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52400000003

第3章 新闻主题

1、新闻和新闻主题的概念

新闻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的特性是向公众传递各种信息。新闻是新闻体裁与新闻报道的总称。广义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调查报告、评论、图片、资料等。狭义新闻专指消息体裁,包括简讯、电讯等。新闻要求必须真实,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是指新闻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如实报道,做到完全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允许任何弄虚作假、“合理想象”。真实性要求,包括新闻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必须真实可靠;引用的资料、史料、引语、数字等必须准确无误。做好新闻工作,既要有政策水平,又要有专业水平。政策水平就是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与时俱进。专业水平就是要学习和掌握新闻写作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新闻的写作质量。此外,新闻还要求时新性(指时间和内容都要新)、时效性(即在什么时间的范围内使新闻生效)、时宣性(即适宜时势的报道)、抢新闻(抢先发布最新消息)。

新闻为什么有这些要求呢?是因为它有以下重要作用:①、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②、鼓舞人民大搞“两个文明”建设,推动科学发展,共同构建和谐小康社会;③、沟通领导与群众,上级与下级情况,介绍经验教训,指导实际工作;④、传播知识信息,丰富人民文化生活;⑤、批判错误思想和错误倾向,揭露坏人坏事,促进党风民风改进。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②遵守党的纪律,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完全一致;③依靠人民群众,反映人民呼声与愿望;④联系实际反映生活。

新闻主题——就是作者在新闻中提出来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中心思想。也就是说,它是一篇新闻的中心思想。主题是新闻的“统帅”、“灵魂”和核心。主题是一篇新闻的“纲”,而材料则是“目”。主题的好与不好,对一篇新闻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在新闻写作过程中都有这样的感受:纷繁的材料在确定主题之后,就有了取舍的“尺子”,生动的情节在明确主题之后,就有了“位子”,材料取舍就有了标准,解决选材、结构、表达等一系列问题就有了依据。有了主题这个“纲”,就能把错综复杂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达一个思想,发出一个声音。主题对一篇新闻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在写作新闻时就要十分重视主题的确立,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提炼好主题。

2、确定新闻主题时的要求

①选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所谓政治上的重要问题,就是要抓住方向性的问题,选择那些对贯彻党的路线、落实党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有推动作用的,代表事物发展方向的,对全局有影响的问题。这样的主题才算抓住了现实生活中的主要矛盾,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选政治上重要的,并不是说只能反映政治方面的问题。有的题材虽属于平常性的工作和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果精心提炼,也可以提炼出政治上重要的主题。例如1977年2月27日《解放军报》发表的《师长下伙房,生活大变样》,就提出和回答了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关心群众生活的政治问题。主题要政治上重要的,是以题材的多样为基础,着眼于方向路线问题。因此,凡是能够激起群众的革命热情,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的题材,都可以提炼出重要新闻的主题。为大众所注意的,就是要使主题能够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社会生活产生影响,能够解决广大群众所关心的问题。新闻的主题要新鲜,也要求实。每篇新闻力求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回答一个新的问题。只求新而不顾实,主题就没有针对性。只求实而不顾新,主题就没有新鲜感。只有把“新”与“实”结合好,主题才立得住。涉及最迫切问题,是无产阶级新闻性质所决定的。涉及最迫切问题,就是影响全局的问题;群众议论、关心的问题;对工作有指导作用的问题。问题是新闻写作的起因,它是提炼主题的“向导”,而主题是对问题的回答。对群众议论、关心的问题,要从正面运用具有说服力的事实予以回答。例如1981年12月12日《襄樊报》登的《襄樊火柴为啥脱销》,是我在报社工作时,走访了火柴厂、专百货批发站后,采写的一篇答读者问。由于当时抓住了群众关心的最迫切问题,还被《襄阳报》作了转载。

