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43300000016

第16章 三、江山易手 军户成民

“明将吴襄之子吴三桂,勤于读书习武,终日无惰容,自少为边将,在十六、七岁时就应试武功并中得武举”(《庭闻录》载)。

吴三桂出生名门望族、天资聪慧、少年得志。

“仕宦当作执金吾,取妻当得阴丽华”(《汉书》载)。吴三桂砺志的座右铭,决定了他一身的起伏沉沦。

“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关外满清数十年袭掠明朝北部边防。”明末满州,本塞外东胡,屡为边患。

“明崇祯三年,皇太极第一次率领大军绕道蒙古入关。吴襄应朝廷之命率骑兵侦察,在建昌(LN凌源)与皇太极部相遇”(《庭闻录》载)。吴三桂父亲吴襄被清军围困。

“吴三桂闻讯率数十家骑出城,在数万清军的围困中,成功救父并受伤”(《吴三桂记略》记载),救父心切,吴三桂受伤。

“崇祯四年(1631年)8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战役。在增援大凌河战斗中,吴襄因逃跑而导致全军溃败遂被削职。”父亲吴襄临阵脱逃被削职,吴三桂仍然被朝廷留在军**职。

“崇祯五年(1632年),20岁的吴三桂荣升为游击将军。”吴三桂少年悬印、光宗耀祖。崇祯十二年,吴三桂27岁时被任命为宁远团练总兵,效力朝廷更倍于前。

“吴总兵忠可炙日,每逢大敌,身先士卒,绞杀虏级独多”(《明史》记载)。少年得志,冲锋陷阵,感恩厚主,忠贞可见。

“崇祯十二年五月,明军与清兵在杏山遭遇。吴三桂一得到警报,立即出动三千人马长驱直过杏山,与贼血战,最后大获全胜”(《明清史料》记载)。吴三桂智勇双全,屡立战功。

“松山、杏山战斗中,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凡三战,松山、杏山皆捷”(《明史》记载)。报效天朝,战无不胜。在锦州被围之际,吴三桂后勤保障,解困锦州,在众运粮“官惊心奴儆”的情况下,亲自督运米车,成功躲过清军的监视,在春节期间将粮食运入锦州。

“1641年明朝遭遇父子相食、三百年未有之饥荒。”明朝军队全部被张献忠牵制,几乎集中全部力量进攻张献忠,明王朝摇摇欲坠。

“随闯王,不纳粮。”HN一带灾荒连年。“后方空虚,高迎祥、李自成起兵举义。”崇祯十三年十月间,SX米脂闯王李自成突然以最快的速度,率农民起义军从郧阳地区,通过ZC县进入HN隐伏在汉水以南郧阳府的大山里,避开战争、休养生息。李自成经过十六、七年的征战,占领了HNSXNXGSSD以及HN边界常德和QH的一半。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国号大顺,改元永昌。”李自成起兵举义成大器,明朝精兵良将在长期的战争中丧失殆尽。七天后,“闯王”李自成亲率领百万大军出西安渡黄河东征,分兵两路长驱明朝都城BJ崇祯十七年三月初,李自成兵临宣府(HBZJK市宣化)城下,京城危在旦夕。”崇祯诏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放弃关卡入关勤王。驻守山海关的辽东总兵吴三桂,接到勤王旨令即统兵入关。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带领农民起义军攻克BJ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于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终年34岁。崇祯皇帝在BJ煤山自缢后,葬于十三陵思陵。从1368年1月23日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的最后一个中原王朝——大明王朝宣告灭亡。

“吴三桂到达出山海关不远的HB丰润(TS市内)时,突闻噩耗,京城失陷,崇祯自缢身亡。”大明王朝已经灭亡,吴三桂只有带兵返回山海关,并愿接受李自成的招降。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吴三桂亲率所部进京谒见大顺朝新皇帝李自成。”明朝大势已去,吴三桂积极筹备入京拜谒“大顺”新主,准备投靠大顺。

