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94600000024

第24章 潜隐与超越(3)

在《十四行集》的艺术表现上,我们能体会到它的宁静和谐之美所表现出的传统情趣。中国文化与诗学向来以“和”为美,新文学虽然以反对平和中庸为务,张扬个性解放与强力意志,但是和谐之美依然是现代作家为之心仪的审美情趣。周作人的冲淡平和,徐志摩的温和明丽,废名的宁静淡远,沈从文的自然清新,卞之琳的圆润精致等,都可以看作中国传统追求和谐审美倾向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的体现。冯至虽然以歌德、里尔克为典范,但其诗歌的内在意蕴既不是歌德式的在不断蜕变中寻求无限的探索意志,也不是里尔克那样在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与晦涩中向着上帝与天国乞灵,他的诗,有沉思,有追问,也有疑惑,但更多的是经过理性沉淀过的澄明、清朗,如《原野的小路》:

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一条条充满生命的小路,是多少无名行人的步履踏出来这些活泼的道路。在我们心灵的原野里,也有几条婉转的小路,但曾经在路上走过的行人多半已不知去处:寂寞的儿童、白发的夫妇,还有些年纪青青的男女,还有死去的朋友,他们都给我们踏出来这些道路;我们纪念着他们的步履不要荒芜了这几条小路。

诗人的诗思由原野的小路,引向心灵的小路,再引起对一切与自己有过关涉的人事的怀念,深情以平淡出之,没有张扬,没有神秘,甚至也没有伤感,显现出澹定自如的风度。

在《十四行集》中,诗歌内部有着对生与死、形与神、瞬间与永恒、空虚与实在、有限与无限等等因素对立与冲突的表现,但创作主体并未将诗歌张力简单地建立在两者的冲突与矛盾之上,而是将两两对立的诸多因素融化在生命的“气象”中;不是以一种拒斥、敌对、征服的方式去面对,而是以一种生命的宽容与博大去承接与拥抱。情因事生、理由事发,智慧因此也就油然而生,却没有任何生硬之处。在《看这一队队驮马》中,诗人探究的是“虚无”与“实在”的矛盾,但作者却在一种通达中领悟到生命是在“随时占有”与“随时又放弃”的统一中拥有自己的意义和价值,没有消极和绝望,也没有焦灼与困惑,澄明与旷达的生命感悟让整首诗歌有着一种雍容的朗照。也正因如此,他的《十四行集》不奇肆、不怪诞、不抑郁沉重、不幽茫伤感,在中正淳朴中有一种通达宁静、明了朗悟的智慧。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情调让他在芜杂浮躁的现代语境中造就了一种极为难得的“平淡和谐”之美。

诗歌主情,但中国现代新诗尤其是早期白话诗,往往在表现情感时陷入两极而不能自律。要么情绪奔迸而缺乏应有的含蓄与蕴藉,要么是简单直白而缺乏形象与情感的丰富。要追求诗歌的含蓄蕴藉,自然不能将心理情绪等同于审美情绪,更不能将诗歌简化为说教。冯至性情平和、气质内敛,早期创作的《我是一条小河》、《蛇》、《在郊原》等都呈现出含蓄幽婉的风格。《十四行集》中虽多了智性的沉思,但是整个诗集在情感的把握上依然是含而不露、隐而不显,情理相融,相辅相成。在第一首诗中,面临“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诗歌仅用“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不峻急亦不森严,坚强的生命态度与沉着的生命意志在沉静平和中得到了形象的再现。面对文化先驱、历代伟人,诗人心怀崇敬与爱戴,但诗人并未让这种情感漫流与放纵,而是将这种情感建立在一种内在相通的生命体验的基础上,在“不卑不亢”中将自己的情感有节制地予以传达,形成了一种平和冲淡而又意味隽永之美。在《我们常常度过一个亲密的夜》中,虽是写诗人与自己的爱人“在一间生疏的房里”所拥有的一个“亲密的夜”,但是作者却是将这样的一种境遇具像化为原野、黄昏、道路所拥有的“同在”与“关联”,让激情以浸润的方式予以弥漫式的扩散,但情感并未因此而稀薄,而是在一种体验式的传达中获得悠长的表现。这种情形在其他作品中也有着同样的表现,其情感把握的法度则显然是深合中国文学传统的蕴藉之致。显然,在这里诗人并不是一般的“以理节情”或“情理相融”,而是把其情感对象化以后,再在冷处理的情形下将其纳入到先前的存在状态与诗歌主体的生命历程中进行审视与圆融。可以说,整个诗歌是在感性基础上生发,但在其凝定过程中又是理性向感性的靠拢与融合,这其中或许也有着里尔克、艾略特等人所谓“诗是经验”的观念的影响,但又与中国传统哲思的那种注重整体体认和直观把握的趋向有着内在关联,它为冯至接受上述诗歌理念提供了广阔的生发土壤,是一种“外启内发”、“兴来如答”的双向生成过程。

