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74200000013

第13章 不负龙泉五百年(1)

真正的大艺术家的生命,我们想看到他青春时候的多汁水的青涩才情,在砥砺磨难中,经过沉淀之后中年的光芒反射,也有老年阶段历经万事万物而豁然不负龙泉五百年开朗的晴明洞悟,甚至还应该有在生命的最后反刍中体悟到的对生命和世界的最终的理解。在齐白石身上,我们有幸全看到了。

大艺术家,都会在生命的最后,迸发出神奇令人叫绝甚至叫人惊骇的创造力。性情坚韧的白石老人,生命中的这最后十年,在艺术上并不是衰年,反而像彗星一样,持续地发出最后的璀璨。真正的大艺术家的生命,我们想看到他青春时候的多汁水的青涩才情,在砥砺磨难中,经过沉淀之后的中年的光芒反射,也有老年阶段历经万事万物而豁然的清明洞彻,甚至还应该有在生命的最后反刍中体悟到的对生命和世界的最终的理解。在齐白石身上,我们有幸全看到了!白石老人晚年写有《邻人求画蟹》一诗:

老年画法没来由,别有西风笔底秋。

这两句诗,可以作为齐白石晚年画法的脚注。

说是没来由,其实哪里没有来由呢?大艺术家自由撒开的时候,哪里会有人觉得他的自由撒开其实是谨小慎微换来的。没有那种积累,就没有那种自由。齐白石的勤奋好学始终贯穿在他的一生当中,从走上绘画道路开始,直至晚年,他创作了数万件作品,即使已经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画坛巨匠,他依然十分清醒,时常重复着儿时养成的描红习惯。齐良末先生回忆道:

父亲到了声望很高的晚年,很多人认为他随便抹一笔都很好。这时赞誉声很多,听不到批评。父亲却很有自知之明。一个夜晚自己和父亲睡在一张床上,当睡醒时发现父亲不见了。在画室看到父亲正趴在桌上画着什么,我说:“爸爸,这么晚了,你怎么不睡觉啊?”走过去我吓了一跳。父亲正拿着笔在那认真地描着红摹子呢。这是儿童学写字的启蒙阶段。父亲说,我老了,名声在外,耳朵里都是夸奖的声音,我画的到底好不好,弄不好我自己都会蓬,斜着上去的莲蓬。然后呢,老先生又画一个在水搞糊涂。我应该使我的东西形神俱似。有里面的倒影。这个倒影呢,倒的和现实的倒影不完全名望的画家画东西到最后都不像这个东西一样。他画一个莲蓬,倒影应当是这样,他却不是这了,太放开,自己收不回来。我要自己管住样。下边水里,莲蓬不是很像,但是它那个生活的状自己,我要有格局约束我自己,我还要描一况栩栩如生,莲蓬的倒影在水里面也好像在那波动,描红摹子,使我的笔法有放也有收。描红摹了不起。苦禅先生亲自跟我讲过,老师这张画太了不子需要时间和耐力,我描红摹子的立意是想起了。

