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77800000012

第12章 冀州F4

福王爷安排人去真定府传信,又嘱咐了我几句,要我好好回忆案件相关的信息,越多越好。正说话间,钱叔带了崔医生过来。老崔给我号脉又问我哪里不舒服,我直说头晕,好多事情记不清楚。于是老崔给我开了个安神补脑的方子,并叮嘱我多休息。

福王爷马上又喊人来,让人接着去真定府,告诉知府明日先别开堂。给真定府一日时间探查事情经过。其实是给我时间,让我好好休息。任我们谁也想不到的是,只这一日时间,田氏就搅动了满城风雨。

丫鬟小红又端了一碗粥过来,这次她来喂我,心兰却不好当着这么多人与她抢。我是实在饿惊了,抢过碗来三两下就吃光了。许是穿越之后的魂魄与这个身体越发同步了,我这饥饿的感觉倒是比前两日强烈的多。我不禁感叹,这个RPG游戏越来越好玩了。

是的,我并不觉得自己穿越了是多么了不起的事。这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在这梦里我是主角,所有其他人都是NPC,都要围着我转。这感觉真好!这感觉是当宅男的上一世不曾感受过的,没错,这就是众人注目的感觉。我不再默默无闻,我就是世界的中心!

不过世界中心后天就要上堂候审了,要是被查出来根本没有赵志常的鬼魂一事。就是欺瞒大人外加妖言惑众了。这年代可不讲人权啊,要是碰上个为民请命的好官,非要打一顿皇亲国戚给百姓解恨。几板子下去,只怕我连自己不是西门庆这件事也要吐出来啊。光是想一想就觉得让人后怕。

“义父,后天堂审会是个什么情景?孩儿不会挨板子吧?”我心虚地问福王爷。

“庆儿放心,后日堂审为父一定为你做主。如果知府大人问询,你答不上来就推说自己头疾未愈。你有侯爷身份,想那知府大人不会轻易为难你的。不过为官者向来不惧鬼神,你要装鬼吓他们,怕是吓他不住了。”说道这里,福王爷嘴角带着一丝浅笑。

“义父,原来您都知道了?”我赶紧装傻扮可爱顺便送上一顶高帽子:“义父向来志勇双绝,孩儿只盼瞒得了义父一时,没想到义父这么快就拆穿了。孩儿有罪,还望义父恕罪。”

“这么说,你承认自己装神弄鬼了?本朝律法,妖言惑众可是罪当论斩的。”

这老小子居然是诳我,算了,后天还要用着他,也不能再瞒他了。

“义父容禀,孩儿刚才也说了,自从醒来后一直浑浑噩噩,一时间忘了很多事情。等到铁牛哥说起赵家出殡,我才想起落水前见到的一幕。孩儿也马上意识到赵志常的尸首还不能埋,孩儿不想让赵兄死的不明不白。孩儿要还赵兄一个公道,还自己一个公道。”眼见周围人不住点头,我又接着说:“当时送葬的队伍已经走到了门口,孩儿想正好拦下队伍。却是忘了死生为大,万没有挡送殡队伍的道理。那赵老伯父更是被孩儿的举动气着了,上前狠狠地数落孩儿。当时情况,孩儿受万夫所指,要与赵老伯父商议却也开不了口。情急之下,就想起爹来,忍不住叫出声来。孩儿想,要是有爹在,必然能替孩儿做主,可怜孩儿被爹爹抛下已经不知多少时日了……”

我一边说着一边已经哭上了。我觉得我演戏越来越好了,或者说我越来越入戏,越来越喜欢这个角色扮演游戏了。

“庆儿,别哭,义父会护你周全的。”福王爷缓步走到床边,一把将我抱在了怀里。一手抚我的头,另一只手抚我的后背。我却已经泣不成声。

“来人啊,传令冀州府,就说后日堂审本王亲自前往听审,让他们务必拿了赵常发杀人的证据,还我儿一个公道。”

