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52400000012

第12章 通讯(5)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象一个百花园,每天都有各种鲜花竞相开放。写小故事一定取材要小,最好选择一个场面、一个矛盾、一个情节或者一个片断,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映出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使读者看了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例如《长江日报》1968年12月27日三版刊登我写的小故事《送草垫》,写的是武汉商业职工医院的徐惠珍同志,在寒冷的冬天给解放军送床上铺的草垫,反映出军民关系鱼水情这个主题。

⑵写人为主,人要先进。

小故事一定要以写人为主,“有人才有事”。如果写小故事没有人物,就不会感动人,小故事中只见事不见人,就难以达到教育人的目地。这就要求作者在写小故事之前,首先考虑有没有站得起来的人物。写先进人物,就要着意写好先进思想,充分去反映人物的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时代精神,去鼓舞人们不停息地前进。例如1978年2月24日《解放军报》第二版刊登的《沂水河畔煎饼香》这个小故事,就是通过对一个野战医院副院长周济的描写,反映医疗队在农村为防治慢性气管炎作出新贡献的故事。他找到当地气管炎发病率高是煎饼灶烟熏的根由后,就帮助群众改建煎饼灶,既卫生,又省柴,又不呛,深受群众欢迎,为降低气管炎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创造了条件。

⑶事例典型,要有意义。

小故事写的典型事例有意义,才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才能起到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例如有个小故事写的是一个男青年“出嫁”到女方家结婚,人们不是去看新娘子,而是争看新姑爷,写得很风趣,很引人入胜,事情虽不大,却有典型意义。它破了旧习,符合党所提倡的新风气,读了使人很受教育。

⑷情节生动,扣人心弦。

写小故事,不能平铺直述。一篇好的小故事,应该情节生动,扣人心弦。所以,在了解典型事例时,一定要注意情节的具体和典型。写作时,要通过矛盾斗争来表现人物,要通过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来写人物,在描写重要情节时不能简单。有了具体而又典型的情节,就会生动、感人,增强宣传效果。例如有篇小故事标题是《队里粪堆为啥增高了?》写的是某生产队在屯头有堆倒好的粪,四愣四角。队长发现平平的粪堆逐渐起尖了。以为是饲养员往上挑了粪,一问,饲养员否认了。又问放牧员,也说没往上弄粪。队长在会上查问,也没找到积肥人。有一天队长起早去检查水田,终于看到是县委在队里蹲点的老黄往粪堆上倒粪,此时得知原来老黄天天起早拣粪。小故事很有波澜的写出县委干部作风的转变,有情有景,情节生动。如果平铺直叙地写县干部蹲点拣粪,效果就差了。

⑸语言活泼,朴实精炼。

生动的故事情节要靠活泼的语言来表达,小故事的篇幅越短,字数越少,语言越要求精确、简炼。写好小故事,要注意学习和运用群众语言。生动活泼的语言,还可以作标题。正文无论是叙述、描写、还是人物对话,都要开门见山,朴实精炼。例如1978年6月7日《解放军报》第三版登的《“小蔫胡”变成了“小老虎”》这篇小故事,就注意运用群众语言,写人、写事、写景都比较简朴、生动。首先,它用了群众的赞语作标题,就吸引了人。看看描述“小蔫胡”的开头:“战士秦术华刚到三班那阵子,讲起话来轻声细语,集合动作慢慢腾腾。看着他那蔫胡劲儿真是急死人。”再看看描述他变成“小老虎”的结尾:“从此,小秦一看到山头树起的草靶,就象看到了欺压穷人的恶霸,看到了曾入侵我国珍宝岛杀害我阶级兄弟的新沙皇那样,立即怒火满腔,恨不得一下子把它砸个稀巴烂。在山坡上,他冲上来,冲下去,脚下象生了风,越练越猛。同志们高兴地说:“‘小蔫胡’变成了‘小老虎’啦!”多么生动活泼的语言,简短几笔,就把“小蔫胡”和“小老虎”两个迥然不同的形象,逼真地描述在我们眼前。还有两篇写得好的小故事:一篇是《西瓜兄弟》,写的是八路军队伍路过西瓜地时,不吃种瓜老农的西瓜,老农受感动后,亲手摘瓜送给八路军同志们吃也不吃,因为老农不收钱,说明了八路军是保护人民利益的军队,同国民党军队是两个样。还有一篇是《桌上的表》,写的也是我们的军队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两篇小故事,一直是新闻战线学习的范文。

