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64500000030

第30章 春秋五霸

郑庄公

郑庄公继承其父郑武公出任周平王的卿士,后来周平王宠信虢公,郑庄公与周朝关系开始转坏。在郑庄公在位期间,郑国国势强盛,并曾发生多次战事,包括由庄公之弟太叔段发动的叛乱,以及击败周桓王率领陈、蔡、虢等联军的繻葛之战。特别是后者,确立了郑国的「小霸」局面,使周天子威信扫地,郑庄公声威大振。宋、卫、陈等宿敌都来求和,郑国成为当时中原最强盛的诸侯国。

郑、宋之争是郑庄公一生遇到的重要大事之一。郑国东邻宋国,北邻卫国。郑与宋、卫两国都有矛盾,随时有遭宋、卫夹攻的危险。公元前719年,宋国纠集了包括卫、陈、蔡、燕、鲁在内的多国联军,先后两次围攻郑国,大有铲平郑国之势。在这种情况下,郑庄公冷静沉着、毫不屈服。他一方面在军事上加强防御,顽强抗敌;另一方面在外交上处理好与列国的关系,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尽可能联合一切可以利用的政治力量。比如,陈国虽曾与宋国一起侵郑,但郑庄公在击败陈师之后主动与陈和好。鲁国曾在伐郑之役中出兵援宋,但郑庄公并未因此忌恨于鲁,而是主动向鲁示好求和,直至结为同盟。齐国当时是诸侯中强国,郑庄公很注意密切与齐的关系,以利用齐国势力来牵制宋人。此外,与周交恶,也很注意策略。虽大败王师,而又夜使祭仲劳王;既恨周王弃己,又用周王之权威以打击宿敌。前713年,借声讨宋殇公不朝周天子之罪,郑庄公联合齐、鲁之师,以天子之命伐宋。齐、鲁军队败宋军于菅,郑军先攻占宋国郜、防,后又打败宋、蔡、卫三国联军,最终使宋国屈服。

郑庄公英雄一世,但也有两个重要的政治失误。一个重要失误是生前没有对太子忽(即郑昭公)之位作出妥善安排,以致自己一死,郑国立即陷入郑昭公和郑厉公(公子突)之争,使郑国形成两君并立的混乱局面,为害甚久。另一重要失误是重用高渠弥,这为郑国留下了严重后患。庄公想立高渠弥为卿,时为太子的昭公反对,庄公不听,执意用高渠弥任大臣。及昭公为君,高渠弥害怕昭公借机杀己,便乘跟昭公出城打猎之机,射杀昭公,并与权臣祭仲合谋改立昭公弟子亹为君。

郑庄公在位四十三年,于公元前701年与齐、卫、宋等大国诸侯结盟,俨然已是诸侯霸主。然而仅几个月后就病逝了。

郑国亦由盛转衰。

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第十五位君主,姜姓,名小白,齐襄公幺弟,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在位,是首先称霸中原的国君。

齐襄公是一个暴虐的君主,国内怨声载道,人人愤恨。小白进宫劝谏,襄公不听。他在鲍叔牙的劝说下,出奔到莒国。

公元前685年,襄公的族弟公孙无知与大臣连称、管至父串通发动政变,杀了襄公,篡夺了君位。

一个多月后,齐人杀死公孙无知,迎接出奔在鲁国的小白的兄长公子纠回国即位。而国内的高氏、国氏等贵族支持小白继位。小白抄近道首先回到齐都临淄,当上了国君,即齐桓公。他重用管仲,不计前嫌,任命曾辅佐公子纠的管仲为相国。在管仲的主持下,齐桓公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因地制宜,发展渔业,使齐国富强起来,为最后称霸奠定了基础。

为了扩大影响,他兴兵伐鲁,大获全胜,灭掉了附庸于鲁的遂国。后又归还战争中夺取的土地,各国诸侯认为他是一个可信的贤德之君,愿和他同盟,使他声名鹊起。

齐桓公派遣使臣朝拜刚继位的周僖王,赢得了周天子的欢心。他召集各国诸侯到北杏开会,被推举为盟主,后又在幽地与宋、鱼、卫、曹等八国歃血为盟,齐国称霸的局面终于确立,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管仲、鲍叔牙去世后,齐桓公重用了易牙、竖刁等小人,让他们掌握了国政。在位43年后,齐桓公于公元前643年病死。他的5个儿子因争位而忙于内战,尸体于死后67天才下葬。这时的齐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他创下的霸业也就衰落了。

