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36600000008

第8章

族人们对于易卜拉欣这样离奇的回答感到出乎意料之外,他们知道他们的偶像是不会说话,也听不见说话的。当时,他们显得那么狼狈和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他们想了一会儿,然后责问易卜拉欣:

“你明明知道它不会说话,为什么还偏偏要命令我们去问它?”

这时候,易卜拉欣估计人们有点转过神来了,便对他们说:

“噢,原来你们也承认这些偶像不会说话的,那么,你们怎么还要去崇拜它们呢?是我把它们全部砸碎的,只留下这个大的。我没有发现它们有任何的反抗,就连这个最大的偶像,它也没有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们崇拜的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东西,你们都是有头脑的人,应该好好去想想这事儿,好好分辨一下是非和好坏。这些偶像是你们制作、雕刻出来的,如果它们真是神灵,那还用得着你们雕刻制造吗?你们怎么能去崇拜自己制作的东西呢?至于真主,他创造了你们,他才是唯一值得崇拜的。这就是我对于你们崇拜这些偶像的看法。”

说到这儿,族人们群情激愤,纷纷要求用大火烧死这个衰读神灵的易卜拉欣。这群暴虐者就是这样,他们常常在面对辩论、真理、说教失败时,就丧失理智,采用武力和暴行。有人说:

“你们烧死他吧!你们都来援助你们的神灵吧!如果你们有所作为的话。”①

①引自《古兰经》“众先知”章第68节。

可是他们怎么才能烧死易卜拉欣呢?

马上又有人说:

“你们应当为他修建一个火炉,然后,将他投入烈火中。”②

②引自《古兰经》“列班者”章第97节。

他们开始准备把易卜拉欣先知烧死。

易卜拉欣被族人们抓起来了。他们把他关在一个地方,只等到备足柴火、建好炉子,就对他发落。过了几天,一切准备就绪。

炉子建好了,柴火堆积如山,都是人们从各处拣来的,炉子周围密密麻麻地围着人群,人们要亲眼目睹易卜拉欣活活被烧死。国王、大臣、神庙里的人都待在特意为他们建造的一块高地上。然后,五花大绑的易卜拉欣被推推搡搡地送到族人们面前。族人们一见到易卜拉欣,便齐声高叫,要求快快把这个裹读神灵、砸烂偶像的易卜拉欣烧死。这样的情形我们就不多说了。这时,有人从人群中走出来,点燃了柴火。滚滚浓烟渐渐往上升,直把人们的脸都笼罩了,人们的眼睛开始流泪,接着火焰一下子蹿了出来,而且越蹿越高。族人们开始感到害怕,纷纷向四处逃散,他们实在受不了这熊熊烈火的炙热。现在怎么把易卜拉欣扔进火堆里去呢?有人建议把他塞进一种叫“孟吉尼法”的弩炮中,这是古代一种很有力量的炮,用它可以发射石头和一些沉重的物品。它有箭一样的功能,但比箭的力量大得多。人们把易卜拉欣放进了弩炮里,易卜拉欣对他们说:“相信真主一定会和你们算账的。”

这说明了我们的易卜拉欣先知毫不惧怕火烧,他知道真理在他一边,掌握真理的人永远不惧怕什么,因为真主会保护他,会让他赢得胜利。这时候,真主启示管火的天仙说:

“火啊!你对易卜拉欣变成凉爽的、和平的吧!”①

①引自《古兰经》“众先知”章第69节。

管火的天仙遵从了真主的命令,于是易卜拉欣一点儿也没有受到伤害。他被投到火焰中时,除了绳索被烧断外,身上一点没有烧着。在熊熊的烈火中,易卜拉欣就像端坐在早已准备好的地毯上。火炉四周的族人们被这情景惊呆了。这是真主为先知易卜拉欣创造的奇迹。就这样,拒信者们没能伤害到易卜拉欣,相反,真主使他们感到灰心丧气,使他们受到嘲弄和遭到失败。真主是这样阐述的:

“他们想谋害他,但是我使他们成为损失最惨重的人。”①

①引自《古兰经》“众先知”章第70节。

易卜拉欣在族人们的惊恐和惶惑中安然无恙地从烈火中走了出来。尽管这样,族人们还是没有从这个伟大的奇迹中得到教训,而是继续执迷不悟。易卜拉欣的这一奇迹成了人们的笑料谈资。奈木鲁德国王把易卜拉欣召到了自己跟前,向他询问了关于他所崇拜的真主的情况。这个国王一直自诩为神灵,他的愚蠢的臣民也竟然信以为真,一直崇拜着他。身穿布衣,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易卜拉欣勇敢地站在国王的面前。国王问易卜拉欣:

“你崇拜的主是谁?”