12、特写通讯写作

⑴新闻特写的概念和特点

新闻特写——是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过程、片断或某一镜头,用简洁的笔墨,集中突出,绘声绘色地进行描写的通讯体裁。特写这个名称,源于电影界,意为电影摄影中“放大了的近影”。它选择拍摄对象身上最为典型的部分,加以突出,以加强视觉效果与艺术效果。后来,人们把这种手法引进文学写作和新闻写作。用特写手法来表现文学形象,便是文学特写;用特写手法来表现新闻事实,便是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一种特殊通讯的写作。

新闻特写的特点:第一是真实性。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它所报道的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不允许有半点浮夸和伪造。第二是及时性。它对现实的反映极为敏捷,要求象消息那样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不能成为“马后炮”。第三是反映事件的短暂性。它所反映的人物和事件,往往是最激动人心的“一瞬间”、最生动感人的一个场面,而不是一个事件的始末或一个人物的一生。第四是生动感染性。新闻特写常常对某一项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中一、二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的描叙,绘声绘色,有情有景,使已经发生的事实重现在读者眼前,使人们感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第五是有保留价值。新闻特写最适合于写重大事件和在社会中影响较大的人物,把那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动人镜头,用文字“拍摄”下来,不仅对当前广大群众有极大的鼓舞、教育作用,而且有长远的保留价值和纪念意义,有的以后就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⑵新闻特写的种类和写法

新闻特写按照报道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人物特写。以报道新闻人物为主的新闻特写。人物特写与人物新闻有共同点,这就是,它们都是以报道新闻人物为内容,都要求写新闻人物身上最有新闻价值的东西。但它比人物新闻写得细,截取新闻人物最有特点的一瞬进行充分展示,时间跨度小。人物特写与人物通讯也有共同点,但两者的区别仍很明显:人物通讯所展示的时间和空间极为广阔,可南可北,可远可近;背景的穿插和交代极为灵活;事迹的梗概和过程往往具有完整性。人物特写描绘新闻人物时,往往着眼于某一典型的、有特征的事件、行为或生活片断,用特写镜头把它们充分展示出来。人物特写不允许有过多的背景材料穿插,主要以现场的所见所闻为基本素材刻画人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如人物通讯那样具有极大的伸缩性。请看下面这篇人物特写: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乎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多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有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滚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象轻盈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水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从裁判手里得到了九点五分。

这位年方十六岁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她的娇小苗条的女伴,十七岁的周继红,以接近的分数赢得了银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两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这篇人物特写所着力描绘的,仅仅是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取跳水金牌的动人的一瞬间,时间和空间跨度极小;这篇特写所用的材料,几乎全部是记者的现场见闻,没有作什么背景材料穿插;全篇以动为主,把吕伟夺魁前后的一举一动都写得活灵活现,充满了立体感。这种时间短暂、空间专一、现场感强、富有立体感的特点,正是人物特写所独有的。

②事件特写,以报道和刻画典型新闻事件为内容的新闻特写。事件特写和事件性新闻有相同之处,即都以报道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为内容,都要求真实、及时。但事件特写所展示的事件典型而具体、短暂而集中,不象事件新闻那样笼统、概括。事件特写也不同于事件性通讯。事件性通讯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一般都要作比较详尽的交代,揭示出它的发端、进展、高潮及结果。事件特写则着重刻画和描绘新闻事件中最有特色、最有典型性、最激动人心的一个场面、一个片断。事件特写中描写的人物活动,是围绕新闻事件来写人物的。例如湖南省桃源县广播站记者1985年采写的《风雪中抢救滑向悬崖的客车》,就是一则较典型的事件特写,请看报道全文:

12月9日清早7点,湘运1860810客车载着四十四名乘客从桃源县汽车站出发了,它朝着105公里外的大山区瓦儿岗乡开去。车到半路上,天突然下起了雪。

上午11点20分左右,客车行驶到了瓦儿岗境内一个叫梯儿岩的山岭路段。山上,风雪交加,刚落下来的雪就在这高山公路上结成了冰。

为了不让乘客们阻隔在路途,司机杨井安驾驶着客车朝梯儿岩路段的最后一个陡坡爬去。当坡快要爬完的时候,车突然倒着向右后方一条五十来米深的悬崖滑行,一下滑了五米多远。右后车轮离悬崖边只有一米左右了,车仍然没有停下来,乘客中顿时一片混乱。

突然,坐在2号座位上的一名乘客猛地站起来,一把抓起放在驾驶室操纵秆后的一只三角木,奋力扒开挤在车门口的乘客,急忙跳下车,连跑带滑向车后冲去,闪电般地把三角木塞在右后轮底下。但是,车并没有停下来,车轮推着三角木继续向悬崖滑去。眼看右后车轮离悬崖边只有一米来远了,车身在慢慢向右后方倾斜,垫三角木的人赶紧扑向三角木,半卧倒在车轮后方,两只手死死地按住三角木。

渐渐地,三角木嵌进了冰雪,又嵌进了悬崖边的泥土,客车停下来了,右后车轮停在离悬崖边只有八寸多远的地方。

当垫三角木的人站起身的时候,人们热泪盈眶地拉着他的手说:“搭帮你!”“多亏了你啊!杜乡长!”

原来,垫三角木的就是瓦儿岗乡二十九岁的新任乡长杜新民。他是在参加完县里的农村整党工作会议后搭上这趟车的。

这篇特写写的是抢救滑向悬崖的客车的战斗,虽然报道中用了一些笔墨刻画杜新民乡长如何机智勇敢抢救客车,带有某些人物特写的色彩,但它重点在于刻画这个事件本身,刻画在这个事件发生前后人们的活动。它既写了乡长杜新民临危不惧抢救客车,又写了司机杨井安为乘客着想,冒雪行车。报道的主线是客车行车——遇险——抢救客车——客车转危为安,事件性比较明显。在描绘客车遇险和抢救客车这些关键地方时,特写运用近镜头的写法,写得很细,具体细致地展示了客车遇险和抢救客车的具体细节,使人读后印象深刻。

③风貌特写。以描写自然风貌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特写,也有人称它为景物特写、旅途特写。这种特写或描绘城乡山河新貌,或者刻画旅途见闻,或者再现社会风情,题材极为广泛。风貌特写与风貌通讯在取材方面有共同之处,但它所选取的材料,要求是当时现场发生的,在时间上具有集中性,不象概貌通讯那样古今包容、伸缩性强;在刻画风貌时,它要以写动为主,即写在变化中的事物,力求把物写活;所写景物貌象,均系作者现场所见所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7年1月2日播出的特写《乌鲁木齐冬景——围着火炉吃鲜瓜》就属于这种风貌特写,下面是这篇特写的全文:

“围着火炉吃鲜瓜”,如今成了隆冬的乌鲁木齐街头一景。瓜果商贩们把瓜窖里储藏的哈密瓜、西瓜和各种水果摆上街头,再在摊边烧上火炉。雪压枝头,冰裹大地的景色中,别添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情趣。