晋文公

姬姓,名重耳,第二十四位晋国国君。齐桓公之后,中原没有真正的霸主,直至晋文公时才重举“尊王攘夷”之旗帜。

文公早年曾因“骊姬之乱”,在外流亡十九年,饱尝艰辛。即君位后,他任用狐偃、赵衰等贤良,整顿内政,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整军经武,取信于民,安定王室,和好秦国,国力大盛。方文公即位之时,周室发生内乱,襄王蒙难出奔于郑。

赵衰向文公指出:“求霸莫如入王尊周。……方今尊王,晋之资也。”

文公乃于公元前635年独力勤王,匡扶周室,迎襄王复位,于是晋之声名大噪。周襄王二十年(前633),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次年初,晋文公领齐、宋、秦之军在城濮与楚军交战。

由于楚国立国至此,从未有败战记录,甚至齐桓公也不敢与楚人开战,因此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晋国必败无疑。

而晋文公为了回报昔日流亡时楚成王的接济之恩,坚持先退让三舍(约45公里)才接战。敌前退兵形同不战而逃,为此晋文公承受极大压力,甚至晋军内传出他梦到了被楚成王打倒在地、吸食脑髓,所以才吓得想放弃决战之传闻。但这场战役后晋国赢了。晋国的山戎大军打破了楚国荆蛮大军的不败神话。

晋文公归途中大会诸侯于践上,天子遣人封其为“伯”(霸)。

后来,晋文公又会诸侯于河阳,周襄王亦被召与会。晋文公因战胜楚国而称霸于诸侯。文公死后,晋国之霸业犹维持百年之久。

楚庄王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芈(mǐ)姓,熊氏,名旅,楚穆王商臣之子。

楚国原是一个南方小国,经过文王、成王的发展之后,到穆王时已渐渐出现停滞状态。

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他两位师傅公子燮与子仪发动的叛乱。叛乱虽被及时平息,但对他这个幼主来说,却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和不利的开端。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

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他任用孙叔敖为令尹,虚心听取孙叔敖对治理国家的意见。庄王在位期间,君臣上下和睦,一致对外。他带头执法,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他务实的统治使楚国社会安定,民风俭朴,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楚国要北进中原,争霸诸侯,首先就要拉拢与其相邻的郑国。楚国在北林打败晋国军队后,郑国开始听命于楚国,但仍然摇摆不定。为了争当霸主,楚晋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最后楚军大获全胜,声威大震,国势日强,而晋国在中小国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们的能力。不久,楚庄王灭掉了萧国,又连续三年攻伐宋国,迫使宋国向楚求和。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

楚庄王连年用兵,但他尽量做到不违农时,对百姓安抚体恤,从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是他的高明之处。他对外战争也是采取威德并用的策略,并不只是着眼于某一块土地的得失,而更注重于以德取势,号令天下,这使他的霸业最终取得了成功。

宋襄公

宋襄公,春秋时期宋国的国君,宋桓公之子,子姓,名兹甫,于公元前650年即位。宋国原本是周初商代贵族微子启的封国,领地为现今豫东及苏、鲁、皖接壤地区,都城为商丘。到宋襄公之时,国势渐盛,而其称霸中原的欲望也愈加强烈。

公元前645年和643年,成就了齐国霸业的管仲、齐桓公相继病死。桓公死后,他的五个儿子为争夺君位发生内讧,易牙勾结宫中权势作乱,立公子无亏为君。

齐国也因内乱而国力渐衰,彻底丧失了霸主地位。公元前642年,野心勃勃的宋襄公趁机联合曹、卫、邾等国出兵讨伐齐国,并扶持逃到宋国避难的公子昭当上了齐国国君(即齐孝公)。

宋襄公此举受到了各诸侯国的称赞,宋国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而一心想继承齐桓公的地位的宋襄公自恃定齐有功,野心越来越大,妄图称霸中原。公元前639年,宋襄公发起鹿上之盟。对此,宋国的重臣公子目夷(宋襄公的庶兄)曾多次劝谏宋襄公说:“小国争盟,祸也。宋其亡乎!”

