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1900000007

第7章 欧阳修传(6)

知谏院范镇指出:“吏部诠曹在接到仁宗批示以后,有了疑议,申述自己的观点。这是官府常事。讲谗言的人诬为是侵权。这样一来,上下官员彼此畏惧,恐怕没有谁敢于议论朝政是非了。”他请求公布进谗言者的名单,给予处罚,恢复欧阳修等人的原职。

殿中侍御史赵也上书论救欧阳修,说:“最近这段日子,正直的官吏纷纷出守外郡,侍从大臣当中,象欧阳修这样贤明的能有几个?只因为公正行事,不会逢迎权贵,就被逼出朝廷。这样办事,受伤害的人一定很多。”大臣们再三进言,仁宗渐渐有了醒悟。

八月十五日,刘沆出任宰相。去年,他以参知政事兼任《新唐书》提举官,实际主持纂修事务的宋祁出知外郡,唐书局缺乏一位主持工作的刊修官。第二天,他上朝面请仁宗,留下欧阳修刊修《新唐书》。仁宗当即同意了。并且对他说:“你召见欧阳修,向他说明这件事。”刘沆回答:“明天,欧阳修就要上朝向您辞行。您当面挽留他,那样,恩惠就是出自陛下。”仁宗照办了。十七日,欧阳修被任命为《新唐书》刊修官,主持唐书局工作。

九月一日,欧阳修被提升为翰林学士。次日,又被任命兼史馆修撰。第一次赴翰林院当班,仁宗特地赏赐他一套服装、一条金带、一匹金镀银鞍辔马。不久,又被差遣管理三班院。当时,曾公亮由翰林学士改任侍读学士、出知郑州(今属河南),宰相刘沆奏告欧阳修还没有主判单位,请求让他顶替曾公亮判三班院。于是,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欧阳修入翰林院,担任史官,主管三班院。

从此,他由一个流徙罪官变成侍从宠臣。他穿起对衣,系着金带,跨上装有镀银鞍辔的骏马,参加宫廷值班。“凌晨更值九门开,驱马悠悠望禁街。霜后楼台明晓日,天寒烟雾著宫。山林未去犹贪宠,樽酒何时共放怀。已举萧条悲晚岁,更怜衰病怯清斋。”(《内直晨出便赴奉慈斋宫马上口占》)

对于这种侍从宠臣的生活,欧阳修并不留恋。特别是对用四六文起草内制的翰林职务,十分反感。于是他一面向仁宗推荐富弼为相,一面自己请出蔡州。这时恰适辽兴宗耶律宗真病逝,宗真之子耶律洪基登位(辽道宗),欧阳修便被命充任贺使,前往契丹。

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春,欧阳修从契丹归来;夏末,梅尧臣也由南方到京。欧阳修闻讯赶往城东赚河迎接。梅尧臣感动地写道:“世人重贵不重旧,重旧今见欧阳公。昨朝喜我都门入,高车临岸进船篷。俯躬拜我礼愈下,驺徒窃语音微通:‘我公声名压朝右,何厚于此瘦老翁?’”(《宛陵集》卷四十八《高车再过谢永叔内翰》)欧阳修也曾作诗奉答,表示对梅尧臣的敬重。自从尹、范、石、苏死后,欧阳修越发珍惜与梅尧臣的友谊。为帮助梅尧臣摆脱窘境,欧阳修荐举他做了国子监直讲。同时被欧阳修举荐的,还有王安石、包拯、胡瑗、吕公著等人。

王安石从曾巩那里,早已听说欧阳修对他的好意,但他直到至和末、嘉祐初,才登门拜访欧阳修。欧阳修对他姗姗迟来并不介意,当即倒屣而出,众宾客也随着倾坐相迎。此后,欧、王之间诗文赠答,书信不绝。欧阳修《赠王介甫》云: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试拂。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樽酒盍留连。“翰林风月”指李白的诗歌。在欧阳修幼年诵习过的《云台编》中,就有咏李白“高吟大醉三千首”的名句。“吏部”指韩愈。“韩孟于文词,两雄力相当。……寂寥二百年,至今埋无光。”(《读蟠桃诗寄子美》)欧阳修这时已年届五十。他深感“平生所怀,有所未毕”,便把希望寄托在王安石等人身上。不阿权贵的翰林学士欧阳修,对一个当时还默默无闻的晚辈后生竟如此真挚热情,在封建时代是不多见的。

