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04900000025

第25章 梅兰克顿与《萨克森学制计划》导读

菲利普·梅兰克顿(PhilipMelanchthon,1497--1560)是德意志新教神学家、人文主义者、教育活动家,他的成就对德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1497年2月16日,他出生于巴登,取名菲利普·施瓦茨德,“梅兰克顿”是希腊语的译音。他的舅父路希林(JohannesRauchlin,1455-1522)是着名的人文主义学者,在他的悉心教育下,梅兰克顿对希伯来文、希腊文、拉丁文和圣经注疏等,皆有较深造诣,对逻辑、教学、历史、法律、医学等亦有涉猎。梅兰克顿自幼刻苦学习,聪慧过人,15岁就获得海德尔堡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514年又获得第宾根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之后,他开始了教学和研究生涯,他深入地研究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荷兰人文主义者阿格里科拉的修辞学,英国哲学家威廉·奥康和教育改革家约翰·韦塞尔的唯名论,以及《圣经》。1518年,由路希林介绍到维丁堡大学教授希腊文,教学成绩显赫,在同行和学生中威望甚高。在此他结识了路德。路德死后,梅兰克顿成为路德派新教的主要领导人。梅兰克顿的主要着作有《宗教改革家的主体》,还有一些拉丁文、希腊文的文法和修辞学教科书。

德国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中等教育体制,主要是梅兰克顿创立的。1525年,他应曼斯菲尔德伯爵(CountofMansfeld)的邀请,在埃斯勒本(Eisleben)开办新教学校,次年又在纽伦堡创办一所高级学校。1527年,他被任命为萨尔逊地方视学官,对德国信奉路德新教的56个城市的学校现状作了全面考察。第二年,发表调查报告,并制定《萨克森学制计划》,提出改革学校的方案和组建学校的原则。

他在不同时期拟订的学校条例,成了为数更多的学校条例的蓝本,他的方法,经弟子而广为传播。1527年,德国按新教方针建马尔堡大学,1544年和1558年又分别建立哥尼斯堡大学和耶拿大学。在这些大学的建立过程中,梅兰克顿或者直接帮助,或者提出建议,倾注了不少心血。16世纪30年代,德国新教各地原有大学也都按梅兰克顿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使这些大学面貌一新。1560年4月19日,梅兰克顿于维丁堡去世,终年63岁。

《萨克森学制计划》是1528年梅兰克顿帮助萨克森公爵制定的,它奠定了新学校教育的基础。这个计划也称为萨克森法令SaxonCode),是16世纪第一部学校法。该法令由梅兰克顿执笔,由路德修订,它为很多新教学校树立了楷模。依此计划,学校的设置、保留等责任属于公民当局,改变以往教会控制教育的传统。

《萨克森学制计划》篇幅不长,主要阐述了办学方针、教学阶段和教学内容。

梅兰克顿的办学方针是典型的北欧式的,与伊拉斯谟、维夫斯、路德本质上一样,强调宗教与道德教育。早在1526年在纽伦堡中学开学典礼所做的演说中就明确指出:“除经过以历代实践为基础的教育而正确训练的心智健全的人以外,是不能正确地理解宗教信仰和道德义务之真理的。故此,教育你们城市青年的共同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父母身上,因而也落到了社会的身上。首先,他们务必注意让孩子们受到宗教教育,但这意味着良好的文化修养是必备的先决条件。其次,社会安全和尊重法律也需要类似的训练。”重宗教与道德教育是梅兰克顿一生教育实践所恪守的一贯的原则。《萨克森学制计划》作为学校法,以法律的形式要求萨克森地区实施世俗办学,为国家和教会培养具有新教信仰、具有良好德行的人材。

《萨克森学制计划》将教学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学生按照其对功课的掌握情况由低到高地前进。第一阶段注重基本的拉丁文读写知识,“首先教习儿童手册,包括字母、信条、主的祈祷和其他祈祷。当他们学过这些后,教他们多那都斯(Donatus)和加图(Cato)的着作,多那都斯的文法读本和加图的对句诗”。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可学到很多拉丁字,并且可以记住一些短句用来说话。应反复练习,直至能顺利地阅读。教师还应教他们写,并要求把每天写的东西交给老师看。此外还要学习音乐。

第二阶段主要学习拉丁文法,学习文字源流、章节句法、声韵学等。教师给学生讲解《伊索寓言》、伊拉斯谟的《对话集》以及罗马剧作家特伦斯(Terence)和普劳都斯(Plautus)的作品。

