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67400000019

第19章 聚焦城镇化0(1)

新型城镇化系列改革之一

户改:让更多人圆市民梦

Jonathan Woetzel,陈有钢,李秀军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已写入新一届政府工作报告之中。把握机遇打造城镇化2.0版,必然涉及户籍、金融、财税等重大改革课题。我们结合与各路专家的深度访谈,对一系列配套改革进行了思考。我们将从本期开始逐一介绍,以期抛砖引玉,凝聚共识。

过去20余年,中国城镇化进程取得的成就斐然。根据麦肯锡中国模型估计,1990年中国城镇化率是22%,2012年达到55%。日本和美国分别用了30年和40年才完成同样的增幅。然而,既有的粗放式城镇化模式更多偏重“量”的扩张,积累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城镇化转型刻不容缓。城镇化2.0版强调“人”与“资源”这两个核心发展,一是要从“物”的城镇化转化到“人”的城镇化。二是城镇发展模式要从外延扩张、粗放发展转向内涵为主、通过结构优化实现集约发展。

要实现“人”的城镇化,就必须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城镇化率将只是漂亮的统计数据。然而,知易行难,这在户籍改革上尤为明显,目前2亿农民工只有大约200万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城镇户口[1] 。

多位与我们访谈的专家指出,各地“户改一直在缓慢,稳定且自然地进行”;“但迫于政府内部压力进展缓慢”;“经济发展,年龄结构改变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户改越来越紧迫”;“之前为了推动城镇化获得最好的资源和人力,政府动用了行政手段(户籍制度),但给城市造成了人口承载压力,而现在要想放松户籍政策,将会导致更多的人口流入城市;但如果不放开控制,政府则必须用其他方面的行政手段(比如汽车限牌等)来缓解城市压力”。

户改破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放开户籍制度。1990年至2012年,城镇户籍人口由2.4亿增长至约4.8亿,而城镇常住人口则于同期增长至7亿。

2亿多的流动人口占总体劳动人口的25%左右。流动人口由于教育和技术背景的限制,大多从事建筑,餐饮等要求技能相对较低的行业,其收入与当地居民相差较大。例如2010年,农民工的月工资为1690元,同期城镇职工平均月工资则为3096元。据我们估算,超过40%的流动人口停留在城市的时间少于5年,居留时间过短,导致了他们难以接受更好的技能培训。

同时,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流动人口无法享受当地的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福利。例如,目前只有10%和14%的流动人口可以享受城镇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障,而城镇职工的比例分别为74%和68%。公共服务的资源分配也存在很大的城乡差异和地域差异。例如,城市中每千人拥有7.6位医护人员,而县域里每千人仅拥有3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差距更大。收入水平低下且不能享受基本社会保障,使得流动人口的消费及投资意愿低下,难以在城市定居,从而形成某些发达城市中的打工者贫民窟,或者新建城市区域的空心化,不能维持稳定的城镇化发展。另外,由于流动人口不能定居城市,城市劳动力短缺可能会提早出现。据估算在2000年到2010年期间,80%的城市劳动力的增长来源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与此同时,农村的适龄劳动人口(25到64岁)从61%降至51%。

户改之难

我们认为,户改最根本的难点在于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如果户改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利小于弊,那么地方政府自然不愿推动,甚至抵制户改。

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就意味着城镇福利制度覆盖的范围、城市整个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必须扩大,这对城市的“财源”形成了严峻考验。一些原本财力不足的小城市在经济下行期还可能出现失业加剧的状况。接受访谈的专家认为,大城市需要10万~15万元人民币接收一个农村流动人口,小城市需要5万~6万,所以户改非常需要财税政策支撑。因此,户改破题有赖财税体制改革。1994年分税制以来,地方“财权”不足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若地方政府的财力不能保证,户改动力就无从谈起。由此可见,户改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央与地方的资源统筹安排和计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然,地方政府同时也应考虑开辟新径增加财政收入,比如能否增加企业社保投入,怎样增加社保投资收益。但专家也指出,“由于保护地方利益的意愿,彻底的户口改革永远不会在一线城市发生。”

难点之二,城市能否为流动人口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这就要求私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和服务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认为,现行的金融改革应深化,一方面增大对私营企业的融资及贷款扶持,另一方面改善目前在服务行业投资不足的状况,扩大私营企业的就业并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台湾在城镇化进程中就非常重视中小企业发展,通过《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实施“辅导中小企业方案”, 并予以资金扶持,实行“扶植民营工商业”的政策。台湾官办银行把对民间企业贷款作为主要业务之一,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额逐渐超过国营企业。