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欧阳修知礼部贡举。和他一同负责这次贡举的,还有韩绛(字子华)、范镇(字景仁)、梅挚(字公仪)、王(字禹玉)。他们推举梅尧臣为参详官,又称小试官。梅尧臣五十岁才被赐同进士出身,如今当了试官,不免向欧阳修表达内心的感慨。他们在监场之馀彼此唱和,写了不少诗歌。

这时的科场,依然盛行着四六时文。特别是京师国子监出身的举子们,普遍追求四六文用语的新奇怪僻,钩章棘句,借以取胜。所以人们把四六时文称为“太学体”文。正是由于“太学体”四六文在科举中几乎独擅胜场,它对整个文坛风习也就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欧阳修和他的前辈、同辈们,已经为反对这种文风做过很多努力,可惜都收效不大。这次,欧阳修决心以他古文写作方面的威望和选拔人才的权力,痛革科场积弊,从而刷新文风。他知道京师许多权贵人家和浮薄子弟是“太学体”文的支持者,力矫文弊风险很大,但仍然不顾一切地严申考场纪律,提倡应试文字要采取比较实用的散文,并明确规定,本次衡文标准,力斥险怪奇涩、空洞浮华的文章。当时一个喜作险怪文字的士人(刘几),在试卷中空论一番后写道:“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欧阳修在他文后戏批说:“秀才剌,试官刷!”用大朱笔横抹一道,黜落不取。另一位举子的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写得通达畅快,雄浑朴茂,颇有《孟子》之风。梅尧臣建议擢为头名,欧阳修疑是同乡门生曾巩,为避免他人闲话,便置为第二名。后来才知道,这位举子并非曾巩,而是苏轼。曾巩和苏轼之弟苏辙等,也同被录取。

那些写四六文的名流们,大多落榜了。他们深怀嫉恨,俟机报复。一天清晨,欧阳修上朝走过大街,这伙人一哄而上,拦住马头,辱骂诋斥,怨谤喧然,连街司逻卒都难以制止。甚至还有人写祭文送到他家中,咒他该死。

在这种情况下,苏轼兄弟的日子也不好过。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中举进士,没有任何旁门,全然靠自己写得一手行云流水般的古文。他后来在欧阳修的吸引下,坚持不渝地致力于散文创作,获得辉煌的成就。苏辙(公元1039-1112年)字子由,才能虽不及乃兄,却直言敢谏,写的策论尤为切至。苏轼、苏辙的父亲苏洵(公元1009-1066年)字明允,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他两试不中,便埋头深究六经、百家书。这次携二子来京,才谒见欧阳修。欧阳修称赞他那贾谊、刘向似的议论,代他延誉。后来又写了《荐布衣苏洵状》,苏洵因而成名。

不论一些士大夫怎样咒骂欧阳修,这次贡举还是狠狠打击了四六时文,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庆历新政”提出的科举改革任务。从此以后,场屋风习幡然转变,人们纷纷寻找汉、唐古文诵读,韩愈的文集又重放光彩。

从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韩愈逝世,到宋仁宗天圣、公元(1023-1031年)初韩文遭人冷落,恰是二百年左右。欧阳修开始学习韩文而在科举中两度落第,是天圣初年的事。自那时起,直到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欧阳修已由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变成了五十岁的老人。从伊洛之滨到颍水河畔,从黄牛峡口到琅琊山麓,他始终把韩愈的文章作为学习的楷模,时时研习。只有不追时好,不逐势利,不急名誉的崇高志趣,才能在上上下下的宦海浮沉中“进不为喜,退不为惧”,才能坚持不懈地为古文运动的胜利而奋斗。

由于欧阳修奖引和荐拔了大批优秀散文作家,特别是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他倡导的古文运动便蓬勃发展起来,终于以波澜壮阔的声势扭转了形式主义文学逆流,他本人也成为文坛公认的领袖。

