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74700000023

第23章 我们都一样,既风光又彷徨(4)

记者是哪种人

记者的身份属性

许光头曾做过记者,我记得几乎是在入行的第一天,师父就告诉我一句话:“记者不是职业,记者是一种人。”当时肯定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随着从事这份工作的时间久了,渐渐有点懂了。只要你从事过这份职业,这份职业带给你的东西就会一辈子跟着你。尤其是在这个所谓“全民记者”的时代,人人手持一部手机,可以随时记录社会的时代,更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所以,许光头特别想给大家讲一下,究竟什么是记者,记者身上有什么气质?首先,给大家推荐的是一位台湾媒体界大佬的书,书名叫《凯撒不爱我》。

台湾有一份很有名的报纸,叫《中国时报》,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可是不得了的报纸。前几年,《中国时报》有一位主编,叫王健壮,就是《凯撒不爱我》的作者。我曾经见过王先生,他现在已经投身教育界,为台湾传媒界培养人才。

当时我问王先生:“您教书和其他教授教书有什么区别呢?”王先生回答:“我不教什么新闻写作之类的技巧,这些东西入行几年就学会了,我教给学生的是做记者的内功。”什么叫“内功”呢?其实你看过这本书就知道了,就是从事记者行业应该有的节操和底线。

我们一般提起记者,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都是冲在第一现场的那些人,如战地记者、调查记者、暗访记者等。美国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留下过一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这类人,当然是记者。但是,王健壮把“记者”的范围拉宽,内涵一下子丰富了起来。根据他的定义,记者一共有五类,分别是:调查记者、在线记者、专栏作家、电视主播和总编辑与总主笔。以下我们就各举一个例子,看看这五类“记者”,都为传媒事业做了什么贡献。

调查记者赫许

首先,我们来看看“调查记者”。王健壮形容,调查记者是“媒体的矿工”。这就要说到一位传奇人物:赫许(Seymour Hersh)。这位老爷子,四十多年前写过一篇震惊全球的调查报道,揭发的是美军在越南美莱村的屠杀事件。

1968年3月16日,当时正在打越战,美军的一个连走到越南中部广义省一个叫美莱村的地方,把全村男女老幼甚至婴儿都杀死了,也有女性被轮奸甚至被肢解。大屠杀被隐瞒了一年多,后来被神通广大的赫许揭发了出来。最为无耻的是,就在这起屠杀事件发生后的次日,美国陆军的军报把事件说成是美军在越南击毙了一百多“越共”。被赫许这一曝光,美国社会就跟炸开了锅一样。后来美军内部逐一起诉了涉事的军官,而赫许也因此获得了普利策奖。

这位老先生,一辈子都爱干这件事,专门撰写这种独家材料。但你以为,他肯定是隶属于什么特别牛的新闻机构吧?不是《纽约时报》也是《纽约客》,对吧?不!他就是个体户、独行侠,一辈子就靠一支笔,给各家报纸杂志以独立记者的身份写稿。比如,他有一本著名的书叫《权力的代价》,专门揭发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A.Kissinger)的丑闻。这本书赫许整整写了4年,采访了超过1000人。据说他有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好几千个人名和电话,没事儿就打。记得前几年发生过一件事吗?《纽约客》杂志有篇报道,揭发美军在伊拉克虐待囚犯,这篇报道也是赫许写的,花了6个月时间。

还有个趣闻,2004年,美国国家杂志奖要把公共利益奖颁给赫许,各路传媒大亨都到齐了,但赫许迟迟没有现身。工作人员着急啊,不断给老人家打电话,终于接通了,急忙问:“您怎么还不来呢?都等着您呢!”赫许在电话那头说:“我正在赶稿子,没空,没空。”说完就把电话给挂了。而他正在赶的那篇稿子,就是揭发美军在伊拉克虐待囚犯的稿子。是领奖重要,还是写稿重要?为什么美国要授予他这个奖,你大概也品出个意思了吧?