易卜拉欣响亮地回答道:

“我的主能使死者还生、生者死去。”②

②引自《古兰经》“黄牛”章第258节。

国王向四周的人们望了一眼,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笑。在这些笑声中,有的不是发自内心的。奈木鲁德接着易卜拉欣的话说:

“我也能使死者还生,生者死去。”①

这里,易卜拉欣不再说什么,因为他知道这纯粹是骗人的谎话,奈木鲁德绝对做不到这一点,只有真主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国王本身也只不过是个无能为力的真主的仆人。国王接着说:

“有两个人,我能够判决其中的一个获得赦免和释放,他因此可以活下来;而另一个人,我要他死,他只得去死。”

国王的话音刚落,旁边的一个侍女立即接着说:

“是的,我们的国王、我们伟大的神灵,你完全能够做到这些,甚至比这些还更多。”

易卜拉欣用悲哀、怜悯的目光望着周围的人。随后,他突然用一个国王绝对做不到的事实回答了国王:

“安拉的确能够使太阳从东方升起,那么你让它从西方升起吧。”②

这时候,傲慢的国王变得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那个不信道的人哑口无言了。安拉不引导不义的民众。③易卜拉欣走出人群,离开了那个迷途不返、自诩为英雄,实际上丢尽颜面、一败涂地的国王。

①②③引自《古兰经》“黄牛”章第258节。

易卜拉欣发现他的族人们仍然是顽固不化,不信仰真主,继续崇拜星宿、偶像和国王。他下决心要离开他们,迁徙到别的地方去。在临行之前,他又一次去奉劝父亲能迷途知返,改变信仰。然而父亲对他的话却置若罔闻。易卜拉欣便用同情、温和、有礼貌的口吻对父亲说:

“祝你平安!我将为你向我的主求饶,他对我的确是仁慈的。我将避开你们,避开你们舍弃安拉的行为。我将祈祷我的主,我或许为祈祷我的主而不变为薄命的人。”①

①引自《古兰经》“麦尔彦”章第47、48节。

易卜拉欣确确实实在乞求父亲,他向父亲表示,如果父亲还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他会变成真主的敌人。可是十分遗憾,他父亲根本听不进他的劝告,对他抱着否定的态度。无奈之下的易卜拉欣,只好离开父亲,远走他乡。当时相信易卜拉欣话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他叔叔的女儿撒赖,也就是他的妻子;一个是他侄子鲁特,后来也成为先知。易卜拉欣和妻子撒赖日夜兼程,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埃及。鲁特当时去了一个叫萨杜姆的地方,那里也是风气败坏。他去那里进行说教,奉劝人们皈依真主。

易卜拉欣和妻子撒赖经历了千辛万苦到达埃及。当地人看到他们后,立刻向国王察报:

“陛下,本土来了一个男人,还带着一个年轻美貌的女人。”

国王立即派人要把撒赖带进宫去。易卜拉欣得知后,即刻关照妻子说,如果国王问你话,你就说你是我的妹妹,在这儿,除了你我,不会有人不相信的。撒赖来到了王宫,国王一见她的姿色,便动手去抚摸她,然而没有想到,国王的手刚碰上撒赖,便感到一阵麻木,动弹不了了。国王随即明白这样的事万万做不得,于是对撒赖说:

“快为我祈祷吧,我不再伤害你了。”

撒赖为国王向真主进行了祈祷,渐渐地,国王的手开始可以像原先那样活动自如了。国王赶快逃离撒赖,并把一个叫哈哲尔的侍女送给了她。

撒赖回到了丈夫易卜拉欣的身边,他们重新上路,身边带上了哈哲尔①和一些仆人,赶着羊群,拖着细软行囊,经过漫长地行走,终于来到了巴勒斯坦,并在那里定居了下来。

①后来,哈哲尔成为易卜垃欣的第二为妻子。伊斯兰教以前的古阿拉伯人实行一夫多妻制,《古兰经》则主张,如果穆斯林能做到公平对待,可以有4个妻子。

易司马仪的故事

易卜拉欣先知遵照真主的命令,带着还在哺乳的儿子易司马仪和妻子哈哲尔,长途跋涉来到了现在的麦加。那时候,麦加是个沙漠地,到处是山,荒无人烟,一毛不长,连水也找不到。

易卜拉欣安顿好妻子和儿子,给他们留下一些水和干粮,准备离去。正当他转过身子要回巴勒斯坦的时候,易司马仪的母亲、他的妻子哈哲尔一把抓住他的衣服,对他说:

“易卜拉欣,你去哪里?你难道就把我们母子俩扔在这个四野空旷、渺无人烟、无水无粮的地方吗?”

