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30600000005

第5章 富兰克林(2)

想着即将开始自己的印刷事业了,富兰克林兴奋得好几天晚上都没睡好觉。因为距离伦敦路途遥远,机器买好后得需要三四个月的航程才能到达费城,因此富兰克林尽管很焦急,也不得不耐着性子等候,只好先做些前期的准备工作。这期间,梅笛仍然回到莫尔的印刷所工作,等候机器运回来。

有一天,梅笛照例来到了富兰克林的住处,他告诉富兰克林,自从他走后,印刷所繁忙的业务使莫尔应接不暇,已经特别后悔赶走了富兰克林,尤其是最近接了一家银行的印钞票的大生意,但是由于不会制铜版,正想来给富兰克林赔礼道歉请他继续回印刷所。

富兰克林起初坚持不再回去了。但他的朋友梅笛劝他说反正这段时间无事可做,还可以借机掌握钞票的印刷技术,为什么不做呢?富兰克林觉得有道理,于是决定接受他的建议,可是他又不想便宜了狡猾的莫尔。就给莫尔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要莫尔当众向他赔礼道歉,二是自己以后有去留的自由。莫尔接到信后,为了自己眼前的这笔大生意,立即答应了,并亲自来到富兰克林的住处迎接他。于是富兰克林第三次来到莫尔的印刷所,与他进行了最后一次的合作。

回到印刷所后,富兰克林开始刻制印刷钞票的铜版,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一批茬纹精细,色彩鲜明的样品返回了银行,反响不错,银行方面非常满意,莫尔也因此大赚了一笔钱,吸取了上次事件的教训,这次他倒是没有过河拆桥,没有改变对待富兰克林的态度。

秋天刚刚过去的时候,新买的印刷机械终于从伦敦运来了。于是富兰克林和梅笛一起辞了职,在城西低价租了间房子,办起了一个小型印刷所,以此为基础,富兰克林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由于他们做的活细致而清晰,深受顾客的好评,不久银行印钞票的生意也交给他们来干了。富兰克林靠着他精湛的技艺和正直的为人渐渐团结了一批好学上进的年轻人,第二年的秋天,富兰克林和他的朋友们组建了一个青年社会团体“共读社”,意为大家一起共同学习,互相切磋。参加者多为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大都来自于各行各业,有商人、工人、鞋匠、诗人等。他们决定每周五晚上举行一次聚会,由每个社友轮流提出一个议题,然后大家进行讨论,内容广泛,涉及了科学、政治、经济、文学、哲学等方方面面,富兰克林作为“共读社”的发起人,要求大家不问职业和宗教信仰的差异,互相敬重,以探求真理为目的,不要意气用事,不要固执己见,充分论述自己的观点,以理服人。刚刚21岁的富兰克林,从那时起就显现出了他那出色的领导才能。

富兰克林的印刷所在“共读社”朋友们的多方支援下,再加上他们两个人的努力,很快就换了一个宽敞的铺面,渐渐兴隆起来啦。富兰克林为此付出了他的全部心血。

当时的费城只有一家叫做《实业新闻》的报纸,报纸编得杂乱无序,内容也平淡无奇,但即使是这样,由于是独家买卖,这份报纸在费城卖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富兰克林和他的朋友们每当谈起这份报纸,都觉得太没有内容了,于是有朋友就建议富兰克林何不自己也创办一份报纸,朋友们可以提供一些文章,也可以为印刷所增加部分收入。

富兰克林很是赞成朋友们的说法,于是决定开始筹划办报纸的事。这一天,原来在莫尔印刷所一起工作的穷大学生乔治忽然来找富兰克林,向他诉说了莫尔的刻薄,很想来富兰克林这里找一份工作。乔治本来是一个大学生,但是由于一直没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最后穷困潦倒落到了给莫尔当工人的地步,富兰克林很是同情他的经历,因此平常总是尽力帮助他。现在面对乔治的请求,富兰克林怎么能忍心拒绝他呢?可是现在印刷所人手已足,该怎么办呢?

