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78400000009

第9章 贵族庇护制下的维也纳——古典时期音乐之都维也纳(2)

倒是乐队中的第二小提琴手觉得过意不去,向利奥波德求情,让小莫扎特坐在自己旁边拉着玩,也无伤大雅。利奥波德碍于情面,只得应允,但警告小莫扎特不准拉出声音来,“不要让我们听见,不然有你好看的!”第一遍下来,小莫扎特将六首三重奏拉得密不透风、一字不漏。然后,他又得寸进尺,要拉第一小提琴声部。这一次没有人反对,人们恭恭敬敬地将“首席”的位子让给了他。虽然演奏得差强人意,中间也有好几个地方的错漏,但不管怎样,他奇迹般地完成了一个专业演奏家才能胜任的工作。

这不是杜撰的小说,奇迹的见证者就是当时的第二小提琴手、萨尔茨堡宫廷乐队小提琴家雷阿斯·夏赫特纳先生,他事后对莫扎特的姐姐南妮尔亲口讲述了这段神奇的故事。莫扎特一生创造的奇迹远不止这一项,他留给我们的许多谜团至今都破解不开。

鉴于我们无法用文字来说明音乐作品的质量,那么,就用数量来衡量一下这位音乐家的成就吧。莫扎特作品的数量,克歇尔的编号(均以K打头,如K448)有六百二十六个,加上无编号的一百多部,共有超过七百个编号的作品问世。也许,我们有必要解释什么是作品编号。在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中,每一个作品只允许使用一个编号。这个作品可以是一首几分钟的歌曲,也可以是长达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的大部头歌剧,均只使用一个作品编号。1956年,著名的菲利普唱片公司为纪念莫扎特诞辰两百周年,出版发行了莫扎特全集,计有四十五集共一百八十一张唱片。美其名曰“全集”,其实不可能真的一部不漏。即便如此,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听这套唱片,也要花费半个月以上的时间。也许有人对莫扎特的高产不以为然,因为那个时期的作曲家个个都不是碌碌之辈。譬如莫扎特的前辈、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泰勒曼,一生创作的作品超过千部。但是,泰勒曼活了八十六岁,而莫扎特只活了三十五岁。在这可怜的三十五年里,除却婴幼儿时期无行为能力,真正能够用于创作的,也不过二十余年而已。也就是说,莫扎特的所有作品都是在这二十来年的时间里完成的。事实上,他真正的杰作主要集中在最后的三年里,有时一个星期左右就可写一部交响曲或歌剧。有人曾经做过测算,将莫扎特的所有作品从头到尾抄写一遍——记住,是照抄而不是动脑筋创作——也得花费十数年的时间。

莫扎特作为音乐神童,青少年时代红得发紫。三岁时他就能登台演出,四岁时开始创作(现存最早的作品是其七岁时所作的钢琴奏鸣曲,为了与姐姐共同登台演奏而作)。关于作曲这件事,说来颇有趣:在音乐学院里(莫扎特时代就有音乐学院了),学校能够保证任何一门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胜任工作,惟独作曲系除外。管弦系、钢琴系以及声乐系的学生,通过悉心学习,都能在专业上大幅提高,与进校之初判若两人,但是学作曲的学生,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敢保证他毕业后成为作曲家。莫扎特的例子就能从反面来论证这个现象。没有人知道莫扎特的作曲是从何学来,是谁人所教。虽然他老爹会一点作曲,在他三岁时教了一点写写画画的玩意儿,但是这点儿“学识”与他后来的大师级学问,虽不能说毫无关系,但是老实讲,相距甚远。事实上,莫扎特四岁就可以作曲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随后,他开始周游列国,所到之处,受到王公贵族的争相宠爱。

