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70200000002

第2章 重视无锡名人研究

宗菊如

一.无锡是人文荟萃之地

从《史记》记载的泰伯奔吴,到如今三千二百多年历史,无锡地区出了许多名人。市地方志办公室作过一次统计,无锡市(包括宜兴、江阴)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人物计70多人,其中有不少是某些领域的奠基人或开拓性人物。例如,在科学技术领域,明代的徐霞客是我国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科学家和文学家,是北京世纪坛纪念的40位名人之一。《徐霞客游记》是中国二十部名著之一,他发现喀斯特地貌的时间比欧洲人早四百多年。中国近代科技之父,中国科学院公认的有三人,华蘅芳、徐寿、李善兰,前两位就是无锡人,同时代人,而且在一起合作共事过。现代科学家周培源、钱伟长等,在物理学领域里都有独创性的贡献。中国水下机器人之父蒋新松,“现代毕昇”王选开创的汉字印刷技术革命更为人称颂。无锡共有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8位,平均每6万人中就产生一位,而全国平均每100万人才有一位。宜兴市是全国有名的教授之乡。在文学艺术方面,中国古代十大画家,无锡占了三位,即晋代的顾恺之,明代的王绂和元代的倪云林,现代则有徐悲鸿、尹瘦石、吴冠中等。钱钟书是中国文学的巨匠,阿炳(华彦钧)则是我国伟大的民族音乐家,他创作的《二泉映月》名震海内外。刘天华也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把西方音乐的精华融合到我们民族音乐中,这是开创性的。从政治领域来说,古代出了李纲这样的爱国宰相。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秦邦宪,虽然在一段时间犯了“左”的错误,但后来改正了,在党史上是有影响的。无锡近现代还出了不少著名的经济学家,如孙冶方、薛暮桥等。

无锡地区包括江阴、锡山和宜兴三个县级市(锡山市不久前已撤市建区),在历史上有四件大事,都是在这里发生的,有人称为四个发源地。

第一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泰伯来吴地后,贡献是很大的,首先是把中原文化带来了,与吴地本土文化融合起来,吴文化的兼容性应该从那个时候算起。吴文化现在的概念有变化,实际上是指吴地文化,而且是有文字记载的吴地文化,发源在无锡地区。

第二是东林党的发源地。无锡的顾宪成、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形成东林党,反对宦官专权,评论朝政,主持正义,实质上是代表当时新兴的城市市民的利益。东林党的历史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楹联,是古时中国知识分子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对当代知识分子的影响也是很深的。

第三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在几个城市发展,而其中以无锡最为典型,其发展的规模最大,近代工业经济的总量在全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20世纪30年代初,仅无锡荣氏企业经营的机制面粉总产量就占全国近三分之一,棉纱布总产量占全国的29%。

第四是中国现代乡镇工业的发源地。乡镇工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叫社队工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基础上,乡镇工业异军突起,而且创造了中国很有影响的“苏南模式”。华西村的吴仁宝等一批知名人士就是发展乡镇企业的代表人物。

无锡地区所以能成为四大事件的发源地,无疑是与这里的一些名人的活动有直接关系。而这些事件本身又产生了一批又一批新的名人。

二.无锡名人的成因

第一,发达的经济是人才成长的土壤。泰伯奔吴兴修水利,苏南一带成为鱼米之乡。唐中期以后,江浙逐渐成为中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每年通过大运河北上的粮食不下400万石,北宋,运河的漕运达到高峰,曾一度高达800万石。无锡是运河漕运在江南集中北上的中心城,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首和布码头。地处运河北侧的江阴。濒临长江,宋代沿长江岸已形成几个港口市镇,如申港、杨巷,尤其是黄田港,已成为中外贸易的一个重要港口。明代,无锡的商业仍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明代17位豪富,无锡占了3人。明末清初。无锡地区包括江阴、宜兴,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全国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无锡经济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至2000年,无锡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1200亿元,人均超过3000美元,列江苏各市之首。发达的经济为教育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为人才的交流,各种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条件,这些都是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

