)三大行当。第三个50年(1950—2000年),新中国成立后,是楚剧得到迅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时期,也是李派声腔艺术的形成时期。这时期的剧目,已是传统戏(含吸收移植其他剧种的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的三并举格局;声腔是以迓腔为主的正腔、小调、高腔三类唱腔组合的音乐架构(剔除了汉剧唱腔,吸收了湖北清戏的部分高腔曲牌);行当,在“三大行当”的基础上,探索更细别的分行规格,如老旦、花脸、武生等。

新中国的诞生,给楚剧舞台带来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大汉口文艺市场,已形成“京汉楚”三足鼎立之势,而观众面之广、专业剧团之多,楚剧名列前茅。剧团充满了进取精神、包容精神、创新精神,使李派声腔艺术的形成,具有一个充分展现才艺的高大平台和发展空间。特别是三位尊敬的伯乐,对李派的开掘和扶植,那是功不可没。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老团长沈云陔先生,为给李雅樵寻找好的剧目,安排得力编剧、导演,组织有影响的演出等等具体活动中,绞尽脑汁,费尽心血。李雅樵的老师、岳父、老艺术家高月楼先生,以表演技术精湛而闻名艺坛。人们赞叹地说:“他在舞台上,头发丝里都有戏。”老人家常认真仔细地与李雅樵谈论表演技艺,亲自示范身段动作,其言传身教,使李雅樵受益良多。楚剧第一位专业作曲家易佑庄先生,在与李雅樵研究声腔改革、修改唱段、创作新腔的过程中,给李雅樵在音乐知识、创新理念、总结创作经验上,均有积极的沟通、交流和促进。业内同行们回忆当年情景时,十分羡慕地说:“当时,剧团里好像有一个‘李雅樵创作组’或‘李雅樵工作室’似的。”是的,这是楚剧进城后,经过50年的艰苦拼搏生存下来而深刻意识到,人才、精品、创新,对一个剧种的生存和发展,是多么重要和可贵。李派声腔艺术,正是在这样一片欣欣向荣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戏曲流派的形成,当然与流派创始人的艺术素质、创作才能等内因条件密切相关,因为,内因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李派声腔创始人李雅樵先生,其艺术素质之高、创作能力之强,在湖北戏曲界、在楚剧界是一致公认的。特别是他在楚剧声腔的继承、创新、发展、改革上,可说是楚剧历史上声腔流派发展过程中,取得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流派。大家知道,20世纪50年代楚剧舞台,是一个百花争艳、名人辈出的时代。仅生行中,有早期30年代就赫赫有名的章炳炎、陶古鹏,中期40年代的生行精英有高月楼、黄楚材,50年代初期,有展露才华的钟惠然、李雅樵等。当年,三代生行大牌名角,在楚剧舞台上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竞争、各显才华、各亮绝活,场面热烈精彩。而当时最年轻的李派,由于技艺全面,实力过硬,台风大派,特别是声腔上的明显优势,使刚迈入而立之年的李派声腔创始人李雅樵,技压群芳,脱颖而出,成为楚剧生行的代表人物。业内同仁们回忆当年情景时,都十分激动地说:“李雅樵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不管什么戏,只要把他换上去,这个戏就活了;不管什么唱腔,只要他一唱,这段唱腔就好听了。”确实如此。例如,1954年剧团排演重点剧目《鱼腹山》时,首演剧中主要人物李闯王的是老艺术家黄楚材,后来黄先生主动让贤,提议换上李雅樵,李雅樵出演后马上戏就活了,好看了。又如《宝莲灯》中主要人物刘彦昌,由李雅樵主演后,他设计的一段唱腔“人说华山风光好”,在楚剧四平调的基础上,大胆吸收了江西赣剧的南词音调,加以巧妙的融合,匠心独运地演唱了一段清新明亮、优美潇洒的慢板四平腔,一唱就受到好评,并成为李派声腔艺术中的精品,流传至今。又例如,当时剧团移植改编的重点剧目《打金枝》,首演阵容十分豪华,唐王——高月楼,皇后——沈云陔,公主——关啸彬,郭暧——袁璧玉,郭子仪——陶古鹏。后来,该剧经李雅樵(饰演唐王)加工整理,特别对唱腔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和创作。如他精心设计了一段长达30多句的“唐王封荫”的精彩唱段,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心理境界,其中“一本一本一本一本本本奏孤王孤王与你作主张”一句唱腔中的垛板叠句安排更是令人叫绝。因此,60年代初《打金枝》成为了以唱功见长的完整的李派精品版,至今传唱不绝,成为楚剧保留剧目。这些生动具体的事例,足以证明李派声腔创始人李雅樵先生,确实是楚剧百年一遇的人才、奇才、天才。

美好的50年代,难忘的50年代,兴旺繁荣的楚剧,促进了李派声腔艺术的形成,而李派声腔的形成,又推进了楚剧声腔的发展。其中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和需要总结的经验很多,我认为,以老艺术家、老领导沈云陔为首的老前辈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深刻意识到发展楚剧的“人才、精品、创新”之“六字经”,是值得我们精心品味、认真学习、大力发扬的。