“家里还好吗?”当吴三桂领兵走至永平沙河驿时,遇到从京城逃出的家里人,吴三桂关心地问。

“家被闯王抄了。”家里人说。李自成“拷掠酷甚”。吴三桂父母和家人等三十多人还在BJ被李自成掠尽财物抓了人。

“没有关系,我到BJ后,闯王就会归还的。”吴三桂不记仇地说。

“我父亲还好吗?”吴三桂又问。

“父亲被拘捕了。”家里人说。

“没关系,我到BJ后他们自然会释放父亲的。”,吴三桂和颜悦色地说。

“陈圆圆夫人还好吗?”吴三桂当心远在宁远(锦州兴城)的夫人陈圆圆,关心地问。“秦淮八艳”陈圆圆红颜薄命,由国舅周奎所掠,献给崇祯皇帝。陈圆圆没有得到崇祯宠幸,被吴三桂纳为妾。

“被刘忠敏带走了。”家里人回答说。刘忠敏将陈圆圆掳藏于府中,视之为禁脔。

“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吴三桂勃然大怒、厉声喊道。听说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刘忠敏所掠,吴三桂气得七窍生烟,士可杀不可辱,男人的血性,为挽回男人的脸面,逼使吴三桂与自己有杀父夺妻之仇的李自成不共戴天。

“请睿亲王多尔衮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明朝已亡,群龙无首,良禽择木而栖,降而又叛。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乾坤一掷反“大顺”,挥师打回山海关。

“多行不义必自毙。”李自成战败后,将吴三桂之父吴襄及家中38口全部杀死,然后弃京出走。

“多尔衮得书即日急进,至山海关外十里。吴三桂出关迎降,即在军中剃发盟誓,其兵以白布系肩,前驱入关。”吴三桂以明朝大臣的身份,请清军入关讨伐李自成。昔日的宿敌清军成为战友,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是日清封吴三桂为平西王,令其为前驱追击李自成。吴三桂随阿济格败李自成于庆都。”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与清英王阿济格、豫王多铎大败李自成军于山海关,并昼夜追杀农民军到SX成则王侯败则寇。”1645年5月17日,于HB通山九宫山元帝庙,李自成遭村民误杀致死,尸首不知何处。灭了“大顺”,吴三桂为勤于政事、节俭朴素、铲除阉党、六下罪己诏、年轻有为的明思宗朱由检和家人报了血海深仇。

“争得娥眉匹马还,喜抱秦淮美人归。”吴三桂急救夫人陈圆圆。后来部将搜寻到陈圆圆,飞骑传送吴三桂。

吴三桂抱着杀父夺妻之仇,带着陈圆圆由秦入蜀,汉人江山旁落满清。

吴三桂成为李自成42天“大顺”短命王朝的掘墓人。中国再次亡国,吴三桂也成为继后晋高祖石敬瑭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汉奸。

大明王朝灭亡后,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了五个******,史称"南明"。

福王朱由崧建立了弘光王朝,一年后被清朝灭掉。鲁王朱以海在ZJ建立王朝后,跟着郑成功去了台湾。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立隆武王朝,一年后被灭。

朱由榔是明王朝的藩王桂王。明朝遗老遗少在YN拥戴朱由榔建立了永历王朝,与张献忠余部结成统一战线抗清,历经十八年。

“清顺治十五年,吴三桂和清军从SCGZGX分三路会攻YN情势危急,永历帝聚集群臣商议。

"一是南撤,撤退到滇南。若形势稍缓就进入GX形势紧迫就退入越南,与台湾的郑成功取得联系,争取支持。"朱由榔审时度势,提出第一个方案。

"二是北上,到SC建立根据地,再进取SXHN东山再起,应挥师北上,朱由榔分析道。

"三是西撤,撤退到滇西。如果形势危急就退入缅甸,形势趋缓则可据滇西自保。"最保守的方案就是撤退到滇西,朱由榔说。

撤退滇西,力求自保。经过反复酝酿、征求众臣意见,永历帝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西线撤退的方案。1658年12月15日,整个西撤队伍扶老携幼,几十万人浩浩荡荡撤退滇西。