与许多作曲家一样,莫扎特的外貌算不得英俊潇洒。他五短身材,四肢柔弱,喜欢漂亮的装饰物,只有佩戴这些物品时心里才能安稳。他的初恋对象是阿洛西娅·韦伯小姐,但是这位小姐嫁给了当时维也纳著名的宫廷演员约瑟夫·朗格,莫扎特只得移情别恋,与她的妹妹康斯泰采·韦伯谈起了恋爱(有人说这是她母亲的阴谋)。虽是一母所生,这两个女孩性情却大不一样。康斯泰采平庸愚钝,但身子骨却比公主还要娇弱,稍有不周,便会大病一场。她每年都要去南方泡温泉,莫扎特不仅要为此花费大笔的金钱,还要花时间伺候她。对她而言,生活中的“他”应该是一个有钱的庸才,而不是莫扎特这种恰恰颠倒过来的“天才穷光蛋”。说来可悲,在这个问题上,莫扎特与海顿两人境遇相似。据说莫扎特死后,她改了嫁,才慢慢发现了莫扎特的好处。当全世界都纪念莫扎特时,她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拥有过一个世界上最棒的老公。

说到莫扎特的死,坊间流传着多种版本,这些版本大都与《安魂曲》有关。我们不妨借大作家司汤达的口吻来讲述这个离奇的故事:

一天,当莫扎特正沉浸在一首伟大的幻想曲中时,一辆马车停在门口,一个陌生人要求和他说话。这个人穿着体面,举止文雅得体。

“先生,我受一位要人之托来拜访你。”

“他是谁?”莫扎特问。

“他不想透露姓名。”

“那么,他找我有什么事?”

“他刚刚丧失了一位挚爱的人,怀念她对于他来说至关重要。他很想每年举办一次神圣的仪式来悼念她,所以想请您写一首安魂曲。”

莫扎特被这一席话打动了,那严肃的语调、神秘的气氛令他决定写一首《安魂曲》。

陌生人继续说:“用您所有的才华去创作吧,它注定要由一位行家来完成。”

“这样最好。”

“您需要多长时间?”

“一个月。”

“那好,一个月后我会来取。您的酬金是多少?”

“一百金币。”

陌生人数了钱放在桌上,随后就消失了。

莫扎特出神了很久,突然要求拿来纸笔墨水,尽管妻子乞求他别写,他还是开始了。这种创作的狂热持续了好几天。他夜以继日,热情似乎越来越高,但他的身体已经极度虚弱,无法支撑这种激情。一天清晨,他失去了知觉,被迫停止了工作。几天后,他妻子试图把那种阴郁的预兆从他脑海中引开,他却粗暴地说:“我是为自己写这部《安魂曲》的,我的葬礼上就要演这首曲子!”

当他继续写作时,他感到身体中的力量日渐消逝,作曲进展非常缓慢。一个月的期限很快就到了,陌生人再度光临。

“我发现不可能兑现原来的期限。”莫扎特说。

“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陌生人说,“您还需要多长时间?”

“还要一个月。这作品比我预期的更有趣,我在起先的构想上大大加深了内容。

“那样的话,我会多付您酬劳。这里是五十金币。”

莫扎特非常惊讶,问道:“先生,你到底是谁?”

“这不重要,一个月后我会再来的。”

莫扎特立刻派人跟踪这位重要人物,看他到底是谁。但跟踪的人缺乏技巧,不久就跟丢了。

莫扎特于是认定那陌生人不是凡人,必定来自另一个世界,向自己宣布死期将近。他更加虔诚地投入到《安魂曲》的创作中,将之视为自己天才的丰碑。他在工作中被一种严重的昏厥病困扰,当陌生人如约前来,莫扎特已撒手人寰。

这个加进了很多文学演绎的故事,从侧面反映出莫扎特晚景的凄凉。虽然他去世时年仅三十五岁,但此时已债务缠身,家庭负担沉重,事业上磕磕碰碰,人际关系也多次出现危机。他去世后,遗体被几个朋友抬去埋葬。那天雨雪交加,送葬的人们还没走到目的地就都折回了,遗体被匆忙投进乱坟堆。康斯泰采当时重病卧床,没能到场。当她数日后前往坟地时,已无法找到准确的墓址。现今,维也纳只存有一座象征性的莫扎特墓,以至于今人想去莫扎特坟头祭拜都不可能。

值得后人感叹的是,一个阅尽人间沧桑、饱受痛苦的人,其音乐风格却永远清新纯净,并无阴暗晦怨之气。他受苦愈深,愈像一个圣徒!他的音乐以明朗开阔的大调为主,绝少用到忧伤低沉的小调(四十一部交响曲中,用小调者仅两部)。