福王爷这次是真火了,我摆了一副孤儿的形象彻底打动了他这个严父的心。福王心里也有盘算,想我父西门霸天征战沙场,为国为民抛家舍业。十三岁幼子独守一座偌大的侯爷府,却得不到半点家庭温暖。真要让这留守儿童出了什么事,岂不让天下将士心寒,谁还肯为国立功,为民出力。是以福王爷认定,那赵常发就算没罪也该杀。

福王爷一晚上三次给冀州知府递话,可把知府董大人急坏了。也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董大人干脆后半夜都不睡了。

“怀玉,近来功课如何?”董大人把儿子叫过来,先谈功课,再谈公案。他儿子当时在船上,是当事人之一。董大人当然要问问自己儿子当时的情况了。

知府大人的公子名叫董希董怀玉,赵记车马行少爷赵诺朗,古玩店鉴宝阁的少东家王文林,加上西门府小侯爷西门庆。我们四个人就是名动河北的“冀州四少”。注意了,这不是才名,而是纨绔子弟的恶名声。

倒不是我四人多么坏,那欺男霸女祸害乡里的事情我们也做不得。只是我们四个好摆排场,适逢乱世家国未定,君臣上下心思都在开疆扩土,哪会像我们四个人这么讲究排场。当时百姓眼里,我们四个更是异类行径。

比如王文林王公子,那穿的衣服必须是汉服汉冠,手里还拿了一把鹅毛扇。非说自己诸葛下世,孔明临凡。十个手指头,八个上面倒戴着也不知道哪个朝代的扳指,非说是秦皇汉武戴过的。再说那已经死了的赵诺朗,出门一定是家里最豪华的马车“祥瑞一号”。那车里暗藏了干果蜜饯鲜果美酒,铺了厚厚一层狐皮毯子,坐起来要多舒服有多舒服。接着说知府家的董公子,这孩子别看在他老爹那里是个乖宝宝,一出冀州衙门就变了样了。走到哪里,身边也要带二三十个衙役。反正这些衙役只能算“临时工”,不吃朝廷俸禄,是他老爹花钱养的,听他这个少爷的话也不算什么。不过这阵势,寻常百姓看了却是心里怕怕啊。

接下来就是西门庆了,西门庆虽然是侯爷,论身份地位比那三个都强。可他爹打小就把他撂家里不管了,这家里就有几个使唤下人。他爹的兵勇都在西边跟大周死磕呢,哪有能让他指挥的动的。他唯一能指挥的就是铁家哥三个了。

这难不住调皮捣蛋的西门庆,他发明出了“骑在铁牛脖子上”这套“人上人”的装13大法。

至此,穿汉服的中二病少年王公子;坐着豪华座驾的富少赵公子;身后跟着一帮马仔小弟的官宦子弟董公子;号称自己是人上人的装逼犯西门公子。四人组成了冀州公子天团,冀州F4。

现在冀州F4成员之一的董公子,在他老爹面前,又是一副乖宝宝的模样了。

“爹,孩儿告罪。儿不该跟赵、王两家走太近的。这两人都不好功课,心思不在功名致仕。常与他二人来往,于孩儿学业不利。不过儿只是笼络冀州富户和士子,为爹经营冀州出份微薄之力。孩儿功课不曾耽误,越关老夫子也时常称赞孩儿文章。”

“玉儿你不可骄傲,至于笼络冀州士子,你就不要再操这份心了。还是要把心思都放在学业上。隋开科举,这天下已经是士人的天下,这冀州也不再是一人一家的冀州。即使福王爷受封冀州,也不能说事事做主。这次的案子还不是要交予为父处理。休要再提经营冀州。”于是董大人趁机为儿子讲解了一下当前朝政形式。

自科举制度实施以来,致仕为官唯在考试。士人举子早已无关出身,寒门士子尤其受到帝王青睐。盖因为帝王要维护自身统治地位,就决不能让世家大族把持政治。这天下说到底是当官的在治理,那么谁当官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科举考试贵在帝王为师,举子士人皆是天子门生。这样一来,他们要想当官,就要向天子效忠。他们的利益就和天子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唐朝科举以来,再难有世家大族与皇权分庭抗礼。