"还没有走多远,老百姓已经这样痛苦。”看着百姓流离失所,永历帝悲情地说。

“让这么多人跟着吃苦,还不如回宫殉社稷为国而死,以免生灵涂炭。"站在碧鸡关,永历帝绝望地说。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YN总兵官劝说道。

“暂避清兵锋芒,回头再收拾旧山河。”,沐英入滇第十二代孙黔国公沐天波反复劝说。

“胜败乃兵家常事,回头重振军威,我们再杀回来就是了。”大将晋王李定国也反复表决心。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败局已定,木已成舟,永历帝只有勉强上路。崇山峻岭,交通不便,加上西撤队伍庞大臃肿、粮食奇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搬穷走瘦,穷途末路,前有烟瘴,后有追兵,亡国逃命,道路漫长,几十万人每天行程只能走三十多里。

"真救了朕的大驾也。"永历帝一行到达腾冲城时,已经是几天水米未进了,当永历帝端着火腿炒饵丝,狼吞虎咽一扫而光。亡命之徒,释重负地,从此腾冲炒饵丝就叫大救驾。

“见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离开腾冲继续亡命,永历帝不敢进村入寨,在梁河振鹭亭休息一夜后便进入缅甸。缅王在国都阿瓦城(曼德勒)对岸的赭硁,为永历帝盖了草殿,按月供给。永历帝客居他乡,成了落毛凤凰。

“顺治十六年,清廷命吴三桂镇守YN并谕吏、兵二部,凡YN文武官举黜及兵民一切事,命吴三桂暂行总管。”清顺治年中期,吴三桂进爵YN王,总管云、贵两省军政,雄霸西南。吴三桂将翠湖填了一半扩建平西亲王府。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五月,缅王猛白举行“饮咒水”盟誓仪式。猛白反水,诱捕了永历帝、太子、太后等二十多人。

“缅甸宫廷发生政变,缅王的弟弟猛白杀王自立,欲将永历帝引渡给清军。"缅甸宫廷易帜,永历帝落难。

吴三桂得到消息,率军入缅。缅甸王猛白把永历帝献给了吴三桂。

清康熙元年(1662年)三月十三日,永历帝、太后、太子等一行被押送到昆明。

“长风兮兮滇水寒”,押送永历帝的队伍日夜兼程。

天人感应,浩浩荡荡的押送队伍,来到昆明南城外玉带河桥时,公鸡报晓、天色大亮。

"变天了,变天了!皇帝被抓回来了。"起得早的百姓发现后,大声呼喊。

老百姓争先恐后,纷纷拥向玉带河桥,竞相敬仰永历帝。为纪念永历帝,昆明人从此把玉带河桥改称"鸡鸣桥"。

昆明翠湖东岸、五华SX麓的篦子坡(华SX路陡坡)头,树木繁茂、寺观林立。远观山形,像妇女梳头的篦子,老百姓称“篦子坡”。

"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和太子于昆明篦子坡头的金蝉寺内"。永历帝和家人被押解昆明后,被囚禁在篦子坡头的金蝉寺内。

康熙元年,吴三桂杀永历帝。明朝对YN近三百年的统治,从此翻篇。

因明朝臣子吴三桂杀小明皇帝,有悖伦理,篦子坡从此改称"逼死坡"。

江山易帜,军户惨然。

"永历帝不能背城一战,君臣同死社稷,却欲走蛮邦以求苟活,真是差耻啊。"住昆明东门外穿心鼓楼薛家巷(今桃源小学)的读书人薛尔望悲恸欲绝。

"明朝人吃清朝的饭乃是奇耻大辱。我们应该不惜七尺之躯为天下明大义。"薛尔望召集全家人商议说。

"国君死社稷,臣死君义也。我们愿随您为君死节,以死殉国。"家人深明大义,一致支持薛尔望说。

"薛氏殉明,扶一代纲常啊。"薜尔望全家去意己定。一天清晨,薛尔望带着妻子杨氏、儿子薛之翰、儿媳孟氏、女儿薛梦云、薛静云,侍女兰馨,全家七口人奔赴黑龙潭,投水自尽。尾随而来的家猫、家狗怎么赶也赶不走,伴随主人一齐投潭而死。

