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68800000014

第14章 14、声律和算术

黄帝朝还有两个有名有姓的发明,分别是伶伦发明了音律和隶首发明了算数。

有关音乐的传说,在黄帝朝之前就有。其中,有一种传说是女娲造人之初就发明了音乐。这说明音乐的起源非常古远。而在燧人氏的传说中,也有音乐的部分。更近一些,则是跟伶伦同一时期的岐伯,会制作乐器。

以音乐的发展规律来看,音律发明应该是在乐器发明之后。乐器的出现,不仅有传说为证,而且在考古中还发现了实物。史前的骨笛和陶埙,可以作为乐器的始祖。另外金鼓和号角虽然主要应用于战场,但也是三种乐器。而音律发明之后,对于乐器的制作,会有进一步的指导意义,方便大规模制作乐器,并大规模培养演奏人才。以史前发掘中骨笛和陶埙制作的成熟程度来说,音律应该已经引入乐器制作。发掘的乐器正是在黄帝朝的时代或者更早,所以伶伦发明音律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传说伶伦根据凤凰的鸣声,制作了十二声律。其中,按照雄凤鸣声制作了六个阳律,又按照雌凰鸣声制作了六个阴律。

伶伦制作的十二律第一次将音乐系统化,方便了乐曲产生和乐器制作。传说伶伦在制作十二律之后,也制作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篇乐曲《咸池》。

在黄帝朝之前,氏族乐舞只有氏族名而没有专有曲名,直到伶伦制律之后才有专有曲名。也正因为伶伦的重大贡献,黄帝让伶伦做了黄帝朝的乐官,管理天下的音乐。

而有关算数的传说,也不是在黄帝朝才出现的。早在伏羲氏的时代,就有结绳记事。人类根据绳结的多寡,来推算财物的多寡。后来燧人氏又发明了文契,人类又根据文契的数目来推算财物多寡。又到了伏羲氏的后代,某一世伏羲氏制作的八卦,更是出现了二进制的萌芽。阳爻和阴爻不仅用来解释事物,更成为计数的利器。三个爻位就可以得到八个数字,这已经是一个数学的革新。后来八卦被用于确定方位,当然也有可能被用于计数。而到了以八卦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的出现以及史皇氏造字之后,随着文字的广泛使用,用于计数的文字当然也要提上日程。

传说中中国计数符号是由黄帝朝的隶首发明的。隶首用十种符号分别代表从一到十的十个数字,这跟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文字如出一辙,只是各自的符号不同而已。而隶首的十种符号相比之下更为直观,可以直接看出数目。汉字中间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都是脱胎于隶首的这十种符号。其中,“十”字没有改变,“一”“二”“三”“四”是直接将竖着的符号放平。其他五个字经过了长期演变,不过基本的形状没有大的变化。有了这十个数字,隶首再用进位法使用数位来表示数字,跟古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再次不谋而合。

而按照我的想法,由于中国和印度距离较近,史前的人类迁徙和交流也比较频繁,中国和印度中间的一个发明了计数法然后再流传到另外一个国家的可能性非常大。只不过到底谁先发明,就不得而知了。两者的书写方式各不相同,但这不是问题,因为数千年的时间,足以让文字在分化中发生演变。现在能够确定的,就是阿拉伯数字跟中国数字的写法区别并不大。“1”是完全一致的,“2”区别较大,但更像中国数字的草体,“3”跟“2”差不多,“4”变化较大,“5”“7”“9”比较相似,“6”“8”差别较多也同样有迹可循,“10”则是印度人的发明,因为使用了“0”。

不仅是阿拉伯数字,甚至是古罗马数字,也跟中国的数字比较相似。其中,“I”“II”“III”完全一样,后面差异较大。所以我觉得,数字在中国首先发明,然后传到印度和西方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印度人在数字发明中间的贡献,则是发现了“0”。

