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6600000023

第23章 禅思交辉(5)

禅,一再强调言语道断,心缘灭绝。因为灭绝你我对待,灭绝时空限制,灭绝生死流转,那不是言语可教的,也不是足迹所到的,甚至也不是心念能想的。禅,超越有与无,超越内与外,超越知与不知,但禅是无处不遍,无处不在的。正如诗云:“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肯定自己

沩山灵佑禅师正在打坐,弟子仰山禅师走了进来。沩山对仰山道:“喂!你快点说啊,不要等死了以后,想说也无法说了。”

仰山回答道:“我连信仰都不要,还有什么说不说?”

沩山加重语气问道:“你是相信了之后不要呢,还是因为不相信才不要呢?”

仰山:“除了我自己以外,还能信个什么?”

沩山:“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只是一个讲究禅定的小乘人罢了。”

仰山:“小乘就小乘,我连佛也不要见。”

沩山:“四十卷《涅槃经》中,有多少是佛说的?有多少是魔说的?现在你所说,是如佛说,还是如魔说?”

仰山:“都是魔说的!”

沩山老师听了弟子这番话,满意地点头道:“今后,没人能奈何你了。”

“肯定自己”,这是禅者的一大课题!真正的禅者,“不向如来行处行”。世间上能改变人的东西太多了,金钱可以改变人,感情可以改变人,思想可以改变人,威力可以改变人。而今仰山禅师的禅,超越信仰,超越对待,“一切都是魔说的”,如此肯定自己,还有什么能奈何他呢?

文殊现身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到达前,晚宿一茅屋,内住一老翁,文喜就问老翁道:“此间道场内容如何?”

老翁回答道:“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文喜问:“住众多少?”

老翁答:“前三三,后三三。”

文喜第二天起来,茅屋不见了,而见文殊骑狮子住在空中,自悔有眼不识菩萨,空自错过。

文喜后来参访仰山禅师时开悟,因此就安心住下来担任典座(煮饭)的工作。一天,他从饭锅蒸气上又见文殊现身,便举饭铲打着,并说道:“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今日惑乱我不得了。”

文殊说偈云:“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

吾人因不明白自己本性,终日心外求法,故患得患失,若能自悟自性,“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两者有差异,实则无差异,何必自悔自恼呢?

文殊的偈语中,不是怕人嫌他,而是在说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今天才真正逢到知音,有人认识他了。

原来,文殊、文喜是自他不二啊!

一生万千

在一座禅寺里,负责煮饭烧菜的典座是非常受到尊重的职务之一。但要把这个职务做好,不仅要将饭菜煮出味道,尤其要爱惜米、菜、油、盐,不可糟蹋。参学很多道场的石霜禅师在沩山禅师那里负责典座,管理米粮。

一天,他正在筛米时,住持沩山禅师来了,对他说:“不可抛散米粒,因为那是施主布施的。”

石霜答道:“一向不抛散。”

沩山就看看四周,从地上拾起一粒米说:“你说不抛散,那么这一粒从哪里来?”

石霜禅师默默无言,无话回答。

沩山禅师接着说:“莫轻这一粒,因为百千万粒从这一粒生。”

石霜立刻把握机会,问道:“那这一粒从哪里生出来的?”

沩山禅师却不回答,呵呵大笑地回方丈室去了。到了黄昏,禅师就出现在禅堂说道:“大家听着,米里有虫!”

一粒米能生千万粒,那一粒从哪里生的?当然从千万粒生的。“一生万法”、“万法归一”,沩山禅师当然知道这么简单的道理,但他要到黄昏后才说“米里有虫”。

这又更深一层地接触到“生而无生”的真理,从万物欣欣向荣里再能回到不生不灭的真相中,“米里有虫”,还不够深思吗?

蝇子投窗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这首诗的作者古灵禅师,是在百丈禅师那里开悟的。悟道后的禅师感于剃度恩师的引导,决定回到仍然未见道的师父身旁。

有一次年老的师父洗澡,古灵禅师替他擦背,忽然拍拍师父的背说:“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圣。”师父听了便回头一看,禅师赶紧把握机缘又说:“佛虽不圣,还会放光哩!”但是师父仍然不开悟,只觉得徒弟的言行异于常人。

又有一次,师父在窗下读经,有一只苍蝇因为被纸窗挡住了,怎么飞也飞不出去,把窗户撞得价响,于是又触动古灵禅师的禅思说:“世间如许广阔,钻他驴年故纸。”并且作了上面那首诗偈,意思是说:苍蝇!你不晓得去寻找可以出去的正道,却死命地往窗户钻,即使身首离异也不能出头呀!暗示师父参禅应该从心地去下工夫,而不是“钻故纸”的知解啊!