"寒潭千载洁,玉骨一堆香。"第二天浮出水面的幼女静云、侍女兰馨还紧紧地抱在一起。

"山翠葬一门,水光澄千古。忠魂伴梅花,襄香袭净土。"薛尓望合家殉明惊天地、泣鬼神,袁嘉谷赋诗褒奖。

昆明军户后人也各寻出路,随永历帝出行缅甸的,一路分散到大理、腾冲、德宏等,逐渐融入当地平民中。至黔国公沐天波扶永历帝流亡缅甸止,沐英入滇已历经十二代二百九十四年。至止,入滇军户已正式失去明朝大、******的公职身份,全部沦落为平民。

张通族人命运亦然,全部在屯军地分散为民。张关支系后人,为躲避战乱和清军,化整为零,从此撤岀临安城,散居黑龙坡和藤子树。

沿白花龙河流域投亲告友,分散到明朝中叶,张关统领的屯军户中。因旷野羊街远离政治经济中心,未遭兵灾。

张茂支系后代中的大部分人,仍然居住在张茂寨,就地平民化。张玉良等部分后人,逐渐分流到小城子、期世白、姜家城等村寨。

张茂族人中,经商或读取功名的,也有部分人家搬到了临安城或石屏州。

“我的地盘我做主,有兵就是草头王。”藩王吴三桂一手遮天。藩王执滇,仍尊汉俗。

“平西亲王”吴三桂,选中昆明莲花池,兴建安阜园,专为宠妃陈圆圆住宅。

莲花池园内,亭台楼阁、水榭假山、奇花异卉、书画奇珍应有尽有。陈圆圆在园内吟诗作画,所画水墨荷花图,多被吴三桂令人雕刻在青石板上,现存于檀华寺中。

吴三桂令人修筑栈道,由五华山平西亲王府,直通莲花池,往来于陈圆圆与政务之间。

“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长此奢华,恐遭天忌,愿王爷赐一净室,妾茹素修斋以求夫君长幸。”吴三桂欲将陈圆圆立为正妃,陈圆圆看破红尘,托故推辞。

陈圆圆恳请吴三桂允许自己出家。吴三桂见陈圆圆情切意坚,感泣不已,只得允许她带发修行。康熙十二年始,陈圆圆在五华山华国寺长斋绣佛修行。

“吴三桂久镇云贵,独霸一方。"YN藩镇,手绾兵符,兵力精锐,康熙无奈。

"吴三桂大揽财权,任免官吏,俟数年后,仍照旧例。”清廷鞭长莫及。

“皇帝老儿莫操心,边政大事我独揽。"雄居YN有握无恐。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清廷一纸谕令根本调动不了YN康熙皇帝被吴三桂逼到了墙根脚。

“汉人掌兵,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康熙说。康熙皇帝对汉人掌兵的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个藩镇耿耿于怀。

“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年轻气盛的康熙皇帝挫败鳌拜后着手削汉人藩镇。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下旨撤藩,逼反了吴三桂。

“共举大明之物,悉还中华之乾坤。”吴三桂树帜。1673年11月21日,吴三桂举兵反清,YN宣布独立。

GXSCGZHNFJGD诸省响应,波及JXSXGS等省。

“盘居在YN一隅的吴三桂,率滇军挥师北上,来势凶猛。”清廷接到禀报时,滇清战场,战马嘶鸣,刀光剑影,攻城掠地,血流成河。三藩大军,一直打到SC和GS半壁江山逐渐落入藩王之手。

吴三桂差不多打下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建国号大周。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周王”吴三桂称帝不久,身染痢疾,死于衡州,享年七十四岁。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进入YN吴三桂孙子吴世璠自杀,周朝灭亡。