第二,发达的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基础。江南地区自古以来重视教育,形成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早在北宋,无锡就设立县学,作为培养科举人才的官办学校,宋代民办的书院也日益兴盛。尤其是明、清以来,不仅有官办的府学、学宫等,而且民间的学馆、书院、藏书楼、私塾、义塾等遍布城乡。无锡历史上的一些有识之士历来十分重视地方教育事业,无锡的东林书院,最早是南宋杨时创建的,杨时在书院讲学18年。明末,无锡人顾宪成、高攀龙则把东林书院办成了全国的讲学中心,也可以说是教育中心。清末民初,民族工商业在无锡兴起,引发了有名的工商业主重视教育,“兴学育才”的热情,他们积极兴办各类新式学校,“实业家办实业教育”一时成为无锡大工商业主的风尚,竞相举办一批直接为工商业企业培养多种人才的学校,形成遍及城乡的地区性教育体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无锡不仅办了小学、中学,而且办了江南大学。全国解放以后,教育事业进一步得到发展,为无锡培育多类人才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第三,严格的家族教育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宋元以来,无锡以至整个江南地区“学而优则仕”深入民间,读书成为风尚。无锡的钱氏,出了许多有声望的人才,仅科学和文化界的,就有国学大师钱穆,文学大家钱钟书,科学家钱伟长、钱钟韩等等。历史记载,钱氏远祖五代时,吴越王钱谬就非常重视家教。他临终前曾向自己众多子孙提出10项要求,所以钱氏师祖辈德才教育极为严格,一丝不苟。名人的家教不仅重视文化知识的教育,更重视道德品行的教育。从小就养成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可贵品格,中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陈翰笙在百岁华诞时回忆起自己到老不忘的童年时的母教:“为人要正派,骨头要硬,心肠要软。”并且一生身体力行。

第四,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一个地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文化意识、价值观,对这个地区人才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自古以来,无锡地区的开放意识比较强,自泰伯奔吴,这里就吸取中原文化的精华。近代以来,出现了一大批主张向外开放,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人,薛福成、华蘅芳兄弟、徐寿父子、荣氏兄弟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近代以来,无锡的名人,在中国和世界上有点影响的,一般在本地完成基础教育,以后到外地上大学,许多人还出国留学。民族音乐有阿炳是本地成名的,但他的乐曲《二泉映月》,是吸收了广东音乐和道教音乐的优美韵律而制作成的。名人效应则是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无锡名人的众多业绩和成就,不仅给家乡人民带来自强自信,同时形成良好的风气和影响。中科院资深院士裘维蕃先生曾说过,徐寿、华蘅芳、徐建寅这三位先贤对无锡科技人才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研究名人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提高市民素质。名人的成长史及他们对国家、对民族、对家乡的贡献,是一部爱国主义和民族优良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无锡的名人具有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无锡近代民族工商业者,是“实业救国”者。荣德行说:“中国要富强,非急速变成一个工业化国家不可。”这是他毕生致力于发展我国工业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无锡的名人具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唐代诗人李绅非常关心民间疾苦,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他那首《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老少皆知,是教育青少年的名诗。化学家徐寿和数学家华蘅芳,在设备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制造出我国第一艘机动轮船;徐寿之子徐建寅,也是著名的化学家,为了研制当时先进的无烟火药,在实验时发生爆炸,不幸身亡,他是中国近代第一位以身殉国的科学家。教育和文学艺术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名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我国近现代杰出的艺术大师徐悲鸿认为,艺术应该追求时代,向前发展,固步自封、复古守旧都是大敌。近代以来,无锡的名人几乎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文化,但又不妄自菲薄,全盘西化。薛福成是较早主张学习西方的人,他主张中国要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使国家富强起来,他始终怀有中国必能超越西方的信念。在他们看来,继承传统和学习西方都要创新,使我们的祖国、民族更快富强起来。用以上这些精神来教育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二,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城市不仅仅是一堆砖石结构的建筑物,而且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的结晶。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的名人故居是这座城市人的记忆,无言的档案;是这座城市文化品位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这座城市无价的资源。无锡的一些名人,层次高,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有一定的影响,保护好他们的故居,将极大地提高无锡城市文化品位。吸引和组织青少年参观这些故居及其遗物、著作,会使他们一生的成长受到巨大的激励作用。在中小城市中,名人故居、旧居对城市文化品位提升更具有优势。世界上一些中小城市的知名度往往是同那里的名人联在一起的。在那里,市民所产生的自豪感、凝聚力,比大城市显得更为明显。

第三,有利于发展旅游,吸引投资,扩大交往。在现代,旅游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无锡不仅有美丽的太湖、古老的运河,更有许多名人在这里诞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过去,我们往往仅重视山水景点的开发,对名人故居、旧居的开发利用不够。如果我们在这方面舍得投资,肯定会得到丰厚回报。无锡近代以来的许多名人,他们的后代许多在海外创业繁衍。开发名人故居旧居,是吸引他们寻根、爱乡和投资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20世纪80年代,无锡市政府成功地举办了荣氏观光团来家乡无锡参观,而且受到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对联络其海内外家属支持家乡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方面工作的潜力还很大,应专门进行研究。