这就能看出这位画家在他的思想境界中,他用在思想上管住自己,要有个规范。艺术的抽象把现实反映在了画面上,加上了他的思想。所以我深刻地感觉到,一个画家的思想是从实际齐白石在艺术上是狂放的,但是内里的收敛,在中来,但是他经过了艺术加工又回去的时候,不一定收敛中所用的功夫,才真正是他展开灿烂的底蕴。是原来的样子。这一点让我感受极深。”就齐白石的艺术贡献,杨晓阳总结道:“简单地可是这样一个人的生活,却是多么简单。谈起日讲,他是划时代的一个大画家,一代大师。他的贡献常生活里的齐白石,齐白石的孙女齐秉正说:“我印是方方面面的,比如说从画面来看,取材方面,他已象里我的爷爷他就是个普通人,没有什么特殊。他穿经突破了当时陈陈相因,都画才子佳人,都画风花雪的也和普通老人一样。他喜欢那个布的长衫,就咱们月的单调的。尤其是以四王为代表,对历代的技法采所谓的大褂,就这边一边系扣的那种大褂。夏天的时取归纳法,他突破了这样的一种格局。他画了很多东候,他也穿。就像咱们看外边卖西瓜的,卖西瓜的那西是从古到今没有画过的,这是他的取材。从表现方个人那前后两片,中间一个扣,然后这两边的地方都面来讲,他的构图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人在是那个开开的那样的衣服。就是它透气啊,透气性好,绘画的画面布局结构方面如此巧妙。实际上他的画有夏天的时候穿这样的。有重要的事情的时候,他就会抽象因素的研究,(虽然)他没有这个概念。另外从穿的比较好一点,缎子啊、绸子的啊。没有事情在家用水、用墨、用笔方面他有很多独到的独特的一些诀里边反正就这样。作画的时候呢,他有一个罩着身体窍,只有这一个题材能用的这个技法。比如说画虾,的,咱们说的那个围裙一样,就一套,就穿上了。”画虾的半透明的质感,就是他能画得到。这些诀窍后齐白石的饮食,齐秉正有这样一段话:“他平常,来用起来很方便,但是谁创造的,那就是齐白石了。说句实话,就是三顿饭。

他平常中间都不吃点心,就当然最后总体形成的一种清新放浪的一种境界。”是早中晚三顿饭,而且吃的也很清淡。里边有什么啊,欧阳中石也说:“他谈的话,我虽然不大很懂,我记得有苋菜。到一定季节里那个苋菜,尤其紫根的但是我觉得哪句话都有分量。我感受齐白石先生的这那个苋菜,他很喜欢吃。还有什么啊,丝瓜、苦瓜,这位大画家,不只是画,应该说他的思想、他的境界是都是喜欢吃的。肉呢,他也喜欢吃。但是湖南的那种非常了不起的。我想举一个例子。老先生画过一个莲腊肉,后来吃不动了。还有腊味合蒸、腊鱼、腊鸡这些东西,他也喜欢吃。湖南的那种,还有什么豆豉、辣椒,这是少不了的。这是他家乡的菜。早晨起来几乎永远是煮挂面,他没有烦过,挂面里面有鸡汤就是很奢侈的事。”这样一个人,在生活中很少个人的乐趣。除了偶然听听京剧,再就是偶尔会做一种吃食,炸薯条。也许就是家中偶然无人做饭,也许是胡宝珠去世之后,他自己无奈中学会的吧。齐良末回忆老人道:“就是春节、八月节什么的炸薯条。白薯一根根切成条,然后和上面。拿一个铁勺子,然后搁那个油锅里头炸,好像螃蟹一样。每年好像都做一次这个。他晚年就让大家伙做,他就看着,看大家伙做了吃,他挺高兴的。”“田园乱后未全芜”。(齐白石《题白石草堂图》)战后相对安静的生活,再一次近乎避世的生活,也让白石老人有暇补写了前次避世时期未完成的工笔草虫册上的写意花卉,如《雁来红》《蝴蝶兰》《螳螂》《墨竹蝗虫》。这些册页,早已经画好了的工写虫草,和老人晚年愈加自如的风格简洁的写意融汇在一起,一工一写,一静一动,一收敛一奔放,显现了老人炉火纯青的工写合一的艺术。我们也许可以试想一下白石老人如何补写《雁来红》(花卉草虫册页之五):老人睡得极好,起来,打开窗子,空气新鲜得叫老人鼻息一紧。案子上有南纸店的单子,老人扫一眼,又是什么什么,老人没兴趣。老人抿口茶,又立到案子前,想起昨夜似乎梦见什么。梦见了什么?好像是红红的叶子,嫣红的,朱红色里调了西洋红的,红润可爱,比花儿都可爱。