尤其武后则天大帝贯彻科举制度,还首创了帝王殿试钦点状元的先河。让层层选拔上来的人才,最终成为帝王门生,天子御下。

本朝虽然是反大周起家,可对于科举制度却倍加推崇。知府董大人对儿子说道:“你的心思还是要放在科举之上,虽然本府在任期间不出差池,朝廷作为恩赏也会让你子承父业,可终究要过了科举这一关。不然即使为父有心让你做这个知府,只怕也难堵悠悠之口。”

“爹爹教诲,孩儿自当谨记于心。”董怀玉又不傻,稍微被父亲点拨一下,就看明白了现在的朝政局势。公务员世袭制怕是不长久了。

知府大人还要再训示几句,福王爷的口信就接二连三的来了。董大人哪还有心思教导儿子。还是赶紧问案情吧。

“玉儿,你当时就在船上,快跟为父说说当时的情景。”

“父亲大人,那日赵公子带我们去参观福星号,孩儿和几家好友一时兴奋,就贪饮了几杯。那赵公子领我们去了他家的大船,多受我们吹捧,心下高兴不免喝的多。后来只记得他要想吐,被赵常发扶着出了船舱。西门小侯爷不胜酒力,又兼不耐船体摇晃,也出了船舱。再后来孩儿就听见有人喊救命,等孩儿出了船舱,赵公子和西门小侯爷俱都落水了。”

“这么说你没看清楚他们怎么落水的。”

“当时孩儿半醒半醉,走路都打晃了,还是被人扶着走到船舱外面的。他们如何落水,孩儿确实不知。”

“当时都有几人在船上?”

“只是几个同学和贴身仆从。那船在滹沱河里走不开,福星号本是要八月十五才正式运行,船桨等物都在娘娘庙里祈福,赵公子非要船在河里走一遭,结果大部分人都被派去岸上拉纤了。”

“简直胡闹。算了,过往不究。你还是说说那赵常发为人如何,为何西门小侯爷一口咬定他是凶手。”

“赵常发是赵家仆从,孩儿对他没什么特别印象。”他堂堂知府少爷,怎么会对别人家一个仆从有印象。“爹,你说是西门庆指认的赵常发是凶手,不是赵诺朗的鬼魂?”

“哎,不要说了,此事关系到西门侯爷的威望,你不要再提了,更不能对外人提起。”为官者读圣贤书,子不语怪力乱神,董大人自然不信什么鬼魂之说。可这里涉及到西门侯爷,董大人不得不慎重言行。

西门侯爷统兵数十万,节制晋州大同、太原两府。他家儿子在冀州地面上出一丁点事儿,自己的前途就不保了。何况这次自己儿子还牵连其中,想不被问责都不可能。董大人只盼这次是个意外事件,要真是杀人命案,他儿子和凶手同坐一船,想想都后怕。

想到这里,董大人又忍不住多看了儿子几眼。老来得子,真要丢了这唯一的儿子,只怕董大人哭的比那赵员外还得凄惨。

“玉儿,你以后要多用功学业,书院放课也多在家中温习功课为益。切不可再放荡孟浪了。”

“是,孩儿谨遵父命。”

“早点歇着吧,后天可能还要你出堂作证。记住,堂上不比家中,一切言行都大意不得,不可失了体统。”

“是,孩儿告退。”

董怀玉回自己房间不提,知府大人又派人去叫自己的幕僚冯师爷来。那冯师爷也住在府衙后院,此时也还没睡,听到大人传唤,急忙赶过来。

“冯师爷,还没休息吧。”

“知大人这几日烦忧,必然有事和我商量。”

“冯师爷坐。”知府又喊人看茶,亲自为冯师爷斟了一杯香茗。“这是吴州的龙井茶,师爷快尝尝。”