易卜拉欣没有回答妻子的问话,他还是下决心离开这儿。哈哲尔跟在他的后面,边走边问:

“易卜拉欣,你就这么狠心走了,把我们母子孤零零地抛在这儿?”

易卜拉欣还是不回答,不朝妻子望一眼。哈哲尔一遍又一遍地说,一遍又一遍地问,易卜拉欣先知仍然不朝妻子看一眼。这时,哈哲尔又问:

“难道这是真主命令你这么做的吗?”

易卜拉欣这才干脆地回答说:

“是的,真主命令我这么做。”

哈哲尔听后,立即用充满信心的口气说:

“只要这是真主的旨意,那么,真主决不会抛弃我们母子的,他会保护和照料我们的。”

妻子哈哲尔这才放开易卜拉欣,回到了儿子易司马仪的身边-易卜拉欣把儿子放下的那个地方。易卜拉欣一直往回走啊走,直到他的身影在妻子的目光中消失。易卜拉欣这时才向天空高高举起双手,眼睛里淌着泪水对真主祈祷说:

“我们的主啊!我确实已经使我的部分后代住在一个没有庄稼的山谷里,住在你的禁房附近-我的主啊!——以便让他们谨守拜功。求你让一部分人的心依恋他们,求你供一部分果实给他们,以便让他们感谢你。①我的主和他们的主啊,我已经遵从你的命令,按照你的意愿,把我的子孙后代留在了这里,让他们居住在你的禁房旁边,居住在这个不毛之地、无水的深谷中。但愿你不要忘记他们的孤独!但愿有人去他们那里,让这个地方人丁兴旺吧!但愿你赐予他们果实和方便吧!他们会加倍向你祈祷、衷心感谢你的恩泽。”

①引自《古兰经》“易卜拉欣”章第37节。

说完,易卜拉欣先知把年幼的儿子和妻子哈哲尔留在身后的山谷里走了,让真主去照顾和保护他们。

易司马仪的母亲回到儿子的身边,给儿子喂奶。最初几天,哈哲尔饿了就吃丈夫易卜拉欣留给她的干粮,渴了就喝饮水罐中的清水。这样一直到了清水喝光、干粮吃完,易司马仪也没有奶水可吸吮了。饥饿和干渴使哈哲尔肚子咕咕直叫,她不由自主地朝周围张望,希望能看见一个人,可是周围连个人影也没有。她看看怀里的孩子,孩子由于饥饿和干渴哭得越来越厉害。她无可奈何,只好看了看儿子把他放下,朝远处走去。终于,她发现附近有一座山,那是萨法①山。于是她爬了上去,在山顶上四处眺望,可是她能看见什么人呢?

①阿拉伯文音译。麦加天房旁边的一座小山。朝觐者做完绕行克尔白仪式后,在萨法和麦尔卧两山之间作奔走仪式。

没有办法,她下了山,又爬上另一座麦尔卧②山,她就这样一次次从萨法山上爬下来,又爬上麦尔卧山,上上下下一共有七次。每一次她都没有找到一个人。远处儿子易司马仪的哭声一阵紧似一阵地向她耳边飘来。而今的穆斯林去那里朝勤的时候,必须在萨法山和麦尔卧山之间奔跑七次。

②阿拉伯文音译。麦加天房旁边的一座小山。

哈哲尔第七次爬上麦尔卧山顶的时候,她站在最高处朝着易司马仪躺着的地方遥望。她看见儿子双脚蹬地,不一会儿,地上冒出了一股甘泉。最后,由于至高无上、伟大的真主的力量,儿子易司马仪的脚边出现了一眼泉水。哈哲尔欣喜若狂,飞也似的从山上下来,来到泉眼旁,用双手捧起泉水,一掬一掬地把罐子装得满满的。她一边装,水还一边外冒,而且越冒越多。哈哲尔美美地大饮一通,然后又给易司马仪饱饱地喂了一通。易司马仪渐渐安静下来了,由于饥饿和干渴产生的不安开始消失。这眼凭真主的力量而喷涌出水的泉就是“渗渗泉”,直到今天,凡是去克尔白朝勤的人们,都要争先恐后地在这口泉水边汲水品尝。