但正做着霸主之梦的宋襄公并没有接受目夷的规劝,他再次邀请各国在宋国开会,商议会合各诸侯国订立盟约,想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声望。同年秋,宋襄公又约楚、陈、蔡、郑、许、曹等国之君会盟于盂。赴约时,宋襄公不听目夷的劝告,执意不带兵马,而楚国却设伏兵于盂,抓获宋襄公。随后楚国起兵伐宋,但遭到了目夷所领导的宋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楚军久围宋都数月而不能攻克。后经鲁僖公的调解,宋襄公才被楚国释放。

纵观宋襄公一生所为,他实乃一志大才疏之人。

齐桓公死后,诸侯中以楚国最强,楚成王实际上已称霸中原。而宋国本是一弱国,国小力单,原本无力称霸,但宋襄公却自不量力,一意孤行,妄图与楚争霸。

宋国在与楚国的政治较量中,始终处于下风,一败再败。而在决定其命运的泓水之战中,他又大讲仁义道德,死守古代“不鼓不成列”的决斗式战法,不肯乘敌“半渡”、“未阵”而击之,结果兵败身死,为天下人所耻笑,******评之为“蠢猪式的仁义”。宋襄公的争霸实际上是在为楚国确立其霸主地位搭桥铺路,“正所谓‘宋襄霸业’,实为楚成霸业。”

秦穆公

秦穆公,嬴姓,名任好,秦德公之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公元前659年~前621年在位,长达39年,是秦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秦国开始崛起。

秦国原是居住在秦亭周围的一个嬴姓部落。因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有功,封为诸侯,赐给岐以西地,正式建国。经文、宪、武、德、宣诸公,秦的疆土不断东移,到穆公继位时,已占有大半个关中。

秦穆公即位后,胸怀大志,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他重用百里奚、蹇叔等良臣,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依靠他们修明政治,发展军事,奖励生产,使国家实力大大增强。秦穆公选拔人才,能够打破尊卑贵贱界限,选拔贵族以外的人,选用别国前来投奔的人,比如百里奚曾是个奴仆,他用五张羊皮把百里奚从楚国换了回来。当七十余岁的百里奚被押回秦国时,秦穆公亲自为他打开桎梏,与他商谈国事。穆公又在百里奚的推荐下将蹇叔请来秦国,任命他为上大夫。秦穆公广纳贤才的做法充分表明他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国君。

人才有了,要完成霸业,还一定要得到民心。秦穆公很重视民心的向背,所以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减轻百姓的负担。

他强调取信于民。晋国闹饥荒,向秦国求援,他不计过去的恩怨,把大批粮食运到了晋国,说不能让百姓受罪。晋国臣民都称颂他的大德,他的威信大大提高。这使他深受下层群众的支持和拥戴,有了争霸的基础。

在外交上,秦穆公也很有谋略。为了打开通道,争霸中原,他利用联姻与晋国结成同盟,以与中原诸强抗衡。他娶了晋献公的女儿穆姬做夫人,又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晋文公,并帮助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战胜了楚国。

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认为时机已到,想取代晋成为霸主。为稳定后方,他全力进攻西戎。西戎泛指秦国西边散布于广大地区的戎族国家。他通过投奔来的由余了解了西戎各国的山川形势、兵力部署,采用离间计、美人计等策略,突出奇兵,发动全面攻击,征服了这些国家,扩地千里。这样,东从陕西、山西交界的黄河起,一直到遥远的西方,都为秦国所控制,秦穆公终于成为西方的霸主。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加速了民族融合,发展了秦国经济。秦穆公开创的霸业,为战国末年秦统一整个中国打下了基础。

穆公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死,安葬于雍,殉葬而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子舆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这三人十分善良、勇武,国人对此悲痛万分,赋《黄鸟》之诗,唱道:“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意思是,青天呵,怎么将这么善良的人给殉葬了?如果可以赎命,我们宁愿出一百条命将他们换回来!

吴王

吴王阖闾又作“吴王阖庐”。姬姓,名光,公元前514年~前496年在位。

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下游的一个国家,原本是楚的属国,吴君寿梦时吴国开始崛起。晋国为与楚国争霸,采取联吴制楚之策,派楚国亡臣屈巫带着一队战车来到吴国,教吴人乘车、御射、列阵,吴军由此学会了车战。此外,吴国与晋国交好后,经济、文化也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大起来。

于是,吴君寿梦慢慢萌生了走出国门的意图,自号吴王,欲与南方大国楚国在疆场上一试身手。

公元前584年,吴军新编水陆大军齐出,一举攻下楚国淮河重镇州来。此后近70年间,双方先后发生过十次大规模的战争,几成世仇。在这十次战争中,吴军全胜六次,楚军全胜一次,互有胜负三次。公元前515年,吴国公子光夺得吴国王位,称吴王阖闾。阖闾即位后,立志称霸天下。