十二、汴城秋声

嘉祐三年(1058)六月十一日,朝廷任命欧阳修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开封作为北宋的京都,设府尹为行政长官,以亲王出任,但是不常委派,一般以权知府事行使职权,由侍制以上的官员担任。权知开封府,是一个重要而事繁的职位,它主管京城的民政、狱讼和社会治安。

欧阳修《辞开封府札子》恳切陈词,诉说自己只是擅长文章,不善于治民临政,加上早衰多病,体力不支,只求在《新唐书》成书以后,委派一个外任,养病保身,安享晚年。当朝宰相富弼和韩琦拒绝了欧阳修的辞命。欧阳修只得硬着头皮,勉强走马上任。

欧阳修为政讲究宽简,遵循人情事理,不求赫赫声誉。有人替他担心,说道:“前任包拯威名震动京都,有着古代京兆尹的风采。你却没有任何动人的地方,怎么是好?”欧阳修回答说:“人的才气、个性不一样,各有长短,只要各自扬长避短,都可以达到预期目的。怎么可以丢掉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短处去曲从习俗,博取声誉呢?我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去工作,胜任不了就退下来。”他上任以后,按照自己的政治主张行事,一切都治理得井井有条。七百多年后的清嘉庆年间,有人在开封府衙东西两侧各树一座牌坊,一边写着“包严”,另一边写着“欧宽”。欧阳修的“宽简”与包拯的“威严”,代表着封建循吏的两种风范,同时流芳,传为千古美谈。

六月十五日,欧阳修上奏《论编学士院制诏札子》,建议由翰林学士院编纂立国以来朝廷所颁布的制诰文书,保存当代历史档案。宋朝建国以来,仁宗明道年间以前的制诰文书,虽然有所编录,但是没有区分类别卷次。景祐初年以后的,则渐渐散失。欧阳修进翰林院后,曾经试图按类辑编,发现百分之五六十已经丢失。为此,他请求仁宗组织人员将宋朝立国以来由学士院起草的文书,分门别类,依照年月,汇编成册,题名为《学士院草录》。对于已经散亡的,寻访搜求,予以补足。自今以后,应委派专人逐年编纂,使本朝史料不致散佚湮没,仁宗同意他的建议,下令由翰林学士院实施。

七、八月间,京师权贵犯法现象日趋严重。推究其原因,在于权贵们有恃无恐,一旦触犯刑律,常从宫中乞得恩命,以逃脱惩罚。欧阳修莅职不满两个月,就遇上十起此类案件。对于权贵倚仗权势,为非作歹的行为,欧阳修深恶痛绝,决心严加惩处。他上奏《请今后乞内降人加本罪二等札子》,请求允许今后对替别人谋求内降的人,连同罪犯一并治罪;凡是罪犯自行求得内降的,一律施以加重本罪二等的处罚,切实制止宦官小人扰乱朝纲,败坏法纪。当时,一个叫梁举直的宦官,私自役使官兵,触犯了朝律,被交付开封府处置。然而,从宫廷接二连三传出内降,要求宽恕免罪。欧阳修坚决顶住,三次内降,都被拒绝,终于将罪犯绳之以法。权贵势要、皇亲国戚看到新知府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不得不规矩起来。京城顿时晏然无事。

嘉祐四年(1059)正月到了,按照往年习俗,京城元宵节要大闹花灯,万民出游,欢庆新春。然而,去年冬天以来,开封地区雨雪霏霏,天寒地冻,柴炭米蔬价格暴涨,老百姓难耐饥寒,有投井跳河的,有活活冻死饿死的。作为父母官的欧阳修,一方面组织人员赈灾济贫,一方面上奏《乞罢上元放灯札子》,请求仁宗罢免今年的元宵放灯,以表示敬畏天命,忧虑民生。仁宗批准了欧阳修的奏议,罢弃了元宵灯节。

正月里,欧阳修一直处在病休当中。为了不贻误职事,他三次上书仁宗,请求免去权知开封府事,让自己出知洪州(今江西南昌)。二月三日,朝廷鉴于欧阳修的健康实况,同意免除权知开封府职务。但是没有派他出知洪州,而是超转一官授他给事中,同提举在京诸司库务,让他在京养病。