在线记者雷斯顿

第二种记者,是“在线记者”,王健壮称他们是“媒体的哨兵”。这里要说的,是大名鼎鼎的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特区分社主任雷斯顿(James Reston)。雷斯顿有句名言叫作:“你们来这里前,我们已经在这里;你们离开这里后,我们仍将在这里。”听上去是不是很霸气?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在肯尼迪当总统的时候,肯尼迪有个“宠臣”叫索伦森,平时威风得不得了。有次,《纽约时报》的一名新记者叫汤姆威克,去白宫采访,被索伦森给欺负了几句。回来之后,把这件事告诉了雷斯顿。雷斯顿听完,抄起电话,直接打给索伦森,就说了以上那句话,把索伦森说得一点脾气也没有。

在华盛顿特区有两派力量,一派是白宫,一派是媒体。两派势力恶化的一个分水岭是著名的“水门事件”,媒体不给总统面子,从此以后总统也不给媒体面子,大有“汉贼不两立”的架势。但是,在雷斯顿在华盛顿特区的年代,情况可不是这样,双方的关系可以说好得很。总统办公室有一条专线,是给雷斯顿专用的。

传媒和总统关系好,当然有好处,很多独家新闻别人拿不到,你拿得到,但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有些大新闻总统跟你打招呼,你得识相。比如,肯尼迪当年入侵古巴的猪湾,还有苏联在古巴秘密布置飞弹,这些计划雷斯顿早就知道了。但是,肯尼迪两个电话打过来,叫雷斯顿别事先给捅出去,他就照做了。

换来的是什么?有次,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维也纳美国大使馆内对话后,雷斯顿和肯尼迪通电话。雷斯顿问肯尼迪:“谈得怎么样啊?”肯尼迪怒气冲天地说:“我一辈子没这么惨过,赫鲁晓夫竟然威胁我!”据说,雷斯顿能明显感觉到肯尼迪的声音还在发抖。换句话说,前脚刚刚送走赫鲁晓夫,肯尼迪第一个打电话的就是雷斯顿。这样一种信任关系,是要怎样的七巧玲珑心才能够做得到?

讲完雷斯顿的故事,王健壮感慨,这种总统与媒体之间相互信任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在雷斯顿之后,总统与媒体之间只有相互防范。

当然,你可能觉得传媒和政府之间,本来就应该是不断揭发的关系,二者怎么可以联合,那不就成为同流合污了吗?许光头也不知道应该怎样评价这种关系,我只想说,雷斯顿这样的人确实难得,而且那个时代的《纽约时报》并没有以这种逻辑所想象的那样“奴颜媚骨”。这种平衡,确实是不容易做到的,也不是只有“对抗性思维”的人可以理解的。

专栏作家阿索普

做记者,或者说做传媒人,立场是很重要的。因为你选哪一边,基本上决定了你的读者是哪一种人。但是,新闻史上偏偏就有这样一种人,乍一看是墙头草,他的立场不是一般人能懂的。比如,美国有个专栏作家叫阿索普(Joseph Alsop)。

阿索普是上个世纪中叶的人,从二战一直活跃到肯尼迪时代。他有个坚定的信念,就是“反共”。这个不难理解,因为那个时候正是“美苏争霸”时期,身为美国人,选择站在美国一边很正常。比如,二战后期美国有个著名的由陈纳德将军建立的飞虎队,阿索普就是参与草创的其中一分子。后来,他又因缘际会成了******的外籍顾问之一。阿索普当时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游说美国国会,要求美国支援国民党打共产党。当然,后来我们知道******在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押错宝了,以为杜威会赢,结果是杜鲁门赢了,杜鲁门就不给他钱了。阿索普回到美国以后气疯了,专门开了一个专栏,就叫“谁丢掉了中国?”,痛批美国的所谓“反蒋派”。