②确定主题要正确、鲜明、集中。主题正确,是指要有思想性、科学性。思想性是指主题应当闪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光辉,而不是传播错误的思想。科学性是指新闻主题能经受得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主题鲜明,是指作者对新闻所写的人和事,要有鲜明的态度,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应当不含糊。这是马克思主义战斗文风的重要标志。主题集中,是指新闻主题要尽量单一、集中、明确,抓住要点,把中心思想写深写透,而不要在一篇新闻里表现或解决很多问题。一篇新闻只能有一个主题,只能表达一个中心思想。如果贪大求全,这也想写,那也想写,结果就会象蜻蜓点水一样,哪个事情也写不透彻,不可能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③主题要具有独创性。主题有独创性,也就是主题要新颖,这是指新闻或者提出了别人没有提出过的真知灼见,或者解决了别人没有解决或解决得不够理想的问题,或者在某一点上有超过前人的认识,或者在某一方面有新的发现等等。这样才能使读者(听众)从你写的新闻中受到启发,引起新的思考,获得新的认识。这样的新闻主题,才可以称得上具有独创性。谈到这里,使我想起了我写过的一篇新闻稿。1968年12月13日《湖北日报》和《湖北农民报》上登的《我一百个放心》,是我在部队时写的。当时正是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家长们的思想都怕自己的孩子去农村吃苦,很不放心。于是,我就采写了一名下乡回城办事的知识青年,向家长讲农村关心他们的一系列事实,回答了社会上关注的热点问题。这篇新闻,对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为什么几家新闻单位都发表很及时?就是在认识上和主题选择上,有新颖有独创。

3、怎样提炼新闻主题?

提炼新闻主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面对着一堆采访来的材料,不少作者为了提炼出一个新颖深刻的主题,绞尽了脑汁,反复酝酿。究竟应当如何去提炼主题,才能达到上述对新闻主题的要求呢?

①深入事物的内部,寻找和发现事物的本质。所谓提炼新闻主题,从哲学上讲,就是作者对事物(或问题)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飞跃。准确地达到了对事物全体的、内部规律的完整的认识,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就是抓住了主题。而“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实践论》)这就是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那么,究竟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呢?写新闻怎样才算是提炼出反映事物本质的主题呢?比如说写人物通讯,要着力于对人物思想的发掘,要全力寻找出支配人物一切言行举止的那种思想的闪光点。因为这是人物全部活动的内部根据和动力。而记事的通讯,则要着力于对事件思想意义的探求,要在事件所显示的多方面的意义中找出最主要、最动人、最深刻的那一点来。因为只有它才决定着事件的主要性质,才反映事件的本质。例如1960年2月2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为了61个阶级弟兄》这篇通讯,报道的是抢救平陆61个中毒民工事件。在“平陆事件”中,牵涉的部门很广,参与的人数众多,头绪纷繁。对于各个环节的处理,记者都始终注意从政治上考虑,抓住主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确定这一主题,并经报社前后讨论了七次,三次修改,使这篇通讯精确地把握住了问题的核心实质。这篇优秀通讯已成为全国新闻界学习的示范通讯。

②从事物的联系、比较中,掌握事物的个性、特征。新闻写作的一条基本规律、一种基本手段,就是要通过写某一个“点”(如某一人物、事件、问题、经验等),来鼓舞、激励、影响、推动全“面”的。也就是说,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因此,就要在个别的选择上多下功夫。个别选择得越典型,越具有鲜明的个性,就越能显示出普遍的共性来。而这个个别的选择,不仅包括材料的撷取,表现形式的运用,更包括主题的提炼与深化。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说过:“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它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提炼主题也正如此。每一件事物,都与社会中的其它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我们能寻觅到与时代的主弦相联系的思想红线,就能牵引出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主题。例如1990年6月9日《人民日报》第六版刊登的《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这篇新闻是我在襄樊电台工作时,采写的宜城县委县政府转变工作作风,为群众做了几件实事的事。当时,中央领导正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我敏感地抓住了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主题,所以才很快给发表。许多事情,孤立地去看,是看不出它的特征来的,只有从上下左右的联系比较中,才能真正懂得它的独特意义和可贵价值。不比较认识不清,一比较特点分明。比较的办法有二:其一是“纵”的比较,就是进行历史的类比。历史永远不会一成不变地重复着。只要细心地研究事物,将其放在历史的联系中,与它的过去作比较,这也就是将事物自身的现状与其历史相比较,就可看出它有什么发展,在哪一点上有发展,等等。许多事情,从“纵”的方面一联系比较,它的新特征就出来了,主题也鲜明了。例如1985年5月2日《北京日报》发表的《应该发生的故事》的主题,就是这样提炼出来的。这篇通讯与1983年3月24日《人民日报》的电影《不该发生的故事》中的事作比较后写的北京化工三厂物资管理科132名职工,分到7个工资升级名额,经过党支部书记和科长们做工作,7个升级名额全给了群众。它用事实说明,我们的党风在好转!其二是“横”的比较,即与周围事物作比较,也就是一件事物和其它同类或相近的事物作比较。通过比较,看出此事物与彼事物的不同,在哪一点上不同,哪一点上有新意,从而寻找出它所独具的特殊之处,主题便可确定在这一点和这个特殊之处上。例如1963年2月3日《湖南日报》的通讯《事情发生在今天……》,作者柯蓝曾说过他的写作体会:在浏阳时,乡下正刮歪风,一位将军的母亲死了,村里人要铺张浪费,请客吃酒,准备烧纸钱,做道场!将军回来后,耐心说服教育,才制止了这一迷信、浪费活动。作者认识到这是对旧的阶级、旧的习惯势力的冲击。一开始就写30年前,将军在一个破庙里参加游击队,现在经过30年之后,他又回到这个破庙里给干部作报告。通过这个材料,找到了将军作为一个阶级战士,对旧的东西的冲击力量,才使作品的思想深厚了一些。如果把将军的这一行动,只简单地理解为不要铺张浪费,少花点钱,那思想性就低了。文章也无法写出来。

