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04900000018

第18章 宗教改革与路德新教思想(3)

约翰·布肯哈根(JohnBugenhagen,公元1485-1558年)是着名的人文主义者,路德在维滕贝格大学的同事,曾任维滕贝格大学教授。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后,他在北方各地广泛组建新教教会,并设立堂区学校,贯彻路德的教育主张,用德文教授男女儿童学习《圣经》。他在各地开展识字运动,对德国语文的应用,以及德国初等教育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德意志国民学校之父”。公元1520年,在他的主持下,汉堡(Hamburg)地区每一教区内建立一所拉丁学校,设校长一人,教师七人。拉丁学校的课程有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辩学、修辞学、数学、教义问答和唱歌等。他又建立男、女德文学校各一所,为小学程度。公元1528年,由不伦瑞克教会发布命令,设立经典学校两所,男童国语学校两所,女童国语学校四所。这些学校大大便利了不伦瑞克城市儿童的就学。其他地区,如吕贝克(Lubeck)、明登(Minden)、格廷根(Gttingen)、不来梅(Bremen)等地的教育也有相当的发展。公元1537年,丹麦国王特聘布肯哈根到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主持教育事宜。在斯堪的纳维亚,他宣布读书识字是教徒信仰的条件,并强行规定,“不懂路德教义问答的人不许结婚”。这种规定对普及教育无疑是起了促进作用。

《论送子女入学的责任》导读《论送子女入学的责任》(EinePredigt,haltensolle),作者路德,发表于1530年。原文用德语写成,后被收入《路德全集》第30卷,魏玛奥斯加伯出版社1883年出版,全文80页。先后被译成英文等多国文字,标准的英文译文收入皮里肯和雷曼(J.PelikanandH.T.Lehmann)主编的英文版《路德文集》第卷;美国圣路易斯康考迪亚出版社1958年出版。中文译文见徐宗林根据乌里希(R.Ulich)主编的《三千年的教育智慧》翻译的《西洋三千年教育文献精华》,台湾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3年出版,约万字。

在《论送子女入学的责任》中,路德主要阐述了关于强迫义务教育的主张。路德的强迫义务教育思想,是以其宗教--政治学说为基础的。

路德全部宗教哲学的核心和基础是其“因信称义”说。根据路德的解释,所谓“因信称义”,就是指,人只要真诚地信仰神,就能得到上帝的“生命、真理、光明、和平、正义、救恩、快乐、智慧、能力、恩典、光荣和我们所估计不到的各种幸福之道”,而不需要任何“善功”,不需要斋戒、施舍、朝圣、购买赎罪券等等。这与天主教的正统教义是直接对立的。

天主教会认为,在上帝与信徒之间,必须以教会作为中介,世俗人士只有在神职人员带领下,才能阅读《圣经》;并且,只能按照教父的着作、宗教会议的规定和决议,以及教皇的训诫来理解《圣经》。

同时,信徒必须履行洗礼、圣餐等各种仪式,才能赎罪,才能获救。由于只有教士阶层掌握着圣礼的主持权和《圣经》的解释权,因而使教会具有无上的权威。而在路德的“因信称义”理论中,上帝与信徒是直接相通的,一方面是上帝的恩典借助基督下达,另一方面是信徒凭借信仰领受上帝的恩典,而这种信仰是在信徒独立阅读、理解和解释《圣经》的基础上产生的。

与“因信称义”说直接联系的是路德提出的“人人皆僧侣”的原则。路德认为,人只要有信仰,在上帝面前就是平等的,享有共同的义务和权利。共同的福音、共同的洗礼、共同的信仰,使所有的基督徒成为一体,在他们中间,除了职务的不同之外,没有其它差别。路德进一步认为,任何基督徒,经过大家的同意,都可以主持圣礼、成为僧侣。路德的宗教平等观为其普及教育的主张,提供了理论依据。

路德的“天职”观点与普及教育的主张,也具有密切的联系。路德坚决反对天主教会所推崇的禁欲、独身的修行生活方式,认为凡凭信仰所从事的各种职业和日常生活,都是“善功”,上帝所能接受的唯一的生活方式,就是完成每个人在世俗上的地位所赋予他的义务。

路德的天职观念把完成职业责任、世俗义务看作是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样,公民义务和职业训练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事业。这一思想为职业训练和实用技能的教育与训练,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并且进一步丰富了初等教育的内容。

与上述思想相联系,路德提出了“君权独立”、“君权至上”的见解。他认为政府不应干涉信仰,教会也不应干涉政府事务。二者分管精神生活与世俗生活,各得其所。他认为世俗权力是上帝确立的,是出于上帝的旨意,因此,它不应受到任何干涉,而应独立行使职权,毋需顾及教会乃至教皇的意愿。这个见解为其强迫义务教育思想提供了更为直接的理论依据。