2.李派声腔的艺术特色

李派声腔,既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又有科学合理的表现手段,以及锐意求新的创作能力,是一个艺术技术含量很高的声腔流派。

李派声腔,具有高雅大派、清新流畅、雅俗共赏的风格特色。该风格特色的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明确的方向感,即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明显的地方剧种特色。此风格形成的目标和难度,关键在“雅俗共赏”四个字上。楚剧经过百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跻身大都市汉口,由于文化环境、观众对象的巨大变化,加之市场竞争对手是艺术高雅规范的京剧、汉剧等皮黄大剧种。怎么办?楚剧老艺术家们当时思路是清晰的,正面提出:积极学习,大胆吸收京剧、汉剧的表演艺术和技巧,认真保留和发扬楚剧表演艺术生活化的特长,追求一种雅俗共赏的剧种风格。而李派声腔艺术风格的形成,即是这种追求的生动体现和丰硕成果。

李派声腔在运作过程中,积极创作新颖别致、优美动听的唱腔,是其运作活动的核心,也是李派声腔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这艰难复杂且技术含量很高的声腔创作活动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即音乐创作过程中的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统一;唱腔发展的多变性与风格特色的辩证统一。

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统一:声腔创作的程序,一般是先由作曲者经过完整的创作构思,谱写出唱腔,这习称一度创作;后经演唱者对谱写出的唱腔,进行演唱处理,这习称二度创作。而李派声腔的创作(除部分新编和移植剧目外),则多是将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合二为一,统一由李雅樵一人承担,他既是演唱者,又是作曲者。所以,他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对剧本的提示、舞台的环境、表演的安排、唱腔的功能、演唱的处理等诸多艺术元素,要有全面细致而具体周到的考虑和兼顾,这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创作模式。所以,李派声腔的创作,要求很高,难度极大。令人佩服的是,他在如此复杂繁重的创腔过程中,始终遵循艺术创作规律,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并不断地取得惊人的成绩,留下了众多精彩的作品,实在是难能可贵。当然,这与他长期坚持勤奋学习、广泛收集、善于思考、多才多艺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例如,他的本行是楚剧生行演员,但文戏能唱,武戏能打,丑行、旦行也能演,且京剧、汉剧都会唱,胡琴能拉,鼓板会打……台上台下,他会的特多,确实是个奇才。他在《业务自传》中有一段十分生动的自述,他说:“我什么都爱看,什么都想学,虽然唱戏,对于话剧、电影也非常喜爱。……还学会了操琴、司鼓。楚剧陶古鹏老师是当时风头极大的演员,我曾经为他操琴,他演出的所有剧目我都十分熟悉,他的演唱方法也给了我一定的影响……像汉剧的《二王图》、京剧的《华容道》、《过五关》《击鼓骂曹》这些戏我都能唱。甚至还演《哪吒闹海》这类大打出手的戏。”以上讲的是李雅樵20世纪40年代年轻时的情况。50年代成名后,其学习范围更为宽广,如对湘剧、豫剧、越剧、川剧、赣剧等众多剧种,他都有所接触、了解。正是由于他学习面广,接触面宽,掌握资料丰富,借鉴手段多样,对李派声腔发展创新,无疑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唱腔发展的多变性与风格特色的统一性的辩证统一:李派声腔创始人李雅樵先生为我们创作出的大量精彩唱腔,基本上都是以男迓腔为基调而进行设计、改编、创作的。可是,通过他精心细致的构思,刻意求新的探求,使这众多的唱腔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变化无穷,没有一段唱腔相同或相似。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他通过特定的行腔、润腔、子腔、收腔及惯用的滑音、装饰音和特有的音色等多种创作手法,使每段唱腔都深深地盖上了李派印痕。这是李派声腔创作上的又一大特点。李派声腔既丰富多彩,又个性鲜明,既富有艺术魅力,又准确传情达意。李派对传统男迓腔的深入开掘创新,使其表现功能、情感展示及其旋律的可听性均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李派声腔,还有一个可贵的特点,那就是具有完整而科学的表现手段和功能。即唱腔旋律的歌唱性、板式结构的完整性、演唱技巧的科学性、报字吐词的规范性。

唱腔旋律的歌唱性:李派声腔旋律丰富多彩,明快流畅,善于抒情,适于叙事,曲调优美动听,富于歌唱性,从而弥补了楚剧传统唱腔说唱性很强而旋律性较差的弱点,这也是李派声腔深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板式结构的完整性:任何形式的音乐(含戏曲唱腔)构成的元素有两个,一是旋律,二是节奏。节奏是发展旋律的基础,或称“骨架”。戏曲唱腔的节奏变化即板式变化。李派声腔在发展创新过程中,积极吸收和借鉴京剧、汉剧的板式组成方法和格式,并加以变革创新,建立起了一套适合李派声腔的完整板式,如导板、连板、慢板、中板、垛板、清板、快板、摇板、散板等成套板式。像《薛礼叹月》中:“山神庙开襟怀熏熏沉醉”一段唱腔,就运用了导板、连板、慢板、垛板、散板等多种板式。其中,特别是迓腔慢板的发展,很有特色。李派声腔中的迓腔慢板,再不是仅仅放慢速度演唱,而是以丰富的旋律做支撑,使唱腔极富抒情性。