思索一会儿后,富兰克林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要办一份报纸的计划告诉了乔治。他告诉乔治,自己正准备筹办一份新报纸,到时一定欢迎乔治来加盟。因为这件事筹办起来还得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富兰克林让乔治先回莫尔的印刷所再忍耐几天,到时自己通知他。

然而,没过几天,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正在富兰克林和他的朋友们为新筹办的报纸起名为《费城时论》的时候,莫尔却抢先向外界宣布他将要创办一份新的报纸《费城时论》,当时没用多久,这个消息就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富兰克林得到这个消息很是震惊,此时他才明白,原来乔治可能是莫尔派来的奸细,自己却被欺骗了一回。

莫尔这一卑鄙的手段气坏了“共读社”的成员们,大家纷纷撰稿,揭发莫尔这一丑行,然后投稿到《实业新闻》,读者们对于这件事情反映十分热烈,那段时间人们都在议论着莫尔这个人。这样一来,莫尔的报纸尚未正式发行,他却已臭名昭著了,但是莫尔却没有因此而放弃其出报纸的决心,他办的《费城时论》如期出版了,乔治因为立了“大功”而被升为报纸的主编,可是这份报纸办得依然是毫无新意,结果订户寥寥无几,仅仅发行了5个月,销售量却还不足100份,如果再经营下去,恐怕整个印刷所都快被赔进去了,莫尔这个大精明人眼看着这项只赔不进的生意,不得不思量着把这份报纸转卖出去。可是尽管他向外宣称用低廉的价格把《费城时论》转卖,却一直没有人前来问津,眼看着越赔越多,莫尔气得昏了头,经过了日日夜夜的思量,他决定去找富兰克林,把《费城时论》转到富兰克林门下。

富兰克林终于答应了莫尔,正式把《费城时论》转到自己名下。从此,富兰克林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在了这份报纸上,自己一个人既是主编,又是校对,有时也是撰稿人。“共读社”的朋友们也常常把社里的文章拿来发表,《费城时论》很快引起了城市居民的注意,发行量骤增,很是盈利,而且富兰克林的印刷所也名声大震,富兰克林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交上了许多不同阶级的朋友,显示了他出色的交际能力。

富兰克林把报纸办得有声有色,另一方面印刷所的业务也大大地增加了,因为实在是分身无术,富兰克林决定他和梅笛分工管理会比较好一些,于是他和梅笛商量后,决定自己专管报纸的编辑、统稿等,有关印刷方面的事情就由梅笛专门负责,梅笛也一口答应了。

梅笛性格开朗,幽默滑稽,但他视酒如命。随着印刷所的发展,梅笛又开始喝酒了,而且总是醉醺醺的,致使印刷质量下降。经过一次长谈之后,富兰克林与梅笛清查财产,准备拆伙。

1739年的夏天,富兰克林向朋友们借了一笔钱,支付了应该属于梅笛的那部分资产的价钱,开始自己独立经营属于自己名下的印刷所。当时的费城,市民们要求增发纸币的呼声很大,但银行与商人们却极力地反对,人们为此议论纷纷。“共读社”也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朋友们探讨利弊,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意见,会后富兰克林把朋友们的意见归纳起来,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如:《纸币的重要》等立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借助舆论的力量,议会最终批准了增印纸币的提议,而且最令人兴奋的是,富兰克林印刷所得到了承印纸币的特权,这件事情,不但使富兰克林赚了一大笔钱,很快还上了朋友们的借款,而且也使富兰克林赢得了较好的名誉,人们提起他来,都要称赞一番的。从此,在费城的政治界与商业界,富兰克林都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

4.北美第一座图书馆

1729年的秋天,富兰克林已经是一个小有成就的商人了,因为他仍然想念着博拉,此时他仍然独自一人,没有成家。

一个秋后的下午,在繁华的街上,他意外地遇见了几年未见的博拉的母亲,此时他得知,博拉嫁到外地后生活并不幸福,那个已有家室的人欺骗了她,现在她只好和父母一起又搬回费城来了,富兰克林又遇博拉很高兴,两个人很快就在一起商量结婚的事情了。