在城南一片闹市区,记者看到瓜摊和水果摊摆成显眼的一溜。“郁金香”、“皇后”、“黑眉毛”等哈密瓜;大个儿的“玛瑙红”西瓜、名传遐尔的库尔勒香梨、被誉为“中国的绿珍珠”的吐鲁番鲜葡萄、伊犁的苹果成筐成箱,形色繁杂,琳琅满目。一个维吾尔族小伙子的瓜摊前,几个人还津津有味地啃着哈密瓜。年轻的摊主人头上冒着热气,正一声声地高声叫卖:“秋天的鲜瓜冬天的宝,甜到心头价钱好,来呀、二毛一斤”。胡子上结着冰渣的老汉、围着鲜艳头巾的妇女、脸儿冻得红通通的小孩,一边哈着热气,一边啃着黄橙橙的哈密瓜。红艳艳的大西瓜。

在火车站的一个瓜摊前,记者看到一群内地来的旅客,正边品尝边兴致勃勃地议论着,看来即使是凛冽的寒风,他们也抵不住鲜嫩瓜果的诱惑力了。其中一位北京来的姑娘欣喜地说:“冬天到处有鲜瓜吃,新疆这个瓜果之乡,真是名不虚传。”每逢星期日巴扎(集市)天,各瓜摊瓜车前的人群更是比肩继踵,热闹非凡。到夜幕降临,瓜摊前灯火通明,叫卖声此起彼伏,使人有一种寒气顿失之感。各影剧院门前的鲜瓜摊点,一直卖到影剧末场散,人们才踩着吱吱作响的积雪渐渐散去。

据了解,目前乌鲁木齐的农贸市场和街头巷尾,分布着六十多个固定个体鲜瓜销售摊点,四十多处流动销售点。每天鲜瓜销售量近五吨,完全取代了国营瓜果市场。

去年,新疆西瓜和哈密瓜获得特大丰收,人民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和帮助农民做好运销储藏工作,使冬季瓜果市场的兴旺景象超过往年。

这篇特写以细腻的笔墨,再现了新疆人民围炉吃瓜的动人场景和那里的风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疆所独有的气候特征。这篇特写是描写和叙述的结合,先是用特写描写那里景物、风貌,后是用叙述写的面上的情况,点面结合,情节生动,给读者、听众留下难忘的印象。

⑶新闻特写的写作要求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地心游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地心游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会展管理

    会展管理

    本书是高校会展管理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十二章,主要叙述会展管理的理论基础,以及会展组织管理,会展项目管理,会展现场管理,会展宣传组织与推广管理,会展的后续管理工作,会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会展财务管理,会展场馆与设备设施管理,会展物流管理等。本书是大专院校会展专业(方向)教材,也可供旅游管理、饭店(宾馆)管理等专业选修,同时亦是相关行业培训或进修学习的参考书。
  •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小说真实而深入地探讨了女性婚姻与社会地位和经济的关系,透视着当时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其中,简·奥斯丁笔下的经典人物伊丽莎白和达西在每一代读者心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故事也深受大家喜爱。《傲慢与偏见》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全球销量超过两千万册,十度被改编为影视剧。
  • 最新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最新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本书以新大纲为指导,以新教材和新考纲为依据,全面、准确、新颖地融合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方方面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的针对性,具有极高的资料性与工具性。本书可供平时学习使用,亦可供考前复习参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语文基础知识必备工具书。
  • 安全教育三年级(上)

    安全教育三年级(上)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热门推荐
  • 从摆地摊开始崛起

    从摆地摊开始崛起

    莫尘获得系统,从摆烧烤摊开始崛起!只是,他发现这系统有些奇怪!“叮,日常任务刷新,请在24点前卖出100件女性内衣!”系统,你是不是变态?对抗不了系统,又想要奖励。莫尘只好打出广告:“来来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买内衣送烧烤……”
  • 花开亦落