从具体的对中国古代诗人的艺术传承来看,《十四行集》与杜诗关系是相当明显而深厚的。在写《十四行集》的前一两年,冯至正致力于杜甫诗和陆游诗研究,深有心得,xii他后来总结杜甫的诗歌经验也即艺术上的三个特点,都适合于描述《十四行集》,这也足以证明《十四行集》对杜诗的继承。冯至总结杜诗的经验,第一是“稳”,杜甫所谓“赋诗新句稳”;第二是要求生动活泼,出语惊人。杜甫所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第三是讲究诗律,所谓“晚节渐于诗律细”。xiii冯至的十四行诗,都有稳重的特点,没有险句和奇特的意象,但是又往往能够自出新意,于平常事物中见出作者的新感悟,新哲思。《十四行集》中,诗人所用的语言都是平实自然的。这里没有输入的外来时髦语词,也没有源自传统诗歌中的典雅华美语汇,一切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来,自然朴实,明了单纯,但在诗人允持厥中、澹定自如的审美风度下,生发出一种“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评陶诗语]的美,在最后一首《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中,诗人旨在表现自己的艺术原则与美学追求,是在思考如何借助有限的诗歌,去把握和表现世界的无限和思想的丰富,是在探讨抽象的意义与具体实在的矛盾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诗人并没有用抽象的词语,也不造生涩的句子,而是平平道来,“我们空空听过一夜风声,空看了一天的草黄叶红,向何处安排我们的思,想?但愿这些诗象一面风旗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用语都从日常生活中得来,自然平淡,有如与人拉家常,但其内在的诗意却是隽永悠长,令人回味无穷,所蕴含的哲思又非中国传统所有。这种在平淡处见神奇、在单纯中见深邃的风格,深得杜诗神韵。

而冯至在选择诗歌体裁时,由于时代的原因,虽然并没有直接选择中国古代诗体,却也没有采用“文学革命”以来成为主流的自由诗体,而是在西方的十四行诗这种与中国近体律诗最相近的诗体上找到了恰如其分的表现“形式”。冯至在《我和十四行诗的因缘》中说:“我渐渐感觉到十四行与一般的抒情诗不同,它自成一格,具有其他诗体不能代替的特点,它的结构大都是有起有落,有张有弛,有期待有回答,有前提有后果,有穿梭般的韵脚,有一定数目的音步,它便于作者把主观的生活体验升华为客观的理性,而理性里蕴蓄着深厚的感情。”xiv可以说十四行这种诗体形式上的起承转合和融化经验的思维方式,颇像杜甫最为擅长的七律的结构规则和理性态度,冯至在对十四行起承转合的运用中,也恰恰学习了杜甫七律的经验。当然,这种选择不仅仅是所谓诗体的问题,同时也是诗人的审美经验和心理的问题。可以说,正是特定的审美经验和心理让他在表现情感时有一种貌似平和含蓄实则阔远闳深的生命气象。也正因此种气象,让诗人在表现形式上突破了闻一多、孙大雨在写作十四行诗时刻意追求整齐的诗形之似,也摆脱了新诗在诗体大解放后的毫无节制的做法,而是“尽量不让十四行传统的格律约束我的思想,而让我的思想能在十四行的结构里运转自如”xv,并且进行了调适。面对十四行诗内在结构上“起承转合”的要求与诗行排列上的固定程式,《十四行集》都进行了自我的创化。第2首,第3首、第5首、第9首、第19首、第27首等诗歌中都对其进行了调整与改造,如第5首《威尼斯》中,第1行到第4行是“起”,第5行至第11行为“承”,而“转”与“合”则融化在第12行至14行中了。诗人并没有“削足适履”,而是将其给予了灵活的转化。在冯至创化的十四行诗中,可以见到诗人在“起承转合”的内在安排上又特别喜欢将“转”与“合”紧黏,这与杜甫七律如《登高》、《登楼》、《秋兴八首》等名作在“转”时的强调顺势突变、另起境界,在“合”时蓄势敛合、余味悠长等方面都有着诸多相似性。如在第23首中,写小狗将“领受光和暖”时写道:“……你们没有记忆,但这一幕经验会融入将来的吠声你们在深夜吠出光明”,由“承”而“转”,紧接着“合”,但“合”中又自然圆融全诗,回味悠长,其安排更多的是一种内合传统律诗的结构法度。