二月二十八日,仁宗亲临崇政殿主考礼部奏名进士。欧阳修身体已有好转,被任命为御试进士详定官,负责审定由初考官和复考官评定的成绩等次。仁宗亲笔书写“善经”二字赐给欧阳修。详定地点在崇政殿后院,同事有翰林学士、集贤校理江休复,端明学士韩绛等人。

三月二十五日,御史中丞包拯改任三司使,在朝廷内外引起一片哗议。当初,张方平担任三司使,因为购买富豪家产,被包拯劾奏罢免。宋祁继任三司使,包拯又连章弹劾,说宋祁在四川做官生活奢侈,游宴过度,又说他的兄长宋庠现任枢密使,做弟弟的理应回避,于是宋祁改知外郡,由包拯出任三司使。包拯不避嫌疑,欣然受命。这引起欧阳修的不满。

欧阳修《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指出朝廷用人,要推尊名节之士。所谓名节之士,知廉职,懂礼让;义不苟得,自重其身。他惋惜包拯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连续弹劾两位三司使,自身取而代之。这是《左传》上所讲的,“牵牛蹊田而夺之牛”,做得太过分了。有人牵牛践踏了某人的田地,某人就夺了他的牛作为惩罚,这种处罚未免太重了。退一步说,即使包拯自己问心无愧,也不可不避嫌疑。他建议朝廷另选三司使,改任包拯其他职务,以保全包拯的名节。奏章上呈以后,包拯不敢赴任,居家辞命,然而朝廷不肯改任。过了许久,包拯才去三司就职。

七月,欧阳修上奏《论史馆日历状》,主张革除史馆弊端,健全史官职责,保存当代史料。古代的国史由宰相监修,翰林学士修撰。在这以前,有两府宰执撰写《时政记》,起居郎与起居舍人编纂《起居注》,再由著作郎与著作佐郎会集修撰成《日历》。到了仁宗末年,史馆虽然有馆员,但是荒废了职事。《时政记》、《起居注》和《日历》记事简略,朝廷大事百不存一。有些大事,史官想记载却不敢下笔。古代国君并不阅读本朝史籍,如今史籍撰述完毕,一定要抄录奏报,因此史官有所忌讳,不敢直言记事。欧阳修建议:《时政记》、《起居注》和《日历》必须秉公直书,按月上报史馆,并请求史籍撰成以后,不必进本,恢复古代修史的优良传统。

同类推荐
  •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白金增订版)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白金增订版)

    本书对十位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的生平逸事进行了梳理,重现了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这些大师傲拔的志趣和风骨,以及终归悲悯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命运。他们唾珠咳玉,环佩叮当;学问超绝,而又骄纵自负;性格古怪而又蔑视权贵……本书在天涯论坛连载时,好评如潮,引来百万粉丝疯狂追读跟帖,被誉为关于讲述民国大师逸事作品中的“翘楚之作”。本卷人物: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黄侃、赵元任、刘师培、吴宓、刘文典、陈寅恪、钱穆。
  • 直面人性:弗洛伊德传

    直面人性:弗洛伊德传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主要着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美国心理学家T.H.黧黑认为他与达尔文和马克思是引领20世纪西方思潮的三位先知。他的思想对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等心理学家都产生过影响。他是人性的发现者,也是精神分析的创立者,但在他一生大半的时光里,他的发现给他带来的却是漫天风雨般的攻击与辱骂;他毕生忠于爱情,但被人骂作淫棍;他忠于友谊,但他的朋友却一个个弃他而去;他是医生,但被癌症折磨得死去活来,先后动过数十次手术。《直面人性:弗洛伊德传》一书是北大哲学博士文聘元教授十年心血沉淀,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展现出了弗洛伊德才华横溢、传奇多彩的一生以及伟大的学术历程。
  • 圣茶祖师王褒传

    圣茶祖师王褒传

    茶艺是我国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我国非物质遗产的组成部分。它享有独特、独尊、高尚的消费文化。茶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交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艺的表演和各种茶文化的传播及形式的展示,则将品饮茶活动提升为物质需求与精神享受的文化总和。茶的种植、采摘、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热门推荐
  • 阴阳人间道

    阴阳人间道

    华夏文明传承千年,在这片大地上有多少你未知的事情。生活在你身边形形色色的“人”你真的了解他们吗?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教科书上你认知的世界,你会怎么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红警异能者