③把事物放在当前形势、任务和广阔的背景之下来提炼主题。我们党赋予新闻界任务,是围绕着一个什么目的呢?目的就是为了唤起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地为实现党的主张而奋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如果孤立地去看,就事论事,往往看不清它的意义和价值。或者它的意义和价值得不到充分的显示;而一旦把它放到一定的形势、任务和背景之下,来加以观察、研究,其意义和价值就会鲜明地显露出来。也就是说,要提炼好新闻的主题,就必须从全局看一点,又把这一点放到全局中来衡量,充分估价其社会影响和思想意义。为什么报道同一题材,不同的记者写出来的东西,大有高低深浅之别呢?这是由于记者对时代精神、时代心理的掌握,大有差别的缘故。新闻要使主题和形势、任务对上口,就要使主题适应形势与“气候”,适合党的方针政策,针对群众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有的放矢。例如1973年元月1920日,湖北、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的通讯《为革命带好青年一代——介绍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局船机修造厂铆焊车间主任、共产党员张万楼同志帮助培养青年工人的事迹》,1973年1月25日《长航简讯》1973年第二期,在《充分发挥老工人的骨干作用》栏目里,刊登了《为年轻人带好路——船机修造厂铆焊车间主任张万楼零记》这篇新闻通讯稿的作者就是我本人。当时文化大革命已快结束,各级党组织正在恢复抓生产。在“四人帮”的干扰和毒害下,许多年轻工人不懂科学技术,缺乏企业主人翁思想。针对这一实际,我从正面采写了这篇新闻,在全省、武汉市、企业内部起到了及时的指导作用。

④要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掘意义重大的主题。重大事件、重大问题、重大典型,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得到。我们经常遇到的,大量出现的,是人们周围的“平凡人”、“平凡事”。这就要求作者善于观察,以小见大,从平凡之中发掘不平凡,将它及时地写出来,报道出去。那么,怎样才能从“平凡”的事物中提炼出具有伟大思想的主题来呢?这里的关键在于能否将“平凡”的事物与特定的时代精神联系起来去考察。“平凡”事物一旦与特定的生活、特定的时代要求相联系,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就可提炼出具有伟大思想的主题来。例如1963年3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通讯《“一厘钱”精神》,作者从节省一厘钱、一分钟、一根火柴废枝的小故事中,发现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伟大的事业要从最小的事情做起。”“平凡的事物常常包含着真理。”一厘钱、一分钟、一根火柴看到是小数目,没有多大价值,可贵的是这种思想。它反映了工人阶级把建设社会主义的雄心壮志和满腔热忱,贯穿到点点滴滴的日常工作中去,踏踏实实地搞建设。这篇通讯反映了人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从事祖国的四化建设,启示人们要树立增产节约的好思想。所以,它从“平凡”的事物中发掘出意义重大的主题。

又如1981年4月9日《孝感报》发表的通讯《他、她、她一个买书、让书的故事》,通过对三个平凡人——巡线工(他)、两个营业员(她和她)买书、让书的平凡事的叙述,热情地赞颂了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一种闪光的思想。几件小事,一线贯穿,就产生了一个重大的主题,生动地表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绿野仙踪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绿野仙踪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学校表演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上)

    学校表演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上)