隶首发明的数字使更加精确的计数和计算成为可能。

在计数上,人们只需要报出数字,而不需要使用“同数量排除法”就可以直接用数字对财物进行比对。“同数量排除法”是最早的计量法,也就是同时去掉两堆财物中相同数量的财物,直到一堆去尽,或者一堆的数量明显少于另外一堆,就可以比较多寡。在分配中,也是严格按照一人一份,分完一轮再来一轮,直到剩余物品不够分留作下次分配为止。而有了数字之后,首先可以直接对财物进行比较,谁的数字大谁的财物就多。在分配中,也可以根据经验,先是不自觉地使用除法,后来更是直接使用除法,就可以知道每人能够分配的财物数额。

而在计算上,首先是对于四则运算大大方便了。数字和数位的发现让计算的规律被找了出来,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对财物进行计算,而不必对所有财物清点就可以直接给出财物数量了。隶首在这方面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为他发现了“算筹”。

所谓“算筹”,其实就是若干小木棍,按照一定方式摆放在一起,就可以摆成数字。首先十个数字的摆法,分别有横式和竖式两种。横式分别以一到四个横着摆的小木棍表示一二三四四个数字,数字超过五,就用一个竖着摆的小木棍表示五,然后再在一个竖着摆的小木棍上加上一到四个横着摆的小木棍表示六七八九四个数字,最后用两根竖着摆的小木棍表示十。竖式则是跟横式刚好相反,但摆法完全一样。个十百千万位及十万以上的数位,都分别以竖式和横式的算筹错开,以表示不同的位数。

有了算筹,数字被直观地摆出来之后,就可以用不同的数字对齐数位做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不过算筹的使用比较麻烦,因为摆算筹需要大量的时间。当然,后来人们用符号代替小木棍,使用笔算,那样又方便了很多。算筹以及从算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笔算,一直用了很久,作为中国先民最早使用的计算工具。这种计算工具在发展成笔算之后,一直到今天都还在使用。不过,这中间,还有算盘的发明,是计算工具上的进一步革新。

据说算盘也是隶首发明的。今天随着电子计算器的大量使用,算盘已经走出了历史舞台。但就在二十年前,利用算盘进行计算的“珠算”课程还是小学数学的组成部分。这充分证明了电子计算器出现之前珠算的不可代替性。隶首在发明算筹之后,之所以又发明算盘,这是因为当时的黄帝朝非常强大,需要处理的财物实在太多,如果要一笔笔算出具体数目再进行下一次计算,无疑会耽误大量时间。算筹在这方面的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了。所以隶首需要发明一种新的计算工具,能够储存先前所作的计算结果,又不需要重新摆弄算筹,直接就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计算。

于是算盘就被发明出来。算盘分为上下两格,分别用木棍将上下两格连接起来,木棍又嵌在上下两格的边框上。上面一格的木棍上,有两颗算盘珠;下面一格的木棍上,有五颗算盘珠。算盘珠呈轮胎型,方便拨弄。一根木棍就是一个数位,一般的算盘都有十几根木棍,足以计算一万亿以内的数据。开始使用算盘的时候,先正着将算盘一竖,所有的算盘珠就落到格子里木棍上最下方的位置,相当于电脑计算中的归零重新开始。然后就可以拨弄算盘珠,引入数据。下方的每个算盘珠代表一个基本数字单位,拨上几个算盘珠就代表这个数位的数字为几。等到五个算盘珠都满了,就将这五个算盘珠复位,而将上方格子里的算盘珠拨一个上去。上方格子里的算盘珠代表五个基本数字单位。上方两个算盘珠都满了,就表示这一位满了十个,可以进位了,于是又将两个算盘珠都拨下来,而在上一位的下方格子里拨一个算盘珠上去。每次的计算做完之后,如果还要继续计算,不用知道结果,直接将新的数据加上去就可以了。直到最后,所有数据都计算完,再来观察算盘上的情况,得出最后的结果。在算盘的使用过程中,很多口诀也流传了下来,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都有,直接按照口诀拨弄算盘珠,进一步加快了运算速度。算盘还有一个好处,不用像算筹那样进行摆放或者做符号,直接拨弄就行,算完了一竖,直接复位。在电脑产生之前,算盘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工具。而且算盘不仅能够计算整数,还能计算小数,只要计算之前确定哪根木棍是个位就可以了。