师父看到这个参学回来的弟子,言语怪异,行径奇特,于是问他是什么道理。古灵禅师便把他悟道的事告诉了师父,师父感动之余,于是请他上台说法。禅师升座,便说道:“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

这意思是说我们的心性就好像一块黄金,即使放在污水里,也不失它的光泽,只是我们没有去发觉而已。去除了这些污染,我们的佛性就能展现出来。师父听了徒弟说法终于开悟了。

这首诗为我们揭示了两个世界,向前的世界和向后的世界,向前的世界虽然积极,而向后的世界却更辽阔,我们唯有看清这两个世界,才真正拥有了世界。

哭笑无常

自古以来,“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马祖禅师和百丈禅师是禅门两大功臣。

一天,马祖禅师和百丈禅师在散步,忽见一群野鸭子飞过去。马祖问道:“那是什么?”

百丈禅师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是一群野鸭子!”

马祖禅师问:“飞到哪里去了?”

百丈禅师答:“飞过去了!”

马祖用力捏了一下百丈的鼻子,百丈痛得大叫!马祖便指着百丈的鼻子问:“不是在这里吗?你怎可说飞过去了?”

百丈听后,廓然大悟!但他一句话也不说,却回到房里痛哭。禅友问他为什么要哭,他照实告诉大家说马祖老师捏痛了他的鼻子。

禅友们不解似的问道:“是你做错了什么事情吗?”

百丈禅师回答道:“你们可以去问问老师!”

禅友们问马祖大师,马祖说百丈自己知道,禅友们再回头来问百丈,百丈却哈哈大笑。禅友们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以前哭,现在又笑呢?

百丈禅师回答道:“我就是以前哭,现在笑!”

上面这一段禅门有名的公案,实在寓有深长的意义。当然这不能用常理去推敲,这必得用禅心去体会。马祖禅师问那是什么东西,百丈禅师回答说是野鸭子飞过去了,百丈是在时空上犯了错误——禅,怎可说什么这里那里、过去现在?马祖的这一捏,把时空的分界当下粉碎,百丈就悟了。百丈回答禅友说“以前哭,现在笑”,这是说,时空观念一变,永恒的本体现前,我与世界都不一样了,这就是当下认识了自我!

吃饭睡觉

修学律宗的有源请教大珠慧海禅师说:“和尚修道,有没有秘密用功的法门?”

大珠:“有!”

有源:“如何秘密用功?”

大珠:“肚子饿时吃饭,身体困时睡觉。”

有源不解地说道:“一般人生活都要吃饭睡觉,和禅师的用功不是都相同吗?”

禅师:“不同。”

有源:“有什么不同?”

禅师:“一般人吃饭时百般挑剔,嫌肥拣瘦,不肯吃饱;睡时胡思乱想,千般计较。”

吃饭睡觉是多么简单的事,可是今天究竟有多少人能舒舒服服地吃饭,安安逸逸地睡觉?可见最平常的事到达平常心的境界,是须经过无数不平常的修持。禅师们多在用功,快快乐乐地把饭吃饱,安安静静地把觉睡好。

一切皆禅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劳。”

云水僧道:“你年纪太小,不行。”

侍者沙弥道:“年龄虽小,智慧不小喔!”

云水僧一听,觉得还不错,便用手指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侍者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圆圈。云水僧伸出一根指头,侍者伸出五根指头。云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用手在眼睛上比了一下。

云水僧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顶礼三拜,掉头就走。云水僧心里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问他,你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圈,说有大海那么大。我又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就在眼里。一个侍者尚且这么高明,不知无相禅师的修行有多深,想想还是走为上策。

后来,无相禅师回来,侍者就报告了上述的经过,道:“报告师父!不知为什么,那位云水僧知道我俗家是卖饼的,他用手比个小圈圈说,你家的饼只这么一点大。我即摊开双手说,有这么大呢!他伸出一指说,一个一文钱吗?我伸出五指说,五文钱才能买一个。他又伸出三指说,三文钱可以吗?我想太没良心了,便比了眼睛,怪他不认识货。不想,他却吓得逃走了!”