1730年的年初,在圣诞节的喜庆气氛中,24岁的富兰克林结婚了。博拉温柔贤淑,与富兰克林志同道合,两个人结婚后,她勤俭操持,把家庭和印刷所的事务料理得井井有条,很快就成为富兰克林事业的得力助手。

当时的北美还属于英国的殖民地,经济上是比较落后的,而且还没有自己的文化和科学。当时的纽约和费城两地,一般的印刷所都要兼售一些文具等,那就算是一个小小的书店了,实际上这些小书店一般只卖一些学校的历史课本等简单的小册子,并没有可以供人阅读的课外读物,当时全城也没有一个能够借书看的地方。一些喜爱读书的人,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是设法去英国购买的,喜爱读书的富兰克林在婚后不久,就倡导创办了北美第一座图书馆,这也是美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当时的富兰克林年仅25岁。

开始,这件事情是在“共读社”的一次讨论会上提出来的。这时的“共读社”会址已迁居到一个叫格斯的社友家里了,格斯是一个天性活泼、诙谐幽默的人,他瘦高个,再戴上一副大眼镜,很是招人笑,再加之他为人谦和,棋艺高明,大家都很喜欢他,由于格斯的家庭条件比较好,所以他专门在自己的家中腾出了一间房子作为“共读社”活动的场所。每到星期五,社友们都会聚在这里,谈古论今,热闹非凡。

有一次,大家又聚在一起讨论起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观,名抒己见,争论得很是激烈,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流传后世的自然哲学著作有《论天体》、《气象学》等,内容很是丰富。书中有很多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的思想,但也有不少的错误观点,有的错误却一直被人们所认可,奉如神明,例如关于重物落地的论点,亚里士多德认为是重的东西先落地,到了伽利略的时代这一谬论才被推翻。究竟应该怎样去评价亚里士多德呢?“共读社”的年轻人们的看法不一致,大家七嘴八舌的,各持己见,而且都觉得书上的观点才是正确的,其中有一位诗人甚至仍然坚信亚里士多德对于重物落地在先的观点是没有错的,大家为此辩论了很久,但是由于没有人能够拿出一个可信的证据,到最后谁也没能说服谁,面对着各不相让的朋友们,富兰克林忽然灵机一动,大家何不多找些书来看呢?

于是富兰克林建议大家把自己的藏书都拿到社里来,这样不就有证据可查了吗?

朋友们听了富兰克林的建议后,都十分赞成。

第二天,一个小型的图书室就正式建成了。书架上大小图书,琳琅满目,文学、历史、科学、哲理等,方方面面的书籍,应有尽有,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社友们都很兴奋,小小的图书室,社友们争相使用,一时热闹极了。

可是好景不长,因为图书室一直没有专人进行管理,书随拿随取,有减无增,再加之破损得厉害,没过多久就已经无人问津了,小小图书室只好宣告关闭了。这个初次尝试虽然是以失败告终了,却也给这群青年学者们以很大的启发。过了一段时间后,“共读社”的社友们总结了以前的经验教训,决定由富兰克林主持,以“共读社”的名义发起了募捐,并特意邀请了一位律师给予协助,共同成立了费城民办图书馆,这也是北美建立的第一座图书馆,10多个年轻人,居然在那个年代,率先在费城办起了第一座图书馆,那种敢想敢干的精神,真是难能可贵的啊!