后来打越战,阿索普又来劲了,坚决支持一定要拿下越南。他说,你信不信,如果越南丢掉,那是整个东亚共产主义化骨牌效应的最后一块,这要是倒下去,亚洲就完了。但是越战打了整整20年,反战的声音在国内愈演愈烈,几乎所有人都变调了,只有这个阿索普,就是那么轴,成为美国新闻界的“反共孤岛”。不能跟他聊越战,聊起来他绝对跟你拍桌子绝交。阿索普有名到什么程度?1973年,尼克松想要讨好我们新中国,叫基辛格到北京来跟毛主席见面。毛主席居然提起阿索普,说阿索普怎么会反对尼克松呢?太无法理解了。基辛格只好给毛主席讲笑话,说:“别理他们,他们以为自己在统治这个国家。”

阿索普“反共”确实是有点儿走火入魔,但是让他看上去更有病的是,他同时又反对“麦卡锡主义”。

麦卡锡主义就是20世纪50年代有个叫麦卡锡的威斯康星州共和党议员,他声称掌握大量潜伏在美国的共产党的资料,然后以爱国的名义逮捕这些人,控告他们犯有“叛国罪”。结果这个行动被严重扩大化,当年那些“反蒋”的人,自然就被说成是“亲共”,就被抓起来了。那个时候美国风声鹤唳,谁敢跳出来反对麦卡锡?也就阿索普敢。他不仅在自己的专栏上写文章替昔日“政敌”申冤,还到国会做证为他们辩护。比如,“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当时也被指控对国家忠诚有问题,就是阿索普到处为他奔走平反。

阿索普为什么要为自己的“政敌”冒险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是为了“反共”而“反共”,他是为了美国。站在自己祖国的立场,你麦卡锡这样做,是违背美国的立国基础的,那就是:自由、民主、宪政。他宁可与时代潮流为敌,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也算是一号人物了吧?所以,王健壮认为,专栏作家是媒体的“柱子”,是起到擎天一柱作用的。

电视主播克朗凯

再给大家说个“电视主播”的故事,主人公名叫克朗凯(Walter Cronkite),他曾是美国CBS电视台19年的当家主播,也是美国民众最受信任、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这么热门的一个人,政治有可能放过他吗?当然不!所以,实际上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打过他的主意,想推他来竞选总统或者副总统。但是,克朗凯牛就牛在这里,坚决不从!

还是说越战,我们中国因为在1949年以前一直在打仗,所以对战争没有什么时间概念,但是美国人什么时候打过像越战这么长的战争啊。所以,在整个越战期间,这都是个重大意识形态问题,不想惹麻烦最好明哲保身,别乱评论——尤其是像克朗凯这么有名的人。而且,克朗凯主持的风格也是不喜欢在播报时加入个人的评论。但是,有次他从越南战地采访回来以后,实在忍不住,就加了一段评论,大意是说:想要摆脱越战的泥沼,最佳的方法就是谈判。换言之,别打啦。

这话看似温和,但是从克朗凯的嘴里说出来,分量就不同了。正赶上当时的美国总统叫约翰逊,是个出了名的、喜欢跟媒体抬杠的人,动不动就要点名批评某媒体。但是据说那天他看完克朗凯的播报,压了压火,叹了口气说道:“如果我失掉了克朗凯的支持,就失掉了一般美国民众的支持。”你看,做电视主播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够可以了吧?所以,王健壮把电视主播称为媒体的“船锚”。

总编辑殷格索

最后再来说说总编辑与总主笔,说的不见得全都是大团圆结局的故事。今天我们都知道,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它的盈利模式主要是来自广告,你的受众越多,广告就越多,没有广告,报纸、杂志、电视台就死了,一份杂志恨不得半本都是广告。但是你敢不敢想象,有这么一份杂志,它敢宣称自己一个广告也没有。这个了不起的实验就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一份叫《PM》的报纸。这份报纸的创办人,名叫殷格索(Ralph Ingersoll)。

殷格索是个美国大****知识分子,原来在《纽约客》杂志做主编。稍微了解欧美****传统的人都知道,他们最痛恨资本主义制度,像我们以前介绍过法国的鲍德里亚,还有美国的苏珊·桑塔格等。殷格索讨厌广告,原因很简单,你依靠广告生存,就会被你的广告商制约,起码你就不敢批评你的广告商。比如,你的杂志是石油公司赞助的,那你就可能不敢在杂志中提倡新能源。要知道,新闻审查的来源不一定非得是政府,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可能比政府更有兴趣审查你的内容。所以,殷格索就想能不能创办这样一份报纸。