无相禅师听后,说道:“一切皆法,一切皆禅!侍者,你会吗?”

侍者茫然,不知为对。

佛法讲究机缘。禅,就是机缘,你懂得,无时不禅,无处不禅,无人不禅,无事不禅;不懂,即使说得天花乱坠,也与禅无关。禅史中有赵州茶、云门饼之说,此皆禅也。俗语云:“讲者无心,听者有意。”故无相禅师曰一切皆法,一切皆禅。

雪霁便行

宋朝德普禅师性情天赋豪纵,幼年随富乐山静禅师出家,十八岁受具戒后,就大开讲席弘道。两川缁索无人敢于辩难,又因其为人急公好义,时人誉称他为义虎。

宋哲宗元祐五年十月十五日,德普禅师对弟子们说:“诸方尊宿死时,丛林必祭,我以为这是徒然虚设,因为人死之后,是否吃到,谁能知晓。我若是死,你们应当在我死之前先祭。从现在起,你们可以办祭了。”

大众以为他说戏语,因而便也戏问道:“禅师几时迁化呢?”

德普禅师回答:“等你们依序祭完,我就决定去了。”

从这天起,真的煞有介事,假戏真做起来。帏帐寝堂设好,禅师坐于其中,弟子们致祭如仪,上香、上食、诵读祭文,禅师也一一领受飨餮自如。

门人弟子们祭毕,各方信徒排定日期依次悼祭,并上供养,直到元祐六年正月初一日,经过四十多天,大家这才祭完。

于是德普禅师对大家说:“明日雪霁便行。”

此时,天上正在飘着鹅毛般的雪花。到了次日清晨,雪忽然停止下,德普禅师焚香盘坐,怡然化去。

悟道的禅师,有一些言行生活给人一种游戏人间的感觉,其实,禅者岂单游戏人间,连生死之间都在游戏。

在禅者眼中,生固未可喜,死亦不必悲,生和死,不是两回事,生死乃一如也。因为既然有生,怎能无死?要紧的是超越生死,不受生死轮回,如德普禅师,不但预知生死,而且在生死中,留下这一段美谈,其不勘破生死而何?

葬礼

松云禅师出家学禅后,因为挂念年老的母亲无人照顾,就自己建了一座禅舍,带着母亲同住。

松云每天除了参禅打坐,帮人抄写佛经,借此赚些生活费用。有时上街为母亲买些鱼肉,街上人总指着他说:“你们看那个酒肉和尚!”

松云不去解释,因为他不介意别人的闲言闲语。但他母亲放不下别人的批评,因此也跟着出家素食。

一天,一位美丽的小姐在路上遇到他,为其庄严的仪表感动,请他到家中说法。松云没有推辞,以为说法是好事,但事后别人传言说有人亲眼见到松云到妓院去嫖妓。乡人捣毁他的禅舍,赶他离开。松云不得已,只好把母亲寄人代养,自己出外云游参访。

事经年余,母亲因思儿成病,未几病重过世,乡人不知松云何去,只得草草收殓,等松云回来再奉行安葬。

不久,松云回来,在母亲灵棺前站了许久,然后用手杖敲打棺木说道:“慈爱的母亲!孩儿回来了!”

说完,他又学母亲的口气道:“松云!看你完成禅道回来,母亲很高兴!”

“是的!母亲!”松云又自语道,“孩儿以此禅道,回向您上生佛国,不要再来人间受苦受气,我也和您一样高兴!”

松云禅师说后,接着对众人道:“丧礼已毕,可以安葬!”这一年母亲六十八岁,松云三十岁。松云禅师五十六岁的时候预知时至,他召集弟子辞别,并在母亲遗像前上香,写下一首偈语:“人间逆旅,五十六年;雨过天晴,一轮月圆。”写后,安详而逝。

世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与好坏,就有光明与黑暗,说好的未必好,说坏的未必坏。松云禅师的冤屈,助长他的禅道;母亲的病逝,回报她的佛国安养。

只要有禅,就没有悲苦,就没有怨恨,禅是幸福安乐的泉源。

参禅法器

法远圆鉴禅师在未证悟前,与天衣义怀禅师听说叶县地方归省禅师有高风,同往叩参。适逢冬寒,大雪纷飞。同参共有八人来到归省禅师处,归省禅师一见即呵骂驱逐,众人不愿离开,归省禅师以水泼之,衣褥皆湿。其他六人不能忍受,皆忿怒离去,唯有法远与义怀整衣敷具,长跪祈请不退。

不久,归省禅师又呵斥道:“你们还不他去,难道待我棒打你们?”