第三阶段,学习逻辑学和修辞学,研究古典拉丁文着作,如维吉尔(Vergil)、奥维德(Ovid)和西塞罗的着作。仍要学习语法、从事音乐练习。在此基础上应学习写作,第二、三阶段的学生“每星期要写作文、文章或诗”。

萨克森学制计划与原来他制定的学校计划(如艾斯勒本计划相比,有两个特点:一是更强调拉丁文课程,“教师要谨慎地只教儿童拉丁文,而不是德文、希腊文、希伯来文都教。可是至今还有些人这样做,让小孩子们担负这些复杂的功课。这不但不产生什么好结果,反而有害”。梅兰克顿非常重视拉丁语,要求学生们“谈话只限于说拉丁语,教师对学生也只讲拉丁语,这样他们就可以对这种语言得到练习和应用。同时能使他们很快地、持久地掌握它”。第二个特点是强调语法学习,艾斯勒本计划中语法课主要在第二阶段开设,现在则三个阶段均要学习语法。拉丁文法成为课程的核心,所以,萨克森学制计划也称作《萨克森拉丁文法学校计划》。

萨克森学制计划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应联系当时的教育状况才能看出这个计划的伟大。宗教改革的最大结果,是在西欧相当大的范围内为社会各阶层创立了一系列的学校,实现了教育权力由教会到国家的转移,教育便进入了一个对未来世界影响重大的新阶段。但这种转移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

宗教改革是欧洲北部文艺复兴运动的直接结果,宗教改革运动所引入的新教育思想是直接在人文主义者中发展起来的。北方人文主义者非常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但这些人的影响一般来说广度和深度比较有限。人文主义者要求的教会改革也是有限的,只求内部的逐步点滴改良而反对教会分裂。而宗教改革的确导致了教会的分裂,很多人文主义者反对宗教改革原因也在于此。宗教改革使“一切形式的教育都受到严重打击”,连人文主义教育也在劫难逃。对教会的反对导致了对直接或间接地受教会管辖的一切学术机构的敌对。

学校的捐赠基金,被支持宗教改革的世俗政权所没收,学校被迫关闭。

德国农民战争造成的破坏导致学者和学生人数锐减,更加深了教育的悲凉状况。伊拉斯谟曾言;“路德教风行之处,就是学术消亡之所。”

宗教改革对旧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但路德并非只事破坏而不重建设。1524年在《给市长和市政官员们的信》中和几年后讲的着名的《送子女上学义务之训喻》中,路德论述了国家建立学校并在必要时强制入学的责任。路德认为家庭教育亦有作用,但太狭隘。他指出学校教育的优点是使儿童能够学习语言、艺术和历史,从而“能在其中集开天辟地以来人类的一切经验以丰富自己”。他认为学校应由市政当局提供并以公费维持。路德所希图的并不是贵族教育而是一种平等的、全民的教育,“实际上,路德想要的是一种如同他宣扬的福音一样自由和无拘无束的教育制度:象福音一样,这种教育制度没有性别或社会阶级的差别”。

尽管路德提出了建立新教教育的总体构想,但他并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德国当时有三位有才能的教育家发展了路德的思想,使其理想得以实现,他们是布根哈根(JohannesBugenhagen,1558)、梅兰克顿和斯图谟(JohnSturum,1507-1589),三人都主张国家控制教育、兴办世俗学校。梅兰克顿是其中最杰出的人物。

梅兰克顿的《萨克森学制计划》是路德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表达了打破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时代要求,描绘了新学校的细微蓝图。

梅兰克顿的成就是北欧教育领域内人文主义和新教有效结合的成果。这两大运动的结合,对二者本身也各自产生了损害。新教在教育上是主张平等的,路德坚持民众教育,把它看作以个人信念为基础的宗教信仰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与此相联系,路德强调本族语教学和民族文学的地位。但梅兰克顿却不同于路德,人文主义运动的贵族性及其对古典文化的强调使梅兰克顿背离了新教的某些原则。梅兰克顿思想中的人文主义因素使新教受到了损害。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人文主义也受到了新教的损害。梅兰克顿对古典文学在教育中的非凡价值深信不疑,但他又是一个虔诚的新教徒,认为学习古典文学的目的不在其自身而在其外,在于造就对新教的虔诚,因而在教育上就只是强调古典着作伦理上的意义,大大地贬低了经典着作固有的价值,而人文主义包含伦理、艺术等诸多方面,而且它还具有强烈的世俗精神(就象在维夫斯那里所表现出来的一样),但梅兰克顿对宗教虔诚的过分的理论强调却抹杀了人文主义的丰富内涵,使其狭隘化。在教学上,梅兰克顿过分强调教学内容而忽视了对教学方法的探讨,从萨克森计划中可看出,其教学方法是机械而呆板的,与当时其他人文主义教育家有显着不同。

