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7600000019

第19章 如法受持(2)

佛陀以众生依报止处,言微尘世界原无自性,乃因缘生法,以不废假名,故设立微尘世界之名。此三句含有假谛、空谛、真谛之义:

假谛:诸微尘世界也;尘界无实性,四大假和合成。

空谛:非微尘世界也;扫去尘界假有之我法二执,即净除心垢。

真谛:是名微尘世界也;知尘界之虚妄,但不滞于清净之有,如诸佛不住空有,起无量神通大用。

以前,有一个国王,偶然听到弹琴的音乐,十分陶醉,就询问侍臣:“这是什么声音,实在是可爱曼妙呀!你去把这琴声取来给我。”大臣立即把琴带来,告诉国王道:“刚刚的可爱美妙的音乐,是这把琴所发出来的。”国王告诉大臣:“我不是要这把琴,我要的是能争人心驰神怡的美声。”大臣回答:“这把琴,是种种所成,谓有柄、有槽、有弦、有皮等,还需有善巧的乐人弹奏,如此众多因缘乃成音声。大王!美妙的乐音是因缘的假合,先前的声音,瞬间尽灭,已成过去,未成就的声音,尚待因缘的会台,我无法为大王取得幻聚的声音。”

微尘世界者就像琴声虚幻的五蕴,令世人耽湎沉溺,不知诸法无常,一切诸法假合不实的真理。众生依着五欲尘劳而住,诸佛的住处在哪里呢?

以虚空为座,以法界为床;

以菩提为门,以空慧为室。

佛陀当年于金刚座上悟道,只是一句:“奇哉!奇哉!山河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本性,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我们的妄念分别积为微尘,烦恼结习积成世界,无常不知,出离不知,无我不知,因缘果报不知。种种的微尘世界所成的五蕴幻象,让我们如盲若聋,觑见不到亲娘面孔。

三、三十二相不住诸相

在第五分中提到,不可以身相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经文旨在揭示“诸相非如来身相”,今此分更肯定如来的三十二应化身,众生不应住著,以为即如来寂灭之相。前文以微尘世界除净众生依报之妄想,今以如来三十二相扫荡众生正报之执。

真佛非形非色,故说是非相,为度有情,变化应现,所以名之三十二相。应身之桐,乃福德成就;法身之相,属智慧庄严。《坐禅三昧经》说:

汝于摩诃衍中,不能了,但著言声。摩诃衍中诸法实相,实相不可破,无存作者。若可破可作,此非摩诃衍。如月初生,一日二日,其生时甚微细,有明眼人能见,指示不见者。此不见人,但视其指,而迷于月。明者语言:“痴人!何以但视我指,指为月影,指非彼月。”汝亦如是:言音非实相,但假言表实相。汝更著言声,暗于实想。

佛陀以大而世界,细至微尘;法说非说;诸相非相;乃至般若非般若,都假借言声以表实相,向吾人彰显般若不住诸相,离相之妙用。《金刚经》每一分都在打开我们局限的心眼,不再寄居蜗牛角上,走出一花一佛土,一叶一如来,大小含融的无垠法界。

有一天,波斯匿王来到佛坨座前,疑惑的问道:

“我听说佛陀自称已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是真的吗?”

佛陀含笑道:“火王!我确实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波斯匿王还是不相信地再问道:“为什么现世有很多年高的沙门、婆罗门等,他们都出家修行很久了,可是他们并未成道。佛陀出家修行不久,年纪尚轻,却能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呢?”

佛陀回答:“大王!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是见缘起法,同证三世诸佛法印,而不在年高,不在修行时间的长短,在于勤息三毒,自净其意。世间有四事,虽小不可轻。一者刹帝利王子,年纪小不可轻,日后将绍继王位,号令天下。二者龙子,身形小不可轻,能呼风唤雨,吐放毒焰。三者星星之火,焰虽弱小不可轻,遇缘则成大火,燎烬山野林园。四者年少比丘,清净护念,能成法王子,作众生的福田。”

佛陀时代,波斯匿王执著年高德韶之相,而疑惑佛陀是否成道证果。如同现今学佛者,求灌顶放光,求灵感神通,佛法岂是一般野狐伎俩?佛法是彻头彻尾的洗心革命,是圆证三身四智的大道。我们分隔了微尘世界,众生佛圣,觉悟痴迷,净刹秽土等妄相,不知六根是晋升净土门,不知一念清净即如如佛!一念三千不远,永恒刹那近在眼前。

刹那的善心是永恒的福报,

刹那的净心是永恒的功德;

刹那的觉心是永恒的觉悟,

刹那的无心是永恒的寂灭。

我们的心,为一巧画师,造种种心行,得种种果报。吾人行持应识尽境缘妄相,以自心为本师。

有一位年轻的太太生了重病,自知不久要离开人世,她对丈夫的爱十分执著,临死前仍不断嘱咐道:“我对你那么好,又那么爱你,我死了以后,你可不能再去找别的女人,不然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