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充满着朝气,予我们以阳光与微笑,此即“含着眼泪的微笑”!莫扎特音乐的“微笑”,兹举几例:1778年,莫扎特母亲病逝巴黎,然而,这一时期前后的音乐作品(如D 大调第三十一号“巴黎”交响曲)却毫无忧伤情绪,如果不知情,仅仅听音乐,倒觉得他是世界上最快活的人呢;1782年,莫扎特与萨尔茨堡大主教决裂,事业不顺,前途未卜,但此时创作的歌剧《后宫诱逃》却是一派喜庆,“充满了青春的欢愉”;为自己而作的《安魂曲》,即便是可以借机抒发郁闷不满的“震怒之日”,更多的还是强调音乐性与合唱之美,将自身的不良情绪藏之心中,不影响他人。

英国史学家P·伍德福特说得好:在音乐史上有这样一个时刻,各种对立都一致了,所有紧张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这个灿烂的时刻!

“李尔王”贝多芬

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笔下,贝多芬活脱脱就是李尔王的化身。莎士比亚将李尔王塑造成一个刚愎自用、缺乏人情味的、不懂得人世疾苦的魔头,是一个备受贬斥的人物;罗曼·罗兰则在贝多芬身上赋予李尔王以新意,至少从外表上看,他延续并发扬了李尔王的遗风。“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宽大的脸,皮肤到晚年才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上的乱蛇’。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它们微妙的差别。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狂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它是黑的,其实却是灰蓝的。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兴奋或愤怒的时光才大张起来,在眼眶中旋转,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们真正的思想。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结实得厉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左边的下巴有一个深陷的小窝,使他的脸显得古怪地不对称。”晚年,他的耳聋十分严重,人们见到的贝多芬更加面目可憎,“脸上的肌肉突然隆起,血管膨胀,狂野的眼睛变得加倍可怕,嘴巴发抖,仿佛一个魔术家召来了妖魔而反被妖魔制服一般。”

其实,贝多芬与李尔王在性格上相差甚远,不可同日而语。贝多芬固然傲慢专横,固执己见,但心地善良,并无凶残杀戮之气。对上,他藐视权贵,不畏强权;对下,尤其是对那些愚昧刁钻之人,毫不迁就,绝不手软,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说贝多芬心地善良,有他自己的札记为证: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

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

这是贝多芬1792年在他的手记里写的一句诗,足以反映他的从善心愿。在著名的《海利根斯塔特遗书》中,绝望的贝多芬就曾大声向世界辩解:“从童年时代起,我的心灵就一直满怀着善意的温情。”还有一件有趣的事也能够说明贝多芬心灵的纯洁。贝多芬有一个管家,各方面都十分优秀,就是有时候会说谎,而且说谎也是为了他好。但是,贝多芬态度十分坚决地开除了她,理由是:“任何说谎的人都有一颗不纯洁的心,也就做不出好的汤。”

说他藐视权贵,也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一天,贝多芬与德国大文豪歌德在一起散步,回家的路上,他们遇到了皇家仪仗队。歌德见状,立即垂落双手,远远地站在路边,无论贝多芬怎样劝说,他都不再向前走动。贝多芬十分气愤,故意揉皱了头上的帽子,解开上衣的纽扣,把手背在身后,径直朝人群最密集处走去。

人们都认识贝多芬,亲王和官员马上让出了一条道路,鲁道夫大公向他脱帽致敬,皇后第一个跟他打招呼,而此时歌德还远远地站在路边,尽可能地将头低下。

这不是小说家杜撰的故事,它来自贝多芬写给贝蒂娜·冯·阿妮姆小姐的信。

说他对愚昧刁钻之人毫不迁就,绝不手软,其例证更多,兹举一件搞笑的事情:

一次,贝多芬在维也纳著名的天鹅饭店吃饭,侍者将他的菜上错了,贝多芬责怪了几句。侍者欺他其貌不扬,地位卑下,竟无礼地进行申辩。贝多芬大怒,立刻抄起桌上装满卤汁牛肉的盘子,朝侍者脸上掷过去。侍者托了很多盘子,无法腾出手来,只得任由卤汁在脸上流淌。两人开始大喊大叫,而旁人则大笑起哄。最后,贝多芬自己也加入了大笑的行列,因为侍者忙于舔脸上的肉汁,那到处忙活的舌头令人忍俊不禁。