(载《江南论坛》2002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极品父皇

    极品父皇

    某一日,轩辕纪正在龙榻上批阅奏折,而身后的轩辕清翎躺在那里,双腿不时的摆动,而龙榻两侧分别匍匐着两只巨虎。轩辕清翎突然问道:“父皇,如果要您在我和燕国之间做一个选择,您会选择哪一个呢?”轩辕纪淡然回道:“先告诉朕,为何朕要选择?”轩辕清翎嘟着小嘴:“如果啊,打比方啊。”轩辕纪:“无论朕选择燕国还是你,都是一样的。”轩辕清翎嘴角划过一抹父女式的招牌邪笑,她得到答案了。轩辕清翎翻身趴在轩辕纪身上,双手挽着轩辕纪的脖子,晃来晃去的。而一众司礼监太监,却是低着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轩辕清翎:“父皇,如果哪天我嫁人了,您会心疼吗?”轩辕纪:“那朕问你,如果哪天朕想离开燕都,带着你母后周游四方时,你会答应吗?”轩辕清翎很直接的笑道:“不会!您可不只是母后的丈夫,还是我的父亲,没理由女儿一定要谦让母后的,不是吗?”轩辕纪:“是吗...”轩辕清翎将头埋在轩辕纪颈间:“嗯...”
  • 大明王朝1624

    大明王朝1624

    昭昭日月,煌煌大明,穿越到了天启四年。明是要扶的,但先绿了天启再说!重生在一个举人身上,没时间了,尽快中状元,然后娶美女、赚大钱、练新军啊……
  • 染幽传

    染幽传

    一部虚拟历史的小说,讲述主角家破人亡,受尽艰难险阻,结识五位兄弟,夺取江山的故事,也包含一些爱恨情仇。
  • 武霸蜀汉

    武霸蜀汉

    公元227年,诸葛亮正磨刀霍霍准备北伐,蜀汉国力日衰,民生凋敝,且看穿越在后主刘禅身上的刘镡如何带领蜀汉军民,重返中原,完成大一统。
  • 与皇帝备胎们的乱世生涯

    与皇帝备胎们的乱世生涯

    这是最乱的乱世,天下从来就是不谁家的,江山轮流坐,今年到我家,一个个皇帝备胎跃跃欲试,准备跳上历史的车轮。主角在一旁踌躇不已,他不知道该去排队还是拉一个下来?(已有两百万字完本作品《大明好国舅》,不太监。)
热门推荐
  • 无人修真直播

    无人修真直播

    打造优质IP网文世界观,创造美好生活共享宇宙。
  • 青之笔

    青之笔

    我是一名高中生,喜欢诗歌。希望你们能在我的诗歌中找到自己的青春
  • 兽兽也修仙

    兽兽也修仙

    肉身死了,灵魂守在墓边不能离去,看着一个个假心假意来看她的人,却又无可奈何,这是小女子修炼成妖和亲亲老公互宠互爱的暖情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永恒不陨

    永恒不陨

    纪元更迭,万古成尘。世间无人不死,浩瀚时光长河,谁主沉浮?以天地为棋盘、众生为棋子……只为长生只为仙!
  • 婚不由己:总裁的火辣蛮妻

    婚不由己:总裁的火辣蛮妻

    周行琛的报恩方式很特别:一,把恩人的女儿弄到身边;二;把恩人的女儿当女佣使;三,把恩人的女儿变成自己的女人。萧珂人生很别致,父亲生死不明,母亲改嫁弃女,继父拿她抵债。这些不算什么,可凭空出现的监护人是什么鬼?把她当使唤丫头不说,还随意安排她的人生,参与她的感情,他凭什么?姓名他想改就改,身份他想变就变,她又不是他周行琛圈养的宠物!萧珂抗议、拒绝,抵死不从!可他周行琛是谁?邪魅无赖的勾着她的下巴,霸气欠扁的说:“你拒绝跟我有什么关系?”你拒绝是你的事,我娶你是我的事!可是为什么盛世婚礼上的新娘不是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灼灼琉璃夏:学园魔法女王

    灼灼琉璃夏:学园魔法女王

    首席魔法师由一年一度的擂台赛决出,公正公开。今年的首席魔法师擂台赛已经结束,而那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小小地吃了一惊——却周密审慎的长发风凌月。桀骜不驯的炎天烬。阳光开朗单细胞的雷玄破。独来独往的风纪委员长水吟澈,没人敢接近的姬少影。这样的五个人,竟也有撞上铁板的一天……
  • 鹿语晗溪沫

    鹿语晗溪沫

    她,是这世间神一般的存在,世间万物生灵创造了她,她拥有一切生灵的能力,成为了不可一世的王者,可却无一丝笑容,即使存活了千百年无一人让她留恋,直到遇见了那群如星星般闪耀的少年...——鹿晗,吴世勋,吴亦凡,朴灿烈,边伯贤,金俊勉…
  • 梦兮花未落

    梦兮花未落

    人们都说上天为你关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可如果一扇接一扇的门都紧闭,这时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