经过了一年,她的丈夫认识另一个女人,虽然对她的遗愿有所顾忌,但是还是情不自禁,论及婚嫁。自从他订婚那天起,死去的太太都来找他,骂他薄情寡义,不守信诺,并且把他和未婚妻之间的事描述得一清二楚。因此他十分苦恼,仿佛太太的鬼魂如影相随,以致每晚都难以安眠。

他只好向村旁的禅师求助。禅师了解情况后,说道:

“你的前妻是个精灵鬼,无所不知,下次她再来找你的时候,你先称赞她的聪明,然后要她回答你一个问题,就是要她猜出你手里黄豆的数目,如果她回答得出来,你就答应她解除婚约。”

当天夜里,女鬼再次出现,他依照禅师所教,手里抓一把黄豆,要鬼魂回答。很奇怪的,这个精灵鬼瞬间消失无踪,从今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女鬼不过是我们妄念所成,就像禅门中所言: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由心迷惑故,慧日不明,不知心造三界,生佛一如。

四、广出妙法胜身命施

佛陀再三的以福校慧,明离相之用,以显受持经教之功。举凡第八分的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第十一分用七宝满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等,无以计量的财施功德,皆不如受持四句经教者。

第十三分,校量更进一层,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相校四句偈的功德。七宝散尽,身命放舍,内外财施,不如法施可令人返本归源的功德。如何具足法施功德呢?《宝雨经》卷一说:

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法施?所谓摄受正法,受持读诵,无所希求,不为利养恭敬故,不为名闻胜他故,唯为一切苦恼有情,令罪销灭。演说妙法,无所希望:如为王、王子、及旃陀罗子,演说妙法,心尚无二,况为一切大众说法心不平等?虽复行施,而不恃此,心生我慢。善男子!是名菩萨成就法施。

法施的功德是无漏无量的,七宝有相,身命有限,而法施如日月照破黑暗;如璎珞庄严目心,如甘霖解除久旱,如巨筏引渡彼岸。

有一个婆罗门女叫婆响吒,她的六个儿子相继死亡,因此思子成狂,每天披头散发,衣裳污秽,神志恍惚,四处游走。有一天婆响吒漫游到弥絺罗国的菴罗园,此时佛陀正在说法。婆响吒见到面如秋月,端严澄静的佛陀,被其威德感召,投地向佛陀泣诉道:

“佛陀!我的孩子都离我而去,骨肉拆离的锥心之痛,我只能日夜哭泣,不知要如何是好?”

佛陀慈悲的说道:

“婆响吒!这世间会合当离,恩爱无常,累劫以来,我们不断地轮回生死,不断地恩爱纠缠,为着生离死别流下的泪,已超过五湖四海的深广;所丧失的儿女亲眷,堆积的白骨胜过须弥山高,长久以来,我们走在生死黑暗的道路,不知出离解脱。婆响吒!知是苦应离,知是集应断,知是灭应证,知是道应修。当思维四圣谛,止息情念妄想分别。”

婆响吒女闻此圣谛,心开意解,不再痴迷情识,流浪生死。

法偈圣谛的功德,如手杖,给人扶助,如甘露,令人不死,实是胜过七宝、身命的布施。《大宝集经》说:

若在村落、城邑、郡县、人众中住,随所庄处,为众说法。不信众生,劝导令信;不孝众生,不只长幼、不顺教诲、无所畏避,劝令孝顺;少闻者,劝令多闻;悭贪,劝施;毁戒,劝戒;嗔者,劝忍;懈怠,劝进;乱念,劝定;无慧,劝慧;贫者,给财;病者,施药;无护,作护;无归,作归;无依,作依。

为人演说金刚妙法,应契众生根器,谈有论空,诸多演绎,如五乘共法,十八不共法等等,如第七分经文所言:无有定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禅门巨匠有见桃花缤纷,而明扑落非他物;有闻茶盖磕地,忘只手之声息。求悟者,踏破岭头干堆雪,归来!窗前梅枝已开三分。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有一天路过市场,偶然听到一段对话,心有感悟。

顾客向屠夫道:“帮我挑选一块上好精肉。”

屠夫放下刀反问道:“喂!我这里卖的,有哪一块不是上好的精肉呢?”

佛陀从第一分的穿衣吃饭开始,分分无不是般若的精髓所在,只是吾人忘失本心,迷于根尘识境,不识自家宝玉,朗净明耀。

如山泉清,如银雪净;

如圆月光,如空山静。

习题:

1.佛陀借用金刚比喻,有何含意?

2.诸微尘世界,非微尘世界,是名微尘世界,此三句的意旨为

3.为什么三十二相不是佛的真身?

4.一句法语的功德,为什么胜过七宝、身命无量布施的功德呢?