数字、算筹、算盘,这三个发明是中国数学和统计学的基础。从那以后,中国先民就拥有了强大的数学计算能力,无论是管理国家,种田经商,打仗还是做学问,都离不开算数这个好帮手。我想黄帝朝军事科技的发达,跟这个发明应该不无关系。而此后黄帝朝数百年的繁荣,也同样离不开这个科学基础。

同类推荐
  • 仙相世

    仙相世

    周末出门遇见一个猫,居然就这样随意的穿了,竟造化弄人的到了一个傻公子的身上,一个傻公子这可如何是好,算了,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就安逸的当这个傻公子好了。什么!时局要动荡了,那就一统天下好了。看一个傻公子的治世之道。
  • 金鳞开

    金鳞开

    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重生为皇明末代太子朱慈烺。从不接受失败的灵魂,因此掀起了复兴大明的风暴。从这一刻起——让别的民族瓜分大地和海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皇皇大明也需要更多的土地来阵列自己的大炮!============新作《大明金主》已经上传,下方有直通车,多谢新老读者多多支持~~!隆万之世,驰钱禁、开海贸、一条鞭,资本主义再次冒出了小小的萌芽,大明一步步走向皇朝的制高点。这是个政商一体,亦儒亦商的时代。这是个盛极而衰,历史拐点的时代。这是个纸醉金迷,繁花似锦的时代。这是个百业待兴,大展拳脚的时代。这个时代,旧制度终结,新制度诞生,从此大明走上了另一条制霸世界的道路。“敲响金子,听我说话。”——徐元佐
  • 汉官之陈

    汉官之陈

    新书《我能无限加点升级》发布,有兴趣可以看一看。陈安,身为汉初丞相陈平之孙,在陈平的影响之下踏入汉初官场。两位师傅周亚夫、申屠嘉教会了他许多东西,但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陈安以一穿越人的视角见证了汉初官场之上的形形色色的人。同时也随大军北击匈奴。细柳周亚夫、烈侯卫青、封狼居胥霍去病且看陈安如何成为一位跨居文、景、武三朝之上的朝臣、汉臣!
  • 大魏影帝

    大魏影帝

    做王子吗?坐牢的那种。——实力派演员梦回三国,成了曹植之子曹苗。面对重重阴谋,步步杀机,如何才能杀出一条血路,逆风翻盘?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装疯卖傻,喜笑怒骂,一人千面,假痴真狂。朝堂上,我是体弱多病,身患狂疾的王子。江湖中,我是令人闻风丧胆,小儿止啼的间谍之王。才高八斗?父王,你安心做诗。三马同槽?司马懿,你家马厩烧光了。曹睿不高兴?你也配姓曹?!
  • 隋末风雷

    隋末风雷

    大业七年,知世郎王薄在长白山高唱‘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撬动了表面看上去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般繁华强盛,实则已经千疮百孔、处处危机的大隋帝国的第一块基石!自此之后,大隋帝国逐渐分崩离析,各地烽烟四起,河北窦建德、瓦岗寨李密、洛阳王世充、太原李阀、江南杜伏威……一众枭雄豪杰纷纷群起而逐鹿天下!然而谁都没有留意到,当王薄高唱战歌的时候,一个崭新的罗成同时出现在了北方的涿郡,悄然扇动了小小的翅膀。窦线娘、萧皇后、李秀宁、长孙无垢、阴柔月……这些如玉美人,会和这位涿郡少将军发生何等纠集?李世民、李玄霸、李靖、秦琼、程咬金、单雄信、尉迟敬德……这些耳熟能详的猛将英雄,又和罗成是敌是友?江山如画,英雄辈出,大浪淘沙之后,谁能气吞万里河山?.
热门推荐
  • 论语的提醒