难点之三是社会压力。专家们指出“户改主要面临由两个群体带来的社会压力:第一,流动人口。现在的流动人口相对年轻且受过更好的教育。如果城市没有准备充分,而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一旦出现社会问题的导火索,他们很容易联合起来反对城市居民。第二,中产阶级。中产阶级是内需的主要推动力。但如果中产阶级十分强势,他们会要求民主,平等和自由,并会责难和抵触为提供公共资源而增加税收。出于对社会福利被摊薄以及税负的考虑,城市中产阶级将是户改最大的反对者。”因此在改革初期,谨慎的理念引导、健全的治安系统和社区管理非常必要。

户改之利

“户改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我们认为,户改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从居民储蓄率、劳动力供应和劳动生产率等几个方面来表现。

1. 降低储蓄拉动消费

通过户改扩大社保的覆盖率并减少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保障利益差距,有望降低居民尤其是2亿流动人口的预防性储蓄。据我们之前的研究显示[2] ,中国的消费GDP占比可因社保改革提升0.6%至1.8%。

据我们研究,如果不推动社保改革,中国居民的整体储蓄在GDP占比将由目前的24%降至2025年的19%[3] 。如果流动人口的社保覆盖率由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50%,同时对他们的人均社保支出翻倍,中国居民整体储蓄率有望降至17%。在不增长收入的情境下,预防性储蓄的降低可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城市投资需求(主要包括对城市住房和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需求)。

2. 增加劳动力供给,或将提高生产率

户改可有效增加城市的劳动力供给,尤其是对工业和服务性行业。虽然农村的劳动力供给会出现下降,但我们认为并不会对整体经济产生大的影响。在足够的就业需求前提下,流动人口在城市定居并接受技能培训,有更广泛的行业选择和就业机会,从而优化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据统计,2011年农民工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分布大致为12%:54%: 34% [4] 。粗略估算,假设各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如果目前从事农业的流动人口有一半经过技能培训进入城市的工业行业,则2012年到2025年的GDP的增速会提高0.2%;如果进入服务性行业,GDP的增速会提高0.1%。如果所有农民工都能进入城镇的工业和服务业行业,且分布比为60%:40%,到2025年中国的GDP增速可能提高0.3%[5] ,平均劳动生产率可提高3.3%。不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能带来工资上涨,也会使企业,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面临人力成本压力。

作为推行新型城镇化,拉动中国内需的重要一环,户籍改革需要配套改革相辅相成的并进,最终取决于各利益相关方统一的时间表以及执行力度。

户籍改革的建议

我们认为户改的根本在于社会保障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可考虑从三方面同时入手,包括放低户口转移条件、增强社保的独立性,以及改革土地流转制度。

放低户口转移条件:放低对居住时间或者学历等户口转移条件,同时加速社会保障的配套转移,缩短衔接期和简化繁琐的程序。鉴于目前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放开转移条件需要从中小型城市逐步向大城市以至全国推进。

增强社保独立性:享受社保的权利应独立于户籍地域限制,扩大社保可受益区域,加大长期保障的可移植性,比如养老金账户可跨区域自由转移,医疗基本保险可跨省保障等。同样,该举措可从中小型城市或部分区域内开始实施逐步推进到其他区域。日本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为新进城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和身份,并严格保护劳动者,避免农民进城失地再失业,避免了城市流民阶层的出现。

同类推荐
  • 幽默图解经济学

    幽默图解经济学

    GDP、CPI、通货膨胀、失业率、附加价值、边际效应……这些耳熟能详的经济名词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经济学究竟学什么?你是否真的了解它?本书把经济学还原为生活,让你以更经济、有效率的阅读方式读懂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本质,并轻松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经济学知识。你会发现,原来经济学可以这么有趣、好玩、幽默;经济学可以这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笑着学,躺着学,玩着学……从现在开始,向板着面孔的经济学说再见!
  • 商界40年:逐鹿人(1999—2008)

    商界40年:逐鹿人(1999—2008)

    逐鹿人(1999—2008)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第50个年头,改革开放即将进入第三个10年。1999年9月,国家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4年,国家决定选择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运用国家外汇储备等补充资本金进行股份制改革……在这10年里,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中国的互联网、房地产、制造业在宏观经济潮流的推动下奔腾向前。在这期间,马云、许家印、董明珠、李书福、江南春等企业家纷纷登场,并被世界瞩目。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势不可当,每年的GDP进入9%~10%的高速增长通道,中国速度震惊了世界。会当水击三千里。在这个阶段,中国的资本市场获得了飞跃性发展,中国的传媒产业也迅速发展,人们精神文化的巨大需求变为内容产业的发展推力。
  •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五辑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五辑