富兰克林为了使这座图书馆不再夭折,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想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得到了朋友们的赞同。当时按照计划,图书馆对首批申请的50个读者,规定每人得先交纳40先令的开办费,以后逐渐再减到每年再捐献10先令,图书馆成立后,用募集的钱从英国购买了一批图书,每周开放1次,捐款者可自由借阅,并按规定日期限时归还。爱读书的人原本不是很多的,可是图书馆成立后,激起了人们对书的热爱,读者越来越多。许多人将自己的藏书也捐入了图书馆,更有许多藏书家把多年收藏的珍品赠予馆内。那时图书馆空前地繁荣起来了,后来不得不改为每天定时开放。这个消息传开后,别的地方也纷纷效仿建起了图书馆,那时人们都喜欢走进图书馆,从而大大促进了北美当时文学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几年以后,渐渐地变为由政府出资,民办图书馆变为公办了,图书馆也开始变为政府的一种永久性文化传播机构了。

图书馆建成后,富兰克林既是图书馆的创始人之一,又是图书馆里最热心的读者。为了能够多读些书,他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他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在图书馆里度过,他常常对人说:“读书是我惟一的乐趣,我绝对不会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酒楼或者任何一种低级的游戏上的。”的确,富兰克林一生是非常珍惜时间的,他的一句至理名言,一直流传至今,那就是——“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重要元素。”

有一天,图书馆又从国外购回了一批新书,富兰克林高兴极了,这下又可以饱读一阵子了。当他正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时,几本装帧别致的书吸引了他,他赶忙打开自己很感兴趣的这几本有关物理方面的书籍时,他却不由得皱起眉头:原来这是一些法文原文的书籍,这对于他这个对法文一窍不通的人来说,真是既让人头痛又让人烦恼的事情啊!

此时的富兰克林已经年近27岁了,尽管早已过了学习的最佳年龄,尽管生意上的忙碌已使他疲惫不堪,可是求知的欲望还是使他下了一个大决心,那就是从现在起他准备开始学习外语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是没有公开的社会正式办的外语学习班,该怎么来学呢?

经过一番思考后,富兰克林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当时,欧洲的许多劳动群众为了逃避沉重的赋税、战祸或者是宗教的迫害,许多人都远离家乡到美洲来谋生了,尤其是欧洲平民。

如果常到码头走走,应该是学习外语的最好条件了。

于是富兰克林每天从图书馆出来后,都会去码头转上一大圈,最初他先学习的是法语,一到码头,他就同那些法国来的人们交上了朋友,他拜那些人为师,刻苦练习口语,所以只用了3个月左右的时间,他就能用法语进行一般的会话了,一般只在字典的帮助下,就能读懂大意了。所以当他把从法文原版书籍上看来的内容向朋友们讲述出来时,朋友们都不由得佩服起他的学习精神了。

攻下法语后,他又定下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学习意大利语。当时他把自己计划向“共读社”的朋友们提起时,格斯很赞成,而且还提议同他一起学习。于是两个人商量该去哪里学习呢?后来格斯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去请教堂里他认识的一个神父每天定时授课,尽管富兰克林对此并不是很赞成,但最后格斯劝他以学习为第一位,终于使富兰克林接受这一提议,两个人开始学习意大利文了。

同类推荐
  • 秦始皇(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秦始皇(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以秦始皇这个人物的历史轨迹为骨架,以生动的故事为血肉,勾勒出名人们精彩的人生画卷;多用有表现力的口语、短句,不写套话、空话,力戒成人化。他用铁的手腕厉兵秣马,建立起强盛的秦国;他统帅雄师百万征战七载,统一了战国纷争的中华;他采用法家思想破旧立新,奠定了两千年封建王朝的基础。
  • 炸药大王诺贝尔

    炸药大王诺贝尔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
  •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2020纪念版)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2020纪念版)

    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她终其一生,横空出世地来,旁若无人地活,听天由命地走。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一生,她说过许多的话,有些被时光淡忘,模糊不清,唯独这句,清醒明透,不离不舍。离世的那一天,她穿着一件赭红色旗袍,这是她留给世人唯一的念想。她,就是民国奇女子张爱玲。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约翰·牛顿传:真正福乐,永久财宝

    约翰·牛顿传:真正福乐,永久财宝

    本书是约翰·牛顿的同事理查德·塞西尔根据他的书信编写,是其它牛顿传记的资料来源。前半部分是牛顿的自述,讲述了他前半生的传奇经历;后半部分是作者根据各方资料以及自己对牛顿的了解撰写,讲述了他成为国教牧师之后事业,尤其是他协助废奴运动的事迹。约翰·牛顿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浪子回头的表率。他曾是无赖一样的人物,不学无术,放荡形骸,后去非洲闯荡,吃尽了苦头。父亲派人将他找回,但回国的船遇险,跌跌撞撞才返回英国。这趟旅途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他认识到人生的短暂,自己从前是多么地不堪,痛改前非。
热门推荐
  • 昼夜以成岁