出生于德国波恩的贝多芬,其父是一个有名的酒鬼,业余爱好拉小提琴;母亲是家庭妇女,几乎没什么文化。贝多芬曾对他的学生、著名的钢琴教育家车尔尼说,自己小时候不太受重视,接受的音乐教育糟糕透顶。当他在家里弹奏钢琴时,老爹就会吼道:“乱弹什么?走开,否则我拍聋你的耳朵。”后来,贝多芬的耳朵真的聋了,但不是被他老爹拍的,而是因为讨厌一个很蹩脚的男高音,一怒之下摔倒而跌伤了听觉神经。他的第一部作品作于十五岁,是一首E大调钢琴三重奏(Op.1),后在维也纳出版。二十二岁时贝多芬由波恩迁居维也纳,从此再也没有回过故乡。他在维也纳结交过一些朋友,包括李赫诺斯基王子、鲁道夫大公等贵族,并接受他们的资助。

贝多芬虽然终身未娶,但风流韵事并不少见。据说,他对在他家“回课”(学音乐的学生给老师汇报上节课的练习情况)的女学生最好的奖赏,是吻她的脸颊。

有一次,《第九交响曲》的歌手亨丽叶特·桑塔格和卡罗琳·翁格登门拜访,“因为她们想方设法要吻我的手,而且都长得十分俊俏”,贝多芬事后对人说,“我就建议她们吻我的嘴。”这固然是艺术家的幽默之语,但贝多芬的确与一些名媛发生过感情纠葛,并因而创作出了一些不朽的作品,如《献给爱丽丝》(这个“爱丽丝”也许是莫须有的,但这首温馨的钢琴曲一定与爱情有关)、《月光》

(即《升C小调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悲怆》(即《C小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热情》(即《F小调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与布伦斯威克伯爵女儿的恋情有关)、《小提琴浪漫曲》(G大调、F大调)等。

同为古典时期的巨匠,贝多芬与莫扎特却大不相同。有人问莫扎特:为什么能写出如此之多的美妙音乐?莫扎特回答,这些音乐本来就存在于天空,我只不过把它们记录在纸上而已,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贝多芬则不然,他也许能够在天空里找到音乐的灵感,却无法像莫扎特那样得到现成的音乐。他是在真正地创作,冥思苦想,呕心沥血,一寸一寸地积攒着音符与旋律。另一方面,莫扎特的音乐总是充满着阳光与微笑,而贝多芬的音乐主题通常是人们通过艰苦的斗争,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是故,那些天赋很高、百事顺遂的人往往不太喜欢贝多芬,也不太信服他的那套非宿命论的说教;而命运多舛、经历过沧桑的人,则对他顶礼膜拜、推崇备至。

同类推荐
  • 绘画人生

    绘画人生

    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使我懂得一个道理,人一生不会一帆风顺的。何况我这一辈子,早年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年代里,青年生活在新旧社会变革的年代里,中年生存在与极左路线斗争之中,长期生存在艰难险阻之中,能够活过来也是很不容易的。到了晚年才活得像个人样子。我生来诚实好强,想对人类文明做点贡献,觉得比登天还难。
  • 走向人文关怀的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走向人文关怀的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运用后现代课程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深入探讨了如何开发凸显人文关怀的高中美术系列校本课程,针对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发适应本校发展和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构建人文性的师生关系,主动探索个性化的教学形式,把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推向人文关怀的境界。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代瓷器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代瓷器鉴赏及收藏

    瓷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制作是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在制作陶器的基础上,积累丰富的经验,在一定的历史与地域条件下,选用优质粘土矿物原料,改进操作技术,最后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工艺。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怎样写好毛笔字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怎样写好毛笔字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 海派书画艺术散论

    海派书画艺术散论

    海派书画艺术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重在对其作历史性的挖掘梳理与整体性的研究推进,第一次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对三代海派书画名家的经济形态作了具体的量化分析,考证其市场运作与商业推介;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三代海派书画家的从艺方式进行了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考察,对海派书画领袖及名家亦作了独到而具体的研究,探幽抉微,新意迭出。
热门推荐
  • 独家试爱:傲娇总裁求放过