纵观《十四行集》的27首诗,我们可以说因诗人的诗歌思维中智性与感性的融合,哲思与情感的互渗,形成了既澄明清朗而又沉着深婉的整体风格,这种风格确实得益于歌德、里尔克等人,但又似乎是盛唐气象和宋诗风骨的融会,是杜甫诗歌精神的现代创化——这种描述或许最符合于唐宋诗歌风格尤其于杜诗有所领悟的读者对冯至十四行诗的感受——因此,从纯粹审美风韵的角度来看,《十四行集》与传统也血脉相通。

此文刊于《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

i冯至在《我与十四行诗的因缘》一文中说:“受里尔克这种‘特殊的实验’[引者按:即《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的启示,我才放胆写我的十四行”。见《冯至全集》,第5卷,第97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ii冯至《传统与“颓毁的宫殿”》,《冯至全集》,第4卷,第27页。

iii冯至《认真》,《冯至全集》,第4卷,第6页。

iv冯至《决断》,《冯至全集》,第4卷,第76页。

v徐崇温主编《存在主义哲学》,第2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vi原出里查德·福尔曼查尔斯·费德森合编《现代传统》,转引自解志熙《生的执着》,第2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vii葛瑞汉《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第4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viii冯至《十四行集·序》,《冯至全集》,第1卷,第213页。

ix李泽厚《试谈中国的智慧》,《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307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x冯至《里尔克》,《冯至全集》,第4卷,第86页。

xi李泽厚《庄玄禅宗漫述》,《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214页。

xii见冯至《自传》,《冯至全集》第12卷,第608-609页xiii冯至《纪念伟大的诗人杜甫》,《冯至全集》,第6卷,第169页。

xiv冯至《我与十四行诗的因缘》,《冯至全集》,第5卷,第94页。

xv冯至《我与十四行诗的因缘》,《冯至全集》,第5卷,第97页。

同类推荐
  • 季羡林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季羡林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清华剑客,北大泰斗,世纪风雨赤子心。静观天地自在心,细品人间温凉,百岁老人至情至性至美之作。本书精心选取了季羡林先生所著的多篇品赏景物、回忆留学时光、述说旅游见闻、感慨人生、怀念故人等富有代表性的散文佳作,如《重返哥廷根》《月是故乡明》《表的喜剧》《马缨花》《神奇的丝瓜》《忆章用》等。从懵懂少年到历经沧桑,季羡林先生将一生的感悟寓于文字,使得这些散文作品饱含人生哲理,行文幽默风趣,真挚淳朴,平易天然。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他的至情至性,以及沉淀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智慧。
  • 所念人,所感事

    所念人,所感事

    我们真的要过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有时候,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有时候,回头看看身边的人和事儿,方能彻底理解生活,方能在旅途中长大。一个城市,几个男女,几段爱情故事,落幕!
  • 历史这面镜子

    历史这面镜子

    著名小说家李国文先生近年来多有散文短章问世,其散文作品,写史论世,记人述事,感情抒怀,均不急不躁,娓娓道来,看似平淡,却蕴含极深,有如散落一地的经风经霜的银杏叶子。本集收文六十几篇。
  • 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

    本书精选了著名作家梁晓声散文数十篇,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独特的情感、独特的抒发方式和独特的评说风格展现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在所选作品中均体现出了作者的个人记忆和国家记忆的交织,梁晓声以其真实而痛快笔法,通过很多有价值细节的描摹,刻画出了复杂而极端年代里不可忘却的集体记忆。
  • 千秋家国梦

