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高的镇镜山(5)
5、330
站在不高的镇镜山上,如果没有雾霾,可以很清晰的遥望到中心城区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宽广的主干道,其实在半个世纪以前,从镇镜山到石板溪(现在的西陵二路)、铁路坝(现在的夷陵广场),再到云集路直至九码头(现在的万达广场)都还是一片连一片的水田和堰塘。这些水田和堰塘便是那些水域面积日益缩小、水位下降干涸后的湖泊湿地。我小时候曾经和小伙伴在铁路坝捞过小鱼小虾,也曾经到位于镇镜山下的二高和初中同学一起进行过春游。
那所时称二高的宜昌二中1954年创办于镇镜山下、三江侧畔,而这所学校见证了葛洲坝工程的诞生。1970年6月,为研究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静水通航,动水冲沙“的课题,在这所学校位于镇镜山下的田径场上修起1:100的水工模型;1971年初,这所学校的师生从镇镜山出发赴五峰等地进行野营训练,在返校途中接到电话通知:宜昌二中已搬迁到东方红路(现在的西陵一路),为即将上马的330工程腾出原来的校舍。
葛洲坝之所以被称为330,源于***在1958年3月30日乘船视察过三峡坝址而得名。这个工程的最终开工在于一代伟人的首肯,在于开国总理再三提醒在施工中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于那个湖北原省长张体学(时任省革委会副主任)在工程开工前十次来宜指导筹备工作,在于那个时候的全国一盘棋,在于宜昌人的全力支持,才会使得上世纪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330工区处处人山人海、歌声嘹亮,前方后方到处都是大会战的战场。
1970年冬,330工程开始兴建。除了从各地调来的水电建筑工人、从天南海北赶来的解放军工程部队,还有由荆州、咸宁和恩施三个地区组建的三个民兵师也参加工程的初期会战。那一年的最后一天,330工程举行了开工大会,从1971年元月开始,各路人马高举红旗,带着像章,扛着画像,拉着板车,推着独轮车,挑着行李,唱着语录歌,浩浩荡荡齐聚镇镜山。睡地铺、做野炊,以铁锹、箢箕、扁担和板车为工具,以满腔热情修筑长江第一坝。
据统计,那个时候,施工人数最**值达到12万余人,在宜昌城西北、也就是以镇镜山(当时已更名为英雄山)为中心的1。3万亩土地上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工区。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加之时间紧迫,十万之众一声号令汇聚葛洲坝,就是神仙下凡也无法一时间变出如此之多的住房。所以,当年的330工区就成为芦席棚的大千世界。这些简陋的芦席棚冬不御寒、夏不遮雨,但所有的施工人员都是精神饱满,激情飞扬,毫无怨言。
有一位当年的技术人员动情的回忆说:“七月酷暑,夜晚和白天一样闷热。办公和住房都在一间低矮的小房间内,只有自带的芭蕉扇,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小小的窗子,不开不行,开了也不行。窗外数步处的厕所,发出奇臭,绿头苍绳和嗡嗡蚊子,窗户一开,似流水般全都涌进来了。好在我们中没有一个女性,白天、晚上都是赤膊上阵工作,汗流如注,毛巾湿透得都拧出水来,汗水把水泥地湿成一片。晚上还照常工作到深夜。在夜深人静之时,我们赤身**,在月光下舀出储水缸的凉水冲凉,还相互戏称是‘浪里白条。‘“
330工程、也就是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建设,不仅是提高了长江上游的水位、大大改善了航道,也不仅仅只是让水能变成了电能,可以造福人类;不仅仅是积累了建造三峡大坝的经验,也不仅仅万里长江第一坝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风光秀丽的西陵峡口,自然风光和人工奇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而是在于这个工程实现的是中国的百年梦想。从***的建国方略到***的三峡水电站的构想,可是只有那个曾经写下过“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一代伟人才使得中国人完成了这一夙愿,为美丽的中国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