    红警异能者

    左眼装间谍卫星,右眼裹磁暴眼圈。以我身体为中心,那是裂缝产生器的屏蔽范围。全身的肌肤细胞,是维持生化躯体运转的微型发电器。对我有敌意的存在,我有心灵探测器的感应。一切想杀我的敌人,通通都躲在我的光棱指的攻击。我……就是身负红警异能的世界级超级大盗,我是王强!现在,我累了,厌倦了,退出江湖了,买个别墅当房东,把妹,找老婆!(简介改写自《无限暴兵》,向该作者天果冻致敬!!!)
  • 福运娇妻

    福运娇妻

    “媳妇,你别生气,我不是故意瞒着你的?”钟大山使劲的拉着恼羞成怒的金沫,一脸的苦相,在心里已经将那几个家伙给骂了个狗血淋头,来也不知道提前打声招呼,突然杀过来,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瞧瞧直接将他媳妇给惹毛了。“钟大山,你好样的,真是好样的。”她将空间的事都告诉他了,他呢,居然是大将军的义子,怎么大的事居然瞒得严严实实的,要不是他们突然上门,他是不是打算瞒她一辈子。“他们不来,是不是打算瞒我一辈子,钟大山我要和你和离。”钟大山闻言立刻僵住了,不可置信的道:“你说什么?”推荐老书:《锦绣农家女》,各位看客多多支持。
  • 侠徽

    侠徽

    相传,每一只强大的妖兽死后,都会将其此生最精华的力量变作一颗心,留存世间。十六年前,北方大陆妖山的霸主突然暴起,对附近一座名为桃源的村子大肆屠戮……桃源村第七代大宗师以生命为代价殊死拼搏,终于将它封印,并把其“心”封锁在了妖山最深处,命任何人不准接近,或据为己有……短暂和平之后,第七代大宗师离世,桃源村因“心”的存在,一跃成为了所有人觊觎的目标……
  • 月来君满怀

    月来君满怀

    她来到这个世界,只想一心平淡的做个米虫,但是旁人却对步步紧逼,让她不得不漏出了锋利的爪牙,还顺来了一个夫君......等等,这是什么操作?和古人谈恋爱?
  • 凤御云凰

    凤御云凰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天才杀手,一次执行任务意外穿越,竟成了人人喊打的废物,谁知,一笑惊天下,纵横世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惊才艳艳的人,也正是她!初见他时,他一袭白衣,墨发飞扬,命运的羁绊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当鲜血与战火交织,只愿与君相牵,与君相伴,共度一生
  • 穿之玩转江湖

    穿之玩转江湖

    帅哥,我是女的,你们找错人了!最衰的人莫过于她了,无缘无故被阴间鬼差黑白无常抓到地府,偏说她是那男的。我靠,你们看清楚好不?虽然她帅的没天理,但是,也不能否认她是女的,可恶。不让走?可以,等她泡尽地府的美女们,再去调戏阎罗夫人,看你放不放她回人间。“小样的,敢调戏我老婆,我把你踢回远古去。”阎王帅哥优雅地一脚把她踹进轮回池去。区清风醒来后才发现,自己悲剧地变成小盆友,还只有三岁。她风中凌乱了,人家那个主角穿越不是到美女身上就是整个人穿过去的,为毛她就往小屁孩身上穿呢?都是阎王的错!真应了那句话,既来之,则安之。她一小屁孩也能活得精彩,看吧,人家小小年纪就获得天才这个封号,多爽啊!哇咔咔~~~皇上赐婚?我勒个去,谁要当皇上儿媳妇,她可是个追求自由生活的现代人,才不要困在宫中,她要去玩转江湖,看她在江湖怎么个翻天覆地吧!!
  • 异界之问道系统

    异界之问道系统

    杨小云玩问道的时候不小心穿越了。来到了一个与地球完全不一样的异世大陆。重点是,他还带了一个问道系统
  • 风动八荒

    风动八荒

    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将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我将不戴宝冠,不争荣宠。我将尽忠职守,生死於斯。我是黑暗中的利剑,长城上的守卫。我是抵御寒冷的烈焰,破晓时分的光线;唤醒眠者的号角,守护王国的坚盾。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守夜人,以夜为始,死亦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