什么时候,见过这雁来红呢?岁月依稀,已然记不得了。可是那红,那染了红的紫,想着想着,怎么就暖了起来,嫣红红的。也煞是有点艳,却不扎眼。老人喜欢这红色,这红色称为老人红也许是合适的。人老了,于娇嫩的颜色,会格外喜欢。于年轻的女子,有时候会格外看顾。白石老人,除了早期画过仕女,后来的很多年,几乎放弃了。花卉,也许可以称为老人笔底幻化了的女子。老人找出前几年画的工写的天牛,放在案上。在碟子里,浓浓地调好了红色。那红色看着真好,即便是不画,看着那浓艳的红色也是喜欢的。没有使用色彩经验的人不会这样感觉,尤其是用笔蘸了红颜色,在白皙绵软的宣纸上,提着笔锋写过去,宣纸上,瞬间出现的那些红,浸透,浮现,不仅心理,甚至会有生理上的愉悦。老人将用墨之法,放在了用色上。按照画面留下的空白,从画面右边五分之三处,向左横着探出一枝,调了水的嫣红,又迅疾写出淡淡若含着水的叶子。枝条开初几片,应是老叶。

老叶之枯涩,不宜展开,叶子侧写即是。枝条前端,是后生的叶子,在前,更是嫩叶,愈前,则稍稍淡。花叶写完,以极其浓的红色,近乎焦墨般使用,勾出叶筋。也有花叶未尽意的,直接以勾筋弥补。花叶的“活”,在于叶子的用墨用水的活,更在于勾筋的“活”。

红色的花叶,如此的深色,即便加上若焦墨似的勾筋,却也是飘忽,无所依的。墨,真是奇怪的色。红黑两色的奥妙,水墨画家怎么会知道的那么深。画面左上,是老人早就画好了的一只墨黑的天牛。水墨画的空间,是奇怪的。此天牛不在地,亦不在天,只是“在,“”在”与红色花叶某一个相较力也相吸引的位置。那只天牛,是用极其浓的墨,极细的笔画的。天牛的背部,近乎干涩的墨,叫人能感知到硬硬涩涩的感觉。天牛的背上,有极其细的有层次的纹理。天牛的爪子,因焦墨,一笔过去,爪子上的毛茸茸纤毫毕现。小时候抓过这天牛,天牛挣扎,爪子上的细密倒刺,在手指上刺喇喇的。天牛的须,觉得正动着呢。小嘴,湿的。天牛挣扎的时候,也会用很小的嘴咬人的手指,一点儿也不疼,那嘴太娇小了,只不过能觉到过那一点点小嘴的湿润。天牛的逼真,并不是全然为了逼真,实在是要那小小的精细,挟着壳的硬,爪子的茸刺,直接刺入雁来红的虚之“红”。

墨色的天牛,孤零,却有墨色的白石落款陪着。陪着,就好像是有三几只天牛了。三几只,相互静静相伴着。陪着,就好了。白石的落款,墨色,落寞,也有点孤单。再钤一“萍翁”小印,正红的印,将好。如果说齐白石的工细草虫还带有民间艺人炫耀技艺的因素,不似之似的粗笔写意是齐白石文人画胸臆的表现,那么,他将这本来不大调和的两者放在同一幅画中出现(宋人的工笔草虫全然是工写的,而一般画家的草虫,花草是小写意,草虫也只是稍稍细致而已),不仅出现了一种对比上的美感,一种他自家的独有创造,也呈现了他民间艺人和文人画家双重性格的结合。写意花鸟是白石老人晚年艺术最后发力的重点。齐白石五十四岁之后定居北京,但是家乡的山水田野始终是他绘画的魂牵梦萦之地。艺术批评家朗绍君说:“他晚年一个最重要的创作动机和心理活动就是怀念家乡,然后就把家乡和以前年轻的时候,小时候,那家乡的山山水水、花花鸟鸟想象得无比美好,画得非常可爱。”1948年,白石老人画的《蛙戏图》,笔墨简练,精气十足,并不逊色于前十年,甚至更有超越处。青蛙的身子已经总结提炼到仅用四笔。青蛙的头部和背部左右各两笔,就完整地显现出青蛙的头部和背部的骨骼结构。