具有政治胆识的阖闾大力搜罗人才,采纳良策,听取民声。

楚国亡臣伍子胥辅佐阖闾,本采取了伍子胥提出的强吴建议。他修建城郭,设置守备,积聚粮食,充实兵库,为称霸诸侯作准备。经过几年的努力,吴国不断发展壮大,百姓丰衣足食,乐于为国家而献身。为了给楚国点颜色看,他一举灭亡了楚的附庸徐国,楚国对此也无可奈何,眼睁睁地看着他在徐国称王。

具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阖闾开始整军经武,把重点转向军事上的发展。他任用伍子胥帮他训练吴国的士卒,以适应与中原诸侯国作战的需要。又重用军事家孙武,提高战术素养;加紧制作锋利的宝剑,以供战争之用。一切准备就绪,阖闾首先把矛头指向了强大的楚国。

公元前506年,吴国联合唐、蔡两国,对楚国大举进攻,楚军瓦解败退,主帅令尹子常狼狈逃窜,吴军大获全胜,又经过几次战斗,进入了楚都城郢。楚昭王惊慌出逃,后在秦哀公的帮助下才重返国都。战胜楚国后,阖闾的锋芒转向了越国,开始了对越的攻战。公元前496年,在两军交战时,他不幸被越军射来的箭击中,受伤而死。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又作“越王句践”。姒姓,越氏,名勾践,公元前496年~前465年在位,越王允常之子,是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勾践即位。由于其父允常不肯帮助吴国攻打楚国,又支持阖闾弟夫概自立,两家结下了怨仇。吴王阖闾趁越丧乱之际兴兵伐越,勾践起兵抵抗。吴军战败,阖闾受箭伤死于回国途中。其子夫差即位后,时时不忘杀父之仇,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练兵。公元前494年,吴越夫椒之战中,勾践一败涂地,被困在会稽山。

打了败仗的勾践听取了臣下大夫文仲、范蠡的意见,答应卑辞向吴国求和,等待时机以再图大业。大夫种通过吴臣太宰嚭说服吴王接受了越国的求和,勾践夫妇入吴为奴。

勾践抵达吴都,夫差有意羞辱他,要他住在阖闾坟前的一个小石屋里守坟喂马,有时骑马出门还故意要他牵马在国人面前走过。勾践忍辱负重,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夫差生病,勾践前去问候,还掀开马桶盖观察夫差刚拉的大便,了解夫差的病情。时间过去3年,由于勾践尽心服侍,再加上吴太宰嚭不时接受越大夫种派人所送之礼而在夫差前为勾践说好话,使夫差认为勾践已真心臣服,决定放勾践夫妇和范蠡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吴国多年灾荒又遇大旱,仓廪空虚,百姓饥饿,多就食于东海之滨,勾践乘隙攻吴。越军以两翼佯动、中央突破、连续进攻的战法,大败吴军于笠泽。夫差见大势已去,就自杀而死。勾践率得胜之师,北渡淮河,与齐、晋等国会于徐州。周元王派使臣送来祭肉,封勾践为“侯伯”。自此,越军横行江淮一带,诸侯尽来朝贺,勾践的霸业完成。

当勾践刚刚灭吴称霸时,其手下最大之功臣范蠡被封为上将军,然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久受尊名不祥”,故功成立即隐退,“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传其改名陶朱公,后以经商而致富。范蠡曾遣人致书大夫种,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大夫种未能听从,不久被勾践赐剑自杀。

吴王夫差

姬姓,名夫差,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吴王阖闾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共23年。

为遵从败于越王勾践的父王阖闾的遗训,即位当年就以伯嚭为太宰,与老将伍子胥操演军队,以图复仇。

次年在夫椒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使越屈服。

公元前486年,开邗沟,连接长江和淮水,开辟出一条通向宋、鲁的水道,进逼中原。此后,又在艾陵打败齐国。

公元前482年,在黄池大会诸侯,与晋争霸,适逢晋室内乱,夫差一度夺得霸主地位。连年的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越王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国力逐渐恢复。趁夫差率精锐赴黄池之会、只有太子与老弱留守之机,越军乘虚而入,并杀死吴太子友。夫差匆匆赶回与越议和。吴长期穷兵黩武,民力凋敝,难以与越抗衡。