法远禅师诚恳地回答道:“我二人千里来此参学,岂以一勺水泼之便去?就是用棒责打,我们也不愿离开。”

归省禅师不得已似的道:“既是真来参禅,那就去挂单吧!”

法远禅师挂单后,曾任典座之职,有一次未曾禀告,即取油面作五味粥供养大众。

归省禅师知道后,就非常生气地训斥道:“盗用常住之物,私供大众,除依清规责打外,并应依值偿还!”说后,打了法远禅师三十香板。将其衣物钵具估价后,悉数偿还已毕,就将法远赶出寺院。

法远禅师虽被驱逐山门,仍不肯离去,每日于寺院房廊下立卧。归省禅师知道后,又呵斥道:“这是院门房廊,是常住公有之所,你为何在此行卧?请将房租钱算给常住!”说后,就叫人追算房钱。法远禅师毫无难色,遂持钵到市街为人诵经,以化缘所得偿还。

事后不久,归省禅师对众教示道:“法远是真正参禅的法器!”并叫侍者请法远禅师进堂,当众付给法衣,号圆鉴禅师!

浮山法远禅师一生得力之处就是“为法忍耐”,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经得起考验。归省禅师不接受他挂单,骂他、打他、用水泼他,甚至罚他变卖衣单,补偿公款,即使睡在走廊檐下也要房租,这一切都无法打退他千里求法的心愿,难怪最后连归省禅师都赞他是法器了。

看今日学者青年,名曰参学,若食住待遇不好则急急忙忙地去,若人情礼貌不够则愤愤恨恨离开,比之法远禅师良可慨也。

不着相

景岑禅师,长沙人,是南泉禅师的弟子,由于谈禅论道、机锋敏捷,同道们均尊称为“虎和尚”。

有一年仲秋,景岑禅师与仰山禅师一起赏月,仰山禅师指着天空说道:“这个大家都有,只因无明,不能充分使用。”

景岑禅师不以为然地道:“既然大家都有,怎么会没有人充分使用?恰巧今天机缘会合,这大好明月,正在等你使用,试试看!”

仰山禅师道:“那是很有趣味的,用一用月光,请法座先试试看!”

景岑禅师毫不客气,奋身跳起来,踢倒仰山禅师。仰山禅师非但不生气,反而赞叹道:“真像大虫!”(后来大家都称景岑禅师为“岑大虫”,亦即虎和尚)

又一次,景岑禅师游山归来,至门口,仰山禅师问道:“禅师什么处去来?”

景岑禅师回答道:“游山来!”

仰山仍然追问:“游什么山处来?”

景岑禅师道:“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仰山大为赞赏道:“大似春意!”

景岑禅师道:“也胜秋露滴芙渠(荷叶)。”

仰山禅师最初说吾人心为皎月,只是云遮月隐,被无明烦恼蒙蔽了心灵,景岑却说一切在于个人,只要有禅,就能云飞月显。仰山请他利用一下月亮,景岑立即将他推倒,意思是:在禅月交辉之下,还要你多言?一句“真像大虫”,意即禅能静能动,禅力犹如狮虎。

景岑由外归来,仰山问他到哪里去,“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这说明了禅人来去,顺于自然,合乎法性,你说是“春意”,难道“秋心”不好吗?这就是禅者明乎一切法,用于一切法,不舍不切法。

尚有一诀

同类推荐
  • 完成任务不找借口

    完成任务不找借口

    当核心队员,还是替补队员?想遭人淘汰,还是晋职加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对员工来说,完成工作任务不仅是一种使命,更是拓宽和铺设自我职业之路中需要经历的必然过程。接受任务不走样,执行任务不打折。完成任务,拒绝借口,你收获的是领导的青睐;使命必达,落实到位,你收获的是成功的喜悦。为什么要完成任务?如何去完成任务?本书给出了最详细而具体的答案和方案!
  • 职场动物进化手册

    职场动物进化手册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之中占有一席之地?本书将为你揭示如何在职场生存。
  • 选择与放弃的人生经营课