“大人终于舍得拿这龙井招待我了?难道这次案情身份曲折,以大人的慧眼也看不透真相么?”冯师爷爱茶如命,早就惦记喝董大人这壶龙井了,奈何这龙井茶向来珍贵,董大人却舍不得给他喝。今日董大人祭出这龙井茶,必然是遇见了极为头疼麻烦的事情。

“冯师爷有所不知,这次案件本不复杂,那赵常发本就是把命卖给赵家的一个仆役。若在平时杀了也就是了,可本官着实看不懂西门小侯爷这是闹得哪一出。”

“好茶。这龙井果然要是明前茶才香。”冯师爷左手端起茶杯,右手拿着茶盖不住地划拉茶叶子。

“先生若是喜欢,明日可去账房讨三两。”知府大人对自己这位幕友的脾性还是很了解的。

“大人,那我就不客气了。”冯师爷总算放下茶杯,准备聊正事了:“大人,听说案发时公子怀玉也在船上,不知是否属实。”

“犬子素来跟那几个孩子胡闹,我虽然不多询问,却也是有耳闻的。刚才跟怀玉聊起此事,他当时在船上无疑。”

“这么说来,此案与大人前途攸关。一来,小侯爷在本地有个安危,大人都责无旁贷。二来,怀玉少爷又素来跟小侯爷交厚,又是案件当事人之一,可以说大人已经牵连其中。此案若审理不好,大人必然受到朝廷更多责难。”

“是啊,怀玉牵扯其中,我想撇清干系都难。”

“大人是身在局中迷了双眼,依我看来,此事正因为有怀玉少爷牵连,大人才有了回避的理由。”

“哦?那还望先生赐教。”

“朝有六部,各行其职。但到了地方,民生刑法徭役赋税均在牧守一人。朝中早有人诟病牧守权高位重,乃是地方上的土皇帝。若日后天下一统,地方集权于牧守,不异于异姓王侯藩居各地。”

“冯师爷,现在天下还不太平,这等疑虑也要等天下一统之后再说啊。”

“哎,大人,你先听我把话说完。这等忧虑也是皇家人操心的,只是我听人言,圣上有心让地方衙门也设六部,对应朝廷六部。如此一来,圣上他才能安心啊。”

“哦,先生所言我也有个耳闻,却不知道跟此事有何关系?”

“大人,若我冀州府开设了六部,那落水案子该归谁管?凶杀案子又该归谁管呢?”

冯师爷的话用现代来理解就是,朝廷有工邢兵吏户礼六部,地方上也可以对应开六部。这么一来知府的权力就被大大地削弱了,才不会出现牧守坐大,威胁中央集权的情况。

那么这个案子来说,怎么理解呢。好比现在开车的出了事故,那就交给交通警察处理。事故双方动手打人了,那就交给民警处理。动手打人的不小心给人打死了,那就该刑警出场了。可这搁在以前,都是警察的工作,职责根本没有划分的这么细。美国就没有交通警这个警种,都是巡逻警察在街上负责贴罚单和检查车辆。

冯师爷这话给董大人提了个醒,本府通判潘长河是科举致仕,不似董大人这样三代经略冀州。潘大人想出人头地,正是需要一个大案要案证明自己的才干。

这通判一职本就是皇上担心知府独大,用来制衡知府的。通判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也就是知府有监察的责任。各地通判都是皇帝直接委派,皇帝亲自从科考优异者中选拔的一批寒门士子,赋予他们“监州”的权力。各地州府有大事,通判可越过知府,直接向皇帝报告。

本案事关侯爷府,想来潘大人不久会上书皇帝,陈述冀州的情况。到那时知府大人势必被动,倒不如先下手,把潘大人拖下水来,让他去审理此案。这样案件功成垂败,他都不好在皇上那里说知府大人的不是。

这时节案情重大,知府大人是如何也逃不了责任的。即使他不审理这个案子,他儿子牵扯其中,谁也不会认为他能逃避的了。现在以案件牵扯到儿子,自己应当回避为由,抽身出来,才好独坐钓鱼台,隔山看虎斗。