笔墨的水分控制也十分精妙,几笔浓墨之下,除了表现了湿润的蛙皮,甚至能叫人感受到蛙皮裹着的背部骨骼的凹凸和脆薄骨头富有弹性的质感。爪子的用墨,可以叫人感到爪子的柔软,爪子的湿润甚至微凉黏湿的温度。另一幅《青蛙剪刀草》,纸的背面,老人用柳炭写“上上神品”,可惜,一直不能确定是哪一幅。这一幅是不是呢?不知道。老人晚年最为人称道的画是1951年为老舍命题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老人不画青蛙,而是巧妙地画一流淌的山泉,泉水清泠,里面游着不多几只活泼泼的蝌蚪。因蝌蚪而叫人联想,在山泉上面一定有青蛙。有青蛙,自然会有蛙鸣。不画而画,也有如诗歌的不写而写,留下了给人的想象。想象的蛙鸣,才是更为迷人的。这幅画,为了“十里”山泉,白石老人将画面置于纵向的狭长构图中,用浓墨显现了山泉的幽深。蝌蚪的活泼形态也是经过认真观察的,可以看出蝌蚪的尾巴摆动是与波动的水流融汇一致的,甚至其中蝌蚪尾巴在水流里的逆动,老人也精心地表现了出来。画的落款钤印,也极其用心。老人一定是未雨绸缪,早就想好了。为了避免题款、钤印与画面的冲突,白石老人巧妙地将落款和印隐藏在一侧的山石里。书法犹如山石的肌理一般,自然协调;而朱红的钤印则给全然水墨的画面悄然带来了一丝暖意——青蛙排卵了,春天来了。1951年,画家的《墨蟹》,人看了会惊讶,白石老人笔下的蟹爪一笔过去,竟然能同时表现出蟹爪的壳的脆与韧的感觉,甚至同时能表现出有如活生生的蟹爪的关节。笔墨到此,只能叫人叹服。记者采访齐秉正的时候,她专门说到白石老人的画蟹。齐秉正说:“(老人)不断地观察,不断地总结。你看他画什么都是这样。画螃蟹,开始的时候是画六笔。上边那壳画六笔。六笔,后来再减,画了三笔,但是仍然很好。就是说,他不是说我就永远是这一个套路,不是,他在不断地变化。而且这一个螃蟹的壳和其他的壳,还有正面的壳,反面的,还有就是这是公螃蟹、母螃蟹,都不一样。他都要把它表现得很好。”

白石老人在绘画上,总是殚精竭虑,试图找到自己的独特表现。老人的一幅《荷花》就是这样。荷花的倒影,水里的蝌蚪是不可能看见的,只有从岸上的视觉角度才能看见。可是齐白石不会给这些所谓的“写实”限制住,直接画了一群追逐荷花倒影的可爱嬉戏着的蝌蚪。含着湖水的荷花倒影,格外娇艳,好像湖水已经染上了嫩红那样,而一群黑色的蝌蚪围着,抖动着好玩的小尾巴,这样的画面,梦幻一样。这已经不是所谓的“不似而似”和“破形传神”,而全然是老人的近乎第六感的神来之笔。