    本书内容包括:2007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2007年中国经济研究新进展、资本市场问题讨论综述、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讨论综述等。
  • 低碳博弈——低碳经济幕后的故事

    低碳博弈——低碳经济幕后的故事

    本书是对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议题的思考,也是对“后哥本哈根时代”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暖行动方案的倡议,内容涉及:美丽的罂粟花:高碳经济是危机的根源拯救地球与争夺发展空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博弈中国怎么办:抢占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等六篇内容。
  • 二十几岁一定要懂经济学

    二十几岁一定要懂经济学

    本书讲解经济学名词时,按照故事形式展开,一个完整的故事包含了概念、原理和例子,引导读者去领悟经济学的智慧。
热门推荐
  • 越世轩辕

    越世轩辕

    她前世是绝世杀手,又有另一身份——绝代神医,双面天使还是地狱修罗?传说,当双灵之人重现大陆之时,天地之间整整三天毫无灵气,彻夜失昼,是天命之人还是厄运之女?“孤的高傲,岂是尔等蝼蚁可言?!”她高傲,强大,腹黑,却惹上了一个令她也没有办法的美男子,他冷傲,却唯独为她一个人展颜欢笑,她冷酷,却唯独对他硬不下来。
  • 奔雷新月无极

    奔雷新月无极

    书中三个主人公,从小经历了常人无法承受的命运打击,但同时又受到上天的眷顾习得了盖世神功。唐明轩,李在龙,冯雅兰三个人在乱世的江湖将经历许多的生死考验。
  • 暖阳入星

    暖阳入星

    她,身怀绝技,多重身份。是个懒人,却偏偏遭受一个又一个难题,逼她面对。是个狠人,却有一件又一件事情,让她心软。他,双重身份,一身武功。是个杀手,却败在年少时的日久生情,难下狠手。是个要绝情的人,却一次次的被她吸引,难以忘怀。我的每个身份,独一无二,唯独都爱你了。我的短暂一生,相遇数次,都会不可自拔。暖阳,在某天悄然进入那不会发光的星星心中。
  • 火影在海贼

    火影在海贼

    嗯,很大程度上模仿了一部,我之前没有看完的小说,或者是没有更的小说了,还是一句话,我就是个新人,我懂个p的海贼
  • 吹过的牛都是要还的

    吹过的牛都是要还的

    纯属娱乐,取材生活,若有雷同,必为巧合。就是一个爱吹牛的引发一系列副本,来讨债的。BOSS:【邪魅一笑】吹过的牛,都是要还的
  • 万物简生

    万物简生

    《万物简生》主要描述一个宏大的世界观,通过一段段历史精彩演绎,通过特殊的事件告知不同维度的人类,从历史长河的演绎中,揭示一个道理,古今中外每一位伟人或凡人都无法改变过去、现在及未来,万物由心志,一切皆简生。
  • 神密天玄学院

    神密天玄学院

    神秘的身世,神秘的戒指,神秘的系统,神秘的穿越,这是一个充满神秘的故事!神秘修仙系统究竟来自哪里?神秘的戒指又是出自何处?阴阳五行决为何残缺?“炼体决”是谁创造?修炼一途有无止境?命运的枷锁是什么?仙佛是否长生不老?神魔是否不死不灭?妖鬼是否永恒不朽?天地终会变,我道乃永恒。一切答案尽在道的前方!无论道有没有止境,都会打破枷锁,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魔挡屠魔,妖挡斩妖,鬼挡灭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上古剑影

    上古剑影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时与天和地决斗,受了重创,八方神将前来支援,一起击败了天地才有了后来分开的天和地。盘古死后,留下被封印的神原幻化为剑影立于天地之间,支起了一个光明之地——人间,由八方神将守护,以防再出现危难。几万年过去,剑影立于人间再起风波……人间沈小白是孤儿,无意间接触到剑影后被牵扯到上古的传说中遭遇种种······揭秘上古仙剑奇缘,引出身世,不料世间再遭大乱······
  • 樱末绝雪

    樱末绝雪

    传说每一棵樱花树都有一只精灵,只要等樱花飞舞的时候站在树下接受樱花的洗礼,你就可以许一个愿望,但只能许一个愿望,而且必须要虔诚。你说过要陪我看樱花许愿,可是到头来却只有我一人守了约定,却无力许下愿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