同类推荐
  • 做人不能不现实

    做人不能不现实

    成功与成败之间的距离,并不像大多数人想像的是一道巨大的鸿沟。它们只差别在一些小小的动作上: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多一千微笑、演出时多费一点心思,或在实验室中多试验一次……
  • 现实很骨感:出来混读战国

    现实很骨感:出来混读战国

    假如你意气风发踏上仕途,正准备在公务员岗位上大显身手大战三百回合,那就读战国看吴起。吴老前辈将会告诉你要悠着点,有才的人其实从来都不少,单靠有才并不能保证你一定出人头地——也不意味着今生必然会比别人混得更滋润!有靠山可保你直线上升,而大树倾倒,你也可能危在旦夕!
  • 心宽是一种智慧,舍得是一种境界

    心宽是一种智慧,舍得是一种境界

    这本《心宽是一种智慧舍得是一种境界》由王贵水编著,告诉我们:心宽,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智慧;舍得,是一种人生成功的境界。只有做到心宽,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得失自若;才能在平淡人生中,享受快乐和幸福。只有看透得失,才能左右逢源,有所收获;才能明白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心宽是一种智慧舍得是一种境界》适合大众阅读。
  • 中华美德——处变不惊

    中华美德——处变不惊

    处变不惊,是指处在变乱之中,能沉着应对,一点儿也不慌乱。处变不惊,说的就是人在面对变乱时从容镇定的精神状态。处变不惊,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道德修养的融合,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兵家向来看重变化,因为战争中矛盾着的现象不是固定不变的,总是会发生变化的。
  • 做人左右逢源办事游刃有余

    做人左右逢源办事游刃有余

    做人左右逢源,我们要学会用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方法去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办事游刃有余,要求我们学会巧办事、办巧事。办事游刃有余首先还是要做人左右逢源,先学会做人,后才能学会做事,有了人脉,才能做好事、做大事。
热门推荐
  • 大人物的小辣妻

    大人物的小辣妻

    “梦洁,听话,这不是闹着玩的,先让开。”秦致远充满磁性的声音,看着拦在门口撒泼的女人,眼中满是无奈。“致远,今天,你只要踏出这个门口一步,我就立刻死在你的面前。”高梦洁看向眼前的男人,她清楚的记得,这次男人的离开,是一切噩梦的开始,有些事情,她知道,却不能说出来,眼看着拦不住,她拿出一把水果刀,放在脖子上。上辈子死也要离婚的男人,最终不但害了自己,还害了唯一将她放在心底的男人。重生的高梦洁,只有一个想法,努力的活着,骄傲的活着,她只想用自己的方法阻止噩梦的到来。
  • 总裁的初恋女友

    总裁的初恋女友

    五年前,乌黑的直发,白色的衣裙,在秋千上荡来荡去,宛如仙境中不食烟火的精灵,“你是谁?你怎么会来这?”少女不满的撅起嘴,这是自己的天地啊!“谁说我不能进,你有挂牌么??”少年回答,这个嘛。。好像似乎没有哈。。五年后,你的贪婪让我恶心!!留下女孩满脸泪水。。
  • 梦兮花未落

    梦兮花未落

    人们都说上天为你关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可如果一扇接一扇的门都紧闭,这时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 山河染

    山河染

    魂穿异域,顾小池在一片花海中惊醒,这一世她不再是别人手中的棋子,迎接她的将是一个全新的未来,然而,随着顾小池的苏醒,沉寂了几千年的世界再度暗潮翻涌,一股无形大手暗中操控,在各方势力的围剿中,机缘巧合之下,解开层层生世之谜,主宰天地。山河破碎,一双人影,“我想要的,不过是一山一水,一竹楼。”“我想要,就只有你。”相视一笑,龙凰聚,青涎笔,点染万里山河。
  • 三国之绝代战将

    三国之绝代战将

    小说内容: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扮演着一个战神式的人物,这是命运的安排的喜剧,还是后天养成的悲剧......讨论群:113845405
  • 漫漫爱上你

    漫漫爱上你

    从一开始,她撞入他的视野,他就为她设置了一个爱情局。只是他不知,她笑的欢颜的背后隐匿着一颗极其易感的心。她笑着任他牵着她走进他需要的“角色”里,淡然地看着他为他的爱情地老天荒、深情许许……她以为,终究有一天他会明白她的心。
  • 天下第一农

    天下第一农

    俺是一个农民你可别小瞧我,我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田地。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农民。且看我如何纵横农界,让校花、村花、女白领、女总裁、小护士为死心塌地。虽然逆天,可俺最终只是一个农民!
  • 疑似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日记

    疑似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日记

    这是一本疑似抑郁症患者日记;也是秦可欣的自我救赎。当她有天可以带着那太多无人知晓的秘密真正的走出来时,就是这本书最好的结尾…
  • 坐看浮云起时

    坐看浮云起时

    那晚过后,我们之间变了,这叫什么呢,恋人未满吧
  • 易道奇缘之木剑天书传

    易道奇缘之木剑天书传

    李道缘,本文主人公,隐藏于民间的大顺王朝皇族后裔,前世为张三丰真人隐居辽西三峰庙所收的最后一位爱徒。前世叱咤风云的易道奇才,前世轰轰烈烈的反清复明,前世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前世未完成的三才大道,这一切。。。注定了他今生的易道奇缘,木剑,天书,地书,一切的机缘巧合,是前世的注定?还是今世的修为?一段段千回百转的红颜爱恨,辗转数百年的恩怨情仇,他能否了却前世因果,超越前世的易道修为,完成人书,让三才大道重回人间?敬请品读这本易道奇缘之木剑天书传!