路德关于强迫义务教育思想的提出,同时还有着重要的现实原因。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爆发后,教育领域内出现了两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首先,在天主教会的统治下,平民子弟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成为神职人员,从而享受教士的特权。而根据路德派的教义,人人皆僧侣,神职人员失去了往日的特殊地位,学校教育失去了往日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因而,为数不少的家长不愿再让其子女进入学校。学校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其次,由于路德教义把阅读《圣经》作为信仰的基本前提,又由于路德把《圣经》从拉丁文译成通俗易懂的德语,使得普通人都能够阅读,因此,仅从培养信仰的角度看,学校也不再具有昔日的吸引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路德提出了强迫义务教育的主张。

路德认为,既然每个人的信仰都来源于他对《圣经》的独立理解和解释,信仰完全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活动;在灵魂获救中,个人的责任与判断是决定一切的,因此,每一个信徒都应当具有阅读《圣经》和参与教会事务的知识、技能,因而,都应当接受必要的教育。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信徒在上帝面前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因此,他们都具有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根据上述原则,路德主张,应当使每一个儿童,不分性别和等级,都受到教育。教育应当在所有社会等级的儿童中普及。

路德不仅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而且全面阐述了实施普及教育的具体条件。

首先,他提出了强迫入学的见解,并以此作为普及教育主张的补充。他认为,对于父母来说,使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一种神圣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因为,儿童不仅是家庭的后代,更是国家的信使、上帝的信徒和现实世界和平的基础与支柱。使儿童受到教育,不仅是神所欣慰的事,也是父母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

而对行政当局来说,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教育,也是一种神圣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路德主张,当局应当强迫父母把子女送进学校,接受教育。对拒不承担这种义务的父母,政府应予以必要的惩罚。他明确地指出,当局应当像强迫臣民服兵役和纳税一样,强迫他们送自己的子女入学。为此,国家应开设公立学校,并由政府对学校事务进行监督、管理。

他还对维持公立学校的经费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其中特别提到,如果当局在财政上有困难,可以将被取缔的天主教修道院的财产变卖,所得款项用以维持学校。以后,德国的萨克逊公国等就采纳了这项建议。

此外,路德提出了实施强迫义务教育的具体方法。他主张,男童每天应在公立学校学习1-2个小时,其余时间在家庭中学习手艺,或做其它喜爱做的事,使学习和劳动结合起来。女童则每天在校学习1小时,其余时间在家中劳动。

路德具体论述了公立初等学校的教学内容。认为公立初等学校应开设历史、语言、音乐、体育和宗教等课程。与此同时,他就学校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见解。路德认为,儿童生来就具有追求知识和进行活动的兴趣与爱好,这种爱好是不应受到阻止的,而应当通过学校内的各种途径去加以满足。与此相联系,他主张采用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语言教学方面,他强调运用各种生动的对话形式。在宗教教育方面,他一方面主张用宗教音乐激发儿童的情感、信仰;另一方面,在他为初等学校编写的教材《教义问答集》以及所翻译的《圣经》德译本中,安排了许多插图,为此,他被誉为“圣书直观教学之父”。同时,又有感于旧学校的严酷纪律和机械训练,路德强调,在对儿童的教育和教学中应当温和,并废除体罚和无意义的学习。

路德对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教师训练,提出了丰富的见解。他认为,教育工作是世界上最高尚的工作,因而,教师及其工作是非常崇高和重要的。他认为,对于国家的繁荣和兴旺来说,教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勤勉、富于献身精神的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和训练儿童的工作,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报偿的。就教师的社会地位而言,路德认为,在社会各种职业中,教师仅次于教士,是上帝所宠爱的。他猛烈抨击当时社会对教师工作的偏见、认为轻视教师工作是十分可耻的。

另一方面,路德也认识到,优秀的教师是需要进行系统训练的。

他主张从学习成绩优异和聪慧敏锐的学生中,挑选一些接受训练,以便成为未来的教师。为此,他还论述了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当具有音乐才能、态度温和、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具有广博的知识。

《论送子女入学的责任》中所提出的强迫义务教育的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虽然早在路德之前,托马斯、莫尔、伊拉斯谟等人就曾提出过这种设想,尼德兰、摩拉维亚等地早已建立了公共、普及教育的制度,但是,由于路德更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强迫义务教育的思想,并凭借宗教改革运动和他本人的巨大影响,使其思想在欧美许多国家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为近代西方国民教育运动和普及义务教育运动的最早的理论先驱。路德的强迫义务教育思想,支配着16-18世纪德国新教各邦初等教育的发展,对同一时期美国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论送子女入学的责任》的长处在于:作为宗教神学家,路德却主要从世俗政权利益的角度,强调实施强迫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这在他所处的时代,的确是难得的。不仅从总体上论述了强迫义务教育的思想,而且提出了具体实施的设想。路德提出了超越其时代的教师观,他对教师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关于教师训练的见解,不仅在当时是具有首创性的远见,在以后很长的时间内,仍具有启迪作用。

该书的缺陷主要是,路德始终未能摆脱作为神学家的局限性,他的普及义务教育思想仍具有相当浓烈的宗教色彩。另一方面,路德的思想具有一些相互矛盾之处。例如,他既主张应实行强迫入学,却又把在学时间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这样,就使强迫入学事实上成为一种形式。

路德思想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都是有缺陷的。但他的强迫义务教育思想,对于当前第三世界国家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普及教育的事业,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的价值。