公元前473年,越再次兴兵,终灭吴国,夫差自杀。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春秋时晋国君主。

前628年,晋文公逝世,晋襄公即位。前627年,晋襄公以先轸为帅,于肴山大败秦军,生俘秦军白乙丙、孟明视、西乞术“三帅”,旋再败秦复仇之师于彭衙。秦穆公倾国复仇时主动避让其锋。在位时举贤任能,为政宽仁,保持晋国霸业。襄公嫡母文嬴请放“三帅”归秦,襄公从之。先轸因之大怒,“不顾而唾”,襄公以袖掩面称谢,未治其罪。后先轸在与狄人作战时孤身“免胄”直入狄人阵中,战死谢罪。前622年,晋大夫赵衰、狐偃、栾枝等人去世。前621年,晋襄公崩,赵盾摄政。

晋景公

姬姓,名据,是中国春秋时代诸侯之一晋国的一位君主,前599年至前582年在位。其父为晋成公,晋成公即位后七年就死了,由其子继位,是为晋景公。晋景公曾攻败楚国,使楚国霸业结束,晋景公亦曾攻败齐国。前581年,晋景公吃饭前感到腹胀,便上厕所,但却掉到粪坑中死亡。

晋景公也是著名的“赵氏孤儿”故事中晋国的君主,他信佞臣,听谗言,无辜杀了赵盾的后代赵朔、赵同、赵括全族。他是个知人善任、有所作为的君主,但是他设立六卿制度却为后来晋国的分裂打下基础。

总之,晋景公是典型的有大功和大过的历史人物,与同时期的楚庄王相比略显逊色,大概和吴王夫差是同一级别的。

晋悼公

姬姓,名周,一作纠,其祖父桓叔捷为晋襄公的小儿子,即位时年仅十四岁。

悼公虽然年幼,但自登基那一刻起,便显示出与年龄完全不相符的成熟。他任用魏犨之子魏绛为中军司马,掌管军法。魏绛执法严明,不阿权贵,协助晋悼公改革内政,惩乱任贤,整顿内政,推行法制和军事改革。

同时调整对外政策,推行“和戎狄”的策略,使魏绛北和戎狄,稳定后方,联宋纳吴,胁齐服郑,疲楚伐秦,在执政的十五年中,“九合诸侯”,将晋国地位再次推至巅峰,一时间又称霸于整个中原。

楚庄王去世后到吴王阖闾崛起的这几十年之间,基本上没有哪个国君能够独领风骚,但晋悼公堪称这一时期的佼佼者,常言道“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他虽并非晋国霸业的缔造者,却是霸业的再造者。所谓的“守成”根本不是世人所偏见的那么简单。遗憾的是他在晋国霸业的巅峰之时,猝然辞世。

终其一生,可以说他成功地让日益衰落的晋国霸业再度起死回生。

同类推荐
  • 我成为了皇帝的系统

    我成为了皇帝的系统

    主角莫言竟然变成了系统!还成为了千古一帝嬴政的系统。神仙:你要成仙吗?嬴政:滚!朕有系统!
  • 异界之葬天

    异界之葬天

    起身微末,逆境成长,不屈不饶;逆天之路,不顺天命,纵横乾坤。
  • 人者

    人者

    神,威严而圣洁,立于九重天上,俯视众生!鬼,幽冥而无形,游荡九幽地下,恩怨离愁!仙,潇洒而飘渺,脱离六道五行,逍遥快活!魔,霸道而杀伐,血气直冲九霄,苍天泣血!佛,庄严而慈悲,普渡众生万物,功德无量!妖,善变而诡诈,七窍玲珑剔透,逆天化形!怪,奇特而丑陋,残暴邪恶血腥,臭名昭彰!灵,聪慧而狡猾,至高天赐宠儿,通天彻地!可这真是真相吗?人族,曾经天地的主角,仙之本,佛之基,万灵之长。却庸庸碌碌在红尘滚打。为何?叶尘,一名普通高考毕业生,无意发现惊天大秘,拯救人族。尽在《人者》
  • 破碎的永恒

    破碎的永恒

    一颗陨石撞向地球,将死的李天和龙雪穿越到苍老大陆。
  • 神罚

    神罚

    林枫穿越到,一个崇拜神明的世界……这个世界,所有的部落都希望得到神明的眷顾,获得文明权杖!有了文明权杖,玄幻功法,魔法装备,修真法宝,甚至是宇宙飞船都能够买到……各种见所未见的美女,闻所未闻种族,林枫兴奋了……当他掌握了一个部落之后,才发现,四周全是虎视眈眈的家伙,为了保卫权利,保卫美女,林枫开始了一段彪悍的帝国养成之路……
热门推荐
  • 修真笔记之尘世间