    独家试爱:傲娇总裁求放过

    唐甜:无家庭背景无人际关系无现金存款的三无人员。林华阳:坐拥本市最大集团林氏集团的权威掌舵人。一纸协议,两人结婚,命运阴差阳错地将他们捆绑在一起。原本以为她从此能混吃混喝顺带着数老公的钱度过这如米虫一般的生活。谁知道现实生活却是:“唐甜,那家没落的酒吧由你管理,务必让它赚钱。”“唐甜,别以为你私下做的小账我不知道,请诚实汇报酒吧收入。”“唐甜……”“够了!林华阳,为什么我赚的钱,最后都是你的钱!”看着白花花的银子都从面前飞走,唐甜心疼到无以复加,颤声指责。“嗯?”林华阳笑:“因为你是我的人,所以你的钱,就是我的钱。”啊忘了说了:唐甜,爱好,钱,特长,数钱,兴趣,开心地数钱。林华阳,爱好,无,特长,无,兴趣,逗着唐甜忧桑地数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六道男友

    我的六道男友

    都市中,他霸气无双,虐世家踩纨绔,周旋于众美之间,校花青睐,总裁爱戴,黑道女王纠缠不断,古武界中,他传奇不断,天山称王,万物臣服,他说“我是刘道,我为自己代言”!
  • 白大侠的异世修仙

    白大侠的异世修仙

    传说天地混沌之初,盘古由睡梦醒来,见天地晦黯,遂拿一巨大之斧劈开天与地,自此才有我们之世界、宇宙。此斧拥有分天开地、穿梭太虚之力,拥有此斧,便可随心所欲穿梭于时空之间。此斧因盘古之神而得名盘古斧……
  • 神级强者在都市

    神级强者在都市

    未世特战兵王,在一次执行女娲补天任务中出现意外,灵魂附身在一个二十一世纪胆小怕事,性格懦弱的大家族少爷身上,从此开始了不平凡的一生。财富手中握,美人怀里揉,敌人脚下踩。
  • 追心者:完美迷宫

    追心者:完美迷宫

    三十二年前,他们身陷绝境,被迫以人为食。三十二年后,他们落入一个完美的心理迷宫,残酷的惩罚终将来临……本书是悬疑鬼才老十三心理犯罪小说“追心者”系列的第一部。以一起耸人听闻的“食尸”事件作为伏笔,以两名心理痕迹学高手在侦查与反侦查过程中的心理博弈、情感纠葛为推进,上演了一场既惊悚又别具特色的“龙凤斗”。对人性、人心的解析丝丝入扣,比市面上畅销的《心理罪》《十宗罪》《诡案组》等更为深刻,也更有新意,将成为下一部悬疑小说的爆款。
  • 总裁!还我第一次!

    总裁!还我第一次!

    魂穿前嫁人不成,貌美如花屡被拒婚;魂穿后终于订婚,未婚夫逃跑又成单身;谁知更悲剧的是,不知何年早已失身;OH-MY-GOD,作为深受封建主义思想洗礼的女主而言,简直忍无可忍:究竟是谁?夺走了我的第一次?还不还来!总裁你说什么?还不成了?那请你负起责任!新文新气象,坑品有保证。每日至少一更,向唐家三少学习,立志成为拼命三娘!还请各位读者多多留言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无孔不入,细节出神入化。对于企业,细节就是创新,细节就是机遇,细节就是财富,细节就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对于个人,细节体现素质,细节决胜职场,细节攸关幸福,细节隐藏玄机,细节具有决定命运的力量。本书结合精彩故事和典型案例,对企业管理、创业、人际交往、职场、面试、领导、会议、谈判、推销、演讲、礼仪、理财、家庭、择友、穿着、健康等方方面面的细节进行了深入浅出、细致生动的描述,内容兼具指导性与实用性。相信开启此书,您定会领悟到成功道路中细节的力量。
  • 为什么继续:七班的贱人风云

    为什么继续:七班的贱人风云

    寒冰国、天明国与凤凰界的魔幻绝世之战,源于贱人,三个国度继承者们中的贱人,到底是谁惹起了这场大战,原本平静友好的七班,一个插班生,改变大局,最后依然两败躯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