萨克森计划过分强调拉丁语在教学中的地位,而且往往为了达到宗教的目的而对古典拉丁着作断章取义,损害了内容的完整性。

在教学中过分强调文法规则这种形式上的东西,赋予它以不适当的价值。这些对后来的教育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斯图谟的教育实践就走向了西塞罗主义,“学校的压倒兴趣,是把古典文学的学习当作修辞学和文体学的源泉。学生的本族语在校内校外一律禁止,日常交谈和教学均用西塞罗体拉丁语进行。西塞罗当然是主要学习的作家。经过两、三年主攻拉丁语文法和基础作文,以后几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学习西塞罗。甚至当课程扩大到拉丁作家,继而扩大到希腊作家时,西塞罗的演说辞仍然是主课”。所以,正象后期意大利文艺复兴那样,西塞罗主义又一次占据了支配地位,而以激发活力的力量进入学校的人文主义,却已失去势头,沿着专注于词语形式的毫无生机的下坡路走去。这样就忽略了人文主义运动的宗旨、忽略了学术上的真正目的而去崇尚纯粹的西塞罗文风和词汇。在学校里,记忆取代了创造性的想象。学校变成了“语言工厂”,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写西塞罗式的漂亮的书信体文章和象西塞罗那样演说,但却脱离了生活实际。

梅兰克顿的《萨克森学制计划》和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尽管有上述的不足,但对德国教育发展却产生了重要影响。1560年他逝世时,他创立的学校体制在德国各城市已很普遍。这些学校的总的特点与其《萨克森学制计划》所体现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拉丁语和宗教成为学校的主要科目,教育由市政当局控制,禁止私人办学,尽力实行免费教育。

在办学体制问题上,梅兰克顿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法国直到1764年拉·夏洛泰(LaChalotals,1701-1785)在《国民教育论》中才提出要求建立国民教育制度:“我大胆地向国家要求,教育只能依靠国家,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国家的事务,因为这个国家对教育自己的成员有不可剥夺的权利,一句话,因为国家的儿童应该由国家的成员来培养。”美国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公立学校运动,而英国到了博伊德、金合着《西方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95页。

1870年才颁布《初等教育法》,确立国家办学的指导原则。德国的国民教育制度确立得最早,教育水平也最高,成为欧美的楷模。法、美、英诸国教育制度的确立多受益于德国。之所以如此,与宗教改革对世俗控制教育的要求和梅克兰顿等人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梅克兰顿在德国教育凄凉萧条的情况下百折不挠地组织和建立了新教的教育制度,使德国文化教育由衰竭走向兴盛,他挽救了教育事业从而受到德意志民族的感戴。德国教育史家鲍尔生言:“他确实是无与伦比的德意志人的伟大导师。”

同类推荐
  • 成电科研团队风采

    成电科研团队风采

    聚沙成塔,众多团队形成合力助推学校快速发展。电子科技大学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科学之花,使电子科技大学在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迈出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步。
  • 债权人维权妙招

    债权人维权妙招

    本书是探讨建立在法律范畴内的自然债务的催讨办法。是针对那些赖账的债务人心理讨债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从这里受到启发,把自己不能解决的债务顺利解决。本书虽然是第一手案例,但是为了避免对当事人的隐私和声誉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们都进行了技术处理。所以,大家不必要去对号入座。只要是对我们讨债有所帮助,就达到了我们编写这本书的初衷。
  • 倾听传媒的声音

    倾听传媒的声音

    本书为近三年来浙江省新闻出版行业的深度报道文集。本书包括2008年以来《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一系列重头稿件,如《浙江民企抢滩海外传媒市场》、《钱江报系:风正一帆悬》、《杭州全力打造出版传媒高地》、《新闻出版:杭州市文创产业核心》等等100多篇。此外还有一部分书评和媒介人物专访。这些稿件呈现了浙江新闻出版界第一线的经验和探索。
  •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一个标准化、规范化、高效率的行政机关需要一套完备而科学的文书系统作支点,因而,规范的文书写作就成为行政机关执行规章制度和步入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本书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讲解力求完备,内容新颖规范,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写法指导,更有范文借鉴,使正在从事或将来有志于投身国家各级政府管理工作及各行各业管理工作的有志之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的放矢,对问题有鲜明、深刻地认识,水到渠成地写出高质量的公文来。
  • 宋辽金元文学