    修真笔记之尘世间

    真心清静道为宗,譬彼中天宝月同,净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人心好静因欲扰之。历凡间经尘世,看世上多少恩恩怨怨痴痴迷迷。终不过黄粱一梦浮华三生!一把铜钱剑三两糯米修真仙。
  • 花千骨之情难断

    花千骨之情难断

    花千骨死后,白子画被世尊逼着吃了绝情丹,忘记了花千骨。花千骨接管了神界,为帮助白子画恢复记忆而发生的故事~求收藏,求推荐(全文大改革!章节清空重新开始!内容不变!)
  • 时光有你未来可期

    时光有你未来可期

    #新晋乐坛天王与当红歌手的恋情曝光#、#姜暮年承认与时小柒在一起#……某天,时小柒刷着微博,看着那一条条热搜,手捅了一下某人,质问道:“你怎么公开了?”某人目光炙热地看着她,缓缓开口:“因为我要跟你光明正大地在一起,让别有居心的人知道你是我的,谁也抢不走。”时小柒:“……”好吧,她忘了,眼前的人是个柠檬精。没遇到时小柒之前,姜暮年不知道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感觉,喜欢上时小柒后,他每天都在想着如何把时小柒拐回家,不料时小柒身边的桃花太多,追妻路上还要忙着掐桃花,他真是太难了……故事起因:为了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时小柒决定离家出走,被发现后,她被一群保镖追着,情急之下,强吻了离自己最近的姜暮年避开保镖。从此两人这梁子算是结下了,摇身一变,她和他成了同学,他步步紧逼,她处处退让。在追求音乐梦想的道路上,时小柒不忘初心,依旧是元武道界最闪耀的那颗星,或许对她而言,元武道和音乐一样重要,二者缺一不可。【本文又名《我的柠檬精男友》】【注:我不喜欢写得太过于夸张,所以这本书主要是描写几个平平淡淡的爱情故事,内容与人物纯属虚构。】
  • 有你甜度加一

    有你甜度加一

    【新书已发《在大佬怀里撒个疯》电竞文~多多支持哦~】【整天埋头做实验的科研员学姐x二重身份的腹黑小学弟】为了让追求自己多年的小学弟放弃,沈七决定透露出自己有喜欢的人的消息。可是自从她把赛车手C少的照片举到小学弟面前说了喜欢之后……不仅是她的微博评论频频被C少翻牌;连粉丝列表也突然出现了C少二字,据说是他手滑点到的关注……直到有天沈七去现场看比赛,C少头一次在镜头前摘下头盔,仰着脸冲观众席傻笑。“你说的喜欢我,算不算数?”……原来我喜欢你,你比我还先知道。这大概是我做过最丢脸的事了,一边拒绝你又一边说喜欢你。1V1甜宠校园+都市
  • 总裁的小妻子

    总裁的小妻子

    尚夏本是豪门与人联姻的一个工具,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根本就不用因为所谓的亲情去牺牲自己的感情,她会何去何从?
  • 露砌魂

    露砌魂

    彥生在一直努力让自己回到原来,回到彥生。那离光明不远,离正义很近的地方。但周围的罪恶,无辜,惩罚,过往,一个不剩的都在啃噬着他。彥生从未怕过,因为那是他的使命。可彥生后来怕了,因为这里有他的命。
  • 据守樊城

    据守樊城

    笔者在研究过部分史料后,写了这样一部小说,想通过部分虚构对话小说形象与历史相结合,向读者展现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曹营将领。并附有部分思考,仅代表个人见解,不具有其他意义。
  • 青年志愿行

    青年志愿行

    一群当代大学生,因为一颗志愿心相聚在一起,在一年的时间里,他们从陌生到熟悉,经历了一段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时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虚无创世录

    虚无创世录

    “我讨厌麻烦,但是我不怕麻烦。”一场大火,萧白觉醒了特殊的异能,天下万物无不可化。世上没有的?没关系!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小白!你怎么又生病了!快给老娘锻炼去,手无缚鸡之力像个什么样子!”“你打得过我么……”“打不过……”萧白,什么都不怕,只怕——药太苦了,能不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