《PM》报纸标榜有所谓的“六大特色”:第一,反对任何人欺压他人;第二,不接受任何广告;第三,不属于任何政党;第四,绝对自由,不接受新闻检查;第五,收入的唯一来源是读者;第六,能讲也敢讲真话。不管怎样,报纸就办起来了,而且一时间美国的****知识分子云集,都给它写文章,为它宣传。因为没有广告,《PM》报纸的售价就比其他报纸高出一倍,但是就算这样它还是亏本经营,印多少亏多少。在亏了足足八年之后,终于还是停办了。

你可能会说,殷格索自己傻,识时务者为俊杰,谁叫你跟整个时代对抗。但你不觉得,这样勇于将自己的信念化作实践,并且敢于尝试的人值得我们敬佩吗?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永远只为成功者欢呼,但是,成功者只有可能在实践者中诞生,他们难道不值得我们挑大拇指吗?王健壮把总编辑和总主笔称作媒体的“指挥”,许光头觉得他们不仅是“指挥”,更需要的是“智慧”。

最后,许光头不想做什么总结,只是不知道你对这句话是不是有了新的理解:记者不是职业,记者是一种人。

网友评论吧

@晓舞蝶:刚开始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时候,一位老师和我说:“先要做人,然后才能成为医生;连‘人’都不是,还做什么医生。”究竟什么是记者呢?我曾问过毕业后转行去一家传统纸媒做记者的大学同学。她回答道:“客观地记录着,不过很难做到。”

同类推荐
  • 绽放:一切苦难都是为了成就更强大的自己

    绽放:一切苦难都是为了成就更强大的自己

    我曾经痛恨命运,它给人不公。有些人生来高贵顺遂;有些人一生都活得都像个噩梦。但是,当经历了命运的一再捉弄后,我和它达成了谅解:命运对于那些轻易妥协的人,绝对是一场诅咒,但对于永不放弃的人,它是最好的魔鬼教练。经历贫穷和绝望、坚守梦想与乐观,看中鼎恒生系统全球行政总裁欧力墁如何讲述她的百味人生。
  • 学智慧用智慧(智慧篇)

    学智慧用智慧(智慧篇)

    托尔斯泰认为:“智慧就是懂得生活的任务,以及怎样去完成。”一个人能够正确评价环境,能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能够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能够履行自己的责任,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解决困难,能够知晓别人并与之和睦相处。
  • 成功追求的活学活用

    成功追求的活学活用

    本书以马斯洛心理学理论为原理,介绍如何能够充分地发挥潜力,创造性地工作,取得人生的成功。
  • 积极心理学:挖掘幸福本源的神奇处方

    积极心理学:挖掘幸福本源的神奇处方

    积极心理学已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被英国BBC、美国CNN、《纽约时报》等多家全球顶级媒体强力推荐。那么,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呢?本书汇集了众多积极心理学家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及实际运用案例,从积极心理学与成功、幸福、社交等人们最关注的方面进行阐述。跟随积极心理学大师们去了解积极心理学,运用积极心理学去挖掘幸福的本源,进而成就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吧!
  •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13—24计)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13—24计)

    商场如战场,竞争即战争。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竞争激烈,关系复杂,优胜劣汰的世界,人人者渴望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人生顺遂。但想要在官场、商场、家庭和社会上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进而立于不败之地,没有一套高超的处世哲学与计谋是根本行不通的。三十六计是依据古代阴阳变化之理,以辩证法思想论述了战争中诸如虚实、劳逸、刚柔、攻防等关系,做到“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热门推荐
  • 我能看见书评