    宋辽金元文学

    本书采取文学史、作品选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一书在手,即可掌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和古代文学经典作家及作品。
热门推荐
  • 隋唐英雄之历史穿越

    隋唐英雄之历史穿越

    本书是一本《隋唐英雄历史》书所新更的隋唐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从隋文帝杨坚(隋朝时期)创造国基再到唐哀帝(唐代时期)亡国腐败。共计历史的讨论书籍!
  • 胜局

    胜局

    胜局是运筹帷幄、统筹全局的气度,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长远的眼光、一种应变的智慧,也是一个卓越管理者不可或缺的管理素质和领导艺术。本书从管理者的角度对涉及胜局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力求使管理者树立这样的管理意识:只有以胜局的思维引导自己的管理乏路,这条路才会越走越顺畅。
  • 猛葵遇上猫

    猛葵遇上猫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上,我们的女主祝佳葵是个沙雕女主,整天好吃懒做,无所事事,她的人生就像是一杯白开水,平平淡淡,无色无味。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另外一个还是我们的女主,她是个做事认真,从不马虎半点的死脑筋,为什么说是死脑筋呢,因为她认定的事,从来都不改,哪怕是错的,她也要理直气壮的说:“这事我不服!”直到有一天……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啦~^O^
  • 神界原罪之我来自地球

    神界原罪之我来自地球

    孤身一人漂流到一座岛上,从荒野求生开始,所有的经历让我越来越强大。在一个以人类社会为主的《魔兽世界》背景中,挣扎存活。这里到处都是桌游《龙与地下城》世界的规则,通过电脑游戏《神界:原罪2》的交战方式战斗,你甚至能看到PSP游戏《怪物猎人》的一些场景描述,像《塞尔达荒野之息》一样有极高的真实度和自由度,通过各种各样的巧妙手段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跟我一起进入这个世界探险吧。
  • 论一个AI的自我修养

    论一个AI的自我修养

    当灵魂与AI结合,温棠发现自己成为了网络中的一团虚拟数据。还能连接操控所有的信息设备。作为一种新型的生命体,温棠只想带着主角模板做条日常咸鱼。
  • 春风十里不如你2

    春风十里不如你2

    男主秋水。女主肖红。发生的一场爱情故事。
  • 黎未尽夜未远

    黎未尽夜未远

    没有永恒的黑夜,只有未到的黎明。她的黑夜自遇见他时,被一点一点侵蚀,她本以为如此,她的黎明便不会远,却未料,等来的却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她在未知的黑暗里,捡拾起破碎的心,伫立着,期盼着,悲悯着。被抛弃,被背叛,打碎了他最后的堡垒,红衣如火,“来世你娶我,可好?”他一直知道,他和她的相遇本就是一场局,可他还是不可自拔地沉沦其中,对她千方百计的好,固执的想要将她留在身边,一辈子,永远不分开。可事实容不得他,但他发现自己错了时,便再也无法回头,只能将错就错,他又能如何呢?三千世界,六界八荒,他和她的相守,那么多人不喜欢,他只能如此,“末末,此去无归期,更有千重阻,你可愿随我同往?”
  • 傲世武尊

    傲世武尊

    少年晏子羽不甘平庸,立誓为父正名,偶然得到神奇玉雕,从此修炼奇功,一飞冲天!天若欺我,我便踏天!地若阻我,我便灭地!诸天万法,由我执掌!
  • 论语(国学大书院)

    论语(国学大书院)

    《论语》以语录体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本源,被儒家学派尊奉为圭臬。自西汉以来,《论语》所表述的孔子学说,被迅速传播,其影响遍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标志。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之体。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 和爸妈的异世生活录

    和爸妈的异世生活录

    心眼比针小的记仇老爸;喜欢占小便宜的抠门老妈;不是故意,但喜欢的必定是贵的糟心闺女;在自驾去别省上大学的路上……穿越了。…………………………都是普通人,没啥大梦想,只是为了衣食住行,还是难免开动小脑筋,煽动小翅膀。 #12月7号有个很重要的考试,考试结束后恢复更新,各位抱歉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