如此一来,即使福王爷三番五次催促,即使西门侯将来怪罪,他都可以摆出一副,我也是受害者的模样站出来。

盖因为知府大人认为这是一起凶杀大案,才回避责任交给通判潘大人审理的。如只是一场意外落水案,知府大人何必如此费尽周折。所以知府大人虽然没有审理案件,却已经表了态度。至于此案究竟如何,就要看潘大人如何处理了。

“事不宜迟,还请先生去潘大人那里说明一二。务必让他答应下审理案件一事。”

“大人放心,那潘长河正需要一起大案来证明自己才干。大人只要许诺不论案件结果如何,日后一定为他保举一任知府当。他必定不会拒绝。”

“如此,有劳先生了。”

冯师爷巧舌如簧,对潘大人言明利害关系。并承诺审案期间一应压力,知府大人必定共同承担。事后无论结果如何,知府大人也会上奏朝廷,举荐潘大人,定让他高升一级。

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女将天下

    三国之女将天下

    因为一些意外,阎王爷的女儿把中国历朝历代的优秀女性一起转世到了东汉末年,眼看一个女皇帝就提前诞生。阎王爷让董良去负责找到这些女将,并且把她们集中起来。不过,多年之后,作为一个皇帝的董良谦虚说:“我来到了这个世界,绝对不是想要争霸天下的,而是想要见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优秀女性,我只是希望能够写一本巾帼英雄征战传记的。可是架不住大家的拥护,我也就莫名其妙当了皇帝了。”这是一个带领女将们争霸天下的故事。
  • 一梦初唐

    一梦初唐

    一场意外的车祸,一个生命的陨落,越过千年,隋末唐初,苍穹陨落一枚三彩玉佩,与此同时,伴随着新生命的悄然诞生……十五年后,阴雨清明,拉开一段关于往事的追忆,女伴男装的乞丐、算尽天下事的道士,武功高强的江湖门派……一段爱恨情仇在这上演。江上飘来的鬼船,才子佳人的诗宴,悄然中巨大阴谋的酝酿……自诩为天下第一聪明人的江不弃,能否洞察一切,力挽狂澜?
  • 伪世子逆天录

    伪世子逆天录

    本书起点三组签约作品请放心收藏“戊戌寒岁天下一统,芒星落月归于府中,圣光灵气交错称雄,海外......”谜底是什么?宫闱斗争、官场争霸、弥天阴谋、两小无猜看伪世子步步荆棘,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 揭秘明十三陵

    揭秘明十三陵

    作者是明十三陵开挖者赵其昌的朋友,同在十三陵居住又是近邻,耳熏目染的对明代史略有研究,闲谈中了解了开挖的真相。陵墓是历史的基石,它涵盖了此前历史文化的缩影,一个朝代的兴衰进程。史书记载往往在记述者的历史观上残留统治者的影子,贬褒偏彼,缺乏真实性。作者经过几年的走访查证,民间走访,搜集大量资料,撰写了这部书籍。陵墓结合历史事件描述,很多不为人知的秘闻传说有型有色,其中对陵墓所在地昌平做了详细的解剖,很多资料是一般书籍中难以找到的。
  • 三国没有杀

    三国没有杀

    三国没有杀,一个三国的真正的传奇不是忽悠你玩的,亲。。。。。。。。。。
热门推荐
  • 成功家训经典故事全集

    成功家训经典故事全集

    本书所收集的经典故事,是从浩如烟海的成功学书籍和杂志中提炼出来的,以简单质朴的方式把富含深刻内涵的做人道理呈现给读者,便于读者理解和吸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感悟和真谛。这些家训不仅是生活实践经验之谈,更极富哲理性。这些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定可以给孩子们留下永不泯灭的榜样。我们自古就有“3岁看8岁,8岁定终生”的说法,“8岁定终生”似乎绝对了些,但理解为从孩子抓起应该是不为过的。教孩子做人,家长有责任,学校有责任,社会有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育人的摇篮。
  • 宇宙那点事儿

    宇宙那点事儿

    主要讲述了一位宇航员“郑昱”因飞船事故后穿越到未来地球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冒险故事。
  • 战将楚大明(下)

    战将楚大明(下)

    《战将楚大明》是一部讲述楚大明同志一生主要事迹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这本纪实文学作品是一本有利于继承部队优良传统,激发革命英雄主义,完成军队当代职能、使命的好书。
  • 宠女成妃:魔尊大人,放肆撩!