吴三桂复明失败,康熙险胜,八年内战,宣告结束。

“旧日繁华事尽删,春秋愁锁两眉弯。

珠襦已分藏棺底,金碗尤能出世间。

离合惊心悲画角,兴亡遗恨记红颜。

看他跋扈终何益?宝殿飘零翠瓦斑。”

接到死讯后,痴情的陈圆圆悲痛欲绝,赋诗一首,悼念吴三桂。最后以死相报,自沉于昆明莲花池中,坟葬于昆明篦子坡螺峰街一带。

“幸荷上天眷佑,祖宗福庇,逆贼遂尔荡平。倘复再延数年,将若之何。往事不堪回首,但求上苍保佑。"康熙仰天长叹,不堪回首。

倘若吴三桂毫不犹豫挥师北上或战事后延数年,滇军复明大功告成,清末革命党将无用武之地。

"吴清历经八年战乱,六次殊死决战,生灵涂炭,满目疮痍。"康熙发自肺腑地说。八年内战,滇军前期占上风。

"吴四比二胜清,总兵力为康熙的两倍。八旗子弟兵观望逗留,不思振旅遄进。”满清江山岌岌可危,历史几乎重新改写。

"竟尔营私适己希图便安。或诿兵甲之不全,或托舟楫之未具,借端引日,坐失时机,不知怎样应对”(《清通鉴》载)。知人知面不知心,关键时刻,八旗子弟等待观望。康熙在永兴之战失利,忧心忡忡,现于词色。

YN人的个性不温不火,开放最早,走得最慢,收得最晚。民朝移民,曾经沧海,清朝沉淀,落地同化。

明朝儒风汉俗,逐渐融入边地。汉人的藩镇统治,使满清在YN并未真正实现过透彻的满化渗透。相反,康乾开明,吴三桂崇汉,中原文化与土著习俗空前融合,形成了独特的YN文化。

YN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和社会形态,铸就了具有原始特征的婚恋习俗、歌舞艺术。独具农耕文化特质和表现形式的戏曲和舞蹈,在民间口耳相传。

"移民的过程同时也是精神文化的传播过程。"音乐、舞蹈等艺术,往往是靠移民传播的。随着北方氐羌的迁徙,汉人入滇,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逐渐传入YN源于明代词话的“大字足本唱书”,在吴三桂统治YN期间,以木刻本和石印本传入YN著名的唱书有《柳荫记》、《蟒蛇记》、《白扇记》、《纱灯记》、《卖花记》、《卖水记》、《西京记》、《孟姜女》、《金铃记》等。来自内地的渔鼓、唱书、莲花落、花鼓、SC评书、扬琴等,由于唱词通俗易懂,故事性强,表现世态人物悲欢离合,能够引起底层老百姓共鸣,大量传播YN各地,并逐渐地方化。吴三桂积极倡导文化繁荣,不但自己喜欢昆曲,而且能够登台演唱。

YN民间流传的小曲刻本有《四季相思》、《割韭菜》等。色艺俱佳的陈圆圆,来自苏州、扬州的扬琴挑子也在YN演唱和传艺。五华山华国寺曾留下陈圆圆小影二帧。

至今,莲花池畔还留下了陈圆圆石刻诗。位于昆明东郊金马山山麓的昙华寺(昙华庵)中,还保留着陈圆圆的石刻国画《荷花图》。

经过上百年与当地土著文化的不断融合,滇剧、花灯、大词剧、傩戏等汉剧独具地方特征。赞哈剧、白剧、彝剧、壮剧、傣剧、清戏(佤)等民间民俗舞蹈、音乐、戏曲,有浓郁的原始部落文化特色。集中反映祭祀、节庆、婚恋、丧葬等民俗的狩猎舞乐、采集舞乐、游牧舞乐、歌舞音乐、器舞音乐等,多形成于明末清初。