有了渗渗泉以后,有一天,阿拉伯人的吉尔胡木部族人从附近经过,他们发现了易司马仪和他母亲哈哲尔居住的靠近渗渗泉的那个地方。于是他们坐下来休息,缓解旅途的疲劳和辛苦。这时,族长和族人们一起抬头仰望,只见鸟儿在空中盘旋翱翔。他们便说:

“鸟儿在这里盘旋,附近肯定有水。可是我们却不知道有水的地方在哪里。这里原本是寸草不长、没有一滴水的山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鸟儿怎么会飞到这儿来呢?”

于是族长找来两个人,对他们说:

“你们快去有鸟儿盘旋的地方看看,那儿是不是有水?给我们带个确切的消息来。”

派去的两个人走了。他们找到了居住在渗渗泉旁边的哈哲尔母子。这两个人飞快地回到族人那儿,向族长报告:

“我们已经去过那个地方,在那儿发现了一个妇人和她的孩子。我们还发现那儿有一眼泉水,那个地方除了那母子俩外,什么人也没有。”

族人想了一下,然后问道:

“如果我们在那眼泉水边住下来你们看怎么样?那个妇人会允许我们住在她旁边吗?”

“这主意太好了。”族人们纷纷赞同。

于是,吉尔胡木人一起朝着他们发现的那个地方走去。到了那里,他们对哈哲尔说:

“你同意我们在这个地方安寨扎营,和你们一起住下来吗?”

“行啊,你们可以住下,不过……你们不能霸占我们这里的水。”哈哲尔说。

“好的,我们没有这个权力,水是你们的。”族人们回答道。

哈哲尔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她同意吉尔胡木人住下来,以便使这个地方不再荒无人烟。这样,真主对先知易卜拉欣的请求给予了应答,他让吉尔胡木人居住在易卜拉欣留下妻儿的那个地方,使山谷不仅有了水,而且带有遐迩闻名的渗渗泉。

岁月似流水,一年一年地在流逝……

易司马仪渐渐长大成人,他不但从吉尔胡木人那里学会了阿拉伯语,而且真主还让他变得口齿伶俐,能说会道。易司马仪已经变成了一个能够同父亲分担忧愁的小伙子。再说在巴勒斯坦那一边,有一天,易卜拉欣先知做了个噩梦,梦见真主让他宰杀自己的儿子易司马仪。其实,这是真主的启示,先知们都认为真主的启示是真理,必须照着去做。真主用这种方法告知聪明的先知易卜拉欣。易卜拉欣应答了真主的命令,并很快去实施。易卜拉欣从巴勒斯坦启程,去他儿子易司马仪居住的麦加。易卜拉欣把真主的命令告诉了儿子,以便不让儿子感到奇怪或者是恐慌,他说:

“我的儿子啊!我确已梦见安拉要宰你为牺牲。你考虑一下吧!你究竟有什么意见?①儿子,我在梦中觉得好像自己已经把你杀了。这是真主的命令,你有什么想法和要说的?”

听了父亲的话,易司马仪毫无惧怕之意,也不问这是为什么。相反,他毫不犹豫地、充满深情地说:

“我的父亲啊!请你执行你所奉行的命令吧!如果安拉意欲,你将会发现我是坚忍者。②父亲啊,按照真主的命令,你就动手吧!但愿我能坚强地经受住真主命令的考验,为他做出牺牲。”

①②引自《古兰经》“列班者”章第102节。

同类推荐
  • 当代妙用

    当代妙用

    本书阐述了作者对当下诸多文化和学科如超心理学、科学、哲学、人文、医学、文学、社学会等等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关怀。本书分为“对学者说”、“对学生说”、“对读者说”、“对都市精英说”四个部分,讲述了西部心灵文化在文化、信仰、人生、生存等诸多层面的“妙用”。这“妙用”,包括看世界的目光,包括应世的技巧,包括对其他文化的包容,包括对人生选择的阐释,包括一个人追求成功时应该注意的诸多问题等等,包罗万象。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是慧缘上师数十年来对佛教医学研究应用和教学的总结,有很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慧缘佛医学的问世,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佛教医学的奥秘和特点,其最大的愿望是给各寺庙有志研习佛教医学的僧尼法师们提供一本完善的学习范本,也给对佛教医疗学有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参考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佛医学的来龙去脉,佛教医学神秘的特点及运用方法,并将现代中西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之相结合,使佛教医疗学更趋于完善,也使之更便于学习和运用。 由于本书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古老而新颖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方法,其中许多方法对很多疑难杂病具有独特和神奇的疗效。
  • 甘南宗教演变与社会变迁