晚年的齐白石依旧那么迷恋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已经九十岁的齐白石,开始认真观察鸽子,为了世界和平大会的召开和抗美援朝,画了《百花与和平鸽》和《和平鸽》,并在《和平鸽》上题写“愿世界人都如此鸟”。齐秉正曾说起这段齐白石养鸽子观察鸽子画鸽子的往事:“我觉得我爷爷他了不起在哪啊,他不是瞎来的。他不是说我想或者到别人那抄一个这个鸽子是什么样。他不是,他是仔细把那鸽子的翎,就是那个翅膀啊,外层的,外边这个飞羽,中间的中羽,和里边的那个羽,都给它看了。每层羽是多少根,那翎是多少根,他都数的清清楚楚。尾巴那个尾羽是多少根,也数的清清楚楚。这些东西都烂熟于心,所以他在画的时候,他不会出错,都在心里边了,只不过是怎么去把它表现好。”弟子胡橐(胡佩衡之子)曾拿毕加索画的鸽子给白石老人看。老人说:“他画鸽子飞时要画出翅膀的振动。我画鸽子飞时,画翅膀不振动,但要在不振动里看出振动来。”白石老人画鸽子,以线条和没骨法杂糅,在画羽毛尤其是腹部羽毛的时候,同时显现出腹部羽毛下面结实的肌肉。让人感觉似乎老人手中的毛笔直接透过到鸽子的羽毛,而又透过羽毛感觉到了鸽子温热的肌体。水墨的羽毛,也画得清晰而洁净,一笔笔过去,连绵一片,却一片片都是清晰的。不画翅膀的振动,是静中寓动,白石老人已经不仅是画画了,而且已经在静中悟到了自然的律动。白石老人自然是不懂也不关心政治的,可是他却跟这个新建立起来的国家有着那么密切的关系。欧阳中石专门谈到齐白石解放后因政治缘由画的几幅画,比如万年青。他说:“有一年老先生画了一张画,画了万年青。这张画流传在社会上。当时我没有想出为什么画万年青,我也想不出他为什么画成这样子,我完全不知道。我的朋友也说,哎呀,没想到这样画,不理解。当时我也好像不理解。一会儿我到老先生家,老先生问我,你看到过我画的,发表那张画吗?我说看到了。你有什么想法?我说太好了。他摇摇头。我不知道他摇头什么意思,我不敢出声,就盯住他,看他如何解说这个摇头。一会儿他说了,可能有人不理解。我一想,别人给你说了?没有吧,不会有人跑那说老先生这张画画得不好,不会有这个问题的。可是我心里也明白,社会上确实有人在议论。到我临走的时候,他叫住我。这个话真有分量。他说为了纪念党,我不画,我不祝贺,合适吗?我怎么祝贺?我一听明白了。他画的万年青啊,是在祝贺党的生日。(齐白石)又很慢说了一句,你想一想看,我要不画的这么粗壮的话,合适吗?”毋庸置疑的是,齐白石的声誉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达到了他一生中的顶峰。

齐白石的绘画艺术,自有其卓绝人所不能及之处,但是我们无可否认的是,也有特殊的政治背景因素的推波助澜。杨晓阳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说:“他最终的成就和新中国当时在世界范围内需要树立自己方方面面的形象是吻合的。在新中国树立整体国家形象的时候,齐白石作为一个文化的代表,作为艺术代表代表了中国。”齐白石晚年的生活,也有一段特殊的感情。胡宝珠去世之后,为了照顾老人的生活,后来有一位护士照顾父亲的生活。齐良末回忆:“是叫做夏文珠,做我父亲的护士。夏文珠的话,在这儿工作了多年,那是我母亲去世以后,夏文珠在这儿,她为人的话呢,挺温婉,很好,她又能写字,写一手漂亮的字。脑子也灵,能计算很多很多的事情。比如哪天哪天什么什么事,她都记录的很清楚,所以我父亲觉得好像得了个左右手,离不开似的。这样我父亲就很多事都依赖她,来做很多的帮助,助手一样。后来我哥哥不喜欢她。因为什么?我哥哥觉得好像她要跟我爸爸这么好了好了,将来弄不好,我们这家都没我们的份儿了。我哥哥就想办法给她轰走了。轰出去之后,我爸爸找人找不着那么合适的,又去找她。这样的来来回回在我们家,六次进府,七次轰出。最后的时候,那个夏文珠呢,一看我父亲弄什么,她说干脆,他儿子又这样,我也别让他们为难了,干脆我结婚吧。她干脆找了个姓谢,叫谢子进的人结婚了。结婚之后,人家说我没法去照顾你了,老先生你自己再找人吧。我父亲当时呢,说难得用这么一个好的人,用了还挺不容易的。我父亲本身也挺有感情的,跟她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肯定也有感情。我父亲很重感情的。后来我父亲就叫我,我这个小儿子,认她做我的干娘吧。就让我在庆林春饭店,是个大饭店,给她磕头,叫她妈。后来夏文珠可能是没房子,没地住吧,托我想办法,我找到廖静文,就是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在那个大羊毛胡同13号给夏文珠找了一套房子。以后我每年都去看她,那毕竟是干妈呢。有时候冬天要去给她安炉子什么的,她老了。”晚年,齐白石偶尔也会“老夫聊发少年狂”。九十二岁时,精神矍铄的齐白石为东北博物馆破例作。