    选择与放弃的人生经营课

    学会选择,学会放下,以一种乐观的心态看待得与失。学会选择,学会放下,放下也许是一种痛苦,但也许是另一种幸福。珍惜你自由选择的权利,同时也不要浪费自己放下的权利,在选择与放下之中成长,你的人生就会越发明媚灿烂。
  • 学会忘记

    学会忘记

    学会忘记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学会忘记吧,忘记名利的角逐,忘记利益的争夺,忘记失恋的痛楚,忘记屈辱与仇恨,忘记心中所有难言的负荷,让生命好好地享受一次从未有过的轻松与自在吧。忘记,你会得到恬静与从容;忘记,你会显得乐观与豪爽;忘记,你会赢得尊敬与信赖;忘记,你会拥有完美的人生。朋友们,读过这本书之后,让我们大家一起学会忘记吧!忘记一切不开心,忘记所有的忧愁与痛苦,忘记应该忘记的人和事,每天保持一份好心情,让自己的生活永远充满欢笑和新鲜感,让自己的生命永远充满活力!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无敌兵王

    无敌兵王

    冷血无情的狙击手,退役后在大学里当起了老师。智商奇高、身手如妖,情商却是零,这样的人,在面对自己的学生时,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呢?冷酷无情、不苟言笑,却偏偏能搅动风云,这样的猛人却安身立命,甘于平凡,却偏偏能吸引住那些非凡的女子……
  • 竹马,撩够了吗

    竹马,撩够了吗

    “错过她是我今生最大的损失。”六年后,韩冬暮对蒋纹纹如是说。“叶落落,如果我说,我的心被你偷走了,你会怎么办?”叶落落听到韩冬暮的这句话,脸上顿时露出了甜蜜的微笑:“那我就把我的心给你吧!”六年之前,是叶落落先和韩冬暮告白的,那时候他是她的一道光,那时候韩冬暮还不够勇敢,只能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拒绝。其实,在他心底,是很喜欢那个叫叶落落的女孩的,喜欢她的阳光,喜欢她的少根筋。被韩冬暮拒绝后,叶落落一人伤心地离开了那个有着韩冬暮的城市,决定忘记他。她想,只要她努力,一定可以忘记他的,一定可以忘记那个叫做韩冬暮的男生的。可是,她没有,越想忘,越是记忆深刻……六年前,她不经意的一句“韩冬暮,要是六年之后我还喜欢你,你能娶我吗?”让韩冬暮等了她六年。他恨她,恨她为什么一声不吭地就走了,但他更爱她,是她照亮了自己内心的黑暗,让那里充满了阳光。六年了,叶落落终于回来了,当他再一次看到她,以往的一切,是选择忘却,还是选择再次记起?她为他努力了六年,六年之后自己带来的蜕变,能够让他爱上自己吗?也许很久以后,叶落落才会明白,那个叫做韩冬暮的男子,一直在她身边,不曾离开。
  • 至尊小厮

    至尊小厮

    一朝穿越,屌丝男凤七开启修炼路,长生打脸?不,他只想活着。
  • 笨小孩

    笨小孩

    看一个周围人眼中的笨小孩,如何逆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特殊兵……
  • 袅袅青丝枝

    袅袅青丝枝

    家居城南隅,年华不复回手扶河边柳,问君归不归少时曾相许,袅袅青丝枝新簪妆白发,使我潸然下!短篇原创故事集,欢迎入坑!
  • 圆舞之曲

    圆舞之曲

    如今谎言与幻觉被捧为至高的真理,现实反倒变的荒唐。------卢梭《瓦尔登湖》你是救赎罪恶的神袛我的阿佛洛狄忒我会在你的每寸肌肤燃尽我的欲望之火亲爱的我们将会长眠不朽“千里迢迢为我赶来的候鸟,你能否做我忠诚的信使余生为我而活,为我所亡。”故事走向全由各位亲爱的来宾决定,生死灭亡都是人间惆怅。新人练节奏多多指教,不喜勿黑。
  • 不伪

    不伪

    这可以说是自传,记录着从初中开始的事.希望支持
  • 婚墙

    婚墙

    有时候,婚姻就像是一堵墙,坚如磐石;有时候,婚姻更像是一层纸,一捅就破。徐涛和唐嫣去郊外散步,被多疑的老婆刘倩跟踪,夫妻间原本脆弱的感情破裂,一个岌岌可危的家庭解体,一段发人深省的婚姻故事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