同类推荐
  • 晚情续语:一位老师的教育期待

    晚情续语:一位老师的教育期待

    教师要把自我教育作为一种神圣的职责,与其职业生命相伴始终,而这种职责又是崇高的,不容推卸的。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研究中国国民性的先河,是第一本探讨这个问题的带有社会学性质的著作,也代表了一个时代外国人的中国观,因此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共总结了二十七条中国人的特性,引证丰富、或褒或贬,无不言之有据。
  • 老观念,新观念

    老观念,新观念

    某份著名杂志的宣传语是“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再新一点”。“新一点”是一份努力、一种跨越、一分灯火阑珊处回望时脱胎换骨的感悟。本书的总结出关于人生的100个观点,从老观点里挑出精髓,从新观点里迸出火花,让老观点不老,新观点更新。
  • 为了生命的尊严

    为了生命的尊严

    本书作者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新闻事件,解读了中国社会中自毁和毁人的悲剧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指出这种极端行为的根源是生命价值感的缺失。
  • 职工快乐工作

    职工快乐工作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热门推荐
  • 世界历程

    世界历程

    世界真的是如今人们所认为的界定格局吗?充满未知的世界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存在。当世界之壁消失,世界又将迎来什么样的格局?
  • 大佬和你谈恋爱你怕吗

    大佬和你谈恋爱你怕吗

    【甜,甜死你,略~】偶买噶,昔日的大影帝出车祸了,那,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窝在别人家,阿勒,这关系好像也不是很单纯呢~某女想我是收留呢还是保命呢?某个狗男人掐了一下女人的腰,“你说什么,嗯~”算了算了,看在颜值这么高的份上,勉勉强强收了吧,谁知道这一收就是一辈子,{这本书准确来说是很甜的,求收藏 ̄ω ̄=
  • 不灭神皇

    不灭神皇

    天生不能习武的少年受尽家族的白眼,却在一个巧合之下获得绝世功法,从此浴火重生,霸绝天下!
  • 今兮何祈

    今兮何祈

    你相信有平行空间吗?在另一个世界,有着另一个你,过着跟你截然不同的人生。如果有一天,你与平行时空的她互换了人生,又会发生什么?时兮一觉醒来就莫名其妙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城市还是那个城市,只是人都不一样了,跟她毫无关系的人成了她的朋友,跟她熟悉的人却成了她的陌生人她竟然到了另一个平行空间,与在这个世界的另一个她互换了身份,而互换的原因,竟然是另一个她不想呆在这里,想要过她的人生?!时兮怒拍桌子,大喝一声,凭什么你想互换就要夺走我的人生?!
  • 系统之农门长姐不想种田

    系统之农门长姐不想种田

    连韭菜和小麦连分不清的宅女因为意外来到异世成了农家长姐汪大兰——父母双亡,我哭;底下还有不满十岁三弟一妹,我哭;带个系统一心逼我去劳动,我哭……难道就没有办法靠知识赚钱吗?汪大兰想呀想、想呀想——终于,全村富了,她依旧在种田!擦!这日子没法过了!!某人:没事,这田我帮你种了。汪大兰:求别祸害我秧苗,还是我自己来吧!一心想偷懒的农家女苦中作乐、平凡又不平凡的田园日常故事。
  • 流逝如初

    流逝如初

    时间在不断地流逝,我拼命的呐喊,只希望能回到如初,一切都回到了原点......
  • 那些年的懵懂时

    那些年的懵懂时

    成长的路上,我和你一路互吵互怼。其实说真的,我一开始讨厌死你了,可是,不知为何,我竟然会对你这种人动情,而且,我竟然向你表白了,不可思议,真的不可思议!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你竟然提出要和我在一起,我不是在做梦吧?令我做梦也想不到的是,我这个傻瓜竟然拒绝了你!oh,mygod!我是不是傻呀?可是,最令我想不到的是,你这个傻瓜竟然……竟然在我生命垂危的时候,奋不顾身地救了我一命,amazing!我该怎么报答你呢?要和你在一起吗?可是,你我均是懵懂无知的少年,我们真的适合在一起吗……
  • 全职猎人之诸天猎魔

    全职猎人之诸天猎魔

    西索相信,念力可以改变世界,在这片魔的土地上。
  • 纨绔

    纨绔

    官思荷第一次进沈世安家,沈世安正低头吻着个姑娘,手伸进人衣服下摆……官思荷第二次进沈世安家,沈世安留她一人,守了一夜喜庆的洞房……官思荷觉得自己嫁错了对象。可某日她将沈世安勾上床,告诉他自己是第一次,他的表情又让她觉得,这人挺简单。可是,沈世安偏偏是个十足的纨绔……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

    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

    他是西凉国传说中最奇谋睿智,果敢狠辣的王。传说,他曾让一个女子三千宠爱集一身,羡煞天下人;传说,他曾为她一夜里斩杀百人,将宫殿染成炼狱;传说中,他最终却赐了此女腰斩之刑……他一生只有一个子嗣,孩子母亲身份不明。会是那名女子为他生的子嗣吗?她真的就这样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