    花开亦落

    因为情动,樱花仙子被花帝罚下凡间,渡劫后才能重返花界。这一世,她是乱世中宁国相府的千金小姐,却突然离奇死亡,幸得高人施术,为她拘来后世之魂,被封印了后世记忆,获得重生。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太多变化。看尽世间万象的辛酸,夹杂生离死别的爱恨情仇,卷入激烈的神魔之争,颠沛流离于世间。人生如花儿一般,有极盛也有衰败。辗转在这乱世红尘里,天上地下,便如那一树短暂开放的樱花,灿烂之后,便凋落而去。年年如期,年年如斯。只是不知道,谁还记得,那名如樱花般的女子?爱恨纠葛,如何解开……
  • 水东饮馔谭·开阳味道

    水东饮馔谭·开阳味道

    一个地方饮食文化的建立与当地的物产、气候、历史文化等息息相关。《水东饮馔谭·开阳味道》一书通过对开阳传统菜、地方菜、风味小吃、地域特产、富硒食材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娓娓道来,以地方饮食为切入点,深挖饮食背后的地域文化及人文内涵,结合开阳县打造全国知名的山地旅游、乡村旅游聚集区,农旅一体化发展,做大做强“开阳富硒农产品之乡”品牌的政策举措,构建开阳地域文化谱系,提升开阳的文化软实力,推进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 寻之神路

    寻之神路

    从来没有想过,做一场梦竟然也能那么真实,就像真正度过了一生,不,是度过了二十三年。当初那个被家人细心呵护的单纯的他已经死了,就在他三岁、一切发生时开始。五岁醒来,儿时的空白记忆让他走向成神的道路,神挡弑神,魔阻杀魔,一切都不可阻挡他的脚步,因为……他要寻找真相!这是一个冷漠少年的成神之路。
  • 末夜,无归之途

    末夜,无归之途

    末夜下,一朵朵妖冶的花盛开着,那是死亡的旋律。极道江湖里面,向来讲究的是你死我活,不死不休。有些人活得时间太长了,那便去死。只有握着权与力,才能登上宝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艾泽拉斯人物志

    艾泽拉斯人物志

    一个异彩纷呈的奇幻大陆;一个斑幻陆离的魔法世界;一个剑与魔法的年代;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 不衰老的智慧

    不衰老的智慧

    本书从日常生活出发,从点点滴滴入手,告诉人们最有效的抗衰秘籍,送给大家最有利的抗衰武器。从抗衰老开始,一步步揭开衰老的秘密。通过分析衰老的原因、症状、表现,然后“对症下药”,告诉人们抗衰措施。最重要的是告诉大家从生活入手,养成抗击衰老的健康习惯。
  • 重生豪门:温先生,夫人要离婚

    重生豪门:温先生,夫人要离婚

    一朝重生的苏小姐规规矩矩上了婚车,不成想司机是个大佬,一个油门,报了她上辈子的仇怨。苏小姐气结:“我没要你帮忙!”温先生:“举手之劳,以身相许就行。”相许你个头,老娘这身手,分分钟收拾了好不好?汽车驶出去,苏小姐手拉车门:“停车,我要下车!”“说了以身相许,你觉得你还能跑?”温先生像个狐狸一样眯着眼睛,等着将面前的人拆骨入腹。温先生语录:上了本少爷的贼船,就是本少爷的压寨夫人了。
  • 冷面王爷:美艳侧妃不好留

    冷面王爷:美艳侧妃不好留

    穿越年年有,今朝落她头!欧阳晓晓做梦都没有想到穿越到清朝,好巧不巧的居然是姓年的!不会是那个雍正的年贵妃吧!那个没有一个孩子能活着长大的可怜女人?才不要嘞!“四爷,今天来可是为了商讨什么事情啊?”年依然悠哉的喝着茶看着对面坐着的面瘫王爷。“谈婚事。”三个字足矣!年依然有些疑惑的说道:“哦?恭喜王爷,不知道看上了哪家的姑娘,我去给你说媒去?”“年家幼女,年依然!”六个字没有什么感情的从四阿哥的嘴里飘了出来,年依然一口茶水吐在了地上!什么情况!王爷面冷却只疼她一个,可惜咱们这位侧妃就是闲不住的,虽然还是得嫁给这个人!但是本宝宝就偏偏的不相信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