    千秋家国梦

    本书是作家曾纪鑫近几年来思考地域文化、历史名人及现实社会问题的大文化散文著作。全书由15篇各自独立的文章组成,但强烈的优患意识与炽热的爱乡爱国之心始终是本书的主调。作者以地处中华腹心位置的荆楚地区为标本,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一桩桩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一处处历史名胜的兴衰荣枯起笔,毅然穿透那重重的历史帷幕,犀利的笔触直指现实社会那一个个令人尴尬的沉重话题。其中,《走出古隆中》、《古城荆州》等文热切地呼唤改革,希望人们冲决封建网罗,摒弃小农意识,以跃身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去中流击水。
热门推荐
  • 仙道横行

    仙道横行

    万般皆下品,惟有修仙高。远古群仙探索天地,于上见宇宙无垠,星罗棋布;于下见深渊地狱,无穷无尽。宇宙星空广袤寂寥,深渊地狱却有无数的敌人,激战多年,仙门已显败势。这是一个仙道殒灭的开端。这样的时代,英雄辈出!
  • 情迷女职员:野蛮总裁索爱记

    情迷女职员:野蛮总裁索爱记

    想不到,这个外表冷冰冰,发起火来凶巴巴的女人,竟有一个脆弱的灵魂……好吧,看在她为他公司出力的份上,他就免为其难帮她治治那个“恐男症”。可是,这女人也太嚣张了,他好声好气哄着她,宠着她,还恶心叭叽的向她求婚,她居然……和男人过夜?!他这辈子就没受过这份闲气!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天底下又不只你一个女人!
  • 吸血鬼穿越古代

    吸血鬼穿越古代

    她,生活了千年,埋没了千年,因为家族的覆灭,孤单的活着,寻仇路,竟然会穿越!!------------------------她看着墨轩死去,她是爱他的啊,“不!墨轩!你不可以丢下我!!不可以!!”尽管离陌撕心裂肺的哭喊着,墨轩也只能在最后时刻微笑的对他最爱的女人说道“乖,我不走,陌儿不哭,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要和你在一起,你一定要好好的生活下去!!”离陌失控了,她不要她最爱的男人死去,离陌微笑的问墨轩:“你愿意陪我不老不死不伤不灭,不入六道轮回,只有我们俩孤独相守千年万年甚至世界毁灭吗?”“我愿意!”于是,离陌俯下头“初拥”了墨轩...--------------------虐恋
  • 梨花染白首

    梨花染白首

    听说,那日灵州在后半夜下起了大雨,呼啸而过的风将满树梨花吹散,一夜之间,月老庙里的梨花落满了青石阶梯。青石阶梯的尽头站着一个穿着红衣,满头白发,但依旧可见风华绝代的女子。
  • 崩坏世界的骑士们

    崩坏世界的骑士们

    勇气是人类最伟大的赞歌!敬那些敢于挑战命运的人们!(吐槽意见群:783295725)
  • 从彼岸路过

    从彼岸路过

    穿越?假的吧,请欣赏一个普通人的深情演绎。
  • 星魂使者

    星魂使者

    亿万年前的战斗,地球被毁于一旦,人类始祖决定退出现在的空间,去往其余的平行时空生活,这也使得地球能渐渐恢复往日生机……但是自从这片土地诞生以来,危机从来没有完全消失过,一场前所未有的阴谋悄然袭来,地球已经危在旦夕,被命运所选中的人,将重新踏上艰难的征程……当他们知晓了人类历史的发展、物种灭绝、寒武纪、间冰期等不过是被人为设计安排,知晓了现在社会的发展也不过是人为控制摆布,他们是会倒戈相向还是会坚定不移……等到众人知晓了现在地球上的一切之时,却只字不想再提,社会的发展又将去往何方,人类的社会又由谁来改变呢……看客认为那只是一个故事,而经历过的人,只是笑笑,从不分辩什么……
  • tfboys之记住我

    tfboys之记住我

    这是我写的第一本小说,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哦~谢谢啦!
  • 财富集结号

    财富集结号

    本书揭示了世界富豪如何拥有惊人财富的经验。内容包括:2008年世界新首富“股神”巴菲特:非凡的投资手段;2007年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遍地是金,四处出击等。
  • 绝世太初

    绝世太初

    一座屹立在山脉上的古老大殿,一座晦涩难懂的阵法,一颗色彩斑斓的石头,和一个婴儿,最终大殿内光华散去,只剩下了这个婴儿,一个老人一闪而现带走了这个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