    论语的提醒

    本书收录了论语的原文,给出了译文,并结合实例总结了论语的智慧,及其对当今社会的提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权倾天下步步成殇

    权倾天下步步成殇

    “南锦笙”出生时,天呈祥瑞之兆,是南辞国的嫡公主也是名动三国的才女,三国第一美女!十六岁时,她嫁给了北陌国的太子,成为了万众瞩目的太子妃,她为他做了许多事但在最后换了他的一纸合离,回国路上被“现任太子妃”刺杀。侥幸存活经历了生离死别,哼~绝望拢聚了她,为复仇自毁容貌,登上了南辞国帝位,经历一件件生离死别,最后一步步统一天下登上女帝之位!
  • 魔剑仙尊之创神界

    魔剑仙尊之创神界

    以武入修真,拥有天地最强灵魂,获得世间无敌血脉,开启宇宙顶级体质,掌握天道仙器,神挡杀神,佛挡弑佛,接管百万年前众强者未能完成的事业,开辟一片新的纪元。
  • 开国战将:让尘封的历史成为新闻

    开国战将:让尘封的历史成为新闻

    《开国战将》提供了许多经作者之手发掘的重要史料。其中较为珍贵的,有辽沈战役中和“文革”中有关林彪的史实(本书被访问者多为“四野”的老人),有诸多将领庐山会议后被卷入批判彭德怀、黄克诚“军事俱乐部”的激流旋涡的情况,有的文章还涉及了1958年对刘伯承的所谓“教条主义”的批判,涉及了一些将领在“文革”中忽浮忽沉的人世跌宕。这样的将军命运在中国不是个别。他们不是西方意义上的职业军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条“政治生命”,他们每个人都是政治的密切参加者,旋涡裹挟,身不由己。他们举手投足,皆受制于那个控制力巨大的历史氛围。
  • X城绝境求生记

    X城绝境求生记

    未来世界一座联邦城市爆发丧尸病毒危机,整个城市被隔离墙围上从世界上剥离出去,要对付丧尸,还要提防同类,这不是最可怕的,无尽的丧尸,残忍的身边人,怎么办?站起来拿出你的勇气与智慧在绝境中求那一丝生存的希望。
  • 终极一家的伪傻妞

    终极一家的伪傻妞

    苏拉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变成终极一家里面一个电视上原本没有的人物,夏宇的双胞胎妹妹夏季。长相是重生前的明星蔡宜臻的样子,打扮是她演的萌学园里面乌拉拉的样子,所以可以说她是金时空五熊的分身。当了一辈子杀手没办法左右自己人生的苏拉突然很喜欢现在这个身份,原主就是一个只有五岁思维但是成绩很到的女孩子。苏拉成为夏季的生活开始了......
  • 今生前世生死劫

    今生前世生死劫

    血滴在指尖上,滴答滴答。这更让寂静的牢笼变得更加恐怖,女人在牢柱上双手双脚被铁链栓的死死的,全身遍布伤痕,血一直沿着他的手臂流下来,女人在嘴里喃喃道:“生死劫,生死劫…………忽然,一阵脚步声,一个男人站在他的身边,用手轻轻抚摸着她的脸庞,对她冷漠的说:“我爱你,但是我更爱自己的生命,所以对不起了!”男人拔出长剑深深的刺入女人的身体里,男人只说了一声对不起便转身离开了。女人的血像一朵盛开的曼珠沙华,绽放在死亡的彼岸…………
  •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原理和案例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原理和案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理论、方法和典型案例。内容包括:企业信息化和信息化工程的基本概念,企业信息的采集、传输、管理、处理、集成、分析、决策等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和工作原理,企业信息化的支撑环境,以及机械制造、家电生产、化工生产、冶金和电力等行业的5个典型企业信息化工程案例。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等专业的教材,作为企业管理、计算机、通信、信息工程等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工业企业有关领导、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开发企业信息化工程之用。
  • 施公案

    施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