YN地方戏,釆用联曲体戏和民间器乐。民间曲艺结构严谨,善用排比夸张的手法,以及诙谐幽默的格调。老百姓通过说说唱唱,叙述民间流传的神话和故事。通过戏曲等形式,叙说历史变迁、生产生活习俗、伦理道德、塑造民间英雄人物形象,寓教于乐,韵味盎然,老百姓很喜欢。

明清时期,大理地区产生的反映古老采集和农耕生活的歌谣,有南腔、北腔、海东腔等三腔。还有平板、高腔、脆板、大哭板、大哭边板、提水板、小哭板、小哭边板、阴阳板等九板。有祭奠调、道情调、麻花调、螃蟹调、放羊调等十八调。流行于云龙、大理、剑川、鹤庆、洱源等地古老的吹吹腔、“栽秧会”吹打乐,以及素有“三腔、九板、十八调”的传统说唱音乐“大本曲”声腔,常由一人说唱大本、长篇的词曲故事,一人操三弦伴奏。西双版纳、德宏、临沧在无文字的远古年代,傣人先民就有“赶木贯”(讲过去的事)等大量的神话故事。

随着佛教的传入,产生了文字,这些故事被刻在贝叶上,称为“贝叶经”。傣神话传说与古歌谣结合,产生了民间说唱艺术“章哈”曲目,至今《赞哈》(《赞哈调》),象脚鼓舞、嘎光舞、依拉灰歌舞、孔雀舞,德宏的“甲赫”、“舍赫”、“赛赫”唱腔等,仍然流传演唱。纳西人信仰原始宗教东巴教。纳西人反映天地形成、人类起源、纳西人诞生、伦理道德的神话故事,通过祭师和歌手演唱,成为“东巴诵唱”的“东巴经”曲目。纳西人说唱艺术欢乐调、苦情调、相会调等有“纳西大调”,以及“窝热热舞”、“猛达蹉”、“阿里里舞”等很流行。

文山流传分唱腔、器乐集“吹、唱、说”三种表演为一身的苗说唱音乐。壮人的富宁土戏、广南沙戏、文山乐西土戏等说唱音乐很流行。

傈僳人“尼丹木刮”、佤“柏巧”、“唠琼嘎卜”(木鼓说唱),苗“然更”、“巴腊叭”、“托瓦更”,拉祜“嘎门可”,马关、河口瑶人“咄奏”(古称“咄勾奏”)唱书,景颇人“木占”,载佤人“勒来”等民间曲艺,通过祭师和歌手的演唱,经久不衰。盘龙江流域集金、石、土、革、丝、竹、木、匏等八音的布依“正调”、“闲调”、“京调”、“快板”、“慢板”等唱腔的“八音坐唱”,口耳相传。藏民的谐舞、中甸的锅庄舞、德钦的弦子舞、尼西的情舞至今流行。和泥铓鼓舞、壮人铜鼓舞、文山跳弦舞、独龙且舞、木鼓舞等,彝铜鼓舞、跳弦乐、烟盒舞、四弦舞,巍山的打歌、牟定的左脚舞、箭杆场打歌,通过载歌载舞、歌舞相间、集体性自娱自乐,世代传承。

红河流域和澜沧江流域的和泥,在古代歌谣、神话、故事、祭词的基础上,发展创造了色彩斑谰的曲艺说唱艺术,主要有“哈巴”、“腊苔”、“优历克”等。

传统“哈巴”曲目有“十二奴局”或“十二窝果”(篇、章),内容包含古老的神话、传说、生产、生活、伦理观念等。“哈巴”篇目有开天辟地、天翻地覆、杀鱼取种、砍树计日、火的起源、三个能人(头人、工匠、贝玛)、建寨定居、生儿育女、祖先迁徙、孝敬父母、驾车赶街、四季生产等。

记录彝先民耕作、狩猎、巢居、穴居、屋居过程的种荞歌、撵山歌、盖房歌,以及彝歌七十二调,“梅葛调”、“青棚调”、“阿色调”、“乐作调”、“阿哩调”。

石屏、建水的阿哩墨舍莫、阿哩甲、阿哩欧、读黑、叠守嘿叠守等“阿哩唱腔”。建水的“白话腔”、“白话四腔”,元阳、绿春的“甲苏”,撒尼人的“阿诗玛”等,粗犷古朴、十分动人。