同类推荐
  • 人间词话精读

    人间词话精读

    人间词话精读——诗词品鉴圣手苏缨,解读不朽词话经典。从《诗经》到纳兰词,欣赏最美中国诗词,聆听大师美学绝唱。
  • 十字坡

    十字坡

    诗歌是一场灵魂的修炼过程在各种专业的渗透中积累,并娴熟的升华,注定记录历史也成就历史。
  • 这山这水这人

    这山这水这人

    采访的艰辛,写作的甘苦,发表的快慰,读者的反馈,获奖的惊喜……我们不是都曾经历过吗?借读他的作品来谈自己的感受,并有机会用这种感受来感染别人,那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雨果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雨果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立春随笔(蠹鱼文丛)

    立春随笔(蠹鱼文丛)

    本书是专栏作家朱航满谈书业和个人藏书经历的散文的结集。作者结合书业的历史和现状,对个人的访书经验和读书心得进行梳理总结,穿插讲述现代文坛掌故,趣味盎然,具有较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热门推荐
  • 高危渗透

    高危渗透

    生化制药业龙头“江南生化”雨夜发生枪击案,技术总监郑长丰惨遭杀害,现场留下半张绝密技术图纸。身后留下市值上亿的江南生化期权五百万股,成为江南生化竞争对手蓝天生物与东方生化竞相争夺的目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还未好好说再见

    还未好好说再见

    十七岁的南夏遇到了十七岁的乔安北他们的故事似乎就从那个时候展开
  • 最强魔改系统

    最强魔改系统

    诺维,因一款《秩序》游戏系统而穿越,在丹伦斯世界构建属于自己的秩序。……魔法师、骑士、教修、守夜人、黑暗生物、精灵、兽人、龙……客官,我这里都有,你需要那一款?或许,后面还要加个最强!“你是永远无法晋级的废材魔法学徒?你是资质平平空有一身蛮力的莽汉?你因为信仰缺失无法靠近圣光?”夏沐:“没关系,只要和我签订契约,分分钟让你菜鸡变凤凰!成为业界翘楚。”
  • 冷宫罪妃:踹了帝王

    冷宫罪妃:踹了帝王

    现实终是这般残酷,虽然我一直疑心过他对我别有用心,但是还是一直自己欺骗自己:他对我多少都是有感情的,是爱我的。就这样边欺骗着自己,边放纵着约和度敫星椤?现在他却连我的最后一丝幻想都要打破。我惨然的一笑。爱了便爱了,我秦蝶儿不做那无聊的忏悔之事。但是,不爱了便不再爱了。我挥开一边要推我去冷宫的两个太监的手,在所有人都尚未反映过来前,手指用力,聚成指风,将颈部以下头发悉数切落,接住,递于那太监总管,说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今日剪下,送与他。
  • 帅哥不要来

    帅哥不要来

    ?帅哥不要来(季缨)楔子“偷杏、偷杏……你将信交给他了没啊?”张茹茵走到一个胖女孩的身旁,向她问着。被唤作偷杏的女孩子叫麦偷杏,身材就是胖了那么一点点……不过那也还好啦,人家不是说小时候胖不是胖吗?她虽然胖了一点,但圆圆的脸、圆圆的眼、圆圆的双下巴再加上圆圆的身材,说真的也是挺可爱的。
  • 重生之废柴王妃有点萌

    重生之废柴王妃有点萌

    我,苏幻儿,一个21世纪的美少女,给无数A咖的明星作词作曲的音乐人。谁成想为了帮助老奶奶过马路魂归天国。天哪,上帝啊,我还是个20岁的小姑娘,恋爱都没谈过,就这么挂啦?不甘心啊......什么?给我一次重生的机会,体验一次爱情?不错不错!婴儿?Wart?这是穿越了?还是个奶娃子,既然留着我这一世的记忆,必定是要我在这有番作为的,O(∩_∩)O哈哈~
  • 凤倾天下之独霸后宫

    凤倾天下之独霸后宫

    前生她惨遭未婚夫背叛香消玉殒,异世重生,她不为情不为爱,只为一世精彩。他今生为帝,不为权不为利,只为一世红颜。她的柔情只给一个男人,他的宠溺只给一个女人。他一心一意。她不离不弃。一生一世一双人,相知相守莫别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千俊俊日记

    千俊俊日记

    这是一个从来不安分守己的男孩的日记,他为了自己那个音乐梦,真的付出了很多。他调皮可爱,又有点叛逆,真的很让人头痛的一位男孩子。在高二的时候,他遇到一位他生命中的“女魔头”左尔雅,他非常恨她,因为她总是不让他好过,但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她不理他了,他却很难过。
  • 光映影

    光映影

    另一个世界的自己,会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穿越成为灭世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