    本书是学校文化娱乐活动项目训练与比赛系列之一,学校的文化娱乐活动项目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文学、语言、曲艺、戏剧、表演、游艺等多方面内容,在这些文化娱乐活动中,广大青少年通过接受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有益教育,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对造就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适应时代腾飞的新一代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包括历史与现状回顾、社会需求分析、改革发展思考三个部分,分别介绍,社会发展对医疗卫生人才需求分析、医疗卫生人才需求要求和对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等方面来进行介绍我国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本书是在我国堪称首次全面系统论述我国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
  • 晋商案例精选

    晋商案例精选

    本书从大量晋商史料中选编了部分典型案例,通过历史上晋商的档案、号规、人物、事件、故事、企业变迁等事例,以补充、佐证晋商学的内容观点,深入对晋商文化、晋商精神及晋商成败得失的理解。
  • 伴随小学生成长的做事故事(小学生爱读本)

    伴随小学生成长的做事故事(小学生爱读本)

    “聪明的孩子会做事。”这是很多人对孩子进行衡量的标准。孩子正在人生的起步阶段,一个多彩的世界正向他们敞开大门,小学阶段对一个人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虽然世界不会总是美丽的,但人们完全有能力让它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孩子不仅要有一双灵巧的手,更不能缺少一颗会做事的心。让自己的孩子会做事,做好事,在成长的道路上先行一步,其实这一切都不难。一则故事一个人生,成长就从翻开这一页开始。
热门推荐
  • 五三来一套吗

    五三来一套吗

    当两个人遇见,故事就此开始。“兄弟,我看你骨骼惊奇,我这有套五三你要不要做做?”对一个人的好奇心,慢慢接触。
  • 卿卿吾丐

    卿卿吾丐

    这是一个又臭又脏的小叫花子和眼睛长到头顶的富家公子的故事。这是一个用自己小小身躯保护别人的故事。这是一个营养不良被误认为男人的小叫花子和富家公子的故事。这是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爱上的故事。得!谁叫自己臭得自己都嫌弃,要不是闻了这多年习惯了,她自己也的吐,外加这张长满青春痘的脸,唉,面黄肌瘦,也难得人家这么久了都不知道她其实是个女人,反正,她早就认命了,那个好看的一塌糊涂并且有着严重洁癖的男人她是打死都得不到喽,索幸,由他开口,也好让她真的死心。“花非非,我们不合适。”“得了,我刚好也发现我们真的一点都不合适”可是谁来告诉他,再见他时,那种被抛弃的神情,可怜得像只小奶狗一般,是怎么回事儿?“花花,你不是说我长得最好看,最对你胃口吗?”“呃……那个啥!你当我放屁,你好看是好看,看久了还是会腻。”
  • 昕语心恋

    昕语心恋

    十年前的一切让他遗忘了她十年后的她挣脱枷锁不停的辗转她找到了他尘封的记忆大门是否能够打开十年前的真相能否还原命中注定的纠葛情感能否在十年后画上完美的分割线家族的阴谋错位的爱情无情的暗杀各种利益交错的上流社会是迷失自我是坠入深渊亦或是找到真我
  • 丐帮传人

    丐帮传人

    “你到底是谁?”“丐帮帮主!”“有什么凭证?”“我手中的竹竿……”
  • 竹马一路向北

    竹马一路向北

    曾经他们是青梅竹马,曾经他们以为会是彼此的新娘,新郎,可是他们的爱情终究敌不过门当户对。即使这样,他们依旧深爱着彼此。只是当他知道背后的阴谋后,为了爱他走上不归路。当她以为她再也看不见这个世界的时候,她的竹马给了她光明,然而代价她无法承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重见光明的时候,亲爱的,你还在吗?
  • 很高兴认识你

    很高兴认识你

    [花雨授权]?很高兴认识你,当一个可爱的女生这么说明,所有男人都会很高兴。但这个“所有男人”中可不包括他!天知道他为什么答应接下这个任务,这个可爱却即将因为他而变得可怜的女生,知道真相后是否会离他而去?
  • 爱上薰衣草的王俊凯

    爱上薰衣草的王俊凯

    小凯养了一只白雪狐,结果没发现已经爱上它了。
  • 我夺舍了太阳神

    我夺舍了太阳神

    姜浩穿越到异界,还夺舍了太阳神,只是这个神在异界人人喊打。但没事,我能来回穿。于是异界多了个强大无比的新神。现实世界里的神话重新降临。ps;双穿,幕后黑手文ps;书友群:71897!9320
  • 此生此世遇见你

    此生此世遇见你

    女主南湘在父母离婚后,选择一人生活。后被男主陈北岸带入家中,往后开启了酸甜苦辣咸的校园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