明军入滇以来,中原文化融入YN的山山水水,汉人与YN土著水乳相融、血脉相承,溶入血液、沁入骨髓。汉文化、汉建筑、汉习俗,明朝传入的中原文化,基本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留,并为土著YN使接受和传播。清朝时,弥勒虹溪汉人王炽,苦钻商道,经历艰险,成为“钱王”。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BJ慈禧太后出逃西安,所带银两不足,向王炽求援。“慈禧人马所经地方,凡王炽分行须全力出资力助。”王炽命全国“同庆丰”所有分号,全力援助慈禧。因救驾有功,官授一品,成为中国唯一的一品红顶商人。后英国《泰晤士报》评比“百年世界最富有的人”,王炽排名全球第四。

明清时期,YN昆明、临安、贲古一带工商经济已经相当发达了。"YN十八怪,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YN首辟中国对外开放的道路,是近代工业文明掀起最早的地区之一。1903年,在“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两年后劝说慈禧太后老佛爷,修建“京(BJ张(张家口)铁路”之前,YN就已经开工建设“滇越铁路”,成为中国第二条国际铁路。

同类推荐
  • 七世三生

    七世三生

    三生花,七世梦。这是一个优美的传说,但是我却从小就梦见一个奇怪的东西,我不知道是植物还是什么。后来,我从被盗的国宝当中知道,这个东西叫做“三生花”。花,本就代表着与女人有关。是的,我的梦不仅仅与女人有关,而且重要的还是与我有关,因为这所谓的“三生花”关系到一个不死之谜,也关系到我的前世今生和来生,还关系到我深爱的那个为了我流了三生泪水的女人!我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每一个人都有三生。……
  • 玉门关外

    玉门关外

    书中主要讲述玉门关外西域大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共计30个篇章,每篇着重讲述一个西域古国。
  • 造像:敦煌文化传奇

    造像:敦煌文化传奇

    本书主要介绍了敦煌文化的历史,展示敦煌遗址的风采及内涵,重点介绍敦煌遗址的保护与研究现状。本书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敦煌学的研究;对于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敦煌文化遗产,带动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以及激发社会公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大宋娱乐圈

    大宋娱乐圈

    不穿不知道,一穿吓一跳,吓过以后又知道。原来宋江是在床上搞死了阎婆惜;原来武松和潘金莲毒害了武大郎;原来诗诗是教主,恐怖组织一头领;原来展昭是同志,一心追求锦毛鼠;原来苏轼是女的,同床共枕才发现;原来大宋有报纸,歌唱走秀办春晚。原来历史就这样,柳永、李师师、李清照、苏轼等等都是大明星,也曾旋起大宋的娱乐狂潮。原来汴京日报也曾连续销量全国领先,被恶搞的历史人物牵着手可绕地球三圈…………PS:大宋娱乐圈这本书属于架空历史,和正史没有半点关系,只不过设定背景为北宋,以及北宋时期历史小说人物,还会有北宋时期发生的大事。颠覆你的历史见解,感觉会更好。(历史老师勿看,会吐血)大改小改加恶搞,不喜勿喷。喜欢记得收藏。
  • 南宋晚年当皇帝

    南宋晚年当皇帝

    嘉定十年。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年代。成吉思汗已经崛起。残金推行北损南补政策,即将南征。南宋朝廷虽然意识到蒙古的威胁,却不得不被历史的车轮推着走向灭亡。而在绍兴的一户农家之中,几年后即将登基为帝的赵与莒正在做着自己的事情。。。
热门推荐
  • 王爷束手就擒:无良刁妃