《折枝花卉卷》。齐白石一生极少作折枝花卉长卷。我们很难想象,一位九十二岁的老人竟能一气呵成画就四米长卷花卉。画面上藤萝、荷花、梅花、菊花、芙蓉勾连蜿蜒,墨韵色彩,各具风韵,又相辅相成。用色虽只是两色,也俨然叫人感觉到千娇百媚,万紫千红。晚年,白石老人偶尔还会画一两幅有八大山人。

《荷花蜻蜓》《耕牛图》风致的画。《与语如兰》即是,隐约有八大山人的某些味道,但是没有冷逸,只有清丽。兰花鲜嫩,隐隐透过插着兰花的广口的玻璃杯,甚至可以嗅到兰花的若有若无的馨香。画这些画,白石老人不过是兴之所至,信手拈来,回味一下曾经留恋的过往岁月而已。跟《雁来红》的浓郁相比,白石老人也需要一杯清茶那样,用淡墨画一下《与语如兰》。要画了这样的画,才心手俱香的。

《白项乌鸦图》则极具现世生活气息。依旧的立轴形式,一只白项乌鸦跳在一只大梨上,正俯身琢磨如何下喙吃梨。与以往的许多立轴相比,这幅画的乌鸦横贯了整个画面,左右完全挤满。只是在画面的上部留出较大的空白。乌鸦的形色,从八大山人那里脱胎而来,但是画面给挤紧,有意识的减少空白,其实是在减少画面的空寂之感。乌鸦也有意画的壮硕,与八大山人的清癯区别开来。整个画面虽然是冷色,但是给人的感觉是温暖活泼的。

白石老人偶尔也会画人物。九十二岁那年画的《耕牛图》即是。牛和农人的笔墨更加洗练,神气尽见。

同类推荐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 楚材秦用:李斯

    楚材秦用:李斯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李斯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李斯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 他们这群人

    他们这群人

    青少戎马战敌顽,壮志凌云钢铁汉。日寇蒋军美国佬,甘拜下风把鬼见。建设祖国冲在前,艰苦奋斗排万难。救死扶伤医德好,白衣天使众称赞。一生辛苦何所乐,为民服务喜开颜。银发捻须高歌颂,夕阳普照红满天。
  • 名人传记丛书——罗斯福

    名人传记丛书——罗斯福

    本书讲述了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的事迹。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世界秩序重建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与华盛顿、林肯齐名。
  • 李嘉诚的人生幸福课

    李嘉诚的人生幸福课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几人会是一帆风顺?换一种眼光看待生活的坎坷与痛苦,也许你会发现,吃苦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种幸福!吃苦能在逆境中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在有限的环境中养成宽大的胸怀。人活着就应该吃些苦,相信那些会吃苦的人才能懂得珍惜,才会懂得知足,才会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看清人生的更大目标,追逐更远的风景。不管是谁,只要他能够坚持吃苦,自然就会比别人得到的更多,因为“上帝”长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他会公正而又公平地善待每个人的。
热门推荐
  • 重生都市之最强农女

    重生都市之最强农女

    古往今来只听过广发英雄贴的,乐水市却出了个女奇葩,竟同时朝东城高中十大校草群发情书。癞蛤蟆想闻天鹅香的代价,是被仰慕校草们的女生毒打致死。她是九域大地已修练至皇极境的尊者,为报家仇与仇人同归于尽。再次醒来,她变成了她……是同学欺负老师厌恶的单亲家庭穷酸乡下妹?还是亲人嫌弃生性胆小懦弱被人陷害后群殴致死的蠢货?抑或是神秘莫测威震八方一呼万应的地下女王?凤还巢,一夕之间从懦弱无能到睥睨天下,从自闭卑微到恁我纵横……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且看一代武神重生都市,如何从一个普通到丢进人群里再也找不出来的农村女在繁华都市下渐展绝世锋芒!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旋风少女1:光之初