    甘南宗教演变与社会变迁

    甘南地区的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所以能够共同存在并得到发展,而且没有产生剧烈的文化冲突,正如德国学者哈拉尔德。米勒所认为的那样,国家对待文化的不同态度,对各种不同文化的和谐相处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中国自秦汉以来就开始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国家内,各民族绝大部分时间和睦相处所产生的“以和为贵”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兼容精神,都为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提供了优越的人文社会环境。
  • 佛家人生智慧

    佛家人生智慧

    本书不仅介绍了佛教的源起与发展,揭示正信的佛教与迷信之间的本质不同,更重点运用佛教经典中的教诲,结合图解的形式,对佛法进行生活化解读,剖析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生与死、苦与乐、智与愚、有与无、祸与福,告诉我们离苦得乐,获得自在、安详与成功的生活智慧。
热门推荐
  • 区域发展与公共治理:未完的读书笔记

    区域发展与公共治理:未完的读书笔记

    本书为学术性专著,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一些基础理论问题;第二部分主要是对香港公共部门绩效、财政金融状况和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的初步观察与思考;第三部分则是公共经济、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等方面的专题研究。
  • 佛说普贤曼拏罗经

    佛说普贤曼拏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雨落润槿川

    雨落润槿川

    她是比他大五岁的师姐,本无缘,却因前世的一颗菩提,到了今世来还。他是修仙大陆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却因心间的朱砂碰到了她。原本的平行线成为了相交线会使他们变得如何?
  • 偏执少年是女生

    偏执少年是女生

    千醉幽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有一个干妈,还附带一个哥哥?而自己这个哥哥,不仅冰山,还毒舌!自己好像发现了这哥似乎幽特殊嗜好?会不会被灭口?谁来收了我这哥哥啊?君潭影:千小幽,你似乎对我有什么误会?千醉幽:不敢不敢。(卑微)
  • 越城绝巅

    越城绝巅

    越城云巅,往下看去,只见一个,平和下暗藏杀机;熙攘中流动不安的情仇江湖。而抬头注目,则又是云澜涌动,蓝羽晴空......一切纷争都仿若过眼云烟。
  • 通往死亡之路的穿越之门

    通往死亡之路的穿越之门

    一天慕容雪醒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时空之门,当她进入这个时空之门的时候就是她的死亡倒计时,可是每当她遇到恐惧的事情就穿越回了家,醒来的时候却发现在床上,是穿越后的家!小说共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慕容雪都解决了一个个惊悚的问题,但是慕容雪有没有通过死亡的追捕?
  • 特工悍妻:王妃难娶

    特工悍妻:王妃难娶

    她精心设计,步步为营,只为助他登上至尊之位,登基之日,她等来的不是白首之约而是他和姐姐的大婚。不堪受辱的她,选择一头撞死。再睁开眼睛,已然换上来自二十一世纪强大的灵魂。“丢了的东西就不要再捡,脏了”“那些曾经泼过我冷水的人,我一定会烧开了还给你们!”足够有资本狂妄的她,试问谁敢拭其锋芒?
  • 职场美女宫心计

    职场美女宫心计

    职场的潜规则你们都懂的,而女人总是职场的调味剂,美女更是,她们在职场的遭遇堪称一部宫殿大戏,所以好戏上场了……
  • 老苏家的二胎故事

    老苏家的二胎故事

    苏向东是一位一心想要男孙的退休老头,几经周折,在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下,实现了抱男孙的愿望。但在这个过程中,老苏家两代人之争、城市与乡镇之别、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之冲,在这个大家庭中纷纷扰扰扬起与调和,最终各人找到自己的乐子。
  • 英雄塚

    英雄塚

    传说太古时期有七大种族,每一族中有一件神物。只要聚集七件神物就能进入——英雄塚。进入其中便可以得到与天对抗的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