    我能看见书评

    大器宗某座峰的内门弟子李一二一直有个秘密,他能看见书评,但他最近却发现主角线的剧情似乎开始走上了俗套,为了不让剧情崩坏导致以后没有沙雕网友们的书评可看,李一二只能自己运作起来了。本书又名:《论俗套剧情的正确打开方式》《怎样正确的崩坏剧情才不会被书友骂》《与主角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让我们猜猜下一个倒霉的主角会是谁》《来点无内鬼的第一仙门笑话。》
  • 形而上学俱乐部:美国思想的故事(译文纪实)

    形而上学俱乐部:美国思想的故事(译文纪实)

    思想是一种怀疑,而不是意识形态。第86届普利策奖最佳历史类图书,从内战的阴霾到平权运动和冷战,以思想的历史照见未来。美国经历了一场内战,其政府形态却没有遭遇变革。内战期间,美国没有抛弃宪法,没有暂停选举,也没有发生政变。但从其他几乎所有方面来看,美国变成了另一个国家。战争本身没有让美国变得现代,但战争标志着现代美国的诞生。对于亲历内战的那一代人来说,战争似乎不只是民主的失败,也是文化的失败,思想的失败。创痛深沉的内战使战前的信仰和期望轰然崩塌。在战后的新世界,这些信仰显得极为过时。内战扫除了南方的奴隶制文明,随之也几乎完全扫除了北方的知识分子文化。美国花了几乎半个世纪才发展出可以取而代之的文化,找到一整套理念、一种思考方式,来帮助国人应对现代生活的种种情形。这场上下求索就是本书的主题。
  • 病王煞妃

    病王煞妃

    京都首富大煞之命九小姐,赐婚当朝病痨鬼七王爷你瞧不上我,我看不上你你先弄死我,或是我先克死你,这是个问题!(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轻狂邪妃,帝尊,我们不熟

    轻狂邪妃,帝尊,我们不熟

    莫怜歌21世纪王牌特工,应为天命一次失误而迫来到异世界大陆。从此开始虐渣生话:说姐废物姐让你怀疑人生。神丹很真贵对不起姐多得没地方丢。……一日捡了一美男生活都变。……《本文1vs1,双洁互宠,一起看男女主拯救(祸害)苍生。》
  • 灭神皇

    灭神皇

    神秘杀手冷夜在一次任务中连中三弹,命悬一线。原以为即将身亡,谁知去意外携带修炼系统穿越到天玄大陆冷霜国太师府的废物三公子身上。经脉堵塞算什么,,不能修炼算什么,我有系统我就为皇新书发布,大家请支持,谢谢!。
  • 千年的风流

    千年的风流

    塞外风光无限,国恨家仇压肩,唯有手中之剑,搅江湖风雨,灭塞外胡骑,战紫禁之巅。
  • 娱乐映像

    娱乐映像

    这是一个与地球相似度99%的世界,平凡少年莫逸凡获得地球二线明星凌宇的记忆,人生从此不同,世界因他而精彩,众生因他而癫狂!综艺,音乐,电影……他无所不能!
  • 暴躁女神在线双标

    暴躁女神在线双标

    顾玖,前一世活得软弱无能,只会一味的忍让,还识人不清,最终落得个活活饿死的惨状。如今重活一世,便只想过得恣意潇洒。有了上一世的经验,这一世的顾玖,剧本随便挑,大爆。股票随便买,大涨。彩票随便选,大奖。钱有了,就差爱情了。前一世的白月光哥哥再度出现,顾玖便高冷人设掉了一地,各种双标完全停不下来。宋启书,一出道就遇上了顾玖,没日没夜苦练演技,只为早日获奖影帝摆脱顾玖,然而却不小心将心也遗失在了顾玖身上,从此开启扮猪吃老虎的腹黑生活。顾玖:你那么帅,我这么美,难道我们不是绝配?……宋启书眼眸一深,抿了抿唇:嗯,确实是绝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生死神降

    生死神降

    不过是一死,却死于窝心;不过是一生,却生于神降。齐伟,本自碌碌无为,碾转城市的一条鱼,死,遥远而又迫近的一场,生,但当如何雄立世间!!!当睁眼开到的世界,已是群魔乱舞,我为刀俎,一条虫,绝不做刀尖上的那条虫,神降我身,我自当啸歌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