    旋风少女1:光之初

    明晓溪小说“旋风少女”系列,已被改编成周播剧,即将登陆2015湖南卫视每周一周二22点档“青春进行时”!《旋风少女1:光之初》:你冲破了黑暗,你微小但并不渺小,因为宇宙中的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如果找不到自己存活的价值,那就向少女百草学习吧,翼望可以成为自己幸福的小小契机。
  • 宠溺情人甘之如饴

    宠溺情人甘之如饴

    梓晴捂着脸,终于哭起来,只是眼泪一滴一滴掉落,幕梓晴本以为那次已把这辈子的泪都流光了,自己再也不会哭,却低下头泣不成声,是什么在慢慢啃噬着她的心脏?他说她自私,从来就没有像他那样爱她地爱他,他说连十分之一都没有。梓晴决定要代于昊赴生死约时,她不是想证明什么,而是她真的深爱着于昊。
  • 女法医之骨头收藏家

    女法医之骨头收藏家

    本书所讲述的案件均由真实事件改编,数起重大凶杀案,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为避免对号入座,地点和人物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繁华的都市突然出现了一名令人恐惧的变态杀人犯,他喜欢将被害人身上的肉一片片切下,就像技术娴熟的厨师,再把骨头留下,最后将肉寄给被害人家属,媒体冠以“骨头收藏家”的称呼。他为什么喜欢这样做?是有特殊嗜好,还是受过某种刺激?
  • 东风第一姝

    东风第一姝

    重生后,阮思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再也不要做怨妇。前世渣夫又来提亲了,阮思转头嫁给冷面司狱晏瀛洲。旁人可怜她嫁了个活阎罗,阮思偏要仗着她夫君不好惹,惩恶霸斗奸佞,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她这夫君百般好,就是整日将她看得牢。要不……等她赚足了银子,买他一张放妻书?*他司狱典,掌刑狱,世人畏他如鬼神。晏瀛洲扶额叹息,他囚得住天底下最危险的犯人——怎么就锁不住他家夫人那颗想和离的心?*任尔东西南北风,占尽风流第一姝。
  • 慢慢圈住你

    慢慢圈住你

    “做我女朋友吧”“好啊。”多年之后,周昔舟离开了上海去了国外,只留下了林清然一个人,他们的恋情也到此结束。直到周昔舟回国,林清然开始了不要脸模式“老婆,嫁给我吧”“不嫁,我不喜欢你了。”“婚后可以慢慢培养。”【超甜宠文】
  • 万法天骄

    万法天骄

    前世一生都在究研武学,直至寿命待尽也未能到那巅峰看一眼风景。今生,从新来过,才发现这个世界是都么的经常!
  • 独家霸恋:霸道校草,撩够没

    独家霸恋:霸道校草,撩够没

    第一次他要她负责任:“凭什么!”田岚岚望着眼前的某男,皱着小脸,气鼓鼓的问。“小懒懒,你看,我被你撞残疾了,站都站不起来了。”说着还指了指腿,“你难道不因该负责任吗?”“好吧!她.....”第二次他要她负责任:“老婆,我....”某男从田岚岚的背后搂住她的腰。“你怀孕了!”田岚岚条件反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奥术之主

    奥术之主

    知识是思想的提炼,作用于精神足以构筑思维,据古铄今。投映到现实则能改变物质,追溯历史。无能者叫它魔法,卓越者称为奥术,一啄一饮,皆在毫厘之差。——奥术之主“达利乌斯·克罗雷”艾泽拉斯的“另一位”克罗雷领主辉煌的奥术之路。他向往知识,他改变命运;他高奏凯歌,他无所畏惧。请忘记曾经的克罗雷吧。请记住如今的克罗雷吧。在他遨游星空之前,你还能看一看活着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