    宠女成妃:魔尊大人,放肆撩!

    上古神兽,谛血皇鸟为天下万兽之王。一朝重生,她从蛋壳里爬出来,遇上了世上最邪魅妖孽的魔尊大人并认他为爹爹。九天之上,神王君离对她爱恨难测。还有深情绝色的和尚总是用生命在保护她。她一直都是没心没肺,天真的活着,逗逗情敌,修炼灵力,再调戏下魔兽。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了自己重生的秘密,她曾经最爱的人亲手将她送入地狱。涅槃归来,她是嗜血成魔还是羽化成仙?她最终的归宿是霸道的魔尊还是温柔的神王?我表示有还没有想好!
  • 盲天道

    盲天道

    枷锁、假面、世事心;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笑里藏刀十之八九,虚与委蛇屡见不鲜;众生叛,背亲离,唯心尔,势图利;不睦、不孝、不道、不义...皆曰:苍生为天地之眼;天道盲、吾道...天亡!
  • 我有一颗通灵珠

    我有一颗通灵珠

    莫方记得他接受过这样一处访问:记者:“你好,如果给您一个重来的机会,你希望是什么?”莫方:“嗯……我希望我姐不从来不在我身边!”莫雪:“小方,想吃竹笋炒肉丝吗?”莫方:“其实我是开玩笑的,好笑吗?我希望我姐永远在我身边!”记者:“不是从业那个从,是重新那个重!”莫方:“那我希望我投胎的时候重来一次,让我选择一个好去处,我希望我可以补充一下这门高深的学问!”莫雪:“你本来就不是亲的,如果你想的话,我帮你怎么样?”莫方:“哎哟不要这样,说什么重来不重来的,如果有的话我选择当我姐的亲弟弟!”记者:“恭喜你,你的愿望实现了!”莫方:“别,我要改,之前说的都是真的,我不希望我姐在我身边,更想去重新投胎,并且永远不靠近她!”记者:“我开玩笑的,我幽默吗?”莫方:……
  • 大秦之莽夫

    大秦之莽夫

    一朝转生到秦朝一睁眼家中只剩幼妹与老母获得杀人取命的能力之后莽夫毅然从军于是大秦多了一个杀不死的怪物,并且越杀越强。
  • 斗罗之绝世黑皇

    斗罗之绝世黑皇

    主角穿越时空,意外成了一只魂兽,拉开了霸者的盛宴……
  • 打工在北京

    打工在北京

    出身农村,初中毕业的梁少辉只身来北京打工,他没有气吞山河的壮志雄心,只是怀揣着对外面花花世界的向往想出来见见世面。他究竟会有一番怎样的作为呢,这就是本书要说的故事。本书写实为主,主角既不是重生,也没有异能,更没有高官富商的家庭背景,只是要演绎一个农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 煤村香樟

    煤村香樟

    本文以一个煤村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为背景材料,以老秦一家的奋斗史为次要线索,以老秦家的小女儿秦溪和邻居青峰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感情纠葛为主要线索,揭示时代变迁不会改变风俗美、亲情美、爱情美、人性美的主题。本文的重点放在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是个喧嚣和非理性的时代。但最为喧嚣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小山村依然处处充满了人情美和人性美,秦家的亲情美,秦溪与青峰、秦绿与“大鼻子”、秦松与端英、秦松与梨花、秦葛与秀秀、秦葛与陈曦、杨明生与姑姑的爱情美,秦家与欧阳福瑞家、秦家与欧阳福新家的邻里美,秦溪和同学张涛的友谊美,山村邻里间的互相帮助,秦溪与义父、义母的深厚感情,无不体现着这种人情美和人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