    王爷束手就擒:无良刁妃

    哎呀呀,不得了,大名鼎鼎的战神王爷这次碰到了对手。新婚之夜被王妃丢进了倌馆高价拍卖,并请来所有人围观不说,还被人说功能有障碍!第二天居然还被王妃在大街小巷贴满了休书。休夫原因:新婚之夜夜宿倌馆,犯七出之条,不守男德!等九王爷气急败坏的找回去的时候,却只收到王妃留下的一份礼物——油纸伞:你若不举,便是晴天!哼,想娶我?!先问问本姑娘的拳头答应不答应!
  • 莫惹妖孽神医,霸道腹黑公主

    莫惹妖孽神医,霸道腹黑公主

    废柴长公主被各个公主唾骂,皇城中人皆因拥有这么一位公主而羞耻,可谁又能想到在长公主一统六界之时的霸气!!
  • 还未完结的爱

    还未完结的爱

    人的一生,会有多少个十年。十年,也许只是生命的八分之一,但它却是我们全部的青春。我们终将长大,渐渐褪去稚气,变得成熟,我只求我们都能过得好一点。也许,我们是遇见太早了。或者,我们都变了。但是,我对你的爱还是在的。我爱你,天长地久,我愿为你画地为牢。
  • 伤春上别

    伤春上别

    我一直相信生活是平静又清淡的,至少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这样。可是生活却用重重的一掌叫醒我,生活中是不存在天平的,我以为重逾千斤的东西,在别人眼中却是那样轻浮。无论多么刻骨铭心的情感,只要用伤害加上时间,终有一天,都会淡去。而这种情感淡去之后,我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释然,反而愈发觉得自己可鄙。我知道,我迟早会忘了他。甚至比预想中的还要早。可意外重重的生活一步一步的逼着我走向另一个方向,无人能知,无人能晓。
  • 挽风千千习

    挽风千千习

    奶萌数学小天才被狂妄小少爷一步步套路锁心。女主犹一头小鹿闯进男主心中,双双颜值智商在线,展开一场惊艳众人甜宠的恋爱。女主可清纯可清冷可娇媚,男主可傲娇可高冷可反差萌。南枝奶声奶气道:“你什么时候喜欢我的啊?”郑云疏摸了摸她的头:“看见你的时候,老子就心动了。”众人:“疏哥,你不是说要单身到老的吗。”郑云疏:“那不是还没遇到你们嫂子嘛。”
  • 完美初恋

    完美初恋

    是爱?是恨?人际关系一堆,宝宝可搞不清楚!正当柳夏晞咆哮时,韩枫泽突然从背后抱住她。“你只要搞清楚我是你老公就行。”
  • 都市之有间食堂

    都市之有间食堂

    其实我只是一个神神叨叨的厨子,没事拿鬼的执念做做饭,不是什么都可以做到的神。我不希望送个外卖也能碰到饿死鬼,也不想天天早上起床就看到天花板上贴着一个吊死鬼,更不希望走走路系个鞋带也能踩到一只车祸鬼,更加的不愿意,上个厕所也有个水鬼给我讲故事。哎!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送你们走还不行么!
  • 王哲的广东故事

    王哲的广东故事

    南方小县城来的男孩在广东奋斗,在浮华真实的社会翻滚,感受社会的真相,体会人生的美好!
  • 游龙战纪

    游龙战纪

    看过穿越,但看过带着现代科技穿越的的吗?想看看手枪对上飞刀会擦出怎样多的火花,凌剑飞行与飞机谁又更快一步,那就锁定《游龙战纪》吧!
  •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天下霸唱蛰伏五年全新超过之作,重启盗墓密码,开创冒险新传奇!本书是最新系列盗墓小说《鬼不语》中的第一本,以中国古代神秘的傩教文化为切口,引入一段曲折惊险的盗墓故事。主人公从先祖口耳相传下来的传说开始,闯东北,进中原,下西南,为了寻获传闻中的稀世奇珍和揭开神奇面具背后的秘密,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险,古墓中会移动的壁画,黄河中如驳船的巨鱼,通天岭上神秘的血树,展现出一个光怪陆离的地下世界,颠覆关于盗墓的一切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