    昼夜以成岁

    在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案件背后,隐藏着一个秘密,一个十五年前的灭门惨案在事隔多年后终于真相大白。其背后隐藏着多少罪恶,让人心惊胆战。
  •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只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才能心平气和地将手中的事情做好,最终获得丰厚的物质报酬,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本书的主旨所在。本书介绍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工作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语言通俗易懂,观点鲜明透亮,理论和案例相结合。不仅帮助你了解,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改变”。书中汇集了大量职场精英的经验,提供了工作中应对各种问题和挫折的技巧和程序。本书有助于员工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是成就员工职业辉煌、提升企业凝聚力、建立企业文化的完美指导手册;是一本很适合单位培训和个人发展的职场读物。
  • 神级鉴宝师

    神级鉴宝师

    “老板娘,我觉得我发现了一种外星生物”薛洋信誓旦旦的说到。“如果你不能把这东西从我胸口弄下去,你明天就不用来了”宋雨恶狠狠的看向薛洋。“它只是想找个妈,真的。”薛洋真诚的回答道。突如其来的寻宝鼠,究竟会让薛洋的生活何去何从。“真的,装逼这种事情,算是我最不擅长的了。”薛洋耸了耸肩叹了口气。
  • 赛尔号之黑暗大于光明

    赛尔号之黑暗大于光明

    公元2115年,宇宙海盗发明了一种新的机器,让战神联盟陷入困境,危急时刻,小米穿越来到地球,消灭了迪恩,拯救了他们,地球暂时和平,但是,这一切被更强大的黑暗势力看在眼里,赛尔先锋小队能否再一次和平宇宙呢?
  • 修炼资源论

    修炼资源论

    穿越了,为什么要修炼,找个漂亮老婆,做个二世主,愉快的度过一生就好了。可!可!可为什么不能享受原始的快乐呢云雨情!
  • 种田废材要休夫

    种田废材要休夫

    人呀千万不能做坏事,不然会遭报应的,就好比现在的林小鱼,本来是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现在好了,穿越成了一个小寡妇,界里,林小鱼迷茫的看了看天空,她发誓,要是能从来,她要选李白~错了,她要做个好人。。
  • 惊叫都市

    惊叫都市

    在另一个平行世界,发生着一些事,一座城市被隐藏在黑暗深处,它有太多的答案和秘密,胡舍原本只是个普通人,然而一场车祸让他卷入了某个蓄谋已久的计划当中,和自己有着相同经历的另外六个人,一起踏上了被迫成为炮灰的道路。
  • 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生活品质

    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生活品质

    本套书系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这些名家大多在历史上都有了明确的崇高定位,许多都享有大师、巨匠、泰斗等美誉,是一代宗师,为世界人民广泛传颂。这些名作大多经受了历史的洗礼和时间的考验,代表了名家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成就,也代表了世界的最高顶峰,非常具有可读性、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具有极高的价值,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无限斗脉

    无限斗脉

    秦晨,一个秦氏一族低等脉系的族民却拥有着天生八脉,变异的脉系能带给他什么?圣战大陆修炼等级、战士、战师、大战师、战王、战尊、战帝、战圣、战天级、战无敌。当秦晨拥有了无限的力量之后,他又会何去何从?敬请关注玄幻巅峰巨作《无限斗脉》
  • 望你能爱上我

    望你能爱上我

    “到了,下车。”楚晚宁一动不动,问道:“你为什么送我回家啊?”“当然是报恩啊!我凌旭是什么人,你去打听打听。”楚晚宁小声的说了一声哦,就下车了。凌旭看着楚晚宁离开的背影,不自觉的微笑起来,“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